【2023·乐游韶关】年味在哪里?这些非遗活动告诉你!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春节期间,还有不少深藏于民间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节日相关,并流传至今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

  韶关各地都在筹备着不同的非遗活动

  那么都有哪些非遗项目?

  这些活动又将在哪举办呢?

  今天小编都为大家整理好啦

  get上这一篇,精彩抢先知

  瑶族民歌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音乐)

  乳源瑶歌,瑶语称“赛花柄”,有“赛过花朵的语言”之意,是流传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勉语系瑶族群众中独特的山歌形式,也是过山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第二种语言。

  

  瑶族没有文字,瑶族文化传承方式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而瑶族民歌便当之无愧成为了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堪称瑶族的《诗经》。

  

  流光一瞬 华表千年,瑶族人没有文字,在千百年的颠沛流离中,勤劳勇敢的瑶族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瑶族民歌,他们用这种方式世代传承着本民族的历史。

  

  

  

  春节期间,乳源瑶族自治县将举办瑶歌会,为广大瑶歌爱好者打造了一个文化交流展示平台,让老一辈瑶歌艺人重温往日过山瑶场景,共享新时代美好新生活。

  瑶族山歌会

  活动时间:1月12日

  活动方式:线上/线下

  活动地点:瑶族雕子塘新村

  2023年韶关市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暨

  “非遗年货节”系列展销活动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今年春节,韶关市多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会到武江夜市(孟洲坝夜市)参与非遗技艺展示体验及韶关非遗年货展销!

  

  想要逛非遗、买年货,这个展销会一定不能错过!

  

  活动时间:1月13-28日

  活动地址:武江夜市(孟洲坝夜市)

  

  韶关酱油酿造技艺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

  

  酱油酿造技艺(韶关酱油酿造技艺)是韶州传统酱油酿造技艺,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承袭原始的广式高盐稀态手工酱油酿造方法,不断改进至民国初年生产出“晒街油”精品。

  

  其发酵周期长,特晒酱油选料严格、工艺讲究,色泽红褐、酱香醇厚、咸香适口、豉味浓郁。2016年,隆盛酱油酿造技艺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前夕,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丰富韶关当地的民俗文化,让年味更浓,【第四届“过小年 打酱油”隆盛酱油文化节】将在小年举办,大家记得来打酱油哦!

  第四届“过小年 打酱油”

  隆盛酱油文化节

  活动时间:1月15日 9:00-12:00

  活动地点:韶关市隆盛酱园博物馆

  乐昌花鼓戏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戏剧)

  乐昌花鼓戏是本土文化的瑰宝,最早起源于当地民间圈地作场演出的灯彩歌舞“踩矮台”。虽也杂糅其他剧种的特色,确是实实在在的唱民歌、道民事的地方平民艺术,被誉为“岭南一枝花”。

  

  乐昌花鼓戏唱的是乐昌坪石镇的官话,以正调、路调、民间小调为唱腔,伴以调弦、月琴为主奏乐器,唱法则多变多元。扎根于民间的花鼓戏,不受场地大小、观众多少的限制,剧情通俗易懂,风格轻松趣致,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而别具韵味。

  

  春节期间,乐昌市将开展“2023年乐昌市第八届民间艺术展演”,以原生态和舞台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乐昌市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第八届民间艺术展演

  活动时间:1月21-27日

  活动地点:乐昌市职工文化广场

  瑶族盘王节

  国家级非遗项目(民俗)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祭祀始祖盘王、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的重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乳源瑶族拜盘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特征。2006年,瑶族盘王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瑶族拜盘王活动是乳源一年一度的非遗活动,这个春节大年初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看哦!

  瑶族盘王节

  活动时间:1月22日

  活动地点:乳源县民族博物馆

  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

  清香扑鼻的酒香,珍珠链子一般的酒花,令人迷醉。这,就是传闻中文天祥也称赞的“石塘堆花米酒”。

  

  “石塘堆花米酒”传承于仁化县石塘镇,因石塘酿造出来的米酒倒在杯中会泛起一颗颗酒花,串在一起就像一串珍珠链子,有些则可垒起成堆,因而得名。2012年,“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韶关府志》记载:“清酒随处俱有。以粘米酿成,味清而香烈。冬酒蒸糯米为之。置厨屋间,经十年者,香甜异常,并能补血。”在岁月的长河中,石塘堆花米酒还形成了一套酿造习俗,例如每年开工做酒的第一天,要拜祖先,烧香点蜡烛,放鞭炮。

  

  春节期间,仁化县还将举办“文化进万家 喜庆家乡年 米酒迎新春活动”。活动主要为广大游客朋友参与了解堆花米酒酿造技艺工艺及历史文化,让人们在喜庆新春佳节增添一份非遗的气息。

  米酒迎新春活动

  活动时间:1月22日-1月28日

  活动地点:仁化县石塘镇

  翁城猫头狮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翁城猫头狮”是“猫”态与“狮”形结合的一种舞蹈艺术,是集娱乐、观赏、民俗、表演、交流和竞技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于2018年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

  

  在翁源翁城,客家旧俗认为猫有“九命”,与狮结合可驱疠、佑财、迎祥,故以猫头狮身为客家吉瑞祥兽,翁城猫头狮由此孕育而生。每逢新春佳节、新居落成、商铺开张或祭祀庆典,翁城人必请舞狮队舞猫狮,以示祥瑞。

  

  非遗贺岁“翁城猫头狮”

  活动时间:1月22日

  活动地点:翁城镇文化广场

  翁源客家山歌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音乐)

  翁源客家山歌,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明朝中期,随着大量客家人迁入翁源定居,客家山歌这种古朴的音律随之在翁源这片土地落地生根。

  

  翁源客家山歌是民歌体裁中的一种,流行于全县各乡镇,歌手也遍布各地。山歌多是随口而出,是客家人抒发感情、表达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形式。

  

  “翁源客家山歌”擂台赛

  活动时间:1月23日

  活动地点:翁源县城文体广场

  张田饼印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美术)

  “张田饼印”是新丰县张田村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始于明末清初,世代相传至今,到上世纪80年代,张田村作为历史最长、全国最大的传统饼印产销地,成为海内外著名的“饼印村”。

  

  摄|星星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张田饼印于2007年6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2021广东旅博会直播相册

  张田饼印制作精美,雕法复杂,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每一方饼印都深深的融入了雕刻者的美术、刀工、力量等技艺。

  

  来源|2021广东旅博会直播相册

  张田饼印

  活动时间:1月24日

  活动地点:新丰县任予广场

  龙舞(香火龙)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一条红光闪闪的巨龙,划破漆黑的夜空,肆意飞舞,点点燃香流光溢彩,场面令人惊叹……这就是粤北民间流传的舞龙艺术——香火龙。2011年,龙舞(香火龙)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香火龙龙身均用干稻草捆扎而成,一般在正月初二到元宵节夜间舞动,舞龙前,先在龙身插满燃香。香火龙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为9米,有“地久天长”的寓意,每条龙一般由7到9人舞动。

  

  龙舞(香火龙)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地点:南雄市南亩镇

  灯舞(茶花灯)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茶花灯是一种灯类的传统舞蹈。起源于南雄南亩里溪村一带,南雄灯子起源于里溪村内的龙凤采茶灯,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中国戏曲志》上记载,明代嘉靖年间以后,南雄盛行节庆唱灯的习俗。

  

  整个茶花灯表演以“时唱时和,锣鼓伴奏”为主,把唱、做、念、打融为一体。其特点是“靠节奏、舞显美”“以头为领、以群而舞”,整个舞蹈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乡土气息浓郁。

  

  灯舞(茶花灯)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地点:南雄市百顺镇

  舞春牛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舞春牛”的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间则以远古金牛星下凡繁殖后代,助民农耕,解民劳苦,受民崇拜的传说,作为舞春牛的来源。

  

  最早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村民们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成河神,在河上装灯彩,各家各户把河神请回自己的家中,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前进行参拜,以保一年太平,五谷丰登,六畜平安。

  

  舞春牛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方式:(线上)浈江区文化馆公众号

  当然还有更多韶关本地非遗项目及节日活动

  可以在下表查看哦!

  

  (以上活动时间以实际举办为准)

  春节假期即将到来

  想感受最浓的年味

  就来这些非遗活动现场

  一起欢度新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