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仁:爱人。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对父母的赡养,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忍:忍耐。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一、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二、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三、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四、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五、信[ xìn ]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 shēn ]1、古同“伸”,舒展开。2、古同“伸”,表白。扩展资料一、仁的笔画二、组词1、杏仁:[xìng rén] 杏子核里的仁。分苦(山杏)、甜(食杏)两种。可供药用和工业用。2、虾仁:[xiā rén] 去头去壳的鲜虾:炒虾仁儿。3、仁爱:[rén ài] 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宽厚仁爱。仁爱之心。4、仁义:[rén yì] 仁爱和正义:仁义道德。5、仁兄:[rén xiōng] 对朋友的尊称(多用于书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