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有分离焦虑的成年人告别的时候,如何才能减轻对方的焦虑感?
分离焦虑常常来自童年被父母抛弃、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的经历。拥有这些经历的人,成年之后,可能在生活中面对友人的告别,情绪上会反复焦虑,哪怕理智上知道对方的告别并不意味着自己被厌倦和抛弃。请问作为友人,在平日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稳定可靠的陪伴之外,在暂别的时刻,尤其是在使用通讯工具的非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 有没有比较有效的语言和行动技巧,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对分离的焦虑感?
我也是有挺严重的分离焦虑症的,但是现在已经好多了,我自己想着真正对我造成了影响的几个转变是,
首先激发我的焦虑症的人,男朋友,在我们一次长谈之后,明白和正视了这件事,知道他平常随意的分离其实会对我造成很大的持续的影响,我也承认了我的焦虑症其实是一种过度了的情绪,这些情绪压在他身上时也不好受,而且我们想一起通过努力试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开始讨论解决方法,他会在分离的时刻改变分离的方式,我也给出我的诚意在分离的时候开始慢慢变得痛快一点。在分离之后我们开始一起应对真正麻烦的焦虑期, 我的方式是
首先交流尽量用微信的文字,在交流中不以爱你或者想你这些可能会刺激到焦虑的内容为主,而用一些轻松的,可以正向叠加的讨论。我是建了一个微博的新文件夹里面有很多搞笑视频,有很搞笑的就会给他,他也会发一些给我,然后遇到一些事可以相互讨论讨论,不要轻易把话题上升到情感问题。
其实总的来说就是用各种方式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在一天中偶尔的互动,和有效的交流,让我的脑子可以稳定的持续的运作,在想他的时候可以看看微信,剩下的时间可以有轻松的态度想想关于自己的事
最后最重要的,是焦虑的一方需要找到另外的可以满足自己的方式,扩大喜欢的交友圈子,找点事做,开始都不容易,坚持也不容易,这需要逼一逼自己,我觉得这也是我自己想要得到这些应该要付出的诚意
分离焦虑症需要两方能够深入的交流,一起讨论出方式,一起有效的实践它。其实它并不难快过去,就是怕两方重视程度不一,或者一方选择放弃
再更
一直没看知乎,发现还有人继续在看这个回答,所以更新一下最新情况吧
已经过去几年了,上一任已经分手了,现任已经准备订婚了
说一些小感悟
其实这些方法都没错,但是找到一个愿意陪你的人太难了,如果他愿意陪你并且也愿意纵容你时时刻刻的粘劲的人更难
不过很幸运我找到了,因为时时刻刻都有回应,即使面对我任何时候的同行要求(即使只是出房间喝水)也可以起身一起。在一起两年多之后我发现我已经很少想起分离焦虑这个词了,虽然没有治愈,但我已经能很自信地去做我的事情而不用一直焦虑他和我的关系,因为我知道他一定会在那里
现在我状态好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独处一天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需要牺牲很多,这个牺牲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也许程度越严重牺牲越多吧,毕竟按我的经验来说,这个症结是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缓解的,他愿意全心全意帮助你的前提,一定是能互相帮助
最后,希望分离焦虑的各位都能在未来平静下来,更希望你们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更更希望你们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痊愈(或者也优先依赖家人吧,如果是渣男/渣女,要分手)
要幸福哦 ?
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平常人更加难接受一切形式的分别,我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每次分别都带给我极大的焦虑和难过。我也为此受到过我妈恶狠狠的辱骂。
后来渐渐长大,偶然在心理书籍上面看到“分离焦虑症”一词,才明白了多年来的不舍和难过的由来。
题主所说:”分离焦虑常常来自童年被父母抛弃、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的经历。拥有这些经历的人,成年之后,可能在生活中面对友人的告别,情绪上会反复焦虑,哪怕理智上知道对方的告别并不意味着自己被厌倦和抛弃。“ 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分离焦虑,全都是经历使然。
我只想借个地方容我碎碎念下。
从我出生到4岁前,由于爸妈做生意忙,就把我托付给姨妈照顾, 我每周一到五会在姨妈家,周末爸妈会把我接回家。于是,我印象中就是每周五离开姨妈家时就会不舍地抱着她的腿大哭不想回家,周末结束后就会抱着我爸的腿大哭不想离开家。我就这么不断在两个家庭里辗转,每周哭着哭着长到4岁,该上幼儿园了。
4岁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个子矮,经常被同学欺负。甚至连班主任老师都笑着问我:”你怎么这么矮呀? “ 刚上学不久的一天,我妈给我绑了美美的麻花辫,到了幼儿园后被一个小朋友扯掉了,头发乱糟糟的我自己也不会绑,我坐在小板凳上哭,看着老师希望她来帮我,谁料老师为了哄其他小朋友开心,竟招呼了所有小朋友们指着我用粤语说:”你地睇,距成个傻婆咁 (你们看,她就像个疯子)”,然后全部人看着头发乱糟糟的我哈哈大笑。我当时只有4岁啊。。。。 后来我就变得非常害怕上幼儿园,妈妈和奶奶只觉得我是娇气,不上学就打骂,就这样硬逼着我每天哭着去幼儿园。一直到读大班的时候,我才能勉强接受上幼儿园这个事情。
好不容易上幼儿园不哭了,结果迎来了更可怕的事情。6岁该上小学了,爸妈因为去外地经营工厂,给我报读了当地唯一一所寄宿的贵族学校。周一到周六都在学校住,周日才能回家。有时候甚至周日回家爸妈都还在外地,只有奶奶照顾我。 估计没有人能明白这么小的人居然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我每天只想回家,只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别的学校的小朋友可以每天回家,为什么我就要待在这个同学们欺负我,老师不爱我的地方。
有一次我揣着ic电话卡去电话亭打电话给爸爸, 好多人在排队呢,我排了好久排到快打铃睡觉马上到我了,后面几个高年级的孩子把我推出了队伍然后说我插队,整个队伍的人都在轰我走。打不成电话的我回到宿舍哭着找生活老师借手机,结果被骂了一顿。
又有一次好不容易排队排到了,打给爸妈的电话没人接听。于是我打去工厂,爸妈的员工接听的电话。听到我在哭怕我一直打过去烦他们工作,竟告诉我说我爸妈被警察抓了,叫我不要再打电话过去了。 我只有6岁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崩溃了,一直打我爸妈电话他们也没有接听。后来跑去生活老师那里跪下了,把我爸妈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她,请她无论如何都帮我找到我爸妈。后来睡醒午觉后,老师说爸妈回电话了说在开会没看手机。
我那时每天都在想为什么, 我就是想每天见到爸爸妈妈而已,怎么那么难呢。
小学的后几年,爸妈回到本地做生意,我就没再寄宿了。心情好了之后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名列前茅获奖无数,被老师选为班长,也再没有人敢欺负矮小的我了。可以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和爸妈在一起,那真是整个童年里面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一天我都很珍惜。
上初中后,又要寄宿了。整个初一,每次回学校我都不舍得离开家。我妈甚至骂我:“都12岁了,去寄宿都还哭,你真是心理变态!”
后来在初三时,患了癌症,初诊时医生跟我爸妈说我只能再活3个月了。这次轮到爸妈每天每小时都寸步不离地在我身边了,我也怕就此跟他们永别。
幸好后来遇上很好的教授和医生,出的治疗方案很成功,经历了非人般的一年治疗生活之后,我完全康复了。
这也让我对生命产生了更多的不安和焦虑,我觉得自己经常有被害妄想,因为身边人都能平凡健康的长大,而我却要遭一大劫数,我对平安活着的每一天不再想当然,我容易产生各种各样可怕的假设,我皈依了佛门,每天都对佛祈求我们一家人都健康平安。 我 更 加 害 怕 分 离 了。
(我也不知道后来一段在5年时间里被反复求和又被反复抛弃最后被劈腿被辱骂的感情经历,是否与如今越发的分离焦虑有关。)
所以,在和如此经历的有分离焦虑的成年人我告别的时候,你说你怎么才能减轻我的焦虑? 像我妈一样骂我,说我心理变态?
1、首先你们的告别不是因为吵架、愤怒而分开的,你们是愉快地告别的。
2、其次可以安抚分离焦虑症患者,说下次大概什么时间或者有缘再见。
3、可以和分离焦虑症者电话或者短信沟通,告诉你对ta的关心或者爱,陪着他们聊聊天就好。分离焦虑症者主要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人了,他们会很想紧紧抓住。其实和同一个人分离几次,以后还会再生活中陆续见到,适应了,就没事了,会好起来的。然后对这个人就不会再产生分离焦虑了。
4、如果是远距离的、异地的分离,更需要细致地安抚患有分离焦虑症的人。不然他们都会处于害怕、恐惧、焦虑中的,严重会很久的哭泣。因为这不单单是这次场景的问题,而是唤起分离焦虑症患者的童年经历和心理历程。
5、一般能让分离焦虑症触发的人,都是分离焦虑症者认为比较重要的人。而所有感情中,爱情的分离是最伤的。因为父母,现在长大了,知道爸爸妈妈出去都会回来。但是感情,我们必须经历太多次的分离了。而且确实有些朋友一分开,很多都不会再见。
6、分离焦虑症的人做好对自己的安抚,陪着自己的成长,给自己坚信的正面的信念,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和对各种事物与缘份的正确认知。
7、内心强大一些,学会对老天的安排的命运接纳与臣服。
我是不断提醒自己,“用心在爱的人没有离别”。
看了评论后发现有分离焦虑的人都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我也有类似的经历,父母工作,上小学开始一直跟着姥姥,父母周五来看我,周日回去上班。每到周五就特别兴奋,到周六就开始担心周日的分离,周日就开始难过。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后来担心分离、难过,似乎成为了今后生活中的一些分离的必经过程。每到要分离的时候这种担心与难过也就顺其自然的来了。心跳加速,哽咽,注意力无法集中,胸闷,喘不过气来。。。以前没有在意,以为只是跟爸妈难舍难分,结婚后和老公分离也是如此。此生最恨离别,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我最亲近的人都住在同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