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超大性侵偷拍案、受害者还有婴儿,你可知道孩子在网络世界遭遇了什么?
在韩国n号房事件已经发酵了一周。
这是一起严重的网络性奴役犯罪案件,有高度的暴力和性主题情节。
在这起骇人听闻的超大性侵偷拍案里:偷拍、暴力、性侵、奴隶、金钱、虐待,每一个关键词都是血淋淋的,令人触目惊心。
而参与这件事的竟然整整有26万人,在韩国这样一个仅拥有5000万人口的小国家,这个比例高得惊人。
真是应了那句说烂了的话: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还原整个事件,有三个关键人物:godgod、watchmen、博士,不,他们不配称之为人,连叫他们恶魔都是高估了他们。
他们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到毛骨悚然,比厕所里的蛆还令人恶心、作呕。
起初,n号房由godgod创立(据称当时他是高中生),创建聊天室的目的就是为发泄压力。他建立了n号房,上传大量淫秽色情物,并在互联网上非法获取未成年女孩的信息,以威逼、利诱等手段强迫他们上传自拍,内容不堪入目。
去年9月,godgod消失,将管理权交给watchmen。Watchmen以n号房为中心,发展出4个分支小群,要求加入者必须上传淫秽物品或者参与性骚扰对话,否则就会被踢出群。如果上传本人拍摄的非法视频就能获得核心房间,n号房的通行证。
在watchmen管理期间,大量出现熟人作案拍摄,男朋友拍摄女朋友,亲戚偷拍,甚至出现偷拍未成年人、儿童等。
而到了博士的手里,他不仅将会员人数增加至26万人,向会员以比特币的形式征收会费。还发明了“奴隶”游戏,对大量未成年人进行线下的性侵害、网络性暴力以及身体的残害。不仅要求她们自残自伤,还竟然威胁她们要公开她们的不雅视频,让她们的身心受到巨创。
这些受害者里有大量的高中生,最小的年仅11岁。
她们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啊,是什么让她们一步一步掉入这些恶魔的沼泽,越陷越深,无法脱身呢?
Godgod会在网上筛选出上传了水准较高的帖子的未成年人,假装警察给她们发送“已经接到帖子的相关举报,请在链接上输入个人信息并接受调查,”还会加上“不然就联系你的父母”这样威胁的话。
孩子们交出个人信息,地狱之门就打开了。
其后他们会以配合工作,要求他们发送本人照片,从保守到裸露,如果有一个环节不配合,马上截取她的sns好友信息,威胁其“要告诉你所有的朋友”。根本没有做错事的孩子,就这样被他们用一个个谎言、威胁套牢,她们惊慌失措,充满无力感,只能顺应这帮畜生,成为他们所谓的“奴隶”。
而博士的手段更加恶劣,他会用高薪雇佣拍照(正常照片)或者假扮星探、记者等手段,欺骗那些年幼无知的孩子,一点一点诱导她们做出令她们自己感到不齿的行为,然后任由他来摆布。
这些下作的禽兽,从他们的作案手法来说,是深谙人心的,至少他们对于十几岁的少女心理,把握得很准确。
他们首先利用女孩子喜欢打扮、爱美表现自己这个特点,来引他们上钩。然后利用青少年在乎他人看法,以及性教育的缺失来威胁她们。最后再用频繁的言语骚扰、跟踪、威胁、辱骂、贬低、暴力甚至qj等行为摧毁她们的意志,让她们任由摆布,难以逃脱,也不敢求救。其实,这一套操作下来,即使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成年人恐怕都难以招架,更何况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子。
她们的情感懵懂而脆弱,心智尚不成熟,敏感、害羞而又容易受到诱惑,怎么可能会不上钩呢?
恐怕十个中九个都会上当。
说到这,恐怕每个女孩子的妈妈心都要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再次感叹养个女孩真是不容易,天天担惊受怕,从现实生活到虚拟网络。
难道生养男孩的父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然不是。
近年来,网络性侵男孩的事件不断发生,数字一度被刷新。
在2010年美国国家性健康调查(NSHS)数据中说明:恋童癖者性侵案中受害男女比例为7比3。而2012年,香港地区的护苗基金会发布了一项对18岁以下孩子遭受性侵犯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男孩的总体受性侵犯数量大于女孩。
所以,在网络的世界,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有同样的危险会受到伤害。
那除了网络性侵害,还有说明危险是我们的孩子可能在网上会遭遇的呢?
一、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为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或者群体实施 故意的、重复性伤害,包括网络骚扰、网络诋毁、网络骂战、网络模仿、网络暴露和欺骗、网络 追踪、网络排斥等形式。
校园霸凌的一旦从现实走向互联网,它的隐蔽性更好,传播性更快,持久性更强,对孩子的伤害也会更大。
二、隐私泄露与侵犯
网络的世界,以及人人都变成透明人,信息的泄露无可避免。孩子的网络警惕性更低,信息更完整,更容易获取数据。很多不法之徒便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取孩子的信息以做其他犯罪使用。
三、自残与自杀诱导
曾经俄罗斯的“蓝鲸游戏”到后来的“momo”女孩,都是利用心理学来操控孩子的行为,在短期内使孩子自残自伤,摧毁他们的生存意志。
四、网络性侵
也就是我们一开始说到n号房事件那样。偷窥、偷拍、传播、买卖甚至发展为现实生活的伤害和性暴力。
如此说来,网络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充满了各种潜在的危险。
作为家长
一是必须对孩子上网的事进行严格监管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言语神态,一旦发现有问题马上进行干预,或者寻求更专业的帮助。
二是家长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孩子多分享网络犯罪事件的信息。
让孩子提高防范意识,告知其网络潜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让孩子学会求助和求救。
当然,如何抵御这些未成年网络风险,绝不仅是家长一己之力可以做到的,这是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必须共同协作的一件大事。
我们国家在2019年10月1日,颁布了《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这是中国首部有关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的专门立法。不仅填补了法律法规体系上的空白,更通过具体化的制度设计让儿童信息保护工作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操性。
近年来,我国几次浩浩荡荡的净网运动更是为孩子的网络安全上了一把锁。
让我们的孩子上网更安全,父母更放心。
最后,想感叹一句,今生有幸,生在中国!
——END——
作者简介
高能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专业委员会会员,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专业委员会会员,济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金石友谊读书会副会长,书动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儿童阅读推广人,百度旗下宝宝知道VIP名人堂大V,众多知名公众号特约作者。个人ID:NengnengGao
参考文献:
1. 协同合作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北京 方伟 2019 年
2. 依法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网事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