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普法】未成年人抢低年级学生财物构成抢劫罪吗?
来源:微信公众号“法治承德”
未成年人抢低年级学生财物构成抢劫罪吗?
情景再现 初中二年级的小徐沉迷于网络游戏,将自己的零用钱全部用于游戏充值。父母发现后,便对小徐的零用钱进行了控制。停止充值的小徐无法登录游戏,便和朋友一起,打算通过抢劫低年级学生来满足自己的游戏开销。当天放学后,小徐和伙伴们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堵住了刚刚放学的小学三年级的小张以及小王。小徐要求小张和小王交出身上所有的钱财,最终将两人身上共计130多元全部抢走,同时,小徐还抢走了小张的手机,确认两人身上没有其他钱财后才与伙伴一起离开。小张的父母得知此事后来到派出所报案,当晚小徐等人便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广,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之间行为能力差距较大,对于犯罪的认识、主观恶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刑法》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了具体规定。未成年人抢低年级学生财物是否构成抢劫罪取决于实施抢劫行为时未成年人的具体年龄。《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规定,其中规定我国最低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二周岁,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四周岁。如果实施抢劫的未成年人未满十四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那么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抢低年级学生财物是不会以抢劫罪论处的,但应当受到相应的管教。本案中,初中二年级的小徐若已满十四周岁,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抢劫者已满十四周岁,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规定,但这并不代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就可以恣意妄为。近年来,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过去这些低龄犯罪的未成年人,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免受制裁,《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性质恶劣的“小恶魔”不再是受害者的噩梦。每个人都是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教育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刑法》之所以会设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因为大部分小孩犯罪并不是因为坏,而是尚不能明辨是非,即便受到刑罚也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划分刑事责任年龄是有必要的。作为家长或学校,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年幼的未成年人正确引导,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来源丨微信公众号“法治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