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会让人身体变差吗,献血对身体有这5大好处
自从无偿献血制度推出之后,对献血的讨论就没有停过,有人说献血利他利己,既可以帮助到别人,还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但是也有人表示自己献血之后,身体明显不如之前了,还有一部分人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献血不一定有好处,但不献血一定没有坏处。
你怎样看待无偿献血呢?献血到底对我们身体有没有影响?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01献血会让人身体状况变差吗?献血对身体有哪些影响?不妨看看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一直向全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
献血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6个月)和成分血(间隔14天)两种,捐献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人体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行为,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造血干细胞。
按照《献血法》规定,一个人一次的献血量为200毫升到400毫升,正常情况下一个50公斤的人。体内应该会有4000毫升的血液,但这些血液用于参加身体有效循环的,只有总血量的80%,也就是3200毫升,剩下的800毫升就会作为人体的储备,血量存在于人体中。
大家献血时抽出的200毫升到400毫升的献血量,只动用了人体储存的1/4~一半,在献血量上来说,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的,而且机体血容量降低,会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是造血加快。
02献血会让人身体变差吗
献血的流程非常严格,血液不是想献就可以献的,无偿献血前采供血机构,会做严格的体格检查,献血者要符合无偿献血体格检查标准,才可以参加无偿献血,一名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是非常安全的,并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的健康。
定期参加献血,可以促进血细胞的生成,使骨骼保持旺盛活力,有研究人员发表过,有关衰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血液中铁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许多与衰老有关的疾病,进而影响寿命,如果体内铁质过剩,会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献血不失为一种有效排出体内多余铁制的方法。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便血和血液动力学,对血液质量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如果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红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献出的话,可以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还可以加快血流速度,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的作用。
03献血原来是有这5大好处
1、对心脑血管健康有好处:有实验者对反复献血组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变学各项均值做过比较。
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定期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可提高造血功能: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血细胞生成,经常按规定献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活力,使造血系统反应时间更短,在受伤或者大量失血后的恢复过程比一般人要快。
3、和降低血脂: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稠是脂肪一层层附着在人的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等疾病,定期献血可减少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下降,减少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4、可减少癌症发生率:有相关研究报道,如果男子体内的铁质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患癌的几率就会提高,有专家认为,唯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铁质,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人可以定期献血,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5、对个人价值观有一定影响: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让献血者本人心灵上得到慰藉,心情变得舒畅,他们会更加积极更加阳光的去生活。
04献血前要注意哪些事项?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3、保持睡眠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4、献血前和当天不饮酒。
5、献血当天应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不宜吃肥肉、鱼、油条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这是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避免血液中出现过敏的物质和防止血液浑浊。
6、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间以及前后三天献血。
7、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应暂缓献血。
8、适当补充水分,保证血液不太黏稠。
温馨提示:适量的献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还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另外,大家要注意献血的注意事项和献血后的恢复,平时也应该注意生活习惯,积极锻炼,为器官提供优质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