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九年级文学常识(含作者、作品、体裁等)
语文九(上)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词作代表还有《沁园春·长沙》《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以两宋成就最高。
词大致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成为单调;有的分两段,成双调;有的分三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基本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风格特点;结构缜密,清新绮丽。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风格特点:题材广阔,气势恢宏。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2.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当代女作家。原名冯恺,出生于河南郑州,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是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
3.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第一部诗集就是《大堰河》,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代表作品有《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黎明的通知》等。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中国诗坛泰斗”。
中国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主要指新体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最初试验并倡导新体诗的杂志是《新青年》,继之《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发表新体诗。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周作人、俞平伯等。诗歌流派主要有“新月派”“七月派”“九叶诗派”“朦胧派”等。
4.乡愁
【余光中】(1928-2017),当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往台湾。因本诗得名“乡愁诗人”。他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歌,一般都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细腻柔婉。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等你,在雨中》,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诗论集《掌上雨》等。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建筑师、教授、作家、“新月派”诗人。近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梁启超的儿媳、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文学作品甚多,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新月派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社1923年以来以聚餐会形式形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启超、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志摩编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提倡现代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一种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
新月派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意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后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为新格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6.我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奥涅金》《唐璜》《英国现代诗选》。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九叶诗派: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第二单元
7.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8.致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书信】
1. 概念: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2.格式:①称呼。顶格。②问候语。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③正文。在问候语下面一行,两格起笔。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若干段来定。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一般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常用)。“敬礼”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感叹号, 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 如儿×××、你的朋友×××等。在署名下一行右侧写上日期。
9.论教养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大师,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他是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足于说明他的“教养”对俄罗斯的影响。著作有《罪犯的纸牌游戏》《伊戈尔远征记》等。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国当被王蒙评为“文学的白衣天使”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理智思考、温暖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作品有《血玲珑》《婚姻鞋》《红处方》等。
第三单元
11.岳阳楼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举改革,刚正不阿,并且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论性,文辞优美,气度豁达。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记】“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
12.醉翁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13.湖心亭看雪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早岁生活优裕,久居杭州。爱繁华,好山水,精于茶艺鉴赏,晓音乐、戏曲。明亡以后,消极避世居于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位于西湖中央,在浙江省杭州市。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是三岛中最早的岛。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作品善于从民间汲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诗】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汉代以前“诗”则专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专指与散文相对的韵文形式。诗的题材繁多, 一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精炼的文字和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后的沉思。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存世有《刘宾客集》等。他的散文长于说理,著有《刘梦得文集》。
水调歌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诗现存于世的约340余首。其词引领豪放一派,豪壮雄浑,其诗清新雄健。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词】诗歌的一种,源于唐而盛于宋。原为和乐演唱,因此也称曲或曲子词;和诗相比, 词的句子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因此也叫长短句。词有许多不同的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水调歌头》《西江月》等。
课外古诗词诵读1
月夜忆舍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等。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其诗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风格简淡。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昌黎先生集》。
商山早行
【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 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花
间派”代表词人,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是政亦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方面,则与韦庄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代表作有《梦江南》《望江南》等。
第四单元
15.故乡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两方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沙汀、艾芜等。
16.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于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主要作品《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一生》《漂亮朋友》等。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 ;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17.孤独之旅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等。其中,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
第五单元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中种种社会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杂文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驳论文】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驳论点是直接批驳,
驳论据与驳论证属于间接批双驳。
19.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我国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议论文】定义: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即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20.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费·因格】生于1948年,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三要素——
论点: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1.创造宣言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他在实践中创立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誉为“人民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行知书信》等。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列现象,示弊端,探根源,指出路。
第六单元
22.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星象,无不精通。曾在钱塘为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述。著有《水浒》。《水浒》又称《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水浒传】《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反映了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历史事实,热情讴歌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由于作者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塑造了108位草莽英雄的生动形象,其艺术性为世界文学史所重视。这部传奇式的小说,长期以来,一直为海内外所欢迎。
【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吴用】《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晁盖】梁山泊的总寨主。武功超群,神武过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是一位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善用道术。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担任机密军师。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又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
【阮小二】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七位,立地太岁。他粗中有细,临事镇静、行侠仗义。
【阮小五】绰号“短命二郎”,梁山排行中第二十九位。打鱼谋生,被称为“浪里英雄”。
【阮小七】绰号“活阎罗”,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条好汉,做事爽快,常常有惊人的举动。【刘唐】绰号赤发鬼。他是晁盖的心腹班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一位,担任步军头领。为人灵活,不拘泥于一条道路。勇于冒险。
23.范进中举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此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今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儒林外史》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
24.三顾茅庐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犹为深远。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曹雪芹青年时期爱好广泛,后家道中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太过伤感,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也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
【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言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而且广泛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等,因而《红楼梦》又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课外古诗词诵读2
咸阳城东楼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偶对整密、诗律纯熟。
无题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著有《李义山诗集》。
行香子
【秦观】(1049-1100),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居士长短句》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语文九(下)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其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朦胧诗】指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新诗潮运动中出现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摒弃了直白明说的诗风,以大跨度跳跃的间断形象或多变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以表现复杂的意蕴。
特点: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等。
2.梅岭三章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兼资文武,博学多才,素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主要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3.短诗五首
月夜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今湖州吴兴区)人,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其部分新诗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有“雨巷诗人”的称号。他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
代表作有《雨巷》《狱中题壁》,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
断章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其诗想象微妙,笔墨简省,较晦涩难懂,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主要
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风雨吟
【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现代诗人。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主要作品有《桑野》《驰驱集》等。
统一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4.海燕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散文诗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它采用自由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富含内蕴的诗情,具有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力。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语言仍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多采用暗喻和象征等艺术手法。
第二单元
5.孔乙己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曾留学日本东北大学。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而已集》;散文诗《野草》等。
6.变色龙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戏剧家,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等。主要戏剧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其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7.溜索
【阿城】1949年生,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系列短篇《遍地风流》具有散文化倾向。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代表作是小说《棋王》。
8.蒲柳人家(节选)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等,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将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尊称孟子为“亚圣”。他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其言论和行为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10.唐睢不辱使命
《战国策》我国古代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各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我国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
1.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世家、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例如:《史记》《汉书》。
11.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著作有《宋学士文集》等。
【序】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言。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为推重、勉励、称许之辞。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主持"庆历新政",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工于诗文,作品语言精练畅达。著有《范文正公集》。代表作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诗《江上渔者》等。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政策进行揭露和批判。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满江红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课外古诗词诵读1
定风波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杰出诗人。以诗著名,号为“诗俊”。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存世。
浣溪沙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lénɡ jiā)山人。清代满族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他受命赴梭龙(黑龙江流域)巡边,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
第四单元
13.不求甚解?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作品风格是重史实、史论,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爱憎分明而又含蓄委婉,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代表作品:文论集《论中国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杂文】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现代散文中的议论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可见“议论为主”又具有“文学意味”,是杂文最主要、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14.谈读书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实验哲学之父”,“是近代自然科学直接的或感性的缔造者”,也是现代生活精神的伟大先驱。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15.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16.无言之美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17.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终身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第五单元
16.屈原(节选)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 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屈原》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虽然只写了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共鸣。这篇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溢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剧本】戏剧作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以及舞台指示组成,是戏剧的排练、演出或影视剧拍摄的依据。
剧本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部分。
分类:
按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动画剧本、微电影剧本、相声剧本、小品剧本等。
按剧本体裁: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
18.天下第一楼
【何冀平】1951年出生于广西,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制作人,作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表达对人生的理解与别样的感悟。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之后,投身影视创作,完成了《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等作品。
戏剧的三大要素:
舞台说明: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环境、音响、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渲染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多种作用。
戏剧冲突:变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台词: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是剧作者用以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
19.枣儿
【孙鸿】江苏靖江人,中国当代剧作家。作品语言质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学者刘向加以汇编整理,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编订为三十三篇。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在各国的政治活动和言论,反映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
它不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著名的寓言“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就出自该书。
22.陈涉世家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22.出师表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民间推其为“智慧化身”,以“智圣”誉之。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表】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23.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一部分为文人所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最大的特点是: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作品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的名篇佳作。作品有《岑嘉州集》。
【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伟大的豪放派词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过零丁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他的作品大都洋溢着爱国激情和忠贞气节,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景炎三年(公元1278)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元代散曲作家。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自幼嗜学,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能。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课外古诗词诵读2
南安军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末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右丞相。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他的诗词反映了其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
别云间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京。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玉樊堂词》等。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自幼嗜学,于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能。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复起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赈济灾民,夜以继日,忧劳而死。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约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王西楼乐府》。
整理|七年级文学常识(含作者、作品、体裁等)
整理|八年级文学常识(含作者、作品、体裁等)
整理 | 七年级常见生字词
整理 | 八年级常见生字词
整理 | 九年级常见生字词
整理 | 高中语文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