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验游时代 "中国最美的地方"大放异彩
休闲体验游时代,“中国最美的地方”大放异彩
大湘西旅游迎来发展黄金期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 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10月25日讯(记者 周月桂)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大湘西游人如织:湘西永顺老司城刚刚开园,便有游客蜂拥而至;常德灯光艺术节每天门票收入达40多万元;武陵源、崀山等生态型旅游景区人气超旺;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通道皇都侗文化村等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异常火爆……随着交通瓶颈被突破,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迎来发展黄金期。
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大湘西作为我省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最具特色地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近年,随着观光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游转型,以张家界为龙头的“奇山异水游”、以凤凰为龙头的“文化生态风情游”、以洪江古商城为龙头的“古城古镇古村游”等品牌大放异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2014年,张家界接待游客38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去年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接待游客人次,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
为分享旅游“大蛋糕”,大湘西旅游部门深入大江南北卖力“吆喝”自家旅游产品,长三角、珠三角、大西南游客纷至沓来。为吸引并留住客人,大湘西旅游景区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接二连三的事件性营销精彩不断,像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吉首国际鼓文化节、怀化大戊梁歌会等活动已初具品牌效应,《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烟雨凤凰》等演艺节目令游客如痴如醉。
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我省在完善大湘西立体交通网络的同时,大手笔实施大湘西旅游“品牌化、国际化、一体化、精品化”战略。继编制《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后,今年8月出台《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规划用5年时间,建设12条精品路线。
【评论】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湖南日报评论员
中国旅游产业已步入黄金时代。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将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中国2014年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旅游大发展正当其时。
神秘大湘西,集中了湖南40%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和70%的精品景点,拥有张家界、崀山、永顺老司城、凤凰古城等70余处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景观,素有“文化聚宝盆”和“文化沉积带”之称。作为全省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地区,大湘西能够支撑建立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正在建设的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面临国家新10年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张家界国家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等系列历史机遇;一批交通大项目相继建成,将彻底改变大湘西交通格局,为大湘西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大湘西旅游产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要素呈现“北多南少”、“北优南劣”的分布特点;此外,产业整体规模小、效益低,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落后等,均制约着大湘西旅游大发展。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必须破解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各自为政问题、交通问题、南北失衡问题,这必然要求大湘西旅游一体化开发。通过政府部门制定一体化发展政策,调节利益分配格局和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把大湘西旅游推上新的台阶。
将大湘西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还需要充分发挥大湘西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大湘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古城、古镇、古村资源,其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还需要坚持资源共享、开放合作,促进大湘西与大武陵、长株潭、大湘南、环洞庭、湘江生态旅游经济带、鄂西、大三峡、大桂林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大资源、大旅游、大开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