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作者

  一套古诗词,就将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等知识融会贯通,这样特别又有趣的古诗词书,在市场上还真是少见呢,难怪受到妈妈们的青睐。

  最近,这个出版社又推出了姐妹篇——《藏在地图里的成语》,一样的编辑团队,一样的高水准,小六一看了样书之后,迫不及待想要推荐给亲们。《藏在地图里的成语》也是延用了古诗词书那样的奇思妙想,采用地图+成语+历史相结合的多角度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学习成语的新思路。

  到底有多特别?以“一鼓作气”这个成语为例,先带亲们体验一下学习成语的正确打开方式哈。成语的书籍,我也给拍拍买过一些,随手翻开一本,刚好也找到了“一鼓作气”这个成语,书上是这样呈现的,释义+造句+故事+配图。

  暑假里,我读了《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这套书后,感触极深。《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一共有4本,它带着我乘坐时光列车穿梭2113在古诗词的时光地图上。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这部时光列5261车带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里有我们湖南的母亲河——湘江,也有我最想去的首都北京,还有我去过的江西滕4102王阁、洞庭湖……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古诗词,学习了地理、历史知识,还知道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们写下优美诗词的历史背景。

  读了《藏在地1653图里的古诗词》我才知道,原来柳宗元是因为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因为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江雪》一诗。这些可内都是我以前在学习《江雪》时不知道的。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让我对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祖国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更喜爱中国古老的容文化。看完这套书,我深深感觉我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做一个知识全面的有用的人。

  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示例】:~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出 处

  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例 句

  他虽然年高,但~,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典 故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释义“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