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整治7个问题!事关未成年人上网

  原标题:重点整治7个问题!事关未成年人上网

  暑假来临,不少孩子将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一员,看小说、查资料、打游戏......网络世界便捷又丰富,孩子们玩得开心,但家长们不由担忧:遇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怎么办?沉迷于网络怎么办?……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将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重点聚焦7方面问题,要点如下↓

  ■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

  以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内容;

  利用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方式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画面;

  通过外链、浮窗、二维码、账号信息等进行色情引流;

  儿童智能设备自带及第三方APP,语音、文字搜索结果中存在涉黄涉暴内容。

  

  ■网络欺凌问题

  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

  对未成年人进行“人肉搜索”,恶意传播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欺凌视频;

  通过恶意P图、编造谣言等,诋毁未成年人。

  

  ■隔空猥亵问题

  借“个性交友”“童星招募”“有偿收图”等名义,诱骗或胁迫未成年人进行在线裸聊、作出淫秽动作、提供裸照视频等;

  通过群组、私信等渠道向未成年人发送色情图片、淫秽语言;

  在涉未成年人账号、文章页面发布低俗色情跟帖评论,诱导不良交友或实施性引诱。

  ■网络诈骗问题

  以“内部人员”“含泪转让”等名义向未成年人虚假售卖演唱会门票,实施网络诈骗;

  以免费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盲盒抽取、粉丝抽奖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加入群聊,诱骗转账汇款;

  诱骗未成年人提供社交账号、支付密码等用于网络诈骗活动。

  

  ■不良内容问题

  发布校园主题剧情演绎类视频,以偏激方式丑化学校形象,鼓噪师生矛盾,美化顶撞老师等行为;

  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恶意编造虚假家庭矛盾等内容;

  诱导吸烟、饮酒、文身、旷课等不良行为;

  通过虚假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等不良内容。

  ■网络沉迷问题

  诱导未成年人长时间观看直播短视频;

  利用算法向未成年人集中推送诱导沉迷内容,形成信息茧房;

  通过聊天交友、虚拟空间装饰等娱乐功能诱导未成年人消费;

  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绕过青少年模式。

  

  ■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

  利用“AI换脸”“AI绘图”“AI一键脱衣”等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

  利用所谓“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诱导实施违法行为;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发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关于孩子上网

  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暑假里

  孩子们免不了要通过网络

  学习和娱乐

  所以家长了解

  孩子上网的习惯、

  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很有必要

  

  

  

  

  

  手机作为重要载体

  应该如何合理使用?

  手机如今已成为了

  孩子们学习、娱乐的重要载体

  为了避免孩子受到网络伤害

  也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暑假时

  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

  合理使用手机、合理上网

  ?在家里设置“手机专区”

  很多父母自己也是手机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频繁用手机,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机就难有效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监督使用手机情况。孩子放学或者父母下班后,统一把手机放在一个地方。真的必须要使用手机的话,需要向对方提出申请。

  ?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对于成人来说,手机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联系工具。但还是建议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比如可以趁孩子睡觉或者写作业时,发完所有该发的短信和邮件。在陪孩子出去玩或者家庭晚饭时间,最好把手机收起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父母在陪自己的时候经常被手机打扰。

  ?别把手机作为哄孩子的工具

  手机被一些家长喻为“哄娃神器”,手机里一部动画片就可以让孩子安静很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该有任何屏幕时间,包括电视、影片,以及玩电脑游戏;而两至四岁的孩子每天最多一小时,愈少愈好。

  ?帮孩子选择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对于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家长更应该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父母只要有时间,就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参加户外活动。逛公园、跑步、跳绳、打篮球……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是让他的精力得到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只是智能屏幕制约了孩子本有的活泼和玩耍。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暂时而非持久的,更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当孩子在真实世界里得到了快乐,哪有心思会沉迷于电子产品呢?

  ?睡前1小时不接触电子设备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干扰睡眠质量。睡前使用手机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深层睡眠的时间。

  家长要明白

  网络是把双刃剑

  多带孩子挖掘好的方面

  通过合理引导和多多陪伴

  让孩子快乐一“夏”

  来源:中央网信办官网、首都教育

  编辑:俞佳 邵邵 审核:程宏强 许沁 发布:丁丁

  无锡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号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三连哦~

  (分享、点赞、在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