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名未成年人被网络诈骗

  点击上方“瓦窑堡司法所” 可以订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

  孩子们的各种网课开始兴起

  这使得孩子们使用手机的频率

  开始多了起来

  家长最愁的莫过于“盯网课”了

  图片源于网络,与本案无关

  然而没空的家长

  直接把手机“丢”给小孩

  这就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图片源于网络

  2022年以来

  贺州市共23起(年龄段包括10岁2起,11岁1起,12岁2起,13岁3起,14岁3起,15岁1起,16岁1起,17岁6起)被电信诈骗案件为未成年人被骗案,其中在校中小学生被诈骗有19起。

  涉及的骗局主要以qq冒充好友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以网上虚假购物为主

  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案例

  案例一:2月16日,未成年人陈某报案称:1月15日下午,其在家里用手机刷抖音时,刷到一个免费领某游戏皮肤的视频,并扫码加入了一个群,进群后有一个陌生人指出陈某是未成年人。之后对方又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其处理,不然的话家长会去坐牢。随后,对方叫陈某拿家长的手机操作,用手机支付宝转账3笔,共被诈骗人民币23286.81元。

  案例二:2月14日,未成年人黄某报案称:2月13日,其在QQ上加了一陌生好友,之后对方叫其进了一个活动群,并交了20元成为会员。对方以其是未成年人操作导致对方公司6万元被冻结,以报警为由,让其拿家里人的手机按照要求操作,从手机支付宝里转了3次钱给对方,一共被诈骗人民币12980元。

  案例三:2月4日,未成年人江某报案称:1月8日,其被人冒充客服诈骗人民币13575元,转账方式均是通过发红包的形式转给对方。

  案例四:近日,未成年人梁某报案称:4月3日,其在手机上玩游戏,一骗子让其拿父母的手机激活领取游戏礼包,之后对方称其账号违法刷点券,需要联系工作人员解除,否则会被冻结账号,之后被诈骗人民币19980元。

   

  相同的案例还有很多

  被害群体已呈现低龄化

  并有愈来愈快的蔓延发展

  

  警方提示

  1

  网络上鱼龙混杂,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他们对于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防备意识也还不够。

  2

  请家长朋友们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兴趣爱好和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意识,不要让他们掌握较大额的资金。

  3

  同时也请家长们看管好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密码等,避免未成年人被骗后操作您的手机,给家庭带来更大的损失。

  来源:贺州警方

  转自:八桂警事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瓦窑堡司法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