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 | 司法保护篇
《未保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
02
法定代理人、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

可是小宝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如果检察官通知他去接受调查,那他一个人去肯定会很害怕。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要落实未成年人特别程序,如果讯问小宝时,他的爸爸妈妈不能及时赶回,办案人员会通知小宝的其他成年亲属或者所在学校代表等合适成年人到场,依法保障他的合法权益。
《未保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应当依法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成年亲属、所在学校的代表等合适成年人到场,并采取适当方式,在适当场所进行,保障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03
司法机关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小宝的家庭很困难,如果请不起律师该怎么办?
这个你放心,对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会依法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通知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未保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04
犯罪记录封存

小宝如果因为盗窃被法院判处刑罚,以后还可以读大学、找工作吗?
法律规定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会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除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所以小宝可以读大学和找工作哟。
《未保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05
公益诉讼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我们学校门口最近卖的网红水晶橡皮泥玩具,可好玩了,就是闻起来总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感觉质量有问题,我们该向谁求助呢?
“三无”产品或含有毒物质的玩具,会危害不特定未成年人身体健康,损害公共利益。检察院可以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开展执法活动,若职能部门未履职,检察院有权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未保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组织和个人未代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06
撤销监护人资格保护未成年人安全

我的好朋友斌斌父母离婚后,他爸爸每次一喝酒就打他,斌斌身上好多地方都受伤了,我们该怎么帮帮他呀?
斌斌爸爸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斌斌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撤销监护人资格。
《未保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来 源 | 综合整理自网络
监 制 | 孙 亮
编 辑 | 王继斐、武蹈
点个 “在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