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艺传情 指尖乾坤

  泱泱华夏,文化历久弥新,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千年,时间的年轮冲掉糟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了探寻古老文化的魅力所在,践行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7月9日河南理工大学“传承红色精神,繁荣优秀文化,实践致敬”实践团来到安阳市太行山脚下的“得山”剪纸工作室,与靳氏剪纸第三代传承人一同走进剪纸的殿堂,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员们绕过道道山路,穿过条条小径,来到靳老的工作室。坐落于太行山的脚下,有着世外桃源的幽静之美。靳老先是带着实践队员们参观独具一格的红旗渠展厅。为了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红旗渠精神,三年前,靳老想到利用剪刀将修建红旗渠的情景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装药炸破图,送子修渠图,红旗渠劳模代表图......实践队员们通过观看各种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真切感受到修建红旗渠的艰辛,深刻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内涵。靳老对待每幅作品都是精雕细琢,呕心沥血,更甚有一幅作品耗时三个月才完成。实践队员们从靳老身上看到所有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坚守与工匠精神。

  

  一纸一世界 一刀一乾坤。下午,靳老向实践队员们展示剪纸手艺。在完成一幅简单的团花剪纸时,靳老在熟练的技术中又不乏耐心,仔细雕琢每个细节。实践队员们也是静心观看,在寂静的欣赏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在采访环节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剪纸只是靳老的副业,但正是他对剪纸的热爱与情怀,让他不计成本不计付出地推广剪纸文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很多人手艺因为生计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这门手艺,导致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而靳老已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已做出初步创新,他推出多种文创产品,将剪纸印在抱枕上,粘在团扇上,烤制在陶瓷盘中......不仅实用而且寓意丰富,使剪纸能够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实践队员们在采访中感受到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无奈,同时也明白传承非遗文化要结合时代做出创新。

  

  匠心传承,纸上飞花。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反映传统文化的特点,而且还显示出中国民众精湛的手工艺术技能。因此,要更加注重对剪纸保护和传承,同时以更加独特创新的方式,挖掘并发掘剪纸文化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切实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纵观五千年华夏岁月,文化自信始终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持久的力量。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年轮中,实践队员们要不断去探寻剪纸艺术等文化遗产的魅力,让其在新时代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