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丨教育学常考心理学家及其主要理论汇总

  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和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替代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关于同化说,一般只考查提出者是奥苏贝尔。

  2.有意义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并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同时提出上位学习(总括学习)、下为学习(类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中学习方式,要能举例说明。

  3.先行组织者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关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考查较少,只要知道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即可。

  5.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

  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

  成就动机的这三种内驱力成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人格结构的学生中比重各不相同,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三、班杜拉

  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 )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

  1.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通过观察学习实验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学习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结果期待)与先行因素(效能期待)的影响。

  结果期待: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

  效能期待: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四、布鲁纳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环节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同时在教学观上,布鲁纳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并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在学习方式上,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强调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布鲁纳是学科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五、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 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1.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并用冰山作比喻,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冰山理论”。并将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用他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精神病的成因。

  2.儿童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这个理论比较重要,有可能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3.遗忘的压抑说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遗忘的发生既不是由于记忆的衰退也不是由于经验的干扰,而是因为个人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如羞耻感、恐惧感、罪恶感的隐私总是被设法压抑而造成的遗忘。考试中常以客观题的方式考查。

  4.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系统地加以论述。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等。常常考查对于这些机制的理解与区分。

  六、格式塔心理学家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Max Wertheimer)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格式塔的意思就是完行或整体。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格式塔学派是心理学五大流派之一。

  1.顿悟说

  苛勒等人通过大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学习理论的顿悟说。他们认为: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或称完形);学习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过程;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刺激和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2.关系转换说

  苛勒通过著名的“小鸡觅食”实验,认为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察觉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认为“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七、马斯洛

  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关于马斯洛,常考的是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关于需要层次理论,考查的方式有很多,一般会以客观题和主观题形式考查。

  八、皮亚杰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

  1.儿童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这里,每个阶段的年龄划分和具体特征是要牢固把握,不仅可能出到选择题,还可能会出大题。另外,皮亚杰还提出了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在客观题中也经常考查。

  2.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二通道的发展进行研究,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5岁以下)、他律阶段(5-8岁)、自律阶段(9-11岁),因此皮亚杰是德育的认知模式的代表。

  九、桑代克

  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桑代克在心理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2.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猫的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理论的“试误说”。 他认为,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他将自己的结论运用在学生学习上,提出了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三条学习规律。

  3.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这是著名的共同要素说。

  4. 遗忘的衰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桑代克是消退说的代表人物。

  十、斯金纳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

  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用自己发明的斯金纳箱做了小白鼠按压杠杆获取食物的实验,并得出了自己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因而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提出了正强化、负强化、呈现性惩罚和取消性惩罚的概念。这些概念在选择题中经常考查,要注意区分。

  2.程序教学

  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

  3.行为塑造

  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 appoximation)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今天是2017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报名的第四天。截至2017年4月30日16:00,各地市报名数据已出炉:提交信息总人数达41674,资审合格人数为28927,缴费人数是13147,0报名岗位310个。以下报表截止为2017年4月30日16:00各地市的报名相关数据:

  看来各位小伙伴都很沉得住气啊,都选择观望中~

  所属市县 计划数 报名数 审核通过 已缴费 合肥 2393 8415 5990 2723 芜湖 550 1896 997 555 蚌埠 914 1602 750 367 淮南 612 1678 1193 496 六安 504 2029 1438 769 亳州 1944 4571 3476 1431 池州 539 1138 982 476 宣城 311 1149 596 290 马鞍山 294 1188 932 441 淮北 434 1616 445 185 铜陵 219 820 524 287 安庆 945 2389 1775 917 宿州 765 2609 1947 994 阜阳 6032 7424 5476 1923 滁州 662 2286 1690 914 黄山 260 864 716 379 总计 17378 41674 28927 13147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大纲解读 https://v.qq.com/x/page/m0397ncjfgc.html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大纲解析https://v.qq.com/x/page/x0397shdent.html

  复制网址,用网页打开网址,直接观看大纲解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