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临夏

  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圣地麦加城,名冠全球,受到全世界穆斯林的崇敬。

  中国 的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被誉为“中国的麦加”,其意义是不同的。河州有“中国麦加”之称,大约形成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至今仅100 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为8160平方公里,总人口 162。 46万人, 以农为主。

  历史上,这里是通往中亚的必经之地。中亚的各族穆斯林商贾,在此从事经商活动,其中有不少人后来就留居下来,形成了这个地区人口的多民族特征。

  其中50%以上的居民(包括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河州尤其引起中外伊斯兰教学者注意的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三大派别(格底目 教派、伊赫瓦尼教派和西道堂汉学派)、四大门宦(哲赫林耶、虎非耶、库不林耶、卡迪林耶)都由此繁衍、传播和发展到全国各地。

  这些教派发源于阿拉伯和中亚地区。其中,格底目教派在唐宋时期传至河州,已有1300多年历史。

  伊赫瓦尼教派源于阿拉伯瓦哈比派,由河州的马果园哈吉从麦加传至河州,波及全国。西道堂(即汉学派),1902年创建于甘肃临潭,遵从金陵伊斯兰教学者刘介廉阿訇。

  伊斯兰教的门宦制度,是由清康熙时期传入的苏非主义同儒家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之后,便诞生了道堂、拱北及教坊(清真寺)制。四大门宦的支派有40多个,大都创建于河州,发展到西北各地。

  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中心,这时甘肃临夏市内到处有清真寺 逐渐转移到河州,也盛行起来,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已有清真寺1944座(今约1800座),拱北119处(今约70余处),道堂2处,教职人员5000多人。 相传,元末明初有40位从中亚来到河州传教的穆斯林学者,他们大都长眠于河州地区,至今他们的墓冢尚存,后裔还有不少。

  这里历来去麦加朝觐的穆斯林较多,特别从清代以来,年年都有朝觐者,他们万里迢迢,徒步往返,仅在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个时期的百余年间,前往麦加朝觐的就有200余人;1933至1949年,八坊(即临夏市南关地区)一地就有67位哈吉(阿拉伯语即朝觐者)。 这些哈吉回来后,创建了各自的学派和教派。

  哲赫林耶门宦创始人马明心,虎非耶门宦马来迟,以及伊赫瓦尼教派马果园等,都是麦加朝觐归来才独树一帜的。由此可见,中国的河州与阿拉伯各国的友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

  临夏地区的穆斯林一般善于经营小商品和从事小手工业生产。 在河州八坊的商业活动中,至今还保留了阿拉伯人的一些遗风,如开设小杂货铺、小百货店及饮食风味小吃店等,铺面小而简单。

  经营这些小铺面的穆斯林,到了礼拜的时间(每天5次礼拜)就用门闩挡一下铺门,或者在货物上盖上一个布单,表示营业的主人到清真寺 礼拜去了。 临夏地区穆斯林集中,伊斯兰教学者云集,伊斯兰教信仰、功修浓郁,而且 这里又曾繁衍发展了中国伊斯兰教的三大派别、四大门宦,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产生过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所以,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很高,才赢 得了“中国麦加”之美称。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因舭邻大夏河而得名, 古称“河州”、“抱罕”,辖1市7县(临夏市、临夏县、康乐 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 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 180万,有 22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其中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临夏 特有民族,也是甘肃省特有民族。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 长,历史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交错伸展……说起临 夏,不能不提临夏与“花”难解难分的情愫,了解了“花”的 涵义,就会了解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临夏。这里提到的“花” 不仅仅指花木,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由“花”可以引申 出临夏的“花儿”,临夏是花儿的故乡,各族人民都非常喜欢 唱花儿,目前规模较大的花儿会场有20多处,其中每年农历四 月廿三至廿八、五月初四至初六、六月初一至初六分别在松鸣 岩、盖新坪、莲花山举行的花儿会久负盛名,是临夏著名的三 大花儿会场;由“花”可以引申出临夏的“花卉”,临夏各族人民对花丼情有独钟,不仅在家居庭院里养花,而且在建筑物 彩绘、砖雕、木雕上也几乎全是花丼图案,尤其是对牡丹宠爱 有加,故清代诗人吴镇赞道“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因 而临夏也有“牡丹之乡”的美称;由“花”可以引申出临夏少 数民族的服饰,临夏的穆斯林妇女大多都有一手精湛的绣花技 艺,她们绣织的石榴、牡丹、绣球、玫瑰等色彩斑斓的花卉图 案堪称一绝,穆斯林家庭中门帘、窗帘、枕头以及妇女的裙鞋 袜上,各色绣花琳琅满目;由“花”可以引申出临夏少数民族 美食,油炸食品是河州穆斯林的一绝,特别以馓子、果果最为 著名,其形状精巧别致,花草树木图案生动优美,而且香、甜、脆、酥风味独特,久放不腐。 这些都与“花”息息相关,共同 体现了临夏的特色。

  临夏和宁夏的区别如下:

  1、行政级别不同

  临夏全称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属于甘肃省,行政级别相当于地级市;宁夏全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级别相当于省。

  2、面积不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3、地理位置不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西南面,临夏州北邻兰州市,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东连定西市,西接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界于北纬35°14'-39°14',东经104°17'-109°39'之间,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

  4、成立时间不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11月,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5、行政区划不同

  截止到2019年8月27日,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临夏市1个县级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5个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2个自治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共辖5个地级市,分别是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

  参考资料来源: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临夏州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概况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々。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痈(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痈”不同,见戴震《毛郑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原文翻译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作品赏析 去过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

  《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痈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本篇概述:“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 此篇共四章,第一、二两章章六句,第三、四两章章四句。

  (按:毛诗分五章,章四句,不甚合理,兹从鲁诗)第一章写建造灵台。灵台自然是台,但究竟是什么台,今所流行的各家注译本中多不作解释。

  按郑玄笺云:“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陈子展《诗经直解》也说:“据孔疏,此灵台似是以观天文之雏型天文台,非以观四时施化之时台(气象台),亦非以观鸟兽鱼鳖之囿台(囿中看台)也。”

  这一章通过“经之”、“营之”、“攻之”、“成之”连用动词带同一代词宾语的句式,使得文气很连贯紧凑,显示出百姓乐于为王效命的热情,一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民情踊跃,于兴作自见之。”而第五句“经始勿亟”与第一句“经始灵台”在章内也形成呼应之势。

  第二章写灵囿、灵沼。“翯翯”,鲁诗作“皜皜”,即“皓皓”。

  此处文句似倒乙,“白鸟翯翯”一句似应在“於牣鱼跃”一句之后。因为第一,“白鸟”有人说是白鹭,有人说是白鹤,总之是水鸟,不应该在“王在灵沼”句领出对池沼中动物的描写之前出现。

  第二,孙鑛说:“鹿善惊,今乃伏;鱼沉水,今乃跃,总是形容其自得不畏人之意。”(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姚际恒也说:“鹿本骇而伏,鱼本潜而跃,皆言其自得而无畏人之意,写物理入妙。”

  (《诗经通论》)这表明鹿伏与鱼跃应是对称的,则“於牣鱼跃”一句当为此章的第五句。第三,“麀鹿濯濯”与“白鸟翯翯”两句都有叠字形容词,既然“麀鹿濯濯”(有叠字词)句由“王在灵囿”句引出,则“白鸟翯翯”句须由“王在灵沼”句领起,且当与“麀鹿濯濯”句位置相对应,这样章句结构才匀称均衡。

  (这样的解释从文词上说较合语义逻辑,然在叶韵上似亦有不圆通之处,而且上古诗文写于人类语言文字发展史的早期,体格并不像后世那么纯熟,句式错杂不齐,也是常事,因此,此未必正确,仅供参考而已)但不管有无倒乙,此章写鹿、写鸟、写鱼,都简洁生动,充满活力,不亚于《国风》、《小雅》中的名篇。 第三章、第四章写辟痈。

  辟痈,一般也可写作辟雍。毛传解为“水旋丘如璧”,“以节观者”;郑笺解为“筑土雝(壅)水之外,圆如璧,四方来观者均也”。

  戴震《毛郑诗考证》则说:“此诗灵台、灵沼、灵囿与辟痈连称,抑亦文王之离宫乎?闲燕则游止肄乐于此,不必以为太学,于诗辞前后尤协矣。”按验文本,释“辟痈”(即“辟雍”)为君主游憩赏乐的离宫较释之为学校可信,当从戴说。

  离宫辟雍那儿又有什么燕游之乐呢?取代观赏鹿鸟鱼儿之野趣的,是聆听钟鼓音乐之兴味。连用四个“於”字表示感叹赞美之意,特别引人注目。

  而第三章后两句与第四章前两句的完全重复,实是顶针修辞格的特例,将那种游乐的欢快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 说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

  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敞川搬沸植度邦砂鲍棘,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

  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渊源

  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誉。

  唐代是产生诗歌的黄金时代。隋与唐代前期炳灵寺石窟出现的超前绝后的盛况,标志着河州文化的空前繁荣。已具雏形的花儿也同样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使唱词顺口易唱,人们逐步地使她押韵、格律化。马珑同志根据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唐代民间曲调的一些片断唱词:“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朝朝立在市门西,/风吹泪点双垂”及“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滩”等,得出了“临夏花儿与词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唐初”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1]

  牡丹是花儿的象征,在歌名、曲调名、唱词、衬句中是无所不在的,其地位的显赫和人们赞美的程度,已到了“牡丹崇拜”的地步。这与《诗经》中“赠之以芍药”“(即牡丹)的诗句,唐、宋之际中原崇尚牡丹的习俗是相一致的。[1]

  派别

  “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范围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

  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特点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2]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

  、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2]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2]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2]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2]

  总之,洮泯花儿格式多样、结构自由、演唱灵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2]

  共和国成立后,“花儿”被赋予新的内容,山间、地头、工地到处传唱,不仅搬上了舞台,还唱到了北京。

  “花儿”内容非常丰富。有传统的、经千锤百炼而留下的歌词,也有触景生情、随口而出的即兴之作。唱花儿,俗称漫少年。民谚云:“陕西的乱弹,河州的少年”。河州是临夏的古称,临夏是花儿的发源地和故乡,临夏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以地区来分还有:北乡花儿、南乡花儿、东乡花儿、西乡花儿。其结构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多为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花儿”的音乐曲调与歌词结合紧凑,由上下对称乐句构成。曲调随歌词而变,“花儿”演唱用临夏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歌词的曲调起伏、强弱变化很大,还常加滑音、倚音、连音、颤音、装饰音等,具有高亢、悠长、清脆、热情奔放的特色,临夏境内流行的“花儿”,由于民族语言不同,风情习俗差异,演唱习惯变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

  推荐“秦风.蒹葭”“周南.汉广”“邶风.击鼓”“卫风.木瓜”“郑风.风雨”都写美好的爱情。

  如果只需一首。个人更推荐“蒹葭”。以下列举,并加以见解: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意境,无句可出其右。

  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象征着东方人的爱情。特别是“在水一方”的伊人,她的孤洁美好,千百年来为世所稀。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

  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倾慕。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是千百年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象征着生死与共的爱恋。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

  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其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句表达了少女对君子的爱慕,以及相见的喜悦。

  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誉。

  唐代是产生诗歌的黄金时代。隋与唐代前期炳灵寺石窟出现的超前绝后的盛况,标志着河州文化的空前繁荣。

  已具雏形的花儿也同样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使唱词顺口易唱,人们逐步地使她押韵、格律化。马珑同志根据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唐代民间曲调的一些片断唱词:“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朝朝立在市门西,/风吹泪点双垂”及“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滩”等,得出了“临夏花儿与词有关系,可能产生于唐初”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牡丹是花儿的象征,在歌名、曲调名、唱词、衬句中是无所不在的,其地位的显赫和人们赞美的程度,已到了“牡丹崇拜”的地步。这与《诗经》中“赠之以芍药”“(即牡丹)的诗句,唐、宋之际中原崇尚牡丹的习俗是相一致的。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

  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

  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

  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

  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 总之,洮泯花儿格式多样、结构自由、演唱灵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共和国成立后,“花儿”被赋予新的内容,山间、地头、工地到处传唱,不仅搬上了舞台,还唱到了北京。“花儿”内容非常丰富。

  有传统的、经千锤百炼而留下的歌词,也有触景生情、随口而出的即兴之作。唱花儿,俗称漫少年。

  民谚云:“陕西的乱弹,河州的少年”。河州是临夏的古称,临夏是花儿的发源地和故乡,临夏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

  以地区来分还有:北乡花儿、南乡花儿、东乡花儿、西乡花儿。其结构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多为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

  “花儿”的音乐曲调与歌词结合紧凑,由上下对称乐句构成。曲调随歌词而变,“花儿”演唱用临夏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歌词的曲调起伏、强弱变化很大,还常加滑音、倚音、连音、颤音、装饰音等,具有高亢、悠长、清脆、热情奔放的特色,临夏境内流行的“花儿”,由于民族语言不同,风情习俗差异,演唱习惯变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