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的“钢铁之柱”为什么叫鸡鸡呢?

  从前,有一只鸡。

  它做梦也没有想到,

  有一天,

  它的小名,

  居然能代表一个神奇的器官。

  还是生殖器官。

  (阅读本文需要发挥无穷尽的想象力,请大家做好准备~)

  是的。故事还要从很久以前的先民们说起......

  原始时代,人们比较容易死去。

  据研究,尼安德特人的平均寿命不到20岁,山顶洞人的成年人没有超过30岁的。

  毕竟在那个时代,你要面对的,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野兽攻击、敌人侵犯......而医药也尚未发明,一场战争或者一场瘟疫,便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当死亡不可抗拒之时,那不如创造更多生命!这个思路就很好!

  于是乎,生殖变成了头等大事。

  然而原始时代并没有生物老师,他们也并不知道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因此对于未知的事物都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先人们觉得:依靠这个神奇魔法,族类的生命便能得以保全和延续。

  而这,就是生殖崇拜。

  鸡和鸡鸡的联系,也就因此而生了。

  答案很简单,简单到你都觉得不是真的。

  因为鸡和男性生殖器官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卵”。(想不到吧!哈哈

  估计以前的人看到雏鸡破壳,婴儿出生有些相似,而新生命的孕育,也是从男卵入女腹的结果。于是乎,将生卵极多的鸟作为崇拜对象。

  除此之外,鸟头与阴茎头又比较相似,莓辣诚邀您一起来仔细欣赏一下:鸡的脖子,那您大概能意会出那么个意思了。而蛋白,又与精液相似,那个粘稠感,加上半透明的成色,咦~~

  也许你想问一句,为什么不是鸭、鹅,非要是鸡、鸟呢?

  我猜,或许男同胞下体长了俩大嘴巴子,那就真的叫鸭鸭了呢?!

  什么?不服?你偏觉得叫鸭鸭也可以?那不仅我国古代人民不同意了,英语世界也表示抗议。

  在英文中,也有用cock(公鸡)等词代指男性阴茎的俚语习惯,但是duck等词则并没有这种联系。

  后来我想了想,可能鸡鸡配蛋蛋,刚刚好;又有可能是鸡更能生一点(据说鸭鸭生蛋是要看环境的,环境优雅才会一天一个,但是鸡就比较free)

  那为啥是鸡鸡而不是鸡呢?

  因为这是:儿语

  没错!把“鸡”叫成“鸡鸡”是一个很典型的叠字用法,在汉语中是并不常见的。这种形式的词语,主要出现在一个很特殊的语境中——爸爸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比如:宝宝,来,叫爸爸...

  而除了鸡鸡被当作是男性生殖器官的一个代表,还有一种动物也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蛇。

  why?

  因为蛇平时看上去绵软无力,一旦需要进攻,便立即勃起,十分坚挺,与阴茎相似。加上,蛇是多卵多生的动物,生殖力极强!

  我是看出来了,只要这个动物能生还有卵,他就可以登榜!

  再加上蛇会蜕皮,每隔两三个月,表皮就会脱落,这样如获新生的美丽容颜,又有谁不爱呢?

  其实在生殖崇拜的最初阶段,首先是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因为你是妈妈生的!

  小娃娃呱呱坠地,代表着新的生命。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娃娃叫娃娃,而娃娃哭,又为什么用了蛙的声音来表示婴儿啼哭呢?

  因为,娃娃落地,呱呱而鸣,恰似蛙声。(答案总是出人意料的简单呢!

  (呱呱而鸣:念gugu,而不是guagua)

  再加上:从表面看,蛙的肚子与孕妇的隆起的肚腹一样浑圆膨大;从内涵上看,蛙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夜春雨便蝌蚪成群。

  蛙,便成为了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之一。

  因为鱼,象征着:阴道。

  乍一看,两鱼相叠,像极了外阴。究其内涵,鱼腹多子,繁衍力极强,颇有生生不息之势。(当然死的也多就是了)

  于是,非常能生的鱼变成了先民们的崇拜的对象。

  原始先民便渴望通过这种崇拜,可以将鱼旺盛的生殖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增强自己的生育能力。(换句话说,如果我去膜拜大佬,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吸收大佬的脑子变成自己的!!!恍然大悟!!!)

  更直白的一个体现是:禹的父亲鲧其实是一条“白面长人鱼”。

  进入文明时代后,鱼的崇拜被保留了下来。

  比如:贵妇人的车舆叫做“鱼轩”,情书叫做“鱼书”,还有过年家家户户贴着的“年年有鱼”,都成了鱼的生殖崇拜的印记。

  于是乎,我已经不想再敢直视我家门上的年年有鱼了。

  生殖崇拜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现代人也在不断地探索,寻找共性,求得真理。

  我们只能靠不断地猜测去打量几个世纪前的文明,而好奇心,对于每一件事,不都是不可或缺的吗?!

  这些靠着好奇心研究出来的生殖崇拜虽说都指向了动物,但是这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先人们一样,崇拜自己,爱护自己呢。

  参考文献及标注:

  [1] 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2]?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来源:

  http://www.scio.gov.cn/zhzc/7/Document/1185390/1185390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