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海音深度剖析:分离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从早年的成长经历来看,他的妈妈很能干,他从小对他妈妈也是非常依赖,爸爸缺位,也会比较软弱,妈妈为他操心蛮多的。幼儿园送了大半年都送不出去,不得不在家里带他,又鼓励他去幼儿园,总是不顺利。

  他从小就会让人操心,让人不放心,有些又不得不让他自己去承受。

  分离焦虑症不仅限于儿童,也包括成年人。

  如果不得不去分离,超过他的承受能力,也会变成抑郁,就是分离性的丧失,依恋的对象失去,如果没有办法马上找到,就会体验到非常多的哀伤与抑郁,这样的个案如果真的承受很深的抑郁,倒容易成长,往往还没有抑郁透了,就有人来帮助他,给他情感的满足,就是我们讲的喂奶。

  就像我们在分离个体化中强调的一点,又想去承受独立、风险、迷茫,然后又承受不了,陷入很大的情绪波动当中,这样的个案确实会非常多。

  因此我们初步可以看到,分离焦虑症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可能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符合儿童分离焦虑症,到了18岁,依赖人格特征已经很明显了。在恋爱中的分离,他会出现短暂的适应障碍,某个阶段可能情况严重一点,时间久一点,就会达到抑郁症的表现。

  我们会发现各种诊断往他身上套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同一个个案,从动力学的角度可以把他的症状串起来。

  儿童分离焦虑症和成人分离焦虑症有许多共性的部分。儿童对分离的恐惧、害怕表现得更为直接一些,成人会比较掩饰。成人黏人,在他的理智中会被人笑话的,是不好的,很想去掩饰,但本质上是过度依赖他所依赖的一个对象。

  · DSM-5关于分离焦虑症诊断的标准 ·

  A定义:个体与其依恋对象离别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

  也就是说分离焦虑是我们都会有的体验,是正常的现象,人对离别都会有一些情绪的反应。但是比如焦虑症,就会表现出和发育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与焦虑。

  至少有下列3项:

  1、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成员或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

  2、持续、过度地担心会失去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的伤害。

  3、持续、过度地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如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

  4、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

  5、持续地、过度地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对象不在一起。

  6、持续地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

  7、反复做与离别有关的恶梦。

  我们经常会讲一句话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肯定白天遭遇过要离别的冲突,比如小孩子,家里人总是劝说他该去幼儿园了,该去读书了,他在理性层面可能会接受,这些冲突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晚上会以梦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做梦的时候,各种防御就会减轻,潜意识的冲突会更容易冒出来。

  8、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成年人也会有躯体化的症状,直接是由内心冲突导致的,从防御角度来讲,这都是潜意识的,不是他故意的。

  B病程标准:儿童青少年4周,成人6个月。

  C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D排除标准:孤独症谱系,幻觉妄想,场所恐惧症,GAD,疾病焦虑---

  

  · 依赖型人格障碍 ·

  18岁以上,不到18岁,不去下人格障碍的诊断。

  人格障碍是两年以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肯定是一个固定持久的模式,才能叫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了一个人格超过18岁以上,是不会轻易改变,所以需要有时间的限定。

  下列至少5项:

  1、如果没有他人(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人)大量的建议保证,便难以作出日常决定。

  2、要求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

  3、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而难以表示不同意见(并非因对被报复的现实担心)。

  4、难以开始一些项目或一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信心,而非缺乏动机或精力)。

  5、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

  6、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7、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作为支持和照顾的来源。

  8、害怕只剩下自己照顾自己的不现实的先占观念。

  有些青少年也会很悲凉,担心自己老了孤苦伶仃怎么办?你也不能说他的不对,这的确是事实,他也不是乱想,他总想这个,你现在年轻还没度过呢,怎么想到老了没人照料,这些都是依赖人格的特质。

  · 适应障碍 ·

  1、在可确定的应激源出现的3个月内,对应激源出现情绪的反应或行为的变化。

  2、足够严重,痛苦与应激源的严重度不成比例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3、不符合其他。

  4、不是正常的丧痛。

  5、一旦应激源终止,症状不超过6月(适应障碍是一个短期的情绪痛苦)。

  伴抑郁(应激如果是丧失性的事件,反应往往是抑郁的)、焦虑(应激压力的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结果会不好,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反应往往是焦虑)、抑郁焦虑混合、行为紊乱、混合情绪行为紊乱、未特定。

  有些人应对冲突还会见诸行动,某个阶段突然很暴力,跟人打架,闯祸,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他本身不是一个喜欢打架、失控的人,最近突然一下子失控,这与他内心的冲动和压力有关。

  如果一贯打架,可能会说是反社会人格或者其他的一些人格的问题,他不是一个喜欢打架的人,所以有些人是以行为紊乱的方式;也有些人是自我封闭,不跟人玩了,一个人闷在家里面,这些可能都是跟适应有关。

  我们可以看到人很丰富,有不同的防御方式,不管是哪一种类别,儿童分离焦虑症、成人分离焦虑症、依赖型人格障碍、适应障碍、抑郁症都可以涉及到心理发展阶段分离个体化。

  从半岁到两岁的阶段,可以跟依恋对象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人的分离可能不是那么顺利,遗留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管是分离焦虑症的表现,还是依赖性人格障碍、适应障碍,都可以追溯到分离个体化这个阶段,两个极端,要么被过度保护,要么被忽略。

  该依赖的时候没有依赖到,不得不用过分独立的方式去应对,有许多问题在亲密关系中再度呈现。依赖没有被很好的满足过,他一直在寻求一个依赖,两个极端都可以发展出依赖性的人格障碍,可能某一阶段出现适应障碍,也可能某些人出现分离性焦虑症等等。

  

  ·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模式 ·

  我们讲到的依赖是一种投射性认同的模式,有四种投射性认同的模式:权力支配模式、依赖的模式、色情性、色诱和迎合。依赖是非常常见的,我多次提到过。

  所以不管是分离性的焦虑症(包括成人和儿童的)、适应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这样的个案,我们都会发现在亲密关系中、在治疗关系中,投射认同模式会再现。

  治疗访谈接近尾声时,治疗师被激发起的反移情会过度保护患者,怀疑患者是否有能力靠自己处理事情,就会有一些关照和叮嘱性的建议,甚至会跟他的父母、领导、老师做很多交代,就怕他一个人万一情绪不好了,又会失控,你很想保护他,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发生。

  治疗师要保持敏感性,通过自己被激发出来的反移情,去判断、评估来访者他是什么类型。

  我们被激发这样的反移情的时候,这个人是不是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模式,是不是他分离个体化阶段的起源是这个问题,他是不是依赖性人格特征,是不是他现在处在一个儿童分离焦虑症,还是成人分离焦虑症,是不是一个适应障碍或者是不是分离的主题被激发了,出现了抑郁的问题。

  因此我们是从反移情的角度,或者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碰到很多这样的判断,在日常生活当中跟一个人接触几次,会发现每接触完以后,你会很担心他,他领悟能力蛮强的,人也蛮好的,但是他碰到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好,情绪低落,你很想保护他,你会想为他负全责。这个时候你可以反过来发现,这个人是不是有明显的依赖的特质。

  只有婴儿才需要我们照料者很敏感的推测他可能需要什么,婴儿没有能力去表达,去自我照料,所以婴儿需要你能够即刻的回应他。

  一个成年人,几乎把你激发出来对待婴幼儿一样的对待,你要给他忠告、要给他指导和支持。这样的个案会说:“我知道你很擅长处理我这类问题,你治好了这么多的病人,能告诉我他们怎么好起来的吗?”

  你当时也会充满信心,很想去帮他,一个人要忠告、要指导,可能不是直接要答案,他希望你相信他,肯定他,相信他自己能够解决。你不帮他,他出问题你也要能够承受,他才能被相信,自己能够承受。

  这样的个案从小练就的武功就是投射性认同的模式,总是表现得很无助的样子,别人(治疗师)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他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能力不足,没有重要他人的支持便无法运作其功能”。

  患者紧急危机常出现,治疗师很难拒绝濒临崩溃的患者,虽然事实上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危机,且在下次治疗时谈起是很轻易处理掉了。

  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其实自己也能够熬过来的,有能力去应对的。

  因此这样的个案经常会迫使治疗师进入拯救者的位置,我们还要自我察觉,当时当刻就会感觉到是身不由己,如果你不帮他就是你没有尽到责任。你会很想要用适当的方式去帮助患者的冲动,所谓适当的方式就是最能够帮助他、符合他当时的需求,让他能够不难受,能够解脱,但是可能会非常困难。

  治疗师担心患者过度抑郁,假如治疗师不延长时间、增加治疗次数、留手机等措施,患者无法度过危机。治疗师出现的感觉是想要帮助甚至照顾。

  治疗师给了忠告患者却无法达成,还会责备治疗师。治疗师反复被要求参与解决具体问题但无效。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在治疗中是帮他也不行,不帮他也不行,你可能怎么做都是错,非常无力的感觉。 一个“爱恨冲突”的案例

  恨妈妈会导致一个人内疚,一旦不满足就是毁灭、攻击,但是攻击的对象又是自己所爱的,一旦感受到想要伤害、毁灭的客体是所爱客体一部分,罪恶感和悲伤便出现。

  案例:

  男性,43岁,街道科员,抑郁,性功能障碍,是心理上的。失业,被不恰当的对待,但是又没有能力去争取和反抗,就不去上班,失去了这个岗位。跟老婆分居,自我挫败,总感觉自己不行,觉得自己没能力但也没有办法,情绪当中有自我贬低、自我挫败,陷入恶性循环。

  经常有认识但无行动,看抑郁症的书,自我剖析,就是不去找工作。他感受别人的帮助是支配,比如他老婆给他介绍不少工作,又符合他的性格,又符合他的能力,报酬跟原来相比也是可以接受的,他就是不去,因为他的感觉就是你又逼我去上班了。

  对别人的武断行为感到气愤,但也觉得无力且无能去报复,他从小跟他妈妈也是这个模式,他也比较听他妈妈的话,他的妈妈对他帮助指导蛮大的,所以他从小的体验就是妈妈为他做了很多决定,从理性层面都是对的,你不听话都是不行的,大人总是为你好,大人比你有经验,为你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自己去尝试。

  所以就用消极对抗别人,面对妻子、面对治疗师都是这样。攻击治疗师:你治疗师本事再大,我怎么毛病没好。他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你打败,道理都懂、各种分析都是接受,但是就是没有行动。然后惩罚自己,所谓抑郁就是把攻击指向自己。 一个“分离个体化”的典型案例

  我很喜欢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一个是呈现分离个体化的冲突,小孩子在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中需要面临什么样的冲突;

  第二个是能够反映出小孩子在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中是否能够顺利度过,与照料者回应他的态度非常有关;

  第三个是小孩子分离个体化的问题跟照料者模式的问题,然后在治疗关系中怎么重现,移情反移情、投射性认同的模式怎么呈现,可以讲到是平行关系。

  我们治疗师怎么去回应这个妈妈,可以平行对照这个治疗师怎么去回应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可能有这个问题,是母亲的问题的再现,换句话说,这个单亲妈妈自己没有完成的心理成长主题,在儿子身上再度呈现。

  这些理解还是要放在治疗关系当中,这个单亲妈妈也会让治疗师来示范,假如你在分离个体化阶段中产生困难,在治疗关系中也会产生困难,那你是怎么来对待和回应我的。

  案例:

  女性,33岁,贸易公司销售,单亲母亲,很要强。“我一个人也可以把这个孩子好好抚养大,要让这个孩子得到比其他孩子更好的照顾。”在生活当中她碰到一个很大的困难,自称不由自主地过度娇纵她5岁的儿子,感到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是碰到事情她就搞不定。

  感到焦虑、烦躁、急迫、崩溃感、沮丧、甚至想要住院,想放弃一切让别人来照顾自己。希望治疗师改变治疗风格,多说一点。我们治疗师经常以倾听为主,共情、陪伴,有时候来访者不认你这一点,他们基本上有两大诉求,第一个你要帮我分析我怎么会有心理困扰,第二个你告诉我会去该怎么办。

  治疗师做了一些深度的诠释:联系患者小时候的经历,被怎么带大的是有关系的,你从小被期待是个理性、负责的小女孩,所以当她成为母亲,去照料儿子的时候会碰到同样的问题。

  儿子睡不着,到自己的房间里叫醒自己,最近这段时间儿子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很迁就他了,但还是跑到自己的房间里闹。很恼怒,发火过后又感到内疚,孩子已经是单亲了,已经有心理创伤了,还对他发火,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了,很内疚,一内疚就妥协。让儿子睡自己边上。

  小孩子很聪明,经常是一招制敌,知道怎么跟你闹一下,你就会心软,告诉别人,别人反对,你这样太宠他了,会被宠坏了的,这个单亲妈妈道理也知道,问治疗师该怎么办,要治疗师给建议。

  治疗师给她一个反馈,“你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每次碰到问题总是问别人该怎么办,但别人告诉你怎么办,你从来不照着做。”治疗师也就不给建议。这个患者很愤怒,我就是自己搞不定才来找你的,你怎么也不给我解决问题,真的没帮到我。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居然还要问人,要么心肠硬一点,要么心肠软一点,问别人显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她有自己独特的苦衷,感到自己的苦恼不是别人能够理解的,

  所以治疗师跟她一块回顾从小很想得到依赖,但父母比较忙,不允许有任何依赖,所以从小有一个很强烈的体验,总是被抛弃,被忽略,会很愤怒,自己在照顾儿子希望避免。

  所谓的防御,就是说孩子受这个苦并不是受不了,是我们看着受不了。是因为激发了我们早年非常痛的一部分,我们理性上感觉到小孩子这样太可怜了,其实很可怜的是自己,所谓的内在小孩,虽有洞察,但不知道如何应对。

  治疗师准时结束,提醒下次治疗会再见面。言下之意,这个妈妈在治疗结束的时候是不满意的,她没有得到她所要的答案,带着不满意、甚至愤怒离开。

  后来患者自己却很好地应对了和儿子的关系。起帮助作用的不是诠释,而是你是作为真实的个人,外在互动起了作用。治疗师示范了如何不让步,又保持关切。所谓的不让步就是治疗时间到了,并没有延长时间,给她很多具体的建议,给她很多保证。患者内化了治疗师的行为态度。

  孩子是可以承受不满足他,是能够承受这种失望,小孩子能不能受得了,其实在考验我们大人能不能受得了。

  在分离个体化的时候经常会强调,因为小孩子能不能承受分离的焦虑,能够去体验独立的过程中所遭遇的迷茫,关键是看周围照料者怎么回应他的。

  在治疗中,我们经常会根据当事人的反应做相应的回应,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做相应的回应,所以我也一直在强调,在精神分析当中看平行关系。

  比如我们知道小孩子哭,父母会抱他;孩子生气,父母会关注;小孩子伤害自己,父母会抱住他,制止他,根据他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回应,也包容正性的情绪,包容尚未调节好的情绪。

  情绪没有对错,需要接纳。在每周一次的治疗当中,你能不能完全让他满意,这个是有现实局限的,所以患者同时也在考验治疗师会做出什么建议和干预。

  “如果你现在情绪崩溃,受不了,回去做什么做什么,实在不行给我打电话,对孩子该怎么做。”然后延长了很多的时间,给病人的感受是,你很难去承受病人对你的不满意,你一定要多做点什么,让他感到暂时满意。

  我们可以去理一下这个案例的主线。分离个体化:照料者回应,释放出来投射认同,我不行,靠你帮助我,才能度过这个危机。

  小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在这个年龄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导致分离焦虑的问题,也导致依赖的问题,很多问题都跟分离个体化这个阶段有关。包括有一些自恋可以探索到分离个体化的实践阶段(10-16个月),有些边缘人格的可以探索到复合阶段(16-24个月),所以同样一个心理发展的阶段没有很好的度过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别的心理问题。

  

  我们今天讲到的分离焦虑症、依赖人格,也跟分离个体化有关系,包括投射认同会继续,就相当于我之前提到过的,如果周围的模式还是这样的一个模式,到了一定的阶段会出现依赖人格的特质。

  超过18岁,人还是要长大的。顺利的话,问题会不突出,比如学业顺利、工作顺利、感情顺利,但是当生活中遭遇一些应激压力,比如亲密关系破裂,接受不了,超过6个月就是成人分离焦虑症,如果没有到6个月,短暂的情绪苦恼,有些个案被诱发出来抑郁症,有些人是适应障碍。

  总结起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看,在治疗中可能首先进入投射认同,我们身不由己的被激发出来很想保护他,很想为他负全责,重复了他原来的病理性的模式。

  病理性的模式重复了才有可能建立治疗关系,一旦我们识别投射认同,察觉到被激发出来的反移情,去呈现投射认同,用澄清、面质等,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不过度保护。

  就像那个单亲妈妈,在治疗结束的时候,不满意也要下次再谈。在治疗中要去逐步发展这样的创伤,要无数次这样情境的重复,对于依赖的问题,对于分离的问题,我们作为治疗师也好,作为父母面对一个孩子也好,就是一个在心理当中如何断奶的问题!

  怎么断?就是不带诱惑的深情,你非常能够照料他,想帮他,但是所谓不带诱惑,我们生活当中看到有诱惑的,多吃一口奶,有的时候是我们的需要;不含敌意的坚决,也不是太生硬的一下子把他切断,这是逐步的一个过程,怎么去体现一个逐步的过程,怎么去体现不带诱惑的深情和不含敌意的坚决,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关键要看我们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做得不那么好也是一个应对的方式,断奶有的时候不是很彻底,做得生硬了点,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犯的错误,但是又很真实,成长当中必然要去照应这个问题。

  所以面对一个依赖和分离焦虑症的个案,差不多就相当于面对一个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要有思想准备,要去共同熬过,很无力,很烦躁,放手又放不了,包办代替,怎么做都是错,要度过这个阶段,就是在治疗的保护下不断的去坚持。

  糖心理(ID:txldaxuetang),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成长平台

  海之梦近期活动预告

  课程:

  1每周二早上9:30-11:30

  2.5月17号-19号

  3. 周日9:00-12:00

  4. 每周一12:00-13:30

  -------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