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伦理6-1-3】宅“心”仁厚:实践本能出真知。

  职业伦理与人文关怀第③心

  现代职业人的心灵滋养方案

  ◎一个不实践、不工作的人,一个不劳而获的人,本质上就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寄生虫”,一个不尊重生命的人,一个放弃精彩人生的人。

  ◎有的人往往习惯想而不习惯干,不去落实不去干,纵然夜来千条妙计,次日不去行动,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终将一事无成。

  ◎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与其他人对待生死、对待困难的态度肯定有所不同;度过金婚的老夫妇与新婚燕尔的新郎新娘对婚姻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

  【微案例】

  2001年,19岁的江勇从一名高校毕业生成为了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炉前工,并和几名同事一道被选派到武钢集团学习50t转炉的操作技术。

  从此,他和“炉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潜心钻研、创新冶炼技术,用短短的4年时间,实现了从炉前工到炼钢转炉炉长的角色转换。

  15年来,从一名最艰苦、最基层的炉前工,到合金工、操枪工、炼钢工,再到全面主持炼钢操作的炼钢转炉炉长,江勇已熟悉炼钢厂内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掌握了每个岗位的专业技能。为此,江勇被同事们誉为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敢于啃硬骨头的“钢神”。

  他参与和主持各类技术攻关及科技项目50余项,确保了各项生产、成本指标均处于同行业的前列。

  他先后荣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 “国家级技能大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说,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扫除一个个‘拦路虎’,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大讨论】

  江勇的成功首要来自于实践,每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每天都在进行实践,有学习的实践、工作的实践、生活的实践。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或许正是因为它的普遍存在,让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实践与生命精彩

  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实践自己生命的活动。

  平心静气地想一想,道理很简单,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实践自己生命的活动。“实”,就是真实、踏实、诚实、朴实;“践”,践行、践诺、践履,简单地理解,就是踏踏实实的干事情。

  俗话讲,“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生命就在于不断的有目的地实践,在实践中创造价值。

  对此,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也有切身感受,她的名言是,“在捷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绝不会惊人。当你在经验和诀窍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希腊剧作家沙孚克里斯说的更直接:“上天绝不帮助坐而不动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他所有希望、所有的梦想都会彻底落空。人一生下来,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开启了人生实践的旅程,这种实践或许从人的本能活动开启,但随着活动的深入,社会性会越来越强,实践的层次会越来越高,直至完全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

  人生,就是生命在活动、在实践、在创造,失去了实践,人生可能就会不复存在,起码是放弃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一个不实践,不工作的人,一个不劳而获的人,本质上就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寄生虫”,一个不尊重生命的人,一个放弃人生精彩的人。

  

  实践功能与学识运用

  人类需要的是善于实践的人。

  人的聪明才智从哪里来,从哪里养成,这是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有人说,聪明与生俱来,就像诸葛亮一出场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其实这是违背人性发展规律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得向菩提祖师拜师,学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才能捉妖除怪。

  深一步讲,学了不一定就会了,要日习月练,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算是会。如果仅仅是背过了、记住了就算OK的话,就不会出现赵括“纸上谈兵”的贻笑大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赵括式的人物也大有人在,只记住了些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就张口专家闭口大师。

  《荀子·劝学》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罗马政治家小塞涅卡讲,“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更彻底,“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

  一方面,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学不致用等于没学,不被实践的理论永远没有价值;另一方面,实践是标识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唯一标准。你是一个钢琴大师,弹一曲才能标识;你是一个厨艺大师,做一道菜才能标识;你是一个改革家,做一件事才能标识。古今中外,人类需要的是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从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

  

  实践法则与创新创造

  创新创造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陆游有句诗,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是理论,“躬行”是实践,有了知识敢于实践,才是“知行合一”,才能算是“真知”,知道了就必须做,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实践和创新创造有什么关系?

  第一,创新创造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没有实践,创新创造就无所依附,属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也是创新创造的目的所在;第二,创新创造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它不会从天而降,凭空而来,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才能产生创新创造的因子;第三,创新创造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验证,才能证实或者证伪,不经实践检验的所谓发明,顶多只是猜想、幻想或者假说,不能算是真理。

  总之,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所有的创新创造均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理论之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本质上缺的不是所谓的“点子”,而是实践精神。有的人往往习惯想而不习惯干,不去落实不去干,纵然夜来千条妙计,次日不去行动,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终将一事无成。

  

  实践价值与心灵滋养

  心灵的滋养渠道主要还是应该来自社会实践。

  鲍乌维说:“智慧因为用得过度而毁坏的不多,大多都是因为不用才生锈。”心灵也是如此,心灵的圆满、滋润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人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和对苦难的忍受能力。

  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与其他人对待生死、对待困难的态度肯定有所不同;度过金婚的老夫妇与新婚燕尔的新郎新娘对婚姻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心灵的滋养渠道主要还是应该来自社会实践。

  有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有一定道理,书中的知识确实能够升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但一味闭门读书,就会成了死读书,读死书。书读的懂,重要的是与著作者心灵产生碰撞,如果没有著作者那样的社会实践,怎能产生共鸣?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注重知而轻视行的不良倾向,他们以知为最高目标。

  但是,知了不行,知就没有了意义。我们必然要在丰富的、鲜活的实践中,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内心,滋润自己的心灵,这样,幸福自然来敲门。

  【新思维】

  实践出真知。人类所有的知识、理论、学问、学术、技术均来源于实践,但对于现代人来说,系统的知识、理论却是来自书本或者老师的言传身教。

  这种学习模式,效率虽高,但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重知识轻实践。久而久之,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对感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路径产生依赖。

  研究一个事情、做一个项目,首先考虑的是书本上怎么教、专家怎么说,时时事事处处“吃别人嚼过的馍”,自我人格矮化,自废武功,就没有了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就陷入了机械操作的“泥沼”。

  “微案例”中的江勇就是一个实践派,这也告诉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他要求我们:

  首先,要把社会实践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实践机会越多的岗位越有意义。劳动光荣,实践伟大。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价值和意义,才能在实践中才能验证所学。没有经历过自身实践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算是你真正掌握的知识和理论。

  最后,在实践中激发创造发明。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清洁工,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想着改进清扫方法或者流程,一天想一个点子,并在实践中验证和改进,一年下来一般就会形成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创造发明。

  人人都可以在实践中创造发明,而我们的创造发明如此之少。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人不重视实践,也不善于改造和创造,这在本质上是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

  实践是个宝,世人不知晓;真知经火炼,创新其中找。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载:“万邦宅心,骏民效足。”宅心,指的是居心,存于心中,归心。宋陆游《上赵参政启》载:“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宅心仁厚,指人忠心而厚道,居心仁爱而待人宽容。

  本文题目宅“心”仁厚,就是要大家实践的意识时刻存于内心,用仁厚之心对待它。

  节选自郭素森:《职业伦理与人文关怀——决胜职场的48颗“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