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与生活》(11版)读书心得&摘录

  ◆内容简介(豆瓣)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最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 (豆瓣)

  阿瑟·格蒂斯 Arthur Getis,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与人合著多本地理学教科书和两本地图模式分析专著。任《地理分析杂志》(Journal of Geographical Analysis)联合主编和《地理分析》(Geograp hical Analysis)与《区域科学论文集》(Papersin RegionalScience)编委多年,圣迭戈州立大学伯奇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 年,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学者奖。

  朱迪丝·格蒂斯 Judith Getis,获密歇根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她和丈夫阿瑟·格蒂斯是美国中学地理学计划的原作者之一。

  杰尔姆·D.费尔曼 Jerome D. Fellmann,获芝加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除了在韦恩州立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任客座教授外,主要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职。教学与科研兴趣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领域,特别是城市与经济地理,以及地理文献和地理教育等方面。

  ◆目录(豆瓣)

  前 言第1章 绪 论第2章 地 图第一篇 地球科学传统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第4章 自然地理学: 天气与气候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第二篇 文化-环境传统第6章 人口地理学第7章 文化地理学第8章 空间相互作用第9章 政治地理学第三篇 区位传统第10章 经济地理学第11章 城市地理学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篇 区域分析传统第13章 区域概念附录:地图投影重要词汇译 后 记出版后记

  ◆读书心得(朱江)

  我们的老祖先形容一个人知识面广,常用一句话概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在今天的义务教育中,天文学已不专设一个科目,而地理却在文科考试中依然要求掌握。

  记得初中地理老师任命我做地理科代表,我受宠若惊的问其何故?老师不动声色地说:“上我的课讲话的人太多,你嗓门子大,比较好维持纪律”,我:“……”。

  地理和历史常被一同拿出来说,但平心而论,历史的确比地理要有意思得多,一科主要描述人做的事儿、一科主要描述自然做的事儿,对于大众来说,人毕竟要具体亲切些,电视上,历史剧一拍再拍、老百姓不厌其烦的看着,而地理片多在科教和记录频道才有,受众少很少。

  但问题在于,历史描述时间、地理表述空间,二者不结合起来,我们得到的很多知识就是扁平和抽象化的,我以前读《世界通识》体会就非常深,这么多个民族和文明,迁徙过来、征战过去,没有地理常识,那就仅仅成了记人名、时间和事件,仿佛所有因素都放在一个桶里面,一团浆糊、混沌不堪,因此,我始终建议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要有一张该时代的地图(历史地图册在网上有卖),一定会直观、深刻、乐趣非常之多。

  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就更有也野心了,他的目录章节设计,就是将地理与各个学科知识结合成章,仿佛诉说“地理”这个人分别与他的“情人们”波澜曲折、缠绵悱恻的故事,这些“情人们”包括:自然、文化、历史、政治、环境、人口、经济、城市……

  个人认为,这本书并不算是地理科普入门类书籍,它的厚度与专业性在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前提下阅读,很有可能会在中途将读者“吓跑”,因此,我更推荐可以将它收藏,作为工具书更为恰当。

  ◆摘录

  

  

  

  

  

  第1章 绪论

  标注 (黄色) - 1.1 地理学是什么? > 位置 440

  多。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的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事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如何不同和为何不同的学科。更进一步说,地理学是研究所观察到的空间格局是如何随着时间而逐渐形成的学科。

  标注 (黄色) - 1.1 地理学是什么? > 位置 446

  地理学家集中注意力于人类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群体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同环境-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标注 (黄色) - 1.1 地理学是什么? > 位置 454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和空间所容纳事物的学科。我们在思考和反映一个地方时所持的立场,不仅是它位于哪里,更为重要的是了解那里有什么,或者我们认为那里有什么。

  标注 (黄色) - 1.1 地理学是什么? > 位置 458

  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所包含的事物,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而地理学始终涉及对二者的探讨(图 1. 2)。

  标注 (黄色) - 1.2 学科的发展 > 位置 465

  结合。“ Geography”这个词汇,据说是 2200年以前由希腊科学家埃拉托色尼( Eratosthenes)拟定的。

  标注 (黄色) - 1.2 学科的发展 > 位置 498

  地理学所有分支的共同特点是有三个主要的兴趣点。第一,地球表面自然和人类现象的区域差异。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与人类所占据和改变着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关注地球上联结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系统。这两种兴趣相结合导致第三个恒久的论题:在特定的区位条件下,对人类-环境(或者生态)关系和空间系统的地理学研究进行区域分析。

  标注 (黄色) - 1.2 学科的发展 > 位置 509

  第一,地理学是唯一一个关注于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为什么不同和怎样不同的学科。

  标注 (黄色) - 1.2 学科的发展 > 位置 521

  地理学非常符合通识教育的目标。它可以使我们成为见多识广的公民,更有能力了解我们的社区、国家和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并能更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标注 (黄色) -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 > 位置 588

  绝对位置( absolute location)是经由精确的和公认的坐标系统所确定的地点,因此有时称为“数学位置”。

  标注 (黄色) -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 > 位置 611

  地点( site)是一种绝对位置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地方本身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与属性。

  笔记 -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 > 位置 612

  位置,方向.距离都是1个道理,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标注 (黄色) -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 > 位置 667

  例如,资源基础是受自然决定的,但资源如何被认识和利用是受文化决定的。

  标注 (黄色) -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 > 位置 721

  托布勒( Tobler)的地理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每一个事物在空间上都是同另一个事物相互关联的,但是当事物彼此距离相近时相互关系要密切得多。

  标注 (黄色) - 1.5 本书的结构 > 位置 916

  传统。如鲁滨逊所提出的,如果我们能同意地质学是岩石,历史是时间,社会学是人类,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地理学就是地球空间。

  第2章 地图

  标注 (黄色) - 2.1 地理学的工具:地图 > 位置 1052

  地图学( cartography)。虽然古希腊地球科学家的贡献也相当大,但现代科学制图起源于 17世纪。古希腊地球科学家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并开发了地图投影与网格系统。令人遗憾的是,中世纪希腊的地图学传统在欧洲多已失传,必须重新发现。文艺复兴时期各方面的进展给予地图学一种推动力。其中包括印刷术的发展、重新发现托勒密与其他希腊人的成果,以及地理大发现。

  标注 (黄色) - 2.2 在球体上定点 > 位置 1090

  经线和纬度圈( parallel of latitude)不同,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标注 (黄色) - 2.2 在球体上定点 > 位置 1095

  时间取决于经度。地球分为 24个时区,每天 24小时完成一次 360 °的自转,在经线上大体上以 15 °的间距划分。

  标注 (黄色) - 2.3 地图投影 > 位置 1187

  地球上的正方形在地图上可能变成矩形,但该矩形的面积是正确的。这样的投影叫作等积投影( equivalent projection)(图 2. 6[ a])。表示正确面积关系的地图总是使区域的形状失真。

  标注 (黄色) - 2.3 地图投影 > 位置 1209

  然而,方位投影( azimuthal projection)上从中心点到所有其他地点的方向却是真实的。(方位角就是一条直线的起点与经线的夹角。)

  标注 (黄色) - 2.3 地图投影 > 位置 1212

  并非所有地图都是等积的、正形的,或是等距的,许多地图是折中的。这种折中的一个例子是鲁滨逊投影,是为了以视觉上满意的方式表现世界而设计的,本书大部分世界地图采用这种投影(图 2. 7)。它不能表示真实的距离或方向,并且既不是等积的也不是正形的。它为了改善大陆的形状,宁可允许高纬度地区的大小有些夸大。人口最多的温带和热带的大小和形状是最精确的。

  标注 (黄色) - 2.4 比例尺 > 位置 1258

  算。小比例尺地图明显不如大比例尺地图详细,而且通常都将海岸线、河流和公路等的轮廓平滑化。

  标注 (黄色) - 2.5 地图的类型 > 位置 1326

  可以用代表等高线等级的彩色条纹在等高线的“线间着色”( color between),这种方法被称为高程分层设色( hypsometric tints)。

  标注 (黄色) - 2.7 地理信息系统 > 位置 1579

  计算机被认为是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的核心,基于计算机的程序组用以组合、储存、处理、分析和展示与地理相关的信息。

  标注 (黄色) - 2.7 地理信息系统 > 位置 1646

  章节摘要我们并未试图在本章讨论地图学领域的所有方面。我们有意省略绘图法与地图设计、土地调查系统、地图编绘,以及地图复制技术等主题。本章的意图是介绍有助于地图阅读与判读的那些方面,同时提示地图创作与设计的新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用途。地图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沟通工具之一。对地理学家而言,地图就像文字、照片和定量分析技术那样不可或缺。地理学家不是唯一依赖地图的人。这个时代涉足分析与解决各种问题的人们同样依赖地图。需要对地球表面各要素进行精确描绘的问题很多,全球变暖、污染、全球化、能源供应、国家安全、犯罪以及公共卫生等仅是其中的几个例子。现代地图绘制源自 17世纪。有 3项关键性进展使编制地表特征的地图既能令人满意又有可操作性,就是重新发现古希腊地球科学家的著作、越洋航行,以及印刷机的发明。经纬度网格系统被用以定位地表地点。纬度是赤道南北距离的量度,而经度是本初子午线东西的角距离。经度和纬度二者均以度数表示,度又更精确地细分为分和秒。全球定位装置使用者能够确定他们在地球上的位置。把曲面的地球表现在平面地图上的所有系统都会使一种或更多的地球特征失真。任何一种投影都会使面积、形状、距离和(或)方向失真。制图员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投影,他们可能选用等积投影、正形投影、等距投影,或者选用能表示从一点到所有其他点方向都正确的投影。不过,许多有用的投影都不具备这些特性。大比例尺地图中最精确、最有用的是国家主要地图机构出版的地形图方。这些图方信息丰富——包含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信息,可应用于多种目的。近年来,遥感技术使我们能够更快、更精确地编绘世界地图。航空摄影和卫星影像二者能够分辨光谱的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遥感的应用包括编绘地图、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遥感所获取的海量数据的储存、处理与提取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日益增强的性能与灵活性,使 GIS制图在寻求各种问题答案方面的价值无法估量。你在阅读本书后面的章节时,注意地图的各种不同用途。例如,你会在第 3章看到地图对理解大陆漂移理论是多么重要;第 7章,地图怎样帮助地理学家识别文化区;第 8章,地理学家如何用地图记录人们对空间的感受。

  第一篇 地球科学传统

  标注 (黄色) -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 > 位置 1787

  岩石可以分成三大类: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标注 (黄色) -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 > 位置 1870

  而两个板块彼此相向运动的地带则产生汇聚边界(图 3. 5[ b])。有时,岩石圈板块运动时会发生碰撞。在板块交会处所产生的压力能引发地震(earthquake)。

  标注 (黄色) -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 > 位置 2070

  现今世界上有将近 300座活火山,不断地喷出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标注 (黄色) -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 > 位置 2223

  喀斯特地貌( karst topography)是指以落水洞、深大洞穴和地下河为代表的大片石灰岩区,如图 3. 27所示。

  标注 (黄色) -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 > 位置 2283

  在 20世纪前半期,世界上冰川的融化快于冰川的形成。虽然有人担心温室效应(第 4章将要讨论)正在使地球变暖,并将引起海平面上升,但当前的趋势还不清楚。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520

  在地理学中,我们特别关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这就是地球大气层最下部的对流层( troposphere)吸引我们注意的原因。这个圈层伸展到地面以上大约 10千米,几乎包含了地球上全部的空气、云和降水。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531

  任一给定地点,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日射( insolation),受控于来自太阳的辐射强度和时间。它们取决于太阳光线射到地球的角度和白天日照的时数。这 2个基本因素,加上以下 5个变量,决定了任何给定位置的温度:空气中的水汽量;云量(或总的覆盖度);地球表面的类型(陆地或水);海拔高度;空气运动的强度和方向。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538

  地球的轴——假想的南北极连线,总是处于同样的位置。它倾斜于铅垂线约 23. 5 °(图 4. 2)。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540

  如果地球不是偏离铅垂线而倾斜,那么在一年的公转过程中,在给定纬度上所接受的太阳能是没有变化的。太阳光线将直射赤道。随着太阳离赤道的距离增大,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线的角度也在增大,因此减小了太阳能的强度,并使气候产生了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性变化(图 4. 5和图 4. 6)。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634

  状态。空气从重(冷)空气位置向轻(暖)空气位置运动。因此,两个地方之间的气压差异越大,风就越大。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638

  差异。当气压差发生在两个区域之间,气压梯度力( pressure gradient force)就使空气从高压区域吹向低压区域。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664

  用一个熟悉的例子来说明科里奥利效应对风的影响。设想有一排溜冰者彼此手拉手做圆形滑行,其中一个溜冰者距离圆心最近。这个溜冰者缓慢地旋转,而最外侧的溜冰者为了保持直线队形,必须非常快速地滑行。地球以类似的方式围绕地轴旋转,赤道地区就要用比两极地区快得多的速度旋转。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13

  表层洋流大体上同全球的风向模式相一致,因为是地球上的风驱动洋流运动。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35

  厄尔尼诺( El Ni ? o)是多年以前由渔民创造的一个术语。他们发现,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的冷海水通常每隔三四年在圣诞节前后显著变暖。因此,将其命名为厄尔尼诺——西班牙文的“婴儿”,意指圣婴耶稣。在这段时期,渔获量显著减少。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50

  厄尔尼诺状况是气压和海洋温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例子。大气和海洋相互激励。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66

  比起暖空气,冷空气不易保留水汽(图 4. 17)。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70

  当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且又存在着叫作凝结核的微粒,水汽就会凝结(从气体变成液体),形成微滴。空气中几乎总会存在尘埃、孢粉、烟尘和盐分结晶之类的颗粒。最初,细微的水滴往往太轻,不能落下。当许多小水滴结合成大水滴时,由于变得太重,所以大水滴不能悬浮在空气中,就成为雨水降落。当温度低于冰点时,水汽不再形成水滴,而是形成冰晶,由此产生雪(图 4. 18)。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76

  大量的雨滴或冰晶形成云,由轻微向上运动的空气所支持。云的形状和高度取决于空气中的水汽、温度和风的运动。高压带的上升空气往往产生无云的天空。一旦有温暖潮湿的空气上升,就形成云。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88

  早晨地面上的露水意味着夜晚的温度曾经降低到水汽发生凝结的程度(图 4. 17)。凝结时的临界温度称为露点( dew point)。地球表面形成雾或者多云的天气意味着已经达到露点,相对湿度可能已达 100%。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791

  当大量空气上升时,就可能发生降水。降水有三种类型: ①对流性降水; ②地形性降水; ③气旋性或者锋面性降水。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800

  如果快速上升的气流使空气在云内发生迅速的环流,就会有冰晶在云的顶部附近形成。当这种冰晶增大到足以降落时,含有水分的新的上升气流能迫使它向上倒退,使冰晶增大。这种过程可能反复进行,直到向上气流不能再支撑冰粒,冰粒便以冰雹的形式降落到地面。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895

  所有风暴中最猛烈的是龙卷风( tornado)。它也是最小的一种风暴(图 4. 27[ b]),直径通常小于 30米。龙卷风孕育于巨大的积雨云中,有时在冷锋前方沿着飑线 ③运动。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918

  土壤可以定义为一层包含有机质(死亡的植物和动物)、无机质(风化的岩石物质)、空气和水的细粒物质,它位于下伏的基岩之上。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955

  土壤的四个主要组成要素——矿物、有机质、水和空气——相互作用,就产生了独特的土壤。土壤性状( soil property)就是使我们能辨别各种土壤类型的特征。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2971

  农业上生产力最高的土壤往往是在强酸性和强碱性之间取得平衡的。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3056

  请记住,夏季世界气候图是北半球 6月 21日到 9月 21日的气候和南半球 12月 21日到 3月 21日的气候的组合,因为这两个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3343

  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对气候变化产生了作用。简而言之,这个理论是说,聚集在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在其所在处起着绝热层一样的作用,将本应辐射回上层大气和向地球逆辐射的红外辐射封堵起来。换言之,这些气体就像温室的玻璃,允许太阳辐射进入,但阻止其逆辐射回到太空中。如果你曾在寒冷但阳光灿烂的日子进入汽车里,那么你就体验过这样的温室效应——汽车里面的空气比外面暖和。

  标注 (黄色) -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 位置 3422

  在这一章,我们考察了有助于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各种概念和术语。我们已认定太阳能是温度、湿度和气压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巨大发动机。这些要素的空间变化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一是地球广泛的物理特征,例如太阳辐射在赤道大于两极;二是地方性的物理特征,例如水体或者山地对当地天气状况的影响。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537

  自然资源的有效性是两种事物的函数:资源本身的自然特征和人类的经济与技术条件。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599

  能量( energy)——做功的能力——不是势能( potential energy)就是动能( kinetic energy)。势能是被储藏的能量,当被释放出来时,处于一种能被利用做功的形式;动能是运动能,所有运动中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书签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635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680

  美国人能够继续开车,工厂里能够继续生产各种基于石油的产品,是由于国家每天进口近 1300万吨石油。就是说,美国依赖外国资源满足其 60%以上的原油需求。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724

  截至 2005年,已证实的储量确定为略小于 1. 2万亿桶。另外,认为尚未发现的储量有 9000亿桶。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761

  2004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生产国和消费国,其次是美国。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787

  煤是最丰富的化石燃料,而天然气则被称为近乎完美的能源。它效率高、用途广、无须加工又对环境无害。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807

  天然气的世界贸易路线, 2004年。俄罗斯向 20多个欧洲国家出口天然气,占世界贸易量的 30%。荷兰和挪威的出口量占另外的 25%。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856

  随着油气储量渐趋耗竭,总有一天其价格必然上升。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各国就很可能转向这些非常规的燃料资源。与此同时,采用核能作为非燃料动力的技术将被开发。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870

  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依赖核动力。两个欧洲国家——法国和比利时,核动力提供超过 65%的电力。不过这仅等于或少于美、加两国电力的 20%。有几个国家完全反对核方案。丹麦、意大利、希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此类国家,它们决定保持“无核化”状态,永不建核电站。还有几个国家,包括德国、瑞典和菲律宾,计划逐步停止开发核能直至反应堆被拆除。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3981

  1994年第一斗混凝土倒入将要成为世界最大水电工程的地方——三峡大坝。这个巨无霸建筑物将在画家和诗人所崇敬的惊涛拍岸的三峡风景区拦断长江。虽然大坝本身并不是世界之冠,但是其水电输出将超过 1. 8万兆瓦(相当于 18座大型燃煤电站或核电站),遥遥领先于世界。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4260

  铜与某些金属不同,大部分铜以纯金属的形式被使用,以便于再生。把再生铜制造成新产品比开采和冶炼新矿石更便宜。美国每年所用的铜,大约有 1/ 3来自装配工序中回收的废料。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4454

  皆伐是最受争议的采伐做法之一。顾名思义,就是一次性地从某块林地中砍伐所有树木,然后让其自然再生或重新栽种——通常种植单一树种的速生苗木。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4547

  热带森林是生物的聚宝盆,拥有丰富得让人惊讶的植物和动物。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4589

  有人曾经估算过,丢弃一个铝制软饮料罐,等于浪费了半饮料罐的汽油,并把这些汽油倾倒到地上。

  标注 (黄色) -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 > 位置 4602

  工业革命是以社会依赖可再生资源转变为源自非再生矿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的资源为特征的。工业发达国家的商业能源大约 40%依靠原油,这是一种稀有而且分布不均的资源。只有两个地区——俄罗斯和中东拥有大的天然气储藏,这是到 21世纪中叶很可能日益变得稀缺的另一种资源。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例如油页岩和焦油砂,但是目前所有替代燃料的经济与环境代价都很高。虽然核电站的发电量不足全世界电力的 1/ 3,但这是一种不平衡的格局。有些国家一半以上的电力来自核电站,而其他国家则完全没有。

  第二篇 文化-环境传统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4744

  人口地理学( population geography)提供那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解答。这门学科侧重研究与地球空间状况有关的人的数量、组成和分布。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4841

  低。现在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要降低生育率,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是比鼓励避孕或强制性措施更为可靠的途径。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4882

  虽然总生育率 2. 0似乎足以准确替代现有人口(一个孩子替代父母的一方),但是,实际上只有生育率为 2. 1— 2. 3时才能达到替代水平。需要用高于2. 0的部分来补偿婴幼儿死亡率、总人口中无儿女的女性及意外死亡。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4923

  西欧和东欧许多国家都试图采取鼓励出生的政策以改变其出生率的下降。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用慷慨的家庭津贴、免费医疗、延长产假和儿童保育等措施奖励怀孕和生育。法国、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其他国家,对头胎、二胎和以后的生育给予类似的奖金或奖励。然而,即使有了那些优惠条件,生育率仍然在下降。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4926

  到 2003年,由于文化和个人生活方式决策的广泛影响, 43个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均低于替代水平。影响决策的因素包括女性学历较高、婚龄推迟、女性体验挑战性职业或一般就业的机会增加、抚养多名儿童的费用增加、享受没有家庭义务束缚的乐趣、财富日增提供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机会等等。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057

  全世界“缺少” 1亿女性,缺少的原因除了性别别无其他。印度、巴基斯坦、新几内亚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上对男孩的偏爱意味着对女孩的忽视和谋杀,成百万女婴刚出生就被杀死、被剥夺食物,或有病不予治疗,而儿子则受优待,因为他们是赡养老年双亲和挣钱养家的保证。在印度,人们常常违反政府指令,用超声波和羊水诊断试验测定胎儿性别,如是女孩则进行流产。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223

  阶段。农业社会多子女的好处在城市化的工业文化中不那么明显。事实上,后者可能把孩子视为经济负担而不是资产。当出生率下降而死亡率仍较低时,人口规模开始稳定。许多国家正在写下第三阶段较低死亡率和过渡出生率的记录。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226

  经典的人口转型模型以第四个——即最后阶段宣告结束,该阶段以非常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为特征。本阶段仅产生非常少的人口增长百分比,而倍增时间也延伸到千年以上。世界人口具有重大意义且不可逆转的老龄化是全世界范围内模型第四阶段生育率和死亡率从高到低转型的结果。少数国家死亡率开始等于或超过出生率,人口确实在下降。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254

  在欧洲,由于社会开始改变关于理想家庭规模的传统概念,在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同时出生率也下降了。城市中,儿童劳动法与义务教育意味着儿童不再是家庭经济的重要贡献者。由于“扶贫”的立法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共福利改变了家庭赡养的结构,养儿防老的价值下降了。工业革命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生活的多种需求,而且能制造种种商品满足各种消费欲望,家庭消费模式也因此发生改变。儿童不是有助于而是阻碍人才流动与改进生活方式取得成功的因素。也许最重要的是妇女地位的改变以及她们对生育是自己的权利与利益的信念。通过某些措施,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出现,而且与工业革命并行不悖。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594

  目前中国是世界历史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最多的国家。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663

  人口压力并非来自人类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例如,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计算,美国特拉华州就能轻松容纳整个人类。压力出自人口所必需的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以及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对环境产生的冲击。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719

  ?。自马尔萨斯的时代以来,他们观察到世界人口已从 9亿增长到 60亿以上而没有出现可怕的后果——证明了马尔萨斯未能认识到技术对提高地球承载力的重要作用。

  标注 (黄色) - 第6章 人口地理学 > 位置 5785

  一位受尊敬的地理学家曾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人口是一个基准点,从中可以观察到所有其他(地理)要素。”诚然,人口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中人类要素的起点。但是人口并不仅是数量单位的集成,也不仅是只通过统计分析就能有所了解的。各种社会不仅用人口的数量、比率与趋势等抽象数据来区分,还要考虑自身的经历、信仰、智能和愿望,这些要素被称为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的空间变量与行为变量。这就是下文我们要讨论的人类的多样性。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5899

  文化通过模仿、教育和示范在一个社会中代代相传。文化需要习得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与本能或遗传基因无关。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5913

  文化特质( culture trait)就是学到的行为——从所使用的语言到用的工具和各种游戏等。文化特质可能是某种物体(例如鱼钩)、一项技术(编织渔网)、一种信仰(住在水中的精灵)或一种看法(鱼肉优于其他兽肉的信念)。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5977

  从一般规律来讲,技术越进步、文化越复杂,对环境的影响通常也越大,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5982

  对于一个不属于某种文化的人,要充分了解这种文化也许是不可能的。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5984

  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提出,可以把文化看作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的三分结构,并名之为“技术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意识形态子系统”。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5985

  他在另一个类似的分类中又识别出文化三个相互联系的组分:人工产物(artifact)、社会产物(sociofact)和精神产物(mentifact)。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080

  一切社会都把儿童培养为该文化群体的成员。照片中每个场景里的人都在把某种价值观、信仰、技艺和得体的举止方式传授给年轻人。([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43

  新采用的技术和步伐缓慢的社会特质之间可能产生的差距,被称为文化滞后(cultural lag)。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44

  抱怨年轻人的时髦或赞美往日的好时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不愿接受或不适应变革的例子。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48

  一切创新对文化网络都具有辐射作用,越是基本的创新,其结果越是普遍、深入。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53

  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发明创造比农业革命更根本。它影响着社会的每个方面,造成了农业社会前猎采文化与定居农耕文化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在这两种文化接触的地方,在对领土控制的竞争中,农民是胜利者而猎采者是失败者。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62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其获得1997年普利策奖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⑤(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Human Societies)中提出:“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起作用的——以及导致世界以欧亚人占优势的——环境差异是欧亚大陆有丰富的适合驯化的动植物可资利用,东西向延展的陆地使动物、粮食作物和技术的长距离传播成为可能。其他大陆都不具备这两方面的任一种优势。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77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区享有欧亚大陆那样的环境优势以及因之而来的人口与技术优势。非洲或美洲开发的几种粮食作物,不能穿越这两个南北向延伸大陆的气候和生态屏障而有效扩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由于大自然的意外事件或先民对大型动物的捕猎,没有产生家畜,而美洲只驯化了美洲驼。其他地方缺乏欧亚大陆的粮食基地和便捷的纬向运动,人口规模停留在较小水平,比较孤立,总体上创造性不够。15世纪开始的大发现和殖民之旅,证明欧亚人的优势无可阻挡。其他大陆的居民对许多疾病缺乏抗性,没有马匹、甲胄、火器和像征服者那样的组织,只能迅即臣服、受制于人——按照戴蒙德的观点,不是由于天生自卑,而是因为限制或延缓其发展前景的地理劣势。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89

  等。最初的粮食革命之后出现了若干主要文化源地,有些早达7000—8000年以前。最突出的早期创造中心位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中国北方、东南亚、非洲若干地点、美洲,以及其他地方(图7.13)。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96

  发明创造的速率——至少按专利授权的数目计算——是稳步增长的,而且从概念到形成实用产品之间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有如一条普通的公理:即有用的思想越多,能开发与结合这些思想的头脑越多,则发明创造的速率越快。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198

  这条公理的空间含义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心往往也是发明创造的中心,这不仅是由于其大小,而且也由于这里有大量思想交流的机会。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249

  历史上有无数独立、平行发明的例子:纳皮尔( Napier, 1614)和布吉( Burgi, 1620)发明对数、牛顿( Newton, 1672)和莱布尼茨(Leibnitz, 1675)发明微积分、以利沙· 格雷( Elisha Gray, 1876)和亚历山大· 格雷厄姆· 贝尔( Alexander Graham Bell, 1876)发明电话,这些都是经常引用的例子。农业不仅是新大陆和旧大陆各自独立发明的,而且在东西半球都有不止一个文化源地,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290

  文化互渗(acculturation)是一种过程,一个文化群体通过这种过程接纳另一个通常占优势文化群体的许多特色而经历较大的改变。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307

  传统的“熔炉”观——更正式地被称为集聚理论(amalgamation theory)——对外来移民融入像美国或加拿大等社会的看法是,接受移民的社会和新来的各色人等,最终,将融合到复合的主流文化中,把各成员的许多文化特质融为一体。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468

  中断。英语的形式要归功于不列颠群岛最初的定居者凯尔特人和随后入侵者的浪潮,包括讲拉丁语的罗马人和讲日耳曼语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丹麦人。11世纪讲法语的诺曼征服者把大约1万个新词加进正在发展的英语口语中。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649

  营地。盎格鲁-撒克逊人常用来表示部族和家庭定居地的后缀是ing(人或家庭)和ham(小村庄,或者可能是草地),如Birmingham(伯明翰)和Gillingham(吉灵厄姆)。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716

  部落(或传统)宗教(tribal[traditional]religion)是民族宗教的特殊形式,其特点是人数较少、其地方性文化族群尚未完全被现代社会同化、和大自然联系密切。泛灵论(animism)是人们赋予它的名称,这种信仰认为生命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从岩石和树木到湖泊和山丘都有生命,或者认为这些物体是死者、灵魂和神的寓所。萨满教(shamanism)是部落宗教的一种,该部族的公众信任一位萨满,其能够通过特殊力量通灵并向人解释灵界。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779

  每一种主要宗教都是各自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与表述方式的融合,都有各自的创新与空间扩散模式(图7.27),以及各自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将所有这些综合起来可知,各种宗教对全世界人类多样性格局都有重大贡献。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782

  世界主要宗教发源地和传播路线。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神论(单一神)信仰兴起于亚洲西南部,前两者在地中海东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后者在红海附近的阿拉伯西部。印度教和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北部狭小的地区。图中显示了这些宗教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方向,随后的几张地图中还有更详细的描述。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849

  新教教义上并不把作为纪念碑和象征的教堂置于最高地位,不过许多社区——例如在殖民地新英格兰——主要教派的教堂处在村庄的中心(图7.32[b])。许多教堂和公墓相毗邻,因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一样——把死者埋葬在为其保留的地方。尤其是在基督教国家中,公墓——无论是和教堂相连、分开或与某教派不相干——传统上都是城市地区内部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854

  伊斯兰教如同基督教一样起源自犹太教,两者包含许多共同信仰:只有一个上帝,他能通过先知显示于世人;亚当是第一个人类;亚伯拉罕是其后代之一。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855

  穆罕默德被尊为真主的先知,传承并完成包括摩西、大卫和耶稣在内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前辈先知的工作。真主宣示给穆罕默德的《古兰经》,不仅包含着礼拜规则和教义的详情,而且包含了引导人类行为的指示。对原教旨主义者而言,《古兰经》因此成为对宗教与世俗事务毋庸置疑的指南。遵守“五大信条”和遵从真主的意愿,把信徒团结到一个共同体之中而无论其种族、肤色或社会等级。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869

  先知去世后,继承领导权的争执导致伊斯兰教分裂为两大派,逊尼派(Sunnis)和什叶派(Shi'ites)。占多数(穆斯林的80%—85%)的逊尼派承认前4个哈里发(caliph,最初是“接班人”的意思,后来成为伊斯兰国家宗教和国民领袖的头衔)为穆罕默德的合法接班人。什叶派否认前3位的合法性,认为穆斯林领导权应属于第4位哈里发,即先知的女婿阿里及其后裔。21世纪初,除了伊朗、伊拉克、巴林或许还有也门以外,逊尼派在所有伊斯兰国家中居多数。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882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主要宗教。虽然它没有可考证的创建过程或始祖先知,但是有些证据可以将其起源上溯4000多年。印度教是一种民族宗教,这个包括宗教、哲学、社会、经济和艺术要素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构成了独特的印度文明。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909

  公元前 6 世纪为乔达摩· 悉达多( Siddh ā rtha Gautama)——即佛(“大彻大悟者”)在印度北方所创立的普世信仰。佛陀的教义更多的是对邪恶和人的受难提供解释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而不是一种正式的宗教。他把开悟和超度之道寓于对“四圣谛”的理解,四圣谛就是苦谛、集谛、道谛和灭谛,即活着总要受苦;苦难源于欲望;痛苦止于欲望的毁灭;欲望因悟到正确的思想行为而破灭。佛教导门徒把他的预言作为一种教义传达给各社会阶层,因为人生而平等。在他的预言中,人人都能追求终极的点化,这是一种超度的承诺,把大众眼中佛的地位从导师提升到点化者,而佛教教义也从哲学提升为一般化宗教教义。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926

  大约在1500—2000年前佛教从南方传入中国,6世纪又经朝鲜传入日本,与早已确立的民族宗教信仰体系相对抗,后来又与其相互融合。远东各民族宗教是宗教的融合,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与习惯的结合:在中国,是和儒教与道教的联合,它们本身又在佛教传入前相互混合;而在日本,佛教与信奉多神的泛灵论和萨满教的神道相结合。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929

  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与其说是看重来生,不如说是更看重现世最佳生活方式的实现。这种信仰在更大程度上是伦理或哲学上的而不是纯粹意义的宗教上的。大体和释迦牟尼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孔子集传统智慧之大成,强调统治者和臣民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举止得当的重要性。把家庭誉为国家的核心,颂扬百善孝为先。儒教没有教堂或神职人员,不过其创始人信仰自然主义的天,中国人把祭祖的习俗看作感恩和尊重的象征并加以提倡。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934

  儒教和道教相结合或融合。相传道教是公元前6世纪首先为老子所传授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心思想是“道”(即“方法”),它是这样一种思想体系:教导人们永恒的幸福在于天人合一,而谴责激情、不必要的发明、不需要的知识以及政府对个人俭朴生活的干预。佛教在创造了今生即可到达极乐世界的概念以后,就很容易被接受为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同道。于是,佛教就和儒教与道教一起,成为光荣的儒释道三教之一。对普通人而言,孔庙、道观和佛塔之间在意义或重要性上并无差别。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6990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边界内都有许多少数种族或族群(图7.39)。如同第9章指出的那样,随着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特定领土区域的要求也增加了。在领土分界不清楚而民族身份截然不同且相互仇视的地方,一个政治单元内可能爆发悲剧性冲突。近代历史上,卢旺达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之间惨烈的战争,就是种族不和和分离主义持续不断的生动实例。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7030

  犁耕农业阶段一般降低了女性的地位和平等的水平。女性只能用锄头,而男性能犁地,因此女性的田间劳作量大幅度减少了。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7082

  截至2005年,中国GDI虽然位列中游(五级中的第三级,图7.42),但是女性一般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和男人相匹敌,尤其罕见于最高的经理层和行政管理部门。日本男性几乎毫无例外地操纵着该国巨大的工业机器和政治机构。反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较之任何其他工业化国家,经济和社会上的性别平等更胜一筹。

  标注 (黄色) - 第7章 文化地理学 > 位置 7131

  世界上许多地区对动植物的驯化,导致了产生广泛发明的文化源地的出现,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趋异,人们所设想的农业社会以前世界文化的一致性不再存在。虽然当代共享的技术促进了全世界文化的趋同,但是许多文化特殊元素的存在,仍然足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社会族群。所有文化特质中区分作用最明显的是语言、宗教、种族和性别。

  标注 (黄色) - 第8章 空间相互作用 > 位置 7256

  1860年每28.35克10美元的邮资相当于今天的220美元。现在只有运送钻石之类的东西才如此昂贵。

  标注 (黄色) - 第8章 空间相互作用 > 位置 7291

  许多研究都表明,人们在心理上觉得熟悉的地方比其实际距离近,而陌生地方比实际距离远。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177

  今天现代国家的思想是由18世纪欧洲政治哲学家逐步阐明的。他们提出这样一种概念,即人民效忠于代表他们的国家,而不是效忠于像国王和封建领主之类的领导人。这种新概念与大革命的法国相一致,并传播到西欧、英国、西班牙和德国。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197

  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国家的观念起初进展缓慢,但现在已迅速加快。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之际,全世界只有大约35个帝国、王国和国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国家的数目增加到大约70个。大战之后,殖民时代的结束带来了主权国家数目的急剧增加。到2003年年底,独立国家总数有将近200个。近年来由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而创建的20多个国家中,只有3个是原有的(图9.6)。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275

  碎裂型的特例是外飞地(exclave),即一国位处另一国内部的领土。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384

  让我们回顾一下,地球上没有哪块陆地置身于一国主张的控制权之外,即使无人居住的南极洲,也有过其他国家对它的领土要求(图9.3)。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国界以便和其邻国分开,国界就是确定每个国家主权和权力的界限。国界是表明一国主权终止和另一国主权开始的地方。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603

  世界上大约有1/4的国家,把大多数人信奉的宗教定为国教。在这种情况下,教会有时成为一种凝聚力,促进全民的团结。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以色列的犹太教、泰国的佛教和尼泊尔的印度教就是这种情况。在这样的国家里,宗教和教会与国家紧密地融为一体,你对其中某一方的信仰也会爱屋及乌,转变为对另一方的忠诚。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622

  2005年,全世界大约200个国家中,作为政府首脑(总统或总理)的女性不超过15个,女性作为国会议员的情况亦非远胜于此。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624

  2005年女性在立法机构中占有1/4以上席位的国家只有29个,这29国(见附图)中,12个在西欧,6个在非洲,3个在加勒比海地区,还有2个在大洋洲。卢旺达是最尊重女权的国家,立法机构成员中女性占49%。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构中女性占多数,还有许多国家根本没有女性代表。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671

  国家的内聚力不易形成,形成以后也不易保持不变。破坏稳定性的离心力却永远存在,播撒着内部不和的种子,挑战国家的权威(见“恐怖主义与政治地理”专栏)。交通与通讯可能因国家的形状不佳或面积太大而受到阻碍,令国内有些地区游离在外。组织管理不善的国家可能失去其公民的忠诚。有些国家的公共机构促进团结,而在其他国家中可能是一种分裂的力量。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790

  当认识到一个国家只靠自己既不能确保繁荣,也不能确保安全时,许多国家就选择与其他国家合作。这些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820

  会员国并不把主权交给联合国,这个国际团体也不能合法而有效地制定或实施一部世界性法律,也没有一支世界性警察部队。虽然有经国际法院裁定的公认的国际法,但是只有事先同意遵守其仲裁的那些国家才求助于这个机构的裁决。最后,联合国无权管理各国军队。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828

  无论干涉主义取代绝对主权的远景如何,短期内联合国依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能够集体讨论国际政治与经济事务并试图和平解决分歧的唯一机构。在制定海洋法方面联合国别具影响力。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907

  克罗地亚于2013年1月正式成为欧盟成员。)欧盟规定,一国如想加入,必须具有保障民主、法治、人权和保护少数族裔的稳定制度,有效的市场经济,以及承担成员国义务(包括政治、经济与货币同盟的目标)的能力。(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8951

  许多欧洲国家和美国组成了防卫性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就与其东欧卫星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其抗衡。这两个集团都允许其成员国在彼此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这种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主权的做法过去是不常见的。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9105

  主权国家是世界政治单位的主流实体。国家构成了一种文化分野与身份的符号,就像固有的语言、宗教或种族特性一样深入人心。国家的概念是18世纪政治哲学的产物,被欧洲的殖民强国传播给了全世界。在大多数情况下,殖民强国所建立的殖民地边界仍被新独立国沿用作为国界。

  标注 (黄色) - 第9章 政治地理学 > 位置 9115

  虽然对世界进行分区时,国家仍然处于中心地位,但是日益扩大的政治实体序列对个人和群体都产生了影响。近几十年我们见证了超国家主义以全球性和区域性联盟的形式明显增长,一些国家为此已经放弃了部分主权。

  第三篇 区位传统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243

  简单地说,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研究人们如何谋生及其谋生方式如何因地而异,以及经济活动如何在空间中相互联系。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293

  第四产业活动(quaternary activity)一词用于经济活动的第四级,全部由从事教育、政府、管理、信息加工和研究领域的白领专业人士提供的服务组成。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304

  在自给经济(subsistence economy)中,生产者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都是供生产者及其亲属使用的。因此,很少进行商品交换,只有很有限的市场需求。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已经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commercial economy)中,从理论上讲,生产者或他们的代理商自由地经销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供求规律决定价格和数量,市场竞争是影响生产决策和分配的最主要的动力。在与共产党所管辖的社会相伴行的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中,生产者或者他们的代理商通过控制供给和价格的政府机构来安排商品和服务。生产的数量和生产的区位模式均按中央计划部门的严格计划安排。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403

  不论当地盛行哪一种经济制度,无一例外的是,交通是一个关键变量。没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哪个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繁荣。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447

  农业的空间分布最为广泛,世界各地只要环境条件——包括足够的水分、适宜的生长期和肥沃的土壤——允许的地方就有农业(图10.7)。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477

  游牧业(nomadic herding),是让牲畜自由但又受控制地行动,只吃天然草料,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是最粗放的(图10.8)。

  书签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710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9858

  在向农业市场经济而不是自给经济或计划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和可支配量获得了飞速的增长。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082

  在商品经济中,大家已经公认,对经济决策最好的调整措施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市场价格确定供求平衡(图10.20)。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105

  analysis)。韦伯用三项基本开支最小化的方法解释一家制造企业的最佳区位:相对交通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成本。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为了共同的利益,生产活动和人聚集在一起。这种集聚通过共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够产生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但由于竞争这些局限于一处的资源而导致的更高的租金和工资水平,集聚也可能造成不经济。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206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告诉我们,地区和国家可以通过专业化和贸易,最大限度地改进他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如果每个地区和国家都能集中精力生产那些他们与其他区域相比具有最大相对优势、或者具有最小相对劣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他所有商品,那么这些好处就会体现出来。这个原理对于理解地区专业化来说是最基本的,只要区域之间在两种或更多的商品之中存在不同的相对优势,而且彼此之间存在自由贸易,它就一直适用。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455

  截止到2001年,韩国占世界高科技产值的7.1%,中国占8.7%。这些概略的数据往往容易掩盖在某种特定高科技产品生产和贸易方面国家的相对重要性。例如,到2004年,中国已经在出口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等知识-技术产品方面超过了美国。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460

  但是,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并不断扩大的部分是服务业,而不是商品生产。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538

  要特别注意旅游业——为了休闲娱乐而不是为了商务的旅行。它不仅已经变成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单个部门活动,而且是世界上就业量和总产值最大的产业。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553

  第四产业部门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服务业的高级阶段,要用到专门的知识、技能、沟通能力或者管理才能。这些任务都是在写字楼、中小学和大学教室、医院和医生办公室、剧院、会计师事务所和经纪公司等场所开展的。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574

  最后,还有第五产业活动,被看作第三产业部门的另一个独立分支,代表着专业的、高收入专门人才,如顶级的公司执行官、政府官员、从事研究的科学家、金融和法律顾问等等。

  标注 (黄色) -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 > 位置 10679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与世隔绝的经济已不复存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一体化模式的覆盖范围是如此广泛,以至于不能允许与世隔绝的国家经济体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半世纪以前发生在欧洲的一个孤立角落的马铃薯枯萎病的例子在现在仍有启示意义。尽管存在语言、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差异,人类在经济上仍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标注 (黄色) -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 位置 10793

  增长。1900年只有13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到2000年这样的城市有375座(图11.2)。据预测,到2015年将会有564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①。

  标注 (黄色) -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 位置 10799

  1900年,没有一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2003年有20座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表11.1和图11.3)。

  标注 (黄色) -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 位置 10952

  体系。城市的起源是由于几种因素:定居人群(非猎采社会)的存在、人口的集聚、不直接从事农业的人群,以及居统治地位的精英人群的存在。

  标注 (黄色) -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 位置 11038

  effect)。乘数效应这一术语指的是作为新的基础部门就业的补充,一个城市的就业和人口随着非基础部门工人和被抚养人口的增加而增长。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该城市基础与非基础就业人口的比值。一个城市中基础部门的工人越多,就需要越多非基础部门的工人来养活他们,乘数效应的作用就更明显。

  书签 -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 位置 11312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126

  中国北方,水浇地和城市与工业增长对水资源的消耗十分巨大,以至于多数年份里黄河下游水流在进入黄海前就已经干涸。中国100多座大城市(多在北方)已经严重缺水。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2米。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205

  人类活动不是造成水污染的唯一原因。落叶腐烂、动物粪便、油苗渗出等自然现象也可能影响水质,但是,有些自然过程能够处理这种污染。水中生物能够降解、吸收和分散此类物质,使之降低到自然水平。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216

  就全世界而言,农业对水污染的“贡献”可能比其他任何单项活动都大。在美国,据估计农业占造成河流污染原因的2/3。农业径流携带3种主要污染物:化肥、生物杀灭剂和动物粪便。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346

  可能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纯净的空气。就像存在着天然的水污染源一样,即使人类不向空气中加入任何物质,也会有一些物质使空气遭到污染。火山爆发产生的灰尘、沼泽气体、林火产生的烟气,以及被风吹扬的尘埃,都是天然的空气污染源。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437

  二氧化硫是酸雨的罪魁,而氮的氧化物则是形成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的祸首。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444

  据世界银行报道,亚洲烟雾最严重的16座城市都在中国。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467

  至关重要。在地面以上大约10—24千米的高度上,臭氧形成一个叫作臭氧层(ozone layer)的保护层,它护卫着地球上所有生命免遭来自太阳的致命紫外线(ultraviolet,UV)的过度辐射。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599

  人类以种种方式影响动植物生活。当这种影响足够严重的时候,一个物种就会灭绝,即不再存在。虽然化石记录表明灭绝是地球生命的正常现象,但科学家判断近代历史上灭绝速率呈指数增长——因人类活动造成。濒危物种个体数量太少,如果危害原因继续存在,它们就将在野生状态下灭绝;而渐危物种(vulnerable species)是种群数量减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有可能变成濒危的物种。濒危物种和渐危物种合称受胁物种(threatened species)。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621

  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野生动植物生境的损失或改变。所有受胁物种中大约2/3受生境退化或丧失的影响。农业活动(种植和畜牧业)、采掘活动(伐木和采矿)以及各种开发(例如房舍、道路、水坝和水渠)都改变或毁坏动植物的生境(图12.21)。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667

  1859年兔子被有意地引进澳大利亚。最先的十几兔子对在几年内繁殖到几千只,尽管采取了多项控制计划,但到1950年还是达到了约10亿只。由于5只兔子的食量就等于一只羊的食量,由此产生了一个全国性问题——兔子成了经济负担和环境威胁:兔子同羊竞争牧草地并加速土壤侵蚀。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699

  仅次于生境丧失的原因。美国大约有一半受灭绝威胁的物种是由外来物种造成的。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2804

  在中国广东省的贵屿镇,成千上万以此为生的拾荒者直接接触这些悄悄进入他们皮肤和肺部的有毒废物。他们把余下的塑料焚烧或丢弃到河道、灌渠中,或将其与其他残余物堆放在田地里,让氯和二噁英之类的毒素释放到空气中,并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灰堆,其中的化学品渗入土地和水中。截至2004年,贵屿镇的饮水中铅含量比世界卫生当局认为的危险水平高出2400倍,土壤铅含量超过阈限值200多倍。⑦

  第四篇 区域分析传统

  标注 (黄色) -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位置 13071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些特定部分的学科。

  标注 (黄色) - 第13章 区域概念 > 位置 13655

  区域是一种在脑海里构建的、通过想象力创造的实体,其唯一功能是对空间资料进行有目的的组织。那种组织的安排、供分析数据的选择和由这些决策得出的区域反映了所提出的知识问题。

  附录:地图投影

  标注 (黄色) - 第13章 区域概念 > 位置 13859

  把地球仪转换成平面地图而不发生变形是不可能的。地图学家业已设计出几百种可能的几何投影和数学投影,以尽可能展示他们想要着重表现的世界的面貌和联系。有些投影高度专门化,局限于某个有限的目的,其他投影则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并应用于多种用途。

  朱江

  201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