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人性是残忍的 也是仁慈的

  原标题:拷问人性是残忍的 也是仁慈的

  □文艺评论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

  这是一部赫赫有名的书,也是一部“不好读”的书,一部让人读起来感觉不是愉悦而是难受的书。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就是这么任性,明明是主人公犯罪,作者却偏偏要让读者跟着他经历一场心灵的煎熬。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贫困辍学,杀死了一个令人厌恶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抢走钱和首饰。老太婆的妹妹正好回家撞见,也被他杀了灭口。随后有几个巧合,让拉斯柯尼科夫幸运地躲过了追捕、洗脱了嫌疑。

  拉斯柯尼科夫能幸福地重新开始吗?恰恰相反。作案之后,或者说从心生恶念开始,他就备受心灵的折磨。良心责问他,道德谴责他,可怕的是这样的追责来自内心,无休无止无处遁逃。他的行为、思想、言语越来越错乱,终于崩溃了,投案接受法律的裁判。

  作者给拉斯柯尼科夫设定的身份是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这一点很重要,意味着他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具备反思与自我批判的能力。拉斯柯尼科夫杀人是有“理论基础”的。辍学前,他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认为人分为两种:平凡的人像虱子一样卑贱,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非凡的人掌握他人命运,为所欲为而不受约束,甚至本身就是法律。他渴望自己努力奋斗,成为非凡的人。然而,家境、出身等条件决定了,他只能在固化的底层社会里,辗转于贫病之间,受尽他人的热嘲冷眼。杀人原本还只是一个时隐时现的恶念,酒客无意中的醉话撩拨了他,促使他动手了。

  人杀了,他的心也乱了,机械地、本能地应对警方的调查,设想着如何与警方周旋、较量。抢到手的钱和首饰,他连打开清点的勇气都没有,就匆匆地埋到荒凉处的一块石头底下去。

  杀人本是为了让自己免于沦为“虱子”,结果杀了人才明白自己绝不会成为什么非凡的人,倒是与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一样可恶。拉斯柯尼科夫越是看清了这一点,便越是悔恨,越是憎恶自己,陷入了精神分裂式的压抑、苦闷、躁狂。

  警方的预审官波尔费利发现了拉斯柯尼科夫的嫌疑,却并不轻易进攻,而是慢慢“遛”着他,最后的一次交锋相当精彩。波尔费利不慌不忙,用话语与拉斯柯尼科夫兜着圈子。拉斯柯尼科夫一边紧张地应付;一边拼命压住自己想要爆发起来的冲动;一边还要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对方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这只是讯问的策略,千万别上当。心弦越绷越紧,即将崩断之际,另一个嫌疑对象却神经质地冲进来,嚷嚷着要自首,承认自己就是凶手。

  拉斯柯尼科夫逃过一劫,喘息未定,内心又被惶恐填满了。常言道,看破不说破,继续做朋友。拉斯柯尼科夫心里却分化成两个人,时时看破,时时说破。独白、对话、梦幻交替,极其麻木又极端敏感,与至爱的母亲、妹妹刻意疏远,冷漠地拒绝老同学满怀诚意的帮助……拉斯柯尼科夫的行为逻辑与心理逻辑都产生了严重的扭曲。

  忏悔越是深切,对惩罚的恐惧就越强烈。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他苦苦地挣扎于人性的善恶之间,像是被抛进了水底,刚憋昏过去,就被猛地提出水面,可才喘过一口气来,又被摁进了水里。

  这样拷问人性,是残忍的。作者将拉斯柯尼科夫一点一点慢慢挤压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心理绝境,看看他能否熬过自我审判,在心灵的自我放逐中求得自我救赎。

  这种冷酷的笔调,体现出作者思想的深邃性,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止步于此。他满怀悲悯,要在人性的拷问中,问出世间的悲凉,控诉世道的不公。

  拉斯柯尼科夫的命运悲剧,不是个体的,而且整个社会悲剧的缩影。看看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小官吏马美拉多夫失业后走投无路,老婆肺痨缠身,大女儿索尼娅被逼无奈出卖肉体,她的下面还有三个幼年的弟弟妹妹嗷嗷待哺。最终马美拉多夫被马车轧死,一家人被房东赶出,老婆精神失常咯血而死,孩子们被送进了孤儿院。书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其他人物,与拉斯柯尼科夫一道构成了贫困、自私、冷漠、肮脏、混乱的底层生活图景。

  同样是在苦难中挣扎,索尼娅却与拉斯柯尼科夫不同,她始终自觉地呵护灵魂的纯洁,保持内心的善良,甚至对欺压她、嘲笑她的世人,也抱以同情与怜悯。在索尼娅的劝告、感召下,拉斯柯尼科夫终于走出了内心的牢笼,走进了警察局,走进了西伯利亚的服刑地。

  《罪与罚》写于1866年,那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意识到了社会出了严重问题,却未能找到解决的良方,只能将疗救的希望寄托于人心的修复、人性的觉醒,以及某种神秘的宗教情怀。他试图依靠伦理和宗教,消除人间的恶,实现社会的平等。这显然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我们不应苛求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竟,此时距离让俄国天翻地覆的十月革命,还有足足半个世纪,陀思妥耶夫斯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倾尽他的心血的小说主人公安排下最好的结局。

  西伯利亚的苦寒之中,拉斯柯尼科夫抱住索尼娅的膝头痛哭。索尼娅反应过来了,她可怜的拉斯柯尼科夫真正复活了,荒漠般的心里终于冒出了新绿,她所付出的一切牵挂、悲哀、苦痛,全都值了。两个苦人儿泪珠晶莹,映照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的仁慈的微笑。

  (全文共2049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