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闻理论考研实用笔记

     第一节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的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我国新闻学术界一般认为,新闻学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它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这一部分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

  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这一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的方法,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业务。这一部分包括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等。它研究新闻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具体规律。

  二、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研究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

  新闻现象指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

  新闻活动指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

  三、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可掌握以下方法:

  第一,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分析复杂的新闻现象;

  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普遍规律的观点和认识;

  第三,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以概念为工具,运用判断、推理手段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第五,把研究对象(即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放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

  第二节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从新闻事业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入手,西方新闻学者对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和新闻思想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了集权主义新闻理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和社会责任新闻理论。

  集权主义新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绝对不能批评政府。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18、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真理通过与谬误的较量,最后必然会战胜各种错误意见并得到传扬;政府不得对报刊进行任何干预和控制。

  社会责任新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对待西方新闻理论,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既不应全盘照搬,盲目崇拜,也不应一概排斥,全盘否定。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性质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来,有五大理论来源和三大建设途径。

  五大理论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科学遗产,接续中国共产党人从延安整风时期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学术传统,吸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和学术研究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借鉴当代世界新闻学研究特别是传播学研究的成果,并对新中国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

  三大建设途径:第一,继承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第二,总结和概括我国当前新闻改革的新鲜经验;第三,批判地吸收西方新闻理论中有科学价值的成分。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

  新闻起源,是指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它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还有: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交往;新闻起源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是人的一种本能。新闻欲:指人的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的三种心理状态。唯心主义新闻起源观脱离物质生产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

  新闻本源,即新闻的客观来源,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陆定一同志于1943年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了唯物主义的论述。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在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本源和新闻的真实性等基本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在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进行能动地反映。

  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观点,就应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

  第一, 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第二, 承认客观事实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对事实要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

  第三,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

  第三节 信息和新闻的关系

  一、新闻和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是一种信息,但信息并不等于新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

  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它们对受众而言都具有未知性和针对性,都能提供某种新情况和新知识,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内涵不同;(2)外延不同;(3)传播手段和作用范围不同。

  信息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切状态,而新闻限于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

  信息包括对客观事物所有的反映手段和认识结果,而新闻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手段和认识成果。

  新闻通过新闻传媒传向整个社会,能够调整和影响最广泛的社会公众的认识和思想,而信息传播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通过新闻传媒进行传播,都能公开面向整个社会。

  二、新闻信息的特性

  新闻信息区别于非新闻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同时具备。

  真实性指新闻信息以客观事实基础,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新鲜性指新闻信息反映具有新意的新鲜事实。及时性指新闻信息以最快速度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最新动态。公开性指新闻信息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四节 新闻的定义

  新闻定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新闻界关注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表述。非正规的说法包括:“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是三个W,即女人、金钱和罪恶。”正规的表述大致可归为四类:“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科学:这一定义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即事实的存在决定新闻的存在,新闻是对事实的一种反映。

  准确:这一定义指明了新闻的本质属性和特性,如:新闻是的本质属性是报道,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新闻的特性包括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和公开性。这一定义使新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分开来。

  普适:这一定义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对新闻的本质属性和特性进行了高度概括,可用来解释古今中外一切新闻现象。

  简洁:这一定义文字简约,概括得当,言简意赅

  第一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新闻真实性定义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

  二、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特有优势之所在。

  基本条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事实和新闻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如果一篇报道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如果不忠实于客观事实,那它就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特有优势:新闻能赢得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的喜爱,起到说服和教育群众、影响和引导舆论、指导和推动工作、服务于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新闻的这种优势正立足于它在群众心目中是真实的。

  三、世界各国新闻机构普遍提倡和遵循真实性原则。

  普遍提倡和遵循:《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第一条规定:“真实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规定:“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资产阶级新闻媒体不但在理论上重视和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而且在实践中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操作也有许多具体要求,制定了一些规章作为行为规范。

  四、无产阶级新闻工作重视新闻真实性原则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以来,坚持真实性原则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是其奉行不渝的根本原则和时刻遵守的铁的纪律。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新闻真实性问题有许多精彩论述。为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先后经历了五次集中的学习和整顿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新闻真实性问题有许多精彩论述。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就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刊的本质。他认为,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恩格斯认为报告“真实情况”是工人阶级有力量的表现。他自己在写作中就十分注意真实、准确。他曾自豪地对人说,从他那里,“任何时候都不会接到哪怕是稍微地歪曲事物本来面貌的消息”。列宁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有句名言:“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他提出,报纸“要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作见不得人的私人报道”。他强调指出,报道不真实的现实和对现实现象的错误评价,会导致从思想上和策略上解除革命者的武装,而“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共产党人要讲真话,报纸要报实情。他在1925年12月为《政治周报》写的发刊词中就提出,该刊“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工作中的事实”。他提出,《政治周报》十分之九应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可以采用辩论方式来打破反革命的宣传。刘少奇同志在1948年10月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第一要真实”。他对记者们说:“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添醋,不要载有色眼睛。群众对我们,是反对就是反对,是欢迎就是欢迎,是误解就是误解,不要害怕真实地反映这些东西。”周恩来同志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先后经历了五次集中的学习和整顿: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展了以反对宣传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整风学习;第二次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开展了以反对新闻工作中向壁虚构、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等不良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反“客里空”运动;第三次是在60年代,新闻界总结和吸取了1958年“大跃进”期间的浮夸风、共产风和瞎指挥风的教训;第四次是在70年代末,新闻界拨乱反正,清算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新闻思想以及假、大、空的腐朽反动文风;第五次是在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平息之后,新闻界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对新闻真实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二节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一、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新闻真实含义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即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要求在新闻活动自觉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反映和报道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成绩、经验,又要看到问题、教训;既要歌颂光明,又要揭露黑暗。防止用孤立、简单、片面的方法看待事物,同时善于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反映和报道事物。注意把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来分析它的过往历史、现在状况和发展趋势,摈弃简单、静止、僵化的思维和报道方法。

  二、新闻真实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

  “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作真实的反映。

  “总体真实”是指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

  在新闻的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之间,具体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最低要求,总体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较高要求;具体真实对总体真实起保障和制约作用,总体真实对具体真实起升华和指导作用。

  三、新闻真实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

  对单篇新闻作品来说,不仅要确保个别事实的准确无误,做到微观真实,还要求在事实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力求宏观真实。对新闻媒体来说,首先要做到每篇新闻真实可信,但每篇新闻真实未必等于真实地反映了整个现实世界。所以还必须对实际情况做全面、客观的正确估计,通过控制报道量和连续报道等方式,做到宏观真实。

  第三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和原因

  一、报道失实的表现

  报道失实的表现有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假象等,可归结为两种,即具体失实与总体失实。

  虚构:所写的事实是作者凭空捏造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添加:稿件在写现实中某人某事时,又无中生有地添加了某些情节或细节。

  拼凑:稿件所写的事情确实存在,但它们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做出的,而报道把它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夸张:稿件对所写事物在数量、规模、发展程度以及所起的作用、影响方面有所夸大。

  偏颇:稿件在表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无视形成某种结果的多种原因,只强调其中一种所起的作用,把“多因一果”报道成“一因一果”。

  孤证:稿件反映全局情况时,援引的例证是孤立的个别事例,缺乏代表性。

  回避:稿件在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时,有意回避与此紧密相关的另一重要方面,以致使人看不清这一事物的全貌。

  假象:稿件对事实所作的结论是根据一些假象得出的,未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二、报道失实的原因

  报道失实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在于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主观原因主要在于新闻工作者思想修养差、业务基本功不扎实。

  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一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只希望报道自己的成绩、功劳和经验,而对问题和错误千方百计掩饰,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有意造假、欺骗;还有的领导干部对指批评意见的群众和写批评报道的记者、通讯员百般刁难,甚至进行打击报复;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借助金钱和财物使一部分记者、通讯员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做广告宣传。

  新闻工作者自身思想修养差,业务素质差:缺乏政治勇气,屈服领导压力写假报道;唯利是图,为得到某些物质利益写假报道;不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所谓的“宣传效果”和“轰动效应”虚构、拔高或夸大事实等。

  三、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

  就新闻界自身来说,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2)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片面性;

  (3)健全新闻法规,依法惩治新闻领域的腐败现象;

  (4)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

  (5)提高队伍素养,弘扬职业道德;

  (6)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失误。

  马克思提出的“报刊的有机运动”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维护新闻真实性。

  报刊的有机运动: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时发展着的各种观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观点有时有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出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报纸的这种工作只是为它的一个工作人员准备材料,让他把材料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报刊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不是由某一个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由来

  一、大众报刊概况

  “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西方报业的“大众报刊时期”。

  19世纪3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报刊逐渐萎缩,代之以大众报刊的兴起。大众报刊也叫廉价报刊,简称“便士报”。其特点是:面向市场,面向普通百姓;经济完全自立,一切开支靠广告收入支撑;自我标榜“独立舆论”,不做政党的奴仆;追求趣味和刺激,大量刊登骇人听闻的东西;报纸内容以新闻为主;文字浅显简洁,便于普通人阅读。

  大众报刊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普遍确立,资本主义使报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报纸和其他商品一样,私人所有,私人经营,可买可卖,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通过办报获得利润,是报纸经营者的直接目的。

  二、“新闻价值”是大众报刊经营实践提出的问题

  在大众报刊市场竞争中,报刊只有多刊登新闻,多刊登有吸引力的新闻,才能扩大读者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招揽到更多的广告,使报刊有可靠的财源。这时候的新闻是与财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被当作可以赚钱的商品推向社会。这样,报刊就要确立一定的标准,用以衡量哪些新闻事实更能吸引读者,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这个衡量标准,被称为“新闻价值”。因此,“新闻价值”产生于新闻商品化的过程中,是大众报刊经营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第二节 我国新闻界关于新闻价值概念的争论

  目前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这一概念的认识,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素质说

  比较典型的定义有:

  1、“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2、“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总和。”

  这类定义强调了新闻价值来源于客观事实,即强调了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二、标准说

  比较典型的定义有:

  1、“新闻价值是记者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2、“新闻价值是记者、编辑衡量新闻的尺度和标准。”

  这类定义强调了记者的新闻价值观,有较浓的主观色彩。

  比较典型的定义有

  1、“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影响读者并通过读者影响社会的功能。”

  2、“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3、“新闻价值就是包含特殊素质的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以社会影响或社会效应方式所反映出来的那种功能。”

  这类定义强调新闻价值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比较全面地解释了“新闻价值”这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

  综合性概念:新闻价值是一个由新闻价值源、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实现等多种涵义所组成的综合的多义性概念。新闻价值源指蕴藏着重要社会意义的客观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重要事实的发生,就无新闻价值可言;新闻价值观存在于记者、编辑大脑中,是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价值实现表现在群众对新闻的选择和社会实践对新闻的检验上。

  第三节 新闻价值定义

  新闻价值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有获取信息、沟通情况、增进了解的需要。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能否满足人们的知晓需要,是记者衡量评价新闻事实的首要标准,也是受众衡量评价新闻事实的首要依据。

  人们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新闻事实能否满足人们认识需要,是记者衡量新闻事实和受众评判新闻价值的一个标准。

  人们不仅希望从新闻中了解新事物,获取新知识,而且还希望从新闻中受到教育,获得鼓舞,引起警醒。具备上述功能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审美需要是人们的普遍需要,能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第四节 新闻价值构成要素

  一、西方新闻价值理论

  新闻价值问题在大众报纸经营实践的过程中被提出来后,引起了西方新闻理论界的关注。很多学者在其著作中对新闻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是探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他们既考察新闻事实及相应作品的内在要素,也考察读者对新闻的兴趣要素。沿着这个研究方向,西方新闻学术界一致认定:新闻价值构成要素有五个,即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读者兴趣要素有八个,即个人关心的、同情、反常、进步、斗争、悬宕、两性关系与年纪、动物。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对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解释有如下特点:

  第一,对人情味的理解比较庸俗。比如,人情味就是“女性、儿童、野兽”,是“怜悯、恐惧、妒忌、情爱”,“关于女性的新闻,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

  第二,过分强调反常与怪诞。比如,“按照定义,新闻就是反常的事物”,因此,要“大量传播社会上的越轨行为和反常现象”。“好消息往往不成其为新闻”,真善美不足为奇,假恶丑引人注目。在这样的新闻价值观念指导下,资本主义世界新闻传媒的版面和节目大量刊播凶杀、色情、犯罪、灾难等内容。

  第三,极端化和片面性。比如关于“接近性”的解释,“报馆门前死了一条狗,会比遥远的中国发生水灾,更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再比如关于“显著性”的解释:只有地位显赫者的言行才有新闻价值,显赫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新闻。

  二、我国新闻界关于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认识

  我国新闻学术界关于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进行过很长时间的研究,认为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虽然在字面上与西方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相似,但在具体理解时与西方有所不同。

  时新性,指新闻事实的新近程度和新闻报道的及时程度。发生与报道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显著性,指新闻事件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地位和业绩越显赫,新闻价值就越大。

  重要性,指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的分量及重要程度。内容越重要,新闻价值越大。

  趣味性,指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使受众感兴趣的程度。其实质是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善意满足。

  第五节 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

  新闻价值客观存在于新闻事实中,但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不一定都能被报道和传播,即使报道和传播出去后也不一定都能受到广泛社会关注,这就是说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不一定都能实现。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一般来讲主要包括新闻控制者、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接受者等四个方面。

  第一,新闻控制者所制定的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对新闻价值的实现有影响。如果一篇稿件具有新闻价值,而与现行有关政策相违背,这篇稿件就不能公开报道,群众也无从对其进行选择和评价。

  第二,新闻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对新闻事实的采访、写作、编辑和播报的质量。如果报道内容失实,形式生硬,影响群众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

  第三,新闻传播媒介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关系着新近发生的事实能否得到及时快速的传播,群众不会选择“旧闻”,所以新闻传播媒介能否确保新闻时效性,也影响群众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

  第四,新闻接受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 直接关系到他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

  第一节 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事业以近代报纸的出现作为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的公开发行的定期出版物,一般以散页形式连续出版。报纸的主要特征是载体质地稳定,便于选择和保存,善于表达深刻的内容和进行连续性报道。报纸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古代报纸、近代报纸和现代报纸三个阶段。

  一、古代报纸

  古代报纸产生于两千多年前,当它出现的时候,人类已进入阶级社会。

  公元前100年,在凯撒大帝统治的古罗马帝国出现了《每日纪闻》和《元老院法令》。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属官方公报性质。它除了把政府的决定、元老院议事的决议、裁判的结果公诸于众外,还登载有战争、选举、宗教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文字新闻书写在石膏板上,放在议事厅前供人阅览,从广义上说,可算是欧洲报纸的雏形。

  我国古代报纸--邸报,相传始于汉朝,但无实物可证。新闻史学家考证,邸报出现在唐朝。现存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份“敦煌邸报”,是迄今世界上保存年代最早的“报纸”。

  邸报又称“进奏院状”,孕育和发展于唐代中期,是与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各节度使在京都设立办事处,这些办事处称“邸”或“进奏院”,其负责人简称“进奏官”,社会上泛称为“邸使”或“邸吏”。他们由地方派遣,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进奏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汇集并向藩镇长官通报朝廷的各项政治消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没有固定的名称,它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臣僚的奏章、官吏的任免、其他军政消息。它有四个特点:第一,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读者是地方长官;第二,带有某种上行公文的色彩;第三,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第四,所提供的信息是进奏官根据他们主官的需要进行采集和编选的。

  敦煌邸报,敦煌邸报指唐僖宗时期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在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两份“进奏院状”。因为沙州在现在的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属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或称为“敦煌邸报”。它是我国也是全世界仅存的年代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

  从宋朝开始,不仅有大量的邸报发行,而且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愿望和要求的小报。

  小报,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也叫“新闻”。它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内容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信息较灵通,时效性较强,大多是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朝廷政事和各方面信息的需求。小报出现后,一直被统治者看作是一种非法出版物而受到查禁。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还创造了“揭帖”、“旗报”、“牌报”等宣传品。

  古代社会产生的“每日纪闻”、“邸报”、“小报”……虽然可称作报纸的雏形,但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所说的报纸。近代、现代报纸是以刊登新闻为主、定期连续出版、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发行的印刷品。出版这样的报纸,需要有专业的并具备一定规模的新闻机构统筹报纸出版的全过程;要有专职采集和编辑新闻的从业人员,并且能够定期出版,面向社会公开发行。邸报发展的后期,虽然也建立了一些采编、出版、发行等制度,开始具有报纸的某些特征,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的报道内容、出版形式、工作方式和传播范围,都与近代、现代报纸相去甚远,称之为报纸的雏形更为合适。

  二、近代报纸

  近代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16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产生了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威尼斯地理位置优越,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商业都市,它是交通、贸易的中心,世界各地的商人聚集此地,信息交流频繁。为了满足商贾、政客们对信息的需求,当地便有一批人,专门为别人打听、搜集新闻,然后自己抄写、出售,以此为生。这种报纸是用手写的,所以称为手抄新闻。

  1609年在德国出版的《报道或新闻报》,是世界上最早出版的印刷周报。这份报纸由近代报馆主办,由专业化从业人员任职,报社设有当时最先进的印刷设备,报纸定期连续出版,面向社会公众和新闻市场发行,传播以经济生活为主内容的新闻信息。该报的问世标志着新闻事业的诞生。

  近代报纸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报纸刊登的内容大量是经济新闻以及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政治、军事新闻。随着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日趋激烈、资产阶级越来越自觉地运用报纸作为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武器。

  18世纪末19世纪初,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下来了。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代表不同集团利益的派别由于政见分歧,矛盾激化,各派政治力量通过所掌握的报纸诽谤、辱骂和攻击对方,使报纸成为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资产阶级新闻史学家把这段“政党报纸”时期称为“报刊史上的黑暗年代”。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的廉价报纸(或称“便士报”)适应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大量涌现,它取代了政党报纸,成为资产阶级报纸的主流。

  三、现代报纸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资产阶级报纸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原来各自独立的大众报纸纷纷被有实力的资本家收买,形成报系或报团。

  报系,报团,“报系”或“报团”,指在不同地区拥有多种报刊的托拉斯,其资本相对集中,由某个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统一经营管理,报刊数量多,有一致的办报思想和方针。

  报团(或称报系)的形成,标志着报纸进入现代阶段。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诞生及发展

  一、广播的诞生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和图像的新闻媒介。

  1873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对电和磁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波的理论,并证明这种波是以光的速度向外传播的。

  1895年,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俄国的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两位科学家经过各自独立的研究,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并先后成功地进行了长距离通信试验。

  1906年,加拿大人费森登教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并在圣诞节前夕通过无线电波首次进行了声音传播。

  苏联也是较早进行无线电传送声音实验的国家。1919年底,列宁在获悉试验取得成功时指出,无线电广播“所创造的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将是一件大事”。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

  二、电视的诞生

  继无线电广播发明诞生之后,人类受其启发,开始研制电视广播。1929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了电视试播。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的郊外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二战”爆发中断了电视事业,战乱结束后,电视事业开始恢复。

  彩色电视从“二战”结束后开始发展。目前世界三大彩色电视制式是:NTSC制、SECAM制、PAL制。NTSC制,NTSC制是1953年美国正式广播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制式。也称为正交平衡调幅制,主要用于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SECAM制,SECAM制是1956年由法国工程师亨利·弗朗斯提出的一种兼容的彩色电视制式,主要用于法国、独联体国家、东欧和沙特阿拉伯等国。PAL制,PAL制是由联邦德国的布鲁赫于196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制式,主要用于西欧、澳大利亚、非洲和中东部分国家,中国也采用。

  第三节 互联网媒体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历程

  国际互联网,英文名称为INTERNET,简称为“互联网”或“因特网”。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把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9年--1986年)称为阿帕网阶段。阿帕网,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为冷战需要建立的一个为军队服务的网络,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第二阶段(1986年--1995年)称为国家科学基金网络阶段。在这个时期,大批商业机构开始在互联网络上刊登WEB页广告,提供各种信息。各种传统的大众传媒开始与互联网相融。

  第三阶段(1995年--现在)称为国际互联网络阶段。这一时期网络传播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向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出挑战。

  二、互联网媒体的传播特性

  1、数字化。网络媒体是真正的数字化媒体。在互联网上文字、图像和声音归根到底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

  2、全球性。这种“全球性”是有技术保证的。在技术的层面上,互联网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完全控制互联网的问题。互联网媒体的全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受的全球化。互联网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多限于本地、本国的束缚,其受众遍及全世界。互联网媒体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与全国性媒体、弱势媒体与强势媒体的竞争,甚至个人网站也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网民关注的对象。如最早报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的,就是美国一位年轻人马特·德鲁吉开设的个人网站www.drudgereport.com

  3、信息的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指网络媒体在信息传输量上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信息形态上具有纷繁的多样性。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在单位时间(节目)和空间(版面)中所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媒体贮存和发布的信息容量巨大,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海量”。

  4、可存储,易复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指出:信息社会,其基本要素是比特。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如果越多则其价值就越高。

  5、易检索。互联网媒体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信息加以贮存和发布,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6、迅捷性。互联网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因此,它可以用来随时发布新闻,尤其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方面,互联网媒体的“刷新”更换功能比传播媒体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上,表现出一种实时传播的特征。

  7、多媒体化。互联网媒体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

  8、交互性。指互联网媒体带来了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传播。自从国际互联网出现后,媒介与公众的传受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尼葛洛庞蒂对这种变化有详细而形象的描述:“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的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由“推”到“拉”不仅仅是一个动作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把网上信息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超级市场”,网民在其中可按自己意愿各取所需。

  9、多元性。互联网媒体的多元性特征,首先表现传播主体上,互联网媒体世界不是专门的哪一家新闻传播机构所独有,从网络属性上讲,政府、企、事业网站乃至个人网站都有能力发布新闻,成为传播新闻的主体。其次,互联网媒体的全球化特征,决定其文化的多元性,它通过超链接、超文本的手段,运用数字技术,将全球文化用网络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第三,互联网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传播媒体的传播方式一般是点对面的传播,而互联网媒体除了点对多即网站向网民、某一网民向不特定的其他网民发布信息这一方式之外,还有点对点即网民通过网络向其他某个网民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众多网民向某一个网站发送信息、反馈意见的多对点方式,以及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牌等多对多的传播方式。

  10、自由性。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间与地点上网,接受信息,消化信息。

  三、互联网媒体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使更多的机构和个人进入新闻传播者的行列。受互联网的影响,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在新闻表现手段和形式上逐渐兼容。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采、编、播新闻信息的原有观念,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比如,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寻找新闻线索,进行电子采访;新闻机构制作的新闻产品将日益趋向多媒体化。

  互联网对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方式产生冲击。比如,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有所下降,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双向交流明显增强。

  网络新闻传播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网络时代的新型记者,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所必需的新闻从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收发电子邮件和上网获得信息。一个优秀和完善的互联网媒体记者,将是一个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熟练处理各种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等材料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一、新闻事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报纸种数已达2202种,印张数达400亿。全国拥有省辖市广播电台299座,省辖市电视台352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73座,有线电视台234座,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88.26%,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9.01%。

  二、新闻传播观念的进步

  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在新闻传播的实务、研究和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在新闻、传播、法制、民主、自由、舆论、宣传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上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共识。

  新闻法制的研究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民主与集中、自由与责任、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关系上,建立起法制意识与依法传播的自觉性。

  从媒介本位逐步走向受众本位,对受众在新闻传受中的重要地位与能动作用开始有所认识,民意与舆论调查受到重视。

  驾驭新闻传播实务和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开始从以往的单一因果、逻辑演绎的简单模式,走向以发散、系统、横向、逆向、求异等新思维方式。

  新闻传播的文化学考察与研究有所加强,它的研究的初步成果表现为新闻传播的文化内涵的增加与优化,在吸收西方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极其有力地促进了国际新闻传播的合作与竞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原始文本。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基本学说认为,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部分构成,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建立于其上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分析新闻事业这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性质,必须运用这一理论。

  二、新闻事业性质的表述

  按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看,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当中不处于生产力层次,也不处于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层次,而是处于上层建筑层次。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力量,被称为武器的批判;思想上层建筑是一种精神力量,被称为批判的武器。新闻事业属于批判的武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看,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由经济基础来决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新闻事业。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资本家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就是资产阶级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其发展和变化总是限制在不破坏私有制经济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就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和喉舌,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综合上面分析,不难得出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认识,即: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作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新闻事业在阶级社会中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阶级性,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一、新闻事业阶级性的表述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立场和观点,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

  二、新闻事业阶级性的决定因素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由下列因素决定:

  第一,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要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这是新闻事业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性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对立关系,新闻事业作为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一定会反映经济基础中的阶级对立的关系。在经济领域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就是政治上的统治阶级,同时也会拥有新闻资产,成为新闻事业的主人。无论是资产阶级新闻事业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都以其鲜明的阶级倾向性,成为该阶级该国家的思想阵地和舆论中心。它们对于敌对阶级的思想体系和敌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都会在新闻传播中旗帜鲜明地公开批判。

  第二,新闻事业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控制,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比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行政管理,都有为维持统治阶级的权益而对新闻传播行为施加带有阶级倾向性的控制。

  第三,新闻事业的行为主体,包括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仍然存在的社会里,新闻事业的从业者都是有阶级立场的人,他们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同时受众划也分属不同的阶级,他们的新闻需求会带上不同的阶级倾向,具有阶级倾向性的新闻市场和受众群,会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趣味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特性

  一、没有强制作用

  与政治上层建筑相比,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是物质手段,对社会公众只有劝服功能,不起强制作用。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终究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一种思想力量,一种精神武器。它向社会提供的只能是一般性的社会信息,不是国家机构向公众发布的行政命令,对接受者没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把新闻机构视为国家机构是一种误解,混淆了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界限。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部门,有其职业范围的职权。

  新闻事业的职能权力,一是及时公开地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二是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跨越这个职权界限任意夸大新闻事业的职能,必将走向权力的越位和滥用。新闻事业能够表达舆论和引导舆论,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新闻传播不能直接介入政府的决策程序,新闻机构不能代替行政部门直接处理社会问题。即便是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传媒和传播者也要以平等的态度,采用劝服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受众的态度,而不能居高临下,用命令和教训的口吻对公众说话。

  二、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

  新闻事业用新闻手段反映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靠报道和评价新近事实来引导社会舆论。上层建筑的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反映手段各不相同。哲学用逻辑手段,艺术用形象塑造,历史、情报和新闻既非逻辑推理,也非形象塑造,而是对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忠实记录。历史、情报和新闻虽然同是对社会生活的记录,但历史记录的主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史态,新闻和情报记录的则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现态和趋态。新闻和情报虽然都是对现态和趋态的记录,但新闻是及时公开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情报虽及时但不一定公开,它是传向特定接受对象的信息。哲学用理论说服人,艺术用形象感染人,新闻用新近事实说话去引导社会舆论。

  三、政治性强

  与意识形态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新闻事业离政治更近,政治性更强。新闻事业的政治性之所以很强,主要是因为新闻事业及时公开地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能够迅速造成全社会的舆论影响,事关全局的稳定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新闻传媒历来都是政治家们驾驭形势、统筹全局的得力工具。简言之,新闻事业离政治近和政治性强,就因为它能牵动大局,有全局作用。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功能

  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作为内在动力的。满足这种需求是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也是新闻事业发挥其它社会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接触新闻事业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最新的新闻信息。新闻事业是新闻信息的载体。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一切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

  二、反映舆情,引导舆论

  舆情即民意,舆论是群众的看法和意见。舆论也是一种信息,是社会公众对时局和事态的评价,是亿万群众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取向。比如,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的袭击。

  此消息传出后,中国民众的情绪、看法、意见和行为趋向如何,就是当时各国政府及世界人民十分关注的舆情,各国各类传媒对此做了大量报道,中国的新闻媒介也及时进行了充分的反映。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媒进行这一报道时,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既表达了社会公众的看法,也表达了传媒和政府的看法。传媒和政府的看法影响社会各种看法,这就是引导舆论。所谓引导舆论,指新闻机构通过有目的地报道事实,发表评论,促使社会舆论朝着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在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暴行的群众热潮中,我国传媒一方面充分地反映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正义要求,同时也十分注意宣传报道的舆论导向,起了鼓舞斗志又稳定大局的良好作用。

  三、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新闻事业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是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中设置专门知识性、教育性栏目和讲座实现的。但新闻事业的这一功能还大量地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受众可以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获取大量的有关的知识。

  四、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新闻媒介的服务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新闻事业的这种服务功能将日益重要。另外,新闻事业还具有提供文化娱乐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广播电视频道多样化、专门化,就是针对不同受众需要不同服务的特点而出现的发展趋势。

  五、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刊播广告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新闻媒体是广告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广告信息传达到极大的人群范围。

  在上述五大功能中,“报道新闻,传播信息”与“反映舆情,引导舆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一直发挥,被称为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对这一性质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新闻事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传统和特色。1849年,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判案》的发言中说: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他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还写道:“报纸最大的好处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创办之初,一般都表明自己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大众的喉舌。1930年我们党的政治机关报《红旗日报》在发刊词中说:“本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同时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必然要成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之反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喉舌。”1945年10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在《介绍XNCR》一文中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呼声”。1948年,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此后,“耳目喉舌”一词一直用来表述我党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第二,这一性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区别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他事业的一个标志。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主要通过“三位一体”来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他事业,主要通过“耳目喉舌”来体现。

  第三,这一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我国党、政府与人民的一致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党和政府讲话,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又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第四,这一性质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时、准确地为党、政府和人民提供国内外的真实信息,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要求。

  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这一地位表明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地位,列宁、邓小平、江泽民都作了比较精辟的论述。1905年,列宁发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的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在这里,列宁用“齿轮和螺丝钉”指明了新闻事业的地位,强调了它是党的全部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良好舆论环境的角度出发,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这一论述指明了新闻事业的“思想舆论中心”地位。江泽民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也多次论及新闻事业的地位。1989年11月,他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说:“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1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在我们党领导的各条战线中,宣传思想战线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线。”1996年9月,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他进而强调:“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江泽民同志把新闻事业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指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要始终不懈地坚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头脑。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指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要以“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抑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来引导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参与伟大的现代化建设。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指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要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用这些精神来教育人,培养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指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要以物化的精神产品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三项任务。广播、电视、报刊是生产精神产品的重要部门,新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向广大受众奉献更多更好的优秀新闻作品。

  第一节 “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

  一、“新闻自由”口号提出的时代背景

  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也叫出版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与资产阶级反封建有关,它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于封建社会末期,在17世纪基本成熟。这个时候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有获得政治地位,还处于封建政权的压迫之下。他们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要求还受到封建政权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不受任何限制地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开始向封建地主进行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是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要夺取政权,首先应该争取言论出版自由,这样才能自由地批判封建制度,自由地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作好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但是在当时的英国,封建王朝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新闻检查法,对言论的发表、书籍的出版控制得非常严格。

  二、弥尔顿提出“新闻自由”口号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中,1644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国会发表了一个演说,抨击政府对新闻出版的专制统治,要求给予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这个演说后来作为小册子正式出版,名为《论出版自由》。弥尔顿因此成为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政治家,英国也因此成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这一口号对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弥尔顿在这篇演说里阐述了三个基本思想:第一,人的理性高于一切,言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因此,人人都有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二,应该允许存在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学说(包括正确的也包括错误的)都可以流行,通过自由竞争,正确的观点会保留下来,错误的观点会自行消亡;第三,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政府应保持中立,不要去协助任何一方。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弥尔顿新闻自由思想的核心,就是反对政府对报刊进行任何控制。

  弥尔顿的这一思想,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基础。18世纪欧美等主要国家纷纷开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弥尔顿的新闻自由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这一思想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了。比如说,1789年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中通过了《人权宣言》,这个文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言论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美国国会于1791年也通过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在这个宪法修正案里,明确规定了公民拥有言论出版自由,不得制定剥夺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

  三、“新闻自由”口号的意义

  对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列宁给予过积极的评价。列宁说它是“一个伟大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势力和地主的斗争,这一口号的提出,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动摇了封建专制秩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无产阶级在走上历史舞台的过程中,也得用这一口号来反对反动政权对新闻舆论的钳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

  “新闻自由”口号也推动了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政治民主程度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政治民主表现在新闻领域,就是新闻自由。可以说,新闻自由是新闻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政治保证。资本主义社会中新闻事业的规模和水平远远高于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本主义民主高于封建民主,资本主义社会新闻传播活动的自由度要高于封建社会。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在自己制定的法律里面,写进了言论出版自由的内容。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自由,列宁有过论述,他说:“在全世界,凡是有资本家的地方,出版自由就是收买报纸、收买作家的自由,就是暗中收买、公开收买和制造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舆论的自由。”这段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实质--金钱指挥下的自由。那么,金钱是怎么进行指挥的呢?

  第一,出资创办媒体。作为自己一手操纵的喉舌;

  第二,收买和兼并他人的媒体,扩大势力范围,形成媒介垄断和舆论垄断;

  第三,通过参股控股,获取媒体的决策权和操作权;

  第四,通过广告媒体的选择,控制媒体的传播方针。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创办一家日报要几千万美元,创办一家电视台要投资上亿美元。这样巨额的投资,只有大资本家才能承受。因此,创办媒体的自由,就成了大资本家独享的自由。资本越雄厚,可享受的新闻自由度就越大。所以说。在现当代,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就是垄断资本控制下的新闻自由。

  二、当代西方新闻自由的特点

  第一,当代西方新闻自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无政府集团竞争通过新闻手段的一种反映。当代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属于私人所有的企业。随着竞争和垄断的加剧,这些私营企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垄断财团手中,体现和维护它们主子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西方新闻媒介之间互相揭短及批评政府的现象,是垄断财团无政府状态的竞争通过新闻手段的一种反映。

  第二,当新闻报道涉及到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和垄断财团根本利益时,新闻舆论会保持高度一律。比如说,美国在伊朗、伊拉克、台湾、西藏、“法轮动”等问题上,主流媒体在舆论方面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新闻自由受到法律、行政、人事等方面的控制。法律控制主要表现在立法和司法上。行政控制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体的创办要由有关部门审批。人事控制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体决策机构人员的组成以及具体业务人员的雇用。

  第四,新闻报道受到新闻来源和新闻编排手法的控制。垄断资本通过控制通讯社进而控制新闻的发布。比如,美国两大通讯社--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几乎垄断了所有美国报纸的新闻、专稿、图片来源。在北约部队入侵南斯拉夫的整个战况报道中,西方舆论的信息来源被严格控制在三个方面:美国官员的披露;北约军方提供的信息;“科索沃解放军”提供的信息。而对于来自南联盟的消息,北约方面则极力地进行封锁,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炸毁塞尔维亚电台电视台大楼。除了控制新闻来源来钳制新闻自由外,资产阶级新闻媒体也常用突出、贬低、淹没、封杀等编排手法来处理敏感新闻。

  第五,在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秩序不平衡的情况下,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自由流通建立在不发达国家新闻流通不自由的基础之上。西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庞大的新闻信息流通网络。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发展中国家传输大量的新闻稿件和节目,在新闻流通中处于支配地位。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流通是以不发达国家被动地接收,甚至连拒绝接收的自由也没有为条件的。 这一现象被发展中国家新闻学者称为“媒介帝国主义”。

  第三节 新闻自由的本质

  一、新闻自由的本质

  新闻自由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一般来说,新闻自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哪个阶级就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无钱无权的阶级是没有新闻自由的。而且,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和国际环境中,有这个阶级的新闻自由就没有另一个阶级的新闻自由;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新闻自由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差悬殊。

  2、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和无产阶级新闻自由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不是永恒的东西。自由就是有做法律所许可做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新闻自由,当然要在法律范围内,不是绝对的。另外,新闻自由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会出现资产阶级新闻自由,不会出现无产阶级新闻自由,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会有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自由,而不会有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程度也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而有所变化,不是永恒的。

  3、新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来说,实现一定程度的新闻自由,是一种需要多方面奋斗才能达到的目的。但民主、自由这样的政治概念和政治行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维护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从历史上看,一切革命的阶级之所以百折不挠地向反动势力要新闻自由,都是为了以争到的新闻自由为手段,来有力地宣传本阶级的政治主张,说服和动员群众去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自由为前提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首先应着手进行的一项工作就是封闭和取缔敌对的反动的报刊。只有这样做,才能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从而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在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公社领导成员对新闻自由缺乏正确认识,在取得政权后没有及时利用所掌握的暴力机器封闭反革命的刊物。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吸取了这一教训,在革命胜利第三天就颁布《出版法令》,这部法令指出:“资产阶级报纸是资产阶级强有力的武器之一,特别是在新政权即工农政权刚刚巩固起来的生死关头,不能将这个武器整个地留在敌人手中,因为在这个时刻它不比炸弹和机关枪的危险性更少。”根据这个法令,苏维埃政府封闭了那些刊登资产阶级反革命宣言的报刊。在我国,当人民解放军胜利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时候,我们也首先封闭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机构。现在,“法轮功”邪教组织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已经对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权构成了威胁,我们对“法轮动”非法出版物及其言论自由进行了取缔。只有这样做,才能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从而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资产属于全民所有,私人再有钱也不能独自创办或控制新闻事业。这样,既使得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享受主体非常广泛,又使它有强大的物质保证。

  三、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有领导的自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所谓执政党,是指在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党。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事业和一切活动都应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新闻事业和新闻活动不能例外。新闻活动包括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自由度,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在人民内部享有的民主权利。在人民内部。一切民主权利(包括新闻自由)的行使都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第五节 新闻控制

  一、新闻控制的实质

  新闻自由在实质上是公民的一项民主政治权利,是政治自由的组成部分。就跟一切民主权利都是相对的,受限制的一样,新闻自由也是相对的,受限制的。这就是说,人们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会受到一定的控制,这就是新闻控制。

  新闻控制是指国家、政党和社会团体通过物质资产、政策法规等手段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新闻控制的实质,是按新闻资产所有者的意志对传播行为加以规范,用以防止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

  媒介权力指的是新闻传媒通过新闻传播行为对社会所起的支配作用。这种支配作用, 一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内容安排,形成人们的注意中心;二是通过选择和评价事实,表达和引导舆论;三是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简言之,就是设置话题,引导舆论,监督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新闻自由的滥用,也就是新闻媒介权力的滥用。新闻控制的目标是:给予新闻传播一定的自由度,使传播行为与社会规范保持一致,不违背施加控制的人的利益和主张。

  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新闻报道有意或无意地背离事实真相,或触犯政策法规和社会道德,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2)新闻机构超越职权范围,替代国家权力部门直接处理社会问题,或者非法干预决策过程和司法程序;

  (3)误用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工作上的方便,为媒体或他人谋取不应得到的权益。

  二、新闻控制的目标

  新闻控制的手段,包括经济控制、法规控制、政策控制、行政控制和伦理控制等。

  1、经济控制。经济控制也叫经济命脉控制,新闻资产所有者通过经济控制来掌握新闻传媒的生存权、发展铁和经营权。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出资创办、参股控股、广告发布等途径,可以直接决定新闻传播的方针和规模,能够操纵新闻传播的政治方向。

  2、法规控制。法规控制就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新闻传播施加的控制。新闻法规是国家制定的有关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约等法律条文的统称。新闻法规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新闻专门法规,如新闻出版法、新闻检查法、报刊条例等。二是非专门法规,也称新闻的相关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安全法等法律中有关新闻传播的条文。新闻法规一方面为新闻自由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也从法律上对新闻自由给予一定的制约,防止媒介权力的滥用。

  3、政策控制。政策控制就是国家和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对新闻传播施加的控制。新闻政策是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事业制定的指导方针、行为准则和活动规范的统称。比如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规定,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这就是我党的新闻政策。

  4、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是国家对新闻事业进行的行政管理。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为了行使管理权力,大多制定行政管理条例,强制新闻单位照章行事;(2)政府设立新闻管理机构,负责对新闻传媒和传播行为进行行政管理;(3)利用新闻发布会形式,控制新闻信息来源;(4)负责出版刊播权和广告经营权的审批;(5)对媒体经济进行税务管理。

  5、伦理控制。伦理控制就是通过制定新闻职业道德标准对新闻媒介施加的控制。新闻职业道德制定后向社会公布,一方面成为新闻从业者的自律即自我控制的守则,同时也成为社会舆论对媒介行为施加监督的标准。伦理控制不仅是传播主体的自律,同时也是社会对传播主体的他律,是自我规范和强制规范的统一。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历史继承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勾画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原型和轮廓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既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又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和卓越的新闻工作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创办、编辑、指导和帮助过20多种报刊,他们始终把报刊当作宣传科学理论、打击和揭露敌人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自己的办报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1、办报要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要同一切非共产主义倾向作斗争

  2、报纸要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当好人民的耳目喉舌

  3、党的机关报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真正具有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人手中,党报要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这些观点,分别就无产阶级报刊的指导思想、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作了论述,成为后来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原型和轮廓。在这里,用“原型和轮廓”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观点,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党性”和“党性原则”的概念。上面三个重要论点,是根据党性的概念和党性原则的内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新闻观点中挑出来的,在这里,我们把这些观点看作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原型和轮廓。

  二、列宁明确、系统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思想

  列宁认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19O5年11月,列宁在《新生活报》上发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第一次提出了出版物包括报刊的党性原则问题。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以及列宁后来所发表的许多文章、文件中,他详细地阐述了党报的党性原则思想。

  1、党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办报方针,同各种错误的办报倾向作斗争。

  2、党报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党的精神,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一切决议,决不允许打着党的招牌,散布与党的纲领、宗旨、主张不一致的观点。党的中央机关报应当成为全党的思想中心。

  3、党报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必须由确实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

  列宁关于党性原则的上述观点,分别阐述了党报的指导思想、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理论的基础,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所接受和遵循。

  三、毛泽东同志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

  1、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坚持积极的思想斗争

  毛泽东同志指出,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反之,则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毛泽东同志把新闻工作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是否具有党性的高度,是对列宁党报党性原则的创造性发展。毛泽东同志除了在思想路线上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外,还要求党的新闻工作应旗帜鲜明,坚持积极的思想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该是生动的、鲜明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2、无条件地服从和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两党团结抗日是我们党当时的总政策。“皖南事变”后我们党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但在党内,有的新闻界同志一直对两党合作不理解,特别是国民党挑起反共磨擦后,有的新闻单位通过报纸版面和稿件来诋毁国民党形象。1942年九、十月间毛泽东同志连发三封电报,批评新华社太行、山东分社分社发表有关国民党内部人员反对国民党的新闻,认为这样做不符合党的政策。他针对这一事情指出:务必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必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性的错误倾向。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专门指出:“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3、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同志对党的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明确的素质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是个书生,他们在新闻实践中应体现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高度的政治智慧,要能一下子看到问题的要害。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发展到高层次的必然产物。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党都要借助各种手段包括新闻手段来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阶级性和党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者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包括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三个方面的内涵

  1、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的一切工作,一切活动,包括新闻工作、新闻活动,在思想上都应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包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观察、分析、处理新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比如新闻事业同客观实际的关系、新闻事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新闻事业同党和政府的关系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重要内涵。

  2、在政治上同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