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上是否天赋胜过努力?

  真的是努力就可以弥补舞蹈,表演,音乐感知上的差异吗?如果努力可以弥补,为什么模仿莫奈、毕加索作品之类的人那么多却没有办法创造和超越?

  导语:以下文字由我的艺术&人生导师撰写,借此发布,望对仍在迷茫的同学有所启发。

  原文链接:《别总拿艺术天赋说事儿,你就是苟且而已》

  /一/

  拧巴学生,还有家长

  Z先生来到公司的时候,笑容可掬。孩子喜欢服装设计,想去美国名校Parsons和FIT读大学,接待他的W老师在详细解答他的问题后,习惯性地问:“请问还有什么我没有为您介绍明晰的内容?”

  Z先生犹豫了半天,嗫嚅着说:“如果我的孩子没有艺术天赋,会不会没什么前途?”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Z先生的个人焦虑,毕竟这个问题,每年汉艺国际教育需要回答至少两千次,一半给家长,一半给学生。

  不仅在我创办的这家公司,即使是在我任教的大学里面,很多同学在下课后,也常常跑过来,一脸忧虑地问:“韩老师,我感觉自己没什么天赋,是不是不适合学艺术设计?”要知道,这些孩子并非大一新生,也不算菜鸟,很多都已临近毕业。

  实际上,关于艺术天赋的自我焦虑,基本都是伴随着求学过程的,工作之后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倒是没人会提出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工作之后才更需要艺术天赋吗?

  /二/

  艺术天赋是什么呢?

  说来说去,艺术天赋是什么呢?几乎所有为此焦虑的人,我都会严肃地问一下,结果百分百的人都会当场愣住。不是含糊其辞,就是直接承认: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艺术天赋。但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学习艺术必须有天赋。

  但这个道理是谁说的呢?似乎每一个人都语焉不详,只好说:大家都这么说。

  那究竟什么是艺术天赋呢?

  我倒是觉得不神秘,因为在清华美院读书的这些年,结识的朋友中就有极少的精英具有艺术天赋。

  我见过最具天赋的朋友是L。他就是让我感到自卑、感到自己“天赋匮乏”的那个人。

  L是第一名。香港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第一学期就退学了。原因是不喜欢这所大学的氛围,然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仅就他的语言天赋谈一谈吧,先不谈他的艺术造诣。

  他是客家人,客家话、普通话说得地道这不稀罕。家庭移民香港后,大约用两个月的时间又学会了粤语,而他英文的优秀早已超越了考级的标准,抵达了能够研究不同时期英文文体与修辞的程度。

  我认识他的那一年,他正计划学习德语,大约半年后,我看到他在阅读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的德文原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然后他说因为深入阅读和写论文的现实需求,他正在学习意大利语。

  几个月后,大约一次学术讨论会结束时,我们一起喝咖啡,他忽然说:日语很好玩儿。意大利语的学习已基本达到了沟通和阅读的水准。目前正在学习日语。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与蒙古语、韩语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具备言说的美感。

  又是一段时间不见。再见L时,他刚刚从呼和浩特回来,原来他报名了一个内蒙古大学教授举办的蒙古语培训班,已经能够熟练地比较蒙古语与日语在元音、辅音和诸多语法等方面的关联与区别。当然,被震惊到的我,让他分别用几种语言进行表达,并给我家乡的蒙古族同学拨通电话,结果他们愉快地用蒙古语聊了十多分钟。

  是的,我认识L大约两年的时间中,见证了他在学习艺术之余,娴熟地掌握了德语、意大利语、日语和蒙古语。而我还在为搞定德语词汇的阴性与阳性苦恼不已。我想,这就是天赋吧。

  我还有一名同学老G,是绘画系的同班同学。我们经常一起谈论某位大师的风格与技巧。然后一起努力练习。G,经常只画一个下午,然后就出门踏春、看展、读书、访友。而我需要一周七天,早上八点到工作室,夜里十点赶着淋浴停止之前回到宿舍,每天在工作室中不停地磨练技巧,才能和G一个下午的所学达到相同的程度与造诣。G的每一个线条都那么灵动、每一笔色彩都那么贴切,而我需要对着画册一遍遍地练习,画错了,就再来一遍,色彩不准,就用油画刮刀刮去底色,再重新调好画上去。我并不是笨学生,也是成绩第一考入的大学,每年的成绩都是优秀,但我需要极端的刻苦,才能不被G这样的同学落下。

  是的,讲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懂了,所谓艺术天赋,其实并不神秘。就是一少部分人在某个领域有一种天资,可以把正常人辛苦学习的知识,用一眼可见、一练就会的速度,娴熟地掌握并抵达较高的标准。

  /三/

  没天赋究竟是指什么?

  那么,什么情况又是没有“艺术天赋”呢?以我当了十年教授的经验,这个似乎和有天赋的孩子一样,也不是很常见。大概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参考一下:

  Z同学,景观设计专业,本科读的是国内某二本大学,学习很刻苦,想去澳洲读硕士。记得她在做一个Project时,计划做山间别墅的景观设计,但令人崩溃的是,她把这个别墅设计到了山顶,并且所有的窗户都只开在了北面。当她的老师带着质疑的表情,告诉她南面也应该有窗户,并且山间别墅应该建在山阳时,她才第一次思考,一栋建筑的窗户似乎不能只开在一面。

  还有L同学,计划设计一个天桥,但当一切设计完美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天桥距离地面只有100cm。

  还有S同学,她设计的屋子很棒,一切软装都很棒,北欧极简风格,但这是一个包含室内卫生间的套房,卫生间占了整个房间面积的60%。

  这些例子都很真实,并不算极端。坦白来说,我遇见的这样没有“艺术天赋”的学生也不多。

  所谓没有“艺术天赋”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涉及艺术的那些“常识”表现出惊人的匮乏。因为这种常识的贫困,从而需要从最基础去理解生活与世界,然后才能用掌握的艺术技巧去表达、去创造。这无疑大大延长了学习的周期。

  /四/

  关于天赋,大多人不过是缺乏安全感

  以我所见,极具“艺术天赋”和没有“艺术天赋”的两种人,都是极端的少数。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或许有聪明程度的区别,但大都天资接近。是否具备“艺术天赋”也是很好判断的事情,大约从学习基础知识之后的一个月,甚至一周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担心自己没有“艺术天赋”呢?这种心态大概存在着三种可能:

  首先,是担心自己付出的会不能获得所谓“等值”甚至“超值”的回报。付出了那么多,然而自己的“艺术天赋”却因为比同学少一点点儿,却需要多付出一点点儿。需知这种“不平等的感觉”,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

  其次,是担心自己付出了太多,却很难抵达自己理想的职业状态和生活状态。“艺术天赋”仿佛就是自己的武器库,担心自己的储备很难赢得未来的竞争。或许,这个难堪的结果不会在短期出现,但未来呢?如果有一天自己的“艺术天赋”弹尽粮绝,那么向往的“一骑绝尘”恐怕就永成梦幻了。

  最后,是担心在付出了很多的情况下,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突然发现自己不适合正在学习的专业,从而以前种种努力都枉费力气。毕竟人生的每一份努力,都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或收获来加以证明的。行走中的歧路大概最能令人徒呼奈何。

  其实,这几种对于“艺术天赋”的担心,都来源于一种不自觉的算计与衡量,关键点就在于“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感。担心自己没有“艺术天赋”,其实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毕竟大多数人,都希望“回报”的数量与质量足够明确,才舍得投入相应的精力。

  为什么工作之后的艺术家、设计师很少谈及“天赋”问题。很简单,因为“投入”与“产出”都已经被证明了,而那种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自然就消失了。

  /五/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学艺术需要天赋?

  是不是所有人觉得学习艺术需要天赋都是因为惴惴不安的小算计?不全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艺术史、设计史和当代传媒共同塑造的“接受视界”带来的感性认知。

  即使是中国任何一位从未接触过艺术的人,都知道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和那些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超级宗师。在设计比艺术更火爆的当代,就是没有学过服装设计的人,也对亚历山大·麦昆和山本耀司耳熟能详。

  这些名字的广泛传播,一方面的确来源于其在艺术领域的划时代伟绩,他们就是站在人类审美的转折点上的指路标,他们不是适应了审美的潮流,而是创造了审美的新趋势,引领大众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源自春秋笔法下他们经历的传奇色彩,是啊,他们都是充满了故事细胞的人,走路带风,抖一抖留下的都是大众永远想不到的八卦。他们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天赋异禀。他们的名字就是艺术的名字。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名字,不是艺术史与设计史就不完整了,而是艺术史与设计史本身就不存在了。因为,历史的长河,正是有了这些卓绝的孤岛与珍珠,才能连缀成线,构成某种发展的因果锁链。一句话,他们的名字就是艺术本身。

  一群由超级具有天赋的人,构成了“艺术”这个名词的历史与定义。而现代传媒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又把他们的故事、天赋、传奇予以放大,使之更为广泛传播,以至于在人们的观念里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公式:艺术=有艺术天赋的大师=学习艺术也要像大师一样需要天赋。

  但如果我们统计一下这些艺术或设计大师的名字,我们会发现,绝对不超过一千人,就如同皇帝与王侯一样稀少。假如我们把略有成就的艺术小师和设计小师都纳入统计,就会发现并不会比副局级以上的干部多,也远远少于年收入过亿的企业家。

  有多少人在参加公务员考试之前,非得明确自己至少能当上局级干部才准备考试?有多少人在进入一家公司前,非得明确自己先能实现一个小目标才打算参加工作?为什么一个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前,不会问自己有没有做官的天赋?为什么一个人在工作之前,不会问自己有没有成为亿万富翁的可能?

  关键的秘密就在于,这些“普通的”职业,我们基本都很了解,而且也知道这些精英是少数,更明白:自己即使不能抵达这些精英的水准,即使只是小有成就也足以岁月静好、现实安稳、衣食无忧,平凡而愉悦地过完一生。而对于艺术或设计这样的职业,之所以我们反复纠结于“艺术天赋”,本质就是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缺乏基本的信息,更不明白,这份职业除了工作属性、方式和特点与公务员等职业不同,就谋生和收入的角度来说,其实并无二致。

  为什么工作了之后的艺术生或设计师,不再纠结于所谓的“艺术天赋”问题,无他,只是了解了这个行业而已。

  /六/

  你需要正确的天赋观

  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我们对“艺术天赋”的理解偏差。

  这不重要,时间是良药,也是媒介,有些信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总会知道,总会懂得。

  但张爱玲说过:时间如同地段。不同的时间具备不同的价值。如果你因为“艺术天赋”而产生焦虑的时间节点不对,那么就如同在不同地段购买房产,在未来带来的升值空间就会完全不同。

  原因很简单,当你为自己是否拥有“艺术天赋”而焦虑时,当你为是否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学的专业时,那些内心平静、心甘情愿地积淀功底的同龄人,正匆忙行走在奔向工作室、自习室和各种课外培训机构的路途上。

  在本应该积累的时间里,同龄人在刻苦学习,你在角落里苟苟且且地算计着“投入”与“产出”是否合算。这时,你要明白,自己或他人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巫师,能够预言你的前途,或者明确告诉你“艺术天赋”的存量究竟有多少。

  重要的是:你需要正确的天赋观。

  一方面,所谓“艺术天赋”并不是一个已被设定好的数值,因为你不是一款爸妈制造的电器式商品。所谓“艺术天赋”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也是需要自己不断印证的过程。即使是毕加索,在他没有画出《亚维农少女》之前,世界也不会认为他是立体主义的开派宗师,他是否具有天赋更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确定。村上隆在欧美艺术界成为顶级座上宾之前,36岁了,还在超市扔过期食品的垃圾箱中寻找当天的口粮,成名后的他拥有了坦白的资格,直接说出了艺术的真相:哪里需要天赋,就是一门生意。山本耀司在巴黎那场引起轰动的SHOW,就在被交口夸耀的同时,也有人质疑其根本没有理解服装设计的智商。至于塞尚、梵高等一代宗师,接近去世前,认为他们才华横溢的还是极少数人。所以说,所谓“艺术天赋”需要你不断地去证明自己拥有,不可以颠倒这个逻辑过程,不能以结局推测开始,就如河水不能倒流,人生不可逆长。

  另一方面,如果从普通人拥有的“天赋”所能抵达的程度而言,如果你的目标只是知名公司的设计总监,或者艺术院校的教授,那么坦白来说,抵达这样的高度实在不需要额外的“艺术天赋”,这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勤奋就可以抵达的水准。用句最通俗的话来说:还远远达不到需要拼天赋的程度。造诣深厚更多源自勤奋与刻苦。

  世界上更多的真相是:比你有天赋的人,往往比你更刻苦。前文说到的我的那个语言天赋超能的L同学,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在研究艺术的同时,又掌握了那么多门语言。那是我有一次去他的宿舍串门,他把我接待入屋,给我倒了一杯咖啡,告诉我:还有35分钟的日语学习时间,35分钟后再和我聊天。而在我们聊了大约20分钟后,他明确地告诉我:现在是研究元代绘画的时间,如果想继续聊,需要等到晚上10点20分至50分之间才有空。说完,他微微一笑,将目光转向了书本。那一刻,我明白:我的学习是按照天来计算的,而那些有天赋的人,时间是按照小时,甚至分钟来计算的。是的,这就是一个人抵达卓越的真相,同样的人生,有些人的密度与长度比普通人长了24倍。

  所以,天赋如女神,确定拥有之前,不仅要习惯暗自忐忑,还要明白不能依靠单相思过日子。

  你需要的仅仅是抛弃那些妄念,从手头的事情有条理的做起来,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