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以德育人德论文十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1

  就必须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潜在能量,就是每个学生的潜藏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使每个人真正的生命源泉;是真正为自己所拥有的无价之宝。只有当教师真正树立了正确的德育观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把学生当成财富去挖掘而不再当成负担,当然,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想办法把学生的聪明才智都挖掘出来。实际上,学生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表现在几张试卷上。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条件,引发他们多方面的创造力和潜在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分地发挥展现自己的才华。一旦学生的才华得到开掘和展现时,他们和以前就会判若两人,就会将极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去,并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力量和才华。同时教师还有及时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为他们及时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现。这样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在群体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承认,随之他们和集体也就能融为一体。从他们的一系列实践中去充分体现出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能使他们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是千人一面,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行为。恰恰是个体独特性和创造性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画面,并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简而言之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在能量,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独特性更充分,更完善的表现出来,并不断使其“内化”。“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就是潜能的最终展示。

  二、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就必须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我们经常讲的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只有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爱学生本身就是检验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师德教育的本质内容。热爱学生最起码的一条就是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这种爱应如同父母一样的爱,或者是高于父母之爱。这种爱是高尚,纯洁,无私,博大的,是人间其它的爱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意义。这种爱,笔者认为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要对全体学生都热爱

  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高度负责,不能有所偏爱。对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或品德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加倍的关心,绝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2)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思想品质,文化知识,劳动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他们潜在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要严格要求学生

  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同时,要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4)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2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途径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医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现实中医德风尚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医德教育富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德教育实施滞后、医德教育师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医学生对医德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医德氛围不足等问题。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从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意识入手,以教育理念的高度把握和设计完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升医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优化医德教育环境。

  一、立足学生自身情况,加强医德教育

  医学生思想活跃,医德教育应充分考虑医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医德教育,确立医学生的医德意识。

  (一)增强学生提升自身医德修养的积极性

  要提高积极性,教师首先应当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规律,并重视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医德能力的培养。应当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医德素质[ 宋茂银,程乐森,徐玉梅. 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必须面向医疗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反感空洞和漫无边际的说教。在授课中,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结合时代特征,融入时事热点,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切实增强教育。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充分结合事例。比如2009年发生北大附属医院研究生治死人时间所引发的医德讨论,就是一例生动的活教材。还可以利用论文、评论、电影等多渠道向学生传达更新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反应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紧跟社会的步伐。

  (二)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金钱、利益的重新认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搞好道德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取向的确立要求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行为,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行为层次进行相应的医德教育。

  在教学针对性上,强化医德教育针对性的主要方面是:针对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教育医学生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主,树立集体主义人生观;针对拜金主义的影响,教育医学生明确从医宗旨,秉持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精神,树立不贪钱财,不图报酬的高尚情操;针对享乐主义影响,教育医学生树立不畏艰苦、不辞辛劳的意志品质;针对当前医学生中大部分是90后独生子女、个人动手能力差、心理脆弱等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责任心、同情心和仁慈心,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指导,处理好生活、学习、恋爱等方面的问题及心理伦理相矛盾的问题,使他们通过全面学习与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学人才。

  二、加强医德教育课程建设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改进医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大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临床,使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在我们现有的医德理论体系中,许多传统医德精神,比如仁爱救人,赤诚济世;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注重气节;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同道互尊,谦虚谨慎;稳重端庄,宽和温雅等,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我们中华文化几千年积淀形成的精髓,我们要理所当然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外来医德教育中的成果,比如人道主义观点,再如以义务论、人权论、公益论为基础的当代医德观,生命价值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自主性原则、不伤害原则等等都完全可以借鉴和运用。把传统医德伦理和现代医德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探索出一种医德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要优化的医德教育手段与方法。主要有:医德教育应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教“动”人。教学中应坚持以正确的医德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医德品格及思想理论塑造人,以优秀的医药卫生“先模”人物鼓舞人的原则;教学中应强化三个导向,既针对学生的医学价值取向自我倾斜性,强化引导其价值取向趋于整体化的导向;针对学生的医学认知直观浅层性,强化其认知方式趋于深层与理性化导向;针对学生医学行为选择的模糊性,强化引导其行为选择趋于规范性导向。并在此其础上,采取课堂讲授、视像教学、案例讨论与分析、专题讲座或演讲、专题讨论或辩论、带问题进行的社区医院实践及社会医学服务等双向或多向式综合型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知行统一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二)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医德教育课程建设

  人文课程是医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地位不容忽视。

  1、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医学科学发展迅速,目前的医学模式已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有模式下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是高竞争力、高适应性、能创新且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医德教育应始终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设置要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知识教育向增强健康人格教育转变,从而达到医学课程设置与人文课程设置相统一的目的。

  2、建立完善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

  应建立贯穿于医学院校整个教育过程的完善的医德教育体系。使医学生拥有端正的学医动机、医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医学院校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的培养内容。

  专门的医德教育要从医学生入学伊始着手。可以通过对《医学生誓词》的学习和讨论,强化医学生的使命感;运用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塑像、雕塑等宣传手段,在校园、医院将医学大家、名家的形象和名言等进行展示,建造医学生学习生活的人文环境,使医生和医学生有榜样、有追求目标,并以此鞭策自身。除了一般性教学活动,还可以通过师生恳谈会、育人帮教联谊会、心理咨询、业余党团学校、人文科学讲座等,渗透医德教育,对医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课程设计上,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建立以思想政治课、医德课程为主,各种医学专业课为辅,覆盖各个医学教育环节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的职业人格、医德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力量展现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是用一种人格去塑造另一种人格的事业,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发挥特有的教育功能。

  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思想情操、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工作中做到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净化学生品质,优化学生品性,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石玉杰,高惠霞. 对当前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0)]。

  (一)加强医德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教师队伍是医德教育师资中最基础的部分,加强医德教育专职师资的建设,是整个医德教育师资中的基础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德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医德知识,靠的不仅是自身丰富的学识、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更要通过教师自身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要当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还要不怠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有意识的参加社会实践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本身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才能在日常活动中对学生产生感染力,起到榜样和感化作用[ 单增春. 医学生道德教育不利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06(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是落实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保证,而注重和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医德教育水平则是落实医学生医德教育内容的有力手段。 转贴于 (二)加强医德教育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医德教育兼职师资稳定性不及专职师资,但由于其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功能,常常在医德教育中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加强医德教育兼职师资建设具有必要性。专业技能课及医学实践课教师中不乏许多前辈大家,结合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题材可以收到良好的示范教育效果。临床实习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指导。带教老师要成为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好榜样,要时时处处以高医德标准来规范自身言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比如在医患沟通中对待病人亲切、耐心、认真、负责,用无声的行动达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党政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医德教育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医德教育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一部分也是医德教育课程中的兼职教师,他们直接参与到医德教育的实施过程。因此,加强这部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四、优化医德教育校园环境

  教育环境往往是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的隐性教育中接受教育者传达的价值信念,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优化医德教育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自然和谐、积极健康的氛围,引导医科学生追求真善美,把医德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宣传舆论的作用,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医学院校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促进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的形成。

  (一)强化学校的医德传统和校风、学风

  有些医学院校是由一些杰出的医学大家一手创办,很多医学院校在学校发展壮大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大批具有优秀医德且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先辈的遗风、校友的示范,铸成了一个医学院校的医德传统,并形成良好的学风,在一代代医学生中传承并发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强化这些方面,对优化医德教育校园环境大有裨益。

  (二)加强医德教育制度建设

  医德教育制度是医德教育实践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是医德教育软环境的构成部分。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加强医德教育制度建设:

  1、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明确医德教育。

  培养计划是指导医学院校教学实施的重要教学制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医德教育内容,可以直接指导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医德课程设计和实施,对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立竿见影的制度性效果。可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就明确各类课程具有医德教育的目的。

  2、完善医学生的医德考核、监督制度。

  医学生的医德考核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理论学习阶段,考核依据主要是医德课程考试和德育操行评分等。而在临床实习阶段,目前的医德考核、监督制度还相对欠缺,需要逐步健全。在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后,毕业前应同时考核医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医德水平。考核医德水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写医德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同时要结合医学生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考量。在考核的基础上,还要严明奖惩激励机制,对医德优秀的进行大力弘扬和表彰,激发大家创先争优。对不良医德行为给与相应的经济惩罚或施加舆论影响,创造良好的医德氛围。通过完善实习生的医德考核、监督制度,可以实现对实习生的医德行为的有效约束和有力监督,从而达到医德的他律效果。

  3、 建立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档案制度

  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施行医德教育时,可以设立医德档案,对医学生的自我品德评定、医德学习经历和感受、参与医德实践、同学间的品德互评结果、违反校规校纪等事件进行记录,为医学生学习医德相关知识,参与医德实践提供外在的动力支持。善用医德档案,可以促进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成效。

  4、建立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评估制度

  建立医德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对医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合理、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增强医德教育的实效。医德教育最终的目标就是使医学生转变为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综合素质和医学适应能力。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考试、考核和测评或检验、评价教学和教育成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起着“ 指挥棒”作用。通过医德评价,学生可进一步明辨是非,掌握行为标准,使已获得的良好医德得到强化,使不良的医德认识和行为得到纠正。医德评价的实施通常通过评比竞赛、操行评定等来进行。

  5、设立医德教育的激励机制

  设立医德教育的激励机制,规范各项奖惩制度,采取相应的促进措施,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践行优良医德的老师和同学进行奖励并大力宣传,对有悖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要坚决进行惩罚,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对医德品质的形成进行强化,可以有效发挥榜样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茂银,程乐森,徐玉梅.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必须面向医疗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2].石玉杰,高惠霞.对当前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0).

  [3].单增春.医学生道德教育不利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3).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3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师德;师德典型;典型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62-02

  一、培育高校师德典型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师德典型的培育,既是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也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的保证,也关切到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更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典型建设,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师德典型培育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

  师德,是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履行职责时,应遵循的思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是建立在个人的思想道德基础上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上可以说是较为崇高的职业道德。优良的传统师德以特有的影响受到社会和教师的尊崇。传统中作为师德典范的有:孔子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孟子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大力弘扬优良的师德传统,是建设新师德典型的基础,新时期师德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同志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可以说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为师德典型的培育与树立提供了理论指向与标准[1]。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在更高的道德标准上对教师的学识与道德修养提出了要求,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教,既要注重立己又要注重立人,为在新时期培育师德典型指明了方向[2]。对凝聚人心、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师德典型的培育有利于普及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重要的指引性作用,也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国民精神风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同时对高校师德的典型培育赋予了更新的内涵。教育根本任务体现在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的精神、实践的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师德建设,以造就师德修养高尚、业务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师德典型培育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师德典型,可以引领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职业理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怀着爱岗位、爱学生、爱事业的崇高理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人人成才观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2]。

  3.师德典型的培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战略上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师德典型作为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标准,更应该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做出表率。德国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有着直接联系。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研表明:学生需要的能力,一是实践的能力,二是创新的能力;65.4%的学生表示需要在实践创新上得到指导[2]。可见,要坚持育人为本,首先就要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师自身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具备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渗透进教育教学全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长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师德典型培育的主要路径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而师德典型的培育对推进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起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优化师德培育环境,搭建师德培养平台,健全师德典型培育机制,培育出师德典型,引领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建设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文化建设,营造师德典型培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良好的环境会促进人追求美好与高尚,通过人际互动扩散,形成倍增效应。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是师德典型培育的必要条件。在进行校园规划和管理时,要充分注意高校特有的人文氛围,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建设。逐步形成敬业奋进的校园氛围、鞭策鼓励的舆论导向、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等等。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教学科研氛围,加强对教师的情感关照、人文关怀,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切实改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创造提高师德修养、教学素质、全面发展的机会[3]。通过不断凝练高尚的师德典范,形成凝心聚力的精神财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品位教师的师德,切实为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2.丰富师德文化形式,搭建师德典型成长平台

  加强师德典型培育以引领师德建设,应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道德修养、学识、人格和行为上的典范效应,在实践中坚持师德典范的养成与提高。在实践中搭建平台是师德典型培育的有效途径。师德典型的培育首先应注重思想教育,以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并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广大学生。用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典范的培育,就是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师的人生信念、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其次,要通过大学精神和大学师德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教师与学生。南通大学开展的“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校训精神大讨论、“师德内涵大讨论”、“师德内涵建设专项课题研究”、“师德标兵评选”、“168爱生标兵评选”、“教学名师评选”、“科研标兵评选”、“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创先争优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讲座、演讲、交流等方式,将弘扬文化传统、时代精神与提升师德修养结合起来,融入师德典型培育的全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道德示范效应与影响。

  3.注重师德制度建设,完善师德典型培育机制

  师德制度建设作为完善典型培育机制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完善师德建设制度,促进师德典型的大量涌现。其一,通过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高校教师的道德与教育教学行为。其二,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在教师聘用时注重考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其三,健全师德评价管理体系。通过师德评价发挥对师德教育、监督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将师德表现与教师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作为职务聘任、年度考核、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其四,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可以根据师德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行为规范,通过师生座谈会、师德问题投诉电话、师德建设意见箱、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等渠道广泛听取对师德建设的建议与意见,形成全方位的师德有效监督,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与处理。其五,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师德渗透与影响,使教师的个性、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尊重、得到发展。高校应注重做到以理塑人、以情育人、以行正人;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给予激励,使师德激励起到推进作用,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师德修养;形成有利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注重科研创新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师德建设[1]。

  4.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形成师德教育长效机制

  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以加强师德建设,是高等教育在当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规划纲要》要求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不断形成和涌现为数众多的师德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修身立德,铸造师魂。其一,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如师德典型的评比、表彰,师德典型的宣传、师德课题的研究、师德论坛的研讨等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师德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二,形成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等教育的同时,加强教风、学风、学术规范教育,紧紧结合教学经验交流、教育科学研究、社会考察、进修培训等形式,业务工作中加强师德教育,形成师德熏陶与业务提升相互促进的培育机制;调动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践行师德规范[3]。

  总之,以师德典型培育带动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高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大学文化和师德传统,将其渗透到教师教育和管理的各个层面,纳入到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全过程。以师德典型引领体现高尚师德修养的教育教学风气,以师德典型示范培育纯粹的学术道德规范,以师德典型熏陶指引学生成长成才。在师德典型的示范下,升华教书育人的层次与品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汤晓,罗溢杰.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54-5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4

  关键词: 党校教师 党校学员 道德素质

  党校在重视党校学员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党校教师和学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党校学员的道德素质建设同步进行,要努力改善学员的学风。学风对党校学员的学习十分重要。同志指出:“所谓学风问题,实际上就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从中可以得出,说学风与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德关系最为密切,最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那么党校的学风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如果学风不正,那么党校教育的成效就无从谈起。

  一、党校提高教师和学员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党校教师和学员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党校领导应当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校教师和学员管理的首要任务,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养党校教师和学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党校领导要调动广大党校教师和学员参与党校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做好党校教师和学员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面对利益调整时摆正心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他们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党校领导要主动关心党校教师和学员的心理、生活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党校教师和学员排忧解难,消除本职工作的后顾之忧。党校要营造用心留人、安心敬业的文化氛围,为党校教师和学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二)开展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党校要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性工作。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师表、师品、师能、师智四个方面。在把握师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师资培训、政治学习等方法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具备以下道德素质:首先,教师要坚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观念,坚持正确的原则,增强自身责任感和职业光荣感,使自己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用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追求学术的不断创新并且教书育人;再次,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素质教育。最后,教师还要主动关心学生生活、品德、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状况,以德育教育优先,坚持育人为本;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学生做出榜样。

  二、党校教师提高学员道德素质的方法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生力军,而党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责任,在重视党校学员学业完成的同时培养党校学员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员的思想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引导和帮助党校学员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重点课程建设范围内,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提升党校学员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党校学员身心健康发展。

  校风学风建设是塑造师生人格、陶冶师生性情、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的必然选择。校风学风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反映,加强校风学风对于规范师生道德行为、提高师生道德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爱国敬业、勤奋务实作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宗旨,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念,营造优良教风;通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和准则,确保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奋发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在大力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校园氛围中,可以促进师生在道德素质建设方面共同进步。

  (二)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学员道德行为。

  学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职业道德建设不具备强制性,所以为了使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行为约束的作用,就必须运用制度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成效。新时期,学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既要依靠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又要依靠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在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引导与制约、教育与管理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树立先进模范弘扬学校良好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学员的行为。学校应当杜绝将职业道德建设停留在口号、文字上,而是要将其渗透到学校管理中,使学员成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良好职业道德的推动者,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总之,对于党校教师和学员而言,应当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着手,提升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水平,规范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道德行为;对于党校学员而言,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养成教育、情感教育着手,提高党校学员思想素质,培养党校学员道德习惯、完善党校学员道德人格。党校学员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必须重视党校学员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为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2).

  [2]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

  [3]朱云生,熊礼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效用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5

  【关键词】五年制 学前教育 师范生 师德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9-02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与高职互通,是目前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而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比较符合学前教育行业用人需求。与其他师范生相比,这个群体的师范生思想更具复杂性,他们很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有偏颇,在心理方面也欠积极,无法继续就读高中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多受父母左右,非出自内心意愿,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楚,更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准备,师德意识模糊,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追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段时间来,各地频现幼师虐童案件,幼儿教师的师德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育领域输送幼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然而,很多师范院校忽略职业道德培养,这是造成目前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特殊性,要使这个群体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从他们实际出发,全方位有效地落实师德教育。

  一、师德教育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师德观依赖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周岁之间,他们刚摆脱童年的稚嫩,开始步入人生、社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经常变换之中,品德观念尚未定型。所以,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化,对学生今后良好师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三观”培养与学生的师德紧密联系起来。五年制的前两年是关键的时间点,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方法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是非判断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日常的“三观”教育中,要克服师德教育与日常学习相分离的现象,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中。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师范性的认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严格要求和养成,充分体现师范生以身立教、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师范生爱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精神;在各种集体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等,并让学生明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使师德教育直观化、具体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逐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正确职业态度。

  二、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职业教育凸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场所。相对来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比其他学段的要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实训基地对他们的技能训练和师德的影响。见实习是师范生以教师的角色进入职业领域的开始,对于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实训基地是他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他们对将来职业场景及“教师”这个角色扮演是非常期待和好奇的,因而会很用心去观察、感受实训基地的一切,并表现出该年龄善于模仿的特征,内化成自身的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实训时期,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师范生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会对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德示范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实训教师作为最重要、最直观和最有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探索与思考,能够更好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因此,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形成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师德培养纳入见实习的内容。校园双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见实习方案,把学生的师德教育作为与教学技能培养一样重要的内容。同时,要制定具体内容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将师德行为列入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内容。

  二是加强对见实习学生师德规范指导。“教育实践是师德教育固化、深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一实践和技能实训一样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要引导师范生在实训中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承担教师义务中去体味师德规范的内涵,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师德的规范。师范生在教师角色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其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至关重要。

  三是遴选具有高尚的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范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始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首个对象,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因此,要重视实训基地教师自身品德对师范生的影响,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遴选不应仅仅强调教育教学技能,也要强调职业道德。

  三、师德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操行相结合

  师德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必修的课程,能使师范生对师德的概念、内涵及要求等从理论层面进行感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要加强师德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师范生的一般道德水平、掌握基本的师德规范方面得以提升。但是学习本身就具有隐藏性,道德的行为化才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年纪尚小,对理论认知较有难度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应加强课程改革,把学生在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刻板、没有生命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生动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而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标尺,那么把师德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现实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则是开设课程之要旨。师范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通过师德养成的过程评价,不断促进师范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无疑是师德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操行评定是对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进行评定的一种形式,这些内容包含在师德的课程评价内容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师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以一种具体可感的效果来检查学生师德养成及加以有效地引导。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具体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最重要的方面和原则,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支点。我们要充分依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对这个群体的师德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合作精神等维度进行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但又有侧重点,从要求的明确到落实及考核评价进行统筹规划。如第一学年重点放在学生的常规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第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规范等,逐一对师德的内涵体现进行有效落实。在每一阶段的师德教育目标落实中,要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表现及效果进行记录、评价,使师德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践性。特别是,操行评定要重视从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加以具体规范与引导。如: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礼仪要求、与人合作要求等,把这些要求具体化,逐项进行考评,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习得的对师德理论的感知与现实中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道德行为规范中的作用。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或者说是被动教育。五年制师范生入学年龄小,“三观”没有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成年学生来说更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身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群体的成长特性,致力于建设师德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大力建设师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构建以“师德”为精神内涵的校园精神,比如提炼出以“爱、责任”等为主题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把师德内涵核心部分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明确界定出来,给学生一个鲜明感知,并在反复吟唱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其次,加强师德的物质文化建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入学时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思维相对直观、感性,以直接的图案、情景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师范院校应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师德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明确要求,树立标杆,与环境、楷模心神合一,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渐渐向高尚师德靠近。如在校园树立我国学前教育创始人张雪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塑像;建立师德教育文化长廊;张挂、镌刻教育名言等。

  最后,创设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文化。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符合五年制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让学生身心投入活动,感受到师德的内涵。如通过举办歌咏比赛、演讲大赛、辩论会等活动,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通过举行“师德论坛”、师德行为规范评比、教师风采展示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邀请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做师德修养报告和讲座,聘请优秀校友回校以自身的成长历程、生动案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以“大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突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爱”的理念和品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6

  关键词:德育范式;隐喻;听话;说话;对话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20-04

  德育的范式问题是当前我国德育基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并非一切德育理论都可以称为德育范式。“范式是指某一研究领域里关于某一基本问题的理论,即一个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也可以称为公理,这个理论是推导出其他理论的理论。”[1]我们在这里选取的德育的三大基本理论(规范德育论、理性德育论、交往德育论)就是典型的德育范式,这三大基本范式存在明显不同的话语模式,而这些作为隐喻的“话语模式”有助于很好的理解和把握相应的德育范式,因为“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2]。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的“德育范式的三种隐喻”,实际上就是探讨三种“话语模式”。另外,之所以选择“话语模式”来作为研究切入点,是因为“话语”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而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又主要是一种话语实践,所以对于作为教育之道德维度的德育的深入研究,自然也离不了“话语模式”的探讨。

  一、“听话”:一种规范德育论的隐喻

  传统德育实际上就是“道德规范”的教育,“道德、道德规范、道德价值规范三者乃是同一概念”[3]。而所谓的“道德规范”是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的,“知识”是不同于“意见”的“真理”,“真理”是确定不变的,所以道德也是确定不变的,这是典型的道德绝对主义。在这种理路的指导之下,德育的任务就是忠实地传承作为“真理”的道德规范,它们是“黄金律令”与“幸福指南”。教师的工作就是进行“价值灌输”,以教师自身或权威的价值观为终极标准,强制学生学习与服从。所以在规范德育过程中,最主要的“话语模式”就是“听话”――孩子听长辈的话,学生听老师的话,长辈与教师听权威的话,权威听传统权威的话。

  在规范德育的话语模式中,不是没有“说话”现象的存在,但“说话”的主体往往是在说“别人”的话,所以实质上也是在“听话”,并且那个“别人”又往往是某个“权威”或是某种非实体性存在,例如西方是“言必称希腊”,而中国则是“言必称孔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规范德育”就是“听话式德育”,因为“听话”很好地抓住了“规范德育”的特质,是理解规范德育的关键。由此,“听话”作为“规范德育”的隐喻也就不足为怪了。但首先要说明的是,“听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人类历史早期,无论是先贤制定的“规范”,还是人类自觉形成的“规范”,都对于人类的保存乃至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听从”先贤或前辈的“话”(更准确的说是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在人类个体幼年阶段,为了更好地成长,孩子需要听有经验的人的话,如父母、老师或者其他长辈,这样就可尽快融入社会生活;三是在人所处的特殊场合,也要求必要的“听话”,例如在公共场合不能抽烟等。但这种“听话”的积极意义只能停留在特定的时期、程度和场合之上,一旦过了特定的时期、程度和场合,“听话”就只有负面的作用了。“规范德育”或“听话式德育”崇尚道德的绝对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服从”,所以“听话”也就不分什么时候场合与程度,要“永远听话”,“不听话”就是“不道德”,这两者甚至经常是等价的。

  “听话”本来是“规范德育”的一种传输方式,但随着时间推移,“听话”本身也异化成了“规范德育”的内容之一,而正是这异化了的“听话”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崇尚道德绝对主义的“规范德育”本身毕竟还拥有一套经受住了时间检验的“道德律令”供大家去听从与遵守,但当“听话”本身也异化成了“道德律令”之一时,“听话”本身就成了一种“道德”。其实,“服从”作为一种美德,就是从这种“听话”开始的。“听话”意味着对家长的服从,对老师的服从,对权威的服从,对社会与国家的服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一种典型的前喻文化,强调晚辈对长辈的学习与服从,“听话”就是“服从”,“服从”就是“忠顺”,“忠顺”就是“美德”,所以“听话”即是“美德”也就无可厚非了。我国教育史上,无论是“大学”还是“小学”都没有逃脱这一点,比如“小学”学的是“德行艺仪”或“做事”,这些都是不需要问“为什么”,只用知道“怎么做”的德育规范,而到了“大学”则是“学大艺”和“屡大节”,最多是“穷究事理”,“大艺”与“大节”无疑是“规范道德”即“听话”的最高境界,至于“穷究事理”实际上是要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听话,从此可以死心塌地的将“听话”进行到底。可见,我国传统德育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听话”德育。这种“听话式”德育,教会学生“服从”。按照马克思关于主体发展的三阶段思想来讲,学生被造就成了典型的“群体依附性主体”,他们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没有自己的思想,有的只是既定的、主流的价值观与思想。它特别适合专制、保守、封闭的社会体制。

  我们的老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把“要听话”放在嘴边,平时不太省察这些细节,也许在无形之中就让孩子养成了只知道“服从”的习惯,而这也是“听话”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的社会靠着“听话”也许能很好地“保存”下去,并造成“历史悠久”的文化,但要想获得“发展”,则必须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程度上也可以“不听话”,可以说“不”。

  二、“说话”:一种理性德育论的隐喻

  “随着西方民主与自由的发展,信仰自由、良心自由、宗教自由等口号深入人心,并被载入当代各国宪法和《联合国人权宣言》等国际公约。也由于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与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道德教育要诉诸人的理性,这是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流之一。”[4]所谓理性德育论实际上是致力于发展人的“道德理性”而不是灌输特定的“道德规范”。这种理论认为道德具有情境性、生活性,而不是超越时空、放之四海的金科玉律,所以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做出的同样的行为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即使在同样的情境中做出的同样的行为,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不道德的,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完全可以是道德的(这一点在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中有很好的体现)。这种德育论崇尚的是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没有所谓的永恒不变的金科玉律,只有不断变化的生活情境与人的不同的道德理性发展阶段。我们的教师不能以自己所处的阶段或道德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来(如果有的话)要求我们的学生。而这个时候,德育的主要“话语模式”就不是“听话”,而应该是“说话”了。

  教师应该鼓励自己的学生针对特定的道德情境“诉说”自己的“道德抉择”,而不是灌输给他们自己的或专家的“话语”。在这种“诉说”中,老师通过辩难或澄清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做的“道德抉择”,并与其它抉择比较,从而让学生再次“诉说”自己的抉择理由,这样来逐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目的也是帮助学生个体获得自己特有的、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个“话语模式”中,虽然也有教师的“听话”,也有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对话”,但无论是“听话”,还是“对话”,目的都是围绕着每个学生个体形成自己“特定价值观”来进行的,所以“说话”才是其主要的“话语模式”。在这种德育范式之中,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虽然科尔伯格明确反对文化相对主义,但不可否认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客观上有助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以及以哈明和西蒙为代表的价值澄清学派最为典型。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5],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方向从低到高具有不可逆性,发展阶段具有不可跳跃性等特征,这些观点虽然还有一些“规范德育”的机械性,但毕竟强调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重要性,而这种“道德主体”无疑是以质疑性或反思性的“诉说”来体现的。价值澄清学派的观点则因为受到语言分析哲学的影响,所以以“清思”为宗旨,以澄清价值语言、价值观念为根本任务。既然以“清思”为宗旨,那么了解学生的“思”的唯一可靠方式就是学生的“说”,可见“说话”在价值澄清学派有多大的重要性,并且在“清思”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地秉持“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就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能持有任何自身的价值观,完全尊重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如果科尔伯格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说的话”来引导学生说出“更好的话”,那么价值澄清学派则是通过学生“说的话”来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说话”,当然这里的“话”指的就是属于学生的价值观。另外,如果说“听话式德育”教会学生“服从”的话,那么“说话式德育”则教会学生“选择”,也就是在各种各样“价值标准”中“选择”出适合自身的价值观的能力。

  从“听话”到“说话”的转变,无疑反映了德育范式的巨大变化。虽然这种“说话式”的理性德育打破了“听话式德育”的“金科玉律”,重新发现了“道德主体”的重要性,但是“说话式德育”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例如虽然我们可以尊重道德主体自身,并帮助他们澄清以至确立自身的价值观,但这却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混乱。所以理性德育论表现在话语模式上就是“自说自话”,教师还得帮助他们,从而让每个人的“自说自话”显得更加理直气壮。实际上,“说话式”的理性德育培养的道德主体是“单子式的主体”,他们各自拥有主见,对世界与人生拥有自己的一套解释体系。但是我们的生活是与别人在一起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也是和别人在一起的世界,如果“我”和“别人”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怎么办,谁“说话”是对的?权力大的人,还是地位高的人?所以理性德育论的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道德主体走向“他人”。

  三、“对话”:一种交往德育论的隐喻

  “交往德育论”概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是在批判传统的“规范德育论”和现当代“理性德育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所谓的“交往德育”是指“师生共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通过对话和理解,得以不断觉解与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活动”[6]。交往德育论旗帜鲜明地反对道德绝对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崇尚交互主体之间形成道德的“重叠共识”(overlapping consensus)。“重叠共识”不是一种临时协议,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由于信任权威而达成的共识,而是基于各种理由达成的共识[7]。至于“交往能力”是以相互理解为方向的言说者嵌入关于现实的、符合规范的句子的能力,即每个言说者在言语行动中使用句子的“交往规则能力”[8]。虽然“对话”是道德交往的方式之一,却是最重要的方式。这里的“对话”不同于独白式的“说话”,也并不是任何的语言交流都是对话,“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9]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交往德育”和“对话德育”等同。事实上,由于“对话”的意义被普遍挖掘,已经出现独立的“德育对话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里把“对话”作为“交往德育论的”一种隐喻,反而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隐喻”的正确性。

  如果“规则德育论”倡导教师进行“价值灌输”,“理性德育论”倡导教师秉持“价值中立”,那么“交往德育论”则倡导教师进行“价值介入”。“价值介入”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仅要带入自己的价值观,而且要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判断,并与学生形成价值共识。教师在交往过程中,需要通过对话去判断学生给出的关于自身价值观的论证是否充分,有什么值得改进的空间,并反省自身的“判断标准”是否存在问题,直到与学生达成道德的“重叠共识”。特别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虽然教师的介入带有自身的价值观,但它不是终极的标准,所以在对学生的价值诉说进行判断之前,有一个“自省”的环节,检视自身价值观是否也需要提升与改进;第二,教师不能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价值观转,而是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对话”使师生双方拥有了相同的道德主体地位,他们不再是简单的道德“传输者”与“接受者”,也不再是“辅助者”与“终结者”。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对话”中,道德主体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倾听”的能力,二是“诉说”的能力。“倾听”不同于“听话”;“诉说”也不同于“说话”。如果“对话”的道德主体缺乏“倾听”与“诉说”两种能力,那么“对话”(talk with)就会异化为“被对话”(talk to)。实际上我们的德育实践经常想一下子从“听话式”变成“对话式”,却会适得其反,造成的只是学生不情愿的“被对话”。德育课上,可能热热闹闹,也有激烈的“对话”,但实际上是一种设计好了的表演而已。

  如果“规则德育”教会学生“服从”,“理性德育”教会学生“选择”,那么“交往德育”则教会学生“协商”,它主张“人与人之间通过对话与理解,不断觉解、提升境界、升华生存,并在此过程中使文化得以传承、社会得以整合和可持续发展”[10]。这种拥有“对话精神”的主体不再是“群体依附性”主体,也不是“单子式”主体,而是具有“类特性”的主体,即主体自身既具有独立性,又有与别人结合的完整性需要。我们要大力发展这种主体“类特性”,向我们的目标“类主体”迈进,这也可能是“交往德育”或“对话式”德育的使命所在。

  我们通过对三种“话语模式”的分析,很直观地了解了三种“德育范式”的精髓所在。另外,也可以看出,三种德育范式具有内在的历史发展逻辑,即由“规范德育”到“理性德育”,再到“交往德育”的迈进,而这刚好跟马克思关于人类主体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相吻合。这样看来,主体范式的转变必须以德育范式的转变为基础,而主体范式的转变又直接促成了德育范式的转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然“话语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德育范式”,那么也就完全可以去理解我们的“主体范式”。在这个意义上,用“话语模式”作为隐喻来进行德育范式的探究,无疑为“主体范式”的探究也提供了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4]张正江.论德育学的范式[J].教育导刊,2010(9).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1-92.

  [5]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7-101.

  [6][10]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16.217.

  [7]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74.

  [8]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傅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9]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Three Metaphors on Moral Education Paradigm

  ZHANG Xiao-yang

  (Institute of Mor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德育师生;伦理关系

  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间应构建的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动交往的伦理关系,改变过去的高校德育师生间各自的唯我独尊,各自主体地位的强调,及其相互间交往的异化关系。这种伦理关系是高校德育师生间伦理精神的内在诉求,是建构高校德育师生和谐关系的理论基础。在高校德育活动过程中无论是高校德育教师,亦是大学生,都需要积极建构新时期师生间的伦理关系。不仅仅建立包括高校德育师生相互尊重的关系、高校德育师生间对话互动的关系,还应该明晰高校德育师生间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各自的伦理责任。

  一、建立高校德育师生间相互尊重的关系

  在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中确立师生间相互尊重的理念。当下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缺乏彼此间的信任与尊重。师生间真正交往目的与其结果背道而驰,原本的目的却变为了手段,而转化为当下师生间的某种功利性关系。教师视学生为谋生中的一个条件,学生视教师为完成学业的手段。在此种伦理关系下,高校德育师生间不能以完整的主体人的方式存在,以至于高校德育师生间不能给与对方真诚和信任,导致师生伦理关系的异化。

  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尊重的教育理念。尊重的理念就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劳动与贡献的尊重,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对教师需要的尊重;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尊重;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对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对教育义务的尊重。只有当尊重成为一种道德的真诚、伦理的热忱和性善的信念才能化为动力,才能转化出大学人勤学上进的学业精神。高校德育师生间只有充分贯彻尊师爱生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建立师生间人格的平等、合作与对话关系,以及师生间的理解与交流的伦理关系。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观的贯彻和落实。

  二、构建高校德育师生间互动式关系

  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师对大学生的尊重、热爱和认可,同时,实现大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接受,高校德育师生间应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构建互动式伦理关系,走向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只有在师生互动交往中,高校德育教师才更有利于进一步认清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和变化的状况;同时,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也更有助于彼此间情感的增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要在彼此尊重的伦理关系的确立与追求过程中得以构建。高校德育师生间对德育知识的讲授和接受是在彼此尊重的关系中实现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得到教师的尊重,有助于亲其师,信其道。在尊重基础上的以德育内容为媒介的互动就会使教师更容易把德育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德行和修养,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视阈交融”,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构建,提高高校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其次,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还需要在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中建构。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人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作起点。理解活动不是反省的过程,而是以生命引导,进入他人内在的心理生命的过程。哈贝马斯的观点,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师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而存在,并视彼此为朋友,只有在高校德育的理解互动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否则仍然是交往的异化。只有我们明了高校德育师生间是和而不同的伦理关系的时候,高校德育师生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交往的异化。并以尊重的、理解的、互动的方式建构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

  三、明晰高校德育师生各自的伦理责任

  高校德育师生伦理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明晰与各自相匹配的伦理责任。一方面是高校德育教师的伦理责任的明确。高校德育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特殊职业,社会早已对高校德育教师的伦理责任有所规范。教师承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履行应当履行的伦理责任。在整个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高校德育教师理解、领会和传递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要求,教师设计、制定、调整和引导着道德教育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生成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明晰大学生的伦理责任。大学生在高校德育过程中作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受众,并不是仅仅以简单的接受的角色参加德育实践过程,也并非只是消极地听取教师的思想道德的教化,而是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人而存在,对高校德育内容具有积极主动的接受和转化的能力。大学生在德育教师的教授下,接触道德教育内容,反思斟酌道德规范,课下应践行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师生伦理关系的建构,成为新时期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一环。只有认清高校德育师生共同存在着的伦理责任,才能在建构高校德育师生间伦理关系中,既主动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景译卫,李英林.论高校德育主体间的伦理精神,2012(3)

  [2] 赵继伦.论高校师德建设的缺失与对策[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3.

  [3] 李军,王阿芳.后现代语境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01).

  [4]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师生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8

  首先要建立“每位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管理者,每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义务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教师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每一件工作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目前,有的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德育工作是孤立的工作、是学校领导的工作、是德育处的工作、是思品课的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与我工作无关,等等,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校的每一件工作都与所有教师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每位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在影响着每位学生和成长,因此,抓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教师抓起,从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入手。2008年修订的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指明了方向,抓教师就应从抓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入手,经常有计划、有组织的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观念,提高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牢固树立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通过深入开展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来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自律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不断增强教师爱生意识和关心学生品行健康发展,使教师不断认识和巩固掌握教育规律,使教师不断牢固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德风范,在学习活动中,要做到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促使全体教师能做到以“全面关心、爱护学生”为已任,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挖苦和排斥学生的现象,拿起表扬、赞美的武器,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营造出和谐健康优美的德育氛围。在开展学习活动中,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入开展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深入开展教师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规范教师的行为,制定好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好学校工作的各项工作计划和完成目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要规范的,教师首先要规范,在学校中大力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感染学生,培养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传播知识与精神文明的使者。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即师德师风建设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工作,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价值观。

  二、从学校班子入手:

  学校班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路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德育为首,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但德育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往往容易被片面认识或被淡化,这也是一种错误倾向,学校德育工作覆盖各工作领域,需要学校班子成员去认真思考和统一认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班子成员分工抓工作并不是分开德育工作,而是分管领导具体抓,校长亲自抓,每一件工作都含有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涉及到师德师风,涉及到校纪校风,涉及到教风学风,涉及到学校的校容校貌,因此,德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学校工作的深化。抓学校德育工作从学校班子入手,就应从师德师风、校纪校风、教风学风、校容校貌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调整考虑班子成员各自的分担工作任务,从围绕“一盘棋”的思想出发,以德育工作为扭带,各司其职。在工作中,德育处或分管领导占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负责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的活动方案,组织具体的活动,其他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以围绕“树师德、铸师魂”的方向开展工作,这样,在工作中就容易朝着同一个方向协调发展。思想认识的统一是抓好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工作中,学校班子成员要经常召开工作通报会,预先通报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以使学校工作在开展中达到上下沟通,和谐发展。德育思想在班子成员脑子里的统一是学校抓好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键,班子成员有了统一的德育职业观,学校就有了正确的德育工作的方向。

  三、营造德育氛围,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每一节课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每一节课都涉及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的理想教育,每一节课都考验着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都考验着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在考验着每位教师,所以,德育工作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开展,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除了课堂主渠道外,还要环境建设方面考虑,则“德育工作”需要创设情景,创设情景的工作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需要创设,校园内要设置校刊专栏、卫生评比栏、学生展示平台、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班级内要有黑板报、评比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等。学校要利用一些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或结合时机要求,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教育活动,喧染德育气氛,例如,结合一些重要节日,“开展文娱表演活动、出版专刊、开展报告会、开展知识竞赛、开展卫生爱国运动、开展体育活动、开展评比活动、召开表彰会、平时有组织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等等,这些都能为学校的德育氛围增添浓厚的德育气氛和为学生思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制定好开展德育活动计划:

  这里的“德育活动”是指学校在一个学期中要开展的系列大型教育活动,①如聘请关工作的同志到校作报告、或者开展一场纪念会(三五学雷锋日、四五祭扫革命烈士墓、五一劳动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建国节、十三建队节、元旦、在延安文艺会上的讲话纪念活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活动,等等。)②如开展一场安全防范教育动员大会(防控非典、防控手足口病、接种麻疹、防台风、防地震、防暴风雨、防交通安全等教育大会,举行疏散演练。)③如开展一场捐资献爱心活动,开展一场革命传统教育大会、法制教育大会。④如举办一场书画展览活动、优秀作业展览活动、举办一场文艺汇演活动。⑤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⑥举行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等等,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属于德育活动的范畴,需要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在学期初提前通盘考虑,制定好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的时间,确定好组织者和参加人员,要确定好活动的教育目的。制定德育活动计划,要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要结合教育局的工作意见,要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德育活动计划要列入学校工作周历表,以便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

  五、加强管理与监督,保证德育工作质量:

  加强管理与监督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没有监督与管理,那要开展好一场德育活动是一纸空文。如何加强管理呢?我的看法是⑴工作提前到位。比如这一学期,我中心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和“小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活动,我首先制定“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方案和“小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活动方案,在南诏中心领导班子首先形成统一意见,召开校长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⑵提出要求,指明方向,为开展好活动铺设道路。如我在活动方案中明确要求各校要在开学初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字活动,要在各校显要的地方张贴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要求各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对照讨论《中小教师职业职业道德》新六条“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和旧八条“①依法执教②爱岗敬业③热爱学生④严谨治学⑤团结协作⑥尊重家长⑦廉洁从教⑧为人师表”,要求各校要组织教师要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心得要上交学校存档;要求各校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关内容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个字“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②社会公德,其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③职业道德,其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④家庭美德,其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的主要内容印发给学生带回家向家长宣传并让家长在材料上附言并签名后由学生带回学校收存,把活动方案分发给各校布置实施开展工作。⑶参与活动,共同提升活动质量。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注意防止走过场或留于形式,作为中心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要经常到学校参与活动的开展,这样既能掌握活动的开展情况并能帮助提高开展活动的质量,比如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中心结合了安全教育的防震疏散演练,全体教师全部出动参与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在演练中锻炼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关爱意识。在开展“小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活动时,我中心紧紧抓住教师值日导护为切入点强化责任意识,检查各班卫生责任区是否实现“五无”(地上无痰迹、墙壁无污痕、门窗无破损、桌椅无刻划、卫生无死角)和各班学生仪表仪容、文明礼貌情况,检查各班随堂点名情况等等。在平时的常规工作中经常到校检查两操教师的带班情况。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注意把平时的工作内化为提高教师师德水准的要求及时向教师反馈,形成共识,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达到提高学校管理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便能有利于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确保学校形成良好的三风。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9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的内涵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阶段或阶级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它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的灵魂就是道,业是载道的工具,师是道的传播和业的解惑者。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他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及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其中道德素质是师德的核心。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广义上的师德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教师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累做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道德素质,即传统的育人;第二,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传授那些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隐性知识,并力求做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不管是狭义上的师德,还是广义上的师德,都不仅仅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准则本身,而应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教师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的青年教师,大多数能做到爱岗敬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们普遍的优点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比较新,这给高校教师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与以往相比,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确实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些问题。

  从主观方面看,高校青年教师一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但是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二是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团结协作意识较弱,职业认同感低;四是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深入探索与深刻研究;五是求知欲望强烈,非常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的倾向;六是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难以形成教师人格。

  从客观方面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一是忽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不符合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二是高校所制订的师德标准过高。传统的师德建设过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理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对从事的职业青年教师尚处在适应阶段,对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不切实际。三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来源于实践需求,又能解决现实问题。但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四是缺乏正确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于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范围的普遍性,探究其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根源:

  从时代背景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市场经济本身求利的特征造成一部分青年教师理想目标的实际化,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重利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容易乘机而入,影响和腐蚀部分青年教师。此外,高校近年来在招生规模上的迅速扩大使大批青年教师加入教师队伍,并且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但与之相适应的师德建设体制机制没有及时跟上。

  从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特点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接受过高层次教育,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比较熟悉。他们在看社会主义时习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而这种比较往往只是注意到表面的优劣,对深层次的因素考虑不周,因而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受中西文化撞击的影响,与老教师相比,更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张扬,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把握和自觉承担有所弱化。同时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承担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科研、职称、自身学历提高、生活和经济多方面的沉重压力,无疑使青年教师精力分散,在有限的精力投入选择中往往侧重于能迅速产生实际效益的教学和科研,忽略了师德建设方面的认识追求和投入。

  从新教师的培养机制来看,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有所削弱,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倾向。在教师的培训中,重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视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其次,有的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马上就走上讲台,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教师职业培训,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不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不懂得如何教书育人。有的教师虽然经过培训,但这种培训往往是短期的、突击式的,没有充分发挥老教师在"传、帮、带"方面的重要作用,长效的新教师师德培养机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从高校教师的考核机制来看,当前的教师师德评估考核制度并不完善。许多高校以综合实力的竞争为出发点,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对教学和师德的重视程度无法同日而语。教师评优评先主要依据首要是科研成果,其次是参考教学情况,至于教师的师德则往往是虽在形式上有体现而实际上是可有可无、无关痛痒。许多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大多停留在书面和形式上,未真正落到实处。这种风气的存在和蔓延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对师德的重要性不仅是在理论上无法认识而且在现实中更是不屑一顾。除了考核评优制度之外,高校人事分配、管理等制度都与师德要求不配套,对青年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不够,客观上对青年教师的不良师德提供了继续存在的温床。

  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师德教育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补充到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就是对青年教师系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化。通过岗前培训很多青年教师不仅学习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坚定了职业理想,陶冶了教师道德情操,确立了教师道德信念,为今后自觉履行教师道德行为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对青年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开展师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要贴近青年教师,充满时代特征、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利用青年喜欢、新颖、易于接受的教育载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比如:开展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