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大妈怀疑儿子被偷拍打伤女孩!回应——

  据九派新闻报道,7月15日,网传重庆地铁上一男生母亲怀疑女生用手机拍她儿子,用水壶将女孩头砸出血并骂了女生。女生解释是在拍车厢站牌,男生母亲并不听解释,直接用水壶拍在女生脑袋上,女生头被打破,半边脸流血。男生递纸巾帮助止血。7月16日,重庆轨道交通公安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事发时当事人已报警,此事正在调查中,后续会发布通报。

  

  图源:视频截图据大象新闻报道,女孩母亲说目前孩子还在医院治疗,被打女孩准备走司法程序。目击者回应会出面作证,并称“那个男孩也很无辜,希望大家不要网暴他,通过法律手段达成最公平的处理”。

  视频来源:@大象新闻社会公众需要建立和维护互联网时代拍摄伦理回顾整个事件,确实有太多值得深思之处。诚如一条高赞评论所说,“有时候近视的我就用手机来看站点”,即便没有近视,拍张指示牌备忘,想必也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操作。当然,孩子妈妈不愿自家孩子进入别人镜头的心情也不难理解,毕竟网络之上有太多因一张照片引发舆论风暴的事件。但心有疑惑、产生误会之后,是否就一定要以激烈的方式发问,以至陷入争吵、头破血流?是否可以少一点怒火,多一些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次生伤害?这已不是第一起因“偷拍”引发的争端了。前不久,刚有女生因冤枉地铁大叔偷拍引发舆论争议,后续虽然很快调查清楚、道歉澄清,“写小作文”的女生也受到了惩罚,但整个舆论场由此滋生的戾气、掀起的对立等等却是没有那么容易消弥的,更别说因之耗费的媒体资源与社会关注度了。接连几起事件,其实有很强的普遍性——一方面,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今天,随走随拍,以此记录生活、留下资料,已是许多人的习惯;可另一方面,相互入镜在所难免,在人们的隐私意识水涨船高、又见过太多莫名被恶意曝光的事件后,对于被拍、被发布多多少少都是介意的。这些争端背后,其实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拍摄伦理?从法理上论,所谓偷拍是未经他人同意,以秘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的行为,这是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对于确定的偷拍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法律当然要予以约束规范、进行惩处,这是社会皆有的共识。而生活之中,争议往往就存在于究竟有没有偷拍。在这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法条规定与监管力量恐怕难以立马介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产生,在使用手机之时,当然要避免将镜头冲向人脸,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处的拍摄。另一方面,看到别人举起手机,也别想当然地陷入“被迫害妄想症”中,网上写小作文或是当面大吵大闹、大打出手,恐怕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毕竟,一旦真的小事闹大、闹炸,成为新闻,那么双方被曝光的概率都会大上许多,既然为的就是保护自己的肖像权、隐私权,又何必要去推高事件烈度,将事件向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推?在是否“偷拍”频频引发争议之时,网购平台也上架了许多“地铁防造谣”手机壳,通过可推拉镜头的设置,来防止不必要的误会。但很显然,真正防误会的关键,不可能永远依赖于外部硬件,而只能靠社会公众共同建立并维护互联网时代的拍摄伦理。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突发情况,但遇到问题之时能以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平息问题,这不只是面对摄像头,也是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能。如遇偷拍事件,如何合理维权?请留言。来源 九派新闻、大象新闻、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流程编辑 周航 崔家宁 张墨迪监制 满志禹

   热门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