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高级的活法:慢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运动了几分钟,就盼望着自己能瘦成闪电。

  练了几天的英语,就希望自己能够流利对话。

  读了几本书,就梦想着自己能满腹经纶、出口成文。

  却不知很多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会拖慢前进的步伐。

  三毛说过:

  青年人急于成为大树,而内在本质的坚硬与否便来不及去顾及,一刀砍下去,便是断了。

  越心急,越不进,超求成,越难成。

  与其急功近利,导致前功尽弃,不如从容而行,方可水到渠成。

  厉害的人,早已学会放下“急性子”,回归慢功夫。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只海鸥向大雁学习长途飞行,一个月后,学有所成的两只海鸥准备启程飞向千里之外的南海。

  飞了一天后,第一只海鸥说:“停下来休息一下吧,我有些累了,也有些饿了。”

  第二只海鸥却说:“不行啊,我们要抓紧时间,停下来休息可是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于是,两只海鸥就因为意见不合分道而行。

  第一只海鸥停下来找吃的,同时也开始休整自己,准备歇息一阵子再飞。

  而第二只海鸥振作精神,继续前行。

  一天后,连续飞行的第二只海鸥开始感觉乏力,路过的大雁也看出海鸥的体力不支,劝他休息一下。

  可这只海鸥一昂头,理直气壮地说:“不行,我要赶时间。”说完,他又打起精神,继续往前飞,速度却明显比原来慢了许多。

  又飞行了一天后,这只海鸥开始往下降落,最后掉在地上。他听到一个声音:“你早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他无力地睁开眼睛,看到曾经和他同行的那只海鸥,竟然已经追赶上来啦!

  而地上的这只海鸥却已经无力反驳,它扑棱了几下翅膀,再也没有了气息。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如第二只海鸥一样,总以为加快速度,就能尽早到达目的地。

  但其实,凡事操之过急,往往只会得不偿失、顾此失彼。

  张维迎教授曾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不怕你们厚积薄发,最怕你们急于求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活得太着急的人,容易在焦虑中迷失方向,最终自毁前程。

  有位网友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在学校时,其他同学忙着考研、考证,他却只顾着做兼职。

  有人劝他别浮躁,他却说:“早晚都要出来赚钱的,早一步总比晚一步好。”

  大学毕业时,本来已经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又嫌打工赚钱慢,辞职去创业。

  刚开始他看人家做暖通很赚钱,就跟着做;

  后来听说开店利润可观,他又开了家服装店;

  干了一段时间没收获,又改行做汽车销售;

  听说小红书在风口上,又冲了上去……

  就这样,五年内尝试了六份职业,发现什么也没做好,也没挣到钱。

  白岩松说过:“这不是一个短跑的时代,而是一个长跑的时代。”

  生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学会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向未来跑去,才能一步一步抵达成功。

  人生路上,不要让你的努力和优秀,败给了心急。

  懂得放慢自己,才能在纷乱如麻的生活中,走出自己的快捷之道。

  陈忠实,与路遥是同时期的作家。

  当年,路遥写《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时,陈忠实还没有什么大成就。

  身边的人都在催他要赶紧写点什么,不然就要落后。

  陈忠实并不着急,反而先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查资料,找素材。

  为了能够静下心来,他在1988年就从城里搬到乡下的老屋,谢绝一切采访,排除一切干扰,闭关潜心写作。

  三年后眼看小说写了大半了,领导找到陈忠实,要他出任陕西省文联要职。

  他忙拒绝说:“我不是当官的料,我只适合写作。”

  可是领导说:“这是组织决定。”

  他又说:“我已经45岁了,再不写就来不及了。”

  就这样,他先后三次拒绝了高官厚禄,有好多人说他傻,他却一点儿也不在意。

  1年后,近50万字的《白鹿原》诞生了。

  到如今,《白鹿原》不仅获得了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出版印数已超过百万册,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形式。

  《三国志·王昶传》中写道:“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过于求成者,只会根基不牢,最终因快而衰。

  而慢中求存者,终能深根固柢,最终行稳致远。

  最近火出圈的《神探大战》,又再一次地向世人证明:年过半百的刘青云,好演技。

  1982年,18岁的刘青云成为无线训练班第12期的学生。

  因为外表的不足,出道很早的刘青云只能跑龙套。

  直到几年后,刘青云才在电视剧《新扎师兄》中崭露头角,但此时的他却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演戏。

  他开始频繁地跑图书馆,看很多关于演戏的书,想很多关于演戏的问题。

  他还会读很多名著,然后再去看电影版,会代入进去观察演员的表演。

  这几年也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巅峰时期,但此时的刘青云却有些低调,一直处于学习的蛰伏阶段。

  准备是有用的。1992年,沉寂8年的刘青云靠着《大时代》里偏执倔强的方展博火了。

  自此,刘青云开启了自己的“青云”之路,成了被16次提名、2次获得金像奖的影帝。

  古语云:伏久者飞必高。

  所有一鸣惊人的惊艳,都少不了韬光养晦的积累。

  敢于沉淀自己的人,方有一飞冲天的资本。

  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方是强者的必胜之道。

  作者狮小主曾经分享过她身边的一个故事。

  她的表弟从初中就开始学书法,和他同班的有个天赋极高的男生,当时就已是当地最年轻的省书协会员。

  而表弟只刚刚有了申请参加市县级书法家协会的资格。

  表弟也不焦急,只是跑去问老师怎么才能写好字,老师给了他两本王羲之的字帖,叫他分别各临五年。

  表弟乖乖的听话照做了,还被那个男生嘲笑:“你就是写过王羲之又能怎么样?趁着年轻,赶快出名赚钱才是正事!”

  表弟置之不理,依然坚持每天临摹。

  不曾想到,没过几年,表弟就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了。

  而另外那个原本应该有更高成就的男生,因无心临帖,至今止步省级会员。

  导演王家卫说过:“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慢和时间都是必须的。”

  优秀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

  他们一直很努力,却从来不着急。

  历史作家汪衍振,花了大半辈子研究晚清三大名臣。

  他耗费21年心血,只写了《曾国藩发迹史》、《李鸿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三部历史小说,被媒体誉为“中国最笨的历史作家”。

  21年来,他除了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外,就是埋头查资料、核对史料、读书、写作。

  为了彻底搞清楚曾国藩初人官场12年的升迁细节,他曾搜阅了近2000万字的珍稀史料。

  有时为了核实一段史实的出处,他能从夜晚一直工作到大天亮,有时慢到一天只能写60多个字。

  对于“最笨”这个称号,汪衍振表示笑纳:“媒体或读者说我写的是‘龟速’,这是事实,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能耐得住冷板凳。”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

  精雕细琢,慢慢打磨,才能出优品。

  日积月累,徐徐图之,方能得成功。

  厉害的人都明白,好的人生,不怕大器晚成。

  在庞大而优秀的作家队伍中,莫言57岁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精英们天才似的创业背后,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66岁才开始尝试开连锁店;

  在高手如云的画坛中,75岁的摩西奶奶才开始学画画……

  不着急的人生,看似慢,却别有一番风景。

  人生总有无限可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生活,才是真正的人间高手。

  慢慢来,成自来。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里写到: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

  默默努力,静静蛰伏,看似行事缓慢,实则可事缓则圆。

  好的人生,从来都不着急。

  唯有养精蓄锐的沉积,方有信手拈来的从容。

  点个「关注」,愿你能在匆匆流逝的时光中,淬炼出自己的漫步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