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师的诗歌范文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1

  一.课前――搜集与文本有关的诗歌

  为了增加读诗的数量,扩大读诗的范围,我们在教学每一篇非诗歌文本前,都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该文本的具体特点,自己搜集一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诗歌。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前,学生搜集的诗作有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教学司马光的《赤壁之战》之前,学生搜集的诗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曹操的《短歌行》等。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是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这一做法可以提高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因为为了搜集到更多更好的诗作,学生们就不得不上网浏览,不得不跑图书馆阅览室,不得不去翻阅各种各样的诗集和诗歌报刊。其次,虽然这种读法对学生来说往往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它可以使学生明显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领略中国诗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再次,这种做法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泛读、略读和速读的能力,为以后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准备条件。

  二.课上――将搜集到的诗歌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有些作品老师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学生还是不甚理解,但若用比较法就会容易得多。因此,我们教学每一个文本时,都应该从搜集到的诗歌中精选几首跟文本关系最密切、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思想和情感都比较难把握的作品。郁文的内容是描写秋的清、静和悲凉,借以抒发那落寞孤独的清愁,但全文竟不着一个“愁”字。为什么呢?于是,我们就将该文本跟辛弃疾的《丑奴儿》来比较阅读。辛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本身不就是答案吗?郁文的表现手法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理解呢?用李煜的《相见欢》来进行比较阅读,理解起来就显得很方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中哪一景象,哪一词语不透出一股情感呢?即使是“西”、“钩”、“梧桐”、“秋”,这些名词儿,也露着活鲜鲜的愁思。这就叫“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叫情景交融。

  通过比较阅读,既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加深对选学诗歌的理解,进而也就会更加真切地体味到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独到之处,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课下――尝试着写一点诗

  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适宜写诗;同时,中学生又有着极强的模仿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以后,很容易做到“不会写诗也会吟”。但是,由于中考和高考对诗歌这种文体写作的限制,平时教学中我们几乎忘记了学生还可以写诗。其实,随着读诗背诗数量的增加,学生的语感会不断增强,欣赏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诗歌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大,有时会萌发出写诗的欲望。这时,老师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尝试着写一点诗。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诗作,让学生运用“仿写”的形式模仿他人的诗来写;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用诗歌的形式写几句读后感写评论什么的。如,学习《荷塘月色》后,有学生写了这样的小词:“荷花红,荷香浓。喜淡愁亦淡,月色正朦胧。蝉唱蛙鸣千般闹,我心如塘水自清。”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有学生写了这样一首小诗:“士为知己死,千古传英名。信陵今若在,何处寻侯生。”这两首诗,前者概括文意,后者发表感慨,不仅扣住了文本的内容,而且也有比较浓郁的诗味。对这类喜欢诗歌、愿意写诗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诗歌创作;而对于个别对诗歌完全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不必强求他们去写诗,顺其自然即可。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中国历代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曾从诗歌中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尤其应该让学生从诗歌中汲取一点深邃和宁静,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是非常有益的,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2

  对于这一年的学习,我无限热爱和留恋,我甚至希望驻校不是一年,而是三年,五年,甚或十年。不是我贪心,是因为在首师大每一个读书的日子都是那么明亮而饱满,我像一棵绿萝,拼命吸取水分和营养,然后不断从身体里长出身体,从绿叶里长出绿叶。这一年的学习帮我打开了视野和思路,学习也使我对自己的诗歌写作变得更加自信和坚持。无疑,这要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安心学习的机会,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校系统地安排了诗歌研讨、讲座、对话、访谈、诗歌朗诵和给学生上诗歌课等形式,建立了诗人与学院、评论家、国内外研究者的立体联系和深层互动。学校对服务诗歌的公益心和扶植诗人的赤子心,以及细致琐碎的工作中闪烁的诗歌良知和纯粹品质,让我感动。这些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都与诗歌有关,又超出了诗歌本身。因为这一年的学习,我对诗歌的感恩和敬畏与日俱增。

  我的驻校得从 2013年9月12号这一天说起。初到北京,我和几位老师去看望牛汉先生,他用抖动的手为我在《绵绵土》这本书上签上他的名字,这可能是他最后的签名,无比的珍贵。牛汉先生当时说话已经有些含糊,他示意我坐在他身边。坐下去的时候,我发觉他真的很高大,需仰视才见。在后来一年的学习中,我常常感觉牛汉先生就坐在我的旁边,温暖如灯。

  这一年在吴思敬老师的指导下,我系统地学习了一些诗歌理论方面的知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吴思敬老师认为,我的诗歌,存在语言上的拥挤和情感场面上过于铺排的问题,因而减弱了诗歌表现的力量。吴老师建议我在多阅读中国古典诗歌的同时,也要阅读国外一些优秀的翻译诗歌,从内容和思想上吸取这些文学作品的精华。因此我在首师大图书馆系统地阅读了一些这些方面的书籍,并且详细地做了五本厚厚的笔记。首师大图书馆找不到的书,我就去国家图书馆找。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平均有七到十天的时间待在图书馆里看书。除了看一些诗歌方面的书籍,我还系统地看了一些小说,比如村上春树的一系列小说,毕飞宇的一系列小说,余华的一系列小说,莫言的一系列小说,杜拉斯的一系列小说。我尝试用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来写诗歌――文字的形象的十分之一露出水面,而情感和思想的十分之九隐藏在水下面。

  在这一年学习结束的时候,我整理了一下读书笔记,我总共读了 54本书,可能还要多些,有些可能没有被记录。这其中不包括对杂志的阅读。有些我认为重要的书,比如对我某方面的学习有意义的书,我会重点地做笔记,对作者的写作方式,写作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作品进行自己观点的评述。通过这样一种阅读,来从中吸取营养。在这些书中,对我产生影响比较大的是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兰波诗集》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等。莫言的小说,对我的诗歌写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莫言有很强的想象力,那种嗅觉,味觉,听觉的打通,还有词语搭配的出人意料,都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他用一种非常轻的方式去写一种重的生活,他用一种欢乐的方式去写痛苦,我把他作品中的这些东西,他的魔幻意识,甚至他小说中的暴力美学,他所呈现出的语言的狂欢,吸收到我的诗歌中,在我的诗歌中进行转换,成为我诗歌写作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学习中对我影响大的另一个作家是巴勒斯坦诗人穆罕默德达维奇,他是一位伊斯兰诗人。新疆也同样是伊斯兰的领地,跟他的国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从小在一种伊斯兰的氛围里成长,我熟悉他们的风俗,礼教,熟悉他们的主麻日,清真寺。所以我的诗歌创作,很受穆罕默德达维奇的启发,在他诗歌风格和创作主题的影响下我写了《悲伤是这儿的,也是我的》《寄往故乡的邮包》《在伤口上建立一个故乡》《黑走马》等一系列与故乡有关的诗歌。这些诗歌与我以往的诗歌相比,在风格上和思想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往我只在意自己的声音,而不去关注群体的声音,更没有想到要去替一个群体发出声音。在写作风格上,我也减少了情感的铺排,加强了思想性和语言的力量。

  除了在图书馆看书,我也坚持去各大院校听课,我听过北大张颐武教授的课,中戏陈小玲老师的话剧表演课,中戏英国教师罗斯老师的表演课,还有首师大几位老师的课。每一堂课,我都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做笔记,课后写体会与感想。在我所听过的这些课中,戏剧表演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国外,很多诗人同时也是剧作家,比如克洛代尔,更著名的一个人物是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戏剧强调的是表达和沟通,可能这也是我的诗歌写作所应该强调的。很多时候我只管写诗,而不去考虑和读者之间的沟通,这样就形成了隔阂和距离。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我开始考虑怎样和读诗者进行沟通的问题。在此期间,我还看了三十多场话剧、歌剧、音乐剧、儿童剧、昆曲等演出,我把这些看过的剧做了一个整理和记录,其中对我影响深刻的有人艺的话剧《大将军寇流兰》,北大百年讲堂的德国话剧《朱莉小姐》,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游吟诗人》,孟京辉的话剧我也系统地看了一些,写了一些小文章,进行了比较和学习。我觉得自己更钟情异域文化带来的碰撞和思维的延伸快感。也许很多诗人会从译诗或其他诗人那里得到滋养,但对我而言,小说和话剧好像是更富饶的宝藏,而小说、话剧与诗歌间的神秘联动,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任何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通过这些广泛的阅读和学习,能够打开我的视野,拓宽我写作诗歌的道路,可以让我走得更远,也可以让我和读者走得更近。比如在我这一年学习接近结束的时候,我写的一首诗歌《两只老虎》,就采用了戏剧表现的手法,这里是《两只老虎》中的一小段:

  两只老虎,只是在固定的空间来回走动

  像两个穿着条纹睡衣的人

  因失眠而苦恼,默数着催眠的绵羊

  一只两只三只,一千只雪白的羊

  都从肿胀的眼皮底下飘过

  让它们去新疆的大草原,内蒙的大草原

  世界的大草原

  两只老虎心怀慈悲

  从没有生出吃了这些羊的念头

  在这里我把两只老虎当两个主要角色来进行描写,它们穿着条纹的睡衣,眼皮肿胀,在固定的空间,在一个被灯光打亮的小小舞台上来回走动。它们心怀广阔的理想,却被现实所困。我不知道把戏剧的场景,人物,情节虚构等表现形式放到诗歌写作中是好还是不好,我只是在学习中进行吸收和探索。

  在参加诗歌活动方面,学校也为我做了大量丰富而有意义的安排。从去年九月,我来到首师大,就参加了一系列的诗歌活动, 2013年10月我给学生做了《一首诗的诞生》的诗歌讲座,与学生们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和互动。同年 10月,参加了法国诗人穆沙的诗歌讲座,以及在北师大的国际诗歌朗诵会。 2013年11月参加了《诗刊》组织的雁荡山采风活动,浙江文成华文青年诗人奖颁奖活动,浙江省作协一对一作品评论活动及温州行采风活动。 2013年12月参加了北方工业大学诗歌朗诵评奖活动。参加了《小说月报》举办的蒋一谈读书会活动。并多次与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生,鲁迅文学院公安班学生在一起互相探讨和学习。

  除了学习和交流,在首师大学习的这一年,我还做了诗歌年选的工作,参与了整理编选驻校诗人十年诗选的工作。为了做好年选,我在 2013年9月到 11月集中阅读了当年大量的刊物和杂志,从《诗刊》《星星》《诗选刊》到民间的各种小刊物,总计有七十多种。其中的诗歌,我都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以往阅读诗歌,我是以读者的角度去阅读,而做年选,则要把自己放在高一点的角度,我要从一首诗歌的语言,内容,结构,深度等方面去考虑,而不是单从自己的喜好。阅读过程很辛苦,但读到一首好诗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读到华万里《夜归人》的时候,眼睛一亮,所有的劳累都消失了,只剩下阅读带来的喜悦和感动。做编选工作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对这一年全国诗歌写作状况的了解,引起我对自己写作的一些思考,我把自己的诗歌写作放于其中,去比较,去归纳,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我以前只是埋头自己的写作,埋头自己的阅读,而我的诗歌写作,太局限于自己身边的生活或者蒙蔽于词语的囚笼,无法触及世界。年选工作,是对我诗歌写作极其有力的打开,它让我在审读别人诗歌的同时也看见了自己,对于编选驻校诗人十年诗选的工作,则让我从前九位驻校诗人那里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闪闪发光的东西,包括他们驻校期间的学习方法,他们写作的思考等,对我的学习都是一种帮助和参考。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从首师大老师身上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每一位老师都对我倾注了心血和汗水,吴老师经常对我提出一些学习上的建议,包括我在诗歌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我今后诗歌写作的方法、方向。吴老师认为,独特的故乡这一题材,是别人所没有的体会,我可以朝此方向进行系统的写作。吴老师的建议对我字字千金。首师大的另一位老师孙晓娅,则给了我另一个方面的引导,从做诗到做人,她都希望我能真诚和宽容。和赵敏俐老师的交流虽然不多,也曾想去听赵老师的课,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终于遗憾地没有能实现,但他的诗歌却给了我崭新的启示,在他的诗歌朴素、低调,看似没有任何技巧,但却包含着很大的技巧,这些正是我需要努力学习,努力去达到而未曾达到的。

  林莽老师在我的书评中说:在杨方的许多作品中 ,我们看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对其他艺术门类和西方现代诗歌的借鉴与融会。正是这些,让她的诗歌有了诗歌艺术情感的深度,语言的根底和文化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看到,她的诗歌近些年在不断地变化与上升。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首师大这一年完整的学习分不开。首师大老师和学生们给予我的,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我一生都值得珍惜和珍藏的东西,走出首师大的校门之后,也许我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这一年的学习,不仅是提高,也是锻炼和修正,甚至是对我写作思想的一次大改变,从狭隘到宽阔,从浅表到深层,从零碎到完整。这些变化正是驻校赋予我的。在要离开的时刻,我多想说,我还没有在学校待够,我还想继续留在首师大,首师大将是我一生的,美好的回忆。

  我感谢首师大,感谢这一年的驻校时光。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3

  究其原因,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一、高二年级诗歌教学模式里,功利化教学现象比较突出,以考试为指向,多是把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形成以解题为方向的诗歌教学模式。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最终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大大弱化。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基本是相关内容的复习,主要是关注学生应试时的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提升。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问题,诸如学生自身的诗歌相关知识的积累、情感世界的丰盈细腻、审美情趣的体悟涵泳等,这些都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和长时间的积累。

  要改变当前的诗歌教学现状,我们认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必须一盘棋,从高一年级开始,统筹规划整个高中三年的诗歌教学。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借学校开展岗位竞技月活动,重点关注了高一起始年级的诗歌教学,我们认为高一年级的诗歌教学要依据学生年龄小、诗歌欣赏积累少的特点,课堂教学要“缘情入境、 回归诗性”,引导学生关注意象,读懂意象,感知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以意逆志,以情感人

  诗歌理解有三个层面:语言层面、意象层面、意蕴层面。通过本学期开学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初中的诗歌教学更多看重读读背背,基于年龄的特点,更多地强调诗歌本身的记忆,更多看重学生的知识量的积累,而教学生如何通过语言体察情感、学会鉴赏的部分较少,学生更多地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象的感知上,很难做到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准确捕捉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含蓄的细微的情感倾向。基于以上的考虑,起始阶段,不宜太多传授相关表达技巧,而是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带着孩子沉浸到相应的情境中去,尤其是针对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带学生慢慢去咀嚼,去引导深入,去感受文字下面蕴积的情怀,去引导学生寻找作品意义,使学生自己获得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愉悦,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譬如朱丽琴老师的《饮马长城窟行》的教学片段:

  生:青青河边草,诗人如何从青草想到自己的丈夫的?

  师:有同学能帮忙解决吗?

  师:老师先提示一下。青草,还有刚才解读的枯桑、海水,这个在诗歌的表现手法里属于什么手法?

  生:起兴。

  师:那在这首诗中,这样起兴,好还是不好?

  生:好。

  师:你怎么感觉到好了?

  师:在你们众多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你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你来说一下。

  生:我感觉就是可能丈夫离开的时候,小草还没有那么多,现在河岸边的小草变多了,说明时间过了很久了。

  师:哦,说明丈夫离开的时间很长了。我们来关注一下写草的形容词,有哪些?

  生:青青、绵绵。

  师:好!丈夫刚离开的时候草没有那么多,现在长得很多,沿着整一条河,丈夫离开的时间很长了。还有更深层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青草长得绵延不绝,说明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也是绵延不绝。

  师:很好!青草绵延不绝代表“我”对丈夫的思念也是绵延不绝。还有一个形容词呢?青青什么意思?

  生:草长得很好,

  师:说明思念怎么样?

  生:思念也很好……(生大笑)

  师:还有没有别的形容词?

  生:浓烈。

  师:对了,浓烈,对丈夫的思念可不是淡淡的,可不像泉水一样,而是非常浓烈,非常绵长,绵延不绝,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可能从丈夫离家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然后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不断完成自己的新发现,学生思维在不断补充中互相启发,所有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诗歌的情感体察正是在师生共同沉浸于诗歌营造的情境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诗人那微妙的思绪流动和变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感知,被挖掘。

  二、追流溯源,丰盈情感

  鉴赏诗歌,一定要读懂意象,诗人通过一定的意象来抒发自身的感情,这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诗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已经形成特定意象承载相应内涵,如“望月怀远”“红豆相思”“松菊高洁”等等,要能完全理解诗人真正的情感指向,就要了解诗歌实体形象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因此教师要通过横向和纵向拓展,让学生理解某种类型的诗歌情感倾向,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刘剑平老师的《短歌行》教学设计(片段):

  初读

  (1)朗读提示:要注意到四言诗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幻灯展示)(读诗2分钟)

  (2)思考:在我们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动笔画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4分钟)

  明确: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幻灯展示)

  点出关键词(难忘、杜康、断绝),明确“忧”的长久持续,萦绕心头。

  拓展:那酒和悲有关系吗?你能想到与酒有关的诗句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结:

  酒与情感紧密相连,高兴时酒可助兴,悲伤时酒可遣怀。酒的浓烈展示着情感的厚度。对酒当歌,抒发人生短暂的忧苦,一杯酒就把曹操忧苦的心境表现得更加厚重深沉。

  这种引导就能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情意识,就能很快地理解曹操在面临大战前的那份复杂深沉的情绪,理解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所传递的情感特点。

  再如朱丽琴老师的《饮马长城窟行》的教学片段:

  师:(幻灯片)我们说世间唯有情难诉,情中只有相思苦,相思是情的升华,更是心的煎熬。在这首诗歌中,思妇的情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诗歌是随着思妇的思绪曲折回旋的。只有到了这样的程度才算真正读懂。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表达相思的诗歌呢?

  生:《氓》

  师:这个不是相思之情,还有吗?《短歌行》中引用的《子衿》,(展示《子衿》)齐诵。

  师:(解释《子衿》诗句)注意每一节的最后一句。即使我不来,难道你就不能给我消息嘛?即使我不去,难道你就不能来看我吗?女子的情感在这里很复杂,而且很浓烈,对心上人非常想念。非常想得到心上人的消息。这时我们可能会想,女子是有多久没有看到心上人呀,但是我们往下看。

  师生齐诵: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师:原来只有一天没有见而已。

  师:再看来下一首《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表达这种相思之情。大家齐诵一遍。

  师:今天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再推荐一首相思诗歌《夜雨寄北》,齐诵。

  师:这里也是先表达相思之情,再想象相聚时的欢乐场面。相聚时,我们秉烛夜谈,灯芯被烧黑了,一起来剪掉,继续夜谈。

  朱丽琴老师把三首不同时间的诗歌放在一起,让学生去感知,尽管时间在流逝,时代在更迭,但人类的某些情绪是共通的,它们总会在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共鸣。这种体验感悟式的情感教学,能激发起学生的审美兴趣,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文本所独有的环境中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也在这一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和升华。

  三、看重逻辑,感化心灵

  一篇好的课堂设计一定有思维流动的过程,一定要能形成完整的问题链,使学生的思维从已知向未知推进。教师是否高明,就在于能否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问话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思维训练要体现在意象层层深入的诱导中,从表层意象到深层意蕴的概括、分析、推断中,就是完整的思维训练过程。但诗歌的理解困难之处,就在于它的含蓄、它的多义。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痛无味”,如何析出诗歌具体、真实的情感指向,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在于教师能不能创设情境,拨开层层的语言迷雾,通过意象的品味咀嚼,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层层推进的问题链的设计,使学生最终能靠近作者的思想内核。

  朱丽琴老师教授《饮马长城窟行》,教学思路就是从意象入手,感知情感,最终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抵达诗歌的思想内核,既让学生沉醉于诗的意境,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

  请看备课组最后的课堂反馈总结:

  首先整体诵读全诗,然后,由学生讨论生成问题,再由学生回答,由起兴意象与题目互相应和,来串起整首诗歌的理解,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既表达思妇感情思苦喜愁的情绪变化流动,也展示了不同表现手法如何增强诗歌表现力。同时,放在历史长河中理解同类诗歌如何微妙精准地表达情绪,让学生初步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最后,用自己语言改编意境,落实内化能力的要求。各环节衔接自如完善,课堂气氛热烈积极。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4

  本次问卷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选择题24题,自主性问答题2题。参加调查的人员为部级示范高中的在校生,人数340人(涵盖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兼顾文理科),收回有效问卷310份。问卷内容统计如下: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从课内诗歌学习状况、课外诗歌阅读情况、课内外诗歌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

  高中生诗歌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

  (一)课内诗歌学习状况:

  1.你认为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诗歌篇目的数量( )

  A.太少 B.合适 C.太多

  2.你是否喜欢中学课本中的诗歌作品( )

  A.喜欢 B.不喜欢

  C.有一些有兴趣 D.无所谓

  3.你更愿意学习哪一种诗歌( )

  A.中国古代诗歌 B.中国现代诗歌

  C.外国诗歌 D.都不想

  4.你觉得旧体诗和新诗你更愿意朗诵哪一种( )

  A.旧体诗 B.新诗 C.两者都适宜

  5.你学习诗歌主要是为了什么( )

  A.提升人文素养 B.增加日常谈资

  C.提高考试分数 D.个人爱好

  6.诗歌的哪个特征最让你喜爱( )

  A.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

  B.意境深远

  C.内蕴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操

  D.蕴含哲理

  7.你读一首诗最先关注的是什么( )

  A.语言 B.哲理 C.内容 D.手法

  8.你记忆背诵的诗歌大概有多少首( )

  A.60 B.100 C.150 D.200

  9.你认为什么是诗歌品鉴( )

  A.对诗歌情感内容等有一定的认识

  B.得到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

  C.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的体验

  10.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对你阅读诗歌是否有帮助( )

  A.帮助很大,触类旁通,读懂其他类似作品

  B.效果一般,一些诗歌还需要个人体验

  C.只对诗歌鉴赏的考试有帮助

  D.没有什么帮助

  11.诗歌教学对你的情感体验有怎么样的影响( )

  A.能够在特定场景下激发我的情感体验

  B.使我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C.使我有更多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

  D.没有什么影响

  12.诗歌教学对情感价值的张扬是否让你对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

  A.让我对发现生活、生命的意义有了很大的帮助

  B.我能够更多地关注生命

  C.对待生命的态度看法有一些改变

  D.没有体验感悟

  13.通过对诗歌情感的关注,你体验诗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

  A.很有帮助,体验诗歌情感更加准确

  B.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诗歌情感体验较好

  C.有一些提升

  D.没有变化

  14.你认为现阶段的诗歌题考查对你解读诗歌有什么作用( )

  A.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B.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某类诗歌有了更好的把握

  C.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D.让我觉得诗歌鉴赏是很机械的行为

  15.课内诗歌学习后,你对诗歌的兴趣( )

  A.增加了 B.没有变化 C.兴趣降低

  (二)课外诗歌阅读状况

  16.你课外读诗歌吗(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不读

  17.你购买过诗人的诗集吗( )

  A.购买过 B.没有

  18.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阅读诗歌作品(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从不主动阅读

  19.你主动阅读诗歌时,一般选取什么类型( )

  A.古典诗词 B.特定作者

  C.现代诗歌 D.外国诗歌

  20.你对诗歌的了解,主要是通过( )

  A.课本 B.课外读物 C.网络 D.其他

  21.在日常写作中,你是否引用诗句以增强表达效果( )

  A.经常 B.从没

  C.不自觉引用 D.特意追求引用效果

  22.当你有情感需要抒发时,能否用诗句表达你的情感意图

  ( )

  A.能 B.不能 C.没有想过

  23.你平常写诗歌吗( )

  A.不写 B.偶尔 C.老师要求写才写

  (三)课内外诗歌活动(以下写在问卷上)

  24.你参加过哪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 )

  A.诵读比赛 B.写作比赛 C.诗歌品读会

  D.选修课 E.其他

  25.参加这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比如:读诗时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景生情,更愿意也更容易用诗意的语言抒发个人情感体验等)

  26.请写出一首或一句对你影响最深的诗歌。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三、根据上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在分析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1.目前约九成的学生对课本中诗歌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表示肯定,认为目前中小学课文中的诗歌数量适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67.6%的学生更愿意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在诗歌学习目的方面,选择“提升人文素养”的占57.8%,选择“个人爱好”的占19.4%,均高于选择“提高考试分数”的16.4%。这说明学生在诗歌学习时,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别突出。在学生记忆背诵课内诗歌数量方面,能记忆背诵的篇目达60首的占24.4%,达100首的占40.0%,达150首的占19.7%,达200首的占15.9%。而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收录诗歌85首,初中阶段收录诗歌89首,高中阶段必修课本收录诗歌27首,共计201首。可见,学生对已学习过的诗歌的识记有限,考试要求的必背篇目记忆清晰准确,除此之外的篇目主动记忆率不高。

  2.在“诗歌最令人喜爱的特征”方面,“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与“意境深远”二者平分秋色,总占比达到84.7%。可见,在诗歌阅读体验中,外在感性认知与内在情感共鸣是决定诗歌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读一首诗时,42.2%的学生最先关注语言,36.2%的学生最先关注内容。这一数据说明,高中生在诗歌阅读体验中,诗歌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容对学生喜爱诗歌的程度有很大影响。有六成的学生认为诗歌品鉴是指“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的体验”,这同样说明外在感性认知与内在情感共鸣对诗歌阅读体验的重要意义。

  3.有33.5%的学生认为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老师传授的阅读方法对其阅读诗歌帮助很大,48.8%的学生认为作用有限。这个调查结果显示诗歌教学对学生诗歌阅读有一定帮助,但也存在局限性。具体而言,在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方面,诗歌教学有积极意义。此外,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对诗歌情感的关注能提高体验诗歌的能力。

  4.针对现阶段诗歌文本的考查形式,负面评价的比率较高。选择“对自己解读诗歌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和“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某类诗歌有了更好的把握”的比率为49.7%,选择“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和“让我觉得诗歌鉴赏是很机械的行为”的比率为50.3%。

  5.在课内诗歌学习对学生诗歌读写兴趣的影响方面,3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诗歌的兴趣,54.3%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还有8.7%的学生认为兴趣降低了。可见,现阶段诗歌教学有一定价值,但问题严重。

  6.学生课外诗歌阅读情况好于预期,有58.9%的学生能在课外阅读诗歌,56.5%的学生曾购买过诗人的诗集,这项数据从高一到高三呈现上升趋势。32.9%的学生在小学主动阅读诗歌,38.7%的学生则从初中开始。这说明课外诗歌阅读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是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时,超过四成的学生倾向选择古典诗词,可见古典诗词对学生的影响力大。

  7.学生主要通过课本与课外读物了解诗歌,这两种情况各占四成。学生对课外诗歌阅读有较强的意愿,有约八成的学生愿意引用诗句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强化个人情感的抒发。有近七成的学生能够偶尔写诗歌,或在老师要求下创作诗歌。

  8.通过对课内外诗歌实践活动的调查发现,大约有五成的学生曾参与与诗歌有关的活动,主要形式为参加诵读比赛和听讲座。诗歌创作、诗歌品读会活动的普及率则较低。90%以上参与过诗歌相关活动的学生都认为,参与这些活动,对个人诗歌的情感体验有帮助,使他们能通过诗意的语言强化情感体验。在对“影响学生最深的诗歌或诗句”的调查中,有约五成的学生写出了课本之外的诗歌或诗句,其中,中外诗歌比例约为9:1,古今诗歌比例约为7:3。

  四、高中生学习诗歌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数据采集,我们对高中生课内诗歌学习状况、课外诗歌阅读情况、课内外诗歌活动三个方面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还原诗性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语文诗歌教学对诗性重视不够,学生对诗歌课堂教学的认可度不高,但学生在诗歌阅读上的热情、对诗歌美的追求并未消退。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别突出,他们更渴望通过阅读诗歌丰富自我的情感经验,在想象和共鸣中感受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在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上获得新体验。可见,感性的“诗性”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内心,是人们共有的情感追求。这些使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还原诗性成为可能。

  2.调查结果为我们的诗歌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诗歌的阅读不能只是理性、思想性的解析,更应该立足于诗性感受。诗歌阅读应是在外在感性认识与内在情感共鸣之后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诗歌的课堂教学,教师应重视诗歌的想象性、象征性和情绪性,以“吟诵”“浸润”“体验”为手段,以充沛的情感为根基,体味诗歌阅读和创作的本真与唯美,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体悟诗歌,引导学生专注于诗歌的想象空间与语言魅力,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产生心灵的愉悦,获得诗性的还原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5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插进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

  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活动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自主读书中不断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6

  11月7日,“诗的”跨界艺术巡展中,展出了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品《人与诗》。

  11月7日,一场名为“诗的”跨界艺术巡展在杭州落幕。这是本年度和诗歌有关的活动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事件。这个艺术展从年初开始,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杭州五个城市进行,跨度整整一年。其最大特点是所有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多媒体艺术等等,创作灵感统统源于某一首具体的诗歌。展览的参与者也全部都是通过新媒体社群召集和组织,从发起、策划、创作再到最终展出,都体现了浓郁的新媒体社群特征。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件,则是纪录片《我的诗篇》在全国的众筹放映。《我的诗篇》是一部反映工人诗人生存境遇的大型纪录片,影片的最大特点是由诗人执导,以诗歌作为叙事主线统摄全篇,冷峻的叙事之外,是浓郁的诗情。而更有意思的是,像这样一部本来没有希望走院线渠道的电影,借助了诗歌在公共空间逐渐增强的影响力和新媒体的社群效应,通过不同城市发起者众筹的方式,已经在全国各地影院上映了近千场,堪称奇迹。在艺术院线缺失的中国,这样具有开创性的模式,其实是为所有小众电影的放映提供了一种全新路径。

  这两件事都和两个关键词有关:诗和新媒体。我觉得这两件事,是诗歌在新媒体语境下才可能有的传播方式。诗歌通过跨媒介、跨语言的现身方式,间接渗入公共话语空间。 诗歌与人的物理连接

  继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带有浓重再启蒙色彩的全民诗歌热潮之后,沉寂30年,诗歌似乎再次进入公共空间。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介质,或说底层架构,是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说除了手机,从来没有一样东西,让诗歌和人如此近距离地实现物理连接。

  除了纸质民刊,在PC互联网时代,诗歌是通过BBS进行传播的。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有过一段诗歌论坛的黄金期,那时涌现出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像北大新青年、诗生活、黑蓝、左岸,汇聚了第一代文学网民的精华。但热闹归热闹,这时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而过多渗入公共话语空间,更多的只是诗歌圈层内部的众声喧哗。

  BBS也从最初的开放性交流,逐渐变成某一诗歌群体或诗歌流派的阵地。群体和流派之间的分野,降低了诗歌讨论的有效性。后来论坛衰落,博客兴起,但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成功,诗人的博客则更像是个人创作的日记本,进入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甚至智能手机的出现,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也没有人会联想到这会与诗歌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诗歌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个偶然,却意外引领了一场诗歌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热潮。自从2013年3月11日,“读首诗再睡觉”这个公众号推出以来,3年过去了。“读睡”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诗歌传播的全新模式。在内容的制作上,从诗歌选择、评价,到标题、配图,朗读的制作,“读睡”都给新媒体的诗歌传播创立了新的标准。每天一首诗的阅读加固定时间段的推送,非常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读睡”是希望把读诗这件事情,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也希望能影响更多人。在诗歌的传播中,“读睡”更看重的其实是诗歌与人连接。情感的慰藉和共鸣,也许只是浅层的需求,“读睡”更希望的是,通过读诗,能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未曾意识到的自己。 11月7日,“诗的”跨界艺术巡展中,展出了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品《人与诗》。

  无论是“读首诗再睡觉”,“诗的”巡展,还是《我的诗篇》,都只是诗歌在新媒体生态基础上的N种可能之一。这个语境中,还涌现了余秀华这样的诗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样爆红的诗篇,以及莫西子诗、程璧这样的民谣歌手,甚至《路边野餐》、《长江图》这样力图通过诗歌来呈现影像深度的电影。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产品,正在为诗歌的创作、传播和衍生带来更多可能。而且,比传播更能带来价值的衍生产品,涵盖了当代艺术、音乐、电影、戏剧、书籍、手工,以及各种想象不到的文创产品的研发,刺激着无数创意人和创业者的想象。 唤醒生命的意义

  与30年前不同,诗歌的重新归来,遭遇的是一个空前消费主义的,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突飞猛进的中国语境。经历了10年的物质膨胀期,新崛起的所谓中产阶层正面临巨大的精神内需缺口,诗歌不仅成为一种直接需要,而且正在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创意产业的“原材料”而被再衍生,再加工。诗歌的此次归来,似乎更多是作为语言的矿石、创意的源动力重新归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的确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人们并没有从具体的诗歌中发现应有的价值,反而“诗意”正在成为一种可以变现的价值。这可能是这一轮诗歌热潮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所以,你也可以说,诗歌的这次归来,是一次有限的归来。与诗歌的主动传播不一样,它是被选择的结果。因为新媒体的诞生,你可以清晰看到,哪些诗得到了“10万+”的礼遇,哪些诗发表出来后,点击量依然难以过百。而被“10万+”加持的诗歌,理所当然成了大众争相谈说、消费的对象,一些句式和它所隐含的生活观点、审美范式,就会成为一时的潮流。就像一句著名的文艺口号所说的,你也得承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选择地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我们欣慰于诗歌再次获得大众的关注,却不得不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诗歌传播,真的比之前的诗歌传播更有效吗?诗歌的命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得到空前的关注之外,有没有更本质的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热爱,是仅仅出于一种从众的心理,还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到底有没有人在朋友圈一遍又一遍的转发中,认真理解一首诗?又或者,我们的新媒体传播,是不是有意无意中过滤掉一些本不应该遗漏的诗篇?

  作为诗歌的传播者,我偶尔也听到一些对新媒体诗歌的批评。比如,有人就指出,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新媒体诗歌传播呈现出一种倾向于精致化生活美学的趋势,甚至有鸡汤化的风险,而在社会批判层面,却没有显示其应有的力量。我并不想简单否认诗歌与生活美学的正向关系,但也不得不认同,更多的诗歌传播者,在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迎合性的选择。

  有更多优秀的诗歌被遮蔽了,有些诗歌可能是不被大众理解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众会本能地拒绝一些本身非常优秀的诗歌?这可能与我们所匮乏的诗歌教育有关。而诗歌教育,并不是单靠传播就能解决的事情,一些诗人已经认识到诗歌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可能性。 据我所了解到的,诗人王敖、树才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由诗人自己发起的诗歌教育,是诗人对诗歌所尽的最大责任。

  “读首诗再睡觉”的一位荐诗人,同时是华东师大外语学院教师黄雪媛,经常向“读睡”的朋友介绍德语诗歌。最近她在“朋友圈”谈到和诗歌教育有关的一件事,让我很受触动。她为一群来自全国的初中校长作了一次以“诗与生活”为题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校长们深受震动,有一位校长特地留言说:“教师的生命需要激荡,尤其是农村教师,生命的意义已经让生活和工作淹没。需要有人唤醒,更需要以诗的名义唤醒。”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7

  星期四,汪老师说:“希望大家回去查找有关歌颂教师节诗歌的资料。”于是,我把资料查到了,抓紧一切时间练习。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可以一字不错地把诗读完全了,发音也准确了,感情也充沛而真挚了。

  这天下午一上课,汪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教室,宣布,班会主题是“诗歌朗诵”比赛,并且要选出“金,银,铜”奖。

  在同学的阵阵掌声中,第一位女生周辰铭朗诵的绘声绘色,神采飞扬。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场朗诵。他们落落大方,读得流利也很有感情。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赶紧举手,这时,我突然听到熟悉的诗歌“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我曾记得……”原来是扬诗溢同学的诗歌和我一样,于是把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在欣赏这此起彼伏,豪情满怀地诗歌朗诵。最后一位出场是郑灵煜同学,只见他朗诵的娓娓动听,有声有色,像河流,流进我的心田,这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结束了,当评出金奖是郑灵煜同学时,同学们顿时沸腾起来。但其情其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老师啊,您是真正的园丁。您的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开拓而闪亮,因奉献而充实,您对我们的情和爱深似大海,高如蓝天,敬爱的老师,我爱您!

  上饶市第六小学四年级四班

  有关老师的诗歌篇8

  当有人说起他就是《海子评传》的作者燎原老师时,我顿感诧异,《海子评传》在国内诗坛的影响力众所周知,可是当这位作者站在我面前时,我竟然没能和这部书联系到一起。我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感到尴尬。

  短短的三天会期,燎原老师和多位评论家的唇枪舌战,让才疏学浅的我禁不住暗自佩服。因为会务缠身,我只是在会议间隙,和燎原老师简单的聊过几句。

  当杂志访谈对象考虑做一名评论家时,我不加思索地想到了他。

  被动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李东:燎原老师您好!很高兴我们再次对话,上次泛泛而谈,这次想就某些问题深入交流,并与读者分享。还是先从《海子评传》说起吧,它被公认为是二十年来解读海子的经典之作,您当时怎么会想到去写这样一部评传呢?

  燎原:关于写作《海子评传》的起因,大致情况是这样的:1997年初冬,我接到一位名叫胡志勇的陌生人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他读过我几年前(应该是七年前)所写的《孪生的麦地之子――骆一禾、海子麦地诗歌的启示》等文章,觉得我能够、也应该写一部海子的传记。在谈论了这样一部书对于中国诗歌的意义,乃至未来的历史意义后,他极力鼓动我来干这件事。这就是关于这部书最早的动议。

  然而,能写一篇关于海子诗歌的文章,就能再写一部相应的书吗?我感觉不出两者之间充足的逻辑关系,因此,当时就回绝了。这首先是因为,我对自己能否写出这么一本书,的确没有把握;二是在我的感觉中,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书写这部书的人选;其三,则是对这样一部书写成后能否出版没有把握。然而,胡志勇并未就此放弃,三个月后又专门前来威海对我游说。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仍未答应。直到1999年初,胡志勇再来电话,说他已为这部拟议中的书找到了出版人――新华社《半月谈》读书俱乐部的负责人,也是兼有做书业务的张修智。我随之与张修智进行了电话交谈,在商讨了这部书的基本格局后,我拟定了一个大体框架,既而借在成都参加一个诗歌活动的机会,之后径直去了安徽海子的老家采访。接下来,我又前往北京,与张修智谈妥了书稿的基本要求,以及稿酬、交稿时间等事宜,并签了出版合同。再接下来,就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昼夜兼程地赶写书稿。直至这一年的12月28日凌晨,完成了全书26万字的书写。然后,我第二天即前往北京,赶在合同约定的最后期限――12月31日之前交稿。

  交稿时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对书稿质量的验收。张修智在大略翻看过其中的几个章节后说:行了,我们喝酒去。席间,由其下属向我移交了稿酬。应该说,这是一个高雅而庄重的时间片断,我们双方都在为一部重要的书而严格履行合约,但事后回想,怎么都像是一手验货一手交钱。

  再回过头来说一下此书的“始作俑者”胡志勇,他自称是一个“漂”在北京的文艺界的“包打听”。他不写作,但文化判断力极好,与北京文化界的诸多名流似乎都很熟悉。但奇怪的是,此书出版不久,他就从我的信息世界彻底消失,以致此刻谈起他时,恍然觉得我是在讲述一个天方夜谭。

  李东:您的《海子评传》目前有三个版本,那么在《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之后,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两次修订?

  燎原:什么力量?我想首先是一种被动性的力量。从1992年我谈论西部诗歌的专著《西部大荒中的盛典》出版至今,我一共出版和修订了9部书,除了其中的《昌耀评传》外,其余都始之于他人的约稿或提供了现成的出版条件。我想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幸运,而是老天爷为我安排了这种特殊的写作方式。进一步地说,写作是我能够把握的事,出版是我无法把握的事,因此,我只愿致力于自己能够把握的写作,不愿为没有把握的出版去费神。然而,当这种被动性力量构成了我基本的写作机制时,则对我形成了唤起、激发、拓展与深化的能量。如果没有这种被动性的力量,我的许多书与文章大概就不会产生。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在于我所具备的响应能力,亦即当一个你能够做的事情前来召唤你去做时,我能够把这件事做得结实而彻底。

  细想起来,这种被动性力量之于我,内中还潜藏着另外一种关系。作为一个诗歌批评者,我的职业本能是判断评价诗人的作品与潜能,但与此同时,别人也在观察判断着我的工作,当你的表现获得了他人的认同,他们甚至还从中感受到了连你自己都未意识到的你的潜在能力时,这种神奇的、被动性的力量就开始接连出现。当然,我只干我能干并且愿意干的事,而不会被这种被动性的力量牵着鼻子走。

  再说《海子评传》的事。没错儿,它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就是前边说到的《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2001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第二个版本为《海子评传?修订本》,2006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三个版本为《海子评传?二次修订本》,2011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后两个版本也与第一个一样,都是缘之于上一个版本在市场脱销后,出版社或图书机构联系我希望再版。但它们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再版。由于上一个版本出版后,相关人士又为我提供了传主诸多新的信息,同时还缘于我对其中许多事物感受力的深化,因而在后面的版本中都一次又一次地施行了大规模的手术,使之更趋结实与精确。尤其是最后一个版本,我认为它已具备了在时间的摇撼中可以不动的品质。而这种堪可自我告慰的良好感觉,也是我两次修订的主要动力。

  李东:海子是一个性格孤僻的诗人,这使得《海子评传》搜集资料过程和写作难度大大增加,但我们在阅读这部评传时,并未感觉到有缺陷,可见责任心和耐心。能否谈谈这个艰辛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事件?

  燎原:就谈一件吧。书写这部书时,虽然做了诸多的前期采访,但动笔之前,你并不能完全预计到写作时还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写作过程中对诸多问题反复地电话求证,就成了一项重要工作。比如海子去世前的两个来月中,曾写出过七、八首有关太平洋的诗歌,构成了一个蹊跷的专题板块。在经过反复的琢磨推敲后,我隐约感觉到它与海子的第一个女友B有关。也就是说,B于几年前毕业去了南方后,此时很可能又去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而海子走火入魔般地写下这批诗作,则潜含着他临终前诸多头绪交织纠缠的绝望,包括对于B的灼烫心念。但这个推论是真的吗?经过曲里拐弯的电话追寻和线索梳理后,我最终把电话打到了B在内蒙古某报社的姐姐的耳边。然而,对方一听到是海子的话题,立时戒备了起来不愿多谈。于是,我向对方介绍了B在这部书中激发了海子写作的基本形象,现在仅只求证B是否在××年去了美国。对方似乎因此才放下心来,给了我一个肯定的回答。这一悬疑也随之水落石出。

  但这个“责任心和耐心”,只是传记类写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写作中类似的情形,我愿意把它们归结为我良好的直觉和推断、考证的本事。我想籍此而一个一个地发现问题,解决悬疑,使读者再以此书去对应海子的诗歌时,能够获得确切的解读依据。

  生活阅历是写作的核心资源

  李东:与《海子评传》相比,《昌耀评传》的写作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单就篇幅来看也显得更加宏大,这是否与您在青海生活过多年,对昌耀生活的环境熟悉有关?

  燎原:前边已经说过,《昌耀评传》是我唯一主动书写的一部书,也是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书。或者说,我此前的所有写作都是在为写出这样一部书做准备。它综合了我大半生的社会人生经验、大地山河阅历、精神文化蓄藏和专业学术训练。

  至于我和青海,并不是我在其中生活了多年的问题,而是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青海人。虽然我祖籍陕西,并在关中乡村度过了少年时代,但我却出生于青海的一个骑兵团,且在青海读高中、做知青、当工人、上大学、长期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直到1992年三十六岁时调入威海。这期间,我曾时常行走于高原腹地的山川草原和星空下的江河源头,胸中灌满了大高原的信息以至憋得难受。这一切,显然与诗歌相关。我是在青海开始了自己的诗人生涯,并在离开青海后结束。我在自己的诗人生涯之初,结识了从流放地归来的昌耀,当时是1979年,“文革”结束不久的中国主流诗人们除了政治抒情诗,大致上还不知道该有其他的什么诗,当然更不知道其他的诗该如何写。而昌耀,则以他压缩了神奇高原风物和大地历史信息的短章及长诗,让我产生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昌耀改变了我的写作。我从他那里学会了修辞与造句,并因着他诗歌中的信息,而把注意力投向了草原民族史、文化人类学等方向上的研究,由此而于我在青海的后半程,开始了我的诗歌批评生涯,自此而直到现今。

  青海的岁月是我写作的核心资源。虽然我在威海的感觉还不错,但却与威海从属的山东没有关系。我的写作资源与山东互相拒绝。书写《昌耀评传》时我已移居威海12年,但当年憋得我难受的那一窝能量反而越憋越胀,而我写作中注定的这部《昌耀评传》,就是这一能量的转移。

  的确,比之26万字的《海子评传》来,这部43万字的评传体量更为宏大。但它不纯粹是一部关于诗歌的书,而是一部关于诗歌及其生成背景的书。它对昌耀人生不同时段的国家政治时势,不同流放地的山河地理生态,当地民族与人群流变的历史渊源、由此积淀的土著风土习俗,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在此背景上凸现昌耀大地性诗人格局的生成,及其诗歌中底色性的高原异质元素。

  李东:海子和昌耀可以说都是诗坛的奇迹,也是您目前作品中评论最多的两个诗人。如果把两个诗人放到一起,你觉得各自对诗坛的影响在哪里?

  燎原:海子的诗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他的短诗,二是由“河流三部曲”和“太阳七部书”所呈现的长诗及其诗学笔记。如果说,他的短诗所体现的,是一个抒情性的天才少年形象,那么他的长诗则伏藏着尼采式的激烈,以及在大地与太阳之间解析人性之谜和人类社会之谜,进而探寻超越人类宿命性的灾难轮回之道――这种诗史性诗人和哲人的梦想。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但只要搞清了建立这些长诗的资源,你便会对此有一个大概的想象。简单地说,作为农家子弟,海子对中国乡村的饥饿和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作为一个“野蛮的文明人”,他的阅读量大得难以想象,他饱读了中国先秦文化经典、希腊与印度史诗、德国古典哲学等等,那些具有源头性质的大书;他神不守舍地在青藏高原、北方草原的现实与历史中反复漫游。他就是在这一切阴沉黑暗的、光焰缤纷的信息中,看见了常人所不能看见的,也写出了常人看不大明白的系列长诗。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我们读不明白的东西,这是因为其中蓄藏着我们不能对应的智慧与能量,比如《易经》之类。阅读那种高深的混沌性状的“奇书”或经典,需要相匹配的信息感知系统和本事。这也就是说,并不只是读者有权选择作品,作品其实也在检验着阅读者的资格。在许多时候,由于信息感知系统的不相匹配以及心态问题,你有多高的专业学历也不管用。

  海子在离世后迅速成为一颗明星,并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几乎“一统天下”。但戏剧性的是,此后至今,他却不时成为业内精英们质疑调侃的对象。迄今为止,海子对于诗坛的影响,仍限于他那些麦地、村庄、草原,以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短诗。这些直击人心的诗篇,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面目,并且至今余响不绝。但他的那些长诗之于中国诗坛,则被视作沙漠上的空幻城堡。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推崇着一个我们能够理解的、通俗化了的海子时,对于他那些储蓄了巨大诗学能量和精神能量的长诗,我们的阅读本事却没有丁点儿长进。依据批评界与研究界追风趋时的习性来看,海子的长诗之作为中国现代诗歌新的遗产与资源的时日,将会越来越远。

  与海子相反,昌耀的诗歌在遭受了长期的冷落后,近十多年来却受到了越来越深切的关注和研究。与海子相比,昌耀不是一个天才性的诗人,但却是一个有着特殊的诗人禀赋,为大地和苦难造就的诗人。海子的类型在世界诗歌史上没有可供比较的先例,昌耀却适合用苏俄时代那些为大地和苦难所造化的诗人艺术家们,诸如陀思托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作比较。因之,对于昌耀诗歌的认知,总有我们这个反复经历着苦难的民族,来自经验性的依据。但这只是部分性的昌耀,他矿石般的诗歌语言、他诗歌中深邃的意象密码和神性部分,仍然有待测度。

  而这样的作品,才是本质意义的诗歌。恍若一个微型的宇宙星系,饱含着可供一再探求解析的未知部分。平白如水的作品你把它说成诗歌也行,但它们却是不配研究、没有研究价值的诗歌。

  诗歌滋养诗人的智慧与文明

  李东:除了享誉诗坛的《海子评传》《昌耀评传》,您还写了大量的诗歌评论文章,那么您是如何选择评论的作品呢?

  燎原:是的,我的基本工作并不是书写评传,而是从事诗歌批评。除了关于海子、昌耀的一些单篇评论外,我比较重要的文章还有系列诗歌文论《当代诗潮流变十二书》《中国新诗百年之旅》,涉及了当代共48位诗人的《当代诗人点评》(后由诗人黄礼孩更名为《一个诗评家的诗人档案》,以民间书刊的形式出版)等等。

  我选择评论作品的原则很简单,就是它们是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品质,从而使我为之惊奇。

  李东: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诗歌作品,同样的作品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从这个角度讲,评论家的某些观点可能会遭到反驳甚至质疑,您是否遇到过?

  燎原:我有这样一个记忆:大约是2002年左右吧,有人写出过一篇大概名为“昌耀的悲剧”的文章,文章的主旨似乎是要把昌耀从“神坛”上拉下来,因此,把包括我在内的骆一禾、韩作荣等等书写过昌耀代表性评论的人横扫了一通。但若干年后,我又看到了此人与一位女士合写的关于昌耀的论文,却换了一副脸面似的热情洋溢,这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又竟像是对我等的赞同。因此我不知道我所遭受的那次横扫,算不算你所说的“遭到反驳甚至质疑”?

  李东:当许多编者、诗人都在探讨新诗如何突破困境、如何发展时,您却说“眼下的诗歌――姑且把它设定在21世纪新十年这一范畴,既是当代诗歌史上最为正常的时期,也是最富文本成果的时期之一。”您的这种说法基于什么?

  燎原:我不知道这些“编者、诗人”又是基于什么,认为新诗陷入了困境?我的判断则是基于比较。亦即:如果说当下的诗歌陷入了困境,是诗歌史上最糟糕的时期,那么,什么时候的诗歌没有陷入困境,是诗歌史上最好的时期?难道是从1949年到1979年的“文革”前三十年,那个在专制政治的操纵中,由大话、狂话所充斥的全民性的诗歌乡场化时代?不错,1979至1989年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年,当代诗歌出现了一个骤然凸起的黄金时期,但现在回过头来再冷静考察,当时诸多轰动一时的诗歌,却存在着诗歌的社会学光芒,掩盖了其文本上的简单这一缺陷。而21世纪新十年的诗歌所呈现的,则是诗人们摆脱了此前阴影般笼罩的大一统的潜命题写作,进而摆脱了类型复制后,各自追求独立文本建造的格局。由此而在似是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实现了文本内质海底大陆架般的整体隆升。

  是的,当下的诗歌在社会事务中的声音并不响亮,但它应该响亮吗?小说等文体的声音就比诗歌响亮了吗?

  这涉及到对于诗歌功能的理解问题。在我看来,诗歌在本质上是以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文化文明形态,它属于更为深远的精神层面,而非社会工具层面。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滋养人的智慧与文明――包括对于野蛮和邪恶的精神抗衡,而不是作为强行施加的舆论工具,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关于诗歌困境的话题,是一个由媒体在背后制造的乌泱泱的话题。这个话题被轮番炒作,说明媒体制造噱头的想象力已经陷入了困境。

  李东:您在之前的一个诗会上谈到“衡量一个时代的诗歌状态,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相互之间的差异性”,那么您怎样看待垃圾派、下半身、废话体等这样一些诗歌派别的出现?

  燎原:这类写作的起因,在当时的语境中叫做“消解”――对伪崇高、伪深刻、伪严肃的反其道而行之。比如你以道德优势高喊诗歌是神圣的,提倡要用大脑严肃思考,教训诗人们要用诗歌承载深刻的思想……你把几十年来一贯正确的东东又拿出来装腔作势教训别人标榜自己,你已让我烦不胜烦,但我已经没有兴趣跟你争论,最有效的反击就是拿出作品对着干,于是,我就垃圾、我就下半身、我就废话。

  其实当代诗歌的“派别”远远不止这几个,你以它们为例大约是因为这几个的名号特别刺眼。但这种命名还是一种策略,它以相反方向上极端性的、恶作剧式的命名,一方面强化着叫板的力度,另一方面也更能吸引眼球。

  但名号不是事情的关键,最重要的还是作品。就我所读过的早期下半身成员中部分人的部分作品来看,它们用似是荒唐的语词以及佯谬的方式所表达的,则是对荒唐人生、荒唐事象一针见血地指证,并且不乏深刻与痛楚。比之那些一贯正确没滋没味的老生常谈,这其中的一些诗作甚至谈得上精彩。而它们以佯谬等方式呈现的艺术的娱乐精神,则为当代诗歌写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坚守独立客观的学术良知

  李东:2005年,网络上出现了“中国当代诗坛36天王”,您以“诗评天王”名列其中,在数量庞大的中国诗人中,这次入选也证明了您在诗评领域的影响力。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荣誉?

  燎原:好极了,这样的荣誉让我乐不可支。就此我还想再补充一二,除了2005年的这个“诗评天王”,我还在2010年同样是36人的“新世纪十年中国当代诗歌精神骑士”榜单上,被封了一个“当代诗歌金哨”。这两顶“桂冠”,是由第四届和第六届的西峡诗会组委会联合其他机构,先后加冕给我的。此外,我在网络上还看到过一位诗人对当代诗界类似于“一百单八将”的诗歌与封号。写我这首诗的标题为“中国诗评界的铁笔判官”。

  “天王”和“铁笔判官”的封号,使我恍然成了《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我没有理由不为之开心。而“当代诗歌金哨”的名号,似乎更正经一些,尤其是给我的授予理由――“他独立客观的学术良知是中国当下诗坛的幸运”,让我感觉极爽。

  但我的表现真的与此相配吗?我只能说,“独立客观的学术良知”的确是我的立场,但更是诗歌写作界对于批评家的愿望。假若我此前所干的真的还行,那么,我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

  李东:您早期写诗获过许多诗歌奖,后来却以诗评为主并大获成功,您现在还写诗吗?写诗歌和诗评对您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燎原:自1992年调离青海后,我已彻底终止了诗歌写作而转向诗歌批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写出我想象中的诗歌。诗界曾流传过一句名言:只有诗歌写不下去的人,才当评论家。这个定律肯定不适合其他评论家,但却适合我。

  至于写诗歌和诗评对我有什么不同的意义,我能够做出的回答是,我想象中的那种诗歌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在其中勉力而为会让我难堪。我想象中的诗歌批评同样很难,但我干这件事的本事似乎要大一些,我会无限接近我想象中的那种标高。之所以能够如此,应该与我在曾经的诗人生涯中,所体悟到的复杂幽微的诗歌经验有关。

  李东:在您的评论中,我们处处都感受到“用诗歌的语言评论诗歌”,这是因为您之前写诗的原因,还是您在诗评中特意追求的?

  燎原:许多人对我的评论语言都有深刻印象,某个特殊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成了这“许多人”中的一个。说一个例子:1990年代后期吧,新疆某诗人寄给我了一本他的诗集,篇首是当地一位张性青年评论家所写的序言。在读到序言的第二段时,我突然来了精神,先是对它的语言方式深感惊奇,继而觉得与我的语言风格简直不谋而合,直至读到最后,才发现这让我深感惊奇的文字,原来就是我的,来自我多年前出版的《西部大荒中的盛典》。四千多字的序言,作者只是为它安了一个头,收了一个尾。而我则借此于无意之中,为我自己的文字惊奇了一回。谢谢张。

  关于我自己的语言方式,前边已经涉及,我在昌耀那里学会了另外一种修辞与造句。这当然还与铁色的青藏高原渗透给我的场域信息、我特殊的文化关注和阅读选择有关,与我自己的性格类型有关。

  “用诗歌的语言评论诗歌”并不是我的特意追求。甚至我对评论中过分的诗意化文字还有点反感。我只愿意在透彻的基础上把话说得有劲,说得有意思,让语言在充分呈示客体意蕴的同时,也以其自成系统的艺术魅力,成为可供欣赏的独立文本。

  我曾见过这样的高论:评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作者在评论对象中消失。但我觉得无论怎么说,这事都划不来去干。

  李东:目前我们读到的评论大多是全篇赞誉、相互吹捧,但在您的评论中却感受到的是客观、公正,不乏苛刻的批评,这有可能造成“出力不讨好”的结果。您觉得作为一个评论家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燎原:你在我的评论中“感受到的是客观、公正,不乏苛刻的批评”,这话我肯定爱听,用无厘头的方式进一步地表达:要不我怎么能被封为“当代诗歌金哨”?

  但我更想表达的是,在我以及其他人漫长的写作史上,大都受过不客观、不公正的对待;对其他人相互吹捧的肉麻,也都深恶痛绝。那么,在我们获得了相应话语权的时候,难道还能接力性地去继续混账?

  至于一个评论家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我自己的感觉是:眼力、心地、真理感,兼具屠龙之功和雕虫之技。

  李东:作为诗歌评论家,您如何看待中国新诗的现状?又如何看待新生代的诗歌写作,对年轻作者有怎样的期待?

  燎原:第一,如何看待现状的问题,前面已经谈过,用我一篇文章的标题概括性地表述,就是“当下诗歌,诗歌史上最正常的时期”。第二,因为尚未建立起相应的阅读印象,我对新生代诗歌的写作没有看法。第三,对年轻人表达期待是领袖人物的情怀,而我显然不是。至于你从评论家的意义上要求我,我只能说,诗歌理论并不能指导诗人的写作,它只能给出有限的启示。具体到年轻作者的路该怎样走,我的看法是,一个诗人或一代诗人的成长,除了个体的天赋因素之外,更取决于一个时代的总体场态或日“天机”。从世界诗歌史的范畴看过去,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乃至属于自己的杰出诗人和杰作。此事不可规划,但也无须发愁。

  和燎原老师对话让我不时进入一种困境。虽然他笔下传主的作品我不止一次阅读过,但是大多只停留在作品表层,因此可以说,燎原老师笔下写到的是我的“阅读盲区”,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理解盲区”。于是我想到了“经典性作品也在检验阅读者资格”……

  所幸燎原老师的评传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加深传主作品阅读者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填补“盲区”。

  为了呈现出完整的传主,他做了大量的搜集和考证工作,并几易其稿,强烈的责任心让人钦佩。

  就在本期杂志定稿前,燎原老师还就文中个别字几次与我短信联系,他对自己作品的态度再一次让我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