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继亲开了苞范文

  我被继亲开了苞篇1

  民国及以前,我居住的这一带叫花街,显然不见得是芬芳扑鼻的花草街,倒可能是商业繁华的沾花惹草街。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市民叫它花街,就是个名称并不就其来意。花街的西头住着高楼上的我,东头驻着一个花市。这花市随城市翻新扩建,搬过几次,最后进驻一座老佛寺后面的仿古建筑文化区,安定下来,经营花卉虫鱼,接着鸟狗鼠猫入场,后扩展经营玉器古玩、字画旧书之类,气候不算大,倒也是个去处。

  不比女人逛服饰市场,挨家入门,挨件穿戴试验,我偶然散步到花市,腿随迈,眼随看,口随问,一般不动手,动手即可能买。几入花市,虽不明花性,也难免花事惹身。

  万万花事,我都不懂,单说一件:水仙。

  立冬后的周六,陪一位江南来访的美女画家闲逛到花市,一架架花卉错落置放,了无香气却鲜色惹目。转身间发现美女没了,一睃巡,见她蹲身在一角抚弄一盆水仙,全然不顾后腰露出的股沟灌进凉风。这盆水仙有三枚葱白的卵形鳞茎,每枚卵茎分瓣生长三四支指头长的绿芽,白白青青,洁然静谧,我一下子看中,立即买了放回客厅案头。我有十分的感觉,一定能把它养好。

  可我对养花一无所知。总听养花人说,花被淹死的多,干死的少。

  切记心里。我用大杯子哗啦哗啦接自来水,连水带气泡加入水仙花盆里,不加多,只把些许根须没了,稍稍浸到卵茎下缘,保持茎须透气。每隔一两天,水将吸尽时再添加。绿芽日长日高变成叶簇,卵茎增瓣再长叶簇。我出差数日,行前加水至卵茎半身处。从景德镇带一只茶叶沫釉花盆回来,见水仙长势旺盛,每枚卵茎增至七八瓣,三枚卵茎二十几支叶簇蓬勃散漫,掐掉一些垂叶,揭去卵茎外层的褐皮,用新瓷盆换掉原来的塑料盆,新装水仙顿显气神,且多出些媚态。十几天后,有几支叶簇芯间抽出葱管状花葶,每葶顶一青苞,裹着薄衣,经慢生慢长,形状大小由青豆粒到扁豆粒,再到中等毛笔头或小箭头。一周后,最壮高的那葶青苞,像蝉蛹胀破薄衣,吐出六枚花生米大小的骨朵,大概争脱薄衣受力,每枚骨朵的脖颈处均成弯角。几天后,另两葶青苞胀开八枚、十枚骨朵。薄衣若柴膜,猜想贴于竹笛,定能吹奏几曲。

  此际,母亲携一陪护小女从滁州来小住两日。她随意说,你这水仙不晒太阳怎么会开花呢?她话音一落,我就把水仙盆端到南室阳台处的茶几上。

  三天后第一只骨朵打开,无花托花萼,花被玉白,六瓣迭边,内吐金黄副冠,含一花柱三花药。内外双冠开放,恰如金盏置于玉盘,金盏径一厘米多,玉盘径四厘米许。怪它不发香,贴鼻一嗅花芯,香比玫瑰,鼻翼吸动不肯停。突生主意,将冷热水的龙头向左拧,接杯温水倒入花盆催长。再过三天,又有同葶的其他骨朵开苞;接着另葶的骨朵开苞,各葶骨朵相继开花。一盆水仙多数叶簇未抽葶,仅抽出八葶我已满意,如能就此盛开五六十朵金盏玉盘,将是怎样的芬芳盛况。

  见此情势,我顿生品味水仙之意。经查水仙分类为:真核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石蒜科,说到后两项才接近真面目。就形态言,百合目——水仙花态略似百合,花瓣没有百合的肥实,掐瓣嚼之,青爽,不知是否如百合可食;石蒜科——水仙活像蒜苗,如不开花,不是我不会养,就是在装蒜,掐叶嚼之,青涩,不宜切沫以佐汤面。

  十多年前,从一位戏曲艺人那里获赠过一盆水仙,已露若干花骨朵,拿回来就等着它开花给我看。赠者交代:水仙好养,有水就行。我不断往盆里添水,生怕水仙渴着了。进出房间,目中有它,心中无它,不亲不热。哎,花骨朵就是不长胖,就是不开花,一盆水仙终于枯萎。我既没在意,也不自责,你水仙不跟我玩,我也不跟你玩,连盆扔掉就是了。

  这水仙花,上古尧舜传说与希腊神话都有故事牵连它,我是不信的。清初大儒王船山有诗描述水仙,随我心得:“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我这盆开完花后的水仙,将面临萎灭的过程。不必下叙。留排比句纪念此一花事:眼中有花,看它;心中有花,养它;若结花缘,亲它。

  钓事

  “鱼都住到集中营去了。”我说。

  一块一块池塘、一段一段河流、一片一片水域,本属于大自然,而今被圈成有主的鱼塘渔场,鱼成了被看管的集体居民,就别怪野生鱼难觅了。

  “不是鱼塘而有鱼的地方禁止垂钓。”我说。

  无论城市的河流湖水,还是乡村的水库沟渠,只要那里的水面上绽放鱼花,要么立着禁钓的牌子,要么立着禁钓的人。

  “到哪里去不受约束钓鱼呢?”我问。

  “到基本没鱼的水里去钓鱼。”我答。

  近年居住古运河畔,这条污水河被整治成专行游船的清水河,除却寒冬,总看见有人沿岸垂钓,白天戴草帽,夜晚亮渔灯。白天站着、蹲着的钓鱼人,鱼竿脱手搁在支架上,两眼傻看渔浮,二十分钟左右提一次竿,渔钩渔线撩起水珠一串,未见一片鱼鳞,却见鱼饵被水流浸泡滑落,换上新饵再抛入水中。夜晚坐着的钓鱼人,将一速速渔灯的幽光投射在水面的渔浮上,荧光闪亮,很是生景。每每半天、半夜下来,只钓到一两条小鱼,不足以做菜、熬汤佐餐,或放生,或喂猫。这类钓鱼人,基本是乐渔者,而非乐鱼者。

  成年后,天南海北的玩项增多,很少钓鱼,偶然几次涉钓也属怀旧,追求渔鱼双乐而缺一不快。一次钩子被鱼钓走,一次钩子钓在树梢上,一次钓两条小猫鱼放回水里,心中不快。有两三次在大河里钓到大鱼,心中大快。

  钓鱼谋食,触水可得。电影《非诚勿扰》里有句台词:“退回三十年大家都是穷人。”退回三十年,城里人一周沾一次荤腥,乡下人一季吃一回猪肉。天下再穷,世人厚道,吃鱼倒是不难,有水的地方就有鱼,谁都可以钓,可以捉,弥补日子的营养不足。无论是谁,随便弄一根竹竿、柴干、树枝,用大头针、缝衣针烧红折成弯钩,系一根尼龙线就能钓鱼;随便哪个河塘、沟渠里,都能钓出鱼来。钓鱼时饿了,嚼些山芋干,渴了,就河而饮。今儿有水无鱼、有水无饮是常识,污染太多太重。

  竭泽而渔,比钓更乐。我上小学时,常随身带一把弹弓玩,上可射鸟,中可打狗,下可击鱼。那些沟沟渠渠,窄一两跨、浅半个身,乌鱼、鲫鱼在水中的杂草间隐现,对准一条鱼的脑袋打一弹弓,它一激灵翻个浪花就肚皮朝上浮起来,捞起它穿在树条上就走,并不恋战。星期天结一伙伴,将水沟筑坝,截水几段,用脸盘把第一段的水刮出去,只管在淤泥里捞起蹿蹦跳的乌鱼、鲫鱼、鳊鱼、鲹子鱼、青鱼、鲢鱼、鲤鱼、泥鳅、虾,还会有河蚌、鳗鱼、螃蟹、甲鱼,以及土称钢刺鱼、肉狗子和叫不出名的各种杂鱼。接着把第二段坝开个口子,堵上竹篮,让水淌到第一段空沟里,继续捞鱼。如法炮制再三,两只大篮子都装了不少鱼,拆坝复水,哼调归家。

  钓鱼沾便宜,定是好吃鬼。好,读“耗”音。今儿爱钓鱼的好吃鬼,多半不是农人,在乡野的眼神里,他们多是些有官衔没官衔的城里“小市民”,还有一些是连菜金都不想花的啃老族、混饭族,坚守省钱存款的美德啊。他们全副武装,驾车进村,由请钓的乡人带路,包围一个鱼塘,摆开钓具、鱼饵、鱼食、网兜,凳、瓶、烟。一两分钟一提竿,青鱼、鲫鱼、扁鱼直咬钩。十五分钟不见鱼上钩,就嚷着换塘。不管钓没钓到鱼,请钓者赔上一桌酒席是必须的。

  一机关副处职约我等三人,去郊区一个村子的鱼塘钓鱼,一个上午大家都没钓到一片鱼鳞,显然这个鱼塘被喂过鱼食了。大家都很败兴,我等三人并不计较,收竿上车欲回。唯独副处职气得脸若青鱼,还赖在鱼塘边磨蹭磨蹭的,拒不接听催他到镇上饭店吃午餐的电话。请钓的乡人惶惶不安从镇上跑过来,把他拉到饭店再三敬酒陪不是,餐后送他几十斤鱼。他才露点笑容,满意而归。

  有一位老家的远亲做乡文教助理,多次请县教育局长下乡钓鱼,待局长卸职后,他被人添油加醋写信举报,上面怪罪下来停了他文教助理的职。他找到做记者的我求助,申明局长是他同学,钓的都是他亲戚家的鱼,每次都由他还了亲戚的情,不存在腐败违纪。见他那副一家老小的日子就要毁灭的可怜相,我就不忍批他了,反而借机对某领导反映了他的情况,这领导信任我,写了个纸条给他县里,让他复了职。此后他直到退休,再没犯过什么钓事鸟事。

  钓鱼的事,看也看过,听也听过,做也做过。唯喜欢看人独钓,也喜欢自个儿独钓。伴钓要么半是玩,要么全是玩,唯独钓才是真钓。

  独钓寒江雪,在柳宗元的诗中见过,境界非凡啊;不可能再出现这样装大个儿的傻帽,雪天围吃川江鱼的人倒是比比皆是。独钓王侯,在姜子牙的故事里见过,他钓住周文王而佐其大业;不可能再出现这种大才,不会垂钓却能从鱼塘里弄几十斤鱼的人倒是比比皆是。独钓淮水,在大将军韩信的列传里见过,也见过他故里的遗存,枯河、御碑,后建的钓鱼台;不可能再出现这种钻强势者裤裆的勇者,马屁精倒是比比皆是。独钓马林鱼,在海明威小说里见过;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硬汉老渔夫,倒在地上等人搀扶赖些钱财的人倒是比比皆是。独钓高压线而亡,听人说过,又听人、再听人说过;各种高压线都电死过人,触碰它的人倒是比比皆是。

  平生偶然钓鱼,不沾“比比皆是”的边,却得半边钓经:“渔浮颤动,鱼苗叼饵,扬竿无获;渔浮顿起,鱼含渔钩,起竿取鱼。水泡上冒,渔浮尽没,大鱼吞钩,提竿沉抖,延拽至岸,网兜起获。”奉此半经,对真钓鱼,对引诱某方上钩的“钓鱼”,对追女人的“钓鱼”,对彼此自愿“被钓鱼”等等诸项,不知有否参考作用。

  闲事

  电梯门口,中年男子把几箱货物往里搬,电梯里站着几个人。我走过来的时候,顺手帮他搬一箱进去,瞬间电梯门就关了。门外的中年男子立即摁电钮把门打开,嚷道:“哎,关门干什么,没见我搬东西吗?”电梯间里没人吱声。

  如此再三,电梯门又关。中年男子立即摁电钮又把门打开,发现一位眼镜女的手按着里侧电钮,对她大吼:“你要急着奔丧啊,老是关门,把我关在外面,里面的货归你啊!”

  眼镜女脸色稍红刚想说话,他怒骂一句脏话。

  这时里面有人发话:“你太无理了,这位女人刚才是帮你开门。”

  中年男子反驳说:“门是我在外面打开的,门开了她把手按在电钮上,不是要关门吗!”

  电梯里除了我,其他五个人顿时都指责他,证明眼镜女在帮他开门,而且把手指按在电钮上,防止一会儿再关门。他应该道歉。

  争吵间,几箱货物都搬进电梯,中年男子没有服气,毫无愧色。他把目光定在我脸上,似乎我帮他搬进去一箱货,能理解他的苦衷,能帮他说句话。

  我只问他:“你不知道电梯设定了自动关门时间吗?”

  他迟疑一下,反应过来:“哦是这样的。怪我啊,对不起这位大姐,对不起大家。我刚从东北的小地方来到深圳混饭吃,不懂门道规矩……”

  以上事实发生在1989年的深圳某写字楼。我背离写闲文的姿态,用此篇幅顶真举例,是要设问一下,今世人多物多挤撞多,闲事比过去多百倍,管闲事的人都干什么去了?可以回答,管闲事的人去做闲事了。

  我说的做闲事,一般无关乎道德利害,只为兴趣己利,不会生出是非;不同于管闲事,人人尽知那才会惹事的。

  皖北的熟人夏,面相白帅,50后生人,曾按惯例顶替父职,在当地国营医药厂做工。他各行专业学校一样没念过,农工商医教一样没会过,在生产车间没当几个月学徒,就凭头脑活络、手脚灵便、能说会道,相继做上了巡厂保安、报刊邮件收发员、打字员、医务室记账员、工会照相师等各种闲差。80年代后期厂子衰败,他离厂自谋生路,专去做闲事。先是跑广州采购成人画报,回来后十倍价格兜售,淘得第一桶金。

  90年代起,他做过的闲事计有:摄影技术培训、气功舞蹈培训,报刊书亭经营,鸟鱼花木养殖,求职求婚中介,玉石古董练摊,字画门市经营,开设游戏机室,利用电脑测字。新世纪起,开办网吧、室、桑拿洗浴城、健身会所……期间,去南斯拉夫做过几年服装鞋帽生意。近几年创建亚欧文化产业公司,投资媒体景区,张罗影视拍摄,成为皖北的文化产业大亨。他送我一份名片,普通大小,三折叠,除董事长、会长、理事长、委员等十几项经济政治头衔外,还拥有摄影家、舞蹈家、书画家、古玩鉴定家、心理学家、气功大师等十几项文化艺术名头。

  看过这份名片,作了些反思。真的做闲事,应是弄闲的,因真具文化含量及闲情逸致,内中必有傻气,与江湖坊间玩社会的混事不同,后者刁钻尽得万利。清初画僧石涛熟悉扬州情态,曾画《淮扬洁秋图》,一看就是弄闲之作,奇秀点抹超然景色,哪有跪迎清皇、攀交显贵而不成的尴尬形势?齐白石一生画鱼虾,弄花草,管过什么天塌地陷的闲事,只管做闲事弄闲啊。志趣,兴味,性情,足可乐此一生。而今物质激增之下,趋同弄闲者遍及。

  我被继亲开了苞篇2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一首,我们耳熟能详,几乎人人会唱。然而你知道吗?“七子之歌”这一意象,也出自《诗经》。那是儿子对母亲的倾诉,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也是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由此,也引出了中国的孝亲诗,有些凝重,却也充满温情。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骨肉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人间最重要的一种感情。无论是否有人书写,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它不感天动地,不刻骨铭心,它更多以一种平淡到被儿女忽略的形式存在。因而翻遍中国历代诗词,别友别恋人的诗浩如烟海,山水田园诗浩如烟海,咏史抒怀诗浩如烟海,而涉及到父母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一首《游子吟》而已。所以,非常有必要溯源《诗经》,找到中国古代孝亲诗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这样一种平淡却凝重的情感,从而再次获得心灵的洗礼。

  出自《诗经?邶风》的《凯风》,是一首被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孝亲诗,让我们一起走近它,领略其中真诚深挚的赤子情怀吧。

  中国第一首孝亲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其实无论是春天吹绿庄稼、吹开花朵的和风,还是夏天酷热中让人倾心的习习凉风,都如朱自清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首来自上古的名为《凯风》的诗,便真实而细腻地写出了在“母亲的手”的“抚摸”下酸枣树长大的过程,或者说七个孩子长大的过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酸枣树。心,酸枣树上的纤小尖刺。温情的风从南方吹来,轻轻吹在酸枣树那纤细而尖嫩的小刺上。如此有画面感的两句诗,将我们带到了一派自然风光之中,好像一个故事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镜头切换,我们看到,一间温暖的房间内,一个孩子啼哭着降生到了人世间,在母亲温和目光的注视下、温暖大手的轻抚下,渐渐安静了下来,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世界。“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树木嫩壮貌。劬(qú)劳:操劳。酸枣树那些小嫩刺,在和风的吹拂下嫩壮可人;室内的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倾情照料下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室外的风如何劳顿,但我们看到了室内的母亲,她竭尽心力。自从有了孩子,她没有安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孩子的哭声就是她战斗的号角,她被这哭声指挥得团团转,为孩子换尿布、喂奶、清洗,抱起孩子在室内走动,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童谣……因为做了母亲,她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她甚至忘记了饥渴,好像孩子的满足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第二节里,棘心长成了棘薪。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能当柴烧,自然是长大了。钟惺在《评点诗经》中说:“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室外的酸枣树长大了,室内的孩子也成人了。然而,长大的酸枣树是否能够回报风的恩情?不能。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也同样不能。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诗的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有美德,而我却不成器,不能回报母亲的爱。我们不必谴责这位作者,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不能回报”的事实,并且把这种情感写在诗中流传下来,便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他让自上古而后的几千年来的读者,都在他的痛苦中,对自己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唯其不能回报,我们才会努力去回报,至少可以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减少母亲的辛劳和苦痛,让母亲有更多的欣慰。

  室外的镜头从酸枣树切换到了一股清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实义。浚,卫国地名。浚地的寒泉默默地流过,不分昼夜。寒泉默默地滋润着一方土地一方人,正如操劳的母亲,默默地养育着孩子。默默的流水里,流过了母亲的生命和时间,母亲的脸上有了皱纹,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母亲的肩膀变得孱弱,母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常常忘了,母亲也曾经是长着翅膀的天使,有过少女的美好和浪漫、诗意和梦想,因为有了孩子,她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翅膀,变成了大地上的母亲。“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七个孩子,也许还是中国历来认为最为圆满的“五男二女”,但这些孩子除了给母亲带来劳苦,又能给母亲带来什么呢?有人说儿女天生是母亲的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冷酷,却也包含着一部分的真实。

  室外镜头再次切换,由寒泉转向了树上的鸟。“黄鸟,载好其音。”(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小小的黄雀在树上婉转地鸣叫,声音悠扬动听。它是在叫什么呢?是在表达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感激和愧疚吗?鸟儿尚且能用甜美的歌声来宽慰母亲的心,我们做孩子的,又能怎样宽慰母亲的心呢?“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两句是对上一节后两句的反复重叠,在这种重叠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唯有反复咏叹,才能抒发自己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很像是一幕短剧,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向自然天地,平视是酸枣树,俯视是寒泉,仰视是黄鸟。诗人的视线掠过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母亲的联想。朱熹在《诗集传》中如此解读:“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收回目光,将其定格在通往室内的门窗上,母亲操劳的身影在室内影影绰绰。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涛,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诗经》里的其他孝亲诗

  《诗经》里,《凯风》并非唯一的孝亲诗。还有一些表达因战乱服役而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之句。比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几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雁“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父母又去依靠谁养活呢?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继咏叹“父母何怙”之后,诗人又咏叹“父母何食”“父母何尝”,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无休止行役的抱怨。

  《诗经》中最集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思念之情的,还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lù),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不,那只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家里空荡荡,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接着诗人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报答父母的恩情,这首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清代学者刘沅认为,《凯风》“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凯风》意境的后世发展

  《凯风》作为中国第一首孝亲诗,其诗意和意境都在后世获得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蒋立甫《〈诗经〉选注》)

  孝亲内容出现在诗歌中,较早的如古乐府《长歌行》: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这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其命意遣辞完全出于《凯风》。那吹动长棘的凯风,那茂盛地长垂着的枝叶,那弄好音的黄鸟,无不让远离母亲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西河,一定是家的方向。而《诗经?凯风》中极度忧伤却没有流出来的泪,这位作者将它流出来了。这样的泪水因为思念母亲而流,也唤起了历代游子共同的伤怀之情。

  元代诗人王冕有一首《墨萱图》,诗云: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首诗,也明显有着《凯风》的痕迹。那灿灿的萱草花,“南风吹其心”,让我们想起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之句。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想象着孩子远行的行路之苦。后两联依然是惭愧之情: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很是惭愧。“愧听慧鸟语”,便是《凯风》中“黄鸟,载好其音”意境的化用,一个“愧”字,自然隐含着“莫慰母心”的愧疚。

  后代的孝亲诗不是很多,从内容上,大约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歌颂父母亲情或表达对孝亲行为的赞颂的;二是写离别时的母亲或孩子的不舍;三是写离别后对父母亲情的思念。

  第一类歌颂孝亲行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后世所传的《二十四孝图》的滥觞。其中有如下句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如今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由元代学者郭居敬编选,成为元代以后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后有人配图,成为《二十四孝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二十四孝图》,对这些故事进行介绍和演绎。曹植的《灵芝篇》写到了二十四孝中三国以前的几个故事。虞舜孝感动天,伯瑜七十彩衣娱亲(当为老菜子的故事,此为曹植之误),都很让人感动。汉韩伯瑜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因年老而笞打无力,抱杖哭泣,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东汉丁兰,父母双亡,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暴子”句说的是,楚国有个人很正直,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就报告给了官吏,结果令尹把这个不孝的儿子给杀了;一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战三败,孔子问他原因,他说家里还有老父,自己若死了,便无人奉养父亲,孔子向国君请求,成全了这个人的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就是后世《天仙配》的滥觞。

  在吟咏完这些故事后,曹植又感叹:“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这不是对《诗经》中《蓼莪》《凯风》两首诗的运用和深化吗?可见曹植在写《灵芝篇》时,内心涌动的便是由《诗经》中这两首孝亲诗带来的深挚的感情。

  唐代的孝亲诗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这也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报答母亲养育之情的诗。其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谁说寸草心能够报答三春和煦的阳光呢?其实报答不了。“寸草心”便是柔嫩的“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没有人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戏曲家、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暮到家》,写了游子自外归来见到母亲时的一些感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前三联中,蕴含着母亲见到儿子时的百般滋味:见面之喜,思念之浓,爱怜之切。第四联是儿子的感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惭愧自己作为儿子做得不够好,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一句“不敢叹风尘”,不敢说自己在外有多辛苦,只怕母亲听了难受。这其中有“莫慰母心”的惭愧之情,也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境的生发。一种相聚,多种情伤。

  唐代诗人王建在其《短歌行》中写道:“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这是父母的无奈,然而千百年来的父母,谁不是明知“生男女”会“催人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给予孩子生命,给予孩子无私无尽的关爱呢?

  唐代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中写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也即将上战场的悲凉心情。古时是因为战乱,如今的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志在四方,总是要向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总有一天会将父母留在身后。我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孤独和辛劳?

  第二类是写离别时的不舍的。当我们正常地生活时,亲情就在我们左右,如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常常让我们忘记它们的存在。在我们写作时,也很少会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当要离别父母或远游在外凄凉冷落时,当父母生病或离世时,我们才发现平日里那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空气,原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写得非常好:“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诗末“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成了天下在外儿女惭愧心情的代言,那种深重的愧与悔,依然是《凯风》意境的传承与生发。

  第三类是写对父母思念之情的。宋代王安石有一首题为《十五》的诗:“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因为要外出做官,诗人将母亲留在了临川的家里。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听到了杜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1925年,对《诗经》深有研究的学者闻一多从美国学成回国,在他到大学任教之前,写作了《七子之歌》。诗歌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的诅咒。可见,闻一多是对《凯风》进行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生发。虽然并不符合原诗的本义,却因其一片爱国之心,让我们心生敬意。

  我被继亲开了苞篇3

  南丰世泽长

  我们在查坑,找到了一位保存家谱的曾氏后裔,他领着我们参观了曾文定公总祠遗址。

  此祠建于宋,后世又历经毁兴。明代著名思想家罗汝芳曾为此祠写过一篇《南丰曾先生祠记》,文中云:“先是查溪祠始于宋乾道间,怘孙迈卜基址而创之。淳祐中,九世孙文忠规制而廓之,岁久圮塌,故址具存。我明嘉靖戊申,裔孙淳胜等慨祖祠之倾颓,协心修葺,重构肖堂。万历戊寅,诸裔孙增修门庭,结砌阶途,焕然一新。”昔日此祠,曾光鲜一时,可如今只留下了残垣断壁,令人唏嘘不已……

  立于空旷的遗址上,望着清澈缓缓流逝的盱江水,我们的思绪却已穿越到曾南丰那个遥远的时代。据载,古时查坑是一方钟灵毓秀之地,罗汝芳对祠堂的描绘是这样的:“军峰耸其前,珠山峙其后,禾石翼其左,鱼洲塞其右。”民国辛巳年(1941年)《续修曾文定公族谱》载,查溪有八景,即:珠阜钟灵、军峰呈秀、巽水莹珠、烟岚万派、浮水中洲、水月钟音、龙潭砥柱、狮岩障北。有好事者还给每一景点配诗一首,绘其形,赞其美。曾氏世代生活在这么一个秀美的地方,生生不息。在祠堂遗址后建有一小屋,里面依序陈列着曾氏列祖列宗的牌位,自曾氏远祖至今逝去的族人,一个个红色牌位上用金粉书写逝者的名字。曾氏之祖来自山东,祖先是曾参,欧阳修在为曾巩之祖父曾致尧所撰写的《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神道碑》中对于曾氏特别是曾巩这一支的迁徙及其兴衰变化情况有个概述,其云:

  曾氏出于鄯,鄫为姒姓之国,微不知其始封。春秋之际,莒灭鄫,而子孙散亡,其在鲁者,自别为曾氏。盖自鄫远出禹,历商、周千有余岁,常微不显。及为曾氏,而葳、参、元、西始有闻于后世,而其后又晦,复千有余岁而至于公。

  由此,无论是南丰还是南丰外迁的曾氏家庙或祠堂前总会在门额上书“南丰世第”或“秀启南丰”,也总有这么一副对联:“东鲁家声远,南丰世泽长。”眼前的牌位也见证了这一事实。我们想:人总是要逝去的,作为生物性生命者的肉体早已不存,似乎也只留下了一个名字而已;但是因为在其有生之年或者能够立德立功立言,或因为繁衍了后代而写上了牌位,请进了祠堂,或者因为功绩殊高而享受主祀的荣耀,等等。这即是肉体生命可朽而人之精神生命永存了,而曾巩正是因为他一生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被后世主祀。据清代赵惟仁主编的《南丰县志》记载:“曾文定公祠凡三。一在十都查溪,宋乾道八年建,祀曾巩。明万历间增修,罗汝芳记。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郑钱重修,并请永远伏免祭田差徭。一在邑西隅,宋宝祜间建,陈宗礼记。一在南门外河东读书岩前,明景泰间训导汪伦即岩为亭。”

  床上不废看青山

  祠堂小屋内的一列列牌位,引发我们思绪万千,似乎看到曾氏迁居南丰之艰辛与后世之繁茂。千年以来,南丰曾氏家族名人还真的不少,如曾致尧、曾易简、曾易占、曾阜、曾宰、曾巩、曾肇、曾布、曾极、曾统、曾续、曾怛、曾悖、曾晦之、曾季狸、曾思、曾悟、曾协、曾绎、曾纡、曾渊子等。宋时的曾巩把南丰曾氏推到一个顶峰。

  曾巩年少勤奋好学,“未冠,名闻四方”,“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由于其父易占因诬而落官,从此,家庭走入低谷,不久父亲因病去世。曾巩需要承担全家数十口人的生计及弟妹众人的学习费用,他在《读书》一诗中回忆这事,写道:“最自忆往岁,病躯久赢尪。呻吟千里外,苍黄值亲丧。母弟各在远,计归恐惊惶。凶祸甘独任,危形载孤煌。崎岖护旅榇,缅邈投故乡。至今惊未定,生还乃非常。”其弟曾肇在《曾舍人巩行状》中说:“初,光禄仕不遂而归,无田以食,无屋以居,公时尚少,皇皇四方,营馇粥之养。”在别人的帮助下曾家在南丰不仅买了地,还建了栖身之所。尽管是茅草屋,很简陋,但他还是很满足,且取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南轩,在那里种菜植树,在茅草屋四周种起了竹子、灌木,怡然自得,表示即使有“万乘之富”也不愿意换。他写道:“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南丰先生爱这“房子”,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爱这里心远地自偏的环境。

  在乡村,南丰先生每日在田间劳作,《田中作》诗云:“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红饭白菹妻具饷,青秧绿水自催耕。止知索寞簟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乡野田间耕作,是要靠天照应的,久雨就盼晴,曾巩也是如此,喜得晴天,归后便写了《喜晴赴田中》,诗云:“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归时小榼掐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南丰先生不忘求学求道,曾求学于邻县的李觏,而成其高徒。有史载,“曾舍人巩、邓左丞温伯,皆先生之高弟”。曾巩在乡间耕读十年,直到嘉祐二年(1057年),已是三十九岁的他才中得进士。十八岁时,他也入京城参加考试,虽然满腹经纶,还是未能高中。二十三岁,曾巩又入京城参加考试,先在京城游太学,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但这次考试仍然是名落孙山。返程归家之际,欧阳修作文相送,并勉励他“广其学而坚其守”。嘉祐二年,曾巩与弟弟牟、布,从弟阜,还有妹夫王无咎、王彦深一同参加考试。临行前,曾巩的继母朱氏把曾巩兄弟众人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们家穷,参加这样的考试不容易,何况你们兄弟多人都参加考试就更困难了,我也年纪大了,没有太多的指望,只要你们中有一人能中,我就心满意足了。但大出母亲意料,他们全都高中,轰动一时,这在科举史上也是少有的,成为一段佳话。曾巩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出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

  欲将何物吊前贤

  曾巩官居中书舍人,又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文学家。其逝世后,朝阁重臣林希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其弟曾肇撰写了《曾舍人巩行状》,韩维为其撰写了《神道碑》,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及释道潜、秦观、参寥子、任渊等人撰写了挽词或哀词,对曾巩的去世均表示了沉重的哀悼,并给予极高的评价。苏辙在挽词里称其“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参寥子云:“命世高标见实难,狂澜既倒赖公还。学穷游夏渊源际,文列班扬伯仲间。落落声尘随逝水,滔滔论著在名山。凄凉四海门人泪,想对秋风为一潸。”想必当年其墓葬应有一定规模,且常年有人看护。自宋而后,人们对曾巩敬仰有加,春秋有祭,其墓葬绝不至于荒芜吧。

  观2010年出版的第13期《南丰县文史资料》,内有署名李永义的一篇文章《曾巩墓被挖掘的经过》:1970年冬,莱溪公社杨梅坑大队为了扩大猪舍和养猪场地,就到坟上去撬石块。一座墓就这样被掘开了,棺木被劈开,随葬品也被运走,从此曾巩墓就不复存在了。至今从墓葬中发掘出的一些文物分别保存在省、县博物馆里。2008年10月,南丰县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使用全球卫星定位仪对曾巩家族墓地进行准确的测绘定位。经测定,曾巩家族墓地分布面积达1200平方米,海拔高度为143米。虽然如此,至今仍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保护措施。

  人逝之后,托体山丘,最终化为一抔黄土,历经岁月洗礼,墓地自然会被损毁,纵使有桓山之石、骊山之固也枉然。但墓是后人对先人怀念、祭祀的一个载体,是不可轻易毁掉的,对于墓的敬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我们立于曾巩被毁的墓前在想:不知此墓何时能修复呢?

  曾子文章众无有

  2012年初夏一日,我们再次来到南丰,参访了曾巩纪念馆。此馆位于南丰县城郊,依山势而建,面朝盱江,馆前一片橘园,青翠欲滴,煞是可爱。馆内门口是一幅“唐宋八大家”的巨型壁画,向前迈几步即是墨池,相传为曾巩洗笔的水池,“墨池”二字为朱熹所题,其左则为著名的读书岩,岩前有亭翼然,岩洞之内塑有曾巩读书坐像,像前一方石桌。我们坐在石桌旁,就曾巩的生平事迹、思想、文学创作及其影响聊开了。

  嘉祐二年,曾巩考中进士后,先出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嘉祜五年(1060年),经欧阳修荐举,曾巩被召到史馆编校书籍。曾巩在馆阁做了大量的古籍整理工作,校勘整理《梁书》等一批重要典藏。自熙宁二年(1069年)起,曾巩先后被任命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齐州(今山东济南)军州事、襄州(今湖北襄阳)知州、洪州军州事、福州军州事兼福建路兵马钤辖、明州知州、毫州(今属安徽)知州等职,在离开亳州赴沧州(今属河北)任职时受到神宗皇帝召见,神宗认为:“以卿才学,宜为众所忌也。”下诏将曾巩留在京城判三班院。

  元丰四年(1081年)七月,神宗下诏:“曾巩以史学称于士类,宜典五朝史事。”曾巩充史馆修撰,专门从事史书的编修工作,主要修了《五朝国史》。次年四月,曾巩拜中书舍人。元丰六年(1083年),曾巩病倒在江宁(今南京),四月去世,享年64岁。

  曾巩一生写了大量的散文、诗歌,主要收辑在《元丰类稿》中。从比曾巩长两岁的韩维为其撰写的《神道碑》所记载来看,曾巩在当时就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行世,共有百卷。但是宋南渡后,《续元丰类稿》和《外集》就散逸了。曾巩的散文一是质量高,影响大,名气仅次于其师欧阳修;二是数量多,在《元丰类稿》中绝大多数是散文,写得十分中规中矩。曾肇在《行状》中对曾巩的文章流行情况有一段描述:“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可见其文是大受欢迎的。曾巩一生还写有大量的诗歌,在《元丰类稿》中就收录了四百余首。

  曾巩“蓄道德而能文章”,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同时代的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说:“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王安石、苏轼、苏辙都与曾巩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们对曾巩都是推崇备至。至南宋,朱熹也十分推崇曾巩,他说:“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盖公之文高矣,自孟、韩以来,作者之盛,未有至于斯。其所以重于世者,岂苟云哉!”吕祖谦编选《古文关键》时,只选曾巩文,不选王安石文。明初朱右将曾巩与韩、柳、欧、王及三苏并列,把他们的文章选编成《八先生文集》。明代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作文以曾巩为范。茅坤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曾巩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一并列入,进入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散文家行列。王慎中说:“自西汉而下,莫盛于有宋庆历嘉祐之间,而灿然自名其家者,南丰曾氏也。”唐顺之认为:“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清代桐城派方苞、刘大榭、姚鼐等,将曾巩的文章作为楷模而学习。

  纵览千年,曾巩的为人为文,可谓是高山仰止。读书岩一直是凭吊曾巩的一个重要场所,古人凭吊之后还往往作诗以纪之,如明代的著名学者何乔新曾经路过南丰,停船上岸来到读书岩凭吊,并赋诗《又过嘉禾怀南丰先生》:“嘉禾驿下暂维舟,追感先贤泪欲流。学术自应超董贾,文章元不让韩欧。读书岩圮苍苔满,洗砚池荒暮雨愁。故里只今多俊彦,不知谁解继前修。”陆模孙在《谒南丰先生读书岩》一诗中云:“先生坐岩石,坐起手一编。书声渡幽壑,冷冷风中弦。朱霞在天半,威凤凌空骞。刘向亦卑拟,置身秦汉先……”还如邓继科《游读书岩》写的是春天游读书岩,其诗云:“春深媚景日晖晖,踏遍花茵绕翠微。滴水幽岩凌汉回,受风斜燕傍人飞。藤萝盖瓦悬岩古,松柘垂荫护径稀。星斗文章瞻百代,齐头词赋几光辉。”

  我们参观完展览后,若有所思,默默地走出文定公祠,过墨池,出纪念馆大门,踏上归程。

  我被继亲开了苞篇4

  关键词:夏洛蒂;《简爱》;才能;教育思想

  夏洛蒂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小说《简爱》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勇于争取自由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关注教育领域。有评论家说过她的小说“不是理智的思考,而是心灵的呼喊,不是深思熟虑的自我诊断。而是不知不觉中的自我呈现。”由此可知夏洛蒂的教育思想是不自觉地倾注在这部作品中的。《简爱》所表现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夏洛蒂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一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更充分、更真实地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说过教育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也就是通过教育让人取得相应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可见教育对人的成长必不可少。教育如此重要,古今中外众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做了自己的思考。夏洛蒂在《简爱》中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才能。

  夏洛蒂的教育经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教育思想。夏洛蒂曾在《简爱》再版里回忆她的家庭生活:“人生的乐趣只限于读书自修,自婴儿时期以来,我们的最强烈的刺激和最生动的乐趣无过于写文学作品的实习。”家庭的教育使她能在文学的世界里自由遨游,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教育思想。

  除了自身的教育经历,夏洛蒂通过描写简的教师生活,明确指出了她的教育目的就是“我不但要培养别人的才能,还要享受自己的才能。”当然,培养才能的目的就是“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需要运用她们的才能。”这里可以知道她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才能,培养才能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才能。当然,她也是这样做的,在乡村学校“我教他们语法、地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比较精细的针线活。”她教授的内容很广,包括知识能力的培养和生活技能的培养,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她们所学,以取得更好的发展。此外,简在幼年求学时,就努力图强,尽可能的发展她的才能。在劳渥德学校“做练习使我的智力变得敏锐了,几个星期以后,我升了一班,不到两个月,我就被允许开始学法语和图画。”幼年的教育为她以后确立教育目的起到了催化作用。

  有才能的人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知识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应有的内涵。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培根说过书就像促进整个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不同的书可以得到不同的知识。学习历史可以让人变得聪明;学习诗歌可以让人变得灵动;学习数学让人有严密的思维;学习自然科学让人的思想变得有深度;学习伦理方面的知识可以让人的行为符合规范;学习逻辑学可以让人能言善辩。书中蕴含的知识是无限,对个人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简爱》中也出现过很多书,有书名的书有21种,没书名的也不少,这些书包罗万象,涉及到历史,伦理,自然,宗教等各个方面。这些书给简提供了开阔眼界的可能,她特别重视学习和传授这些文化知识。在劳渥德学校学习时她学了很多课程,包括历史、音乐、美术、地理、法语、语法、算术等等。这些书和课程涉及到诸多领域,丰富了她的知识,为她成为一名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阿黛勒的家庭教师后,她教她画画,讲话;成为乡村教师后,教学生语法、地理、历史等课程。她给学生教授的这些内容,都与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分不开。

  独立自主也是有才能的人应该具备的。简小时候在舅母家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就表现出强烈的“我要反抗到底”的精神,这为她以后的独立自主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简从十岁到十八岁,不管是在学校当学生,在学校当老师,亦或是登报求职,简始终是一个人。“里德太太从来没有派人来把我接到盖斯海德府去。”她在求学期间一直做到了独立自主。她的这些经历使她希望她的学生也能独立自主。她教她的学生缝纫,表明她希望女人保持独立自主。除了幼年求学,她工作了也仍然保持着独立自主。她积极地从事乡村教师的工作,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受过教育的乡村孩子,简发挥最大限度了解她们的性格,帮助她们进步。直至有几个孩子醒悟过来,成为及其聪明的孩子,这才让简从中感受到一种当教师应有的骄傲。简一个人做教学计划,积极和学生相处,甚至还进行家访,一旦她们有求知欲和上进心,她就十分开心。因为一旦有了求知欲和上进心就意味着这些孩子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离独立自主越来越近了。总之,简作为一名教师,她希望她的学生能像她一样拥有独立自主的才能。

  二

  一个人的才能通过什么培养呢,夏洛蒂通过自身经历及《简爱》中约翰的经历,说明才能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成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人才能发展。夏洛蒂用自己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家庭教育包括家人之间的互相教育以及聘请的家教对孩子的教育。夏洛蒂的父亲是剑桥圣允翰学院毕业的穷牧师,他知识广博,亲自教导子女学习,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给他们讲故事。简所受的家庭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后来她被送到慈善学校去读书,不幸的是她的两个姐姐相继得肺病离世,就这样她和艾米丽离开了专收穷牧师女儿的慈善学校。她们回到家里继续接受教育,在家里学音乐,弹琴,唱歌,绘画,并且办了自写自读自编的《年轻人》。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自得其乐。直到夏洛蒂十五岁时又回到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她在文学上取得极高的成就有着不可抹灭的功绩。所以在夏洛蒂身上,她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这促进了她才能的发展。

  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抑制人才能的发展。夏洛蒂塑造的约翰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是异常失败的。里德太太一味的宠爱他“这阵儿,他应该在学校里,可是她妈妈把他接回家来过一两个月,说是因为他身体不好。”作为学生,本该上课的年纪不去上课,学生无知就算了,家长也愚昧,里德太太不但容许孩子逃课,还给孩子找理由,一味地纵容孩子。这是家长对孩子无节制的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更加放纵,隐没其才能。通过简的语言“我听惯了约翰的责骂,从没想回嘴;我盘算的是:怎么来忍受那一定会紧随谩骂而来殴打”、“你像罗马的皇帝”可以直接感受到约翰的放纵。家庭教育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里德德行低下,缺乏学识。当然,找尽各种理由不去学校上课的学生是不可能接受到系统全面的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缺失,最终导致了约翰上大学考试不及格,沦落为一个被仆人嫌弃,被家人不满的浪荡青年。这也给我们当今的家长敲了一个警钟,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终将导致孩子不学无术,品德低下。只有不放纵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以上可以看出夏洛蒂是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家庭教育要注意孩子的道德教育。教育家孔子说:“君子怀德。”一个有学识人应该随时考虑自己的道德。倘若一个人道德缺失必将给个人,社会,国家带来危害。道德教育“它侧重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以培养人的一定的道德品质为目的。”夏洛蒂在书中写到约翰暴虐专横,拗断鸽子脖子,弄死孔雀,放狗咬羊,采植物苞蕾,叫妈妈老姑娘,但家里谁也不惩罚他,他仍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伊莉莎任性又自私;乔奇安娜吹毛求疵,蛮横无理,凶狠恶毒。子女的这些种种道德恶习,家长非但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反而任由他们放肆,这是家长的失职。夏洛蒂只通过“不公平!――多么不公平啊!”喊出对这种家庭教育的不满。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的。当简成为了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时,可以说她就是阿黛勒的家长。她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教育。“她是来教你书的,要使你一天成为聪明的女人。”在教阿黛勒的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教师的角色,对阿黛勒行为有一定的规范“她已经吃过早饭,所以我允许她一显身手”。“天黑的时候,我允许阿黛勒收起书和作业,跑下楼去,因为下面比较安静了。”“允许”体现了一个教师兼家长应有得权威,之所以允许唱歌是因为她已经吃过早饭,若没吃早饭,她就不会放纵她。而允许她跑下楼去,是因为没有人了。这样的行为规范让阿黛勒变得乖巧懂事,而不是里德的暴君行为。比起里德太太对约翰的纵容,她更强调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

  人才的培养是复杂的过程,除了家庭道德的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十分重要。

  学校教育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简爱》中构建了一种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体现在谭波尔与她的学生中。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要有魅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作为老师,第一,要有得体的仪表。谭波尔就很注重自己的仪表,这给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自己加上秀美的容颜、略带苍白但也还明净的肤色、端庄的风度和仪表来完成这幅肖像吧。”第二,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她对于学生的缺点给予和善的指正,不像史凯契尔德小姐那般凶。她看学生因粥糊了吃不上早饭,便冒着被上级训斥的危险给孩子们加一顿难得的面包。第三,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和鼓舞,让学生获得信心,进而想的更深更远。第四,要使课堂富有吸引力。“谭波尔小姐一般总有些比我更新鲜有思想的东西讲;她的语言特别叫我喜欢,她传授的知识往往正好是我希望得到的。”以上这些,便是谭波尔老师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出的努力。学生只有亲其师了,才会信其道,爱其师。这也给当今师范教育专业类的学生关于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尽管《简爱》中的很多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但也有不足,体现在教育有阶级差异上,这点在简爱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她称菲尔费克斯如外表一样受过足够教育;她知道阿黛勒的来历后,便说她性格浅薄;她到乡下教书,说那些没受过教育的农村孩子一脸蠢相,笨得毫无希望。另外,夏洛蒂歧视家庭教师这个职业,她在写给艾米莉的信上说过“私人教师除了在她该干的劳累的活儿这一方面外,是没有存在意义的。”这些都反映了作品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周颖.理想与现实的痛苦:1800―1850女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C].外国文学评论,2012

  [2]孙俊三主编.教育原理[M ] . 武汉: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夏洛蒂.简爱[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吴靛初. 一个突破父系文化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论简爱女主角的崭新特质[ J].福州师专学报,1997, (2).

  我被继亲开了苞篇5

  林 乾 中国政法大学古代法律史学院 副院长

  李兴盛 黑龙江省文史馆 研究员

  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57年8月,三年一度的江南乡试结束了。

  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如果能够金榜题名,考中举人,他们以及家族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很快,发榜的日子到了,结果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在那些中举的学子们大举庆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这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工科给事中阴应节上疏,参奏主考方犹与中试的举人方章钺“联宗有素,乃乘机滋弊”,也就是说他们是同宗,有作弊的嫌疑。这件事令顺治皇帝非常气愤。因为不久前,在顺天举行的乡试中,刚刚发生了主考官收取贿赂的事情。

  方章钺的父亲方拱乾当时任詹事府少詹事,尽管他再三向顺治皇帝声明,与方犹不是同宗,更不可能乘机作弊,但盛怒之下的顺治帝并不相信。于是第二年三月,他亲自命题复试这些江南举人,而且每名举子身后,都有两名武士持刀而立,戒备森严。复试的结果,十四人被革去举人入狱。

  这就是清初著名的南闱科场案,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涉及此案的主考官方犹、钱开宗以及其他十八位考官都定为死罪,妻子被贬为奴,家产籍没入官。方章钺、吴兆骞等八名举人及家眷数百余人被流放宁古塔。年已六旬的方拱乾,受儿子方章钺的牵连,和已是学士的长子方孝标等兄弟四人一同被流放。据记载,因这次科场案被流放的人达到数百人。

  从这以后,因科场案、文字狱和各地反清斗争等引发的各种大案,使大批“犯人”被逐出山海关,经宁远、过辽河,流放到东北牡丹江边的宁古塔。于是,一部宁古塔的百年流放史就这样被掀开了。

  那么流放是什么?宁古塔又在哪里?这两个今天看起来再平静不过的词语为什么会成为当时官员和文人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呢?

  作为一种刑罚,流放是中国清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笞、杖、徒、死并列的五刑之一,其刑罚的程度仅次于死刑。与死刑相比,它只是让犯人多了一点苟延残喘的时间。而不幸遭到流放的人,将永远被驱逐出社会与家庭之外,他们不会知道,在没有人间规则可循的荒远地界,死亡将何时或如何降临。

  林乾:历代的律学家认为,流刑,不但把你放逐到另外一个很远的地方,环境恶劣,使你原来生存的那片土地不复存在,还带有精神上的挤压或折磨。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土地是生命的根源,人们只要拥有土地,便有了安身立命的物质依据。而且,人们普遍强调家族观念,儿孙满堂,四世同堂,成为多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人们把客死他乡当作人生最大的不幸。因此,历代刑罚的制定者,采取“出礼入刑“的原则,把流放作为降死一等的刑罚,这对素有“安土重迁”思想的中国古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惩罚。

  我国历史上有史籍记载的最早遭到流放的人是夏桀。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商汤打败他后,把他流放到南巢,就是今天的安徽巢县西南,一直到他死去。而我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流放人物当属家喻户晓的屈原。他一生当中遭遇两次流放,最先被楚怀王流放到汉北一带,到顷襄王继位又将他放逐到了江南。这位在现实中清醒而刚直的人,不得不将一腔爱国之情化为泪、化为悲歌,最后自沉于汨罗江。

  流放作为一种对有罪之人的惩罚方式,它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到秦汉时代才逐渐形成体制。隋朝时,流刑开始被列入刑罚正刑的五刑之中。而且在隋朝的时候对流放的里数也有了明确的规定,确定了三流制度,所谓三流就是以一千里、一千五百里和两千里作为流放的三个等级。

  林乾:到了唐朝,在这个基础上又把刑罚加重了,等于是以两千里作为三流的起点,其次就是两千五百里,最高的刑罚,流刑当中是三千里,这是隋唐时期。唐朝以后,宋元明清完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这些规定。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诗里的“逐臣”就是被流放的人。我们熟悉的李白、苏轼等都曾遭到过流放,也许正是异乡的山水触动了他们幽古的情怀,才写出了那些传颂至今的作品。

  这些被放逐的人,行走在破碎的时空里,大地承载着他们艰难行走的脚步,上天俯瞰着他们一路踉跄的背影。如果我们在地图上,将流放的起点和终点相连接,就会发现,这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状图,无论他们的起点在哪里,终点一定是不能预知的极远而人烟稀少的地方。

  对于流放地点的选择统治阶级大多考虑到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因素。从宋朝以后,流放地分南、北两地,政治犯大多被流放到南方以及素有“烟瘴“之称的湖广地区,当时这些地区虽然边远蛮荒,但在国家控制之下。而北方地区秦汉以来一直在少数民族控制之下,一般罪犯流放到这里都以戍边为目的,带有更多的军事意义。

  李兴盛:宋朝很流行一种充军制度,比如《水浒传》,林教头发配到沧州的时候,叫充军沧州,不叫流沧州,刺上字之后发配沧州。充军是宋朝最盛行的,实质就是流放制度另外一个名词,

  林乾:明朝的时候就完全是为了充军。甚至是属于父死子继,他永远要在这个地方。他的父亲死了之后,由他的儿子继续留在这个地方。所以明朝是一种士兵的制度,也就是说世代为兵的制度。到清朝的时候,这种意涵就完全淡化下来了。

  清军入关第二年,清廷就指定专人修订刑律,到乾隆五年,编成了完整的《大清律例》。

  清代的刑法仍然沿袭了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手段。作为仅次于死刑的流刑,与隋唐时期的刑律虽然没有实质的变化,但也进行了完善。乾隆八年,刑部编纂了《三流道里表》。从流犯所在的府开始,按照流放距离确定流放地点,为了使判决的里程与执行相一致,要求误差不超过100里。

  林乾:也就是说以省以府为单位,发配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说同样2000里,2500里,3000里,都有固定的地方,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表。那么各个地方的法官们只要按照这个表来执行就行了。这样就杜绝了人为的随意更改。

  作为五刑的正刑之外,还有辅助正刑的闰刑,与流放有关的是迁徙、充军和发遣。迁徙比流放轻,就是将流犯强制安置于千里之外。充军比流放重,也增添了一些军事色彩。乾隆三十七年,兵部仿照《三流道里表》编制出《五军道里表》,其中规定,凡发配者,视表所列之地充军。对罪不至死,而充军又不足以尽其罪,清朝又创立了发遣,就是发往边疆地区充当苦差或作为奴隶。

  林乾:通常来说,到一个地方,服一段时间劳役,然后要著籍,也就是说把他的户口落在当地。但是,和一般的老百姓还是不一样。比如说朔望之日。朔望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都例行的要到当地政府进行报告。说我这个人还在这个地方,还是归你的约束、管束。

  在清朝初期,流放的地点主要是包括今天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在内的东北地区。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更重要的是,那里一直在清政权掌控中。把不放心的政治人物流放到一个放心的地方去,这也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共同遵循的一个规则。

  林乾:当时其他地域还没有完全被开辟、稳定下来。所以在清初入关的顺治一朝,处于战争状态,南方没有完全控制,那更何谈西北了,主要的流放地就是到东北。

  清代东北地区的流放地很多,最初,犯人被遣戍到沈阳、尚阳堡,后来到吉林乌拉、宁古塔,最后又到黑龙江爱辉、齐齐哈尔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流放地是宁古塔,也就是今天黑龙江省的海林和宁安市。

  顺治十六年三月初三,因“南闱科场案”遭到流放的吴兆骞等八名举子以及家属数百人自京师启程,开始了宁古塔流放之路。

  方拱乾以及家人数十口遭到流放,方家是安徽桐城的名门望族,在明清两代,出了很多高官。后来的清代文坛桐城派鼻祖方苞就是方家的后人。

  吴兆骞是江苏吴江人,吴家是吴江望族,祖上曾出过两位尚书及许多官员,因此吴家居住的这条巷子被称为尚书巷。顺治十四年,吴兆骞参加了江南乡试,顺利中举,但却意外地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南闱科场案”,在京城复试时,有清兵持刀监考,据说只有他不肯蒙受此辱而交了白卷。结果可想而知,他先被判处死刑,后被从轻发落,最终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去往宁古塔的流放之路。

  东北也叫关外,这里的关是指山海关。山海关古称榆关,距山海关三里有一道岭,出关的人称之为凄惶岭,而入关的人却又称它为欢喜岭。一岭之隔,却是天地两重。三月的江南已是花红柳绿,而关外却还大雪纷飞。对于这些久居江南,看惯了草长莺飞的江南学子们来说,他们内心该有怎样的不舍和动荡,我们已经很难想象。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这是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所作的《悲歌行赠吴季子》,也就是送给将要远行的吴兆骞。

  “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这首《出关》是吴兆骞踏上流放之路后写下的第一首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人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从流放开始,也走上了他作为清代第一个和我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边塞诗人之路,一路上,他从山海关写起,一直到流放地宁古塔。二十几年的塞北风霜赋予了吴兆骞别样人生。他去世后,留下了著名的诗集《秋笳集》、书信集《归来草堂尺牍》、以及与人合编的《名家绝句钞》,在东北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他凝重的一笔。

  流放,却也意外地成就了吴兆骞的诗名。

  当刑部对案件作出判决后,流犯就要在一个月内起解。清代刑律规定,“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若在途中无故稽留,将受到惩罚。各省州县负责押解的犯人,一般要由所在州县派遣两名差役押解,称为长解,沿途州县也须派出兵役协助护送出本州县所辖地域,是为短解,一般也是两名。押解的过程叫递解

  李兴盛:递解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押解犯人的差役到另外一个地方就要更换,然后继续前进,这叫递解。一段一段的行程,走到流放地为止。

  流人每天必须的食物,均由当地政府供给,这些食物和在监人犯的食物差不多。这些配给,对于长途跋涉、体能消耗巨大的流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流人们常常处于饥饿状态。即使这样少的食物,往往也不能够足额发放。条例还规定,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只能得到上述食物配给的一半。到了乾隆四十年,定例又改为,口粮每日只给八两,本来在险恶流放途中就处于饥饿状态的流人,处境更加悲苦。

  更为痛苦的是,当时押解人犯是非常残忍的,流犯经常受到担负递解任务的兵丁肆意虐待,动辄打骂,有些衙役还勒索犯人,流人们因为不堪承受路途中非人的折磨,以及对流放生活的畏惧,逃脱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李兴盛:有的人在中途就被折磨死了,《明实录》记载,明宣德年间,有一次流放了一百多人,死了三分之二在途中,只有三分之一到达辽东戍所。

  但由于身份不同,被流放的犯人在途中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区别。因南闱科场案被流放的方拱乾等人,虽然在路途上历经艰难,但毕竟出身于官宦阶层,押解的兵丁和沿途的官员对他们还是多有照顾。到达沈阳时,他们遇到了因为北闱科场案被流放到这里的陈之遴。

  李兴盛:陈之遴先到沈阳,派他的儿子到城外迎接方氏和吴兆骞,陈之遴原来是大学士,跟当地沈阳的最高行政长官盛京总管,说多留他们一些日子,于是在沈阳住了20天。可见,当时官员们对这种特殊身份的人总是多少给点关照的。

  在沈阳,吴兆骞还看望了清代第一个因文字狱案,于顺治二年被流放到东北的函可和尚。

  函可,本姓韩,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年轻时因不满明末腐败成风、宦官专权,27岁时愤然出家,法名函可。清军南下时,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写下了传记体的《再变记》一书。顺治四年,书稿被清兵截获,清廷对他从轻发落,流放到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函可也由此成为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

  到达东北后的函可,得知清兵屠城使韩家全部殉难,悲痛欲绝,写下了“我有两行泪,十年不得干”的著名诗句。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函可死后100多年后的1775年,当乾隆皇帝无意中看到函可的诗文时,紧张不已,令盛京将军即速搜查销毁函可的著作,从而使他的著述及有关他的碑记都荡然无存,只有一小部分诗文幸免于难。

  函可生前身后遭遇两次文字狱,在整个清代都是少见的。被流放到东北冰天雪地的函可不知道,在他的身后,将有150万流人将被陆续流放到这里。

  在离开沈阳的前一天,被流放宁古塔的八个举人之一的吴兰友,因不堪路途劳顿与折磨,病死在沈阳。埋葬了吴兰友之后,一行人又开始了流放之路。

  出山海关到沈阳,流人们面对的还是平缓的山冈。可是,从沈阳再往前走,道路却越来越崎岖坎坷,“山野相错,或继或续”,“无日不行山水间,亦无日不行风雨间”,这是吴兆骞在后来的诗文中对这段经历的描写。此后,经四道岭、黑尔苏、船厂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市,于六月二十一日到达了松花江。

  松花江,又名混同江,还叫松花哩乌拉。松花哩,汉语是天的意思,乌拉,汉语是江。这就是说其大若天河。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流经船厂,下游注入黑龙江。由于当时天气酷热,吴兆骞在江中洗浴得了重感冒。过江之后,又下起了雨,他披着毡衣,在马上带病冒雨前行。这样走了几天,走入了长达四十余里的小乌稽,当时人们称东北地区山间多树木者为乌稽。

  清初的黑龙江与吉林,土地尚未开发,因此,乌稽实际上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大森林。流人们一进入小乌稽,只见浩瀚的树木遮天蔽日,群山相拥。对生长在江南锦山秀水中的流人们来说,这是他们前所未见的。

  李兴盛:一走好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荒芜人烟。蚊子还不是最厉害的,有一种叫白蛉的,铺天盖地的,牛马叫它一蜇,一小会儿就全身都肿了,人也是那样,蜇一下满身是包是血,一般人忍受不了。

  顺治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历尽千难万险的流人们,终于抵达了戍所—宁古塔旧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旧街,此时距他们出发已经四个多月了,八位举子中除了吴兰友在沈(下转第53页)(上接第23页)阳病故外,其他人都安全到达了宁古塔。

  宁古塔并没有塔,是满语的音译,“宁古”的意思是“六”,“塔”的意思是“个”。相传,曾有清朝皇族六兄弟居住在这里。清初宁古塔将军设立后,宁古塔便成为东北北部政治和军事中心,管辖今天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宁古塔分新、旧城,旧城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旧街,康熙五年迁建新城,便是今天的黑龙江省宁安市。

  顺治十二年冬,也就是1655年的一个冬日,吏科给事中陈嘉猷历经一路艰险,抵达了东北塞外的宁古塔。他是清代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第一人,从他开始,清王朝流放“犯人”到宁古塔的远行脚步便接踵而至。

  三百多年前的宁古塔是尚未开化的地方,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在前人的记述中,它是令闻者畏途,行者却步的。

  我被继亲开了苞篇6

  演义的虚假: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於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於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於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

  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就是败军之将,罗贯中写到堂而皇之不知所谓)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虚构的

  10.连环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

  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二皇嫂”。

  12.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4.孙坚之死∶孙坚死於砚山由於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失射死

  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於孙策之手即做孙策晓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太少……无名过客而已

  17.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18.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啦^^

  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21.怒吼长板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的。是小说的夸张手法(人死了,马怎么会没有事呢?)

  22.苦肉计∶正史上确有黄盖诈降曹操一事但苦肉计置疑

  23.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5.铜雀台中锁二娇—此诗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

  26.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庞统连环∶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28.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公瑾。

  29.草‘船借箭∶在唐代时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令狐潮几十万只箭←这是补充^^综合起来就变成草船借箭哩一?一

  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34.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至於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大家明鉴,虽然我也喜欢马超)

  41.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还有和乔玄并不是同一人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几岁∶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7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

  《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51.关羽亡命:《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演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52.五虎将:刘备并没封什?【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的军职是最高的,关羽(前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最低),而且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53.《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55.八阵图石伏陆逊∶置疑

  56.七擒孟获∶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伍次输的没演义那?漂亮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熟虚构

  59.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61.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用兵并不是强项。

  62.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

  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著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63.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64.曹真∶病死於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65.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於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66.马超战张飞∶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

  67.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於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68.魏延反叛∶其实魏延才是受害者

  69.落凤坡落凤∶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於落凤坡。

  70.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又怎会有「义释」。

  71.关於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一些资料表明,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72.七星灯续命∶无需解释了……

  73.周仓∶历史上没周仓之人…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74.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75.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术。

  76.青龙.蛇矛∶关羽不是用刀的…历史上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方天画戟这样有个性的兵器对于塑造人物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77.赤兔马∶: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关羽跨下无赤兔,为表达勇武形象。更虚构赤兔马为了关羽的死绝食亡要是要绝食吕布死时、就该绝食哩。而且吕布死时和关羽死时相差很多年马不绝食也老死了

  78.刘皇叔刘备∶实为无稽之谈虚构刘备被献帝称「刘皇叔」来表达刘备是「捍卫汉室」…和曹操是「国贼」的假象。要是刘备是刘皇叔那刘表、刘璋哩?

  79.孙尚香∶历史上并未提到名只知姓孙

  80.张翼德∶真名张益德

  81.粗人张飞∶其实张飞一手好书法精通美工画文武全才高硕书生形象吧(所以火凰燎原修改他为桃园画家也不为过)

  82.关兴∶一介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

  83.关兴复仇∶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

  至於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在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84.张苞∶早夭

  85.关索∶只出现下民间传说野史中……乃虚构人物

  86.关平,关羽的亲生儿子,史书里名字只出现两次的人。到了演义里,成了义子,还那么厉害?ps: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

  87.刘备用牛血破张宝妖法:封建迷信

  88.陈宫捉曹操:陈宫本来就一直在曹操手下,捉放曹的事发生於中平六年189年…陈宫开始跟随曹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故陈宫捉放曹是虚构滴

  89.陶谦的为人和让位与史实不附。

  90.文丑中曹操之计被杀

  91.无左慈戏曹操

  92.无赵颜延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