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道德通用六篇

  关键词:商业;道德;建设

  “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1]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主张“诚信”的商业道德。然而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商业道德败坏现象,使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的商业道德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现代商业道德现状

  1.当代商业道德是“爬坡”还是“滑坡”

  每年三一五都曝光大量的不良商家,现在不少人认为我国的商业道德水平在滑坡,但道德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坡”作为衡量的标准。道德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新的价值观念产生,也会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衰落。商业道德亦是如此。事实上,商业道德包括的商业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内容,不同的历史阶段,商业道德常常是在“爬坡”中伴有“滑坡”,“滑坡”中也会有局部的“爬坡”。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商业道德建设是进入了一个“爬坡”阶段:其一,各行业都深刻地认识到了商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业道德也逐步得到规范。

  2.现阶段我国商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经济体制、社会关系、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社会商业道德也有巨大的影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功利性的冲击下,使一些企业纷纷陷入“金钱拜物教”,这种对金钱的崇拜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就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向个人利益方向倾斜,使市场主体在处理索取与服务的关系时,往往只看到索取利益一面,而忽视为社会服务的义务以及为社会要作出贡献的另一面。二是由于城镇化、工业化深刻改变了城乡的二元化结构,使大量农民入城。在我国现有从商人员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文化层次较低,其中在那些弃学弃工弃农以及社会闲散人员参与商业经营的从商人员中,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员,他们既缺乏市场信用观念,又缺乏现代法律意识上的契约意识。再加上社会舆论导向对经济效益、个人利益的过分张扬从而导致了不少人把坑蒙拐骗看作是市场经济的交易谋略因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中不讲商业道德的案件屡屡发生。

  综上所述,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常常出现置国家集体利益、广大消费者利益、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于不顾等不道德行为。如何解决商业道德缺失问题不仅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也是各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现代商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商业企业的道德失范也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原因。

  1.商业企业内部在追求利益过程中的道德失范

  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质。[2]当经济快速发展,商业企业的竞争剧烈,致使部分商业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认识不到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他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缺乏道德感,常常越过道德边界。内部因素首先是企业领导者个人道德观,对营销决策的道德水准起决定作用。企业领导者不仅具有最高经营决策权,而且肩负着企业发展和不断改善职工生活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人格化,其个人道德观必然融入企业经营决策的规定与实施中。领导者是否具有正确的经营哲学,决定着企业营销决策的道德性。其次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引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规定着企业领导者及广大职工的决策动机;企业文化规范着营销决策的内容,企业文化中的规章制度对企业主体行为进行强调性规范,使营销决策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及道德化;此外,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有利于营销决策的实施。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实现商业企业目标,提高营销道德水平起重要作用。最后是企业职工的道德素质,企业职工的文化、业务及道德素质高低同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呈正相关的关系。当企业职工文化水平高、有正确的义利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营销道德标准的提高;反之,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促使营销道德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违德的局面。

  2.商业企业外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商业道德监管是多层次的,第一是政府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立法调控体系是否健全,政府对企业违法及违德行为采取何种态度。现阶段我国政府立法特别是在商业立法方面尚不完善,执法机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有限,这对企业将难以形成一种强制性的压力,为某些企业违法与违德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另外有些地方政府对企业非法与非道德行为采取估息的态度,这也会导致非道德行为的泛滥,加剧及扩大本地区商业企业的非道德行为。第二是信用制度的缺位。在发达国家,企业信用评估非常流行,技术上也相当成熟,我国目前还没有社会化的信用评估机构,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估还极度缺乏,操作也不规范,难以对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对那些无视信用、不讲信誉,如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避债务等行为不能形成制约力,从而难以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风尚。最后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尽管现在有三一五消费者日,有12315热线等助消费者维权,但这些监督机制尚不完善。一是消费者在实际的维权过程中,成本过高,程序繁杂,得不偿失,使消费者消极对待维权行为,放弃了监督权,不能发挥群众在道德监督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媒体对商业企业的舆论监督,往往集中在三一五前后及恶性事件上,没有形成日常的对不道德商业行为的曝光机制。这些都使在全社会难以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监督氛围。

  三、构建现代商业道德体系的途径

  1.加强商业企业内部思想道德建设

  商业不是慈善事业,核算利润,追逐利益是商业的经济活动,但要让商业企业认识商业道德的本质,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在企业内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企业上下自律内省。首先企业领导者的职业道德意识成为加强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有自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诚实守信的公德意识,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次要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职工必须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水准,在本职工作中遵循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最后要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从而塑造市场认同、社会赞誉、适应社会要求的形象良好的企业,促进企业持久地发展。

  2.完善商业企业外部的监管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经济法治环境。加强有关立法工作,完善市场营销法律规范体系,规范企业营销行为。强化国家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建立严厉处罚机制。它们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要严厉处罚,不仅要使犯规者倾家荡产,而且要加重刑罚的制裁。这样,就能对其他经营者起到震慑作用,使之不敢效尤。其次,要建立商业信用制度。从最初简单的商品交换,到后来复杂的市场关系,都需要以信用为链条来维系交换秩序和市场秩序。失去信用,市场经济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游戏规则,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经济发展。从某种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的目的是根据诚信原则进行制度化管理。要完全按市场化的方式成立信用记录公司,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将记录资料输入电脑数据库,数据库一直连续跟踪客户的信用变化情况。这样进行信用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人们失信的成本,有效地防止人们违背契约。目前,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估在我国还极度缺乏,操作也不规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确立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最后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一是要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通过消费者组织对企业的营销行为进行监督。当消费者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组织要代表消费者利益,维权到底,促使营销者遵守道德、法律规范,尊重消费者。二是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敢于对那些从事违法营销活动的,尤其是对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为,要进行大胆揭露,使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另外在进行商业道德舆论监督的同时,搞好商业道德的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商业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这样能使商业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得到正确的评价和判断,使先进的道德典型的人和事得到肯定和赞扬,形成一种向善憎恶的正确宣传舆论导向。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绿公司仅坚守在道德方面是不能持久的,一定要有商业的逻辑在里面。要号召大家真正实施绿色,通过绿色的发展获得更好的收益,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这才是最持久的

  中国经济发生着变化,世界也在发生变化,几年来不但美国发生危机,欧债也很严重。中国经济放缓,银根又这么紧缩,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应如何应对。绿公司年会每年的主题都切中要害,今年的年会主题是“新现实下的本http://分与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这一主题,我觉得非常切合当下,只有符合现实的东西才能有思想性,而且大家才有兴趣来讨论。

  守本分

  本分是做企业的第一要务。诚实、守信,这些都是有传统的,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仁义礼智信。讲本分也好、诚实也好,就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在这里,守本分不仅仅是指老老实实诚信经营,还包括老老实实做实业挣辛苦钱,不挣所谓的虚拟经济的钱。好几年前我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对中国经济的两大担心,一个担心是,很多人移民,没有创业激情了;第二个担心,很多人不做实业,而去做投资、做虚拟经济,我当时开玩笑,如果10个企业家9个做投资就麻烦了。

  有人会说,我之所以宣称要坚持实业,是因为我所做的行业是商业地产,是一个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其实不然,商业地产之外,我做酒店,也做零售,还有文化领域的生意。

  酒店就是一个低利润的行业,酒店的投资回报率世界平均只有百分之五六,中国平均来讲也就百分之七八。我也做零售,零售在中国的利润,用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话来形容,就像刀片一样薄,全国零售业平均利润只有2%左右。我还做文化,文化产业在中国不是利润不利润的问题,绝大多数是亏损的。进入文化领域属于创新性的摸索,我们不但要有利润难以保证的心理准备,还要有风险方面的准备,有可能全军覆没的。我2005年进入文化产业投资电影院的时候,全国总票房只有7亿,大家全部反对我投,说总票房7个亿,10%全国就7000万,每年几个亿投进去不是死吗,但我当时就想,迟早有一天电影市场会起来的。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所在的商业地产行业利润高,所以号召大家做实业。我认为做实业的概念,不管利润好还是薄,都应该坚守,当然对于现在制造业面临的低利润,像很多东西田间很便宜到餐桌非常贵,这需要中央政府研究解决,这不是企业家的问题。

  做榜样

  每届绿公司年会我都会参加,四年下来我有两点切身感受。第一,它是个播种机,毛主席曾说长征是

  转贴于 http://

  一个播种机,这个会议也像播种机。这种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的种子需要有人来播种,而且,在中国很多人对绿色的认识可能还远远没有到位,所以我觉得这个会相当于一个播种机,不断地在全国各地播种,通过我们的力量,逐渐影响企业家群体,影响官员,影响学者。

  每届年会上我都能感觉到榜样的力量,这是我第二点感受。我们参会的这些人不能光去播种,劝说别人还不如先自己做好,在这个会议上,带头做好的人越来越多,榜样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万达是榜样之一。万达现在做大型的购物中心和酒店,我们在几年前就强调做绿色建筑,几年来,万达取得了一些成效,做了好榜样。可以这么说,万达在创造就业、缴纳税收、节能减排、慈善捐赠、义工服务等方面领先全国民企。具体到绿实施方面,我们的成绩也不俗。住建部《绿色建筑认证办法》自2009年颁布以来,全国一共只有16个公共建筑获得认证,这16个绿建筑都是万达所建。建筑评价本身,除了评环保节能达到多少、节水达到多少,还有一个运营评价,全国三年来有两个建筑被评为绿色建筑运营,也全部是万达的。

  再一个,我们提出绿建标准后就主动使用了,还对原有建筑进行了大的改造。经过测算,改造的二十几个店,平均起来5年可以收回投资,好的店大概3年多就收回投资。所以从效益本身来看,绿色的投入有回报,而且有比较大的回报,这个节能改造大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道德的商业逻辑

  我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位创始会员之一,当时提议成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绝非如大家想象,一帮有钱人在一起聚会,我们看重的是搭建交流的平台。比如,俱乐部每年每个季度有非常重要的理事互访活动;我们还组织读书会,每个企业家每年推荐一本书来参加读书会;还有其他的一些交流。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思想交流和商业经验交流的平台,不是简单的一群富人在那儿讨论生活。

  摘要:市场经济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利益相关者

  对企业营销道德新问题的探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类探究逐步受到各国营销学界的重视。市场营销道德属于商业伦理的范畴,其产生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的社会新问题要求企业及社会考虑道德和伦理新问题,如摘要: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掠夺新问题,市场垄断和欺诈交易新问题,不公平的竞争新问题,企业短期行为和“唯利是图”新问题,诚信缺失和道德沦丧新问题等。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重塑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

  同时,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是社会道德在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体现。商业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作为企业的社会行为,需要一定的评价准则或标准。这些评价准则的总和就是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反映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反映人、企业和自然的利害关系。市场营销道德实质是调整企业和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等相关人群利益关系,以及企业和自然、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市场营销道德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摘要:一是从市场角度看,企业市场营销道德主要是调整企业和其利益直接相关者关系和行为;二是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市场营销道德还必须重视调整企业和社会、企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利害关系和行为规范。市场营销道德的根本准则是摘要: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的长远利益,能否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市场经济对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必然经历从“紊乱”到有序的过程。在紊乱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传统的伦理思想和文化受到挑战,而新的伦理和文化还未形成。商业企业的伦理道德混乱,甚至出现缺位,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是竞争需要,也是竞争的结果。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追求利益并最大可能地获得利益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但是,假如不能高瞻远瞩,宁肯牺牲暂时的利益就无法去换取健康的未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味的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只求收获,不去播种,必然失去利益。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以某种道德为依托的行为。看重经济利益,忽视道德力量是和人类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中国商业企业要在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道德和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全球化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球化离不开我国,我国必须融入全球化。我国的商业道德和文化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全球化的支撑。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商业的分工和交换还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摘要:一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自愿交换的原则。商业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以这两个基本原则为核心的。我国商业企业要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促发展,必须以“自利和利他”的互利主义为道德基础,建立老实守信、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遵纪守法的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作为道德经济有其内在性,即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运行,市场主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是解决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和法制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两大准则。道德是更为根本的,它是商业企业参和市场竞争的内在的核心力量;法制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从外部规范商业企业的行为。

  商业企业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指“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商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两个层次摘要:第一层是和商业企业利益紧密相关者,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和供给商等。第二层是和商业企业有一定的利益或利害关系,如广大的消费者、媒体、竞争者、社会团体、社会公众和工商、税务、法院、消费者维权机构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伦理基础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制于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消费者要树立维权意识,包括平安权、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意见权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另一方面商业企业树立以顾客满足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商业企业的责任主要包括摘要:经销到达平安标准的商品,拒绝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不使用欺诈手段,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购买和消费;坚持老实守信的原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倾听消费者的抱怨和投诉,并积极做出改进;经销达到环保标准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等。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和供给商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的供给商包括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商、供货渠道中的上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商业企业和供给商之间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摘要:一是合作和共赢的原则,包括摘要:老实守信、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长期合作和共存共荣;二是处理好企业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依靠的关系,保障供给渠道的畅通,防止供给链断裂。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和所有者、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因企业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有摘要:个体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等。在企业和所有者关系中,必须注重以下几点摘要:一是企业伦理道德并不损害所有者的合理利益,所有者的利益和企业利益基本一致,所有者并不是企业获利过程中起支配功能唯一主体,企业必须从所有者单方面的利益跳出来,构建体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二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非凡地位决定了其对企业伦理举足轻重的功能。如所有者可以用自己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影响企业的经营和战略等。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伦理秩序和利益机制,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最基本的因素,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企业兴衰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员工也决定企业的兴衰。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和市场竞争。商业竞争规则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在竞争中讲伦理道德有利于商业企业获取长远利益,保证持续健康发展。公认的商业道德包括摘要:自愿、平等、公平、互利和诚信等原则。我国的商业企业要加强竞争伦理建设,一是要坚持老实守信的原则,重视公平交易,不打击、排斥竞争者;二是要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和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必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摘要:

  1.约瑟夫%26#8226;W%26#8226;韦斯(JosephW.Weiss)著,符彩霞译.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新问题管理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甘碧群著.企业营销道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一、企业的商业伦理道德理念概述

   

  伦理是指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商业伦理是在伦理的基础上做了限定,指商业行为中的主体的道德规范与准则。追溯商业伦理的发展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从有了商品交易的产生,便有了商业伦理的初步形成与发展。但商业伦理真正作为一个课题在我国得到关注和研究却并没有如此长的历史,相对很多国家而言是发展较慢的,随着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丑闻的不断曝光,商业伦理才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加快建设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理念的步伐。企业的商业伦理道德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可大致分为企业对外经营与对内管理两个方面。因此,以下着重从企业的对外经营与对内管理两方面,阐述企业的商业伦理道理理念。

   

  二、企业对外经营的商业伦理道德理念

   

  1、企业与客户之间。有句俗语:“顾客就是上帝”,最直接地道出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应首先是一种平等交易的关系,双方均有选择的权利,而不应强买强卖;企业应生产符合规定的产品,作为顾客具有知情权,有权了解产品的用途及潜在的危害,企业不应对此隐瞒;21世纪的企业应做好服务工作,为此企业应对其销售的产品做好相应地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售后保障,而不是产品一经销售则脱离与企业的关系。

   

  2、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企业存在于市场环境中,免不了会与同类企业之间存在竞争,有序、完善的市场环境对市场中的每位参与者都是有益无害的,因此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不应一味地是竞争、敌对的关系,而是完全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无序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获取利润,可能会生产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的产品,以此损害其它企业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短期获得收益,但不可能取得长期发展,最终将影响该产品的整体市场,损害自身的利益。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进行创新等,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整个市场环境的技术革新,实现共赢。

   

  三、企业对内管理的商业伦理道德理念

   

  1、企业与所有者。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企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企业所有者出资成立公司,通过董事会制定企业的发展章程和目标,但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而是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所有者之间是一种委托经营的关系。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有权了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企业应提供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对称的信息,而不应隐瞒、报喜不报优,或仅依据所有者的偏好进行信息汇报,出现市场上普遍担心的委托问题,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有者也应对企业给予信任,赋予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一定的权利,提高经营效率。

   

  2、企业与员工。人力资源在企业价值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才为企业带来的价值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企业与员工之间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应视为一个整体,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同舟共济、风险共担。

   

  作为企业,应首先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按时发放工资、提供福利保障,尊重员工的人身自由和权利,对于安排员工的工作出了问题,不应一味责备,而应共担风险和责任,为员工创造归属感。作为员工,享受工作权利和福利的同时,最基本的是完成本职工作,不应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在公司陷入困境时,应与公司同舟共济,克服困难。

  四、对提高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理念的建议

   

  1、政府等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理念的宣传,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法律规范。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企业对商业伦理的认识并不够全面和深入,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需要政府等监管机构进行相应的宣传,让企业意识到国家对企业商业伦理的重视,潜移默化地加深认识。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健全规范合理的法律规范和执法机制是提高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的保障,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用法律进行监管,同时制定奖惩措施进行调节,让企业感受到商业伦理提高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实现,使企业从内在意识到商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2、企业自身尤其是管理层应充分意识到商业伦理道德理念对企业的重要性,并践行到实处。管理层首先应注意提高企业的行为规范,从对内、对外两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分清工作权限,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内外监督,对于企业中通常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股东权益。企业管理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并规范员工的行为,将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相结合,共同发展。

   

  3、鼓励公民举报,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加强群众对企业的监督,鼓励公民举报企业的不良行为,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其效果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当然做好这一点并不容易,应将网络等新媒体与之相结合,拓宽公民监督、反应的渠道;同时,应规范群众的监督行为,避免群众对企业的恶意重伤,造成群众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最后,应将公民监督、举报行为与司法部门的工作相结合,司法部门对于公民反应的情况快速应对,进行调查核实,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标准,对如实反应情况、并确实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的公民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结语

   

  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理念的提高对于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完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秩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缺乏企业自身对商业伦理的意识和重视,任何规范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当然,企业商业伦理道德理念的提高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员工、群众等多方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稳扎稳打的提高企业商业伦理道德。

  论文摘要:中国商业历史悠久,传统商业道德的形成较早。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是促成中国商业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传统商业道德的形成是古代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古代商人本身的道德自律也是中国传统商业道德形成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中国商业历史悠久,传统商业道德随之而生,并在商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公认的传统商业道德,影响和制约着古代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实践活动,对现代商人的经商活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中国传统商业道德形成的原因,对于新时期继承古代商业道德的优秀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道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道德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在儒家经典的道德设计中,“义”、“信”、“和”的观念渗透到传统商业道德中,对传统商业道德的构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许多学者对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作过充分的肯定,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作过高度的概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逐利的合理性不容置疑,但这种逐利绝对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而漠视一切。“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无论是其创始人孔子还是承其衣钵的孟子、荀子均对之推崇备至,分别作出了“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以及“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的阐述,这种传统的义利观也深深地影响着商人,历史上“义商”的出现即为明证。素有“商人鼻祖”之称的越大夫范兹“富好行其德”,“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此乃先义后利之典范。历史上商人之“义”有时还升华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及爱国主义精神,春秋时期弦高稿师救国;汉代卜式多次捐金抗匈奴;明清晋商、徽商以及近代大批商人,在国家遭外敌人侵、保家卫国中义举不断,将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推向了至高的境界,为后世商人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些行为无不受传统义利观的影响。 

      传统道德规范之一的“信”是协调和处理传统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也”(《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普通人尚且如此,从商业行为中获利的商人更要讲诚信,荀子说:“商贾敦息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荀子·王霸》)在传统商业道德中,“诚信”无疑被看作是商家的立足之本,是能否经商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与以契约法律为前提的西方商业文化相比是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在中国有一大批儒商凭借“诚信经商、童史无欺”的经营理念而久负盛名。有“江南药王”美誉的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的“戒欺”匾,朝着里面,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文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该店由于药品货真价实,质量上乘,所以生意兴隆,名闻遐迩,深得消费者欢迎。 

      古人非常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为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的至高境界。孔子讲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讲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以及荀子讲的“得天时、地利、人和,则百事不废”(《荀子·王霸》)都是“和”思想的体现。在这样传统道德环境影响之下产生的商业道德更加视“和”为根本的经商法则,广为流传的生意经如“以和为贵”、“买卖不成仁义在”、“和气生财”等都是对这一思想的传承、发扬和具体体现。对商人来说,“和气”是一种修为,也是经商的一种手段,一定要贯彻在生意的全过程中。商业中的“和”要求商人在与顾客的 

  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秉承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其周到热情的服务,货真价实的商品,主动创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使顾客获得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清代杭州盐商周世道在向其子传授生意经时说:“居家以孝友为本,处世以和平为先。”(《抱经堂文集》卷29 )这其中包括了从商要和气为先,因为和气才能生财。 

  二、古代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早期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商代移民重商的观点已得到公认,以至于把这一行业用“商代”之“商”来命名。到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已经成为“士农工商”四个主要社会阶层之一。商业产生之后,为了规范买卖行为,协调买卖双方利益关系,引导商人的经营活动,确保商业健康发展,用来约束商业行为的道德规范由此而生。由于早期“工商食官”的特定现象,商业行为由官方统一管理,据《周礼》记载,周代已经设立了司市、质人、窿人、青师、贾师、司蔬、司稽、青、肆长、泉府、司门、司关等一整套职掌专门管理市场和贸易。 

      “司市”一职为市官之长,其职责已涉及到市场管理以及对商人行为限制监督的许多方面,掌管听断市场的争讼、指导经营、(掌管有关的)政令、刑罚、度量单位和禁令等。其中,质人“同其度量”,即统一市场上度量标准,青师“平其货贿”,使各肆货物的价格公平,“凡同货贿,以玺节出人之。”官方对市面上流通买卖之商品质量数量严格把关,发给玺节,表明商品允许流通,引导商人的商业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以贾民禁伪除诈。”禁绝伪劣商品,打击欺诈从商行为;遇有严重情况,以刑罚禁之,“以刑罚禁暴而去盗”是也(均出自《周礼·地官·司市》)。此后,历代无一不设此类官职。“司市”等此类官职代表官方介人商业活动中,担负起组织、监督、管理商业行为之责,维护了正常的商业秩序,有力地促进了商业规范的形成,对商业道德的形成起到了引导作用,为商业道德产生、发展并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力的外在保障,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传统商业道德。 

      三、古代商人的道德自律 

      传统商业道德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商业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大环境的影响,而商业道德的主体一商人的作用不可不提及,商人的道德自律也是传统商业道德形成发展的内在因素。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商人体认到:获得买家的认可,才能维持长线效益,这是立足商界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这一点要求卖家秉承优秀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交易,从而得到买家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形成商人所期望的商业行为的良性循环。如,明清时期各行业为增强商业竞争力,维护共同的利益,商会、行会自发组织起来,并制定了全面可行的行规、行约。这些规定多为道德层面的约定,对商人群体具有超强的约制力,要求商人谨遵不悖。违规者将受到来自行会乃至社会、家庭的道德舆论的强烈鄙视和谴责,他们在祟尚道德的中囚社会是难以容身的。这些行规是传统商业道德的重要补充,同时也起到了促进传统商业道德完善的作用0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业道德构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商业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没有良好的商业道德作为有力支撑,商品流通不可能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也是难以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因此,商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重大。

  一、构建商业道德体系的必要性

  1.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趋利经济、竞争经济、信用经济,但更是道德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依赖,要求人们对社会负责,即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追求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惟有抓住消费者,才能生存下去。而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有充分、自由的选择权,他们行使选择权的依据是企业形象的好坏和产品质量的优劣。企业形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企业时刻都要讲信誉,稍有疏忽便前功尽弃。南京“冠生园”以次充好月饼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佐证。

  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客观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离不开商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商业道德滑坡的最后受害者都是广大消费者,商业不道德行为是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侵害。商业道德的本质,就是要尊重和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二、商业道德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1.商业道德体系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体制要求我们必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商业道德体系。构建商业道德体系,其目标为:

  (1)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商业道德理念。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活动主体必须通过在市场上进行价值交换才能达到盈利的目的。要实现价值交换,产品就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要求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市场需要决定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等,即为他人、为消费者、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有效的供给。从此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因而,以真诚的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理念,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品质。

  (2)确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商业道德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它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各类工商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个人。他们的局部利益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矛盾以至冲突,但其生产和经营的宏观目的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都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无论是竞争的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共享社会生产增长所产生的益处。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每个经济主体合法经营致富,从而有效地实现社会利益,使国民经济走向繁荣的集体经济。这就要求每一个经济主体不应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应从长远考虑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培育和加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3)确立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引导经济主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引导他们认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商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商业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表现出来,涉及交易双方的切身利益,离开“公平、诚信、信誉、义利”就没有商业道德可言。因此,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公平原则。公平即公开、公正、平等。公开,指商品交换活动公开,商品质量和价格公开,市场规则和管理公开。没有公开,是非曲直难辩,真假善恶难分。

  (2)诚实原则。诚实作为一种商业道德,得到了古今中外的公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招天下客,诚实服务是企业成功之路。诚实的实质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待客平等,优质服务。凡是进商场的人,无论年龄长幼,相貌如何,穿戴好坏,都是顾客,都应真诚、友好、热情相待,像真正敬重宾客一样敬重顾客;时时处处为顾客着想,认真了解和解决顾客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真正做到售前、售中、售后,让顾客感觉便利满意。

  3.信誉原则。信誉是企业的名声,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是无价之宝。企业的信誉好,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能不断的发展;企业的信誉不好,就没有生命力,就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无论历史还是当代,因失掉信誉,陷入困境最后破产的企业不胜枚举;由于信誉好,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也不可胜数。因此,信誉作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4.义利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时,应遵循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利两全的道德准则,摈弃见利忘义的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意识,在义利两全中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内容的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商业价值的鲜明体现,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

  三、构建商业道德体系的途径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不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道德建设仍在起步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商业道德建设应重点抓好深入宣传,正确引导;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严格他律,从严管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1.深入宣传,正确引导。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使经营者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如果不讲商业道德,不择手段去牟取利润,尽管可能获利一时,但终因商业道德败坏而受到消费者的唾弃。只有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从而为企业扩展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靠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靠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使人们从新的思想认识的高度来区别是非真假、善恶和美丑,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中,应把商业员工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地提高商业队伍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推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商业企业中形成和发展。

  3.加大执法,从严管理。法律具有无上的权威,它是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的强有力后盾。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政策贯彻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一条,其他社会监督力量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加大他律约束力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守则、劳动规程等进一步具体化,严格执行并辅之以奖惩,才能不断强化职工的敬业意识,提高整体职工的商业道德水平。

  4.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加强商业道德建设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商业道德建设应不图形式,注重实效。制定商业道德规范要从实际出发。要将人们共同遵守的公共行为制定成企业职工行为规范,由企业统一修订。这些规范包括工作岗位、公共场所、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对职工进入企业后在工作中的基本要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在商业企业里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宋希仁等:《道德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