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探讨(精选5篇)

  家庭教育探讨范文第1篇

  学校教育我们没有能力去干涉、社会教育更不是我们能做主的,唯一我们能说了算的就是家庭教育,而现在家庭教育之所以摆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与现在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关,学校和老师最看重的是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这无可厚非,是他们的任务,可是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不是只有学习,还有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虽然一直以来学习也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就目前来说孩子在学校里还是以学习为主的,所以孩子的其余方面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家长来引导完成。

  淄博五中的校长在家长会上这么跟家长说:一个班有50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你的孩子只是1/50,可对于你们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却是100%,如果你都不关注你的孩子,你还指望孩子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吗?校长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家长要重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说出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很多位心理咨询专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够好,或者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良行为,先来检讨一下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你想改变孩子,就得先改变自己。而且孩子上学之后的各种不良表现都与0——6岁这个阶段的成长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期的教育,后期我们将会付出十倍以上的努力才有可能改变孩子。

  家庭教育探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学探析

  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家庭道德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黑格尔认为家庭是“一个天然的伦理的共体”[1],本研究以家庭道德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遵循本土研究的原则,利用假期回乡教育实践的机会,观察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与看护人深入交流,倾听看护人、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为本研究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隔代抚养中的溺爱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更,城乡二元结构的凸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多,产生了众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儿童,他们一般由隔代(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传统观念认为,隔代抚养能够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但是,我们在承认隔代抚养给留守儿童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隐藏的、对留守儿童道德发展不利的一面。隔代人的过度关爱容易演化为溺爱,造成留守儿童的道德意识淡薄。在实地调查中就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代中每一代都只有一个男孩,这在当地叫作“单传”,因此孩子成了家里人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尤其是近两年父母去城里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中由爷爷照看,爷爷更视孙子为心头肉,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甚至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从来不舍得批评、管教。爷爷认为,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因此孩子可怜,要多加关爱。可见,长辈很容易以盲目的关爱代替理智的教育,进而演化为溺爱,而溺爱则是孩子一切不良品行产生的温床。隔代人的溺爱为孩子提供了保护伞,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祖辈常表现出一系列的替代行为,代替孩子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保护”,或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些过度的宠爱、娇惯,导致孩子的道德意识淡薄,形成很多生活恶习,如懒惰、自私等。笔者在对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也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在孝敬长辈方面做得不好,多数孩子不知道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年龄,甚至有的孩子连自己的爷爷、奶奶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长辈对自己好,没有任何回报长辈的行为。

  (二)留守儿童家庭道德的榜样缺失问题

  看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成为留守儿童的榜样示范。通过对留守儿童看护人文化水平的调查发现,看护人的文化水平大多在初中以下,因此很难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而孩子会由学习一事迁移到其他事情上,久而久之,看护人在孩子面前丢掉了威信。在与留守儿童的看护人谈及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所有人都表现得很迷茫,大都认为应该任由孩子自己成长。社会学研究表明,父母是孩子互动式的重要他人,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的核心作用就是形成孩子的主体意识,即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双系抚育,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缺一不可[2]。然而,当前农村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隔代人,但隔代人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知道怎样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这是问题的关键。文化素养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但是据本研究的调查,留守儿童看护人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了其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看护人道德教育的观念陈旧问题

  1.重智轻德的教育观

  调查中在问及“您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时,看护人的回答是有出息、考上大学。看护人没有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成绩好。当前留守儿童看护人所持有的观念就是只要孩子学习好,不听话、犯点错误也无妨,看护人的这种片面认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重男轻女的性别观

  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认为男孩才是唯一的“传后人”,一切以男孩为中心,忽视女孩的成长过程,有时女孩还会被视为非永久性家庭成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许多原来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纷纷生了二孩。笔者所调查的10个家庭都有男孩,要么是独生,要么是老二。其中有5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而第二个孩子都是在全面二孩政策之后生的男孩。由于第二个孩子小,而第一个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三、四年级,父母难免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小男孩身上,减少了对大女孩的关注,忽视了对大女孩的道德教育,这也是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乡村“差序格局”是造成隔代抚养溺爱问题严重的思想原因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概括的乡土中国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亲情,即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本关系,并以此向外一圈圈扩散的关系社会,中国有句俗语叫“隔辈亲”,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父辈疼爱,祖辈更加疼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分离,使家中的亲密关系发生新变化,隔代人为了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而过度疼爱,久而久之便演化为溺爱。留守儿童会把这种感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不会感恩,反而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忽略是不应该的,表现出仇父、仇母等严重心理问题,以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隔代抚养的家庭一般是溺爱大于教育,祖辈的姑息纵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在教养过程中祖辈会本着一定的补偿心理,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孙辈,不愿让孙辈们吃苦,导致孩子在行为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尤为严重,不合群、不善交际且合作精神差;在生活习惯上懒惰、磨蹭、自理能力差;在思想上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祖辈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思想,尽一切能力给予孩子最好的,可是有时祖辈把握不好这个度,造成对孩子的溺爱。

  (二)看护人自身文化资本不足是造成留守儿童榜样缺失的家庭原因

  看护人在孩子面前没起到榜样作用,有些看护人在孩子面前不讲文明,恶语骂人、打架,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骂人的“本领”,并且把这种“本领”带到了学校。在学校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出言不逊、恶语伤人,有些话不堪入耳,低级庸俗。有些看护人甚至教育孩子要“敢打人、不吃亏”,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开口就骂人,举手就打人”的不良习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可以通过继承和学习两种途径获得,而家庭教育正是继承的前提。布迪厄认为,不同出身的人们在教育方面一开始所受到的引导就不同,这是各个阶级的文化习惯和阶级条件所造成的。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把冗长的教诲做了精心安排以通过暗中说服的方式使后代接受文化[3]。家庭是传承文化资本的最直接的机构,看护人的文化资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在农村家庭中体现得非常具体,主要表现为看护人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以及其品行对孩子的影响。在学习上表现为看护人的见识广一些,对孩子要求严一些,孩子就能表现得更好。农村留守儿童看护人自身道德素质较低,造成留守儿童榜样缺失。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教育信息不足、急功近

  利思想是道德教育观念落后的文化原因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导致教育信息不足,对留守儿童疏于道德教育,看护人还是按照“老观念”来教育孩子,不知道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早已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当前农村社会确实还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腐朽思想,在看护人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们继承了这些。调查发现,看护人存在着一种矛盾的思想,即一方面教育孩子将来要有学问、有地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知识的不重视。在当前的农村社会,不少人仍认为知识“不值钱”,因为读书不能快速带来实际价值,这种思想导致其不能够正视学习,正确定位读书的意义。知识虽然不是谋生的唯一渠道,学习也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没有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在未来社会中难以更好地发展。家庭教育观念循环往复,农村留守儿童重复着父辈的经历,成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家庭道德教育是培养留守儿童高尚道德品质的起点,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到老”,即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对成人后的道德品质会产生直接影响。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应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切实提高看护人的养育能力

  看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直接责任人,村里也不乏有文化的老一辈,可以把看护人集中起来,举行经验交流会,还可以在寒暑假把大学生请到村里,为留守儿童看护人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大学生的讲解,开阔看护人的眼界,丰富看护人的基本教育知识。只有看护人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彻底改变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鉴于看护人文化水平有限,可以把家庭教育的经典如卢梭的《爱弥儿》、傅雷的《傅雷家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朱熹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家书》等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敦促看护人虚心学习,使其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实现科学地教育孩子的目的。提升看护人的责任心,看护人的责任心强一些,孩子就能认真一些。孩子是心智未成熟的群体,看护人应该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涂尔干曾经说过:“等到儿童长大了,教育的强迫力逐渐消失,但是幼时接受的教育行为已经成了他‘与生俱来’的习惯,不需要强迫他自己也知道照应做下去了。”[4]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面,看护人做得还不够,尤其是责任心还应该加强。

  (二)转变看护人的教育思想观念

  首先,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教育的分层功能在农村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孩子走向城市的几率,实现了鲤鱼跳“农门”。农村家庭开始认识到,要想改变孩子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要想步入城市生活,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业来实现。然而,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看护人关注更多的是学业,对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期待,很少顾及孩子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造成孩子发展不全面,个别孩子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情况。其次,改变重男轻女的性别观。虽然重男轻女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转变,但许多家庭依然认为男孩是家庭的永久性成员,是家庭“香火”的传承人,担负着传宗接代和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看护人应该转变这种思想,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三)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

  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学校、家庭有义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大力支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是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如让看护人走进课堂,切身了解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孩子的学习情况,让看护人看到孩子在课堂上最真实的表现。举办家长座谈会,家长们坐在一起,分享教育经验,结合自己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教育留守儿童时更应该发扬我国传统家庭文化优势,可以读《孝经》《弟子规》等,养成孩子尊老、孝老的习惯。孩子的道德成长既是外部环境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5]。同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目的应是统一的,架起社会、学校、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桥梁,共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正能量。

  作者:王芳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

  [3]徐祥运,吴琼,张岩.论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理论架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家庭教育探讨范文第3篇

  一、当前高中生家庭http://伦理道德教育现状

  (一)当代高中生家庭伦理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当今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导致高消费浪潮席卷中学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们跻身“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他们把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毫不吝惜的掷向商店、酒楼、溜冰场和歌舞厅。高消费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而且滋长了校园的奢侈作风,导致拜金思潮的泛滥,这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而且还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当今学生中出现的铺张浪费、不孝敬父母、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父母杀死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子女杀死父母、的违背家庭伦理道德的现象,以及早恋、早孕等,都体现出当代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责任感,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认识上的误区

  在学校教育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体无关论。一些人认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高中生无关,与高中教育无关。这种观点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教育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文化素质,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素质。这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必不可少的。Www.133229.cOM家庭与社会,家庭伦理道德与社会公德是密不可分的。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社会道德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陈旧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需要我们去破除,许多新的家庭伦理道德现象需要我们研究。条件限制论。一些人认为,对高中生进行较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很有必要,但是学校远离家庭,条件限制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积极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高中文科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道德资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策略

  (一)注重暗示、陶冶的外部因素,潜移默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伦理道德采用暗示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模仿,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以行导行,取得育德的高效。其次,积极营建暗示教育环境,让学生从教材资源和教学环境中获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信息。因为优美的暗示环境,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学《我与地坛》,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暗示,让学生听《懂你》这首歌中联想到母亲在史铁生身后复杂而感人画面,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转贴于 http://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它是一种人文陶冶,它改造着学生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价值规范,丰富着思想感情,提升着道德质量,熔铸着意志品格,强化着心理精神。文质兼美的课文孕育着丰富的育人因素,它们的具体形象又为学生乐于接受。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http://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将会喷发巨大的能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努力营建情感氛围,制造一个熔铸精神与灵魂的大“火炉”,把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

  (二)和谐共振,双边互动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实效。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振,是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对语文教师来说,欲求这种和谐共振境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情,把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脉搏”和“频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因素,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而且,本人觉得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种方式,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家庭教育探讨范文第4篇

  1家风家训在历代教育中的实践和作用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结构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传统儒学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士人教育的理想,历史上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无以替代的,古人在家风家训教育的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借鉴发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三字经》中所言的窦燕山义方教子;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用纯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教导子女的重要文本。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文伯的母亲敬姜曾作《论劳逸》,为史上较早的家训;《论语》中“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的教导就是孔子教育儿子伯鱼的庭训。诸葛亮的“非宁静以致远,非淡泊以明志”;北宋司马光的“有德者皆由俭来,俭以立者,侈以自败”;《颜氏家训》中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曾国藩的“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等等皆是传唱千古的家规、家训。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总结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处世宗旨,对子孙后代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家族,比如陇西李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等著名家族的家教文化可谓是浩然长卷,积淀深厚的家风传承激励着后人努力上进。全国各地的家谱族谱中大多设有家规家训,以传承家风为荣,以败坏家风为耻。家风家训中传承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在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上都得到薪火相传。在近代史上,家风的创造和传承事例仍比比皆是,如爱国将领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的家风;开国领袖“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一生清廉”的家风;刘少奇“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的家风等等,老一辈的革命家对子女的管束和教导也成为家风建设的楷模,是我们当代家风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家风形成往往取决于一个家族链上出类拔萃、德高望重的人物,其言行得到家族其他成员的仰慕追随而成为家风之源,再经家族后代接力式的恪守,使其流风余韵沉淀于家族精神气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2家风家训在当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家庭教育探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庭护理;心理健康;肾病患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65-02

  在儿科肾脏疾病中,小儿肾病综合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是一种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增大通透性而产生大量蛋白尿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增多、水肿、高脂血症等。此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病情易反弹,是医学的一个难题。能否定期复检、按时用药对病情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患儿通过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甚至痊愈,但出院以后,家长放松警惕再加上孩子持续已久的心理问题,导致病情复发。本文主要是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肾病综合症患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3月――2013年5月肾病综合症患儿70例,全部符合儿科肾脏病组的临床标准[1],随意分为A、B两组。A为观察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7.5岁,平均病程为2.7年;B为干预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9岁,平均病程为2.5年。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性别的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A组患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以家庭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家庭护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2.1利用健康手册对家庭护理进行指导,肾病综合症患儿一般都是先进行住院治疗直到病情稳定后出院转到家里持续治疗直到完全康复。医护人员应该将肾病综合症的常见症状、用药情况、复检情况、注意事项等编成一本健康小册赠送给家长和患儿,并且内容要简单易懂,至少家长能够看得懂[2]。医护人员经常给患儿和家长讲解有关肾病综合症的知识,让家长和患儿对病情有一个较为全面且客观的认识。

  1.2.2医护人员和家长保持交流,现在信息发达,交流方便,为了给患儿提供一个最佳的护理,家长应该和医护人员联合起来,特别是家长在护理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更应该主动向医护人员请教,确保护理过程中所有行为准确无误[3]。

  1.2.3家长护理孩子时的注意事项:孩子身体不能太过劳累,否则容易引起病情反复,家长要对孩子的生活起居、活动做一个合理的安排;防止感染,感染极易引起的病情复发,不要让孩子在商店、市场等人流很多的场所停留,还要注意天气变化谨防感冒,注意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注意小孩个人卫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要方法得当;注意饮食;随时观察患儿尿液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1.3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资料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定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人员的跟踪记录,并对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两组治愈情况迥然不同,B组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A组,两组病情复发率对照,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长期性、反复性的疾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儿童本身正处于一个身心发育的阶段,抵抗力、承受力都还有待加强,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护理很容易引起病情反复,所以,病情治愈不仅仅只靠在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还更需要后期在家里的护理,可以说,家庭会对儿童疾病治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是患儿最了解、最喜欢、最依赖、最方便的生存空间,也是实现病情治愈最有利的场所。所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儿童疾病护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众所周知,患儿毕竟还小,很多事情不能自我料理,要依靠家长,所以家长的工作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护理是患儿痊愈的关键所在。目前,疾病依然是许多儿科护理的重心,仅仅只进行一些打点滴、分配药等日常工作,这样的护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我们应该尽快摆脱。“以家庭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的运行方法主要是:全程监督、针对患儿以及家长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护理方案、全程联络、随时指导等。但此护理方案的实施对家长有一定的要求,眼下很多家长本身对肾病综合症并不了解,特别是在农村,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都不高,有的甚至还是文盲,更别说医学知识,这样的他们不可能完成家庭护理这项工作。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先让他们对肾病综合症以及护理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此建议采用健康手册指导法,家长可以随时进行翻看,并且最后无形中就把它记下来了。事实也证明,这种做法卓有成效,家长在健康手册的指导下正确实施护理方案,使得患儿痊愈率高达78%,治疗效果明显。“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高了患儿和家长对治疗的遵从性,对降低疾病复发率、促进痊愈、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大力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坚持治疗与护理并行、家长与医生联合,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只有让病情处于逐渐稳定并慢慢好转的发展方向,相信患者一定能够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会肾病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9,39(12):74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