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新驱动·新设计”学术论坛|分论坛二:视界·数智·融合

  

  5月13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2023“新时代·新驱动·新设计”学术论坛分论坛二“视界·数智·融合”在西溪宾馆1楼梅竹厅&梅墅厅召开。本论坛由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联合承办,以视觉设计研究领域为导向,探讨媒体、设计与技术融合的新内涵、新研究方向和新研究方法。本论坛分两个环节。上半场为主题演讲,由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负责人林曦担任学术主持。演讲嘉宾包括: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院长杨超;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轶军;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周志。

  

  下半场为圆桌学术交流,由校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学院数字媒体学科负责人徐育忠担任学术主持。研讨嘉宾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郑巨欣;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博导 高颖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博导 范小春教授;浙江科技学院“创意设计与制造”学位点负责人叶玲红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院长杨超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轶军副教授;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周志;浙江日报编辑中心设计研发室主任、主任编辑黄昕。

  

  《品牌形象设计的“国际融民族性”》

  

  杨超教授从两个问题切入本次演讲报告:中国品牌如何走出去?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针对这两个问题,报告从品牌形象设计的国际化风格、品牌形象设计的“国际融民族性”、相关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首先,杨超认为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是实现品牌国际性风格的关键要素。随后,他指出国际品牌呈现“趋同”问题,而通过品牌基因+民族文化元素基因形成的“国际融民族性”品牌形象,将在地的民族元素通过解变与重构后,融入具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原有品牌形象的框架之中,以求赢取各地区不同受众人群的文化认同是树立品牌视觉传达独特性的有效解决方案。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案例的介绍以使大家对“国际融民族性”有更深刻形象的理解。

  《??智能时代艺术设计与教育变革》

  李轶军副院长从“新的时代”“新的设计”“新的教育”这三个方向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与教育变革的问题。首先他提出“新的时代”的关键词是“大数据”、“云计算”、“智媒体”,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数字结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后他提出“新的设计”的关键词为“艺术”、“技术”、“设计”,指出艺术与设计的变革根源是技术的驱动与改变,并对AIGC进行探讨,提出AIGC对设计应用的三个未来趋势:一是数字内容智能创作,二是数字内容智能编辑,三是数字内容智能孪生。最后李轶军提出“新的教育”,关键词为“学生”、“机器”、“教师”,指出AI促进教学的三大转变:一是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二是加速现行考核体系的转变,三是推进现有智能教育应用生态的转变。李轶军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对未来设计教育的理念转型、 教育组织方式变革、 教育运行机制创新等给予大家深刻思考与启发。

  《设计研究的VUCA: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性》

  

  周志博士认为当前时代具有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四个特征,并指出在具有这些特征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呈现出“易变性”,设计学呈现出“不确定性”,设计问题呈现出“复杂性”、设计研究范式呈现出“模糊性”。随后,基于该时代特征,周志对设计学进行反思,并得出设计研究中的四要素即视野(Vision)、理解(Understanging)、关切(Care)、行动(Action),以及四个维度:认知维度、理论维度、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最后,他以《装饰》2022年第4期特别策划“乡村建设”为案例,指出设计研究范式应立足当代,设计问题应当关注本土。

  

  专家合影

  会场照片

  

  论坛下半场圆桌学术交流由徐育忠教授主持,受邀的8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设计”,“新时代的设计教育”展开讨论,并对“人工智能影响下,设计专业的变化,未来设计教育需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是否有所变化”这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圆桌会议-合照

  徐育忠(主持人):今年人工智能的火爆对设计冲击很大,那么在人工智能影响下设计专业将有什么变化,未来在设计教育当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课程内容是否应该有新的变化?

  徐育忠老师主持圆桌学术交流环节

  郑巨欣:未来未“来”,该如何明确学生应该干什么。其次ChatGPT就是工具不断迭代的过程。从移动互联到互联网+再到区块链再到元宇宙再到ChatGPT,大家都不断地追寻新的东西,但是终点都还有一定距离,就算到了终点也无法逾越情感。最后,整体来看ChatGPT就是工具,只要人在情感上不被同化,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理智。所有的虚拟现实都无法替代真实的世界,尽管他们有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突然有的,是一直存在的。然后关于周志老师主题报告中的设计研究问题,首先现象永远在变,但本质从未改变,设计的表象的确是波动的不确定的,但设计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只要理解了设计的本质就不怕波动与不确定。关于实践与理论的问题,我不赞同理论晚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两条线,他们之间的屏障有时候还是很难打通的,我对本次新的学科分类表示赞成,这次的调整顺应了大的方向,也对应了以理论为背景和以实践为背景两条线。新时代是两个时代,一个是数字化的新时代,一个是学科调整的新时代,而人工智能是新的驱动,它们都为新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圆桌会议-郑巨欣

  高颖:学科调整和人工智能的冲击,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交叉学科和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要求和目标很接近。以前的人才培养专注于专业能力培养,现在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是跨学科用整合思维整合其他专业、资源和平台,把不确定性植入到课程中,既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沟通能力、拓展能力、共情能力。而设计项目变得越来越综合,已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而是转变为从需求细分到品牌构建甚至营销推广的全链路设计服务。未来设计应该是定义需求、创新需求,设计师的关注点不再是产品好不好用,而是产品表达的人文关怀,更强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圆桌会议-高颖

  范小春:虽然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担忧,但是ChatGPT只是一个工具,不应该过度忧虑。在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新时代,设计师应该注重自身发展,艺术院校也应该专注于自身专业课程发展,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要保持人文素养,否则将一直处于别人的后面。与经济发展相比,设计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齐全的问题,成果转化也不够到位。因此,虽然技术培养非常重要,但设计专业仍急需审美能力。

  圆桌会议-范小春

  黄昕:我认为第一不焦虑,第二合理用好AI,节省成本提高效率,ChatGPT可以帮助我们写稿,但不能够帮助我们对新闻进行把关,第三ChatGPT是提供思路和想法、方向的,在设计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素材库。

  圆桌会议-黄昕

  叶玲红:人才培养要有超前意识,超前的辨识能力,我允许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做作业,拥抱新技术,同时学生需要自己去找跨学科的团队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要害怕人工智能,它只是一个工具,教育和设计的价值取向要基于当下去解决现实的问题。

  圆桌会议-叶玲红

  李轶军:我对当前设计教育感到一定担忧,现今设计学生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的学生现在找到的工作都是传统的工种,而在工作中他们的设计团队人数会因为人工智能减少,大量的学生面临失业。尽管设计因为其特殊必然不会被淘汰,但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我们也需要站在学生就业的角度重新去思考我们的设计教育。

  圆桌会议-李轶军

  杨超:怎么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是不是还按原来的模式去上课?传统的方式也许不符合了。学生怎么去学?还是按照传统的?企业可以通过工具去做设计,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设计作品,但一个企业要通过人工智能去上市那一定做不到。未来设计师逐渐转向创意策划,但是依然要把握品牌的调性,设计的审美等设计本质的东西。

  圆桌会议-杨超

  周志:我们现在对于ChatGPT的担忧和19世纪拉斯金等人对机器的担忧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参考,所以我们不用太过焦虑。在西方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是工具型研究,用于辅助人类工作;二是情感型研究,探讨人工智能是否能达到人的水平。没有在世界上活过,对于世界的丰富性是无法感知的。关于事实的分析是非常复杂的,机器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来,但是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机器还做不出来,而情感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圆桌会议-周志

  本场分论坛为专家学者们对智能互联的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边界性,以及对设计研究领域的扩展与融合等问题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也期望本次论坛能够为设计教育相关从业者、研究者、实践者对当今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应该如何积极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设计学科如何做出新的变化调整,设计教育应当培养怎样的新时代人才等研究热点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主办单位 丨 浙江工业大学

  承办单位 丨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