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友记》,为什么《武林外传》是致敬,《爱情公寓》却是抄袭?

  为何大家都说武林外传是对老友记的致敬,而爱情公寓是对老友记的抄袭?

  《老友记》与《武林外传》之比较研究——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系列研究之一

  王倩楠;山西大学

  1.1背景比较

  《老友记》和《武林外传》的巨大成功都有其各自背后巨大的支柱力量,即两国的文化动力。《老友记》的血液里融入了《五月花号公约》以来的美国人民主、平等和博爱的精神基调;而《武林外传》的血脉里浸润着几千年来沉淀在中国人心头的文化符号、地理民俗和思维习惯。这两部情景喜剧从表面形式看,所反映的两个国家的文化形态截然不同,但深入体会这两种文化形态背后的支柱力量,不难发现,正是人类最本能的向往着的善良与纯真。这两部情景喜剧的主角们无论对待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是用着自己善良纯真的一面去面对和珍惜。这些美好的人性以情景喜剧独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来,让人直接感受到不分国度、不分种族的人类最真诚的情感。

  1.1.1制作背景

  目前,美国情景喜剧对中国情景喜剧来说还是一个不能望其项背的标杆。美国情景喜剧商品化、产业化、工业化的制作模式已相当成熟,从创作到拍摄完成分工细致,有很强的团队性。而中国情景喜剧还停留在慢熟的初级阶段。首先,在制作成本上,两国的电视业就存在巨大差异。在美国,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有60%是拿出来再创作的,而中国的电视台通常只让出广告收入的10%,这也是造成中国电视剧制作费一直上不去的根源。美国制作一集电视剧动辄耗资百万、千万美元,这对中国电视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况且,情景喜剧在中国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而美国的情景喜剧却早已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了节省成本,中国电视剧一般两三天拍1集,而美国的电视剧则是10天拍1集。《老友记》共十季,二百余集,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拍摄,而中国的电视剧却是集中拍摄,即使现在引入了“季”的播出方式,也未能实现拍一集播一集。这样就不能及时得到观众的反馈,创作团队也就不能根据观众及市场的反应来及时调整剧情。 .其次,两国编剧的工作模式也很不同。任何一部美剧都有一个编剧团队,一个美剧剧本的形成需要一个编剧团队的群策群力。而在中国,编剧们还处在单打独斗的个体化阶段。比如,美剧《迷失》的编剧卡尔顿?库斯就曾说,他在撰写初稿时,有10个编剧共同讨论剧情,必须将情节细化到每一分钟,而且每六分钟就要有捉住眼球的“爆点”防止观众转台,然后再由2个编剧去另一个房间撰写具体台词,其余编剧继续推进故事而《老友记》除了有2位核心编剧外,还有10位编剧;这样集体创作的模式,在中国很难实行。因为中国编剧一贯独来独往,且“权力”很大,无论是自由创作,还是命题作文,都由编剧一人说了算,所以中国的编剧们基本不合作。最后,拍摄环境不同。《老友记》的导演罗杰?克里斯腾森表示:“对于我们编剧來说,有创意了,然后完成文本,再进行拍摄,有一个试放的或者试播的过程,如果大家喜欢,他们又希望继续拍下去的话,那么编剧会继续写下去。”他表示在拍摄《老友记》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有观众在旁观看,“其实我们试看时邀请的观众也很重要,编剧写的桥段如果下面看的观众笑了就保留下来,如果不笑编剧就要进行修改。另外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会听取观众的反馈意见。所以我们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在现场,我们的编剧,还有观众都会在现场,因为都是通过大家的参与来完成《老友记》的拍摄。”像这样带观众拍摄的情况,使得在将剧集最终搬上荧幕之前尝试多种创意,最后选择效果最好最成功的那个。而在国内,由于是集中紧凑的拍摄,带观众拍摄是很难进行的。

  1.1.2故事背景

  《老友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人物是六个“普通”的青年,分别是为人严肃、用情专一的生物学博士罗斯,出身富贵、不谙世事的瑞秋,好强争先、略有洁癖的莫妮卡,冷幽默不断、童年不幸的钱德,性格古怪却十分善良的菲比,帅气迷人又贪吃好色的乔伊。《老友记》讲述他们的感情波折、事业起伏,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这六人通过他们平凡真实但又充满欢乐的生活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武林外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距今天几百年之遥的明代,地点是符合明代特征的同福客找,人物是行走江湖的武侠。《武林外传》虽有着古装剧的“表”,讲的却全是当今的故事,通过这种手法,可以突破一些现实中的约束,充满了讽刺的意味,颇具后现代风格。而借用武侠这个在中国源远流长且经久不衰的题材,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该剧以一个初入江湖的黄毛丫头郭芙蓉的故事场,出身名门的她一心向往投身武林,成为一代女侠,她一心助人却好心帮倒忙,欠下钱财,被困在能人辈出的同福客栈,各路江湖髙手鱼贯登场,形形色色的人聚集于同福客栈,历经江湖上风险和传奇,上演了一幕幕人间喜剧,着实应了剧中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武林外传》,第二回)。

  1.2场景比较

  情景喜剧的拍摄场景大多相对固定,剧中人物的大部分表演都在该场景中进行,但`这场景却并不是如想象中那样成为一个封闭的环境,它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使得各种角色都可以在其中表演,从而显现出整个社会的生活图景。

  1.2.1《老友记》场景

  《老友记》共十季,每季在24集左右。对于这样一部恢弘巨制,其场景的搭建和设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场景若是单一狭窄,不利于剧情的发展,若是太大,又不利于场面的调度。《老友记》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场景,它选择将场景放大至一个社区,主要场景是剧中几位主人公各自居住的公寓和几乎每天必去的中央公园咖啡馆。美国人的公寓多为开放式,餐厅和客厅连为一体,剧中主人公的所住公寓就是这样一个互动性较强的空间,这样的布置十分有利于故事矛盾的发生和展开。而《老友记》把其中的两个公寓(莫妮卡和钱德勒的公寓)设置成对门,另外的主角随着剧情的发展搬入或者搬出他们的公寓,比如:瑞秋先后和莫妮卡、菲比、乔伊、罗斯同住过一个公寓;而钱德勒分别和乔伊、艾迪(剧中钱德勒的新室友,后又搬走)、莫妮卡、住过同一公寓;再比如,在第四季的时候,他们因为打赌而互换了公寓;《老友记》也是以莫妮卡和钱德勒婚后搬出公寓,开始新生活为结束。而在公寓楼中出现的各种“邻居”,也给剧情增添了色彩。剧中出现的“怪老头”海先生住在莫妮卡的楼下;数次被提及的“丑陋裸男”住在他们的对面楼上,他搬走以后,罗斯住进了他的公寓。“公寓”的场景设置十分成功,它为剧情矛盾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非常多的可能性。“公寓”是《老友记》编剧们手中的“魔法棒”,编剧们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公寓剧情”可以说是《老友记》的特点之一,我国在《武林外传》之后,又一部向《老友记》致敬的情景剧的名字就叫了《爱情公寓》。然而,编剧们的“魔法棒”不止一个,还有一个“法宝”,其光芒不亚于“公寓”,那就是“纽约中央咖啡馆-”。中央公园咖啡馆的英文原名“CentralPerk”一语双关,暗指与之仅差一个英文字母的CentralPark(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perk”一词的英文意思包含“使高兴”和“用渗滤壶煮咖啡”,因此可以体现《老友记》像一壶精心过滤、烹制的香醇咖啡,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欢乐。该咖啡馆是《老友记》虚构出的一家位于美国纽约市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馆,距离莫妮卡、乔伊和钱德勒所住的公寓大楼仅百步之遥,是剧中六位主角消磨时光的主要场所。场景借用中央公园是设计师强化地域特色的一条锦囊妙计。对于美国本土观众而言,中央公园无疑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引发观众对它的好奇和关注。?而且,咖啡馆是一个开放的场所,谁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走进它。很多客串明星就是像路人甲一样出现在咖啡馆中,给观众带来惊喜;剧中不少恋情都始于咖啡馆的搭讪;瑞秋在咖啡馆当过侍应生;菲比曾多次在咖啡馆卖唱;咖啡馆中的侍应生“阿甘”本来是剧组找来客串的,怎料反响甚好,一下客串了十季,也成了我们的“老友”。《老友记》全剧的最后一句台词也涉及了中央公园咖啡馆,瑞秋问:“有人想去喝点咖啡吗?”钱德勒冷幽默道:“去哪喝啊?”然后他们一行六人离开公寓,全剧也在此最终落下帷幕。

  1.2.2《武林外传》场景

  “同福客栈”是《武林外传>虚构出的一家客栈,是《武林外传》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它最初叫尚儒客栈,原为吕轻侯所有,后更名为同福客栈。同福客栈位于七侠镇,它的对面是和它竞争的另一家饭馆“怡红楼”。同福客栈的设置很讨巧,它融合了《老友记》中的“公寓”和“中央咖啡馆”,既有和“公寓”一样住人的功能,又具有“咖啡馆”放的特性。不同的是,主人公变成了经营者:侈湘玉是客栈的掌柜;莫小贝是恪湘玉死去丈夫的妹妹,一直跟随恪湘玉生活;李大嘴是客栈的大厨;吕秀才是账房;白展堂是跑堂;郭芙蓉是杂役。与《老友记》中的纽约中央咖啡馆一样,客栈也是一个开放的场所。《老友记》中的主角作为客人在咖啡馆里偶遇佳人,邂逅故人,跟陌生人搭讪、约会,而《武林外传》中的这一班伙计是作为主人在同福客栈迎来送往。剧中的故事都发生在客栈里的厨房、天井、小院、男`女寝室、二楼客房、楼顶和门外的街道,也是各路“武侠”汇聚之地,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在这里一一上演,也就是说,同福客栈就是《武林外传》的“江湖”。它颠覆了传统武侠剧里的“江湖”,不见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没有浩餘江水、万丈平原,不设舟船车马、亭台机关,忽略了复仇劫杀的万重恩怨,它用最简洁的方式告诉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最后,但也是比较关键的,同福客栈的设置使得所有的故事都限定在一个“古代”的框架里,它时刻暗示观众: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千百年前的故事。于是,当这些故事的主人穿着古代服饰,住着古代楼房,却时不时冒出来一句现代的流行语时,就有了戏剧化的“笑果”。同时,在剧情借古讽今,针赵时弊时,也因为这“古代”外衣的包裹而少了些现实的苦湿与无奈,多了一层“娱乐”的意味,由此达到了让在观众在笑中反省现实、体味生活的效果。

  1.3人物设置比较

  《武林外传》中的佟湘玉、白展堂、李大嘴、郭芙蓉、吕秀才、莫小贝,《老友记》中的莫妮卡、钱德勒、罗斯、瑞秋、菲比、乔伊,两剧的主人公在人物设置上都是三男三女,无论是群体主角,还是一对一比较,《武林外传》里的人物都能在《老友记》中找到人物原型的缩影。

  1.3.1群体主角和一般电视剧不同,这两部情景喜剧不是突出一两个主角,也没有明显的主角和配角之分,而是通过群体主角的力量赢得各种观众。每个角色都是独特的,每个他(她)都有故事。编剧创作时、导演拍摄时及后期的制作流程中都会注意到均衡各种角色戏份的分配。一部戏中六个角色各具特色、各显身手,共同组合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角色群,而在群体中每个角色作为个体典型来吸引观众对于个体角色感兴趣的电视观众,汇集起来就是对于角色群感兴趣的观众群。当我们闲聊到《老友记》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莫妮卡的个性及魅力,瑞秋的一头黄发及迷人的笑容,菲比的吉他和她“可爱”的歌曲,钱德勒的冷笑话,罗斯讲科学,当临时演员的乔伊等等;而说起《武林外传》,我们就会想到白展堂的葵花点穴手,郭芙蓉的排山倒海,终掌柜的八面玲珑,吕秀才的温文尔雅,李大嘴的拿手小菜,讨厌上学却当上五岳盟主的莫小贝……《老友记》中的这一群体,是生活在都市里的美国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武林外传》中的这一群体,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而这两个群体无疑已经成为一种标记,留在各自国家观众的心中。无论是《老友记》还是《武林外传》中的六个主角也都已经成为每个观众心中的“老友”,我们的心向往能和他们交流,幻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相信不少观众幻想过要去纽约中央咖啡馆喝杯阿甘烹制的咖啡,听听菲比唱歌,和剩下的人聊聊天,又或者仅仅在旁边看着他们谈笑风生;也曾想过要去同福客栈会会各路高手,和白展堂学学葵花点穴手,与郭芙蓉切礎一番排山倒海,再顺便看看秀才算账,吃大嘴做的慢头,如若成行,何等快意。

  1.3.2一对一比较

  《武林外传》在人物设计上对《老友记》借鉴的比较多,同样设计六个主角,可以对应配对来地分析。比如《武林外传》中,把大家紧紧联系起来的人物应是恪掌柜,她善于说教,为人亲切,但比较抠门,又容易心软。相比之下,《老友记》中的莫妮卡是把大家联系起来的中心人物,她是罗斯的姐姐,瑞秋的昔日同窗,后来又和钱德勒喜结连理。莫妮卡虽然不说教,但有很强的管理组织欲望,甚至到了“强迫症”的程度,家中的一切必须井井有条,不能忍受任何污渍。虽然大家偶尔对她的洁癖有些唆骚,但一致认为是莫妮卡是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女主人。相比于掌柜与伙计的关系,《老友记》的氛围更民主一些。这点把两个核心人物对应到一起,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二个人很相像,那就是很好胜。莫妮卡从小就在游戏方面天赋过人,失败是对于她是不可接受的;恪掌柜对于朋友们都宽容和蕩,可一旦有美丽的女性接近展堂时,她的第一动作便是回屋补妆,绝对不能输在外表上。两部情景喜剧中的其他人物也有相似之处,而且相互交叉。

  1.4受众比较

  中美两国的历史因素、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两部情景喜剧的受众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对于任何电视剧来说,观众就是“上帝”。正是观众的厚爱成就了这两部情景喜剧的成功。

  1.4.1西方主流文化下的美国观众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国家,其强调个人价值、崇尚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的观念值得推崇,尤其是“美国梦”(广义上是指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就是不依赖于社会阶级和他人援助,而依靠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走向成功?)的光辉不仅照耀着美国人,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移民到这片土地。创作者把六个出身平凡,却凭着自身努力达成“梦想”的美国年轻人的成长史展示于观众面前,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倍感温聲的故事。他们中间只有瑞秋的家庭相对较好,但她的父母却感情不和;钱德勒有个男扮女装讨生活的父亲;菲比从没见过父亲,母亲也抛弃她,与胞胎姐姐也甚少来往;而罗斯的遭遇更富戏剧性,他婚后几年发现妻子竟然是同性恋,并且同时怀了他的孩子。其他几个也烦恼缠身:莫妮卡的妈妈偏爱罗斯,总是对她百般挑剔;瑞秋脱离富有的家庭,在求职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乔伊总也成不了他梦想的大明星,而且总是囊中羞湿。而正是这六个不完美的、浑身是毛病的、有些倒霉的年轻人一步步实践了各自的“美国梦”:酷爱下厨的莫妮卡历经多重关卡最终成为著名餐厅的主厨;罗斯论文获得国际重要奖项;瑞秋一路升级到高级白领;钱德勒为老板重用;菲比录制过自己的专辑;乔伊也一度成为焚幕红人。他们的生活经历迎合了美国人内心渴望真擎友谊、积极奋斗、适应生活的心理,为他们带来放松与快乐的同时,与美国观众达成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1.4.2转型时期的中国新一代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下,90年代以前中国大众的审美价值观通常是崇高、祥和、宁静的,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超越自我、净化心灵。所以,在那个时代焚屏上基本都是具有明显政治反省和现实批判特色的电视剧,是反映当社会的一个窗口。现如今,中国社会结构的改变、多种文化的交融使得当代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及人文精神发生了变化。我国新一代的电视观众处于中国转型社会发展的这一特殊时期,他们既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被外来文化悄无声息地熏陶着,情景喜剧在这时候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轻松和快乐。也对新一代电视观众具有双元甚至是多元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的情景喜剧收视群体还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一个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且有相对固定收视习惯的阶层。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理解和学习的时间和过程。而面对这样的状况,国内情景喜剧必须使得其受众覆盖各个年龄段,包含扩大式家庭的全体成员,也就是说国产情景喜剧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获得男女老少的共同青睐。《武林外传》就是这样一部可以全家同时欣赏的佳作。它一方面紧紧跟随了时代,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探准了网络时代这个点,拉拢了一大部分的青年收视群体;另一方面还注意到了中老年观众期盼圆满,以和为贵,追求美好的心理,注重集体奋斗及合作的过程等特点。对这两方面的兼顾使得《武林外传》能够真正成为老少皆宜的佳剧。《武林外传》的创新《武林外传》是我国的第一部武侠式的情景喜剧。它没有像传统意义上的武侠片承载着国仇家恨的沉重主题,它有着喜剧的本质;它也不像传统情景喜剧以现代生活为场景,而是将场景放在了古代。《武林外传》登上荧幕以来,便引发了收视热潮,为国产情景喜剧带来了春天,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们比以往的情景喜剧多了几分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2.1题材上的创新——武侠背景我国有着非常独特的武侠文化氛围,中国观众对于武侠文化一直有着浓重的兴趣和偏爱。《武林外传》选取了中国特有的武侠题材,这和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老友记》是完全不同的。国内以往的情景喜剧都是围绕家庭和办公室,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场景中展开情节。《武林外传》选择武侠背景,这在中国情景喜剧史上首开先例。而且,《武林外传》对于传统武侠片来说也有所创新,剧中的“江湖”不再充满血雨腥风,而是世俗化的、普通人成长过程中的“江湖”。《武林外传》解构了这些传统武侠气宇轩昂、一身正气的外在形象,其中,虽有“盗圣”白展堂、“神女捕头”展红续等武功稍胜凡人一等的人,但他们打来打去也就那两招,有时居然还会“失灵”。在江湖上声明远扬的衡山剑谱、葵花点穴手居然是一位不入流的画匠所创;七侠镇的邢捕头空有官府头衔,一点都不勇敢机智,而且满嘴官腔,经常赠吃赠喝。如此武侠形象,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虽有种种解构和戏墟,但是其“锄强扶弱,惩恶扬善”的武侠精神没有改变。在《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看来,江湖不应该神化,世上没有大侠,真正的侠义来自心灵,与武功高低没有必然关系。《武林外传》定位于笑看武侠,它是笑中带泪,以玩笑的口吻、喜剧的姿态来反讽现实的新式武侠剧。

  2.2.2表现形式的创新 章回体样式《老友记》在表现形式及内容构造上大致的套路是用一集的篇幅同时进行三四条情节线,其中的故事情节简单,有的甚至不能称其为故事,至多算是发生在曰常生活中的小片段;以前我国的情景喜剧,例如《东北一家人》等,基本探用的是用一到两集来讲述一个故事这种模式。而《武林外传》却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创新,每一集的名称都使用了章回体小说的样式,例如《郭女侠怒砸同福店,侈掌柜妙点迷路人》,用约四十分钟的时间讲述两个或几个关系紧密的故事。这样的创新在中国的情景喜剧上还是第一次现,这种情节也引起了中国观众的极大兴趣。从内容上来看,《武林外传》是借用武侠的形式来讲现实社会的情景喜剧。同福客栈虽在古代,里面有很多武功高强的武侠人物,有各路掌门人、大侠、盗圣等等,但其实他们就是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人,可以说剧中的同福客栈就是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地点,而在同福客找里发生的事也是当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例如环保、家庭暴力、选秀、现代的教育教学等社会上的时事问题。例如,剧中的老板娘恪湘玉为了让莫小贝好好上学,配保镖、配轿夫、配书童,劳师动众,用自己的溺爱把小贝培养成了小霸王,但这小霸王却还不领情。这完完全全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现实社会中很多家长都拿捏不好对于子女关心爱护的分寸,过于溺爱孩子,影响孩子成长,到最后反而让子女误解。《武林外传》用武侠的生活反应现实生活,而《老友记》相对“纯粹”一些、“传统”一些,它没有想讽喻现实的心机。

  2.2.3喜剧手法的创新——后现代风格谈到《武林外传》的喜剧手法,就必然要提到“后现代”。“后现代”这个词流行、时髦,是理论界新宠。但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解构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构理性,而是用一种新的“理性”建构去取代原有的主导理念,绝非学术上的所谓“后现代主义”解构。即以解构传统文化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后现代的精神指以非主流的外在表现形式表达着主流的内在文化精神,包括解构、戏仿、拼贴、颠覆、恶搞、消解崇高等等,成功的注入后现代元素。所谓后现代主义影视,从广义上讲是指具有能反映后现代社会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的电影和电视类型。艺术风格是无中心的、无根据的、拼贴的、戏仿的、模拟的、多元主义的,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往往是与客观冷静地叙述一通了事。②“在嬉笑怒骂之中解构传统武侠体系,而这种颠覆意识又很巧妙地寓含于文本的各种符号之间。”金元浦教授在其《后现代转向》中曾指出:“流行文化中的诸多元素都是不拘一格的,其主要形式就是娱乐,从生活中发现新题材,表现新意象,扦发新体验。”《武林外传》精彩的地方就是他把《老友记》的故事情节方式换成了中国的古代社会,并且用中国传统的武侠片的方式展现出来。《武林外传》尝试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笑点,将喜剧性夸大,增强了喜剧效果。这样的方式方法反映了现代电视人对情景喜剧的理性思考,以及如何将情景喜剧展现得活灵活现,达到应有的效果,避免明确理性构筑的心态。?《武林外传》中有美国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影子有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剧中人身着古装却说着十分现代的语言,甚至刻意引用网络流行语和经典的广告语,剧中流行歌曲的使用是家常便饭,剧中人还能玩Hip—pop;剧中人会突然跳出剧情,对着镜头跟电视机前的观众说话,演着演着说“导播,把这段掐了啊,现在有请四位评委入场……”(《武林外传》,第37回);秀才的经典口头禅“子曾经曰过……”(《武林外传》,第67回);小郭拿着扇子拍惊堂木讲评书:“姬无命一个侧手翻,接着三个后空翻接着空中转体一千八百度,又接着三千六百度,腾空以后,他以两百五十个托马斯全旋完成了全套动作。难度系数十,平均得分9.999。”(《武林外传》,第66回)等等。无厘头(一般是指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的目的的言语方式。)?风格的台词对白是《武林外传》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点使它在国内外情景喜剧中独树一峡。《武林外传》用自己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将这些后现代元素展示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在古代与现代之间自由穿梭,体会陌生环境与熟悉语言发生碰撞的快感,甚至形成一种“期待心理”,期待着出现更多熟悉的现代流行元素。总之,《武林外传》以其天马行空的恣意爽快,带领着观众进行了一场“后现代”狂欢。喜剧性的突破性营造成就了《武林外传》。它对于喜剧的营造靠的是与各种时尚搞笑元素的后现代拼接,这种拼接与中国社会的转型达到契合,进而赢得观众的喜爱。如语言交错,英语、文言、方言等形象的交相辉映;借古讽今,借着江湖故事的外衣,折射当下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当然,以这种后现代杂烩菜式的拼盘式内容,一时取悦观众还可以,能够给观众一些新鲜的笑料,但拙劣的复制也很容易带来反效果,对其他情景喜剧的制作参考意义不大,假如其他情景喜剧也大量借鉴使用这种手法,则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2.2.4台词风格的创新——地域特点和广告语的运用情景喜剧对台词的要求十分严格,以往的情境喜剧都是从传统的相声艺术中吸取营养,即便是国产情景喜剧中带有方言特色的作品也是具体到某一地区的方言,使其他地域的观众听起来理解起来还有些困难,因此不能得到广泛推广。而《武林外传》则大胆跟随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将人物语言、对白幽化,并将各地浓郁地域特点的方言杂樣到一起,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各地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和喜欢的语言风格。 -《武林外传》首次集各地方言于一部剧中,剧中角色个个都操着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化的语言。传统的情景喜剧以人物对白并且以顺叙的影像记录方式为主,而在创新型《武林外传》中,故事的讲述常常不是顺叙的,而是有时候随着主演们的旁白东插一段西插一段,有时侯又倒叙,可以随时让现场摄像回放,例如当郭芙蓉和恪掌柜发生口角,郭芙蓉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就让gk象师回放了一把以佐证自己的观点:小雷,回放(《武林外传》,第21回)。剧中还经常插入人物的心理画面和心理声音,剧中谓之“心声”,在很多章回中,当人物被点穴后,虽然嘴不能言语、肢体不能活动,但是人物的“心声”依然能被清晰的听到。《武林外传》还创新的运用了很多的广告词,这样让我们在观看情景喜剧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乐趣。例如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移动的经典的广告词:“我的地盘听我的”,在《武林外传》中被改成了“我的江湖我做主”(《武林外传》,第53回)。当然更有对港台无厘头鼻祖周星驰的各种模仿,“人在江湖飘啊,谁能不挨刀啊。挨了刀涂一包,包你想挨第二刀。闪了腰涂一包,活到二百不显老。白蛇山壮骨粉,青春的粉,友谊的粉,内用外服均有奇效,本镇各大药店医馆均有销售,购买时请认准黑給蟆防伪标志”(《武林外传》,第37回),就是对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台词的模仿;还有例如“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李大嘴说三个字——少放盐”(《武林外传》,第10回)。就模仿了周星驰著名的那句:“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大话西游》台词)。这种带有戏剧性的语言引来了观众的捧腹大笑,而更是这些有趣的创新和模仿,使得《武林外传》迅速的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2.2.5文化主旨的创新——展示平凡生活《老友记》中追求爱情、善待亲情、珍惜友情等积极面对生活的文化主旨也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文化内核。该剧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重要的一条叙事线,他们对待爱情的忠贞、责任,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通过对父母的尊重让观众从中学到对待父母的态度;还有剧中嬉笑、热闹、温暖的友爱之情,他们之间的信任、互助、互谅,一同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表达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情感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武林外传》营造的感情氛围及基调比较类似《老友记》,是对其的合理吸取。在此基础上,《武林外传》和《老友记》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解构但不颠覆的侠义精神及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反映了植根于中国普通民众的传统道德的价值观念,呼唤蕴藏在人们心底的美好情感,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武林外传》核心魅力的体现。另外,《武林外传》中“侠”的内核也是其魅力的源泉。《武林外传》颠覆了武侠形象,剧中的所谓“侠士”也要养家糊口、一日三餐、奔波吵闹,也胆小怕事、惟利是图、笑话不断,但传统剧中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还在。《武林外传》真正的发掘出蕴藏在普通民众心中的纯朴情谊及情感世界,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荣誉感和道德感,实现了当代影视文化主旨从贵族化演绎化到平民化和回归现实的转变。但是,平民化并不等于去迎合社会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它用后现代风格等非主流形式演绎自强自立、遵纪守法等主流思想,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负面现象进行嘲讽调侃,使观众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感悟生活。

  2.2.6内容结构的创新——表里结构在《武林外传》整部剧集当中,从表面看来,同福客栈里男女老小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以恪掌柜这样一个丧夫寡居的女人为核心来周转和结构故事,大小事件都由终掌柜来拍板定案。这是一般观众所目睹的表层结构,也是中国人惯看的一种模式:单身母亲(女人)在坚强的维系着一个家庭。虽然恪掌柜全无武功,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她是这个大家庭精神上的主心骨:让“盗圣”的老白体味到爱情的刻骨铭心;让好心帮倒忙的郭芙蓉体验到江湖的凶险,也让她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和爱情;她教会了二傍子的李大嘴一个真男人的“有种”不是莽撞;对于莫小贝来说,恪湘玉更是“长嫂比母”,.无微不至的呵护着小贝。洞穿《武林外传》八十余集的长度,论文认为,从本质上来看,丨冬湘玉的形象其实是孟母、岳飞母亲、刘慧芳母亲等古往今来一系列寡母形象的变形和延续。而在同福客找中,唯有秀才是个特例,恪湘玉没有对秀才进行精神引导,没有让他个人的成长轨迹发生改变。恪湘玉只是对秀才进行了物质上的帮助,让他不至于变卖客找祖产。因为,从《武林外传》的深层结构来看,秀才是编剧的直接代言人,秀才也是这部情景喜剧的“记录者”:在第三回中,秀才挥笔要写一本《武林外传》的小说,而且是前人没有涉及的武侠题材(本章本小节的第一部分己经做过题材方面的详述)。秀才写这部小说是因为他想写、有发自内心想倾诉的欲望,他要用别样的方式记录下身边发生的故事,不是为了流芳百世,只是自得其乐足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电视剧同福客栈的种种故事和情境都看做是秀才小说《武林外传》的一部分甚至全部,秀才同时具有了“电视剧参与者”和“小说记录者”的双重身份。电视剧本身就意味是秀才的小说,秀才于是等同于一定意义上的电视剧编剧,这样,完全打破了传统情景喜剧幕前和幕后的界限,与先锋戏剧中的模糊观众和演员界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老友记》所没有的,更是完全超越于《老友记》的地方。更深层次的讲,秀才本身就是编剧理想的化身:虽然这个酸秀才身上有很多不如意,但是在电视剧这个虚拟的、相对安全的世界里,秀才这个知识分子能将一切的嬉笑怒骂更随心的表现出来,上下古今未来,获得了精神的极大自由,做到了编剧现实中所不能。编剧和秀才这种对位关系正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所讲的“借他人酒杯饶自己心中块全”,秀才是真正的剧魂。因此,恪湘玉是表,秀才是里,里外都是深意,都是寄托,这是美国肥阜剧所不能比拟的。《武林外传》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它只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一个普通现代人的江湖武侠梦。所以我们能总在剧中看到各种不着调、各种自由超越时空的不可思议。古往今来的一切都被玩于编剧的鼓掌之上,一切的组结是那么流畅自如,信手拈来的铺排中已达化境,这也是《武林外传》为什么能登上中国情景喜剧崩峰的最深层次原因。

  国产情境喜剧叙事策略变化研究——以《我爱我家》《武林外传》《爱情公寓》为主要考察对象

  吴慧贤;南京师范大学

  《爱情公寓》:语言情态至上

  《爱情公寓》讲故事,并且往往是多条线索并进,最终的故事一定丰富而滑稽。《爱情公寓》也注重情境,并且往往营造出荒诞不经的情境现场突出喜剧性。然而,当我们仔细品位《爱情公寓》的喜剧性时便会发现,真正令观众获得观赏满足感的并不是荒诞的故事和怪诞的情境,而是人物之间的语言情态。所谓情态,《辞海》将其解释为“情状、状态”。事实上,笔者认为情态应该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状态,它作为一种感觉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的氛围中。语言情态就是人物之间的语言在交锋和碰撞中所产生出来的情绪状态和气氛。在《爱情公寓》中,故事往往充当一个背景的作用,甚至很多故事情节十分淡化,线索还未得以展开便消失了。如第二季第一集子乔劝诱小贤和张伟参与终极单身夜的派对,致使张伟错过了自己的婚礼。如此重大的事故本应是一个戏剧性极强的故事情节、极具看点,然而导演并没有顺着这个情节继续表现张伟如何处理自己的失误,而是重点展示了小贤和子乔诡异的推测和荒谬的建议。

  至于这件事的收尾工作则由张伟几句话简单地带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仿佛错过自己的婚礼这样一件在现实生活中天大的事,在剧中只不过是为了引起三个人物间的相互调侃。如果说在《爱情公寓》中,故事仅处在背景位置为人物话语的展开提供可能,那么情境则处于中间地带,为人物话语的展开提供一个场所。而处在整部作品观赏最前沿的则是人物的语言。在这部作品里,很多事情、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更像是一种产生语言的机制,为了产生语言而服务。在情境喜剧中一向担任主角的故事在这里反过来服务于语言,也许故事并不新鲜,情节设置也并非曲折,但这种故事和情节却有着强大的语言生产功能,剧中人物在故事、情境和戏剧矛盾面前不断地产生语言。语言作为情境喜剧中的重要元素承担了很多功能、被赋予了多重作用和意义,而《爱情公寓》中的人物语言除了交代背景环境和情节信息外,语言本身似乎成为了它表现的主要内容。有学者在谈到网络语言时曾有过这样的描述“网络语言是一种快速流动的语言,语言似乎没怎么经过大脑就随着键盘的敲打、鼠标的移动源源而出。”

  在笔者看来,对网络语言的这种评价也同样适用于《爱情公寓》,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爱情公寓》中的语言生成机制与网络语言是相通的。人物说话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传递信息或观念,而往往就是为了说话本身。剧中的几个人物聚集在一起讨论某个事情的时候往往很少能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而更多的是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看法来产生一种说话的快感。这种快感形成了一种游戏般的语言情态,站在了观众观赏作品的最前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对中国电视剧借鉴美剧的研究

  于小宸;辽宁大学

  《爱情公寓》在剧情上也借鉴了大量热播的美剧。中国的许多美剧《老友记》

  的忠实观众一直对《爱情公寓》持有批评甚至是反感的态度。从20世纪90年代英

  达引进美国情景剧的模式开始,情景喜剧在中国一直处于一种近乎尴尬的状态。论

  风头敌不过清宫穿越剧,论话题比不过家庭伦理,虽然不乏有《编辑部的故事》、《我

  爱我家》、《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优秀之作,但依然是屈指可数。然而美国的

  情景剧如《老友记》、《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生活大爆炸》等都是不仅受到美国观

  众的喜爱,在国内也拥有强大的收视群体。《爱情公寓》的热播再一次证明了中国

  观众对情景喜剧的热爱。

  在《爱情公寓》第一部和第二部热播之后,很快就催使了《爱情公寓3》的播

  出,但《爱情公寓》第三部的出现也迅速传来两种声音:一种是票忠实粉丝苦等一

  年后对《爱情公寓》高期待下的高收视及热点话题的制造;另一种是在这种高关注

  下所带来的一些观众甚至外媒的质疑,声称《爱情公寓》第三部中有大量的桥段是

  照搬美剧中的桥段。美国《TIME》杂志网站也发表了一篇名为《IsThisChinese

  SitcomStealingItsJokesfromFriends?(这部中国情景喜剧抄袭《老友记》

  了吗?)》的文章,质疑《爱情公寓3》抄袭《老友记》等美剧,同时引用了《爱情

  公寓3》发言人的原话,“我们的创作不是剽窃,而是对美国情景喜剧的一种致敬。”

  圈内圈外对《爱情公寓》第三部指责和非议的态度从开播一直持续到现在。

  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观看体验,《爱情公寓》在借鉴美剧时,不仅仅只借鉴了

  《老友记》,还在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家庭战争》以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

  富翁》中借鉴了其经典的桥段。通过比较式地观看,笔者列举了以下《爱情公寓》

  在借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桥段:

  大家误以为艾派德是吕子乔伪装的桥段,和《老爸老妈浪漫史》第六季第十三

  集如出一辙。台词“就感觉像是再照一面没有品位的镜子”以及剧情的设计几乎完

  全照搬,《爱情公寓》几乎完全临摹借鉴了《老友记》的笑料,但是由于中美两国

  存在的文化差异,《爱情公寓》的借鉴又不够本土化,导致中国观众对精心设计的

  笑料并不是太感兴趣,因此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爆笑的效果。

  如吕子乔和《老友记》中的JoeyTribbiani运用自己独有的“爱情技巧”来

  搏得女孩的同情,以此达到和女孩交往的目的。他们均采用了利用谎言将自己描述

  成在眼睛上出现疾病,生活很艰难,但是依旧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令女孩对他们产

  生崇拜之情,他们骄傲的给朋友炫耀这个追女孩的技巧。在台词上《爱情公寓》对

  《老友记》的借鉴,也竟然没有丝毫改变,连“我已经失明了83%”这样精确的数

  字也完全效仿。

  如《爱情公寓1》第三集与美剧《家庭战争》第一季第15集的剧情对比。吕子

  乔的对白与小Gold的对白内容以及方式都十分雷同:“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觉

  得特别累。因为昨晚世界杯足球赛3点才开始”,而且均采用了主人公独立出周围

  环境,单独面对观众的一种一对一的对白方式,这样的方式更直接也更能表现出主

  人公的内心想法,也更容易出现与现实环境完全不同的内容,来取悦观众。在《爱

  情公寓》中大量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对白方式,这在中国的情景喜剧中是比较独特的

  对白方式,《爱情公寓》在这种对白方式上是比较成功的借鉴,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和段落都是出于这种对白方式上。

  《爱情公寓》第二部的最后一集也借鉴了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剧情,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要围绕的就是男主人公参加的印度电视节目《谁能成为百

  万富翁》并一举成名终于圆梦并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奇经历。《爱情公寓》第二

  季最后一集,曾小贤也机缘巧合地参加了这样一个比赛。在答最后一道题中场休息

  的时间,曾小贤与神秘人进行了对话,表述了自己想成功却不知道答案的沮丧,而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男主人公在厕所与主持人进行了神秘的谈话,在神秘人与

  主持人离开的时候均在在卫生间的玻璃上留下了一个似乎是答案英文字母。不仅如

  此,两人参加比赛中的主持人的造型以及比赛的场景环境也都有非常大的相同类似

  之处。

  由此可见《爱情公寓》对于美剧的借鉴从人物设置到剧情安排可谓是处处皆是,

  虽说已经问世的三部《爱情公寓》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是接下来还会不会有第

  四部、第五部……,由于它缺少原创的故事原型,因此能否续拍就是个未知数了。

  情景喜剧中的模因现象探究

  刘颖,福建师范大学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meme)是模因论中的一个核心术语.是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有“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布莱克摩尔紧紧扣住模仿的概念,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成为模因了”现实生活中.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这两部作品倍受欢迎的原因很多.其中模因现象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分别从语言和情节两方面研究情景喜剧中的模因现象。

  一、语言上的模因现象

  《武林外传》每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存在被模仿的可能。汉语中就有大量和仿制有关的现象汉语中的仿制大致有引用、移植、嫁接和词语变形这四种类型。语言仿制现象在《武林外传》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譬如第二十八回中.白展堂调侃受妻子欺压的钱掌柜时所做的对联:“上联是抵制家庭暴力,下联是呼唤社会爱心.横批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横批使用的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片名,属于语言仿制中的引用。此处,片名的模因现象不仅体现了反对家庭暴力的主题.同时也起到了娱乐效果.让钱夫人的悍妇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又如第五十九回,佟湘玉吟道:“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路漫漫其休远兮.我将上下东西南北中发白.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而求索。”这会让观众很自然的联想到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处是对诗句的模因,属于嫁接的第三种形式。《离骚》中的原句表达的是对真理的追寻.虽然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诗人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佟湘玉将原句进行部分改动.诙谐幽默。充分抒发了其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为之而努力奋斗的决心。而后,佟湘玉要求李秀才对全镇进行扫盲行动时说道:“人生识字忧患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让人捧腹大笑。她直接引用了三首诗中的句子.第一句说明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阐述了识字的重要性。符合语境,容易理解。但是第二、三两句出自李清照的《无题》,表达的是对对方的思念不止。眷眷深情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又仿佛蜡泪一般.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能流尽一样;最后一句引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抒发的是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显然.后三句与识字的重要性无关,但却从侧面讽刺了主张消除文盲的佟湘玉本身文化程度就不高.诗句运用不当。其次.曲调的模因现象也比比皆是。剧中,郭芙蓉唱到:“我是郭芙蓉,我不会武功,我来自江湖,我与众不同。”曲调是对歌曲《我不是黄蓉》的模因,让观众感受到了郭芙蓉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如第二十二回中,小六和郭芙蓉合唱的《天仙配》是对原版的模因:

  小六:娘子

  小郭:相公.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小六:绿水青山带笑颜

  小郭: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小郭:你探案来我习武

  小六:我逮人来你拍砖

  小郭:江湖虽小却多风雨

  合唱:夫妻合作不翻船。你我好比乌鸦鸟,比翼双飞闹人间

  这段对唱既使观众对曲调产生了共鸣和熟悉感.同时也使小六和郭芙蓉俩人的性格更加鲜活.形象更加饱满.也呼应了本剧的主题——“江湖”.让人忍俊不禁。

  二、情节上的模因现象

  《爱情公寓》除了影视语言的模因传播.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同样也存在着模因现象。以2009年的热播剧《爱情公寓》为例,尽管该剧没有大牌明星和豪华班底,但却创造了收视奇迹.而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美剧《六人行》的模仿。一方面,《爱情公寓》沿用了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的剧情设置规则.即每集故事掀起的高潮都会在一集的限定时间内归于平静.并且每一集从始至终都洋溢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也造就了情景喜剧的一大特点——每个故事看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随着剧情的推动.几条故事主线并行发展.如每个角色的爱情发展历程这种美国风格的情景喜剧不要求剧情能够惊天地泣鬼神.它注重的是一种生活中的“意想不到”…。《爱情公寓》对《六人行》的借鉴,充分体现了模因现象另一方面,《爱情公寓》与《六人行》在人物角色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也是模因现象的体现展博对应《六人行》中的Ross,单纯得有点木讷,虽具有高学识,但却一副书呆子的气质:展博的姐姐胡一菲野蛮彪悍、性感奔放,但有时却又神经大条,与Ross的妹妹Monica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小贤对应敢说却不敢做的好老人Chandler;乐天、富于幻想的林琬瑜对应Rache1.同样是离家出走的千金小姐:吕子乔对应胆小怕事的花花公子Joev:活泼俏皮的陈美嘉和Phoebe都具有十足的感性和天真除此之外,《爱情公寓》在气氛营造、场景布置、背景音乐等方面也参照了《六人行》的设置,甚至在情节上直接照搬了《六人行》中的一些经典桥段E4]。譬如《爱情公寓》第六集吕子乔误打误撞在地铁上遇到了号称东南亚最大公司演艺经纪公司的星探尽管闪姐怪异的谈吐和自以为幽默的行为让子乔坐立难安.然而在演艺圈这光环的诱惑下.子乔半推半就最终签订了合同.带着一纸契约、带着演员梦回到爱情公寓这一段模仿了《老友记》第六集TheOnewiththeButt中Joey被李昂纳多演艺公司相中这是对情节的模因.人们会很自然地将《爱情公寓》与《六人行》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情景喜剧中模因的效果

  (一)具有时代感影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诠释着不同的时代特色譬如,《武林外传》将时下人们所关注的社会话题和文化现象以模因的形式注入作品中.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其进行调侃。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完全颠覆了以往情景喜剧只能在低层次搞笑的庸俗作派.让人们不禁眼前一亮同时.它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它超越以往国内任何情景喜剧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情景喜剧中的模因对促进作品与时俱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寓教于乐无论是《武林外传》还是《爱情公寓》,其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在娱乐的同时.还向观众们传达着人生哲理.引起人们的思考也正是受这些哲理的积极影响.人们才将其作为模仿的对象.即合理的语言信息容易形成模因现象l6]173。譬如《武林外传》中,佟湘玉在劝说郭芙蓉的时候说:“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势。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事情来啥都不会时间一长,谁还会信任你提拔你.谁还会给你机会证明你自己呢……人生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一点一滴做……”又如《爱情公寓》中,吕子乔劝秦羽墨时:“人们往往为了逃避一个错误,而去犯另外一个错误既然很多错误无法回避.何必让悔恨埋葬你的人生呢?与其逃来逃去,还不如去面对一个。”这种寓教于乐、用故事和情节来传达人生哲理的方式更能引起观众思考.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三)引起观众共鸣人们不难发现.这两部剧中随处可见网络语言、流行歌曲、现代舞、广告词、综艺节目主持词、电影片断等.这些社会和生活元素以模因的方式充分地体现在了情景喜剧中.不仅将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和饱满.也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拉近了作品和观众的距离

  (四)促进影视发展从媒体传播方面来看.翻拍剧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国内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翻拍自日剧《爱情白皮书》,给许多人尤其是80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情公寓》同样也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并没有从始至终地仿制《老友记》,而是在其间加入了一些中国式的创意和幽默,使作品获得了新生可以说.情景喜剧中的模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影视的发展.它在吸取外国影视作品的成功之处的同时.更将中国的文化融人其中.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的路。它带给中国电视剧的不仅仅是欢笑.更是一种勇敢的改革.是中国影视创作迈向世界漫漫长路上的一步。四、结语本文运用模因论.从语言特征和情节特征两方面对情景喜剧中的模因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例子的阐述.归纳总结出了情景喜剧中模因所产生的四个方面的效果,即具有时代感,寓教于乐,引起观众共鸣和促进影视发展。正因如此,《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喜剧能够突出重围,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就是情景喜剧中的模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