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心里也有个鲍比

         2009年我看了许多电影,如果要举办一个“2009年我的电影奥斯卡”颁奖典礼,那么《天佑鲍比》无疑将成为以下奖项的最终获奖影片:“最惊喜影片”“最催泪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女演员”“最震撼影片”“最经典影片”……

      当初从豆瓣上看到这部电影,并没有报很大的期望。电影封面相当朴素,男主角也不够帅。从豆瓣论坛上豆友的留言处下载了这部电影,也不是高清版,纯粹为了打发时间,开始观看。

      电影的前半部分主要讲了少年鲍比在向家人坦白了自己的同性恋性取向后,与母亲越来越激烈的冲突。母亲冷颜厉色的一句话“我不要有一个同性恋儿子!”以及日渐强烈的压迫感和孤独感将善良、温顺、虔诚的鲍比推上了高速路的桥头。过往的片段不断在脑海闪现,鲍比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悲痛之中,最终眼含泪水的跳下了高架桥。而与此同时,鲍比的母亲玛丽,正在向上帝祈祷“continue to convict Bobby's heart off sin”(请继续让鲍比受到内心罪恶感的惩罚吧)。

     电影如果在这里结束,那么我可以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可怜的同志鲍比,在向家人出柜后被逼跳桥头的故事。我们心中此时充满了对鲍比的同情和对鲍比母亲玛丽的愤慨。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向家里人出柜的同志们,更加强了不向家人出柜的决心。

      但是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地方,却是后半部分。不得不说,后半部分如此经典,与鲍比母亲玛丽的扮演者Sigourney Weaver的高超演技不无相关。

      玛丽,这个固执,或者称为执着的女人,在鲍比死后悲痛欲绝。但此时的她并没有开始悔恨自己对鲍比所做的一切。出于对鲍比之死根源的深究,玛丽开始接触同性恋人群,并阅读了鲍比死前留下的日记。渐渐地,她开始理解鲍比,并开始质疑自己的理论。终于,在参加了一次小组讨论后,玛丽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深夜,她冒雨到教堂找到牧师,几近崩溃地说出了下面的话:

      “我的儿子一直与众不同,从我怀上他时就是。我知道,我能感觉到。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上帝没有治愈Bobby,他没有治愈他,因为…他根本没病。”

      玛丽在说出这句话时,泣不成声。剧情继续发展,玛丽参加了我纳西市关于设立“同性恋自由日”的议会,并发言。玛丽悲痛但发人深省的一段话,将电影带到了第二个高潮。

      “我深深地后悔自己对同性恋知识的缺乏。现在我明白了,我所受的教育都只是固执偏见、缺失人性的。如果我曾经多去了解,而不是墨守陈规——如果当初,在我的儿子对我坦诚相见的时候,我能够认真听他说,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心中充满悔恨之情。我相信,上帝为鲍比的善良有爱而高兴。……最终,我对他的伤害无法补救。鲍比翻过人行护栏,跳向一辆重卡当场死亡,那不是上帝的旨意。鲍比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父母的漠视,和他们对同性恋的恐惧。鲍比想成为一名作家。他的希望和梦想本不该被剥夺,但是却被我们剥夺了。有些像鲍比一样的孩子,坐在你们的教堂中,与你们不相识,但他们会倾听,当你们念出阿门的时候。他们也许很快就不再祈祷,向上帝祈祷理解、接纳和你们的爱。但是你们的厌恶、恐惧和对同性恋的漠视会让他们放弃祈祷。所以,当你在家中或者教堂念出阿门之时,请记住,一个孩子在聆听。”

      看到这里,我那双反复湿润的眼睛再次决堤了。最后,玛丽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同性恋维权运动,“鲍比对爱失去了信心,我希望你们不会”。至此,玛丽实现了从一个对同性恋深恶痛绝的母亲,到理解同性恋、维护同性恋权益的母亲的转变。

  …………………………………………………………………………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枚催泪弹,更是一把无坚不摧的武器。电影中多处体现了同性恋维权者和传统教会观念针对同性恋的争辩,并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论据支持观点。可以说,如果这部电影被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同志拿给反对同性恋的朋友、亲人看,十有八九会改变他们的观念,至少会有所动摇。但是对于我们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同志呢?这部电影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我们不可能对父母说:“God loves me as what I was”(上帝爱我,是爱我本来的样子)。他们不会理解,因为阻碍我们得到社会认同的,不是上帝是否爱我们,而是中国传统道德和伦理。我们的父母不会一朝发现上帝认为我们是无罪的,就能接纳我们。中国传统道德和伦理,远远比宗教思想来得深入骨髓,难有丝毫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如果一个同志被逼自尽了,也不能得到理解的原因。

      但是这部电影依然给我们中国的同志们有所启示。启示来自玛丽在议会上的讲话:

      “我深深地后悔自己对同性恋知识的缺乏。现在我明白了,我所受的教育都只是固执偏见、缺失人性的。如果我曾经多去了解,而不是墨守陈规——如果当初,在我的儿子对我坦诚相见的时候,我能够认真听他说,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心中充满悔恨之情。”

      的确,所有厌恶、仇恨同性恋的人,都是对同性恋缺乏了解的人。这一点在中国也是一样。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能了解身为同志的感受,那么同性恋自然就能得到全社会的接受。如果同性恋得到了全社会的接受,我们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整天生活在谎言和恐惧之中。

      所以,在此,我一定要感谢一些人,他们是电影《断背山》的导演李安、《春光乍现》的导演王家卫、《暹罗之恋》的导演Chukiat Sakveerakul。为什么要感谢他们?因为很多异性恋也看过他们的这几部电影,更多的异性恋者逐渐了解了同性恋的感受。

      最早看同志题材影片的时候,感触是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人;但是现在,我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自我认同了,我希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同我,认同我们。

      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同志们不要再搞什么“圈子”使自己脱离这个社会,让异性恋们感觉神秘。我希望大家能够主动把自己说给异性恋听(如果不愿意出柜,也可以通过网络),让更多的异性恋了解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我们喜欢的人和你们不同罢了。

      看这篇评论的你,如果你也是个同志,我希望你能够把《天佑鲍比》这部电影推荐给更多的异性恋,因为这部电影对异性恋者的教育意义远大于我们自己。希望你也能为让社会理解同性恋出一份力。

      如果你是个异性恋,那么我一定要感谢你。谢谢你看完这篇评论,感谢你对我们的理解。如果你还不能理解的话?那么请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的感受吧。

      所有的异性恋们,假如你的心里也有一个鲍比,那么你一定能够了解鲍比的感受,你一定能够理解和鲍比一样的我们,其实和你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