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功底差,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贴一个之前写过的回答:把自己心中所想,化作文字,浮于纸上,是一种能力。见过许多人,或喜悦、或愤懑,时常有感而发,酝酿半晌却无从下笔,只留下些苍白无力的文字,心气难平,又无可奈何。这时,便体现出文笔的重要性了。文笔好,往私下说,可以有效提升人格魅力,有道是“非学无以广才”,并非妄言;往功利说,考生可轻易获得作文高分,职场人士拥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同样也会锦上添花。所以,今天我就来谈谈,自己对于“文笔”二字的理解。文章分为两部分:什么是好文笔、以及怎样提升文笔,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些实际的帮助。什么是好文笔佛说,人有三层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拿来类比文笔的三层境界,再合适不过。请看我详说与各位听: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天边红通通一片,它的光芒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安详和快乐。』这是描写落日的一段话,总体说来并无语病,但用词十分苍白,并无任何身临其境的意味。“红通通”,到底红到什么程度?“安详和快乐”,又实在过于虚泛,很难让人产生共鸣。此种程度的文笔,记些流水账并无大碍,但若加注了感情,想要直抒胸臆,难免会有些空洞乏味。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斜万山。火烧云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茫茫中,峰巅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阳光穿过薄纱,变得朦胧而迷离,抬望眼,看见温柔的夕阳,尽绽光芒。』这是我随意摘抄的文字,同样描写夕阳。此类文笔,自然会比先前我所举的例子更有观赏性。整句文字凝结了大量华丽的词汇,乍一看美轮美奂,但仔细读下来,却仍然无法掩饰徒有其表的空洞本质。这便是很多稍有些文采的人,容易犯下的大忌——华而不实。这种文字,很容易被初出茅庐之人评价为“文采出众”,深得文艺青年追捧,有些甚至会因此而出书。但此类文章往往经不住推敲,缺乏内里与精神,这是虚无缥缈的辞藻堆砌下,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我看来,仍然没有真正“走心”。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时已近傍晚,太阳垂在两山之间,江面上便金子一般滚动,岸边石头也如热铁般红起来。有鸟儿在水面上掠来掠去,叫声传得很远。对岸有人在拖长声音吼山歌,却不见影子,只觉得声音慢慢小了。』这段文字,完全没有“山野茫茫”、“经久不灭”、“朦胧迷离”等所谓华而不实的字眼,有的只是去繁为简之后的白描。寥寥几笔,夕阳、江面、远山便如活过来一般,画面感十足。这便是《棋王》的作者、《刺客聂隐娘》的编剧,钟阿城笔下描写夕阳的文字。私以为,要想达到如此的境界,必须先要完成从语句通顺到华而不实的转变。换句话说,你要先把华而不实的文章写得手到擒来,才会有能力创作真正走心的文字。怎样提升文笔有些人阅读量颇大,却仍然下笔无神,归根结底,是因为“读者”与“作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评价一段文字,与创造一段文字的难度,高下立见。提升文笔,要做的有两点:读与写。1.先说怎么读给各位推荐一个方法:照着每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列书单,不同的作者与作品都要涉猎,以此来培养对文字的感觉。不消几本,你便会大致明白所谓的“文字风格”,是何种含义。以提升文笔为目的的读书方式,和以消遣为主的读书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人读书,见到些良言金句,感叹一声便会迅速略过。但你若想化为己用,就必须明晰文字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把觉着不错的段落摘抄下来,之后复述乃至背诵,留意所谓字里行间的“感觉”,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心中的模糊印象便会慢慢清晰。如果遇到一段文字,你能迅速找出点睛之笔是哪句话、哪个字,而并非囫囵吞枣、混沌模糊——这便是进步。读书在精,不在多。一本好书,读第一遍看情节、第二遍看手法、第三遍琢磨用词,如此下来,你一定会精进飞快。2.再说怎么写随笔也好、散文也罢、甚至是流水账,只要你提笔去写,就能有所收获。练笔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要明晰自己的文字有哪些不足之处。可以找些文笔尚可的朋友,请他来指点一二。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无法意识到的短板,也许别人一点即透。如若不是像我这般以文字为生的人,你也大可不必把自己逼迫得精疲力尽。写作与读书本身就应以兴趣为导向,不便强求,失了心境与兴趣,总有些得不偿失。最后,再告诉各位一个下下策:若你对文笔提升有硬性要求,如提升高考成绩,在这里推荐一本书:《把栏杆拍遍》,其中大段文字与手法,可以直接照搬至文章中,效果非常明显。腹有诗书气自华。提升文笔与素养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就这样。

  =======================================================

  [习惯性小尾巴]自己的公众号,把生活揉碎了,给你看。

  在公众号中回复“读书”,给你推荐一个读书书单,内容十分全面,可以结合兴趣,各取所需。

  搜索微信号添加:mengshuhz

  前方高能,请相关人士拿出你们的方格本做好笔记!!!

  首先文字功底差,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差?无非两大原因;第一积累不够;第二,没有进行刻意练习。

  其次,再来理解一下,写作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写作就是一种把输入的内容,将其进行有效处理,再进行输出的过程。

  01.关于输入那些事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熟读古诗几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样的电脑键盘模式,同样的一只笔,为什么别人就能够写出如此棒的文章,而你不行?为什么别人就能够依靠这个吃饭呢?

  其中积累就是最为关键的敲门砖。

  这个就像一句老话:道理我都懂啊,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每天依旧浑浑噩噩,苦逼得不像话。然而真正让你说出来这些道理的时候,你却说不出来。(此处尴尬脸)

  举例1:阳光总在风雨后——各位小伙伴都懂,对吧!!也许就连几岁的小孩儿都能唱出来的歌词,但是你能够围绕这句话写出一个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来吗?

  能够说出这些抽象的道理不叫厉害,而是能够把这些道理了能够通过故事叙述,将其细节化。

  举例2:很多人吐槽《喜羊羊与灰太狼》怎么怎么样,无法就是一个狼吃羊,吃不到羊的简单故事,但是让你就简单地写十个不同情节的这种狼吃羊,吃不到羊的故事,你能够写出来吗?也许想都想不到,更别提写出来了。

  等等。。。。。。

  上述举例,无法就是想要告诉你一点:积累不够!!积累不够!!!(来来来,在心里对着自己默念几遍)

  那怎么积累呢?

  A.读书

  你读书了,但是积累了吗?回想一下,你上次看的哪本书籍、还有你能够讲讲对你触动最大的句子是什么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哎,我表示:你读了都是白读。送你一句话:你记住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

  读书时,可以把受启发的句子摘录,再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觉得受启发?我想要叙述出来,需要什么例子去论证它呢?它引起我的共鸣了吗?

  注意摘抄记录时:一定要能够让你自己感觉受到启发,引起共鸣的。如果连你自己都觉得无感,那么你又如何去影响别人呢?

  B.关注点滴生活,留心细节变化。之前没有进行写作,所以我们对于每天生活中的细小变化都是无感的,单纯地以为: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天又一天的机械重复。其实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变化多端的,没有哪一天是重复的,只是你平时没有注意吧了。

  也许今天同事的发型变了,明天老板不来检查工作出差了;今天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我今天升职加薪了;今天男朋友送了一束花给我等等......

  这些都是你可以用的素材,记录下来当时的心情,有什么样的想法与感悟,享受点滴美好。

  C..突发的灵感或者偶尔的感悟

  人的灵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有灵感的时候便把它记下来,整理到自己的素材库中。每个人可以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或者下载一个笔记类型的app(推荐印象笔记、锤子便签,亲测有效),然后再利用周末或者其他时间进行整理归纳。

  如果你认真地去做这些事情,我相信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02.输出那些事儿

  从1到100并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有了1的经验和模式,那么后面就是不断地优化改进,更新迭代;然而最难的是从0到1,因为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地摸索。

  首先你需要想好你为什么要开始写作,把自己的初心握好才能够走远路。我一直以来认为文字是有温度的,每个看似简单的符号互相串连搭配便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你不觉得这是神奇的事情吗?如果你还是一个写作的纯小白,那就从每天写写吧。可以只是一个字,或者一段简单的小感悟,前期主要培养自己对于文字的感觉,不要把它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否则你会产生心理排斥,进而抗拒它;然后在后面可以慢慢地增加字数,比如:100字描写一个小故事,然后慢慢增加到300字。再次到500字,依次增加;

  如果你已经开始写作一段时间,那么可以每天坚持写1000字左右,慢慢增加到1500字左右;你可以把它当作日记进行写作,也可以当作每天的小小感悟精进;或者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等讲清楚。

  开始写的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动笔去写就是最大的成功啦,因为很多人连行动都困难。

  最后,与其看几十篇关于写作方法、技巧的干货,还不如你自己先去尝试一遍。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嘿嘿,嘻嘻(*∩_∩*)这么可爱的你能够看到这里啦,比心

  因为自己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建立了写作群不定期分享写作知识和优质电子书资源,如果你对它们也有兴趣,不妨添加我滴微信,来找我玩儿啊,一起交流学习哇。

  既然来了,就关注一下呗~~后续我会分享更多的写作干货哒,推荐作者: @Sunny

  写作有很多细分方向,比如亲子文、情感文、小说、影评、书评、非虚构写作等等,写作者只要精通其中任何一种,都能凭此安身立命。

  但结合我自身的写作经历,以及在指导过200多名新手作者后发现:对于写作功底比较差的小白来说,最适合且变现最快的写作类型就是:书评。

  所谓“书评”,说白了就是介绍书籍的文章,是我们阅读书籍以后的一种成果输出。

  为什么这么多的写作形式,我认为书评是最适合初学者的呢?主要原因有:

  什么是“三无”问题?简言之,即“无素材、无主题、无内容”。没有素材,不知道写什么以及如何下笔。对于刚开始写作的小白来说,这几个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

  但如果你选择写书评,这3个问题都很好解决。

  首先,书评是基于书的一种文章体裁,写作之前,你必须要去读书,而书评的主题可以从书里面去挖掘,一本书往往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角度,这就解决了没主题的困境。

  正如鲁迅说过的那句话:“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的书,从不同的角度看,能够得到不同的体悟。

  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做笔记,收集素材和案例,这就解决了没素材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但要注意书中的句子和案例可以借鉴,但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我每读完一本书,只要觉得有收获,就一定会写读书笔记,并作完整摘录,如此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素材库,而且极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

  我的读书笔记

  更重要的是,书上的知识基本都是第一手信息,这比我们为了写作从网上去扒拉别人已经嚼过了几遍的资料相比,在可信度和权威性上显然要高很多。

  书评变现主要有3种方式:

  第一种,给平台供稿。比如得到、有书、喜马拉雅、慈怀读书、十点这些平台都收书评稿。

  从17年到18年,我就是专门给这些平台供稿,稿费单篇从2000-7000不等,这种也叫“讲书”,其实就是书评的加长版(一篇大概在5000-8000字),所以仅靠书评写作,我就实现了月入过万。

  但这种主要依靠平台,平台发展的好,收入前景就都不错,万一平台不行,结果就很难说。虽然有弊端,但对撰稿人来说,变现快也是它的一大优点,能够帮助新手作者在写作中尽快建立写作自信和成就感。

  第二种,做自媒体。比如今日头条、百家号、知乎、公众号这些平台。

  大概从18年底月份,平台不景气之后,我开始转战自媒体,最先接触的就是今日头条,因为当时头条推出了青云计划,一篇文章可以拿到300元,只要你写的好,就有机会。

  当时为了拿到原创,我在20多天的时间里更新了十多篇文章,顺利拿到了原创,几天之后,很快我的一篇书评就中了青云奖。

  19年年初,头条把青云月度首奖从300元提到了1000元,这大大激励了我在头条写作的决心,当时正值孕期,但我依然坚持写书评,5个月总共拿了20多篇青云奖,奖金大概在8000元以上。

  <br><br><br><br><br><br><br><br> (二维码自动识别)

  自媒体文章还可以多平台分发,所以我又把文章发到了百家号、趣头条,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只要勤快更文,就能持续赚到稿费,这也是我现在更推崇做自媒体的原因,因为多劳多得,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其他平台收益

  第三种,零散约稿。这种一般比较被动,比如你在网上发布了书评,编辑看到了你的书评觉得不错,就过来向你约稿。比如,我最初能得到写书评的机会就是因为我在简书上面,一分钱没赚地坚持写了几个月。

  所以说,至于你能否得到被编辑约稿的机会,还是取决于第二种,当你把自媒体平台经营得不错,你的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的时候,约稿的机会就会接踵而至。

  最后,写书评还有一个隐性福利,这点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告诉你,那就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免费赠书约评。

  自从我开始写书评后,一直都有收到编辑寄过来的赠书,所以,如果你喜欢看书的话,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福利,相当于节省了很多买书的花费,看完了还能当二手书卖掉,或者送给朋友。

  综上所述,写书评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更能让我们获得不错的经济回馈,把读过的知识变成钱,我相信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

  写书评改变了我,让我从当初普通的上班族,顺利成为了自由撰稿人,再到现在全网粉丝十八万的阅读博主。希望,它也能帮助你掌握一门生存的手艺,点亮你的人生!

  最后分享几本学写书评会用到的工具书给大家:

  本文作者:彼岸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同为写作萌新,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而爱上写作,然后在写作的初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

  其一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一提写文章,大脑立刻像短路了一样一片空白,思路也像不停闪回的光标停顿不前;其二是即便知道要写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行文和落笔,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你说尴尬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我就从自己学习写作的过程来讲一讲。

  首先要明确自己写作的内因和动机是什么。

  我为什么要码田字格?工作娱乐不好吗?追剧休闲不好吗?运动嗨歌不好吗?为什么要孤独地去做一件使自己更加孤独的事情?

  只有想明白了这些,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要往那儿走,才能做好心理建设,遇到阻碍我需不需要坚持下去—我能走多远。

  在我看来写作无外乎有三种情形,一是职业需要,二是兴趣爱好,三是情感诉求。

  第一类人基本不需要看这篇文章,或许还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职业粉,码词造句那是吃饭的家伙什,轻车熟路得很,还需要听业外人士的叨叨吗?有困难的是后面两类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一个强大的内因支撑着写作这件事—兴趣和需要:兴趣是一个人做事的最大动力,而需要是一个人做事的必要因素。有了这两个基础内因,那写作的前提就具备了。

  现如今人们讲究的是投资回报率,大家喜欢抱着务实的态度去对待一件事。写作虽是我心之所向,但它毕竟是项脑力劳动,需要花费一个人专门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因为纯粹的爱好而耽误生存大计吧!

  那写作有没有现实回报呢?有!说到这就不得不说写作的外因了。

  所谓外因就是影响一件事外在的驱动力,可以说变现就是写作极大的一个外因。

  我们所处的是个开放的时代,网络媒体铺天盖地,信息量极大丰富,用信息大爆炸来形容也不为过。所有这些信息都需要用图文呈现,文体多样,内容庞杂,这就给文字工作赋予了极大的功能和广阔的天地。

  正因此,我的一位朋友虽在教育行业工作,但她仍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作,不仅每周投稿公号文,还偶尔撰写书评和影评,到如今一月也能变现小几千。

  这也是很多人在本职工作外,甚至于居家的人,都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赚钱的原因。写得多赚的多,写得好赚的好,写作变现无疑是写作者们不可言说的一大动力源。

  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你把所思所想所经历所感触转化成文字时,你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劳动。既然是劳动就会有付出,既然有付出当然应该有回报。

  写作另外还有一个积极的外因,它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根据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级别的需求,通过写作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符合马斯洛理论最高级需求的定义的。

  所以说写作的好处多多,可以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上面讨论了写作的动机和写作的内因外因,那么接下来说一说写作新人可以如何开始练习。写作是个技术活,但它并不神秘,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它和所有的工作一样,需要不停地反复地去实践和操练,这样才可以熟能生巧,巧能生更巧。

  关于如何练习写作,我总结了这么几条感悟,供大家参考:

  1、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勤思考善观察,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

  大部分人在生活中习惯了得过且过,遇着一件事了做一件事,做完了就忘,不习惯于思考和探究事情背后的道理,日子犹如过眼云烟不着痕迹。可以说不善于思考的人生是肤浅的,没有思考的人生也注定是悲哀的。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凡是存在就是合理。也就是说事情的发生都有它必然的规律可循,其表象下也一定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人文的、伦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法律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视角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抓住某个点辩证地加以思考分析,就能总结出一套理论和经验,然后落之于笔端,一篇文章就可以诞生了。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刻意培养自己观察与思考的习惯,长此以往就可以积累很多的素材,一旦拿起笔,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

  2、笔耕不辍,勤于练笔,定时定量地输出文字。

  好会计那是一个凭证一个凭证做出来的,好画家那是一幅画一幅画画出来的,写东西也一样,需要经常写才能克服惧怕的心理,同时也能让自己的思维逐渐地习惯于理性的表达和书面化的表述。

  写作并不是天才的职业,它所青睐的依然是勤奋的人,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网络作家中顶级大咖唐家三少坚持网文写作已经十四年,每天输出文字上万,作品如燎原之火扫变网文界。正是这种不间断的写作成就了他今天的地位,也使他的作品日益地炉火纯青。

  3、加大阅读量,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阅读的文章多,学到的写作技巧就会多,审美也会提高,这中间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的抄不是抄袭,而是借鉴的意思。

  在书画领域有临摹一说,和写文章的仿写有异曲同工之效,通过临摹学画画,通过仿写写文章。大量的阅读,可以让自己获得更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更独到的谋篇布局的能力,把这些运用到写作当中,慢慢就会提高写作水平。

  4、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写作风格,有特点的东西才显得鲜活有生命力。

  文章其实就是种语言的艺术,语言精彩文章就好看。何为语言精彩?打个比方,人的性情禀赋各不相同,有的温和有的激烈,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有的沉稳有的诙谐,有的人喜欢洋洋洒洒而有的人则惜墨如金。假如千人一面,那这个世界一定很无聊。所以,凡此种种不同的东西都可以体现的自己的作品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特征。

  其次,文章的结构,立意以及素材的铺陈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文法虽然是固定的,但写作可以自由地加以排列组合,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鲁迅先生,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等这些金句都出自于先生之手。他语言犀利针砭时弊,对当时身处旧社会黑暗时代的人们,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同时他的文风多样不拘一格,奠基了中国杂文体系的开端,鲁迅先生在写作上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的一大文豪。

  5、及时关注社会时事和新闻,主动地掌握最新的社会资讯。

  网络的普及,给了每个人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的可能性,通过上网冲浪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咨讯,这些资讯无疑会给自己写作提供很多新鲜的素材,可让自己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写的东西也能够紧扣时代的脉搏,富有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初学写作的人有所帮助。另外,写作是一项实践技能,光有方法论并不可行,还需要不断练习、反复修改,才能切实掌握。

  如果你是新人作者,从没写过完整的小说或故事,一开始就入手长篇,其难度会很高。而从一个小说片段开始练习,步步为营会更加适合。

  比如说,你要写一部都市爱情故事,可以先构思出人物的大致设定、背景、风格等,然后写一段关于该人物的小情节,几百字左右,这个情节就是片段。

  举个片段例子,男主角在公司与女主角相遇,二人初次见面,因业务合作而产生勾连,相遇的场景如何,对话如何,配角如何,完善出一个精短故事。

  片段训练可以不顾忌大纲,不用特别考虑前后衔接和逻辑,只需把该场景落实好。

  任何故事都是由多个片段组成的,解决了元素片段问题,你就已经入门了。

  然后把这样写出来的片段多练它几个。

  刚才讲的是写片段,那么接下来需要在第一步的片段里,加入一个目的性元素——人物特征。

  可以说,任何故事里都得有人物,即使他是广义的(不一定指人,也可叫做人物)。人物刻画是作者通篇都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人物刻画糟糕,最后故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第一步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练习了片段场景,但那种场景不带目的,没有深刻含义,第二步则需要考虑给该片段赋予一些全局性功能,也就是我们说的刻画人物性格或特征。

  如果你的主角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杀手,那么在写片段时,就应该主动往该方向靠拢,比如主角本身一些心理活动、行为举止,或者通过别人转述,总之,时刻谨记,人物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把符合他/她的特质放入片段描写里。

  为什么要把流畅度放在第三点呢?因为没有情节实例,就不可能有流畅度的感知,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是无法判断整体效果的,所以要先把片段写出来,然后再修改。

  有时候我们写小说,总是会写一些无用的话,不仅没用而且还损伤语境,所以练习流畅度非常有必要。

  我们可以在之前写出的片段上修改,删除多余词汇、修饰,整理段落,也可以以已有的片段情节为基础,重新再换一种表达方式写一次,类似于同义替代,不过这次的写作重点要关注的是不改动情节,只注重句子本身。

  大纲是故事的主要发展线路,也是我们在写作时做出的预先设定,我们需要通过大纲确认自己在什么时候要写什么,情节发展到哪一步了,不至于写着写着就失去了方向。

  这也是提升写作能力重要的一环,实际上就是跟你的全局把握度相关。

  大纲由各个情节的线索组成,换句话说就是把你之前写的各个片段用正确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在写大纲时要注意前后的故事衔接,这就和写片段只关注眼前的部分有一些区别。

  我曾对大纲撰写做过总结,还包括了三份经典的大纲模板,大家可以看下:怎样写小说大纲?

  最后一步,就是根据你的大纲骨架,把情节片段用具体的内容丰富并串联起来,结合为有血有肉的故事。

  注意大纲是总体考虑,最后还需要进行落实,不是说有了大纲就完了,第三步里对文字的流畅度、语感的训练,最后也要用在第五步里,才能写出一个好故事。

  创作过程的六个基本元素:

  好故事的核心就是好人物。只要人物塑造到位了,故事也就差不到哪里去。

  好人物的关键就是立体生动,我曾在多个场合讲过,要让坏人产生柔情,要让好人出现欲望,一个只会做坏事的坏蛋怎么可能会好看?太单调了。要让他不仅会喝酒泡妹还能学习三字经,一边被读者恨得牙痒痒,一边又唤起他们的心疼,这样的人物才够生动!如何把人物写得立体?

  人物有了基本定位,还得让他/她和外界发生关系,孤立起来的人物没有任何用处。

  关系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认识了、相恋了、分手了、怨恨了,有逻辑有层次地推进,将人物关系交织成你的大网,收进整个故事里来。

  举个例子,原本设置了两个主要角色,各自形象、性格、背景也已经确定,这时他们在一家早餐店相遇,早餐店发生一起冲突,女主角三下五除二解决了矛盾,男主角发现女主角处事不惊,肯定不一般,于是私下调查。而女主角执行任务时被上司提醒,说当地有一些敌对势力,排查过程中发现有极大嫌疑的名单里就有男主角——这是关系的第一次转换:不相识到相识。

  故事继续,女主角接到新任务,要暗杀某个头目,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现男主角为该头目的安保人员,于是双方对抗——这是关系的第二次转换:潜在对立到直接对立。

  女主角暗杀多次受挫,另一边男主角发现自己的头目正在做一些罪恶交易,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忠诚的信念开始摇摆,女主角发现男主角本身是善良的,想要挽救他,于是双方接触——这是关系的第三次转换:直接对立到立场偏移。

  …

  下面如何发展已经不用再说,男女主角到底最后相爱还是不得不站队并对抗,由大家去发挥。这么一个过程中人物关系的转换就相当清晰了。

  故事的发生需要一个具体的地点,这个地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场景。

  场景是个宽泛的概念,除了常说的位置(哪国哪省哪市),另外还包括是山还是水,是学校背后的小溪边还是五角大楼的最顶层,有没有树木、鸟儿,是艳阳高照还是阴雨绵绵,是人山人海的集市还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另外,场景还默认包括了人物背景(就是上面所设置的内容)。

  同样说上面的人物关系例子,男女主角最后相恋,场景就属于喜剧状态,那么就按照欢快的气氛设置场景。

  也即剧情的走向逻辑。

  故事都是沿着核心线索展开,围绕核心线索发展。当我们确定大纲时,核心线索就已经定下来了,它贯穿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我们可以把核心线索理解为人物的目标并且要为之奋斗,比如说主角幼年丧父,于是立志修炼,要手刃杀父仇人;或者一见钟情之后,主角要展开行动,势要将目标女孩追到手。

  有了核心线索,那么故事也就顺理成章地走下去了。

  目标有了,接下来就是为之奋斗,奋斗就需要主角做出具体行动。

  行动元素是连接的关键,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洞的静止,主角需要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推进剧情发展。

  在人物关系的转换之中,每一次转换都是行动造成的,只是行动不一定造成人物关系的变化,行动的范围面更广,还会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种任务,或者产生某个失败结果等等。

  悬念是一个单独要素,专门列出来以表达其重要性。

  在日常写作中,悬念设置其实很简单!

  很多影视剧都喜欢吊人胃口,特别是侦探警匪剧,主人公一番查看之后,沉思三秒,然后说:“我知道凶手是谁了”,但他就是不会直接告诉你是谁。柯南也有这个脾气:“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就在这群人之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留下一群人一脸问号。

  类似上述令人心痒痒的情节,就是勾起读者探究欲望,想要迫切知道下一步的时候。

  为什么有的作者总是能写出特别令人有阅读欲的作品?因为他们都懂得套路,或者说懂得这些写作技巧,当使用这些技巧时,读者肯定会欲仙欲死,谁也不能抵挡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强大力量。

  当没有人吊胃口,剧情很平淡地发展地下去时,也许读者依旧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但是欲望却没有那么强烈了。

  悬念是主动设下的饵,是勾起读者好奇心的关键。抛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悬念,能让读者欲罢不能,他们会以解谜为目的,誓死追随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