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混乱情况?

  关于这方面,国外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吗?

  谢邀!【码完字才记起,是有人邀请答题,囧】

  改善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的混乱,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来说一说我所了解的状况和可能解决的途径吧。

  1. 心理咨询归属问题。

  想必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已经被很无奈地被归属到了劳动部门管辖下,成为被大部分从业者都诟病的“国家心理咨询二级”考证,因此,在一个部门本身没有心理学专业及心理咨询业界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营管理的部门去颁发“心理咨询师证”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内。

  归属问题也呈现给心理咨询从业者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行业标准言行不一的状况(比如,二级考证必须要考证人员具有研究生学位及心理咨询相关工作经验,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考过的朋友们有几位接待过来访者,那所谓的那篇论文又是怎么个胡扯瞎掰出来的,可见一斑了。)并且,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上诉无门,没有一定的法律条文保护来访者的同时也保护兢兢业业从业的心理咨询师们。

  那我们来说一说改变,在这样的状况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呢?我想许多有良知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心理咨询师们,早就恪守自己的职业准则,以身作则在向不同的求助者散播正向的影响,只是势单力薄。为此,其中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也一直鼓励我要多写写科普文章,让更多地大众揭开心理咨询这层面纱,不再猜忌、揣测甚至妄下判断地认为心理咨询到底是哪门子神功?

  体制上,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一员,我做不出什么改变,但是作为可以分享并且广而告之地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推崇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平台及同志同道合的咨询师朋友结盟一起努力维系遵守咨询师需要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2. 心理咨询师培训与认证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在美国的一些经验。美国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是以学校教育机构提供完整的心理咨询理论及技能的学习与培训为基础的。这和国内流行的2-3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训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美国的教育机构,有一部分机构是得到APA(美国心理协会)的认证,课程需要安装APA规划的一个大纲来上课,另外一部分的机构的师资力量也相比国内培训机构的老师要稳定且具备经验。一般为60个学分的课程,学校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安排和实际情况,设置成2年或3年的课程。

  国内除了正规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咨询方向培养心理咨询师外,大部分心理咨询的培训都是交给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而且教师讲课的老师流动性很大,师资是否具备授课资格也值得考虑。

  第二,就时长而言,国内快速压缩式的培训方式培养出来的心理咨询师,在短短2-3个月的几个周末【有网友指出有些机构是半年一年的周末课程,这里补充一下】,填鸭式地去记忆一些连名词都可能还未理解的状况下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想当然,在考完背完之后,雁过无痕。

  美国教育机构提供的是研究生水平的心理咨询培训,一般课程是2-3年的时长,内容涵盖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到后期实习过程中提供的督导及心理咨询技巧的训练。而国内不少机构确实也跟上了潮流,也提供所谓的实习,而时间短促地可以当作精神专科医院机构几日游。【网友补充:我来填洞,有网友提醒我,有些机构会提供10次左右的模拟咨询。有比前几年进步了哦!总能看到希望的。】 通常美国的课程中第一年为理论基础培训,第二年需要在实习的同时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会跟随督导shadow一起参与咨询的过程,现场学习如何应用技术。不同州的要求和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要求不同,一般是600小时到1000小时左右(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则是1000-2000小时计时)。实习时期需要接受等额的督导,比如一周20-40小时的实习需要1-2小时的督导。

  第三,在美国的课程里,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职业道德教育课,我自己的项目当时还是系主任来上,因为他本人担任过好几届当地州内的职业道德评判的board member。 通过实际的案例,灌输心理咨询行业就业中可能存在的许多灰色地带及职业道德及法律条款,那绝对是让我了解到原来在美国来访者告咨询师的情况发生的频率这么高。

  而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很少(没有考证过不妄下完全没有)有机构单独给求学的准入心理咨询师门开设这门至关重要的课程。很遗憾,我们的考试内容中的职业道德考题也跟APA中提出的那些要求没有多少相关,比如咨访双重关系、收受礼物等等。【网友爆料:不知道跟她参加的考证机构相对时长要久一点有关系,老师授课过程中会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遗憾的是我们的法规还不受法律保护。】

  而之前在知乎特别火爆的人鱼池的帖子,也印证了职业道德规范不被大众及一些接受培训机构出身的心理咨询师所熟识。而这些规范都是需要心理咨询人自己一步步去推广去宣传让更多的普罗大众理解和明白,他们具备这个权利去投诉举报违法、违规的心理咨询师。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把心理咨询统统斥为毒药。

  3. 医疗保险业

  国情所致,我们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众所周知,心理咨询本身已经被业内推到劳动部门旗下,因而原本心理咨询本该作为精神医生的助手及药物治疗之后的康复期的最佳选择,被推到了角落。

  医疗保险中,甚至有许多精神疾病的药物都不包含在医保的报销名单之下,更何况,大众想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心理咨询的费用(做白日梦的节奏)

  确实,美国目前是商业保险为主的国家,当一个家庭有足够的财力购买一定额度的商业保险,那么他的保险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心理咨询费用的报销,家庭只需给出少量的可以承受范围内的资费。

  我曾经很天真的以为美国从来就没有过我们当前,没有保险公司报销的状态。而事实上,曾经的一位督导告诉我,美国在80年代以前,心理咨询行业也统统是自费的项目,都需要掏$100到$200之间,而他们现在抱怨的则是大家没有保险之后再也不愿意来做咨询,真的是贵!

  所以在我们国家普遍老百姓的收入远低于人家(美国)$2000一个月的,怎么消费得起一个月动则是$400-$800数额的心理咨询费用呢?!【插一句:这里又不得不提政府资助的缺乏,是这一行业举步维艰的另一个写照,对于贫困线以下的百姓医疗补助在哪里?】

  没有这样的一种保障,于心理求助者而言也好,心理咨询师而言也好,都是很郁闷和无奈的。心理咨询师想提供来访者帮助,但得不到足够的金钱作为工资储备,你让一个天天在思考温饱的咨询师如何帮助你走出你的困境,而来访者则苦于无处寻找廉价的帮助而四处乱撞,有时候甚至撞进了骗子的圈套,特别是那些打着“心理咨询”骗子的圈套,受到二次伤害,那对于心理咨询这一行业而言,损失的不仅仅是来访者,而是行业的信誉。

  4. 缺乏交叉行业平台的转介

  在国内,精神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之间没有特别稳定的转介沟通平台和桥梁,原本可以互相互惠的一个转介平台,国内至今还没有被搭建起来,大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各顾各的,我也遇见过,需要药物治疗的来访者,我手上也没有几个认识的自己了解的是靠谱的精神科医生。摔!【业内人的社交没做好啊,怪自己不爱social! 】还有就是近几年兴起的社区里的社工们,在欧美国家,社工们都会转介许多有需要的来访者给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及psychologist进行深入的治疗。我们目前呢,这些都还在启蒙萌芽的状态里,算是好事,起码在开始行动了。

  还有一个就是school counselor国内的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不管是小初高还是大学,国内部分大学一般都是自产自销(就是需要做心理咨询的学生直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完成所需的治疗)大学这部分,暂且不论,因为对于普通的大学生而言,就近原则,轻度的心理问题在学校治疗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时候,如果学校能够更好地做好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悲剧的频率会减少许多。这也是大学配备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个目的之一吧。那么说一说小初高,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配备了这样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老师的任务很繁多,一般除了职业范围内的心理辅导课程及偶尔的学生咨询外,还需要兼职团委书记啊,思想政治老师等等兼差。而当小初高的孩子出现问题需要专业的家庭治疗心理治疗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小初高的老师也是要么转介无门,要么学生家长完全不当回事。

  而我当时在美国的工作的一个机构,就是完全跟学校合作,自杀干预并提供儿童咨询,还有家长parenting 教育的工作。

  这些都告诉我们,资源整合和转介平台的搭建是有助于整体的精神疾病行业的发展,不管是精神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学校心理老师。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聊一聊除了政府机构等层面的搭建平台,作为业内人士,我们自己可以做什么。【我已经把从自己做起贯彻在自己生活的每一点一滴啊,确实,改变不了的,只能放着,做我们可以做的。】就跟我自己说的,平时也没有太多医院的资源人脉,社交上也比较少跟其他行业的比如学校心理老师、医院医生、社工有一起交流的机会,如果可以的话,可能会需要我自己以及其他人大家一起共同来探索,怎么拓展起来,形成一个资源圈,特别是当地的。

  5. 继续教育及考核【填坑开始】

  美国的心理咨询师执照一般是2年一更新(Renew),而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在这两年内证明你已经接受了继续教育的学分满足每个州执照的要求,其中需要涵盖大概是10个(不同州不同规定)credits的职业道德教育。足以见得美国对于执业规范的重视程度。

  这方面,其实国内做的不能说很不好,因为确实我们现在的培训、工作坊什么的五花八门的不要太多,甚至让我觉得要赶超美国的感觉。只是,这些五花八门的培训,收费不一,也没有什么行业标准去规范它,所以很难像美国执业者可以通过评估这个培训是否被APA承认,是否被业内认可作为一个首轮删选的功能都没有。

  大家趋之若鹜的在自己都还没有个案的情况下奔向各种培训,其实是很浪费资源的一种方式,因为许多应用技巧是基于你有过实战咨询经验,有过自己的体验,在一些案例处理上存在不足,想要学习进步,学习新的技术及理论等等。

  如果我们可以做的到话,就是能够制定出这样一个标准,去把合格的优秀的培训课程、工作坊等等,推荐甚至推广到咨询师圈子里来,这样对于那些已经从业一些年数的咨询师而言,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眼花缭乱的挑合适的培训参与。当然像心理治疗大会啊什么的,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只是国内目前的价格,真心不太亲民,能否给执业的咨询师折扣等等,都是有效帮助更多新手咨询师更好地紧跟最新的研究及最新的理论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

  6. 督导制度

  在上面的教育培训中也略有提起。国内现在一个比较大的困境,作为新手心理咨询师来说,就是找督导难,找一个价格合理靠谱的好督导更是难于上青天。

  这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新手心理咨询师,想要寻找督导,帮助自己在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道路上少走歪路,避免一些职业灰色地带及自己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批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没有想过需要一个督导,因为我们的考证系统及培训系统都没有囊括进督导这一机制。

  在美国的话,大部分州的情况是一般要求新手心理咨询师(under-supervision)需要接受100-150小时左右的督导,或者是按照40小时一周的工作匹配2小时督导时数,需要在完成3000小时以后,才能拿到州执照。(各州法规不同,有些要求有不同,具体要求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ACA的网站查询)

  目前国内如何改变的话,我自己觉得,这部分真的只能交给新手心理咨询师自己了。是否找督导,这全是靠自觉的,因为投资去见督导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特别是新手心理咨询师还没有多少客源的情况下,会有很多障碍和困难。自己只能内心嚎一句,那些已经在心理咨询行业走得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是否可以考虑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提供给这些承接我们心理咨询工作的新人们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心理服务。当然这需要许多人不断地倡导和宣传。

  这里不得不说,正规的高校绝对是一个找到自己好督导的好地方。还有就是CAPA这样的长程培训,也是提供国外心理督导的机遇(钱还是要自己掏的)也是非常棒的机遇!

  当然大家不要被以上的比较给打击到了。目前国内有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注册系统

  等专业机构倡导和推出的注册系统,开始逐渐拓展规划我们的行业规范和准则,这也是我目前看到的特别让我欣喜的地方。唯独遗憾的是,督导太少,对于许多刚毕业的心理咨询师而言,需要接受和寻找督导的机会和财力也一直阻碍着大家朝向这个注册心理咨询师的方向发展。(具体要求可参考网站内的注册要求与标准)

  感谢提供不少最新消息的网友,让这个坑活起来了。个人所见,必有偏狭之处,希望大家多提供信息,补洞。

  好了,暂时我能想到的就写这些,欢迎大家丢石头砸鸡蛋跟我热烈的讨论起来。可能以上言论也有不足之处,匆忙回答,待会过来再补充修改吧。这个坑挖得有点深。【需要一直填坑的节奏】

  这个问题真的是最近也一直深深困扰我的问题。因为面临回国还是留在国外的问题,所以我深入了解了下国内的市场。我个人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也不知道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但我想说说几点我看到的事实。

  1,国内心理咨询对于自身夸大其词。

  事例一:某国内心理中心在他们的网页说“德国xx心理治疗目前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流行范围最广,可以进入德国医保体系的少数疗法之一”

  但是根据我知道的,进入德国医保体系的疗法一个叫行为疗法一个叫精神分析法。德国的心理治疗培训和管理

  这篇文章中也明切写着“目前保险公司仅为心理动力学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付费。”所以这么不符合事实的语言出现在一个心理中心的网站上,让我觉得很匪夷所思很混乱。

  因为我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xx疗法,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才疏学浅,所以特地问了在读心理学博士的德国人若干,这个疗法在德国是否流行,还给他们看了创始人的网页介绍,得到的回复是,他们第一次听说,但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不否认xx疗法会有ta的独到之处,我也赞同那几个德国人的看法,我个人也觉得xx疗法是也挺有意思的,但是公然地在网页上宣传不符合事实的言论或者说是很容易让人误解的信息。作为一个心理治疗中心,这种行为让我有一种心塞感。

  事例二:某国内知名心理中心有一个所谓专家的心理咨询师。介绍说是在德国读的本硕,现在还在读某疗法的博。但是这位专家的本科不是心理学。根据我有限的认知跟我认识和从认识的读心理学的德国人地方得到的回答都是,本科读的要不是心理学为主专业的,德国基本上不可能有学校收你读心理学硕士。而且,德国读博基本就没有说读哪个疗法的博一说。

  德国成为心理治疗师的流程是:1. 本科心理学毕业,2. 顺利申请到心理学硕士,读的硕士要是临床方向,至少临床方向的学分要够标准,3. 之后申请心理治疗的职业培训,分心理动力学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官方说法都是3-5年,但具体操作起来,就真的是天知道。4. 职业培训完成,国家考试,通过之后可以申请执业资格证。但是这个执业培训是不会在学会上有所提升的。就是说3-5年之后还就只是个硕士。因为之前说了,这个保险公司会给病人付钱的。所以这个每个城市的治疗师人数跟人口成比例的。所以不是你考试通过了就好开诊所,还要等位子。。。当然在没等到位子期间可以去别人的诊所上班。

  2,国内收费让人叹为观止。

  因为国内都是自费,但有些专家动则3000每小时的咨询费。让人望而却步。而且只是咨询。不是只有有钱人有心理疾病的。多少穷人在受心理疾病的折磨啊。而且又有多少的犯罪是因为心理疾病的原因啊,有多少的穷人因为没钱外加患上了情绪病去犯罪的啊。

  我不知道国内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但是根据国内的那个咨询的考试名号来看,无论是3级还是2级,都只是咨询师。在国外咨询师跟治疗师差别还是很大的。上面说的保险公司给付钱,都是确诊之后进入到治疗阶段的钱。

  3, 误诊

  因为在国内只要你有咨询资格证就能上岗,无论你之前是否心理学专业毕业。也许心理学真的没有那么难,只要是能通过那个资格考试的就可以被认为是有能力去进行咨询的。但是临床的心理咨询真的不是说我看了几本书背了几个案例就能做好的。因为人是最复杂的,心理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的。诊断其实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一旦误诊,什么方向都是错的,怎么能治好。很多连PTSD是什么就开始咨询,有些还能把双向抑郁症当作精神分裂的。总之,听过很多让人心痛的案例,苦的还是病人。

  最后,套用别人说过的一句话结束,国内才刚起步,总是先混乱再有序的。所以,办法可能就是时间。等。要相信,有一天,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也会有序的。

  弗洛伊德说过的一句话我很喜欢,他说,我希望有一天心理治疗可以免费为所有人服务,而不仅仅是富人。

  (差点又下意识打应邀,没邀,但我来讲讲从这十多来年我看到的情况)

  国内的心理咨询一直走在改善的道路上!

  随着时间,它会大浪淘沙,自然进化。

  我认为国内心理咨询行业一直走在改善的道路上。

  应该是2002年左右加拿大一位动物心理学家被控自称临床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这个抬头在北美是法定,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认证……博士是起点。

  现在已经能算是某一流派的国内大家在温哥华的时候一开始自我介绍是临床心理学家觉得老外听了都很佩服,后来才知道人家一个省一年通过没有几个人……之后再自我介绍自称心理学临床实践者。

  现在这位在分享某些心理咨询感想技术,实在可以说是最入门,刚实践出来的基础,主体感萌发……可是有很多人确实需要。

  05年回到国内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那个时候还是郭老亲自讲课,就是总编教材那位,直接说一开始想赚点小钱,没想到居然如此红火!

  06年从事心理咨询师培训当时估计很多是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学心理咨询,类似爸爸妈妈,我让你们来依靠,成为自己衣食父母……

  现在已经是大腕某位当初模拟咨询开口都不会,几年强化训练下来已经是国内算专家人物…… 人鱼池讲到的问题,在我看来的进化算不找和病人和同行 ——

  感谢申教授把很多优秀的外国专家请来,体验到很多国外高手…… 从04年回国开始,国内参加过香港,台湾和国外专家课程都很精彩!

  国内最精彩的还是郭老,许老,刘教授,黄教授等,不过确实有差异。八卦和实操还是有区别,会有热闹和道行的区别。

  这个时期一些国际会议什么,还有人问精神分析,事实是不够到位的心理动力到底有效吗?符合中国国情吗……能接地气吗……

  07年开始有幸参加高级督导班,国际教育培训高级班……很精彩!!!!! 国际会议来的都是实操大腕之类,简单,直白,清晰,深刻,到位!

  受益的人多起来,后来的会议差不多没人有没有用什么,类似真用过都觉得蛮好。

  到差不多08年等,越来越多精彩的培训和各种知识讯息……

  有些国外教授刚讲的实际具体技巧,晚上中方专家讲就能感受到差异……

  翻译还停留在,教授讲,看到真实的我。大腕翻译成投射不认同,迷糊不少听课的。这类问题现在对英语等好的也不会的。

  然后出现那种没有到男神级别,但是让我觉得这位真好的人……这是专业角度,个人欣赏…… 欣赏的人越来越多。

  比如能从多角度客观具体到位的,经历很多丰富厚重不为金钱动摇坚持自己定价200不受商业机构要求影响……

  ……

  越来越的曾经外行,受了几年好的训练成为心理咨询师……

  之后看到很多发展……

  看到几乎可以是人格障碍的在九年来变成边缘,结婚生子……

  边缘的转神经症,家庭稳定,越来越体会幸福感……

  收入窘迫的成功签约上亿美元生意……

  ……

  中间都有心理咨询的参与……

  有的人会直接感谢……

  心理咨询是越来越好的!!!

  我们行业里面的人受到越来越丰富和全面的资讯和更深度的体验理解。

  今年微信开始很多具体课程内容分享……

  川大霍教授还有很多相关很棒的分享!

  李孟潮群里精彩内容分享!

  …… 专业知识和群体支持是越来越高的!

  简里里创办的简单心理,有来访者直接表示这个平台非常好!

  国内的心理咨询是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曾经有国际大腕临床心理学家来,某院长给他看我们的心理咨询培训书,说很多人才本科还是什么……

  那位大腕类似回答,不问出生背景,不管这个材料,十年时间,自然能留下的人留下,不行的人出去。

  即使国外超过百年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还会如2002年的控诉那样有纠纷,即使还有有人犯罪有人被杀……

  总体而言,心理咨询是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来访者也会越来越智慧的!

  也祝愿有一天正规好的心理咨询不再高高在上或者遥远,而且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有。

  也祝愿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理解更具体到位,而不是拜菩萨,这样说并不恰当……

  在恰当时机不需要花过高代价就可以享受到真实具体的服务。

  谢谢蓝紫的系统回答。

  感谢知乎圆桌@刘珂 组织的关于心理咨询困境的讨论。

  这个节奏似乎接下来要感谢CCTV,好吧,感谢CCTV的心理访谈节目,创办以来对心理咨询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顺便有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靠谱和有违咨询伦理的心理咨询。

  已经深夜了,想从一个在国内从事心理健康工作近20年,在公立,民营,外资医院都工作过,现在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同时也是致力于承担起行业管理和发展重任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的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混乱状况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中国人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在12年间从1993年的1.12%激增到2005年的17.5%。精神障碍整体发病率17.5%,需要服务人群2.48亿,目前只有8%寻求过专业帮助,4.9%得到专业帮助(Michael R Phillips,2009) 。而全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只有1650个,精神科医师只有2万余人,其中合格的大约4000人。

  而与此同时社会运转速度越来越快,整体压力水平倍增,才会有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从2003年起每年50%速度的增长,迄今已经有大约200万人参加咨询师考试,约90万人通过短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我们做过初步调研,这些投入到心理咨询行业中的人,其中90%是因为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服务而不得所以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考试的。也就是说我们确实生生把客户逼成了同行。需求爆增,供给的机制都没有建立,在劳动部的功利目的指引下,先培育出了培训市场这就是过去十年现状。

  目前主要的矛盾是:

  u 心理健康需求爆发式的增长与专业人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

  u 资本与政府权力的介入与行业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对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评价就是只生不养,无法承担重任。

  u 互联网的冲击和带来的世代变化与心理健康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

  简单一句总结:需求倍增,政府重视,民众需要,市场巨大,管理混乱,挑战、机遇和危险并存。

  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工作委员会(简称注册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0年前成立的。一群来自国内高校、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精神科医师预测到今天可能出现的乱象,非常理想主义的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开始了乌托邦的事业,试图建立完整的专业人员培养体系,从硕士博士培养方案认证,到完成学业后去实习机构的认证,在完成基本实习、督导后能申请注册专业资质,成为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然后终生学习,接受定期的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每三年重新考核注册。同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伦理守则,并将学习和遵守伦理守则作为成为咨询师的前提条件。第一次申请认证的注册督导师,可以说汇聚了国内当时2006年行业精华,包括钱铭怡、樊富珉、赵旭东、肖泽萍、杨蕴萍、陈向一、侯志瑾、江光荣、施琪嘉、梁宝勇、胡佩诚、张亚林等108人。非常巧合,是的,108名注册督导师,要走的就是纠正体制问题,最终希望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今后的行业管理所用的道路。

  十年来,注册系统成功的做到了完成了整个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目前由专业人员811人经过严格评审,获得注册。在上海,河南、山西、四川等19个省份建立了督导点,认证注册实习机构13个,包括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武汉心理医院等。并建立伦理委员会接受对专业人员的投诉,每年都处理很多伦理投诉案。2014年处理了华人世界第一起咨询师与来访者发生不当亲密关系的伦理投诉案,通过长达1年半调查取证,最终根据伦理守则处理了严重违规的注册督导师。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注册系统还没有从心态上准备好担负行业协会的重任。不够接地气,没能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去发展心理咨询行业。也就是说面对暴增的需求和已经取证的90万心理咨询师,完全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硕士以上学历教育的道路,在接下来的10年中是不现实的。我个人认为,90万的心理咨询师,哪怕只有1%能通过注册系统所提供的培养体系,学习、实习、接受督导等在3-5年内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是对国家绝大的贡献而不是坚持高学历标准甚至排斥没有机会完成学院培养的心理咨询师。

  因此,我认为就中国目前国情而言,改善国内心理咨询行业混乱的基本途径是:

  (1)

  坚持和完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育体系,具体的讲,坚持10年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已经发展完善的专业人员、机构、学校和继续教育项目的注册体系。

  (2)

  通过在各省建立起督导点和实习机构来推动新手咨询师接受系统在督导下的实习,在3-5年内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未来三年内至少还需要建立100个以上督导点和实习机构。

  (3)

  注册系统需要改变思维,不仅是专业人员的注册机构,更是专业人员的培育机构,也就是要为新手咨询师提供在注册系统监督和规范下的系统的培养课程、实习机会、督导资源和继续教育项目。

  (4)

  通过系统补课和督导下实践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国家更加严格的执照考试,获得在学校、医院和私人开业的资质和法律保护。

  简而言之,心理咨询在中国,需求巨大,前途光明,危机潜伏,走职业化规范化道路,势在必行。

  1、明确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位和相关主管部门

  ,自从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开始以后,主要有人社部组织每年两次的全国考试,但是,考试之后缺乏真正的监管,从而导致目前心理咨询行业问题丛生。心理咨询行业属于健康及公共卫生相关行业,关系着群众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不同于一般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因此,应加强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认证、注册、监管,建议参照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政府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将心理咨询师的主管单位逐步由人社部转变为卫计委。在卫计委牵头领导下,建立全国行业协会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参照医师、护师等健康服务行业人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2、建立心理咨询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心理咨询师获得职业资格后便可以在工商部门申请成立咨询公司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缺乏执业注册监督管理体系,由于执业心理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市场比较混乱。因此,建议卫计委负责逐步建立全国心理咨询师的执业注册监督管理体系,根据目前国情制定注册条件。获得职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目前已经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在各行政区卫生部门进行注册,接受执业监督管理。

  3、建设心理咨询师学历教育体系

  教育部门要指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心理学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实践技能为导向,逐步完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教育体系;鼓励高等院校与国际一流的心理咨询师教育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适时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报考条件中增加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学历的要求,增加一定时间实习和实践经验的要求。

  4、建设心理咨询师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

  建议卫计委要依托全国性学会、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尽快制定心理咨询机构的国家标准、心理咨询师执业国家标准、心理咨询服务的标准或规范;建设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年检制度;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心理咨询职业伦理考察机制;建立质量评价和伦理考察不合格机构及人员的退出机制;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

  5、提高职业资格认证的报考条件和技能培训要求

  增加培训前的入学考试和人格测试,提出培训中的实习和实践时数要求,资格考试中增加对实践技能的考察,明确要求通过理论考试的人员必须在国家认可的培训或实践基地进行一定学时的培训和实践并获得证书,才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通过自愿报名方式进行筛选和分层分级管理,重点强化实践技能培训。

  6、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制度保障和职业保障

  就服务层面制度保障而言,卫计委要探索和推动将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物价部门要根据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质量评价结果提供行业服务参考价格,规范市场价格;县市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注册登记和审核管理,将质量评价结果纳入审核内容。就职业保障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组织要探索对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职业保险制度,适时将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见习、实习和实践的人员纳入职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