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有思想的高考作文是哪篇?

  相似问题:你读过最有文采的高考作文是哪个?

  可能很多人反感江苏卷作文吧

  嗯,但我喜欢

  就比如说,《拒绝平庸》这篇文章,深深影响到我的人生轨迹。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每啮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兔(qūn,同狡兔,见韩愈之《毛颖传》)之三窟也。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闤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焘(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南疆霶霈(páng 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滈(hào),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同泣)啾啾。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dāng),化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fú),上格瑶池,贫地徕(lái)贾,以丰其赀(zī)。然千丈方圆,莱菔(lái fú)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lì),遍地尽罘(fú)。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zhuó)木?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huī)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pī é)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xī)合沴(lì)气,终日涽涽(hūn)。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kūn)耀无复。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dài)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fù)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jiàn)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zhuó)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ju)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ào),杨槐蓁蓁(zhēn),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bi jiān)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lì),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a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fù)游沴(lì)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jing)也。今其不宜瞡瞡(guī),遗祸搙(nù)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lài)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fěng),攲(qī)枝水上,当复驾舴艋(zé měng),扌(shǒu)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树下,延於砖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yù)热之时,而可摘菱冣(zuì)菂(di),爇(yù)之为饘(zhān),以奉亲房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众多大智慧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大智慧者的思考。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有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会场中反而充斥着恶俗的商业味道。

  我们不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我也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无可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他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而对于有“舞神”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印象》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所谓的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变得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们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

  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

  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小之又小。而就在这样逼仄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得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着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人全部的价值在于思考。”如果缺少了不平庸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拒绝平庸与否跟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他终于又一次站在了这座桥上。

  他用皱巴巴的手掌摸着桥上满是缺口和裂痕的栏杆,在心中这么想着。

  这座桥很高,离水面至少有十米,长年累月的江风锤炼着这座旧桥,在它的身上刻下了一道道的伤疤。

  桥很老,而人更老。比这座已经五十多年的桥还要大上几岁的他再一次来到了这座桥,因为他决定,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再做一次让自己怀念无比的事——跳水。

  他慢慢地摸索到了桥边的缺口,步幅缓慢而无力,仿佛一座随时可能倒下的老朽雕像,做着最后的挣扎。

  今天的风很大,不由得让他想到了和发小一起跳水的日子。那些日子的风也很大,常常吹得桥上的他们摇摇欲倒,但他们都不以为意。“有风的日子更能划出漂亮的弧线”,这是他们公认的道理。

  他继续移动着,然后从栏杆的缺口探出了头,十米的高度让他有些头晕目眩。不知不觉地,他又想起了少年之时,他第一次站在桥上也是这么的头晕目眩。十米远的水面让年轻的他不自觉地打颤。“跳吧!没关系的。”水中的发小这么喊着,他咬了咬牙,再次盯住了水面,然后跳下。水花溅了一米多高,将他的发小彻底地打湿。“没关系吧?”发小问。“嘿。”他摸了摸红红的屁股,咬了咬牙答道。然后在发小促狭的笑声中,狠狠地给了他一拳。

  “年轻真好。”他回过神来,继续看向了水面,盯着,盯着,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年轻,健康,有活力,和现在的他完全不同。从胸口的口袋中摸出了药和一张照片,他突然笑着将药顺着风扔了出去,落在了水面上,溅出一朵小小的水花。

  药是医生给的,但他觉得自己不需要了。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只要自己的心还年轻,他就无所畏惧。

  静静地,风再次起了,他最后看了眼自己当年从水中爬出时的照片,然后猛地跳了出去。

  风吹到了最大,将他的身子拉出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在那一刻他脸上的皱纹彻底绽放,宛如夏花。“就是这样。”他想到,“人至死都是少年!”“智慧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智慧同大自然一样,也有它自己的本色。自拟题目,文体自选。”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

  已经太久了: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

  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作文拿高分的智慧”。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鲜明,事例翔实,等等。

  是的,这样的“智慧”我都懂,能让我拿高分的“智慧作文”也不应排斥。毕竟,经验和能力也是智慧的起点。

  然而,我总是不屑。不要真情实感,不需形式创新,只需把大段捣烂如泥的“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们注入固定模板,便会催生大批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此乃应试教育下的集体分泌物。

  在作文纸上,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已成为令人作呕的白色凝结物。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索还要再卧轨多少次。

  这样的智慧,不要也罢!

  真正的写作智慧,应拥有大自然般的天然气象,是超越了经验和能力的升华,是“我手写我心”的了然境界。这智慧,是汪曾祺式的“士大夫清韵”,是张爱玲市井小民的絮叨,是余光中式的精巧瑰丽,是优美字句背后的郁郁文气、坦率心性。

  时间不多了。我周围的考生,应该在进行最后一段说理了吧?若我一开始便选择了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此刻,理当安心而又机械地援引着最后一个例证了……

  可惜今天,在高考考场上,我没有。

  我不后悔。我想写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高考重压下偶尔的灰心失意,噙泪微笑的坚强。我想写平凡生活里的细微感动。就算是议论文吧,我也想拒绝炫目的名言和事例,静静地用质朴的语言说清内心的所思与所悟。

  对不起了,老师!您教的那些智慧法宝,我今天一概没有用上。

  因为,我已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写作智慧。

  真正的写作,是在高考考场上掷下没有退路的崛傲开头的勇气。

  真正的写作,是抛弃成规通法,以真情入文,以实感动人的自觉。

  真正的写作,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烂漫才华。

  真正的写作,是捧出一颗至诚之心的赤子纯真。

  谢谢你,智慧自身的大景象。这最后一次写800余字,我终于没错过你。现在,交卷。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不盘花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蝉之生命有限,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蛰伏数载只为了一个夏天。数千个寂寞长夜它们无言熬过,待到一朝羽化,便成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这时,它们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免不了自怜自哀,忧伤慨叹,哪里来的心情唱什么歌呢?可蝉偏不。“乌发如银”的时节偏要日日欢歌,这便是生命的大气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在这里读书成长,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给高蹈以平实,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实地的依靠。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然残废了双腿。他的世界,从此不再有欢笑嬉闹。他走进地坛,走进百代帝王家遗落下的那一间寂寞空屋。他看见叶上阳光、花间蜂蝶,他听见这世界繁华落尽,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史铁生如是说。他的生命于此一间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气盛,褪去了高蹈与不切实际的幻梦,他拥抱敞开的生命之门,成为智者。

  人活于世,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幻光所眩惑,心灵与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谓天堂的路途中。其实,“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

  我偏居一隅,独拥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

  维也纳是个很聪明的城市。

  作为欧洲工业的心脏,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涌入这个城市,带给这个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喧嚣。维也纳没有城墙没有法令,却拥抱着一切。石油输出组织的总部坐落于此,带来的是欧洲各国的大企业,流出的是每日数以亿计的财富。维也纳很聪明,二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它迅速恢复经济,并顺应时代,出台各种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无头苍蝇似的工业企业。在短短数十年间,它发展成了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大城市,维也纳真的很聪明。

  维也纳本是个小小的欧洲城邦,但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玛利亚女王将所生的十六个女儿送出去和亲。维也纳很聪明,它以和亲的方式不断扩充着自己的领土,并以此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当然,同在哈布斯堡统治时期,维也纳在扩充领土时还接受了莫扎特搅局般的音乐创新和如同雨后春笋般的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很聪明,它凭借着莫扎特的音乐和自由的学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音乐家和学者。最终,它以音乐和学术上的繁盛再一次征服了世界。维也纳真的很聪明。

  维也纳的智慧在于它的政策、律令、音乐、学术……然而,这些智慧或许能成就它的一时之辉煌,却不足以支撑它于世界之巅而不倒。幸而,维也纳抓住了让城市变为永恒的真正智慧。当一次世界博览会向它招手时,维也纳客气地拒绝了。就如同一位隐者让世人一睹他的真容后又退回了深山。

  有人说,维也纳就如同一个圆。它的工业,它的喧嚣都一直在圆的边缘,从未再往前踏进一步。而圆的中间,是飘扬着优美音乐的小酒馆,是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维也纳大学,是三万四千张音乐会和剧院的每天座无虚席的位子……无论维也纳的石油和金子碰撞发出多么大的声响,你依旧能听到城市中心圣蒂斯芬大教堂日暮时的钟声,依旧能看到弗洛伊德坐在沙发上向你微笑……

  或许,正是因为维也纳抓住了其智慧的本质,才没有变得像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一样肮脏,才让它的维也纳森林永远生机勃勃。

  智慧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应该如同维也纳一样能够抓住智慧的本质,创造出永恒光明的未来。

  深夜观曲,那戏台静立,水银灯泄,青衣开腔得凄凉:“眼看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塌……”南柯一梦,人生本就修短随化,幻梦般飘忽短暂。幸、厄,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是能够平静观照之心,于幸运中永葆清醒,与厄运中永怀希冀,那么,可能滑向厄的幸,便得留存,厄亦能成幸。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我欣赏木心先生的顾左右而言他:“所谓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他便隐了那半句:“所谓云端,跃下,便也深渊万里。”幸运的际遇固然引人艳羡,却也总免不了担忧它失去的恐惧,所谓“寿高则多辱,慧极则早夭,情深而不盛”,国人信奉“中庸”,总是有几番道理的。而厄运,用纪德的话说便是人生的“窄门”,狭窄的入口后藏着没有希望的希望,穿了过去,便“有无尽的冠冕为我们留存。”厄运中那微小的希望,惟其弱小,才更显珍贵。尼采论述日神和酒神的文字极其精妙:“如果人生是场喜剧,那便要恣意潇洒地演这部喜剧,不要埋没了喜剧的璀璨与辉煌;而若人生是场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参演这部悲剧,不可失去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如酒神的浪漫恣意。”幸运,是命运额外的馈赠,使清醒地去享受与观赏,不可宥于王尔德“得到之苦”的患得患失,遭遇厄运,便只当是命运戏剧的诚挚参演,永葆希冀,走出琐碎的哀怨去“拥抱荒漠之外的恒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牢记古人的奉劝,若心不定,心思便成一潭死水!因为人足够真诚与敏感的话,幸与不幸便如同格律之于诗,只是一种附加。他便能清楚观照幸运的永久之道,不幸的希望永存。我并不赞同菲茨杰拉德在生命鼎盛之际与泽尔达疯狂的恣意妄为,在我看来,那是杰拉德对于忽至幸福的不知所措,但我却极爱他“冬日梦想宣告破灭”后的淡定从容,他于潦倒中坚信“等我写下这部小说,一切便都有希望。”捧出的一部《夜色温柔》,这部不曾被海明威讥讽过的“只会哭鼻子”的佳作,在海明威诸多作品已声名不显之时,仍有写笃定而温敦的留存理由。比起幸运之际的“盖茨比”,这颗望着夜色还能感其温柔的心,或许更了不起。卡尔维诺说:“黑暗,便也只是夏日的黄昏缓缓坠落;朝阳,也不过是温暖的雨水倾倒深渊之中。”一颗平静观照的心,是自得的、从不慌乱,幸,不恐惧其失去;厄,便也藏有希望,山高水长。哈姆雷特问霍拉沃:“我是幸还是不幸?”霍拉沃机警:“一切均在心牢笼中自我抗争,平静乃容,那前路便有光。”幸与不幸,不恐不惧,永葆清醒,永葆希冀,那,便如霍拉沃所言:“前路,便有光。”是为真智慧,君以为可?根据一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小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我是个怪诞的人。

  在世人皆赞费孝通先生美美与共的今日,我却固守袁宏道的独抒性灵。我握紧笔,如老迈的沉醉于幻想中不愿醒来的唐吉诃德,坚决捍卫我的精神领地。我知道,写作就是重新定义自己。

  韩愈教我一句:唯陈言之务去,我记诵至今。世人皆知处不再说,我只写那大漠穷秋,只写那潇潇暮雨。我固执的坚持我手写我心,守住自己的这一份个性。

  记得那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若没有那个离经叛道的李贽,时间如何为我泱泱中华送来民主的春雷。忆起那写《素履之往》的木心,走到悬崖边上,他也笑言: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若无他,谁做这个木心去深爱母语。是的,只有坚守这一份个性,才能点亮簇新的火种,照亮苍穹。

  不要那呼贵妃捧砚,喊力士脱靴的青莲居士,只要我与他初见那夜,月宫仙子撒向人间的清霜;不要那感念人世之悲欢,把酒问天的苏子瞻,朝云烹煮的那杯茶;正如木心笑答: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我来,我见,我征服,最后我只做自己。只有坚守这一份个性,才能生出独特的人生感悟,只有人人如此,社会才有创新的力量。

  如今,人间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 我的家乡也放弃了对 田园牧歌的坚守。那天,站在老院的水泥地上,我像三毛一样哭得像个孩子。我以眼泪叩问天地“乡关何处?”失去了个性的城市铁青着一模一样的脸,让人在没有归属的痛苦中沉沦。只好哀叹,从王谢堂前飞来的燕子遗失了荣光尚且有家可归,失去了个性的城市是真的不能再重拾底蕴了。

  在尘嚣中,我只站着,坚定的远离人流。世人皆知伊卡洛斯是个悲剧英雄,然而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伊卡洛斯走向远方,为推动凡人创新意识的觉醒而牺牲。

  如果坚守自己的个性是一种错误,那我也固执地请求“请将我处以极刑!”

  而我也始终相信,在破愚暗以明思道的灯下,我将携千军万马归来。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

  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

  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

  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根据以下题材,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总是惊讶于车窗的设计,车内之人可以肆意窥见车外世态人情,车外之人却无从知晓车内况味,身是自由的,心却如困兽,如井底之蛙,无以免俗。

  探见渊薮,便是人一生必然经历的困境。一方面,我们以自身的华丽吸引路人的注目及认同;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时无刻不限制着这种认同,存着一点私密保护着心底卑微的安全感。

  这是求同与存异的交锋,这是天性与人性的博弈。

  最可叹的便是,自持流于瘫软,心灵无处安放,车,成了伪装内心的假面。一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中扑克牌战车,虽然牌面各异,阵营相斥,实则指向同一方面:虚伪与狂妄。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个中缘由,便是我们习惯了以上帝视角旁观而不受干涉,滋生了我们的自身优越感,进而衍生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久而久之,沦落为《镜花缘》中两面国翻云覆雨玩弄手段的狭隘胸肠,失却了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能力。

  细细思忖,可付一言:

  “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将自己由安稳舒适的狭小空间中释放,是让目注内心,得到释放,从而可以更好地拥抱广阔的世界。怕是每个车中窥人的辛苦,都会有“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窘境吧。无谓的封闭,只会招惹无谓的好奇,放低身份,明晰自己不过是茫茫众生中渺沧海之一粟,倒也能不昧本初之心,不拘世俗,明快前行。

  舍却车中窥人的特权,更是打开了一扇开向生命的窗子,伴随着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洞察,我不愿因些许流言便拒绝人,好奇的天性可以凌驾真诚与人性,我愿意简单地活着,我愿意如阳明先生所言: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然而,挣脱车对人内心的束缚并非意味着因噎废食,而应是一次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分离,真诚对人,对行为艺术应存有更多尊重,对不真诚有更多宽容。

  以生命自信笑慰平生,以开诚布公之剑前行。

  少时,观唐僧于女儿国不敢登龙车凤辇,是躲过一劫。长大后,我才明白他是错过了一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在母语的屋檐下》有这样一句话:“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点,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诚如斯言。母语是我们身处坎埂得以瞥见的一方华朗,是腰背匍匐头却扬仰的一横黎光,是在“花解语,鸟自鸣”的屋檐下的十三亿守望。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当刚如铁画、媚如银钩、容与风度的书法失去了仰慕的目光,当思如泉、语如珠的一场会晤仅剩“好啊”“美啊”的空洞感叹,当口齿生涩的母语被一口纯正的英腔取代,我看到了母语旗帜在现实中的落寂与无奈。因此,尼采忧言,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母语,使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新闻审美的野蛮记标。恍然惊觉,中国的青少年,不也是这样学习母语的吗?过去二十年,中国的网络媒体飞速崛起与发展,将母语鲸吞蚕食个不剩。什么“拉风”“小确幸”“不明觉厉”。母语正在被异化,“OO后”正在被网络的、外来的语言所绑架!他们是否已离开那祖国版图屋檐下的母语,兀自远行?我母语的大旗,正由最后一批“90后”扛着,未来该解谢到谁手中?犹记鲁迅先生之语:“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读罢,喜自心上来。在我看来,母语同具四美,四曰“情美以流传”。是的,我母语以四美具,何愁无人识继?又想起了汪涵在谈到方言母语守护时所说:“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更方便,可方言能让你不忘记从哪里出发。”于遥远的地平线处听见方言母语,恰如木铎声声,带你回至这个古老国度,带你回望乡土。于是,在母语呢哝中,你会忆起从外公的诗册上学习《咏鹅》的欣喜以及与那红掌白颈的鹅戏水的乐趣;你会想见老祖母口吐的每一句方言,不时地用山东的“瓜娃子”、江苏的“小屎包”对你的声声呼唤……母语是游子的家,是文明的根。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解读中华文明为何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时说,中华文明的绵延“是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毋庸置疑,母语是民族情感与民族文化的无言守护者。她让我们躲过兵燹,精神原乡避过分裂,正如法国作家都德所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在母语的屋檐下,我忘记了带钥匙的孩子们,有人在等你们回家!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实际已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卖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我在这许多叫卖者中发见了两种幽默家。

  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弄堂口常有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态度自若。

  我以为这很有意思。“说真方,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相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卖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如此言行一致,名副其实,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恐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我想。

  “臭豆腐干,”这呼声在欺诈横行的现世,俨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

  还有一种五云日升楼卖报者的叫卖声。那里的卖报的和别处的不同,没有十多岁的孩子,都是些三四十岁的老枪瘪三,身子瘦得像腊鸭,深深的乱头发,青屑屑的烟脸,看去活像个鬼。早晨是不看见他们的,他们卖的总是夜报。傍晚坐电车打那儿经过,就会听到一片的发沙的卖报声。

  他们所卖的似乎都是两个铜板的东西,如《新夜报》《时报》《号外》之类,,叫卖的方法很特别,他们不叫“刚刚出版xx报”,却把价目和重要新闻标题联在一起,叫起来的时候,老是用“两个铜板打头”,下面接着“要看到”三个字,再下去是当日的重要的国家大事的题目,再下去是一个“哪”字。“两个铜板要看到十九路军反抗中央哪,”在福建事变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两个铜板要看到剿匪胜利哪,”在剿匪消息胜利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两个铜板要看到日本副领事在南京失踪哪,”藏本事件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在他们的叫卖声里任何国家大事都只要花两个铜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国家大事都只值两个铜板的样子。我每次听到,总深深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

  “臭豆腐干,”“两个铜板要看到xxxx哪,”这两种叫卖声颇有幽默家的风格。前者似乎富于热情,像个矫世的君子,

  后者似乎鄙夷一切,像个玩世的隐士。个人觉得,读来很“汪曾祺”

  高考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 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牧羊人汤姆所有的羊群都是纯白的,非常纯粹,如同一大团白云。所以极厌恶其中的一头黑羊,老想除掉它。后来天降大雪,白色的羊群散布在大雪中根本无法找到。最后是借助那头黑羊,使得汤姆的羊群失而复得。

  由此,汤姆明白了一个道理,纯粹固然不错,但和谐共生更加美好。

  事实也是如此。物各有性,各有其美。老虎易怒,猴子急躁,绵羊温顺,但这就是它们的特性。植物就更有意思了,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连同样的物都不是一成不变,更何况是迥然不同的物性?

  物性如此,人性亦然。《左传》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心何所想,当然与其性相关。如果要尊重人性,就要学会宽容,不要妄想统一思想,思想是无法统一的。

  但问题来了,无法统一思想的人,究竟该如何相处呢?

  一种是尺码相同,志同道合,这属于“加”。愿景和使命相同的人碰撞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生命被点燃。

  但要命的是同类相差无几,量的累积很难产生化学反应。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萝卜烧肉就不同了。异类的介入会打破某种浅层次滑行的平衡,产生奇妙的变化。壳中的沙砾,成为晶莹的珍珠,水汽中的尘埃,化为久旱的甘霖。美国西廷·布尔说得好:“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不是一件坏事,苍鹰不必变成乌鸦才有和平”。

  另一种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这属于“融”。

  从哲学本体论意义来说,“和”是天道运行的规律。《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从哲学价值论层面来说,“和”是人道追求的境界。《礼记》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立、则生、则顺、则达、则盛。

  从哲学方法论角度说,“和”是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只有在遵循和谐适度原则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长久立足于世。

  即便从生物学上来说,互利共生也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种间关系。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藻类跟真菌共生、鳄鱼和牙签鸟共生、犀牛和犀牛鸟共生。

  和而不同,要求我们人类,一是必须要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接纳人事万物;二是按适合于自身的特性选取并丰富自己。三是追求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和谐成长,立己达人。

  即便是铁板一块的整体,都要寻找一个异类来调和。很多跨国大企业的董事会中,都有一个专门唱反调的人,唯有这样一个人时时处处作梗,才能促使决策的准确深入英明。

  新东方徐小平说:“对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有一个3~4人的核心团队,有一个人老在唱反调,这是企业大幸。”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扮演着异类,调和着你,反驳着你,警醒着你,也推动者你,如大树上的啄木鸟,它既是医生,也是一个饥饿的人。但始终与你共存共生。

  但第三个问题产生了,和会不会失去自我?“和”只是调和,不是彻底融化,进而失去自我,而是要始终清醒地保持着自己特性。你可以站在中国看世界,你也可以站在世界看中国,但你必须是中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盐和入水是盐水。盐水和入鸭是盐水鸭。不管你如何融入群体,你都要始终为自己代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发该文并发表看法。其中,有这样一则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由三段话构成。

  第一段话:一清华学生自身处于贫困窘境,仍不忘资助他人的事迹。

  第二段话:一清华校友对该生事迹的评论。第一句指出人皆有恻隐之心,指向“知”的层面,强调善念的普遍性。第二句话指向“行”,写人们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外在行为上的差别: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有人因自身困难而止步于善念;有人想方设法尽力而“为”。

  概而言之,材料要让考生思考的问题焦点是:面对困境中的人,“我”怎么办?基于此,考生应扣住“善念与善行”,对“有善念却无善行”“有善念又有善行”两种情形作出分析并阐明观点。

  需要强调的是,清华校友的评论没有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他对有善念又有善行,尤其对能克服自身困难而助人的可贵品质给予了肯定和褒扬,但没有因此片面否定“止于善念”的行为。考生应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认识到由善念及善行,从“知”到“行”,确实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难为”与“不为”的区别。考生应对那些心存善念的人们竭尽所能,甚至克服(不顾)自己困难而帮助他人的行为给予肯定,并分析其意义、启示等;对有善念却无善行的情形也要具体分析,要理解并尊重心存善念却因实际困难而“难为”的情况。

  第三段是写作任务。“对此”中的“此”指上述两段材料(事实+评论),规定了文章的出发点,强调材料是“体验与思考”的原点。“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指出考生要依据上述材料,强调“我”的存在,立足青年身份,以青年立场,联系社会时代构思行文,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体现出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可能的立意可以如下:1.宜将善念转善行。2.善行不是“能者”的特权,“穷者”亦可量力行之。3.心有善念,困于善行。以上角度,都要围绕“善念”“善行”行文,同时要体现当代青年“我”的体验和思考。

  【审题问题】

  1.概念替换:部分学生直接将“善念”替换为“同情”“恻隐之心”“奉献”“责任”等,未从材料整体去思考。

  2.立意滑步:整篇文章聚焦“行动”,大谈特谈“有为”与“可为”,忽略了整个材料中所提供的情景。

  3.认识片面:没有聚焦“善念”与“善行”的关系,或侧重“善念”,或侧重“善行”。

  4.任意拔高:将“善念”与“善行”拔高到“大我”“道德”等层面,整篇习作聚焦“大我”分析。

  【评分说明】

  一、评分原则

  评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学生写作基本能力。不唯立意定高下,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评分。

  二、特殊作文判分

  1.脱离“善念与善行”空谈自我奋斗,要有感恩之心,要有恻隐之心,原则上不超过36分。

  2.对有恻隐之心但止步于善念而不为的人完全否定,原则上不超过40分。

  3.文章重心偏于分析止步于善念而不为,而不能侧重探讨能力不足如何行善,原则上不超过45分

  4.在谈到有善念并实行善行的人时,没能考虑到行善人自身能力限制问题,并对此进行辨析的,而只是空谈“行善”,原则上不超过48分。

  5.考生能围绕“善念与善行”在“知与行”“难为与不为”等话题领域进行构思行文,并基于具体情境进行具体分析、思辨说理,围绕原因、影响、条件、对策等角度进行深入说理,有亮点,可提升评分档次。

  【写作问题】

  1.扁平思维严重。学生没有聚焦“善念与善行”,对“有善念却无善行”“有善念又有善行”两种情形的原因、影响、条件、对策等角度进行深入说理;还有一种“伪逻辑”论证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从个人角度……从群体角度……从国家角度……”。

  2.写作素材贫瘠。在写作中,学生缺乏“知与行”“难为与不为”等话题领域的素材,多数学生围绕“张桂梅”“袁隆平”进行“划水论证”,分析止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总之,写作素材呈大众化、时政化、去相关化等特征。

  3.语言表达空洞。语言干巴与枯燥,多是“撸起袖子”发出倡议的呼喊:我们需要无私奉献,需要同情心。但这样的表达缺少理性思考。高三学生在“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学会“向内看”:无私奉献与利己如何处理?是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无私奉献?“私”的半径是多少?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度思考与个性表达。总之,这次写作,很多习作的表达缺少必要的文学性、诗意性与文化性。

  4.卷面随意涂改。相较之前,本次作文涂改情况加重,“涂黑涂满”的现象值得注意,提醒学生“涂黑”的深层含义是:老师,朝这边看,我写错了。

  校外佳作

  1、万与一

  屠格涅夫握住面前破旧衣衫的老者的双手,正因无法给予物质援助而歉疚,老者告之:“足够了,这是实在的。”

  千万次的恻隐注目,比不上哪怕小小的一次握住双手。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当清华贫困生从自己并不富足的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以帮助他人时,这件事亦引发了对恻隐之心下是否应该有所作为的热议——在这种人皆有之的情感驱动下,援助的行为是否只能是“能者”的作为?

  其实不然。昔日屠格涅夫的微小善举照亮了老者的一方心灵,今日清华学子亦用行动去传播一份关怀。施以援手从不是“能者”的“特权”,平凡之人亦可度自身能力而后动,善不在大,而在于落到实处。

  而如今可叹者甚众。在余光中口中“卫星与巨无霸”的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新闻纷杂繁复,于是有无数和光同尘者在条条栏目下输入同情怜悯的话语,造就一派“和睦友善”的氛围。然而这样的“相助”与“不助”何异?诚然,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援助他人亦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但我们也不应该让恻隐之心成为一种虚掷和冷漠。止步于心中的万般同情最终往往只能感动同情者自己,而一次援手便可使受助者的心中温情常驻。纵然周国平认为“灵魂是人最强大的力量”,而未付诸实践的灵魂力量却是一触即破。由是观之,面对深陷困境之人我们大可不必作壁上观,而应将“万般同情”化成“一次援助”,使得耕者有其田,流者有其屋,这便是“作为”的力量。

  “照亮哪怕一个人”是清华贫困学子的信念;“不论来者,助其钱财”是孙中山先生的助人之道;“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是车辙雪幕间其美多吉的坚守……“万”的恻隐之心抵不过“一”的积极作为,而无数“一”的作为却又会带来“万”般作为。当“十大感人事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推上圣坛,钦佩之余却亦有感叹:从何时起为生民立命成了少数人的特质?如若春和景明,海清河晏,吾辈当江湖浪迹,渔樵耕读;如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吾辈将不惧风雨,万死以赴——因为,无人能置身事外。

  是以,吾辈青年有登高之旷达,亦当有从“一”至“万”之作为,以一己之力造就万人幸福之大同社会。点评:开篇用屠格涅夫与老年乞丐的故事作由头,简捷推出“千万次的恻隐注目,比不上哪怕小小的一次握手”这一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首先由清华贫困生的事迹,提出“援助的行为是否只是‘能者’的作为”的疑问,接着确认“施以援手从不是‘能者’的‘特权’,平凡之人亦可度自身能力而后动”,这是论述的逻辑起点,突出了“一”的可行与当行。第5段从反面论证,将现实中止于泛泛同情吝于身体力行的群体(“万”)曝光于众,分析其实质与后果,自然指出“一”才是应奔赴的方向。第6段概举行善者“一”的作为能带来“万”般作为,追问——“从何时为生民立命成了少数人的特质?”——隐隐对应“万与一”,震撼人心。收笔呼吁以“一己之力”造就“万人幸福”之大同社会,水到渠成。考生以“万与一”拟题,全篇也扣住“万与一”关系展开思辨,贴近材料所包孕的“善念”与“善行”的关系,方向精准,谋篇精巧,论证有力。

  2、行善以理

  面对深陷困境之人,恻隐同情之“善”不应只停留于心间,更要化为手间善“行”,付诸行动。

  停留于心间的善意,再怎么伟岸庞大,也只是虚无的心念;付之于行动的善意,再怎么简易渺小,却也能于一丝一毫间使世界愈发向善。

  行善施德,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位公民肩负的责任担当。“善”,可以是向希望小学资助的学费,也可以是面对网络暴力时的仗义执言,更可以是对待陌生人的一个简单微笑……言虽小,意却重于山。

  以我之心,暖彼之心,即是为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独善其身”并不代表不为善。天下太大,“达者”太少,社会的善意风气需要的是广大“穷者”于力所能及之内,行力所能及之善。清华贫困生捐出的3200元看似很少,但相对于他微薄的生活费,却是一份巨大的善意。

  故行善不在多寡,而在人心,在行动。但一味行善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并不可取。清华贫困生的捐款,是经过慎重思虑后做出的决定,是基于“严格的开支计划”后的善行。有些贫困生,因一时感动便将手中的捐款转而捐出,其善心固然值得赞赏,但却全然未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个人的生活条件,违背了这份捐款的初心。“穷则独善”,只有先善其身,才能行善事,这是善行的必要条件。故我们虽赞扬清华贫困生的奉献精神,但并不提倡这种行善举动。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行善呢?答曰:顺之以心,束之以理。

  世间不能没有善行,空有善念的人间是无法向善的;世间不能使善行泛滥,这样只会使善者落魄、使怠惰滋生。所以,应将善意化为善行,约之以理性,行力所能及之善。

  只有力所能及之善,才是千万“穷者”之善,而非“达者”所独有。可能一个亿万富翁的一小笔捐款就有百万之数,一个小小百姓只能规划腰包中的财富,如清华贫困生捐出的一小笔钱。但一小笔善款,乘上十四亿人民群众,便是巍巍江海;善意再小,乘上十四亿人心,便可绘就社会向善之景。

  行善以理,天下方可大善。点评: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本文在内容、结构、语言、审题、材料转化等方面上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内容方面,很是丰富,在提出“人应将自己的‘善念’转化为‘善行’”的观点并进行了论证之后,还认为“行善”要“先善己身”,综合考量,不能不计“后果”;而文章最后,作者又就怎样“行善”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即:顺之以心,束之以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将“达者”与“穷者”的“行善”进行比较,肯定了亿万“穷者”的“行善”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结构方面,文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如第四段作者写到的“达者”“穷者”在文章末尾部分再次出现,“清华贫困学子”更是三次出现。语言方面,直接、简洁而精炼,所言均为己言,少有他人语言的堆砌,不少语句可以说既是论据,又是难以辩驳的观点。读时令人清清爽爽,读完令人收获满满。另外,文章紧扣材料,论证严密,逻辑清晰。尤其是作者对“清华贫困学子每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孩子”的事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既扣住了材料,也丰富了其内涵。

  3、繁星明澈夜空,萤火点亮森林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能看到无家可归的行乞者,疾病缠身无钱医治的孩子,出于人性的善意,我们皆有恻隐之心,但因为不同境况,有人止步善念,有人全力相助。

  止步善意,无可厚非。那些心有善念而遗憾自己不能够相助的人,并没有做错什么,毕竟人生艰难坎坷,能够安稳地投尽全力度过一生已是难得。若是不为善便要遭受非议,岂不是强加道德锁链?这不仅不利于善意的传递,反而会使人们对行善本身产生抵触,从而产生反面作用。

  尽力为善,当褒奖赞扬。那些能够在自身处境困顿时还全力行善的人,应当被称颂。他们不仅是直面生活,战胜困难的勇士,也是传递善念、爱意的使者。正如那位清华贫困生在树洞中的自白所写的那样:我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那怕一个人也好!

  或许,有人会问:身为青年,又应当如何为善?

  我认为,善,无言大小,而言有否。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境况不相同,所以善不应是强求人们全力相助,而是应当让人们将自己的点滴善意善行汇成江河湖海。无数医护人员请缨前线,身居平安地区的人们,纷纷解囊,或百或千或万,最终凝聚成强大力量;疫情地区的司机自发组织起来运输货物和接送医护工作者……善意,不分高低,善行无论大小。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此皆为善。

  万千细流汇就长江,其流东奔,势不可挡!行善亦如此,所有的善举凝聚一起时,那便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善始终贯穿其历史的长河。“善莫大焉”“人性本善”,先贤的话始终萦绕在耳畔,从未消退。善,铸就了我们的民族,它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播下种子,只等发芽,让整个社会善念常青。因此,为善,不仅是帮助他人的举动,更是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民族精神的赓续传递,使中华民族的血脉澎湃有力,生生不息!

  因此,伸出手,传递自己的一份善意,献出自己的一点微力。社会将会更加美好,民族精神的荣光也将日益闪耀!大同之至,可期!民族复兴之日,可期!

  或许我们的力量渺如远星,微如萤火,但满天繁星明澈夜空,驱散黑暗,点点萤火也能照亮森林,与人温暖!

  4、善之花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医生陶勇在他的书《目光》中感叹道。

  诚如他所言,为善是艰难的,但我们仍应以为善为价值追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施德行善,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主张“性本善”,主张人应为善,以善行扩充人的善性。而若细分,为善则有即使身处艰难也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尽力而为,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量力而行。

  清华贫困生省吃俭用,即使自己境况也很艰难,仍要尽力而为,这样的精神让人不由得想起为乡村女孩四处奔波筹集资金而积劳成疾的张桂梅校长,让人想起为潜入黑窑厂而扮作傻子受尽煎熬最终获得一手资料的记者,想起《感动中国》里许许多多的他......他们的心中怀有大善,可以为他人突破自身环境的桎梏,燃烧自己作为一盏灯火照亮他人。他们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即使艰难也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的行动者,他们的为善精神我们应给予充分肯定,将其作为精神向标,赞美并仰望。

  然而,面对真正艰难的困境,大部分人也只能是隔岸而观,不知溺水者的痛。应该说,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舍己为善,在我们强大到可以解决为善的困境之前,止步于善念也未尝不可理解。

  我们不是超人,人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的善念有时难以完全贯彻。然而我们仍然要保有善念,尽微小的努力,最后积少成多,汇聚成善的海洋。譬如去年的郑州的洪灾,今年上海的疫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没有能力去帮助所有人,也不必苛责自己能力的弱小,只需在能力限度内,或是数额不大的捐款,或是几件衣物,甚至是一封鼓励安慰的信件便足矣。即使止于善念难为,但善念也是力量。

  在当今这个社会,正如波德莱尔《恶之花》中所言“罪孽,吝啬,谬误以及愚蠢,纷纷占据我们的灵魂,折磨我们的肉体” 。因此,善念善举便显得格外珍贵。为善艰难,我们更应尽力而为,让善行改变社会的困顿;量力而行,让善念给予社会以温暖。

  无论善行还是善念,都应肯定。让世人心中的善之花代替恶之花而绽放!

  5、这样的善良

  “红军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成两条分给老百姓的人。”

  一位曾受到红军帮助的老人在回忆往昔岁月时谈起这个暖心的故事,眼眶依然湿润了。

  身处困厄之中仍选择递出援助之手,用行为化悲悯与共情为切实的帮助,这样的善良,更值得我们尊敬,更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当这位清华贫困生写下这样的自白,昔人所言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似乎黯然失色。“达”时的扶危济贫,固然有些美丽的价值,但“穷”时仍能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善良才是莫大的修为。

  而这样的善,之所以弥足珍贵,便在于行善者走出于自我的狭窄一隅,看淡了自我的得失,把他人的生命视作了自己的生命,从而以超乎寻常的共情能力跨越了生命,实现了从小我走向大我的人生境界。

  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乐善好施亦为强者自我的感情诉求,而在自我困顿之际仍不忘他人生命的苦难,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则是博爱的彰显,是万事万物万人与我源为一的达观生命观。

  “爱就是分担不幸的被爱者的痛苦。”西蒙娜·薇依的一生都以这样的善良为任,她的生命也因而绚烂瑰丽,如天边的玫瑰云散发着鎏金的光泽,因工人阶级受到压迫,她便使自己成为困顿的工人,在辛苦的劳作中给工人以力量和慰藉,在贫困与疾病的折磨中仍去支援工人运动。她说“最好的共情便是去成为他。”

  林贤治在评价薇依时说道:“我们可以忘记很多人,但独不能忘记薇依。”我想,我们可以赞美很多种善良,却不能忘记这样的善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薇依,成为清华的那名贫困生,但每个人都可以向他们靠近,化敲打键盘时的同情为力所能及的切实帮助,看轻自我生命的得失,走出逼仄的自我,收获另一片湖光山色。

  唯有如此,这样的善良才不会成为肩头的负担,而会成为行善者引渡希望的绳索,宣告世人:每个人都在困厄中行走,怀着大爱与善良,我们的步履才会更加坚定,充满力量。

  6、愿做萤火,照亮他人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这是一个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

  诚哉斯言!我认为我们都应愿做萤火,照亮他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只止步于善念,我们并不能批评他,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我更希望大多数人能施以援手,即使自己也身处泥泞,依然能够尽力而为。

  鲁迅曾说:“如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他提倡现代青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摆脱冷气,不断向上向上,不做麻木不仁的看客。这位清华的贫困生便很好的践行了这句话。即使自身的处境困难,却仍坚持分出自己的生活费,资助希望小学的孩子。这笔费用可能不多,但它背后包含的却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是一份炽热的光亮。他不因自己的不够强大而止步不前,而是尽自己所能,在体味过生活的辛酸苦楚后,仍愿帮助那些与他有着相似处境的人。

  但施以援手,并不是没有限制地不断燃烧自己。

  这位清华的贫困生是在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后,再资助希望小学的孩子。如果连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有,那么这样的行为也就适得其反了。尽力而为才是最好的“度”。如若超出了这个“度”,不仅帮助不了别人,还会损害自身;而如若只是“不为”也是不可取的。

  张焕腾,一位中专到清华医学院的普通农村孩子,在通过自己努力实现梦想后曾说:“我也想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他深知生活的苦,所以愿意拉一把和他一样身陷困境的人。

  愿做萤火,照亮他人。

  这简单的一句话,充斥着让人温暖的人情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钢筋混凝土隔绝的社会城市,太多人失去了这种人情味,变得死板与机械。我们急需这样的萤火,它是这样的温暖,又这样的坚定。我想,每个萤火背后,一定有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他们或许是抗议前线的志愿者,或许是山区支教的老师们,或许是扶贫战略的“愚公”们,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诉说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愿做萤火,照亮他人。7、善念存于心,更应现于行

  “因为我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现在想为别人撑把伞。”鸿星尔克董事长吴照荣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解读自己的善行。 尽管面临营业额连年下滑的困境,鸿星不克仍义无反顾,|在疫情肆虐时挺身而出,在暴雨淹城时倾囊相助。

  这种自身陷于危局却仍伸出援手为他人纾难之举,是“善念存于心,更应现于行”的现实 昭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在互联网日新月异而孤岛效应日渐显著的当下,人们的善念往往止步于口头,注足于指尖:一句饱含同情的话语,抑或是一串替受难者不平而情绪激动的转发。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于是,风波过后,深陷困境之人的耳畔身旁徒留看似暖心实则空洞的安慰言语。

  探其渊教,是人们责任心的缺乏使然。 马克思曾喟叹“一个人的本质不止是个人同有的抽象物,从现实意义上讲,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诚哉斯言,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不仅要存有帮扶他人的善念,更要有诉诸行动的决心和责任意识。 诚然,迫于自身压力止步善念而不为并不是一件值得苛责的错事。但是, 比起站在苦难之外的抒情、自上而下 施舍的怜悯,深陷困境者 更加迫切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和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发于心,现于行的切实援助 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的理论认为,面对他人显而易见的困境而不施以援手,是可耻的。这并非强迫人们为解他人之困担责,而是表明哪怕自身境况艰难,援他人以力所能及之善行也是在人们能力范围内的可行之举。 经济结据却慷慨接济汪曾祺的沈从文,曾经惯于沉默却终声震人间的王小波.. 勇于 行善为他们带来了一生的师徒情,带来了人们永久纪念的殊荣。于当下人们而言,将心口的善念诉诸行动,将给予接受帮助者比安慰之言语持久万干的精神为量,以支撑他们渡过苦难,走向光明;于自身而言,一个善举看似做不足道,却使自己在帮扶他人的过程中得到人格的升华,觅得“给予”的真谛。 “我们要构建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柴静如是说道。 善念现于行,便是我们守护社会温度火种。

  8、不作鸿鹄也作燕

  佛教徒常说:“割肉喂鹰”的典故来赞赏释迦摩尼的慈悲与大爱。为了一只偶然路过而向他求教的兔子,他竟愿牺牲自己,这般心性在他身上闪着超脱旁人的大爱——这也是他最终成佛的原因。

  细细想来,像释迦一样完全无私的怜悯被过于神化,让人只可远观,不可实现。然而,冥冥中实现了与他相同道义的人却不在少数。卖废品、捡破烂资助山区孩子的刘玉兰老人;省吃俭用回报社会的匿名清华学子;疫情当头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者们。他们正如现世的菩提,即使没有万千追随者,却与尘世间扬起爱的涟漪——一圈圈地散开去,直到覆盖整个社会。

  罗素曾言,人再理性,本质上也是受情感驱使的动物。这也印证了韩炳哲的“私心论”。因此,有如刘玉兰老人一样甘于奉献的人,也会有止于恻隐,终于行动的人。难道可以指责他们的冷漠吗?

  并不能,因为更多的时候人们的无动于衷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由于畏惧与麻木——畏惧权力,畏惧对比,畏惧自己的弱小;最终麻木地受欺,麻木地观察这个世界,失去爱的能力。说到底因为如今的我们还未曾有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或只是不明白何为“爱”——史铁生写地坛上的车辙是爱,加西莫多受刑后喝到的水是爱,鲁迅笔下愤慨与不甘的文字是爱。不论从物资上还是精神上,我们都在接收着别人的帮扶,而我们真的要将这样浓烈的情感之浪视若无物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再渺小的善意,最终也能汇成江海,而唯一的途径就是行动。如果善意只停留在心底,那这世界上就少了焦裕禄、黄文秀,如果温暖的光能被权钱遮蔽,那么世界上就少了千万的慈善机构,少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相同的笑脸。

  所以,行动吧。一时的恻隐只是空想,但只要行动了,再微小的举动也是巨浪。

  刘玉兰老人说:“捐完这一笔,我就捡不动了”。爱正在缓缓消退,如今正是急需传递者的时候。我想,假如给这世上明确的爱意装上翅膀,那不论是刘玉兰还是黄文秀,都必将是腾飞千里的鸿鹄。

  如今正是夜幕降临,丞需炬火的时候,如今正是凉冬肆虐,企盼春色的时候。我深知我成不了熊焰之火,那我就要作流动的荧光;我深知我成不了千里之鹏,那我就要作第一只春燕,昭示爱的到来。

  9、我亦可为,微光如炬

  我至今仍记得看到那张照片时的感动。照片摄于汶川大地震后,画面中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向捐款爱心箱中投入自己破旧不堪的1元钱纸币。这张照片不止感动了我,亦感动了千万网民。

  而今,清华贫困生的自白信催人泪下,他哪怕自身力量再微弱,也要“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的信念令人感动。

  我们所感动的,难道是巨额拨款的豪横吗?1元的捐款,3200元的捐款实在称不上豪气。我们所感动的,不过是一种守望相助的人性美,一种在逆境中点亮光明的美好罢了。

  面对他人的困境,“为”与“不为”是一种选择,理智估量后作出的“不为”抉择自然没有值得指摘之处,然而我想传达的观念是:尽力去为,哪怕力量渺小,哪怕星火微弱。

  “为”不对数量斤斤计较,它彰显的是一种态度。我们难以说乞丐的一元钱,清华贫困生的3200元能起到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我们透过他们帮助他人时神圣的神情清晰地看到了名为“爱”、名为“人性美”的东西,于是我们看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看到了社会上涌动的暖流,我们更看到了即便力量微弱也可以照亮一方黑暗的明证。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这条传递爱与美好的队伍,而这种道德层面的影响、社会价值的感召,绝非金钱可以轻易衡量的。

  困境中的“为”本身就是对困境的一种突破。我曾透过乞丐那神圣的神情想象他此刻的心理活动。他会在设想自己的一元钱带来的社会价值吗?会在想一元钱能帮到多少人,又做成多少事吗?我想他大概不会想,也不敢想。那这份满足的表情从何而来?大概是因为他在投钱入箱的那一刻冲破了贫困的桎梏,完成了自我的价值实现。那一刻,他不再是等待救济的弱势群体,而是也成了可以向他人伸出援手、也有资格追求自身信仰的人,他向世界传递了自己的温暖。

  再回头审视我们身处的时代,新冠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随时可能打响的战争让我们战战兢兢,这时候所谓的群众力量,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了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的力量。疫情初期的口罩捐款,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都是我切身经历的事,我方才发觉,原来“为”是如此简单又重要、平凡又伟大的事!

  鲁迅曾言“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当代人缺的从来不是“为”的能力,而是“与我有关”的心态,付诸行动的勇气。

  而我要说,即便是微茫,也能如炬火般闪耀,因此请丢掉负担,变“止步不为”为“尽力而为” 。

  10、于寒风中高举善之炬火

  凛冬,星且黯,雾漫舞,由与点遇道旁一乞儿。

  子路对其境况感同身受,奈何身无分文,仅余叹息。

  曾皙未加思索,退下单薄的外袍给乞儿披上,仅着中衣转身离去。

  我们理解子路,因为在那个清贫者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代里,能够葆有一颗恻隐之心而不被落井下石之风气侵染者已属少之又少。尽管无所作为,一点善念便已难能可贵。

  但我们更钦佩曾点,那个在家徒四壁之时仍能雪中送炭,而后在凛冽寒风中高举善之炬火踽踽而行的善之传递者。

  现代心理学者罗振华对“人之善”有三重定义——其一,有条件,存善念,为善行;其二,无条件,存善念,无善行;其三,无条件,存善念,为善行。

  取其一者,毫无疑问是值得嘉奖褒扬的。尽管他们有行善的条件,但这毕竟不是它们的义务,诸如道德绑架一类的威胁不过是贻笑大方。他们的善行,可以助推善之炬火的传递。那些受到其善行影响和鼓舞者,也许便是新的火种、新的延续。所以说,他们是善之炬火形成的初始。

  取其二者,常人看来未免可笑,但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倘若本无行善能力,竟连善念亦未存之,甚至行恶事,兴恶念,岂不可悲可恨?自身能力不足,如子路、曾皙者,在社会中毕竟占绝大多数,金字塔的主体部分当是这一阶层群体,其善念,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对于眼前受困者境况的改善并无甚用处,但只要这般善念存在,未必有朝一日强大时,不会成为激励各发善行的萌芽,留一颗善的种子在心田,倘或略一浇灌,总是会成就一个群体善的树荫的。他们不可谓不是炬火形成后延续的微芒和稳固。

  取其三者,是炬火精神的发扬者。他们中,多有 “善”的受益者。“因为自己也曾被这样的温柔以待过,所以明白这种被温柔以待的感觉有多美好,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亦有“善”的启发者。“尽力而为吧,能做到点什么,总是好过什么也不做的,”他们的善,总是深陷困境者挣脱出来,并行其所为的信念核心所在。这其中,是炬火精神的卫道士,是炬火传递的重要一棒,护着这炬火在寒风中仍有熊熊不息的焰芒。

  我常想,倘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衣衫褴褛,他们目光坚定,他们高举着善之炬火,在寒风中大步前行,那样的炬火汇成的焰空,该是何等盛况。

  本校佳作:

  1、箪食瓢饮,与子共适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有人不堪其忧,有人却愿向更困苦者伸出善意之手,共适草具。

  同情是生命的本能反应,善念则是这种恻隐之心的延伸。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心怀善念本就值得褒扬。面对身处困境的人,遗憾自身弱小,无力援助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下,我们不能以“善”的道德要求绑架所有人。但若将为善固化为显达者的专有责任,局限的善行终会导致善念的枯萎。何况身处陋巷,便真的只能止步于善念了吗?

  清华贫困生给出了他的答案。凭着助学金度日的他,却严苛地限制支出,省下来的钱都捐赠给家乡的希望小学。即使处境艰难,即使力量微薄,他仍毫不吝啬自己的善良,“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其实,身处陋巷反而能更深刻的领悟人间的苦难、体味人情的温暖,于是自发的将这善良传递下去。清华贫困生走过那段艰苦的求学路,他经历的苦痛、接受的帮助在他心底埋下善的种子,与他一同成长,绽放。

  故而,将善念外化于行是人性的二次觉醒,是理解苦难真相后,恻隐之心的破茧重生。身在井隅,不辞为善,这不仅点燃了受难者绝境中的希望,更为自己找到一条精神的朝圣路。荆棘载途,伤痕遍布,行善者却一路高歌,向着此心安处的精神家园迈步。

  进而言之,苦难者的善行更具感召力。辜鸿铭先生说:“温良是一种力量。”善行的力量能唤醒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温良,让更多人汇入善的春风与甘霖,润泽九州。而这也正是《感动中国》之初衷: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让善良的涟漪荡漾在整个社会。熊庚香夫妇生活贫苦,却开起爱心饭店,为病人送去温暖;白方礼老人蹬三轮为生,却将全部积蓄捐赠给贫苦学生。他们的微光不仅照亮了受助者,更照亮了整个社会的善良。

  至此,当我们重新审视物质条件对善的制约,便发现善念源自于心,善行是主观的表达。人的客观能力各异,但这不应成为虚掷善良的搪塞之词,我们在善这一领域的精神能力是平等且无限的,微不足道的行为也可以蕴含着最诚挚、深广的善意。

  善传千载,青年赓续。富如陶朱,便兼济天下寒士;若处陋巷,亦不改为善之乐。虽箪食瓢饮,愿与子共适。微光为引汇星河,百花齐放唤春归。愿众皆行善,善传四野,人间无寒。

  2、于沉船中高歌

  伏尔泰说:“生活是一条沉船,但我们不要忘了在救生艇上高歌。”

  面对他人深陷困境,寄以同情,但限于自身能力,止于善念而不为无可非议,然而于一己沉船中仍存托举他人之念,确闪耀着人性至善之光辉。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极高礼赞,对人生意义的一曲高歌。

  诚然,一己的安稳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础。正如周恩来所言:“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我们无法要求人人减损自身之安稳而谋求他人之幸福。故而在艰难境况下对他人施以援手、尽力而为,可以是我们矢志追求的精神高度,但不应为绑架每个人的道德底线。

  然思及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风的大行其道,我们应该反思:艰难境况下的利己是人的本能,但不能成为掩饰一切品格疮痍的借口,我们仍需坚定匡正“于沉船中高歌”的精神追求,怀有善念并努力付之于行。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这位清华贫困生的自白令人潸然,从中不难窥见其于艰难困境仍善念不止,自身窘迫却尽力而为,他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可谓我辈敬仰学习之范式。

  《菜根谭》有言:“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即使卑微如腐草,化善念于有为、对他人施以援手,亦将使我们耀采于世,照亮他人。

  犹忆蹬三轮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白方礼老人,宁愿自己生活清贫窘迫,也不曾停止将心中的善念付于行动,那些年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捐款,那汇聚起来的一份份微小的善行,拥有足以温暖全世界的力量。正如魏源所言:“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在艰难境况下的尽力而为即使看似微不足道,也让那些同在阴沟里的人们望见满天繁星。

  而我们的“耀采”不仅照亮了他人,更是涤荡了自我的灵魂、照亮了自身的价值。顾城在《杨树》中写道:“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对他人的付出与奉献,更是对自己精神品格的淬炼与擢升。不要畏惧前路更加艰难,几米感叹:“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将善念藏之于心至多感动自己,而将善念外化于行,能使天地充溢善意。当行善演化为一种社会风尚,善意定会反馈于播善者本身。

  于一叶沉船中放声高歌吧!不要困囿于一时的艰难,坚定善念,勇于付出,会有最美的惊喜在等你。

  3、心怀善念,身行善举

  “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所以世界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侠” ,《人生哲思录》中周国平如是感叹。

  捉襟见肘,并非限制清华贫困生施以援手的绊脚石,他用本不富足的资金助人一臂,竭己所能的善举已然为我们点亮前程:不顾己境之艰,施以援手,既自以心怀善念,当身行善举。

  要知道,恻隐之心,人皆怀之。为不幸者落泣,为困窘者伤怀,乃人性本善之为。但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者,或许未经身体力行,不解行善非强者之事务,亦非能者之特权。兴许,只有淋过雨的落魄之人,方知为他人撑起一把伞的必要,以共情之心化善念为善行。因而,善不在乎大,唯有身处囹圄时仍可将其落到实处,方为正道。

  正是于艰苦卓绝中仍毅然化善念为善行,可以微光照亮他人。竭力相助之善举,将馈赠处倒悬之患者些许阳光与温暖,驱散黑夜之如堕烟雾,激励着同甘共苦之人以毅力与勇气于迷雾冰滑中破开坦途。思及白方礼老人,历经艰辛生活却不改其志,蹬三轮以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莫不是携希望入他人之坎坷。是以,微光之善举,可解他人之难处。

  当然,传递善念,助人善行,这不仅仅是救他人于患难之中,更是对正能量的传递,价值观的树立,风向标的引领。正如清华贫困生所述,“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用善行播下善念的种子,惊喜地发现其已然于社会风气的土壤中破土而生:生活中朱丽华与黑暗为伴,却在黑暗中托举起别人的光明,引更多同道之人将光明散布至每一个角落。又如国内疫情未息之际,中国舍自身困境,援他国以物资与药物,助之以疗法与经验,将全球载以同舟而共济。若置自身窘迫于事外,得以一己之善,暖彼此之心,善行必将莫大焉。

  当今社会,并不缺乏同情与伤怀,真正匮乏的仍是尽力为善者,尤其是身处困境之时。诚然个人能力有限,援助他人亦非强制义务,我们不能过分责难先善己身的情绪,亦不能遇事则以道德绑架要挟。但是,如毕淑敏所言,“要向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有光”,这抹困境中所绽出的微光不得忽视,毕竟“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微光亦可以汇成日月之辉,指引我们为善举,照亮社会共济之衢。

  青年之我,虽怀绵薄之力,然举步维艰时排除万难,施以援手之举,是最难得、最宝贵的良善。“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心怀善念,须以身行之,克己援人,舍己助人。

  4、不啻微萤,化念成行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当清华贫困生的树洞自白广为转载,其将善念化为善行,尽己力以助人的人道光辉亦挥洒于世。而谨以其为标杆,不啻微萤,方能造万千善心善行,以人性的温度开辟一方净土。

  一善染心,千里澄明,善心善念理应为世人所秉持。面对他人的囹圄,那些寄寓无限同情,却遗憾身无余力而止步者,吾等不可置以厚非。毕竟道德层面的义务界限难以厘清,个体所遭困境各有所异,难为之善自然时有发生。那些善念或将化作声声宽慰与句句劝勉,于精神上亦将激励身覆霜冰者前行。

  须受千夫所指的,是有力无心者,是落井下石者,若放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恣意生长,社群善念的落点只会错掷深渊,届时善心空落无所栖息,终将在社会凝聚力的涣散中导向群体道德的失格。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其实行善权不为强者所独有,正如中村恒子在《人间值得》落墨:“人生,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众生不啻微萤,亦可照亮着坎坷孤冷的人世。

  每学期三千二百元的馈赠,远不及一场慈善晚会的募捐,却拥有更加牵动人心的力量——那不是资本与名誉交易的副产物,而是自身身处困境仍向他人伸出的援助之手,是“自己淋过雨,便想为他人撑把伞”的共情关怀。微薄之资,是树洞主人从日月节省的积攒,其中蕴含着的,是当代青年学子温良的善意与坚持,传达出尽力而为善的价值观导向与社会正能量。“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他在黑暗树洞中擎举的道德高标,令宵小之辈自行惭愧,他践行的行善之道,你我亦可效仿。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须知善念的泛滥波澜虚掷,善行的传颂势在必行。社会所褒扬的,须为同树洞主人一样,不问己身困境,尽力相助他人的无名之辈。来自社会层面的肯定,既会坚定其行善的决心毅力,亦会使善念在传递中升华,善行在接续中放大,从而唤醒更多人隐匿的良善,遂至“行善之人,日有所增”之境。

  秉澄明善心,不啻微末善行,于是贯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那些在人心中流转不散的温暖,如飒飒和煦东风,拂去我们的旅途中寒冷,成就个体精神的朝圣上行。

  5、身着白衣,心怀锦缎

  “身着白衣,心怀锦缎”不失为清华贫困生善举的最好诠释,生活条件之艰难并未阻碍他将心中善念转变为点滴善行,身着白衣者,心自有锦缎,虽衣衫褴褛,仍慷慨解囊,虽不为“侠之大者”,亦是“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从桑德尔的“构成性社群观”中可见,人在目见耳闻他人不幸遭遇或困难处境后,会将自己切身带入,怜悯之心从而生发,而古语亦有“人之初,性本善”,人心中的善念遇上他人之不幸,便自心灵深处滋长,遇不幸而生善,普遍矣。

  然善念与善行之间,一字之差,实隔甚远。多数人在恻隐之心的牵动下新生善念,在善念的围城中慨叹自身力量之微薄,于是恻隐之心止步于善念,人们却在此围城之中寻得自我安慰,长此以往,越来越少的人愿将善念转化为善行。而当心存善念逐渐成为形式主义,善的概念愈发的空心化,“施善者”与“受助人”憧憬着善念的蓝图,最终,虚无的善念化为人们意识的感情冲动,而未给受助人带来丝毫帮助。

  此时,清华贫困生在困境中的援手虽为萤烛微光,却可光照四野。于这样一位贫困生而言,心怀善念但无力而为本无可厚非,然身着白衣心怀锦缎者,却依然愿伸出援手,善的份量在这一刻已无法用物质来衡量,如一把火炬,既为受助者点燃希望,又将千万人心中之善念引燃为善行,其为匪浅。

  遥记杜甫当年身居草堂仍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有朱丽华一元一元为贫困孩子省出资助费,身着白衣而心怀锦缎,处境艰难仍施善行,早已化为文化精神传承至今,我们更应执此善念,付诸善行。

  塞内加曾言:“这世上没有流放地。”当身着白衣者向处境困顿者伸出援手,一方面激励了万千民众化善念为善行,另一方面使处境困顿者意识到纵使力量微小亦可为善行,当社会上每个个体心怀锦缎,乐为善行,便树立了社会善良向好之风,世上便真无“流放地”。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收到时代善意馈赠的同时,我们亦应心怀善念,纵使身着白衣,亦为小小善行,为社会之向好发展贡献一份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