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846真题解析

  1.阿里斯托芬

  ①考察知识点

  知识点考查《戏剧艺术概论》第一章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戏剧艺术中关于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人物阿里斯托芬。答题要点包含何时何地何人、艺术特征、代表作品及意义。

  ②答题参考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旧喜剧的代表,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何时何地何人)//他注重艺术的教育功能,常常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对劳动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艺术特征)//其代表作品有《云》《马蜂》《鸟》等。其中《鸟》是阿里斯托芬的杰作之一,这部喜剧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体现了作者厌恶雅典城的某些生活习性,想要追求更为理想的生活方式。(代表作品)//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受到同时代人的喜爱,并对古罗马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意义)

  2. 启蒙主义戏剧

  ①考察知识点

  知识点考查《戏剧艺术概论》第三章第一节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中关于启蒙主义戏剧的内容。答题要点包含启蒙主义戏剧的时间、背景、艺术特征、代表剧作家及作品。

  ②答题参考

  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古典主义戏剧开始逐步让位给新兴的、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戏剧。(时间与背景)//启蒙主义戏剧宣扬民主思想,在内容上从浮华回归现实,旨在反映市民的生活,表达他们高尚的情感和追求,贵族变成了被嘲讽的对象;在形式上,打破“三一律”,戏剧语言不再采用诗体,普遍使用散文体;取消严格的悲喜剧划分,创造出“正剧”这种新的戏剧类型。(艺术特征)//代表剧作家及作品主要有:法国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英国哥尔斯密的《老好人》、谢立丹的《情敌》,德国莱辛的《爱米丽雅迦洛蒂》、歌德的《浮士德》,意大利哥尔多尼的《女店主》等等。(代表剧作家及作品)

  3. 契诃夫

  ①考察知识点

  知识点考查《戏剧艺术概论》第四章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代表剧作家契诃夫。答题要点主要为:何时何地何人、戏剧风格特征、代表作品、意义或贡献。

  ②答题参考

  契诃夫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和剧作家。(何时何地何人)//他的戏剧风格沉郁、形式独特,无意组织复杂的情节、激烈的外在冲突,而是通过描写人们日常的琐事,去透视人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心灵斗争,由此形成了戏剧冲突淡化、内化的特点。(戏剧风格特征)//其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代表作品)//他的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但为数不多的戏剧创作为俄罗斯戏剧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意义或贡献)

  4. 长焦镜头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陈晓云《电影学导论》第二部分元素第三章 影像/视觉元素镜头中关于透镜的知识。考查点包括定义、通常用法、用法和表达效果(2个)。

  ②参考答案

  长焦距透镜/望远透镜的焦距长于50毫米,(定义)//常用于从远距离拍摄特写镜头,如拍摄隐蔽的狮子老虎近景或特写,也可以用于在拥挤的车流、人流中去拍摄所需要的镜头,并且不会引起围观,能够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通常用法)在这样的拍摄中,摄影机的透镜很像望远镜,所以又称望远透镜。

  在一些追求隐喻或象征效果的影片中,导演可以通过长焦镜头来创作特殊的气氛。长焦镜头的焦点通常都旨在一个范围很窄的平面上,透镜焦距越长,焦点清晰的范围就越短,被摄对象稍有动作都会导致影像模糊,而这种模糊恰恰可能成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技巧。(用法和表达效果)

  由于长焦镜头削弱了影像空间的纵深感,可以使前景和后景压缩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也就缩小了人物之间或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用长焦镜头拍摄一个人从银幕深处向观众跑来,似乎像是在原地踏步。长焦镜头可以造成平面构图的效果。(用法和表达效果)

  5. 香港新浪潮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陈晓云《电影学导论》 第三部分思潮第七章现代电影中国新电影之香港新浪潮。考查要点包括背景和内涵、特性、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②参考答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曾在欧美学习电影的香港年轻导演,以新的视角和技巧,差不多同时执导了一些电影语言、影像处理、叙事风格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作品,被香港影评界称为“新浪潮”,也即新电影。(背景和内涵)

  相比于占据70年代主流电影地位的功夫喜剧片,香港新浪潮从整体上看更加强调真实性,强调贴近现实,尤其是小人物和社会底层的现实。常见描写香港底层青少年、各阶层人物男女关系、一些社会现象、取材真人真事、增加了更多的暴力和性等特点。(特性)

  新电影在制作上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新的技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香港电影的视听质量,但并不是像通常的欧洲新电影那样走极端。新颖的叙事技巧往往和可看性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够产生比较好的商业效果。(处理方法和效果)

  作为一个思潮,香港新浪潮的热潮到80年代初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其影响却一直延续着。(评价)

  6.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宫承波《广播电视概论》第五单元广播电视节目论第十五章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与类型第一节节目形态概念辨析。考查点为基本概念,划分方式及主要形态。

  ②参考答案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是广播电视节目表现形式的延伸和个性化拓展,是由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气质和神韵构成的有机体。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既有节目形式的元素,也有节目内容的元素,是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统一。(定义)

  对于广播电视而言,为满足和适应人与社会的需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节目。由于分类的前提条件不同,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表现方式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从内容属性来考察:

  按内容属性的标准,理论界通常有“四分法”和“六分法”两种。“四分法”将广播电视节目分为(1)新闻性节目(2)教育性节目(社会教育、学科教育)(3)文艺性节目(包括娱乐性节目、综艺节目)(4)服务性节目(包括广告)(四分法)“六分法”比“四分法”多了(5)“言论类节目”(6)“知识类节目”两种。(六分法)相较而言,“四分法”更加直观实用,国际和国内都以“四分法”为主。(评价)

  从节目的报道方式来考察:分为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从节目的结构方式或组合方式来考察:分为单一式、专题式、专栏式、综合式、板块式、杂志式。

  从节目的接受对象来考察:分为一般性节目、对象性节目。

  1.简述戏剧语言的特征

  ①考察知识点

  知识点考查《戏剧艺术概论》第十章戏剧语言的特征。答题思路:首先,整体归纳戏剧语言的性质与特征;然后,简要分述戏剧语言的动作性、个性化、抒情性三大特征;最后,总结戏剧语言的特征与发展。

  ②答题参考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基本材料,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提示性语言,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最重要的部分。戏剧语言是戏剧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旨的手段和工具。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个性化和抒情性。(整体归纳戏剧语言的性质与特征)

  动作性特征是戏剧人物语言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物语言戏剧性的体现。语言的动作性就是指语言作为心理和行动的体现,能推动剧情向前进展的特征。戏剧的摹仿对象是人物的行动,而行动的完成要依靠语言。戏剧中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导致冲突,冲突通过行动来实现,情节和人物性格在行动中得以发展,这一切都要通过语言来落实。戏剧中的人物语言,不仅有他表层的意思,而且有它的意图,有它的潜台词。人物语言的意味、人物语言的目的,形成了语言潜在的推动力,将情节推向需要的地方,使人物语言达到预期的目的。(分述动作性)

  个性化是戏剧人物语言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戏剧人物语言本身要具有说服力,要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份和内在心理,只有这样,人物性格和完整的形象才能立起来。人物语言对个性的揭示,不光在于表现时代、环境和身份,还在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在具体的戏剧情境中,人物语言勾勒出人物的心态、细微的心里活动与思想状态,从而表现出人物深层次的性格。戏剧语言个性化对剧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都很注意语言个性化的提炼。(分述个性化)

  抒情性是戏剧人物语言的第三个特征。戏剧语言作为人物语言,负载着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以此赋予了戏剧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戏剧语言的抒情性可以体现在戏剧诗一般的语言上,也可以体现在具有抒情意味的散文对白上。抒情性的人物语言大多是直抒胸臆的,揭示人物隐藏着的情感和内心强烈的欲望,负载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但抒情性并不等于扩散性,而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精炼语言,具有情感的力量,散发着含蓄隽永的韵味。戏剧语言的抒情性有助于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戏剧作品的诗意力量,它是戏剧舞台魅力的重要表征。(分述抒情性)

  总之,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个性化和抒情性,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灵性,有它自身的生命力。而且,戏剧语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也经历了由韵文向散文、呓语式语言的转化与发展,总的趋势越来越丰富多样,日趋灵动自由。(总结戏剧语言的特征与发展)

  2. 简述黑格尔、布伦退尔、劳逊、恩格斯的戏剧冲突理论

  ①考察知识点

  知识点考查《戏剧艺术概论》第七章矛盾冲突对于戏剧的意义中关于戏剧冲突的理论。答题思路:首先,概述矛盾冲突对于戏剧的意义,引出关于冲突的理论,开启下文;然后,简要分述各位理论家关于戏剧冲突的核心观点;最后,总结冲突对于戏剧的意义。

  ②答题参考

  矛盾冲突是戏剧刻画性格、增强戏剧感染力的有力手段,对于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关于戏剧冲突的理论,最具代表性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有黑格尔、布伦退尔、劳逊、恩格斯等人的观点。(概述冲突的意义,引出关于冲突的理论)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确信戏剧冲突的实质是人物性格和目的的冲突,戏剧就是在不同性格和不同目的的冲突中才逐步向前发展。黑格尔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普遍永恒的理想分化为不同人物的特殊目的,并由此导致不同的具体动作。正是这些动作造成了矛盾冲突的产生与发展,结果是对立各方的片面性都以调和的方式被否定掉,此显示出永恒正义的胜利。因此他认为,戏剧的本质就是表现两种对立的普遍伦理力量的冲突和和解,悲剧也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在黑格尔看来,“由心灵(精神)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才是真正本质性的冲突,是最理想的冲突。简言之,在黑格尔看来,戏剧冲突的实质就是具有不同性格的伦理实体,为实现自已特定的目的而和其他实体发生对立和冲突,冲突的双方都站在片面的立场上力图维护自己,这样势必就造成了悲剧。(黑格尔的核心观点)

  法国理论家布伦退尔强调“人的自觉意志”是戏剧艺术的主要动力,戏剧所表现的就是人的意志与神秘力量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布伦退尔通过戏剧和小说的比较来论述这种“自觉意识”,他认为戏剧和小说最大的区别是戏剧人物有向着一个目标奋斗的意志,而且有运用一种手段去实现目标的自觉意志。他认为戏剧是一个自觉意志的行动,是表现那些同限制和贬低我们的自然力量或神秘力量发生冲突的人的意志的行动。他认为,戏剧的总规律是通过自觉意志的行动本身来确定的;戏剧类型是以意志所遇到障碍性质来区分的。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说是在黑格尔性格和目的的冲突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布伦退尔的核心观点)

  美国戏剧家劳逊指出:“一次戏剧性冲突必须是一种社会性冲突”,冲突如果不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矛盾行为,它就不会是一种社会性冲突。而且,冲突中自觉意志要实现的是可以理解的、充分现实的目标,剧中所运用的自觉意志必须与现实相符。此外,自觉意志的发挥必须强烈到足以使冲突维持并发展到爆发点,一场不能到达危机顶点的冲突是软弱意志的冲突。布伦退尔有关意志冲突的见解,被劳逊扩展为社会性冲突。可见,社会性冲突的本质是自觉意志的运用。(劳逊的核心观点)

  恩格斯用历史的客观规律来解释冲突的本质问题。他认为:悲剧性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一方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另一方是这个要求客观上、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恩格斯强调历史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有了要求和意志,如果客观上、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这就会产生悲剧性冲突。由此他进一步提出,悲剧人物不能由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来担当,因为这种人不代表人类的正义事业,也不代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意志和行为不体现“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以他们无法构成悲剧性冲突。这种人的要求和意志不能实现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不了悲剧效果。所以悲剧人物应该由那些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阶级的代表人物来担当。(恩格斯的核心观点)

  总之,不管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还是从历史的客观要求出发,关于戏剧冲突的理论都是在一个前提下进行的,那就是细节必须表现冲突,冲突是戏剧艺术的根本。(总结冲突对于戏剧的意义)

  3. 简述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体制类型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宫承波《广播电视概论》第一单元广播电视历史论第一章第二节 世界广播电视体制沿革。考查点商营体制、双轨制、国有国营模式广播电视机构的内涵、特点和优劣势。

  ②参考答案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商业化运作体制

  美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向民间开放,允许民间自由经营,自由转让。广播电视机构的言论自由受到美国法律保护,只对法律负责,而不对政府负责。(定义)虽然历届美国总统和政府官员都把广播电视当作影响舆论的讲坛,但是他们只能通过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发表讲话的方式向国内外公众阐述自己的政见和政府政策,无权向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出指令,更无权对各私营广播电视机构播出的节目进行直接干预。(总统和官员的权利)(可简言之,政府官员可利用广播电视阐述政见政策,但无权向电台电视台发出指令或干预节目)在这一体制框架下,联邦传播委员会(FCC)作为美国广播电视制度最高设计管理结构,其职权范围包括电台电视台的分类,频率的确定,办台申请之核准以及执照的颁发和更换,督促各电台电视台依据传播法之规定,服从公共利益之精神等;但不能干涉电台和电视台的具体业务,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不得检查,更不得指示电视台取消或播放是节目。(FCC的职权范围)(可简言之,FCC可确定电台电视台分类、频率、办台核准、执照颁发更换,起到监督服务作用,但不可干涉电台电视台具体业务)

  为了赢得更多利润,私营的广播电视机构必须为抢夺市场而努力。这需要他们不断地改进节目内容,扩大经营规模,并寻求灵活多变的适应社会变化的媒介管理方式。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使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丰富,时间增加,时效提高,广播电视传播的技术不断更新,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和记者;另一方面,这种竞争也带来了很多弊端,为了提高收听率、收视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各大广播电视机构都特别重视新闻的刺激性和戏剧性,对一些有“市场价值”的新闻详细报道,大加渲染。

  二、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公司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在保留、维护原有的公营(国营)广播电视机构的同时,引进商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与之竞争,是当前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广播电视体制模式。(定义)这种体制的理论前提,是承认广播电视可以由人民以商业方式经营,但为了使广播电视达成提高国民文化水平、服务民主政治与提供高尚娱乐三大目标,又主张广播电视事业应以公营为主,以商营为辅。公营台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私营台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理论前提)

  从理论上讲,实行公商并营,不仅可享有商业广播电视的好处,还能发挥公营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不仅有助于保持国家政治上的多元化,维护西方的民主制度,还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而以保留公营台来维护本民族传统文化,可避免外来商业文化的长驱直入。(优势)

  三、以中国为代表的国有国营体制

  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国有模式。在中国,电台、电视台均为国有国营,其经费来源过去长期只有政府拨款一个渠道,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始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有了盈利任务和途径。在职能上,各级电台、电视台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承担着宣传党、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另一方面还要尽量满足听众和观众对新闻、娱乐等的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时还要实现经济创收。(中国式)另一种是老挝、斯里兰卡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营体制主导模式。由于这些国家独立晚,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民族问题亟待解决,政局的稳定压倒一切,执政者自然将广播电视作为宣传工具而牢牢把持在手中。在此前提下,允许极少量的私营台存在。

  国有国营的广播电视体制也是利弊参半。其优势体现在节目的品位高、严肃,很少或根本没有刺激性内容,广播电视在公共教育、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商业电台和电视台难以比拟的。(优势)其弊端则体现在由于不能按市场规律运作,虽然各国营电台电视台之间也有竞争,也有"优胜劣败”,但迄今只有政府行政控制下的合并、扩建或重组,却未出现"优胜劣汰"或"优胜劣并"的结果。(弊端)

  4.简述巴赞的景深镜头的三个特点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第四部分理论第八章经典电影理论长镜头与写实主义中关于安德烈·巴赞的理论。考察“巴赞景深镜头的三个特点”,为求高分可以加上评价。

  ②参考答案

  巴赞认为蒙太奇破坏时空统一,带有很大的虚假性,因此他主张用长镜头表现,这样最真实,长镜头可以多层次地对画面进行表现,且表现画面的景深很深,因此巴赞将其称为景深镜头。(巴赞关于蒙太奇和景深镜头的观点)

  景深镜头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实现的关系更为贴近,不管画面本身内容如何,画面结构就更具有真实性

  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地思考,甚至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场面调度(对观众的要求),而如果采用分解性蒙太奇,观众只需跟着导演走,其注意力随着导演的注意力而转移,导演替观众选择必看的内容,观众个人选择余地微乎其微,画面含义部分地取决于导演的注意力和意图。(巴赞的景深镜头和传统分解性蒙太奇效果的区别)

  景深镜头将意义含糊的特点重新引入画面结构之中,意向的含糊性、解释的暴怒明确性首先已经包含在画面本身的构图中,而蒙太奇在分析现实时要求戏剧事件含义单一,在本质上与含义模糊的表现相对立。(继续对比两者表现效果)

  但巴赞同时指出:“现代导演利用景深镜头拍出的镜头段落并不排斥蒙太奇,而是把蒙太奇融入他的造型手段中。”巴赞认为景深镜头“是电影语言发展史上具有辨证意义的一大进步。”(评价)

  1.从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等特点论述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陈晓云《电影学导论》第三部分思潮第六章经典电影之经典好莱坞。思路分析:题目中没有明确说明是“经典好莱坞电影”或“新好莱坞电影”,只统称“好莱坞电影”且“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三者已经囊括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全部特征,题目却加了一个“等”字。因此我们除了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三个特性答上外,还要将新好莱坞电影章节中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特点的归纳答上(二者略有不同,看过书的同学懂的都懂),并且通过对经典好莱坞评价的内容过度到新好莱坞电影的特性,进行简单阐述。综上,考查点为a.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三大特性 b.新好莱坞电影章节中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特性的归纳 c.经典好莱坞电影特性的评价 d.新好莱坞电影的特性

  ②参考答案

  一、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三个特点:

  制片厂制度是支撑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体制。(地位最高的特点1)在好莱坞,制片厂形成了一种企业化的工厂体制。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一些较小的制片厂逐渐合并起来,形成了一些至今仍然存在的大型电影企业(背景)(如派拉蒙、米高梅、20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雷电华、联美、哥伦比亚。)(八大公司)这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而且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成为称霸世界电影市场的大型企业。(作用)

  制片厂之间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因为事实上,任何一家哪怕是再雄厚的制片厂都难以单独满足市场的需求。(制片厂形成的必要性)在制片厂制度里,左右一部影片命运的不是导演,而是制片人,但制片人更为关注的是怎样才可以多赚钱,利润、票房成为评价一部影片、事实上也是评判制片人和导演的主要标准。(特点)

  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个人只是整个制作流水线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创作构思到拍摄完成,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特点)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好莱坞的明星制度(重要制度特点2)。明星所需要的通常主要不是演技,而是某种在摄影机前可以体现出来的魅力,或者是某种恰当的外形和气质。而明星一旦被制造成功,就会被限定在某种类型的范围之内(对明星的解释)(如玛丽·碧克馥——飘零弱女;葛丽泰·嘉宝——感情深沉、神秘莫测;约翰·怀恩——枪法高明的西部牛仔等)(举例明星;可以再写几个书上没有的,富有男性魅力的马龙·白兰度;风情万种的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

  明星制度对于今天的电影创作者来说,仍然是有启发有意义的。(评价)作为影片思想或情感的主要体现者,明星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疯狂追逐和宠爱,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他们那迷人的形象、潇洒的风采,而在于他们通过银幕形象体现出来的人类的理想和梦幻。(明星的意义)英雄崇拜是人类最为原始的古老情结之一,英雄身上承载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理想。明星的形象、气质总是顺应着一定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大众心理需求。明星们“就像古代神话中的男女诸神一样,一直被当做精神上的偶像来敬慕和崇拜。”无论是英雄神话,还是爱情故事,斗鱼许许多多明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明星就像英雄、诸神)

  好莱坞电影的又一个特征则是类型电影。(重要制度特点3)类型是由于题材或者技巧的不同而形成的,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者样式制作出来的影片。(形成原因)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它在好莱坞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地位)类型电影同样与制片厂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它实际上要求影片制作的标准化。(与特点1的关系)类型电影主要有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喜剧片、恐怖片、科幻片、灾难片、战争片等。(类型片种类) 类型电影有着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特点)类型电影,至今为止仍然是美国好莱坞垄断世界电影市场的制胜法宝。(评价)

  二、新好莱坞电影章节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特性的归纳

  讲故事是个基本的、常惯的主题;

  “三一律”是电影形式的基本特征;

  追求介乎戏剧和自然之间的真实;

  用剪接和“看不见的”叙事来掩盖人工痕迹;

  影片必须清晰、易懂;

  具有基本的超阶级、超民族的动情力和感染力。

  三、经典好莱坞电影的评价

  好莱坞电影毫无疑问存在着根本缺陷,“艺术分工的极端化,对企业家和统计加的盲目信赖,尤其是金融资本家对于涉及人和社会的主题的禁止,”使得好莱坞变成了“制造腊肠的机器”。二战结束后,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原因,好莱坞电影开始走向衰落。(评价)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兴盛时期是在20世纪30、40年代,“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不仅是美国商业影片制作的过渡时期,也是衰退的年代。制片厂在设法生存下去,但是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工业艺术形式却由于观众的不断减少而蒙受减产,收益也下降。”(评价)

  四、新好莱坞电影的特性

  新好莱坞的导演们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走上影坛的,主要代表人有科波拉、斯科塞斯、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伍迪·艾伦等。与欧洲先锋电影的导演不同,“新的一代对于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绝不是持否定态度的,否则他们在好莱坞体制中难有作为。青年导演们试图给美学上以及经济上已经部分停滞不前的好莱坞电影生产注入新的生命,他们虽然承认各种电影样式的规律、承认明星制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但却从内部使它们充实新的内容。它们把自己亲身的经验倾注到影片中来,反映青年一代的理想、梦想和期望,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电影样式的种种美学手段。”(建议将引号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进行阐述,再加一些新好莱坞电影导演的片例进行举例说明)

  2. 谈谈你对我国媒体生态格局的理解

  ①考察知识点

  出自宫承波《广播电视概论》第四单元广播电视传播与生态论第十二章第三节当下媒体生态格局概观。考查知识点为多元并存、良性竞争、媒介融合、互动至上四个生态格局的概述以及特性。

  ②参考答案

  总结当下媒体生态格局的状况,我们大致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媒体种类增多、各种媒体多样化存在;媒介间竞争日趋有序;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与人和社会的互动性增强。(总述)

  一、多元并存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新生的优势物种往往会对旧物种产生威胁并进而导致旧物种灭亡,以此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类比)但媒介的生存和发展似乎并不符合这一规律。媒介生态学认为,一种媒介的兴起并不会导致旧有形态的消失,相反,新旧媒体可以同时并存。(学界理论)广播的诞生并没有导致报纸消亡,电视的出现也没有使广播退出历史舞台。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报刊、广播、电视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媒介生态格局。尽管互联网的出现掀起了一场媒体革新的浪潮,人们也开始担忧传统媒体的生存状况,但现实是,媒体物种的增多刺激了各种媒体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以应对其他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非但没有火亡,反而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寻求到了新的发展空间。(从报纸到广播再到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媒体多元并存才是媒介生态的合理格局,这也直接促进了整个媒介环境的繁荣。各种媒介共同发展、共同演进,是媒介生态系统的独有特征。

  媒体生态中,物种的演替也是如此。报纸在大众媒介发展之初占据了垄断地位,随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逐一发展起来,媒体物种逐渐增多,但每一个后来者都没有造成前者的消亡。原因就在于人们在使用旧媒体的过程中,各种更高更新的欲望和需求也被逐渐开发出来,这为后来拥有更多功能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新媒体的诞生做了铺垫。(新旧媒体共存,互相促进)

  需求源源不断的增长刺激了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每种新媒体都对旧媒体的功能进行了有益补充,各种媒体各居其位,使整个媒体格局日趋完善。(总结)

  二、良性竞争

  多元和竞争始终是并存的。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应是保持适度竞争、多元并存的生态。(总述)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而陈旧的媒体格局,为媒介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促使其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策略。(新媒体的出现)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如同一个新物种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媒体格局也出现了动荡。新媒体来势汹汹,传统媒体深感自危。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将会被逐渐蚕食。(传统媒体应加油改善)在媒介生态中,竞争是媒介种群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在缺手竞争的状况下,原有物种会不断扩张繁殖,打破系统的生态平衡,于进化无益。相反,竞争却是媒体格局重新走向平衡的必经之路。(结合生态理论阐述)

  在联系日益紧密,彼此依赖日益加深的媒介生态格局中,共存共荣,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才是生存的唯一出路。(对策)

  三、媒介融合

  在媒介多元竞争的格局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不同的媒体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在一种媒体身上赋予另一种媒体的特征,或不同形式之间的媒体进行合作,或几种媒体合而为一。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格局下,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良策。(从共存、竞争到融合,注意逻辑关系)

  四、互动至上

  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媒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信息发布机构,而是社会系统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并存而又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媒介系统,它与其他因素的联系也会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时至今日,一个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媒介与受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强调受众反应 互动性)

  在这方面,新媒体的能量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绪宣泄提供了空前的自由,原有“你说我听”的传播模式被彻底打破。与此同时,这种自由也催生了多种形式的网络产品,如网络歌曲、网络小说。受众话语权的增强使其由原本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有参与权利和表达自由的“参众”。互动性已成为当前新旧媒体共同的关键词。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纷纷摘下以往高高在上的新闻发布者的面具,一边借助与新媒体合作,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一边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