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教育总结通用六篇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会议交流和展示了中国计生协在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和权利、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经验及成绩,剖析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工作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玉学,秘书长李艳秋,国际合作部部长洪苹: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巡视员郭梅,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青春期健康》杂志社社长王利民:重庆市计生协会会长陈万志,重庆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李世奎及全国各地计生协的主要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国内国际相关组织和机构的代表,青年代表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计生协秘书长李艳秋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洪分别代表中国计生协和重庆市政府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计生协国际合作部部长洪苹就《规划》实施三年来做出的工作总结报告表示,自2008年至今,各地计生协积极倡导,注重实效,各省市党政领导日益重视青春健康工作,多部门合作日趋紧密,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省、市、县(区)相关部门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出台支持性文件200多份。仅2010年,全国各级协会为青春健康工作投入和动员的经费累计达5849.78万元。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全国各级计生协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同伴教育等活动,惠及青少年300多万人。各地开发青春健康宣传品63类近3000万份,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中国计生协作为中国在性与生殖健康领域最大的群众团体,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为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计生协于2008年制定了《生育关怀一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青春健康工作是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是中国计生协基于十多年来与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经验打造的一个优秀的公益品牌。

  2011年,中国计生协聘请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规划》实施三年来,青春健康工作已经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面铺开。仅去年一年,全国各级计生协为青春健康工作投入和动员的经费达5683.78万元。2008年至今,各地开展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惠及青少年300多万人。中国计生协和各地计生协在宣传倡导、资源开发、机制探索、活动开展、人员培训、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北京大学甄宏丽副教授做了《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中国社科院郑真真教授、中国计生协洪苹部长、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专家组成员刘莹分别就“青春健康工作的挑战和对策”、“国际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工作的做法和经验”、“青春健康师资队伍的建立和管理”做了专题报告。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10多个省市就“青春健康工作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和能力建设”、“校内外目标人群”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书记、《青春期健康》杂志社社长王利民作了“加强人口文化建设从青少年抓起,努力打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题的专题讲座,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青年代表还就如何“推进青春健康工作可持续发展”和“加强青年人和成年人合作”为主题发言,并现场展示了青春健康培训工具包的使用。此外,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专门展示了青春健康全国巡演的话剧之一《疯狂的性病王国》,用生动拟人的形式,别开生面地宣传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

  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玉学充分肯定了《规划》实施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计生协下一步推进青春健康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他在讲话中指出

  青春健康工作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中国计生协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计生协要将青春健康工作常态化,让青春健康工作成为协会开展创建幸福家庭工作和生育关怀行动的突破口。各地各级计生协应当在开展外部合作和内部协作的过程中树立青春健康工作的主体意识,做好项目,抓好典型,不断深化,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保护、发展青春健康工作这一优秀品牌。

  会上多各省市分享的成功经验表明,《规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全社会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观念的转变,提升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整体水平,为保护和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和权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6.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7.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四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通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

    3.在学校宣传窗设立心灵广播栏目。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重视试点研究,增强科研意识

    1.试点班老师要善学、勤学,阶段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在班主任例会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思路、更新方法。

    2.试点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展示。

    3.试点班要重视调查分析、研究,并进行个案分析,不断地积累资料,逐步在校内进行推广。

    四、具体工作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三中午12:00-12:30)。

    4.开通心语热线。

    5.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六年级学生)

    6.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7.开展心里健康辅导示范课活动

    8.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9.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10.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

    一、基础现状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点,明确地表明了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

    2、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年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方向分析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虽然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深刻认识的教育是无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因此,本学年的一个重心应放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正确认识上。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本学年的重点。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游戏中、渗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学年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都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三、具体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3、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教师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外出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设立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性功能;咨询室设星星知我心信箱,专人解答学生来信;咨询室设星星和月亮谈心区,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5、编辑心理健康小报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的月安排中至少有两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主要围绕心理健康展开。

    8、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块,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档次,让更多人来支持、更多的专家来指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注意收集活动材料,如照片、稿件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

    

    为了更好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示精神,确实加快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开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根据《安溪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关于2017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安心育【2017】1号)和《安溪八中2017年德育工作计划》的重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1、召开新学期专兼职心理教师工作例会。为了更好服务学生,心理咨询室将在学期初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部署新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位心理教师做到严格按照学校要求上下班,做好学生心理档案登记与管理,心理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理论和技能学习,熟悉心理咨询室工作和业务,为学生排忧解惑,做一位优秀的心理教师。

    2、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3、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做好教育重点。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育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深入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彰显我校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不断拓展办学渠道,把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常规教学来抓,取得“四多四少”的显著成效,并促进我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显著提高,是安溪县首批“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示范校,也是泉州市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1月19日,泉州市教育局发文泉教中〔2017〕1号,我校被确认为泉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实验学校。为了更好的凸显我校这一办学特色,本学期,学校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安溪八中青春健康论文汇编》工作。为了寻找与“青春健康教育”的恰当结合点,以增加青春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更好的为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我校积极汇编青春健康教育论文,上学期以完成教师论文汇编,本学期将进行文字校对,论文修改工作,写好前言,最终形成独具安溪八中特色的《安溪八中青春健康教育论文汇编》,以供其他老师推广学习。

    (二)完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室阵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阵地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发挥阵地的作用,我校积极建设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室,不断完善阵地建设。本学期将本着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宗旨,更新活动室内容,完善活动室基础设备。因为只有完善阵地的基础设施,才能引导和动员家长、学生广泛参与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使家长和孩子知识得以获取,观念得以更新,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心智得到启发,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是全面而持久地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关键之一。

    (三)落实“心理健康暨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月”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使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相得益彰,更好的服务学生,本学期将五月份确定为“心理健康暨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月”。四月份制定工作方案,五月份活动开展,六月份进行活动总结和表彰。

    5、落实心理咨询工作常态,做好日常宣传教育工作

    (一)学校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将继续实施日常咨询值班制度。心理咨询室每周一—周五的中午12:00-15:50和下午17:30-19:00均对学生开放,并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开通在线QQ、电子邮箱和咨询热线(0595-23056125),全天候24小时预约,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悄悄话信箱寻求帮助,全方位满足学生咨询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材料和档案。咨询室材料、档案的进一步整理、完善、充实为了使心理咨询室工作朝着规范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状态发展。本学期将继续按照心理咨询的专业要求,对心理咨询室材料和档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完善和充实。

  我国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16%,约2亿人。这样一个庞大的、处于性活跃期的群体的性健康状况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对青年性健康现状及青年性与性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作以概述,为更好地了解青年性健康状况及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性健康提供信息,对青年大学生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性健康教育现状

  (一)当前国外性健康教育现状

  美国社会已经认识性健康教育比历史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特别是对青少年更为重要。美国社会对学校是否应该对学生进行性教育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安全”的综合性教育准则,一种是性和品德教育准则。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即性教育课程应主要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保持童贞。

  从 1982年起,日本中小学全面开设性教育课,强调性约束、性道德教育,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贯彻尊重人的精神,讲究男女平等,其次是性的卫生教育。

  国际教育基金会提出把人格教育与性教育结合起来,强调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倡导婚前恪守性纯洁是人格完善的标志之一。

  (二) 国内性健康教育现状

  1、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性健康教育工作

  1975年原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第一次以政府形式提出,“要加强青春期卫生教育”。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生理卫生》大纲(试行草案)中指出:“必须重视青春期卫生、晚婚、计划生育的教育。”1981年6月,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开设《人口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和人口基础知识教育。1988年8月 24日,国家教委和计生委下达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82年,吴阶平院士主持编译的《性医学))一书的出版,打破了性神秘的,1989年7月、1990年 10月、1992年8月国家教委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青年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推向了新的阶段。1996年国家教委发出 《关于在普通中学进一步开展人口与青春期教育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普通初中开设18-24学时青春期教育课”,这标志着我国的中学性教育工作正开始向积极方面转变。

  2、国内专家教授关注性健康教育

  1982年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华医学学会会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主持编译的《性医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性学的打破和性教育的开展。

  3、改革开放后部分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成果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开办性科学讲习班.把性教育和性研究引入校园。1989年,华南师大开始把《性科学与性教育》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作为文理各系的选修课,一方面向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为学生毕业后到中学开展性教育讲授性知识作准备。1996年我国第一个性健康辅修专业在首都师大诞生,1997年 l2月26日首都师大高德伟教授等人申报的《在高师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荣获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性健康教育(知、信、行)研究现状

  国内调查也显示出不同地区的人群对性知识的了解有所差异,特别是部分农村青年处于性无知状态,对女性性器官甚至对从阴道进行都无了解,从进行多年而未受孕;农村中学生中约有50%的女生和70%的男生不知道男女第二性征及月经和遗精的概念;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是病,是犯罪行为。其次,我国青年,尤其是中学生对于受孕、避孕知识了解更少;甚至有15.2%的学生认为男女拥抱、接吻、抚摸可导致怀孕。大多数青年和未婚年轻人的性知识首要来源为大众媒体、报刊杂志(30%~70%),其次为同学、朋友,学校教育或者父母、影视等途径。

  青年时期的性知识的贫乏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同时也增加了青春期妇科炎症的发生机会,而且使得他们过早地有,出现早孕、流产和性病等一系列危害性健康的问题。

  青年性成熟期提前和初婚年龄推后已是世界性趋势,这成为婚前增加的重要原因。70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初次性经历年龄的降低和青年的大量增加。

  我国近十年来婚前的发生也急剧增多,青年性活动的发生率已从1981的不足1%上升到现在的7%;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分别有3.5%的男生和0.58%的女生曾发生过;在大学生中比例更高,对北京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分别有15%男生和13%女生承认有婚前性经历。

  随着发生率的增高,首次年龄有下降趋势,但男女无差异。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男生首次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8.7±2.5岁,女生为19.0±2.8岁。对成都未婚青年调查发现,初次发生的年龄,男性平均19.78岁,女性平均为18.73岁,最早者12岁。不同地区稍有差异,但与1988年婚前体检的女青年首次平均年龄22.4岁相比,均呈下降趋势。

  青年的直接后果就是少女妊娠。WHO把少女妊娠(teenager pregnancy)定义为10~19岁年龄阶段的妊娠。少女妊娠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随着青年的大量增加,少女妊娠也呈现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

  90年代青年妊娠率明显下降,20%归因于性活动的减少,80%归因于有效避孕措施的应用。

  国内青年学生中,也有非意愿妊娠的发生。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已发生的男生中有2.9%报告他们曾使某人怀孕过,在女生中,有3.1%回答她们曾怀孕1次或多次。1995~1996年对上海市婚检女青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性经历的女青年中,39.8%至少有过一次妊娠。农村女青年及调查时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青年婚前妊娠的比例更高。

  三、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性教育不能满足青年成长之需。1993年,北京市妇幼保健所对北京市的部分小学及初中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2.4岁,比10年前提前了1岁,第二性征的发育也比以前提前。南京市妇幼保健所对 13494例女中学生月经初潮情况的调查及广州市女中学生的调查资料亦证实女生月经初潮有提前趋势。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呈现提前趋势已是普遍现象。

  (二)性教育对象存在局限。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 10-20岁。我国规定的课程安排中,性教育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主要对象是青春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年的性成熟时间比10年前提早了近一岁,不少学生小学未毕业就出现了遗精和月经,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成了被性教育 “遗忘的角落”。校外青年和未婚青年的性与性健康教育处于关怀少、宣传教育滞后的状态。流动人口中的青年更是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三)性教材快乏。专家们认为,完整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尤其有必要在各地开设 “少男少女门诊”,用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手段解决年轻人 “成长的烦恼”。

  (四)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规范。目前国内在校学生总体缺乏制度化的青春期性教育。据郑州市 34中960名中学生性知识、性健康现状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 “从书上述两个途径合占76.7%,居首位;“来自同伴”为19.6%,居第二位;“来自老师”为9.1%,居第三位:“来自父母’,为5.9%,居第四位[33]o不良传媒在某些情况下是导致青年犯罪的直接诱因,而更为普遍的是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

  四、青年性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育原则

  (一)青年性教育内容与发展趋势

  由于性教育目的内在的丰富性,人的性健康发展是多种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性教育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1)性生理知识。性生理知识是性教育的基础,其中包括男女性器的构造与功能,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女孩子的月经、男孩子的遗精、性反应的特点及性医学保健等。(2)性心理知识。性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应包括性生理发育心理、性别角色心理、发展心理、择偶心理、恋爱心理、性变态心理、性犯罪心理等。(3)性伦理知识。伦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其中应包括性道德的原则 — 科学、进化、公平,具体包含恋爱道德、婚姻道德及家庭道德等。(4)性法律知识。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来正确处理多种问题。其中包括:婚姻法、宪法中男女平等,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应受到国家的保护等,刑法中对于妨碍家庭罪等问题。(5)性病防治知识。性病与艾滋病是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其中应包括,性病与艾滋病的发病率、临床症状及处理,如何预防性病的相关知识。(6)人格教育。世界各国的性教育表明,单有性知识教育是不够的,因 “人的行为涉及到个人的价值选择,父母的态度、男女关系的社会规范、家庭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在事业上所走的道路”。性教育要贯穿在整个的人格教育之中。正如国内外学者呼吁的那样,性教育应该是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美学等全面系统的性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爱情观,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

  (二)青年性教育的教育原则

  1、适时、适度、适当的可行性原则

  根据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适时的开展这一教育活动,同时在讲解一般的生理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发育程度和接受能力。要科学正确地传授基本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知识,准确地把握这个 “度”,而且方法要适当。

  2、正面启发教育为主的原则

  对于学生在青春期由于性的萌动所表现出的种种偏离行为规范的现象,教师既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也不要大肆宣扬、严厉批评,而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正面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摆脱困境。

  3、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结合的教育原则

  以性生理为基础,性道德为核心,性心理调试为手段的同步化与综合化教育的原则,这是性教育应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以达到较高的审美境界以及体验性带给人类美感的目的。学校青春期教育应将性生理、性心理、伦理道德、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防止出现性越轨行为及性犯罪。

  4、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原则

  从一个人走向成年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轨迹看,是由家庭到学校,再由学校到社会。所以性教育首先应从家庭开始,尤其是婴幼儿,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学校是性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学校有计划地实施性教育要注意和家庭性教育的衔接,在青春期性教育中学校教育应起主导作用。社会的性教育作用巨大无比,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效果。社会性教育的任务,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正面宣传性教育,二是注意抵制消除黄色文化的污染。由于学校、家庭又是社会的一部分,三方面的教育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此,成功的性教育应是三位一体的一致性的教育,其中的任何不协调和教育脱节都会对性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五、性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青春期性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多个部门合作才能搞好。教育部门、卫生保健部门要联手合作,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和探讨,制定出一整套严谨、科学、实用的性教育教材,加紧培训出精通这方面教学的合格师资人才。

  第二,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须端正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青春期性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证师资人员多元化和专业化,培养一支热心青春期性教育工作的、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

  第三,在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应该人性化和科学化,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在传授性知识的同时,应该把性道德、性伦理的教育和培养放在核心位置,教育目标同步化和内容系统化。

  第五,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性教育网络。促进家庭性教育是加强我国青年性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第六,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和适宜化,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组织活动、同伴教育和健康咨询等形式进行。

  总之,世界各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青年性健康教育问题都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需要全球的关注。关注青年性健康,转变观念,通过正规途径向青年提供适宜的性健康教育、信息、保健服务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武俊青,仇丽霞 山上西和海医学生性KAPP及性教育研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0):632-633.

  [2]渠爱莲. 对学生青春期教育的一点思考[N].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16(4):46-49.

  [3]谢小龙 加强师范学院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N].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1):44-46.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青春期教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的学生进入高职后对于青春期健康的知识仍然处于朦胧之中,尤其是对于性知识的获得路径狭窄,正规的青春期教育寥寥无几,处于“流放”状态。但是开放的世界,打破国界和空间的网络,西方性解放思潮的滋生,却使上千万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在异性交际上发生扭曲,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这个有效的方式,把高职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意义重大。

  一、高职青春期健康教育方式

  青春期教育不单纯是院校一家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齐心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成效。青春期健康教育不可回避的就是性健康教育,它是该教育的基础内容,包含了生理和心理、道德和开放、法律和自由等等的辩证关系,也只有通过各方的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青春期教育的方式有以下3种。

  一是学院教育。这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较为系统、正规,有专职的机构和教师,有完整的教学规划和规定的课时。教学手段多样,既有传统的正面传授,也有通过各种交际活动和文娱活动的潜移默化,现代化的网络教育也被派上了用场。

  二是家庭教育。这是高职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基础空间,父母就是最原始的启蒙老师,家长青春期知识的多寡、教育方法的优劣、孩子的接受程度都将关系到最终教育的成败。

  三是同伴教育。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被高职院校广泛应用。

  下文通过对同伴教育的概念、优势、实施形式的解读,重点对同伴教育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二、同伴教育模式的解读

  (一)高职同伴教育的概念

  高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形式,就是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的相仿、性别的一致、生活经历的大致相同,或者因为其它原因而产生情谊,有着相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愿意共同分享有关青春期健康知识、行为举止的经验而成为的组合。同伴教育之所以可行,主因是在青春期敏感问题上同龄同性之间更乐于听取对方的意见,很容易建立起双方交流的通道。这个过程是在平和中进行的,不带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也就很容易被对方吸纳和接受,甚至引发双方的共鸣。所以,同伴教育是青春期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视。

  (二)同伴教育的优势所在

  同伴教育模式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没有的优势。首先,它不受时间、地点、空间和人数的制约,可以是两人的交谈,也可以是多人的讨论;可以在校舍里、场地中或者路途上;时间可长可短;话题毫无禁忌。其次,学习分享成本低,知识的获取广泛。在同伴教育中,对方总是把最深奥、最敏感的话题拿出来讨论,知识的分享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信息的分享和知识的索取更为经济实惠。再次,知识的可信度和深刻度更高。我们知道,院校的青春期健康教育体系决定了知识传授的范围,传递的信息内容受到一定的控制,深度和广度也因此受到制约。而同伴教育的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宽泛,更能深入该教育的主题部分,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传授过去,和专业教育比起来一点也不逊色。因为在这期间交流的知识更容易被人信任,对于某些行为进行模仿,同伴与受教育者的持续接触交流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正规教育的效果。

  三、同伴教育的实施

  同伴教育的形式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2种。

  一种是院校指导下的同伴教育,也叫“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院校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组织定期从学生中选拔一部分学生进行重点专业培训,组成一个咨询组织,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回到学生中去,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伙伴。也可以以某个圈子为单位,进行多人的对话和交流,范围在适应中不断扩大,最终采取正规教学的方式,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讲授,或者是集体讨论。这是过渡和结合的做法,同伴教育是过渡性质,只是桥梁和渠道。

  另外一种形式是纯粹的同伴教育,它不受任何人的指导和控制,只是在自然状况中进行着,一对一的传授是主要形式,话题更加敏感和深化,往往是在闺蜜中秘密进行。这种方式很隐秘,讨论的内容很宽泛,一般不允许外界的干预和进入。所以,纯粹的同伴教育如果不能和其他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应用,教育的效果很难控制,鱼龙混杂,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所以同伴教育只是健康教育的一种,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正面的主渠道,单纯依靠同伴教育往往适得其反,使后来的教育更加复杂和麻烦,先入为主会使其他的信息失去信任度。

  尤其是青春期健康教育中的性教育,同伴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最为必要,这个教育的特点是生理的、性心理的、性道德的,又是科学的、科技的。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的实施,就必须有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参与进来,同伴教育和其他形式相结合才会取得成效。

  四、模式效果分析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开展已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建立实施同伴教育的学生组织是效果的保障

  各院校都有同伴教育的学生组织,有的叫“青春期健康咨询委员会”,有的叫“同伴教育同学会”,叫法不一。其组织的核心成员,也就是“咨询员”队伍已经初步成熟,他们经过专家的培训成为该项教育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和热情带动着自己的伙伴,并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共同成长,快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当在同伴教育中遇到难题和突发事件而自己无法成功处理时,及时地和老师和教育机构取得联系,获得帮助。有的委员工作及时有效,得到了同学的信任,成为伙伴们的“最佳倾诉人”和好朋友,有什么问题都乐于向他(她)咨询和诉说。

  (二)同伴教育使师生沟通更加畅捷有效

  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间频繁的互动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变化和生理行为,防范于未然。这种同伴间的互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有力补充。它不同于相对滞后中后期正面健康教育,而是贯穿于整个青春期健康教学工作中,实时了解,步步推进,效果随时随地显现出来。

  (三)特殊情况由小老师同伴帮教效果更好

  有的学生对于青春期的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当生理反应加剧时束手无策,表现出焦虑、郁闷、惊慌和恐惧的状态。这时,教师就通过他的好友进行疏导工作,由于同伴间的信任和友好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和话题。教育实施者是经过培训的小老师,健康知识的传授在同龄间进行,沟通的形式又是平常的聊天和交谈,很容易被对方纳入,很快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了转变。

  尤其是在性健康方面,教师往往很难把知识讲得太深、太具体。而伙伴间的交流缺少了很多禁忌,沟通起来也是自然流畅。由于这些知识的传授和传播都是正规渠道获得的,其内容是健康的,教育是正面的,效果显著。

  实践证明,同伴教育模式在同学之间架起一座互助交往的桥梁,沟通更加自然有效。凝结在学生头脑里百思不得其解,又不便于公开咨询的青春期健康问题,尤其是有关性健康的问题,就在同伴的推心置腹的言谈中得到答案。当因为青春期的不慎产生压力时,同伴几句简单的宽慰话就能及时地化解,并在实质上得到友好的帮助。

  (四)激励机制和多样化的活动促进同伴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可以给与参与同伴教育的积极分子们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奖励的多少无关紧要,就是让他们感到社会和院校对自己工作的认同。要让他们广泛地参与院校组织的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和文体活动,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联系到更多的同学,扩展他们的知名度和工作范围,使同伴教育真正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同伴教育的模式中,效果的大小在于其影响力,在于最终有多少人加入。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同伴教育、互助教育中来,院校就要根据年轻人的特点,经常安排充满活力的户外活动,学生们就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共同成长、成为各自友好的同伴。

  【关键词】学前教育;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健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32-01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一般狭义理解为生理方面的健康,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强壮,没有疾病就是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水平、文化素养的提高,对健康标准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健康标准的认识从单一的生理方面发展到心理方面,认为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即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健康的范畴。作为学前卫生学教师,对学生肩负着教育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整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公德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如何把学前卫生学和健康教育融合、渗透,我通过多年的学前卫生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途径:

  一、利用教材渗透健康理念

  利用学前卫生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相关的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还可利用课后的“小资料”设计开放性课题,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完成课题的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如学习《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这节课,介绍细菌、病毒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开展微课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在幼教教学过程中如何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设计方案,拓展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健康不应仅仅存在于抽象概念和课本中,最终要存在于意识和行为上。

  二、结合季节特点、区域特点、社会热点渗透健康理念

  结合季节特点,针对疫情发展渗透健康教育。2017年冬季,流感爆发,我校每班都有近20%的学生得病。我们通过讲座、宣传板报向学生宣传流感的特点、传播途径及预防保健知识,并及时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每年春季,我校都会组织二年级学生到幼儿园见习,我利用学生见习的机会,让学生向各个幼儿园了解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辨识及预防的常用知识。

  三、结合学生青春期发育特点渗透健康理念

  幼师生在校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一些显著改变。我在课堂上针对幼师生实际出现的问题,在学习《生殖系统》一节时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从而提高幼师生青春期健康知识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的正常性和必然性;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积极倡导关爱生命、远离毒品,抵制网瘾,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

  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采取赏识与激励的方式,强化成功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另外,教师应熟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学生蹦一蹦可以够得到的问题,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教师还可以利用较难的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耐挫力训练,教师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当学生面临失败而又无助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生平,讲解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常此下去,可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