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影片以诗人高适的视角以追忆其好友李白和杜甫为主线而展开的故事。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共同奔赴长安的路上意外的相遇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互相鼓励、赏识和扶持几十年。这样的友情令人动容。实际上,我更多地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谁又不是年少有李太白的洒脱和烂漫,中年是想活成高适那样沉稳干练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可我们大多数却活成了像杜甫那样历经困难的落魄的样子。可不管到了什么年龄,似乎又有李白归来依旧是少年的感觉。李白的恣意潇洒或曲折艰难,高适的坚定前行和晚成大器不正?还有少时那个活泼可爱的杜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阿杜日后坎坷的一生,诗中无数次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但儿时的他却是那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可爱少年,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这些难道不是我这个年过半百之人自己故事吗?我为什么会喜欢《长安三万里》呢?听我娓娓道来。我的答案是:共情。

  一、真实的安史之乱里的李白、杜甫和王维

  当时的长安,开放,包容,充满着一种无限魔幻和美好的可能性,代表着神圣和繁华,代表着无数人实现心中远大抱负和理想的重要机遇等,吸引着无数青年才俊们不断走来。现如今西安的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大雁塔等还有当初大唐走过时留下的一些独特的痕迹,优雅、美丽,端庄大气,名不虚传。我也曾在此想到过大唐的盛景而流连忘返。

  公元742年,李白来到长安,在这里遇见了二位贵人。他通过一位朋友,献诗给玉真公主,也就是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喜欢诗文。他又呈上精选的诗册,去拜访了时任秘书监的贺知章。自古以来乃至今日,贵人都是那么金贵!贺知章读了《蜀道难》和《乌栖曲》后,大为赞叹,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漫长的等待,此后三年,李白在京城无所事事,不得不又一次怅然离京。

  四年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才终于将李白的诗篇寄送到玄宗面前。玄宗看后,惊为天人,宣李白觐见。皇上召见布衣,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你是个布衣,朕却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时常累积道义,又怎会这样呢?又问了一些事务话题,李白从容对答,言之有物。

  玄宗命他拟一篇诏书,李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龙颜甚悦,封为供奉翰林,日常陪着皇帝身边。此后,玄宗宴会娱乐,必命李白侍从,诗以载之,歌以咏之。

  李白才华确实是超人。你看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首清平调,赞美的是杨贵妃,撩拨的却是唐玄宗。

  但李白骨子里是狂放的,翰林院的沉闷与窠臼,始终与他格格不入。他整日与朋友们喝酒放纵,天子呼之也不朝。有一次,带着醉意起草诏书,还让高力士帮他脱靴子。高力士以为大耻,谗谤于玄宗。

  没过多久,玄宗赐给他一笔金子,把李白打发出了长安。

  

  李白四处走动,游山玩水。次年夏天,李白结识了杜甫。他还给杜甫写了,“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此后余生,杜甫都是李白的小迷弟,也就崇拜的粉丝。

  再说王维。王维一直是小编的心灵导师。其诗富有自然哲学的味道在我很小时候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公元715年,十四岁的王维来到长安,书画双绝,名动京城。十六岁,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天赋这种东西,真是无从言表,无上的绝妙,就这么随意从指尖唇边流走出来。小小年纪写出来的文字,便是旁人永生无法企及的高处。二十岁,时光正好的王维,在歧王宅里遇见了玉真公主。公主问,这人是谁。歧王说,是音乐人。公主说,来一首吧。王维独奏了一首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听痴了,歧王又帮着说,他诗写得更赞。

  王维自怀中掏出自己的诗集,有备而来!公主一看,更是惊骇。这不是我每天都在看的诗歌么,原来作者就是你啊?

  那天晚上,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用所有的智慧与热情折服了公主。

  终于,公主问道,你为什么不去参加科考?歧王抢答道,如果不能中头名,他就不去考了。

  公主看着王维,说,你去,我一定保举你。

  随后,果然第一名登第。中了进士后,辗转得到的官职是太乐丞,从八品下。

  上任几个月后,没想到受下属犯事牵连,这个变革的事情很著名,这也是小编佩服王维的思想和做事风格的原因之一。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往后的十几年,半官半隐。妻子去世了,也没有续弦。

  

  四十一岁,转为从七品上的左补阙。二十年过去了,王维仕途上的台阶,只不过跨上微小的一步。

  长安城破时,王维没有逃走。他不知道该逃到哪里,也找不到逃出去的意义。叛军大索长安,珠宝、牲畜、财物先被搜刮干净,然后是大唐的百官、宫女,安禄山全部都要搬走。

  听说名单里有王维,安禄山特意点名要送到洛阳。王维虽说只是给事中,但名气实在太多,这样的人才正好给大燕朝装点面门。王维无从反抗,跟着队伍默默地去了洛阳。王维被拘禁在离洛阳的菩提寺中,看着身边的同事或者从了,或者被虐杀。殉节是大义,非圣人难为之。

  

  艰难地苟活下去,是更多人的本能选择。王维不是圣人,不想去给叛军做官,但也不想被杀死。于是服毒弄哑了自己嗓子,又吃了泻药,秽溺不离者十月,把自己搞得又惨又脏。

  朋友裴迪来看他,给他讲了凝碧池边的一件惨事。一个叫雷海青的乐工,给安禄山演奏时,奋起用琵琶砸贼酋的头部。安禄山大怒,将他当场寸磔,凌迟处死。

  王维激愤无比,写下了一首《凝碧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他对裴迪说,请把这首诗带回去,带到长安。等到那一天,官军收复了洛阳,再见到我们这群旧臣时,希望能明白我们的心迹。

  因为这首诗,可以证明王维心中依旧有唐朝,是被迫当了安禄山的伪官,大唐皇帝还是英明的,其他被俘失去气节当伪官的大唐原官员都被杀了,唯独王维不但没被杀头,还生了官。随后迁侍御史,转库部员外郎。母亲去世,回家守丧三年。再回长安,拜吏部郎中,转给事中。五十多岁的年纪,正五品的官员,九品十八级里虽居中,但也是普通读书人的上限。

  

  与杜甫命运相连的就是安史之乱。杜甫这位中年人已经在长安熬了八年,依旧是穷苦潦倒,左支右绌。八年前,玄宗诏告天下,“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杜甫欣欣然赶到长安应试。按照惯例,本来是皇帝亲自监考,但杜甫参加的那一场,主考人换成了权相李林甫,皇帝莫名其妙地缺席了。

  李林甫精于权谋,一生都在走捷径,一路走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曾说过,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读书人看不起他,他更看不上读书人。李林甫作梗弄人,这场科考竟无一人中试,杜甫自然也是落第,又不好意思回老家,便留在帝都,做了个西漂。

  三年后,杜甫写了个《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于集贤院,等着李林甫给他考试,分配个官职。等了很久,等了句“送隶有司,参列选序”,且等着罢!

  

  麻烦的是,杜甫并非一个人在长安,妻子带着五个孩子陪着他,一家人吃穿用度,“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长安或许不能再呆下去了,杜甫一边到处找着饭辙,一边动着心思。是不是去某个节度使那里当个门客,如高适那样,不求富贵,至少能混口饱饭吃。他写了一封信给哥舒翰,一直等到秋天,都没有收到回复。又想着做节度使的幕僚,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心中便生了好多犹豫。

  公元754年,李林甫去世,玄宗起用了一位新的宰相,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这位宰相掌权后,把矛头对准一位边将,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一直有矛盾,一来是两人素来互相忌恨,二来也是皇帝权力平衡的结果,用杨国忠来制衡安禄山。如日中天的杨国忠,决心好好惩戒一把安禄山。杨国忠使出的法子便是,便是在皇帝耳边吹风,捏造安禄山要造反。

  最开始,皇帝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里。但说的次数多了,安禄山却是越来越紧张。帝王心思最是猜忌,尤其是玄宗,翻起脸来,六亲不认,一言不合,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能杀了。

  杨国忠接着清算安禄山的外围,朝中多位与他有关联的官员,或杀或贬,让安禄山元气大伤。

  玄宗下旨,让安禄山来长安,理由是约请他来参加其子安庆宗的婚礼。至此,皇帝与安禄山已然互相生疑。

  糖尿病晚期的安禄山,也没几天可活,索性放手一搏。当别人说你要反的时候,你能自保的最佳方式,便是真地反了。安史之乱正是开始!

  这年冬天,杜甫把妻子儿女送到了奉先。那里毕竟是乡下,用度少一些,又有妻子亲戚在此,可以帮忙照拂。杜甫则继续留在长安,等着朝廷的召唤。

  

  终于,第二年的十月,朝廷的任命来了,给了个河西尉,杜甫不愿为这微末官职折腰,不受。

  朝廷又改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东宫属官,从八品,杜甫勉强受之,毕竟是份薪水。履新之前,他动身回奉先省亲,才到家门口,便听到了哭声,家里断粮很久,一岁大的小儿子饿死了。悲愤之余,他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怨谁呢?庙堂的腐败,还是自身的无能?自己算是个官吏,体制中人,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百姓又是如何的凄惨?!忧虑和悲痛还未平息,杜甫听到一个更惊心的消息,渔阳动鼙鼓,边将犯长安,安禄山反了。

  无数的、或真或假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到了他的耳中。叛军主力攻下了洛阳,兵锋直指长安。高仙芝死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已然回撤。皇帝听信谗言,责怪高仙芝惧敌,下令斩了高仙芝。哥舒翰出击迎敌,大败被俘,潼关失守。长安陷落,玄宗仓皇逃离京师。马嵬坡兵变,杀杨国忠与杨贵妃。玄宗禅让,太子在宁夏灵武继位,是为肃宗。

  杜甫决定,带着家人北上,去灵武找肃宗。大道上游弋着叛军,一家人便在山间小路里跋涉,吃尽了苦头。最后,他不得不将家人安置在附近的鄜州羌村,自己独自上路。临走之前,他看着倚门送别的妻儿,心中大恸。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更不知道是否还能再见。没行多久,杜甫被叛军抓住了,押送到长安。

  跟他一起被关押的,还有王维。熬到了初冬,他居然逃出了长安,往西至凤翔,遇见了肃宗皇帝。战乱里喘息的小朝廷里,本分直言的杜甫显得极为不合时宜。皇帝厌烦了,让他回家省亲,走得远远的。本就思念家人到极致,回家也是挺好的,只是近乡情怯,他离家越近,心头越是恍惚。战乱四起,生灵涂炭,也不知道到了羌村,村子还在不在,家人还在不在。

  终于到家了,妻儿看见他生还,喜出望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依然觉得好似梦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从八月到十一月,杜甫在家里待了百来天。这几个月的一家团聚,是乱世里的最后一抹温情。

  安史之乱发生时,李白正在庐山,写了传唱千古的《望庐山瀑布》。玄宗逃出长安,狩猎成都,行至汉中郡,诏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开府江陵。

  

  五十七岁的李白听闻永王到了江南,壮心不已,毛遂自荐,入了李璘的幕府。热情洋溢地写了一组诗篇,是为《永王东巡歌》。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文人的夸张有时的确疯狂,李白发挥了无比的想象力,将永王比作了秦皇汉武。其时新皇为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肃宗并不愿意看到永王占据富庶的江淮,大唐主要的税赋来源,还是得拿在自己手中。

  下诏给永王,让他只身前往蜀地,永王不听。永王认为,天下大乱,江南完好,可以往前进一步,至少能割据一方。在朝廷看来,这就是谋反。

  唐肃宗封高适做淮南节度使,率军讨伐永王。李白最好的朋友,很快便平定了永王叛乱。

  李璘中箭而亡,李白受此牵连,在浔阳入狱。李白向高适求救,高适并没有相助。身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的高适,并非不重私情,只是因为其时情况太特殊,一旦出手,李白必死无疑。

  

  总之,安史之乱,凡八年,余波却百年。“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大唐自此从盛转衰。无数人的命运为之剧变,诗人们的境遇不过是其中几页。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不过是后人隔空的凭吊。乱世里,人命贱若蝼蚁,朝不保夕。诗人也是普通人,在苦难面前同样毫无抵抗之力。苦难无意义,没人愿意经历苦难。

  二、影片脉络—我的思路跟着感觉走

  唐代诗人们恐怕不会想到,那些曾经在课堂上因背诵他们诗篇而苦恼的人,如今会走进影院,欣赏他们的诗句。《长安三万里》的叙事并不复杂,以李白和高适两位诗人长达半生的交情为线索,串联起唐朝璀璨的文化气象以及由盛转衰的历史命运。特别之处在于,影片选择通过声名不算显赫的高适的眼睛来观察这一切,主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这是他们经过一系列推导后定下的策略。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堪称自己是谪仙人,从他的诗中我大多看到的是他的乐观豁达,洒脱自由,但是却没曾想他的一生也是经历了各种磨难与坎坷。以商人之子的身份去拜求推荐帖,各种被拒;父亲去世后,哥哥们吞并了他的那一份财产,一分钱不留给他,还把他赶出了家门,最后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生存和自己的理想,两次入赘;第一位夫人后离世;老年投靠叛军永王,被关起来,差点被杀,妻子离去。人生中的各种大起大落他都经历了,但是依然笑对人生,迎难而上,以诗为友,以酒为伴,寻仙问道,潇洒恣意。他的一首《将进酒》更是将剧情推向了高潮,绝美的画面、音乐、诗完美契合,直击人的灵魂。大鹏展翅,任意遨翔于天际间,无限豪迈之情跃然于眼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是激励了无数失意中的迷茫人,坚定了心中的那份笃定。结尾处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道出了老年的他历经万千磨难后一扫心中的阴霾,依然热爱生活,拥抱新生活的通透与明朗。但不管怎样,李白还是很有家底的,如果没有那么多钱,他哪有机会一掷千金,何以潇洒!

  比起李白,现阶段跟多的人喜欢高适。以前只知道他以其边塞诗著名,不曾想,写诗原来只是他的副业,他的人生才更丰富。就像是一本厚厚的耐人寻味的书,不禁想翻一遍又一遍。他这位在世间盘桓的高三十五,孤苦一人,半生飘零,在人间流浪,受尽各种冷眼和热嘲讽。面对自己命运的不公,少年天资平平、说话木讷的他从没有按下过放弃键和暂停键,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在梁园一次次不断打磨和修炼自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安史之乱后,他努力抓住机会,终将自己心中的“那团锦绣”在这样合适的机会“脱口而出”了。大器晚成,重情重义,信守承诺,机智勇敢,敏锐果敢,坚守正义,更有一副心系百姓、敢于担当的大将风范。

  高适的政治觉悟,高出李白无数。李白被其他友人营救,死罪免除,流放至夜郎。蹉跎五年后,死于当涂县。

  

  从他的身上,我仿佛了看到了自己的年少时的影子,同时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我勇敢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什么时候也不算晚,哪怕外面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也永远不要放弃。

  他的那份沉稳、善良、重情义,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他爱的人,原来是他给郭子仪写信不动声色地让他救了李白;原来是他在军中布置好了一切,伪装自己,诱敌深入,解救了长安;原来是做完这样一切后抽身而出,把一切的功劳归于同事严武等。他一直是幕后那个一声不吭,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人,犹如那支火红的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身边的人。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地崇拜这样一位英雄。

  

  注意这个画面,李白把船桨给扔了,试问他怎么靠岸呢?

  李白是唐朝诗人中的明珠,但作为主角直接呈现会令观众难以代入,其豪放不羁的性情和明艳夺目的才华离俗世太远,透过更贴近普通人视角的高适去观察他,更能展开叙述起伏。历史上的高适与李白私交甚笃,且性情沉稳内敛,在唐朝诗人中实现了最高的政治抱负,与李白形成鲜明对比。

  这部电影的口碑在后期迅速发酵中,我相信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中年人的共情。

  

  唐诗是这部电影宣发环节最直接最重要的卖点之一,可以吸引来暑期带孩子一起来观影的家长,还可以吸引那些历史文化爱好者,同时,追光动画的品牌凭借前几部动漫累积的口碑,想必也为电影口碑发酵吸引了足够多的种子用户。

  电影中,李白和高适为主线的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让成人尤其是工作多年的“职场老油条”,有更多的悲喜共情,从而引发这部分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和传播,这是口碑传播的第一主力。

  高适的父亲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高适自己却是一个有阅读障碍、读不进书的人,高适觉得自己不适合读书,所以从小会更加刻苦的练习高家枪法,希望和爷爷一样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李白和高适的第一次长安行,没有寻得机会,碰了一鼻子灰,在分别的时候,年轻的李白对高适说“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天”。

  借李白这句吉言,高适似乎受到了刺激,回到乡下老家梁园越发勤学苦练,不废武功,连钓鱼的时候都在练臂力,读书上也没有放弃,自己读不了文字,就跟着乡村孩子诵读诗词之后跟读。

  最终高适克服了阅读障碍,高适不仅读得进书,还开始尝试写诗,其边塞诗也小有成就,广为传诵。

  电影里后半段,人到中年四五十岁,李白和高适再次相扑比赛,李白和高适最明显的反差,倒不是相扑比赛高适终于赢过了李白,而是李白此时已中年发福大腹便便,高适还是一身腱子肉。

  高适和李白的结局也似乎在印证这些对比变化,保持学习,不废武功,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抓得住。高适并没有就此放弃行伍,后来加入边塞守卫军,凭借武功面试成为一个边塞运粮队的队长,一干就是十年。高适有自己核心追求的,都是基于自己会武功这个基础。一开始出入长安,高适本想凭借祖上取得的赫赫战功,通过他人内推举荐寻得机会,最后不得不认清,家道中落是不会有人帮忙的现实。

  不得不凭借自己身枪法为大人物表演,便于博得大人物的推荐,最后也没落得机会,就此回到家乡,更加的努力学习。然而后来高适却发现军中将领腐败不堪,队伍中的伙伴告诉他,这里没有属于的一番天地,高适便愤而离开边塞,并写下《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后来,高适不顾五六十岁的高龄,再次放下身段,从军中幕府做起,为哥舒翰做军事机要秘书,后来安史之乱来了,便抓住机会便发达起来。

  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李白就显得如此肆意随性而为。电影中,李白出身背景不好,为了入仕途,听了孟浩然的建议,就入赘前宰相的孙女,从此孩子不能姓李。后来李白诗写得好,广为传诵,最终获得了玄宗皇帝的赏识,成为了“供奉翰林”,这是李白的高光时刻。其实“供奉翰林”只是个虚职,首要职责是陪侍皇帝左右,给皇上写诗文娱乐。距离李白的抱负太远,李白只好在长安和长安的文人在酒馆里尽情喝酒写诗。

  官场不得意的李白决定不再“摧眉折腰事权贵”,被赏赐金归还乡后,开始寻仙问道,到紫极宫让道士为其授道箓,开启道士的职业生涯。

  对比看得出来李白的天真烂漫,如果不这样,可能这就不是诗仙李白了,也就成就不了这一伟大的诗人,而高适自从第一次从长安归来便明确了能实现他自身突破的内核:“武”。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为了逃避战乱,携全家老小隐居庐山。安史之乱后,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即位,他的弟弟永王趁机作乱。永王为了扩大他的政治影响力,感召李白负责宣传工作,误的一步,而高适恰恰相反,一跃成为朝廷大员,一举成为唐朝唯一被封侯拜将的诗人。

  政治极其幼稚的李白竟被说服了,还为了完成好宣传工作,李白为此还连作几首诗歌颂永王,这也成为他日后的叛乱的证据。

  

  或是急功近利,李白为了功名走错了他人生中最错而同期,高适却在向皇帝陈述分析如今的局势,他觉得永王一定战败,同年十二月,高适就被封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

  这看起来更像双主角的故事,导演邹靖却否认,“第一主角还是高适,只不过李白的光芒太亮了”。

  高适的成长变化占据了最完整的叙事,他在投身报国的路上遇到的人不只李白,还有哥舒翰、杜甫、裴十二等,在无数次的相遇和离别中,他逐渐蜕变成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影片想从一千多年前的故事中寻找的,与现代观众的共鸣点。历史上的高适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家族,直到安史之乱以后才大器晚成,确实是一个普通人勤勉奋斗的样本。资料记载,高适的父亲很早去世,他作为少孤长大,“年过四十尚躬耕”,直至五十才科考成功,之后从最小的县尉开始做起,最终达成“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的成就。

  “谪仙人“李白在影片中同样被拉入凡尘。他直奔长安想叩天子之门,却因商人家庭的出身被达官显贵拒之门外,科举与行卷(找人举荐)两条路都走不通。无奈之下,他蛰居在扬州,终日以饮酒作诗取乐。父亲去世后他被家族兄弟排挤,最终靠入赘豪门寻求依托。进入朝廷后却始终不受重用,并且在最关键的政治斗争中站错队,落得被发配夜郎的下场。片中诗仙的落魄令不少抱有浪漫想象的观众一时难以接受。

  “大家都很熟悉这些人的诗词,但不一定了解他们的人生。”导演谢君伟认为,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就是这部影片想要传递的氛围,寄托着创作者重新阐释历史人物的愿望——从最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下手,却不深入历史事件,而是将在时代中辗转飘零的人物命运作为核心。确定的历史已无多少探索空间,重要的是人物身处历史事件中的命运和心境。

  相比高适清晰的成长线,片中李白的复杂性耐人寻味。他向往自由,一生足迹遍布天下。但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寻求入世,多次希望进入朝廷建功立业,却“人至暮年,急中出错”。这种两面性是导演谢君伟被李白吸引的原因,也是影片创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出世、入世的不同想法贯穿他的一生,正是这种互相矛盾的追求,才让他的人生充满力量。”在谢君伟看来,李白的避世并不消极,而是深受纵横家赵蕤的影响,更多是为了追求功成身退的自由,所以细究起来并不矛盾,反而是李白纯真坦荡的表现。

  以吟诵古诗来塑造人物,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其中涉及到的古诗多达48首,不一定是为承担叙事的功能,有时仅为抒情或咏怀而存在。李白初次登场,高声呐喊“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胸中志向一览无余。初遇青年才俊崔颢的《黄鹤楼》,读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的满腔自信第一次被挫败。声名远播时锋芒毕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了晚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对从小学习古诗的中国观众来说,这些密集出现的诗篇促成了对人物的理解,能迅速推动观影时情感的投入。不少人都表达了近似的感受——那些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诗句,都在此刻突然击中了自己。

  

  占比不少的诗篇铺陈,加上横跨几十年的故事线,以及出场众多的人物——在李白和高适两位主角之外,一连串青史留名的人物也相继登场,杜甫、王维、孟浩然、贺知章、郭子仪、哥舒翰……厚重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最终将影片时长拓展至168分钟,创下影史最长动画电影的纪录。对两位导演来说,要从繁杂的元素中确立简洁的叙事并非易事。他们的做法是着重呈现李白和高适在逐梦长安过程中的起落沉浮,他们从青年到老年的变与不变,一个繁盛的时代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落幕。然而速写式的人生悲歌在这168分钟里却略显仓促,人物的内心世界依然如同隔着一层迷雾,这成为令不少观众感到遗憾的地方。

  唐朝的繁荣昌盛抚育出充满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李太白,安史之乱带来动荡,唐朝的由盛而衰,衰败为高适带来了上位的机遇。

  电影里,安史之乱中,高适跟着大将哥舒翰守卫潼关,面对叛乱敌军进攻,哥舒翰在高适的搀扶下,带着病躯站在城墙上,哥舒翰感叹自己要是再年轻一些就好了。要是哥舒翰在年轻十几岁,之后也就没高适什么事情了。

  电影里最终面对叛军的进攻,哥舒翰和高适骑马冲向敌军,一路杀敌,哥舒翰被叛军拦下战死沙场。

  史书记载,战败高适逃出到长安,拜见玄宗说明潼关战败详情,玄宗赞扬他,不久升职为侍御史。后来,永王叛乱,高适陈述分析永王一定战败,玄宗对他的分析很赞赏,就封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

  高适最终打败永王,而在被擒的永王幕僚里就有李白,李白在被求情之后流放夜郎。

  世人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迈昂扬之气顿生;世人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能体悟他狂放潇洒的人生态度。

  前段一个一个的十年,是意气风发,是志得意满,哪怕到了落魄的时候,到了消极避世的时候,也是将进酒,杯莫停!电影在此到了高潮,对于动画对于将进酒片段的表现力,是极具感染力的,李白引领众人的精神骑鹤遨游,直达天宫,也引领了我的精神。醉生梦死之间,谁不想有一个李白这种朋友呢!

  但表面上是将进酒,实际却是行路难。李白为什么?为什么放浪形骸,为什么甘心入赘,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为什么入侍翰林,为什么避世修道,最终又为什么落得被贬夜郎。因为行路难。

  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热闹的情节,到最后收尾的时候,都成了唏嘘。就仿佛那种历尽千帆,尝遍苦难,到最后仍然不达心中所向的感觉。当命运的最终告诉你什么也没实现的时候,胸中反而只剩下他的遗憾,他所没写的遗憾。有时候就是这样,过程越是喧嚣,结局反而寂寥。

  在群星璀灿的盛唐诗人中,高适算不上最耀眼的,却是唯一封侯的诗人。春秋时期的叔孙豹论“三不朽”,将立功置于立言之前,因而自古以来,建功立业便成为士人的最高理想,身处承平年代的盛唐诗人更是如此,无不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在开元、天宝诗人中,李白自诩心雄万夫却落魄以殁,杜甫盼望致君尧舜却穷困至死,而高适却从一个低微的文士致身通显,实现了在当时人眼中最为成功的人生。

  和李白相比,高适赢在哪里?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底,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叛军直逼大唐都城长安。唐军将领封常清一路败北,并建议驻守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的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但很快,封常清、高仙芝都被唐玄宗斩杀于潼关军中。

  岑参是和高适齐名的唐朝另一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两次出入西域,第一次,加入高仙芝幕府,为掌书记,第二次入封常清幕府,为判官,苏轼远祖苏味道更早入西域,为裴行俭掌书记,西征突厥,并一路打到碎叶,相传李白就出生于碎叶,后来,吐蕃崛起,唐军撤出中亚,大批中原人随军撤离,不知道其中是否就有幼年的李白。

  接替封常清和高仙芝,驻守潼关的,是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陇右、河西节度使驻守青海、甘肃,河西意在阻隔突厥与吐蕃,而陇右主要是为了防范吐蕃。

  天宝十一载,也就是“安史之乱”前三年左右,高适加入哥舒翰幕府,为掌书记,这一年,高适大概五十二岁,不仅如此,高适祖父曾为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封平原郡开国公,所以,并非如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看起来毫无背景的样子。

  高适随哥舒翰率领的陇右、河西军一起开赴潼关御敌,哥舒翰建议唐军应坚守潼关,将叛军阻绝在潼关一线,如此,可保关中无虞,与此同时,原朔方(驻守今宁夏银川一带)节度使、副郭子仪、李光弼则迅速从山西东出河北井陉,奔袭安禄山后方大本营范阳(今北京一带),让安禄山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同样,哥舒翰、郭子仪英雄所见略同,无疑是最佳战略,可惜的是,哥舒翰以反间计,迫使朝廷诛杀了户部尚书安思顺,很快,又借故矫杀杨国忠心腹杜乾运,意外卷入皇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和宰相杨国忠的权力之争,并倾向于太子一党,因此,成为杨国忠的眼中钉,而杨国忠要想阻止皇太子势力扩张,唯一的可能就是迅速剿灭叛乱,平定局势,进而削夺哥舒翰兵权,也就等于间接削弱皇太子势力,于是,说服唐玄宗,迫使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一败涂地。

  和高适一起入哥舒翰幕府的,还有严武、吕諲,后来,杜甫流落成都,主要就是依附严武,接受严武的周济,吕諲是三人中混得最好的,肃宗乾元二年(759),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四年,吕諲做了宰相。

  毫无疑问,作为哥舒翰幕僚,高适、严武、吕諲也自然被视为皇太子一党,由此,当皇太子在灵武即位,高适、严武、吕諲相继得到重用,可见,相较于李白最后失身永王璘,并一再为杨国忠歌功颂德,高适站在了更有前途的队伍里。

  所以,苏轼都认为,“李太白,狂士也,又尝失节于永王璘,此岂济世之人哉。”

  故事结尾,当高适说出“诗在,长安就在”,影片的立意才随之清晰。“长安,是理想和精神的代名词。”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人,还是身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都需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在困境中坚定自己的选择。

  三、中年人的共情—人生三种境界

  回想初高中课堂上老师教李白的诗,最引起我兴趣的便是,在正式解读诗词之前,语文老师都会像讲故事一样讲一下诗人作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境遇。而当时,只觉得老师的讲的故事有趣,并没有明白其中暗藏的滋味。

  现如今,人到中年,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到李白和高适的人生的起起伏伏、人生的各种变故和滋味,各种想法和联想随之顿时涌上心头,一开始还不明确这到底是什么。猛然觉得中年人的共情所在,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李白,还是高适,什么“人生际遇和国家命运前途息息相关”?什么“保持学习,不废武功”?什么“不通则变,但内核要稳”?什么“抓住关键局点,不出错”?

  "我没有李白洒脱,也没有李白的才华横溢。我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人物。"电影《长安三万里》高适的这句台词,深深刺痛我心。有些人,生来就在泥淖里摸爬滚打,拼尽全力只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有些人,生来就含着金汤匙,可以乘坐私人飞机,可以选择全世界顶尖学府。

  “难道普通人一生的努力,抵不过权贵的一句话吗?”答案是残酷的。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们也无需抱怨,保持清醒,做好自己就好。做事如高适,做人如李白,自洽如裴十二,无疑是一种卓越的人生智慧。

  

  1.做事如高适

  晚年受功封爵的高适,中青年却一路坎坷。年轻时的高适,怀着满腔热血,一心报效国家。安葬完父亲后,高适急切的想直奔长安,直叩天子门。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初入长安的高适遭遇了种种挫折和冷遇。家族声望的衰败让他在门阀等级中备受嘲笑,甚至被门阀的仆人将觐见信狠狠地扔在地上,咣当、干净利索地把门关上,且仆人嘴上还说着瞧不起人的话语。

  高适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待在长安,另想办法。迫于无奈,在祁王的安排下,上战场杀敌的高家枪法却被用在长安舞宴台上耍杂,以讨玉真公主的欢心。可玉真公主并不懂得什么枪法,并未注意到他。这次的尝试对高适来说是一次失败的教训。

  面对挫折,高适既没有怨怼自己,也没有抱怨当初的选择。而是选择回到梁园,自我反省,开始勤练剑法,苦心学诗文,不断磨砺自己的才华。十年时光转瞬即逝,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修炼,高适的才华终于得以开花结果。他从最初读不懂诗文到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诗人,创作了《燕歌行》等优美篇章。他的诗文渐渐被人所知,逐渐得到了赏识。

  与李白的十年之约过后,高适终于开始肆意地喝酒,接受自己是世间人,不必追求仙逝天上,而是在人间闯荡。高适开始接受自己命运中的局限性,他知道自己无法亲自上战场杀敌,也无法得到祖先般的荣耀,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纸上用笔杀敌,展现自己的才华。

  他成为一名哥舒翰帐下的文人笔客,但他并不气馁,而是一直在筹备、成长,面对国家的风雨。接受无常是智慧的开始,放下执着是智慧的归宿。最终,高适迎来了自己的机遇。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成为第一个拥有爵位的诗人,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掌管三镇。

  在面对与当年哥舒翰相似的“石堡城”危机时,他用智慧指引着云山城,成功地化解了危机。虽然功劳归于严武,但高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高适的坚韧、自我反省和奋斗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中会有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并不是永恒的,只要我们保持勇往直前的态度,不畏艰险,积极面对人生,迎接机遇,我们同样可以在命运的荆棘中获得辉煌。

  我们和高适一样,是普通人,没有出众的才华,没有华丽的世家,只是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奋斗着。

  然而做事情并不需要非得惊世骇俗,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做到最好。不必过于苛求完美,而是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在做事中不断磨炼自己,不断进步。

  

  2.做人如李白

  漆黑暗夜,只有一盏烛光,但只要烛光在,全世界的黑暗就不能影响这支蜡烛的光辉。

  这光对李白来说,象征着对生活永恒的热爱和希望。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热情。影片中他那爽朗的笑声至今萦绕在我的心间。

  李白一生才华出众、放荡不羁,心怀报国之志,但最终也未实现报国的愿望。

  李白出身商贾,无缘参加科举考试,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年幼时,他随父到江油县,15岁已有诗赋多首。25岁时,李白离开了蜀地,他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

  在漫游的过程中,26岁的李白途经渝州,去拜访李邕,在当时,这位权贵是个声名显赫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然而,因李白的不拘小节,却引起了他的不满,这位恃才傲物之人当即对李白进行了一番教训,颇带轻视之意。

  李白随后用诗歌《上李邕》进行反击。

  在年少轻狂时,李白自视甚高,相信自己的才华可以媲美万千交友和亿万情义,但在权贵看来却微不足道。

  然而,李白的报国之心依旧不灭。回到扬州后,他决心继续磨砺名声,希望终有一日能实现报国之心。

  天宝元年,李白在玉真公主、贺知章等人的推荐下,被召入长安作为翰林供奉。然而,李白生性放荡,纵酒狂歌,桀骜不驯,与权贵不和,最终遭受排挤,赐金被免职。

  李白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晚年依然怀着报国的渴望。在江陵投身永王李璘名下,却因“叛逆”的罪名被流放到夜郎。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这可谓是李白一生对实现报国之心的真实写照,他始终保持乐观,心中永存希望,正是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就了一代诗人谪仙人。

  报国的理想未能实现,但他的诗歌却流传千古。

  林清玄曾言:“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生活不必刻板拘束,敢于追求内心真实的自己,以乐观的心态用心去感受世界,用心中的那盏烛光,照亮整个世界,活出自己的风采。

  就如李白一样,无论困境与挫折,都坚持着内心的热爱与希望,永远不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3.自洽如裴十二

  纵有一身才华,也要顺遂时机,若时机不顺,也要学会自洽,与自我和谐相处。

  裴十二,是那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她的生命如同一幅独特的画卷,绘满了坎坷与光辉。

  影片中的裴十二,武艺不输高适,文学上也不弱于李白。在裴家所有子女中,唯有她深得裴家剑术真传,本应该是惊艳绝伦的一生,然而她却是个女子,注定她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施展。

  虽出身名门,但她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封建社会的压力与束缚,让她的才华在无数个历史长河中黯然失色,如一朵被遗忘的花朵。

  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裴十二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接受现实。与李白在扬州城里逍遥自在,为何不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肆意妄为地生活呢?

  只有自洽的活法,没有正当的活法。

  裴十二懂得在逆境中自洽,用内心的平静应对命运的坎坷。她放下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选择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自我和谐,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内心坚定的女性。

  她的人生之路或许并不如她所愿,但她却选择了接受自己的命运,并从容面对。这种自洽的生活态度让她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着自我,毫不动摇。

  她懂得珍惜内心的平静,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而是以真诚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正如《盗墓笔记》中所说:“我喜欢自己的朋友每个人都是自洽的,不需要我什么,我也不需要他什么。每个人行动的理由都是来自于自己坚定的内心。”

  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秉持自洽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在逆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而不是追逐外在的虚荣。幸福不一定只存在于名利权势之中,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安宁和对人生的认知。

  只有在自洽中,我们才能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人生的迷茫中,裴十二的坚持与自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途。让我们铭记她的坚韧,学习她的自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束光芒。

  四、结语

  人生是一场多彩的旅程,而非追求无尽的完美。在《长安三万里》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生活态度。高适的坚韧,李白的洒脱,裴十二的自洽,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各种挑战和选择。我们无法左右一切,但可以选择坚守内心的信念,用勇敢与智慧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找到生命中的意义与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真实的自己,那就是最卓越的人生智慧。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追求怎样的梦想,做好自己,就是最完美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怀揣着这份领悟,继续向前,勇往直前,用自洽的态度去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充实的人生。

  在这个多彩的旅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坎坷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感恩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感谢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与故事。让我们在每一个拐角,都保持着心怀感恩的心态,把握当下,活出精彩的自己。

  

  最美好的生命体验,莫过于用真诚与勇敢,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和幸福。让我们紧握着这份智慧,迈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每一个平凡的坚守着自己内心和掌握着自己人生节奏的人其实也是自己心中的的英雄。即使一路上没有鲜花和掌声,也要真实勇敢地做自己,大胆挑战全新的自己。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素笔经铅华,素笺悟浮生。删繁从简,精简人生,做个简单的快乐人,自己掌握人生的舞曲和节奏,舞出那个自信又光芒的自己! 发布于: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