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十篇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1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书评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分类号]G2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的建设和飞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信息成为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也成为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征,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是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简称“三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从文献单元深入到信息单元,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转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邱均平教授是我国率先开展“三计学”教学与研究的著名计量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文献计量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1988年,邱均平教授编著的《文献计量学》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首次从理论、方法和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文献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文献计量学经典著作之一,受到学术界同行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它不仅被多所高校采用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核心教材,而且被引率至今一直名列前茅。之后,邱均平先生又开展了大量有关“三计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形成了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普及,给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文献计量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这一新形势、新趋势和新课题,邱均平教授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2000年~2001年,邱均平教授以“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为题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造成了巨大反响,被引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开展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必看的经典系列文章。2007年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邱均平教授的《信息计量学》一书。这是邱均平教授长期从事“三计学”教学与研究的结晶,是反映网络信息时代“三计学”发展特征,面向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与研究现实需要的产物。该书是作者敏锐地站在时代和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国内外信息计量学发展动向,精心研究而成的最新成果。也是作者20余年来从事“三计学”问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综合集成之作,同时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信息管理类核心教材”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 《信息计量学》是时展和现实需要的产物

  文献计量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与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高潮,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迭出。1969年,英国计算中心的普里查德(A.Pritchard)开创性地提出了“文献计量学”这一名词,文献计量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于是出现了以信息单元、情报单元和知识单元为计量对象的“信息计量学”或称“情报计量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数字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并出现了以网络信息和数据为计量对象的“网络信息计量学”或称“网络计量学”(Webmetrics)。

  虽然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文献计量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文献计量学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尚未得到有效更新,反映信息计量研究的、系统的、新的教材还没有,现有的几本文献计量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已经陈旧过时,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文献计量正在向信息计量方向发展,信息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规律。迫切需要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去解决、去寻求新的正确答案。信息计量学正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大背景下,随着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及时出版正是网络信息时代满足“三计学”研究、发展和现实需要的应时之作,同时也是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其深厚的研究基础,全新的研究视角,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内容,广泛的应用实例,反映和集成了国内外信息计量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必将成为信息计量学发展中的新标志和新里程碑。该书重点突出了“信息、网络和应用”三大主题,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三计学”的主旋律。

  2 《信息计量学》反映了“三计学”研究的交叉与融合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和科学学领域相继出现了三个类似的术语:Bibliomet―tics、Scientometrics和Informetrics,分别代表着3个十分相似的定量性的分支学科,即“三计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和推动,“三计学”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进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承认。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但三者的起源相同,并且享有共同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因此学术界习惯于将它们统称为“三计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三门计量学的不断拓展,它们之间出现了合流的趋势,还产生了共同的国际学术组织――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国际学会(Intemational Society forSeientometries and Informetrics,ISSI)。但由于“三计学”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事实上的相互独立的研究状态,很少有学者出于共同的研究目的,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展开研究。《信息计量学》首次从“三计学”的共同研究基础出发,在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框架下,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开研究,反映了“三计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书中,作者从起源、发展、研究对象和目的等方面对“三计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详细论述其共同原理、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展示了“三计学”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这无疑是“三计学”研究中的一场精彩的演绎,展现了“三计学”的无穷魅力。

  信息计量学跨越了学科的边界,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科学学等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或一种研究方法。印度情报学家雷坚(Rajan)把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目的系统阐述为:为研究和发展;为决策和规划;为组织机构,科研项目、计划和各种活动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也认为: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是迄今计量学科中语义最广泛最深奥的一个术语,将作为包罗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个全称术语。可见,在“信息计量学”这一统称术语和共同框架下整合“三计学”研究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正是这一趋势的真实反映,不仅在国内是首例,而且走在世界前列。

  3 《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计量学发展的逻辑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书目计量学一文献计量学一科学计量学一信息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础,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继承、拓展与延伸。《信息计量学》也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修改、补充、更新和扩展而成的,讨论的重点也主要是文献信息的计量问题。书中的文献信息增长规律、文献信息老化规律、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引文分析法和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等基础上保留了文献计量学经典定律和方法的原貌。但信息计量学不限于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其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应用远远大于两者。《信息计量学》将文献、信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五个重要特征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发展与创新。从信息的计量单元来看,信息计量学已不仅仅停留在以篇、册、卷、本等为单位的文献单元的计量上,而是开始深入到文献的内部,对知识单元和文献的相关信息特征进行计量研究,如题名、著者、机构、主题词、关键词、词频、知识项、引文信息、出版者、日期、语言、格式、基金等信息单元。正因为如此,信息计量方法和复杂程度远远大于文献计量和科学计量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在飞速发展,包括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范围都在不断拓宽,并且出现了4个值得关注的趋势:①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②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合流趋势;③文献计量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成为重要发展方向;④日益重视文献计量学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科学评价、科技管理和决策等中的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因特网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文献计量学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网上信息计量学(Cybermetrics),或称网络信息计量学。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出现表明文献计量学又有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的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反映和吸收了国内外“三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对以上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重点论述和讨论。如该书的11、12、13、14章集中论述了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信息计量学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等新方法、新领域。这也正是该书对“三计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之处,同时也是《信息计量学》一书的亮点之一,令人耳目一新。

  4 《信息计量学》是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高度结晶

  《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积累过程,是作者长期从事信息计量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高度结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作者就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三计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于1983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本科课程,同时编著了同名教材《文献计量学》,于1988年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20年来该书一直成为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学科专业争相采用的重要核心教材,被引率也一直高居前列,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著名情报学家杨沛霆如此评价该书,认为《文献计量学》一书“无疑是对我国情报学研究和情报学教育的积极贡献,具有开创性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开设“文献计量学”本科课程的基础上,作者又先后指导和培养了多名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增设了“信息资源计量研究”硕士生方向和“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博士生专业方向,并先后以“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网络计量学研究”和“网络信息资源计量研究”等为题主讲了多年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在20多年的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信息资料以及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为《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和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既是作者在文献计量学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延续与扩展,也是发展与创新。没有多年来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不会有《信息计量学》一书的诞生。从1999年《信息计量学》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到今天《信息计量学》一书的面世,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5 《信息计量学》体现了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2

  >> 论中学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利用 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论公共政策解读中的冲突与整合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整合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 论档案利用与档案传播的整合 论新闻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小学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现状 农村小学信息科技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 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整合策略分析 论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 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度的整合 论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整合 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论中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 论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9-15.

  [2] 百度百科:公共信息[EB/OL].

  http:///link?url=YxxIHKpdqpC-7lbXj0Clg-2FU4iEPJOqidoz7qAW-00QiMXdc9N8zpCdZgLLjq-u,2013-09-15.

  [3]杨功元等.新疆涉农信息数据标准研究与制定[J].农业网络信息,2012(6):94-97 .

  [4] 于群.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2(3):18-21.

  [5] 张文惠.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的策略探析[J].现代情报,2007(2):47-49.

  [6] 刘援军. 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对策[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40(2):48-51.

  [7] 李祖培. 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网站用户行为分析及启示——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例[J]. [8]大众科技,2012,14(8):44-47,10.

  [9]鲁淑艳.信息直通车打造农村信息化的“广东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10(7):36-38.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哲学:科学与人文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40-04

  作者简介:马兰(1975-),女,广东台山人,哲学博士,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当代科学研究有一个新动向,就是越来越重视对生命世界及意识问题的探索,原来只在哲学范围内对意识、行为、知识和规范的探讨,逐步纳入到科学的研究领域内,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可能。尤其是上世纪末启动的人类脑计划项目加强了对人类大脑的理解,将大脑与人类行为密切联系,探索人的情感、认知、记忆、甚至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其中的核心技术便是脑成像及脑-计算机接口技术。对脑图像信息提取、处理、识别、解码计算读取凸显了以计算思维为特征,以生命网络、社会网络、神经网络为研究目标的计算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尤其是生物信息学和整个计算机革命等方面的巨大成功。而这些科学的核心概念便是信息,信息理论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这种范式的转换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需要,正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文化与生活。

  一、信息化生存与信息哲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20世纪90年代,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极具诱惑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世界。现在,这一切已经几乎全部成为现实,并且以超出他想象的速度前进。

  信息化生存被看成是现代社会区别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无不渗透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如果说农业革命带给人们的是丰富的食物,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是充足的商品,那么现代的信息革命带来的则是大量的信息和畅通的交流。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并不亚于任何人类的伟大发明,电脑网络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把人从现实世界带到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海量的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被收集、存储和分析。互联网使我们能够随时看到文化动态、公众舆论、政治事件、商务消息,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来越多的人手中。人们正在享受信息革命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交通、医疗、金融、教育领域中的众多技术要依赖于微处理器来进行操作,众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所需的基础设施也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技术已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经济而又高效的解决许多复杂社会问题的方法,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社区管理、电子健康医疗等。今天的现代文明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的生存方式独领,迅猛发展,“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与信息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视为一个工件,或是视为人类实现其目标和成果的工具。信息技术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侵入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当人们要实现某种目的,信息技术就会实现某种影响力,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和方式方法。美国科学院列出的21世纪的重大挑战的工程——医疗信息科学、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脑研究工程,几乎都是信息科学与其它领域的交叉学科。在整个21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将与生物、纳米、认知等科学技术交织在一起,向各个行业渗透,能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要素。不仅如此,信息作为最重要的资产成为不同组织和个人争夺聚集的对象,脱颖而出的信息网络成为权力、财富和智慧的象征。技术决定论观点认为,互联网的开放式和非层次结构或多或少也可以导致运用它的社会变得更开放,人的自由度无限增大,以致在网络世界里“你想怎样就怎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但依赖计算机延伸了自己的脑力,使人类生存能力得到了飞跃,并且创造了虚拟生存的方式。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电脑,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信息社会的权力话语为当今世界产生了弥漫性的影响。海德格尔早就将技术作为批判的对象,阿尔伯特伯格曼认为技术是一种表现的态度,现象学家认为技术体现的是与人类关系的现象。但是。作为人类实现其成果与目标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不应当只被塑造成为实现权力话语的工具,这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不利于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中,任何人都有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的机会和权力。在一个包容性的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是人们具有获得信息、思想和知识的自由与能力,消除获取经济、社会、政治、卫生、文化、教育和科技信息方面存在的障碍,加强公用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所有人均能有平等的机会普遍获取科技知识、创造和传播科技信息。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宣言》中指出,未来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要使个体、社区和所有阶层人们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社会范围内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信息社会,使其成为人人能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工具。包容性信息社会使信息技术成为21世纪现实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有力的工具,信息科学技术会成为满足人们生活与文化需求的主业。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将先在的生存态度转向了现存的世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更具智慧更理想的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一旦技术上允许,世界就会以特别的方式呈现,作为人存在的意义与行为的表征。

  信息化生存将信息技术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信息技术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成分、一个成员、一个要素,或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系统中一个要素的改变尤其是一个重要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要素或是整个系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中,机械代替人的体力,制造业是主导产业,大量生产耐用品,现代工厂作为物质生产的中心,是整个工业社会结构中的象征。而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代替人的脑力,以知识产业为主导,大量生产知识和信息,信息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信息公用事业成为社会基本结构和象征,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渗透式的,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服务全社会为价值目标,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今天,我们把智能手机挂在腰间,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上网冲浪成为社会生活中常态,甚至我们的大脑也可以被扫描成图像信息交给技术去处理,这种围绕信息而进行的技术革命,根本性的影响了我们的出生、学习、工作、生产、消费、梦想甚至死亡的方式。通常人们没有考虑到这项技术产生的复杂因素,而当今的社会已然处于信息开发和设计的复杂进程中。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似乎有很多其他选择可以排除这种技术的出现。比如文化、政治或是经济因素。如人文主义者以侵犯人的自由为理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技术,对现代技术进行反思与批判。但这些批判并没有考虑到技术本身已是复杂和微妙的社会进程的成果,不单是某种文化或是政治力量完全能主宰的,而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一种方式,信息化生存已将信息技术深刻镶嵌入社会结构体系中,作为一种无法退去的浪潮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

  信息化生存将人的意识、情感和道德信息化。从信息的角度考察人的认识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主流,当然这也得益于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认为能发现与人的意志、情感、品质、道德等相关的大脑物质的态度不再停留在哲学层面的争论。实证的突破性的科学成果不断涌现。获得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磁共振成像以及以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吸收并整合了信息技术在内的不同技术,在获取、编译、传输、变换、存取、加工、创造、控制图像信息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科学家通过脑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人体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图像信息,对人的情感、意识和道德决策进行更全面的人工机器的模拟和计算,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在实践层面上,神经科学家已经能够做到用脑扫描的方式进行心理检查、提高人的注意力、增强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但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发展到用大脑器官、肢体来交流意义,实行大脑对话,而只能借助感觉器官、肢体来交流大脑劳动的结果。于是,人脑的内部信息必须由外部表达才能被感知,因此作为信息化存在的人也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口]通过信息理解人的意识、情感甚至道德与大脑物质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生存通过编织一种共同的信息符号描述、模拟、控制人的认知状态,趋向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代替人的脑力,成了一种迫切的文化需要。

  二、信息哲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哲学

  信息哲学是在反思信息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一方面以人文学者对技术的批判为路径,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以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批判,认为技术遮蔽人的自由,会给人类带来危机;另一方面则是科学领域内建设性的发展,以人工智能、逻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等意向性科学的发展提出的哲学问题而向前推进。

  信息哲学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目前对它的称谓还没有统一的专门术语,信息哲学、计算机哲学、网络哲学、数字哲学、人工智能哲学、计算机伦理、计算机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定义实际上具有同等层次的意义。总的来说,“计算机哲学”和“信息哲学”使用得更广泛,“信息”术语倾向于信息系统,“计算机”与“计算”一词涵义相同,计算机科学是作为交叉科学出现的最常用的术语,它应用了数学及3D建模可视化和计算机模拟方式,高效处理大型数据集。但数据并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的源泉。

  从目前学界的术语使用情况看,信息哲学似乎涉及到更宽广的领域,包括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科学方面,有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信息哲学与当代新兴的生命哲学、工程哲学一样,有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只谈论本体论与认识论要素的特点,还包涵着价值论的研究,如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等应用伦理学方面的内容。信息哲学已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目前。信息哲学在本体论方面关注的是“信息转向”(information turn),即追问信息的基础性地位,探讨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信息?这个问题在不同的领域和时期答案不尽相同。在20世纪初维纳较早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把信息比作负熵,这种实用主义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科学的方法,供人们在经验层面理解信息。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操作存储数字实现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的问题首先得到探讨,20世纪50年代,生命科学中的信息证明了遗传特性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数字代码生成的。信息代表着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一词是从可以测量的科学知识中转化来的代名词,如在物理学、生物学中可以认为,信息是对行为的通知,从发出到接收通知的接收器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并确定信息。现代通信理论则是决定信息如何传递与接受的数学式的量化通讯。当从哲学上谈论信息的本质时,维纳强调了信息不同于物质的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也给哲学家提出了新的命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作为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开始得到哲学界的承认,“信息”逐渐成为哲学的一个独特话题,其核心思想通常是来自哲学家达米特(Duramett)的观点。达米特认为信息是比知识更基础的概念,知识代表所有人类保存的信息创造,包括人类头脑中的信息与各种书籍及网络提供的信息。我国较早对信息哲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邬煜教授认为。从信息的存在方式来看,信息不是一个具体的直接物质存在形式,信息是在表征、表现、外化、显示事物及其特征的意义上构成自身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层次上。信息被视作为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是世界的本质和说明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超出了物质或意识的本体。

  信息哲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哲学。根据西方信息哲学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哲学家F.弗洛里迪(Floridi)的定义,信息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学科,涉及到信息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包括它的计算和流程,以及信息理论的应用和计算机方法中的哲学问题。佛洛里迪的定义十分广泛,包括了信息理论与哲学问题。2002年,佛罗里迪在《什么是信息哲学?》一书中以人工智能哲学命名了还不成熟的信息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目标是理解人和机器中基本智能的计算原则,发展以信息和数据作为计算的基础,与人沟通、感知并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刘刚认为,信息的科学研究不仅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信息理论的哲学方法,还为信息社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论证,形成了与其他哲学分支并立的新的理论体系,引导并规范着信息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信息哲学将信息的某种形式或关联现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力求探索其在人类文化和一切领域中的极限功能,以及穷尽其认识论、价值论甚至本体论意义,由此导致的是一种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使得以信息作为本体出现时。可能引起我们眼中世界图景的巨大变化,甚至导致一个物质的世界完全变成了一个信息的世界。美国学者亚当斯(Fred Adams)和瑞典学者斯莫克维奇(Gordana Dodig-Cmkovic)指出了科学哲学的范式正走向信息哲学。邬煜教授认为,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的哲学理论的层次,是对信息问题的哲学方面的考察,是对信息概念和信息原理的哲学层次的概括,诸如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信息的质和量的哲学表述,以及信息作为一种普遍化的存在形式、认识方式、价值尺度、进化原则的一般性理论等等,都是信息哲学所应考察的方面。信息哲学本身又可以包括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方法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等诸多哲学领域方面,并且这些领域方面还可以再包括若干个子项分支哲学学科。

  在认识论层面,信息哲学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对机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与意义概念的探讨。如:机器能思考吗?机器有自我意识吗?机器有灵魂吗?研究以主客体关系为主线,运用信息的观点和方法对回答基本上是针锋相对的,对问题的解答形成了各种争论,争论在很多形式上具有启发性,并揭示了问题的重要性。大量数理逻辑的结果显示机器的能力还是有限度的,著名的哥德尔理论表明了在任何充分有力的逻辑系统中确切阐述的陈述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除非系统本身不一致。哥德尔定理证明了任何特殊机器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它只是说明了应用于人类智力的限制作为规则既不完备也不一致。此外,还有更多实用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诸如,机器的设计通过图灵测试了吗?机器能创造专家承认的天才式的人工作品吗?如作曲美妙的音乐、写诗、文学评论。通过机器推理能证明理论吗?能具有某个领域中最顶尖的知识吗?能扮演为专家系统吗?例如,医生的准确诊断等。我们是否需要类似人的特点的机器?也就是说普通人一般行为的表现与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能够完成实现人类理想的抱负是有区别的,显然后者更能指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计算机中一个稳步增长的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发现了用机器进行模式识别、学习、解决问题、证明理论、打游戏、归纳与概括、语言处理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肯定,各种人工智能程序不能等同于人类意识,因为人类意识揭示的每个领域都非常的专业。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寻找到任何唯一令人向往的“一元化理论”或是某种未知的“基本原则”,正如20世纪初对经典物理学构建一元化的机械式理论的失望。

  三、信息哲学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随着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强化其独特性、排它性、自我发展的逻辑性,独立走自己的道路,科学与人文的分离趋势明显,自然科学取代宗教成为思想生活的重心。自然科学对现象分类和普遍法则感兴趣,追求纯粹的客观性,主张科学价值中立,要求科学实验具有可重复性、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和可预言性,依赖于理想式的近似和概括的方法。而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转向研究存在者的意义,对人类生命的各种感受、体验进行解释,具有独特性、个体性的特征。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根本不可能价值中立。在事实与人工制品、过程与程序中都有价值的体现。所有事实都是理论负载,并且所有的理论是价值负载的,即使没有明确的给出价值系统。史蒂芬?温伯格甚至认为:“性别歧视、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或资本主义不仅充斥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甚至会影响科学结论。”

  人文学的本质是探索、维护意义并为价值辩论,这是文学、戏剧、美术以及哲学、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脱离道德、美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的目的,科学家很少反思科学活动对道德、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怀特海这样定义了事实与价值分离的现代世界:“17世纪产生了由数学描述的科学思想图景,是出于数学家的功利。科学的巨大成功一方面收益于物质,一方面是意识、感觉、承受、推理,科学是最具体的对事实的扭曲。因此,现代哲学遭到了毁灭,表现为三种极端的复杂方式,一种是将物质与意识作为相等同的二元论,另两种是对立的一元唯物论和一元唯心论。但这种欺诈的抽象性从未能克服固有的混乱,是17世纪科学谋划的结果。”在怀特海看来,科学与人文的分离恶化了对科学技术自身的培育,使它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成问题。

  信息哲学成为科学与哲学对话的新领域。20世纪纯科学的研究进展乏力,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大技术则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科学家开始审视规范与价值领域,把真理与意义带入科学范围内,形而上学的观点被修改。传统中属于哲学或宗教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如: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如何理解自由意志?意义是什么?与意义有关的问题——真理、证据、符号操作、形式以及如何使符号获得意义等,现在都纳入到了科学领域内。计算机以其令人感兴趣的方法和技术为澄清与洞察以上问题成为可能,并扩展了科学与哲学的对话领域。另一方面,哲学家对与信息本身没有直接关联的新问题发生了兴趣,例如,什么是互联网?它对个人隐私产生何种影响?用处理器写字与传统的笔纸书写的区别?如何用移动电话通信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怎样实现一个符合大众福祉的包容性信息社会?这些新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与伦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围绕着构建的信息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及从物质对象为主体的技术化生存到以创造负载主体命令的信息与计算机机器合一的信息化生存的转变,以哲学关怀的方式审视科学技术的影响。

  信息哲学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信息哲学的兴起不但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相关,也取决于哲学家关注点与视界的转变。无论是技术悲观主义者还是技术乐观主义者,当信息化生存已成为人的生存常态时,有助于掀起多元化的讨论。不管如何定义信息。其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功能已是大多数信息哲学研究者的共识。作为实现在世界各地瞬时传输信息可能的计算机加强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储存、组织和信息操作的活动。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和把握且有一定的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目的、手段、方法和活动,信息又具有社会属性与人文属性。计算机作为艺术家、工程师、科学家和学者新的工具和工作交流的新方式,更加以人为核心,为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工程达到一种新综合成为可能。计算机本身是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它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工制品,思想的物化试图使知识结构化、信息化,包括对计算机本身的信息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以人为核心的理想创造了新的环境。信息技术兼具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及与此相关的将信息视为超出物质和意识的本体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同时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的特征。因此,在将信息技术视作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交叉领域的意义上,关于信息的哲学思考可能而且必会同时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视角展开,这就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主义的研究建立在信息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基础上,追求对信息的精确、客观乃至定量的表达为其重要的特征;人文主义则将信息视为一种人文现象,从信息的角度丰富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在突出信息的作用时并不舍弃人是中心的理念,从内在方面展开对信息的分析,以阐明信息技术本身的概念、方法论程度、认知结构以及客观的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把人的信息化生存方式看作是了解各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反映的是技术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这就是说,信息哲学的发展有一个从自然到社会化的过程,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越来越明显地将信息技术与社会文化相整合。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评价信息技术是一种挑战,信息哲学正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美]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肖峰,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刘刚,当代信息哲学的背景、内容与研究纲领[J],哲学动态,2002,(9).

  [5]Dummett,M The Origin of Analytic Philosophy,London

  Duckworth,1993.

  [6]Floridi.L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J],Meuphilosophy,2002,(33).

  [7]Dodig-Crnkovic,G.Shifting the Paradigm of Philosophv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and a New Renaissance[J],Minds and Machines,2003,(13):521-536.

  [8]邬妮,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4

  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FWHorton)对信息资源的定义是“来源于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或信息机构、设备、人员、资金等信息资源的支持工具”。德国信息管理专家斯特洛特曼(KA Stroetmann)认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三个组成部分。以上是广义的信息资源定义,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内容本身,本研究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其狭义定义。

  军事医学诞生于军事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发展不断提出的医学保障新问题和卫勤新需求而进步。国外虽然没有专门的军事医学学科,但从军事医学实践来看,外军的军事医学不是简单的实施救治,而是更广泛意义的公共卫生体系。

  外军军事医学的主要活动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行的生理和心理评估和测试,筛选适合在部队服役的军队成员;

  ②在驻军、单位医务室、前置和后置部署的军队医院单位、维和使命或灾难应急响应的行动区域提供医疗服务;

  ③开展预防医学,包括军事人员的疫苗接种、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生活区域卫生、运动和身体训练的医疗监管、健康教育;

  ④研究适用于军队动物的兽药,保障军队动物享有动物保护和福利;

  ⑤研究军用药品、血清和疫苗等医疗材料和药剂,进行药品、血清,疫苗和手术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供应;

  ⑥进行军队医疗系统的财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的管理;

  ⑦在研究中心、研究所、医院进行科学和医学研究。

  2001年,第15届军事医学大会提出“军事医学是针对军事单位医学问题需求的知识体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2版的“军事医学”条目将军事医学定义为“研究军事活动中军队成员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促进的理论、技术和组织的特种医学,为卫勤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保护、恢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指的是军事医学认识主体在研究军事医学过程中所用到的,经过选取、加工、组织、序化的所有有用的信息资源,是卫勤保障所需的研究素材和信息来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军事医学信息需求密切相关,种类包括图书(如《简式核化生反应手册》、《化学战生物战医学指南》、《生物防恐的生物剂检测》、《军事医学系统论》、《军事医学史》)、期刊(如Military Medicine)、报纸(如The Voice of Federal Medicine )、科技报告(如美国四大报告、英国航空委员会ARC报告、英国原子能局UKAEA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报告、德国航空研究所DVR报告、日本的原子能研究所报告、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报告等、会议文献(如世界军事医学大会的会议文献)、标准专利、学位论文等,还包含军事医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军事医学专题数据库、军事医学机构的动态信息(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项目进展、出版目录等)、站点资源(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管理机构、相关公司的网站信息)等。

  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

  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对无序状态的媒介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加工等,使之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优化指的是根据特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选主题、学科等,整合信息资源,根据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结果,剔除部分资源,增加所需的新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剔除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优化馆藏资源。

  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和剔除在信息资源优化中的作用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资源的采选可根据读者需求、学科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需求,调整资源采选范围,突出重点学科和特色资源建设;突破传统资源类型的限制,拓展资源收藏的种类,增加数据型工具资源(基础词库、规范文档、机构词典)、事实型数据资源(科研项目库、查新项目库、专利分析库)、关联型标注资源(元数据仓储、引文数据库)、软件型工具资源(TDA、生物计算工具)的收藏。

  信息资源的组织可对纸本资源进行序化和布局调整;整合电子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揭示度,实现跨库检索,提供知识关联度强、界面友好的学科服务平台;进行范围更广的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使现有保障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的评价包括对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开发组织的评价,信息资源保障评价指的是对读者需求满足率、学科覆盖率、核心书刊的拥有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利用评价指的是对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藏书周转率、馆际互借满足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获取评价指的是对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设备向读者提供虚拟馆藏服务能力的评价;信息开发组织评价指的是对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资源开发和组织能力的评价。

  信息资源的剔除指的是根据信息资源评价结果,剔除内容成就过时、利用率低、与学科建设发展不符或重复的馆藏。

  根据信息资源优化的定义,结合军事医学的学科特色,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和采集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根据信息资源对满足军事医学现实、潜在及未来信息需求的评价,剔除老化资源及非密切相关资源,增加需求度强的新资源,通过资源采选、组织、评价、剔旧对军事医学馆藏不断进行的优化。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提出建立在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上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军事医学资源质量,发挥军事医学信息资源采购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资源采选、资源评价、资源剔除。

  二、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优化策略”,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03-25 ),筛选其中与资源优化策略研究密切相关的23篇文献。通过分析可知,国内“信息优化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资源采选(如基于OPAC书目系统、网络数据库资源、OA资源的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采购体制的优化策略、资源组织(如建立功能完备的资源检索平台、统一的数据库导航系统,加强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建设,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或资源长期保存提出的资源整合和优化、资源评价(如基于数据库利用情况、引文分析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h-index指数法分析相应图书学科类别分布与价值利用程度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重点专业馆藏资源保障和利用等指标提出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中文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没有开展系统全面的馆藏优化研究,研究热点是网络资源、资源共建共享、资源的长期保存或开放获取等,属于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建设范畴,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建设策略”以扩展检索范围,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19篇文献(检索日期 2014-03-25 ),筛选其中与信息资源优化密切相关的250篇文献。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进行关键词同被引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3)。

  图3 CNKI数据库“资源建设策略”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3可以看出,国内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及馆际合作等,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化(包括重点学科的资源优化、特色资源建设)、网络化知识化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资源数字化、复合图书馆建设、开放存取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

  在SSCI中,没有检索到信息资源优化的相关文献,因此选择主题检索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学科选择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共检得25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O5-20 )。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对关键词同被引进行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4)。

  图4  SSCI数据库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4可以看出,国外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内容涉及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整合、信息论坛、机构知识库、本地化资源、学术交流等建设策略,研究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全文数据库、纸本期刊等资源建设策略,数字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信息服务、用户研究等优化策略。此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等也是国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

  三、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

  分析国内外信息资源优化及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热点,结合相关文献调研,对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分为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1 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

      读者需要理论。读者需要理论由美国学者普尔(WF Poole)于19世纪提出,后来受到美国图书馆学者克特(CA Cutter)等众多学者的推崇。读者需要理论强调,馆藏建设不能只关注资源本身的价值,要重视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的年龄、学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馆藏优化,并从合理性、需求时限、需求性质等方面对读者需求进行了划分。

  社会调查选择理论。社会调查选择理论认为,资源选择应根据社会环境调查、读者需求调查结果来确定。社会环境调查包括图书馆所辖区域的人口密度、读者分布、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调查包含读者类型、数量、阅读兴趣、阅读内容等。

  读者使用概率理论。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hiyali RamamritaRanganathan)在1966年的《图书馆书刊选择》提出读者使用概率理论,指出采购图书应考虑读者使用的概率,选择符合读者需要、使用概率高的图书。

  2 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

  图书价值理论及选择理论。图书价值理论由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提出,麦维尔·杜威(Melvil Dewey)提出的选书“三最”原则是该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图书价值理论认为,图书价值分为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应重视图书的科学性、学术性和艺术性。莱布尼兹认为应及时地、连续地、均衡地选择有学术价值的新出书刊;麦维尔·杜威选书的“三最”原则指的是“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克鲁普斯卡娅、海伦汉内斯也都认为,馆藏要以最少的经济损耗提供最大的知识量。图书选择理论在19世纪由斯达索夫提出,指的是藏书补充需要经过严格选择,并突出系统化和特色化。20世纪鲁巴金提出了完整的“选书理论”及选书原则(系统性、完整性和完善性)。推瑞(C Francis K W Drury )、布斯威克(Arthur Elmore Bostwick)都认为,图书选择应同时注重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性。麦考文(Lionel Roy Mccolvin )基于图书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提出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成为现代选择图书的重要理论之一。

  馆藏分级理论。馆藏分级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指的是图书馆根据任务、读者需求等设计馆藏建设的结构体系,对资源涉及的学科、资源类型等进行分级。美国托马斯·布雷(Thomas Bray)将馆藏分为最低级、基本级、教学级、研究级、综合级5个级别;《藏书发展方针规范指南》将馆藏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5个等级。吴慰慈和刘兹恒也提出了五级结构的馆藏书结构表。

  零增长理论。零增长理论也称为稳定状态理论,首次出现在1975年的阿金森报告(the Atkinson Report),指的是当馆藏达到最佳规模或成熟状态后,在不断补充新资源的同时,应适时剔除相应数量的利用率较低的馆藏,使馆藏的实际增长速度为零。

  文献协调理论。文献采访协调理论在1899年由美国欧内斯特.理查森(E CRichardson)提出,1942年朱丽安·鲍依德(Julian P Boyd)提出,图书馆界应分工合作,积极收集各国具有价值的资源,编制国家联合目录以便于馆际互借。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许多国际性的区域合作采访及全国性合作采访计划(theNational Program for Acquisitions and Cataloging)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

  书目控制论及文献控制论。书目控制论由图书馆学家谢拉(CJ H Shera)和伊根(M E Egan)于1949年提出[79],指的是通过书目系统控制文献流分布状态,以促进书目数据互换和文献资源共享。1980年威利契(Hans H Wellisch)提出书目控制的基本模型(威利契模型)}80},后来又出现了国家书目控制(NBC)、世界书目控制(UBC)、世界出版物利用(UAP)等宏观书目控制思想。文献控制论指的是文献控制系统根据内外部的信息变化进行自行结构的调节,改变文献流的分布状态,1982年,朱迪思·科林斯(Judith Collins)和鲁斯·芬纳(Ruth Finer)提出了国家层面的文献控制论。

  3 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帕累托法则。1897年,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指出20%的人掌握着整个社会80%的财富,提出了帕累托法则。美国图书馆学家特鲁斯威尔将帕雷托法则推广到图书馆藏书利用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八定律”,即20%的馆藏可以满足80%的读者需求。根据二八定律,图书馆藏书布局采用了三线典藏制。

  布拉福德定律。布拉福德定律是核心期刊选择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可分为该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 n: n2的关系,核心区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1969年高夫曼、莫利斯证实期刊流通量的分布也近似服从布拉德福定律,1971年加菲尔德证明了被引文献在期刊分布完全服从布拉德福定律,从引文角度提出了核心期刊的定义。

  文献老化理论。文献老化理论主要指的是信息资源随着时间逐渐失去自身蕴含的价值,文献老化率可通过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等进行量化。半衰期由美国文献学家J .D.贝尔纳在1958年提出,是指某学科领域尚在利用全部文献中的一半在多长时间内发表的。普赖斯指数由普赖斯于1971年提出,指的是某领域发表不超过5年的文献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指数越大,文献老化的速度就越快。根据,可将文献分成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进行馆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剔除老旧资源。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5

  1地理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钱学森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完成了总结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分11个门类、5大巨系统、4项建设(图1、图2、图3、表1),下面分别表述原著与解解的内容。

  附图

  图1钱学森论人类的知识体系

  Fig.1ThestatementofhumanknowledgesystembyQianXuesen

  钱学森将当今人类对科学知识的体系,分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11个体系。对上述人类知识体系解读,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地理科学作为客体世界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作为人类主体的主要研究对象;建筑科学界于客体与主体科学之间;军事科学实际上是指谋略科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是在掌握所有科学基础上的智慧较量;美学是纵贯于各个学科的;数学科学与系统科学是横贯于各个学科的。因此有以下的科学分类网络系统(图2)。

  附图

  图2科学分类的网络体系

  Fig.2Thenetworksystemofscienceclassification

  在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图3),地理系统与星系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并列,其中的物理、地理、事理、人理、脑理中的“理”都是指研究的“规律”。

  钱学森提出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表1)中,除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外,特别提出地理建设,笔者将其修改为地理系统工程,并增加了人口、科教、城镇、资源、灾害、产业。

  表1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略有修改)

  TablelThesystemstructureofsocialismconstruction

  附图

  2地理信息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来自外层空间的遥感、遥测、定位、通讯信息海量地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处理与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应运而生,使得地理信息科学首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正是地理信息科学这门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理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附图

  图3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Fig.3Fiveopencomplexgiantsystem

  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包括航天信息网络系统(外层空间卫星之间的信息网络)、地面的网络系统、天地之间的网络系统三部分,是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通的一体化网络系统。1998年笔者发表了“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的论文[5],2002年又发表了“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6]一文。两篇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创始与发展,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都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中的部分子网络或子系统。地理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是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编码模型。

  随着遥感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学家以模式识别为工具对遥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与分类,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数理统计的方法,把遥感信息看成是没有成因关系的随机变量;物理学家则把获取遥感的物理过程视为遥感信息的成因,因此采用反演的方法,使用辐射传输方程为主的数学工具,事实上不承认地理现象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地理学家将遥感信息当成系列成图的基础信息,快速、准确地制作系列地图。地图是符号系统,其信息量远不可与遥感信息量比较,地图学家把遥感信息转化成符号系统的系列图谱。遥感信息模型则是将地理复杂现象中的非遥感信息转变为归一化的影像信息,与遥感信息一起用方程、统计与相似准则结合,也即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类比逻辑结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的不确定性、模糊的不确定性、灰色的不确定性、分形的不确定性)辩证统一;图像与方程(一个像元或一个图斑、一个方程)耦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互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理复杂信息模型[7-9]。这种信息模型只有在遥感技术的推动下才有可能产生。这种信息模型是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连接的纽带。

  地理信息系统本来就是为了制作地图而创建的,因此地图学家将从遥感中提取的系列地图存入地理信息系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这种地理信息系统无论空间分析功能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进行模型计算,外挂、内嵌种种方式都不可能解决直接进行模型计算问题。系列地图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库时,信息又是冗余的,因此带来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格格不入的疑难,最为典型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说明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有冗余。遥感信息模型的运算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进行模型计算,由此地理信息编码模型应运而生[10,11]。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的叠合(Overlay)为主;而能够进行遥感信息模型运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则以像元或图斑中的多位编码的抽取(Extract)为主。这又是完全相反的途径。地理信息编码模型还是地理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转化的纽带,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库与地理专家系统中知识库联系的桥梁。

  总之,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个巨系统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3S(RemoteSens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的范围,而是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天—地—人—机系统。地理信息科学虽然是从属于地理科学的技术科学,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引领地理科学成长的核心力量,因此本刊更名时,将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相提并论,突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

  3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当前尚未被广泛认识,已经认识到的也仅仅是系统工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当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时,必然会涉及地理系统工程的可操作性。地理遥感复杂信息模型的建立,可以进行定量预报和回溯,因此为地理系统工程打下了工程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是互动的。中国的人口问题、西部开发问题、21世纪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洪旱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农业问题、城镇体系问题、基建布局问题、产业结构动态调整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无不属于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现象是复杂现象,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当研究西部开发时,如果国家各个部门各行其是,石油开发只考虑石油开采与输送管道;交通只考虑公路建设;铁路只考虑铁路建设;水利只考虑南水北调问题;城镇建设只考虑城市规划等,那么整体的西部地区有可能产生许多事倍功半的现象,例如修了公路没有物资运输;城市居民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与产业结构不配套等。钱学森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就是要把地理系统工程与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地结合起来,地理系统工程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是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人口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是人口系统中的要素;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资源、大气资源等又是资源系统中的子系统;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交通、铁路、航运、航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电讯、电视、计算机网络是基础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等。系统嵌套系统,分层次子系统与交叉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首先是将系统分解为多层次的子系统,明确其中的交叉子系统;其次是从定性到定量地确定子系统中各个要素与指标体系;第三是根据指标(相似准则)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报;最后是检验该巨系统的效益与效率。当前大多数是分别研究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子系统,在一个地区全面研究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有效实例不多,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还远远够不上地理系统工程。笔者曾在2000年底提出中国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统一解决的洪水充分利用,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的地理系统工程,中国科技报曾进行报道,之后笔者在“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一文中进行阐述,首先所能进行的研究是虚拟地理系统工程。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是21世纪的世纪工程,尚需有识之士共识,广泛地深入研究,进一步的论证。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复杂的地理系统工程就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地理系统工程的实践指日可待。

  4理论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为地理系统工程提供研究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又为理论地理科学提供技术基础。从遥感信息模型发展到地理复杂信息模型再到地理数学[8],为理论地理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地理科学中首要的是建立开放的复杂巨地理系统的理论;其次是地理类比的广义相似理论[13];第三是一般地理复杂模型理论与地理数学;第四是地理数学在部门地理—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地理科学如果不能指导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那么就失去了理论意义。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理论地理科学也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理论地理科学的建立指日可待。

  5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然后达到了地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地球上人类消耗的资源、能源是极其不平衡的,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地球是满足不了全人类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信息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一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开发资源,如太阳能的利用,靠基因工程使绿色植被更多地利用太阳辐射,靠纳米技术直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另一方面是靠信息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如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就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靠航天技术获取外层空间信息源,靠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14]。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做出重要的贡献。

  由上分析,可见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已经被广泛共识,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尚不够充分,因此本刊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适时的,是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的;是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在这里我们希望地理科学界的同仁,切不要轻视技术,高新技术恰恰是新理论、新应用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325.

  [2]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J].大自然探索,1987,6(19):36-46

  [3]钱学森.就“地理科学”答《地理知识》记者问[J].地理知识,1990,(1):90-93.

  [4]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120-129.

  [5]马蔼乃.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4):533-541.

  [6]马蔼乃,等.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8.

  [7]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65.

  [8]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521-529.

  [9]马蔼乃.遥感地理信息模型[J].地理学报,1996,51(3):266-271.

  [10]马蔼乃.地理信息编码模型[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83-302.

  [11]马蔼乃.地理知识的形式化[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61-274.

  [12]马蔼乃.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首届黄河论坛暨王化云治黄思想研讨会)[N].黄河报(转载),2002.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6

  【摘 要 题】特稿

  【关 键 词】情报学/社会需求/社会服务

  【正 文】

  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的发展过程,学会团结广大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工作者,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并以学会学报《情报资料工作》为学术研讨园地、工作交流窗口,为繁荣发展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尤其是促进社会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社会科学情报学的专业研究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和学会一起经历了情报学变革、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情报研究所改名为信息研究所,还是和图书馆的合并与分开,这些年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的实践说明:社会需求是情报学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服务社会是情报学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实践才会有发展。情报学研究只有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在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中发挥社会科学情报学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抓住机遇,明确定位,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在信息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信息化,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目前,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但是,我国是在工业化不断加快、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因此,信息化发展不仅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工作者创造了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

  在情报学走向自身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应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挑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精神,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所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以情报学理论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社会经济信息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向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内外社会科学前沿信息,开展有关信息化战略、区域规划、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成为上海市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重要研究咨询机构。

  2 搭建平台,与社会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发展情报学研究

  情报学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情报学要为社会所需要、所认可,就要有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服务的愿望越强烈,创造力的空间就越大。几年来,我们把理论研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积极拓展为社会服务的途径与渠道,在与社会广泛、紧密的联系中,主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研究和服务的各种平台,力求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形成学科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点,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所内部的科研组织设置,建立面向社会的研究中心。先后成立了信息学、区域信息化、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现代传媒等研究中心,以利于与社会联系,为社会服务。

  受上海市政府的委托,成立了联合国公共行政全球网络(UNPAN)亚太区域中心编辑部,直接参与该英文网站的编辑工作。除了收集、编辑、亚太地区各国的有关信息以外,还自主开发了电子月刊《亚太地区政府管理瞭望》、电子季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通报》。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联合国方面规定的专业水准和操作规范。在网络信息版权上也有所突破,已经获得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授权。经过努力,目前在该网站所属6大区域中心的26个站点中,上海站点信息更新最快、信息量最大、点击率最高,得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公共行政与公共经济司的充分肯定。由于联合国公共行政全球网络是联合国收集、世界各国相关信息的网络平台。因此,通过该网站的工作,不仅可以利用联合国的资源,及时掌握世界各国信息化的动态,跟踪国际网站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发展状况,积存、提升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知识网络管理促进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而且提高了在信息化领域参与联合国有关工作的信心与能力,也拓展了网络条件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成立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分中心。以此平台设立互联网研究论坛、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培训信息化人才等工作,并承办或协办了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中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与测评指标市长研讨会”、第五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中的“公共行政中的知识管理研讨会”。

  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技术中心、相关企业共同组建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该中心以向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为主要目标,发挥连接传统企业、IT企业以及有关企业信息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定位优势,开展企业信息化相关事务的研究、咨询、培训、测评等服务,致力于制定ASP应用服务的企业准则,加强资源整合、市场管理、安全监督、产品评测、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并通过搭建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营造公共服务环境来建立长效的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目前,该中心正在为我所参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科研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今年,我所还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处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在信息交流、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实现制度性的实质合作,使情报学研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决策,促进理论成果的应用。

  3 通过承接社会课题,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培养复合型科研队伍

  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伴随着政治、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因此,实现社会信息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不是光靠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够解决的,还迫切需要以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几年来,除了积极申报并完成获得的国家和市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等课题以外,还通过招投标、定向委托、合作研究等形式,先后承接了一批社会课题,并由我所科研人员担纲完成。在信息化发展规划方面主要有:“上海市电子社区‘十一五’规划”、“市委办公厅公务网发展规划(2006-2010)”、“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十五’重点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广西柳州市城市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市金山区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2003-2010)”、“上海市嘉定区信息化行动纲要(2003-2005)”等。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主要有:“上海市减灾管理信息系统”、“上海市公共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智能城市——上海信息化建设新方向”、“中小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报告——上海市宝山区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关于提高浦东新区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等。在信息安全方面主要有:“上海市信息安全技术与平台建设研究”、“上海市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在信息化比较研究方面主要有:“城市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亚太城市信息化水平比较研究”、“上海城市信息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等。这些课题除了情报学以外,还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网络等多个学科。在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中,促使情报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拓展学科的研究领域,如情报经济学、情报社会学、情报计量学、比较情报学等。此外,在进行这些课题研究时也反映出现有科研队伍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还不能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因此,在进行这些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课题实践中,也逐渐培养、锻炼了一支复合型的科研队伍。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面对社会信息化向传统的情报学理论和学科理念提出的新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唯有在研究、解决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实践中,大胆探索,将实践经验、规律总结上升到学科理论高度,才能推动情报学研究创新和发展。

  蓄势腾飞正当时,奋发有为向未来。我们坚信,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的引领下,在情报学界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科学情报事业一定会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篇7

  【摘 要 题】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关 键 词】内容分析法/学科信息门户/信息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导航/信息服务

  【正 文】

  1 内容分析法概况

  1.1 发展历史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发源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有效描述传播内容特征和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人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取重要的军政机密情报,取得重大成就。这项工作不仅显现出内容分析法的强大作用,而且总结出了一套内容分析法的工作模式,战后,内容分析法在传播领域得到更多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发表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奠定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其对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也被广泛引用。目前,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决策、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开始成为网络信息组织、描述和利用的重要方法和研究热点。

  1.2 定义

  按照贝雷尔森的经典定义,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1]。在运用到图书情报领域时,内容分析法依然遵循客观、系统和定量原则,通过对各种类型文献信息的数据计量、比较、分析和推理,描述学科发展特点和趋势、发现学科空白实现学术创新、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利用以及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使用的方法模式不同,内容分析法可以分为:(1)解读式内容分析法,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作者的意图;(2)实验室式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内容分析相结合;(3)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数据搜集、编辑、整序和分析[2]。

  1.3 特点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定性、定量相结合。内容分析法首先要提出研究意图和假设,对分析单元和程序进行质的规定。以定性为基础,再采用统计、计量等定量方法和数字、图表等描述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揭示,最终还将回归到内容的解释和深化的定性层面。(2)客观性。内容分析法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文献的内容特征可以通过符号群(包括语词、图像、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元素等,其中语词是最常用的符号群)来体现,而且同一符号群在同一文献中具有相同的意义[3]。人们是通过对符号群出现的频次、位置等外在客观信息的计量来了解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的,这就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它不会因为实施者的不同而出现巨大差异。(3)系统性。这主要体现在样本选择和分析框架建构上。内容分析法一般是对一段时间的(通常是5年-10年)、连续稳定的、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从时间跨度、数量要求、稳定程度等多方面对研究样本进行了限定。在分析单元和框架体系上要求尽可能全面反映样本的所有信息特征,具有互斥、完备、可信的特征。(4)统一性。内容分析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规则,选择样本上必须按照统一的程序,保证每个项目接受分析的机会相同,而且所有的研究内容应以完全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编码和分析过程必须一致,保证长时期分析效果的一致性。

  2 学科信息门户概况

  2.1 定义

  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based information gateways,简称sbigs)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它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以完成本学科网络资源内容的高度组织集成和网络应用程序的聚集,并将这些资源与应用集成在一个可定制个性化的界面中来满足每个最终用户的需要。它还提供一个统一协作的学术交流环境。从用户角度来看,它是某学科用户访问该学科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起始站点或称入口[4]。目前,国外都开展了各种学科信息门户项目,例如:欧洲的desire项目、美国的infomine项目、英国的rdn(resource discover network)项目、sosig(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gaterway)项目等等,国内近年来开始发展的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资源项目、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项目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和生命科学、化学、数学物理、资源环境和图书情报5个学科信息门户、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等。

  2.2 特点

  学科信息门户主要针对特定学科领域,服务对象基本上是专业研究人员。这一主要特征决定了学科信息门户建构的要求:(1)专业化,在资源选择上要选取学科研究中可靠的信息源,资源描述和组织上要依据专业词表和分类法,对门户要经常更新和专业测评;(2)集成化,将专业领域里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网站、图书情报系统、文摘索引、电子期刊、科技报告、学位与会议论文、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学术会议、工具书、专业服务系统以及与学科科研紧密相关的其他资源系统集成到一个网络平台上提供服务;(3)知识化,信息资源强调专而精,根据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来选择、描述和组织资源与服务;(4)智能化,要能提供符合专业领域的检索浏览方式及资源导航模式,并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帮助[5]。

  2.3 研究内容

  目前学科信息门户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要求来开展,内容有:(1)信息资源的选择研究,包括对学科信息门户需要涵盖的资源广度和深度进行界定,制定选取标准、流程规范和搜寻控制策略;(2)信息资源的组织研究,包括资源的整合策略、资源的描述方式和深度、资源的组织方式、知识挖掘;(3)信息服务研究,包括异构数据库的统一平台检索研究、信息导航研究和个性化推送服务;(4)技术研究,对建构学科信息门户的各种智能技术研究。

  3 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

  3.1 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学科信息门户是一种在网上获取高质量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面向专业研究人员,因此在信息资源选择、组织和服务上都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内容选择上不仅强调完备性,而且更强调一定的指导性,要能够反映学科热点和前沿,在信息服务上,要能够针对个人研究情况的转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前出现的各种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还主要停留在定性描述上,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因为缺少量的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避免人为差异,而且定性描述难以准确反映学科研究的中心内容,内容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描述,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科核心资源、基本资源和边缘资源,还能够分析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保证资源组织内容全面、重心突出。在服务方面尤其是个性化服务方面,目前的发展还远未完善:信息导航还主要依据专家意见,不够客观;推送服务主要是依据用户提供的要求来进行自动检索和发送,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也无法跟上用户的动态研究状况。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就是从公开资料中提取秘密信息,信息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查询内容等的深度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研究内容,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料推送等个性化的服务。

  (2)可行性。首先,内容分析法与学科信息门户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和要求。学科信息门户要求信息资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在选择范围和质量以及组织方面要求统一性和标准化,在信息服务方面也特别强调内容挖掘和知识内涵。而连续性、系统性、标准化也正是内容分析法的实施要求,并且内容分析法就是要从数据的分析中提炼内容主题,能够满足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知识要求,还能够弥补现存资源标准定性多、定量少的缺点,使学科门户资源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其次,目前已经有部分研究者将内容分析与信息建设和服务结合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可以作为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基础。如李敏等人研究了基于内容分析的信息导航建设框架和技术[6],朱少强等研究了内容分析运用于文献群隐含信息的挖掘的理论和方法[7],毕达天研究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数字信息分析中的应用[8],缪其浩利用内容分析考察了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9],张蕊、王曰芬等人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10-11]等。这些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能够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选择、导航和知识挖掘,并且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3.2 具体应用内容

  (1)信息资源选择。严格的资源选择是学科信息门户专业性、知识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对资源选择都制订了各种标准,例如sosig从内容、形式和选择过程确定筛选标准,包括有效性、权威性、准确性、全面性、唯一性、有组织和时效性[12]。但这些标准还局限在质的规定上,结合内容分析法可以达到量的限定。在进行全方位信息选择之前可以先选取消范围的文献资源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制订可量化的信息选择标准。仅以确定信息选择的相关性标准为例,首先,选取某些体系完备、发展稳定、信息含量大的主要信息源,对其中的文章或网页里出现的专业词汇进行切分和索引,并依据专业词表进行规范和合并,然后对索引词汇进行词频统计、语义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确定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反过来,这三种类型词汇在各个信息源中出现的频次可用于确定某一资源与门户建设目的的相关性。按照样本结果,可以订立便于计量和操作和全面资源搜寻标准和策略。

  (2)信息资源描述和组织。

  内容分析法在信息描述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分析与数据挖掘、语义结构和知识发现技术相结合,能够从大量不完全的、模糊的外显信息中发掘其隐含的有用知识信息,这种隐含信息可能信息创造者自身也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