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发布/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正式推出

  原标题: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发布/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正式推出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强调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 一图读懂: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

  ◎ 关于印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

  ◎ 科技部发布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 科普人员队伍结构持续改善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聚焦交通现代化

  ◎ 人类首次行星防御测试任务发射,目标:撞击小行星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24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文件。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确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是,同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体制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根本破除。

  会议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建立使命驱动、任务导向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加强体系化竞争力量。要优化科技力量结构,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履行国家使命中成就人才、激发主体活力。要以更大勇气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加强对重大科研项目的领导和指导,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服务。要根据任务需要和工作实际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充分授权,建立责任制,立“军令状”,做到有责任、有管理、有监管,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保证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规定,财政部、科技部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1〕289号)进行了修订,并予印发。

  中新社巴黎11月25日电 (记者 李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地时间25日正式推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该建议书由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集体通过,是关于人工智能主题的首份全球性规范框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该建议书共29页,定义了指导人工智能建设的必要基础性项目,以确保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和基本原则。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为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减少其风险。建议书呼吁,在科技公司和政府已采取的措施之外还需要更多行动,通过确保透明度、行动力和保障个人数据使得民众得到更多保护。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胡喆)记者23日从科技部获悉,日前,科技部发布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数据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稳步推进。

  科普人员队伍结构持续改善,专职人员数量持续增加。2020年全国科普人员规模为181.30万人,比2019年减少3.08%,但人员结构持续优化。

  科普场馆建设整体向好,场馆数量和展厅面积有所增加。2020年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525个,比2019年增加48个。场馆展厅面积549.63万平方米,比2019年增加2.28%。

  全国科普统计工作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负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具体承担。

  11月25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该报告从交通需求角度,定量分析世界交通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探讨21世纪中国交通现代化的理性选择,提出中国交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等。

  人类首次行星防御测试任务发射。美国东部时间11月24日1时21分,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执行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任务的发射。这是世界首次发射航天器撞击小行星,以期改变小行星的运行速度和路径。

  假如未来发现了威胁地球的小行星,让航天器撞向小行星能否有效改变其轨道?DART任务就是设计用来撞击小行星的航天器,以此测试能否改变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运动,减轻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

  DART任务瞄准的双小行星系统中有两颗小行星:直径约2560英尺(约780米)的Didymos,以及直径约530英尺(约161.5米)的Dimorphos。

  其中,Didymos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主要天体,绕太阳运行,由于距离地球近,它可以被地面上的望远镜观测到。较小的小行星Dimorphos绕着Didymos转。

  DART会撞向双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Dimorphos小行星。这一双小行星系将于2022年秋天经过地球,天文学家可以用地面和太空望远镜观测撞击及其后果。NASA此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DART任务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