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通史(一):古代史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Indus civilization|Harappan Civilization

  占地面积5公里分布哈拉帕(在西旁遮普)、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现在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巴基斯坦)。苏特克根多尔(Sutkagen Dor),坎贝湾(Gulf of Cambay),亚穆纳河盆地(Yamuna Basin),鲁伯尔(Rupar),哈拉帕(Harappa)是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先拉维河流域的一座城市,距离萨希瓦尔约35公里。现代哈拉帕城附近有一个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的防御性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摩亨佐-达罗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该段时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及克里特文明。多认为是由古印度的白种雅利安人入侵之前达罗毗荼人 (即矮黑人)所缔造的都市文明。摩亨佐-达罗的考古遗址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与哈拉帕文明并称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坎贝湾现称(Gulf of Khambhat)。介于德干半岛与卡提阿瓦半岛之间,宽25-200公里,长210公里。湾头有马希河与萨巴尔马蒂河,并形成众多汊流。东岸有纳巴达河(讷尔默达河)与达布蒂河注入。各河携带大量泥沙,致使海湾淤浅。沿岸为冲积层和风积层共同构成的海岸平原。分期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时。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该文明的中心时期约在前2500~前1700年,但在前2千纪出现的南部地区文化可能延续到更晚的时候。公元前第三至第二千纪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晚于尼罗河流域文明(前4000年)、两河流域文明(前4000年).距今大概是2600–1500 BC发掘历史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帕遗址的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残址。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含哈拉帕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1856年,英国在西北印度修建铁路,路经哈拉巴村(今巴基斯坦境内),发现许多坚固整齐的窑制砖块,就用来做路基。同时发现一些小石块,上面刻有铭文并伴有图案,背面有穿孔的拱出物。这些现象引起了考古学者的注意。1920年,英国组织调查团开始挖掘,证明这儿有古城。1921年第一次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发现了印度次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化。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发现(现在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巴基斯坦)。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帕以南600公里处的摩亨佐-达罗遗迹,当地人称土丘为“摩亨索达罗”(意为“死者之丘”)丘上有中世纪的佛教塔。考古调查团在整理佛塔时,意外发现塔下有古城,属史前的遗址,共七层之多,是每次印度河水泛滥毁城后,又在原址上复建的。1931年,调查团发表报告书,以团长马歇尔的名字命名,报告书共三大册,为世界注目。报告将两地文化合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60年代恒河流域也发现同样的文化,到70年代共发现60多处遗迹,文明性质基本相同,仍以摩亨索达罗最大,而哈拉巴的文物更完整。此时,用“印度河流域”已无法涵盖其地域,遂改称“哈拉巴文明”,以最早发现地来命名。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帕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帕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在喀拉蚩(Karachi)以西480公里(300哩),靠近阿拉伯海岸的苏特克根多尔(Sutkagen Dor),在喀拉蚩东北1,600公里(1000哩)西姆拉山(Simla Hills)麓的鲁伯尔(Rupar),在距喀拉蚩东南800公里(500哩)西海岸南部的坎贝湾(Gulf of Cambay),以及在离德里北边50公里(30哩)的亚穆纳河盆地(Yamuna Basin),都发现这一文明的遗迹。语言文字在卡提阿瓦(Kathiawar)以及更往南的南部文化区比主要的印度河地区略迟开发,这种文化有文字,字符约有250~500个,部分已被试作解读,此种语言已暂被归入达罗毗荼(Dravidian)语族。卡提阿瓦(Kathiawar Peninsula)是印度西端一个小的半岛,划分有不少的印度联邦,其中心在拉杰科特。被小兰恩(Little Rann)沼地、阿拉伯海和坎贝(Cambay)湾环绕。面积60,000平方公里(23,000平方哩)。在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同时出土大量印章,但印章上文字无人能够解读,甚至不能确定其究竟是文字还是图象符号。对哈拉帕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准,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推测。起源发展印度河文明显然是由邻近地方或古时的村庄演变而来。新文明一旦在平原区取得立足点并能应付切身问题,无疑将使人民温饱,人口数量增加,下一步当然是沿著大河道两侧向前扩展。经济与手工业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最开始采行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农耕方式,一则有足够的技术在广阔肥沃的印度河流域收获作物,再则可控制每年一度既会肥沃土地又会制造祸患的水灾。虽然零星的商业在此出现过,人民仍赖农业为生,除了栽种小麦和六行型大麦外,也找到饲料豆、芥末、芝麻以及一些枣核和些许最早栽植棉花的痕迹。种植大麦、小麦、棉花印度河流域是最早用棉花织布的、瓜和椰枣。不过,当地居紫花豌豆——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瘤牛、短角牛、家禽等,还可能饲养过猪、骆驼、马和驴。水牛。象可能也被驯养,象牙的使用颇为普遍。由于冲积平原没有矿产,矿物有时自外地运来。黄金由南印度或阿富汗输入,银和铜自阿富汗或印度西北(今拉贾斯坦〔Rajasthan〕)输入,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绿松石来自伊朗(波斯),另有似玉的白云母来自印度南部。这一地区有许多手艺精湛的制陶人,他们用陶轮制作陶器,这在当时是一项崭新的技术。哈拉帕人使用石器,并用青铜制作刀、武器、碗和雕像。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其中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在那里属于公元前2300年的废墟中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波斯湾的巴林岛上还发现了一些别的印度河流域的产品,这表明巴林岛是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流域之间进行海运贸易的一个中间站相关探索(以下内容属于考古传说)这些城市的统治者是什么人?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摩亨佐-达罗寻找王宫和神殿,结果一无所获。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统治这块辽阔的国土?而且马享达摩和哈拉帕有着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设,难道它们都是首都?因为没有神殿,能不能用其它古文明中的例子──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 古埃及的国王同时兼任法老或祭司王来推测统治者呢?所有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有祭司王统治的痕迹,难道5000 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经废弃了君主制?这么大的国土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考古学家又仔细研究第一块和以后出土的印章,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印章上的字还是无法读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是,这两个城市为什么又没有神殿和宫殿呢?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象,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象的只是很小部分。谜团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只要能够释读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释这个文明的来龙去脉。其实,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个文明的起源和衰落,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研究,以触类旁通。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个文明,开始人们曾误以为是受其它文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但是进一步考古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印章都是其它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出土人类骨鉴定也表明这里的人融混了许多人种的要素,不是已知的某个特定民族。那些当时在已经无法居住的地方建设如此高度文明的城市的人,如果不是印度人的先人,那又是什么人呢?印度河文明是怎样被废弃的?后者可以从摩亨佐-达罗出土的人骨上找到一些线索。这里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异的状态下死亡的,换言之,死亡的人并非埋葬在墓中。考古学家发现这些人是猝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遗址中,除非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否则不会有猝死的人。摩亨佐-达罗没有发生过上述两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有不少居室遗体成堆地倒着,令人惨不忍睹。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的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呈现出保护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是火山爆发和地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令这些人瞬间死去呢? 这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提出了流行病、袭击、集体自杀等假说,但均被推翻了。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都不能解释“一瞬间”死去。而且有谁一边又在井边洗物品,在浴池里洗澡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卡哈博士的报告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不用说这当然不是火葬,也没有火灾的迹象。”是什么异常的高温使摩亨佐-达罗的居民卒死呢? 人们想起了一些科学家推断的远古时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发生的核战争。摩亨佐-达罗遗址与古代假想中的核战争有无关系呢?事实上印亚大陆是史诗神话中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公元前400年的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中记叙的战争景象一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之惨景,提到的武器连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惨痛记忆留传是非1945年的“广岛”事件所能相提并论的。评价如此一贯、连续的传统世上从来没有过,即使在埃及也没有,因而,产生这样一种假说:控制这一纪律严明的社会的也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没有军事装备,没有城防工事,也为这一假说提供了证据。但是,这一切毕竟只是推测,而且,在发掘更多的古城遗址,并能释读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之前,始终只能是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为象形文字,上一行由左往右读,下一行由右往左读。这种写法也为早期希腊人所仿效,被称为"由左而右,复由右而左交互成行之书法"——"就象牛犁地一样"。城市建筑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在当时是独特的,因为这些城市不是象养兔场那样任意建造的,而是按照一个中央计划精心建成的。各城市全盛期时占地六至七平方英里。城市布局呈格子型,宽阔的主要街道环绕长方形的大街区,各街区约长400码、宽200码,比城市通常的街区要大得多。埃及的建筑物用的是石头,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物用的是太阳晒干的砖,而这些城市的建筑物是用窑内烧的砖建造的。整个印度河流域做砖的模子只有两种标准尺寸:11x5.5X2.5英寸和9.2x4.5X2.2英寸。可见,各地的度量衡也是一致的。如此整齐划一的布局和有条不紊的组织似乎遍布整个印度河文明区。这一文明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达到成熟期,在以后的1000年中,实际上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且,甚至达到这样的程度,这些城市每遭到洪水毁灭性的破坏后,重建的新城市总是造得跟原来的城市一模一样。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人口都在4万以上。两个大城市方圆都超过5公里(3哩),由其规模可推测是两个大邦的政治中心或是一个大帝国轮流以两地为京城(印度历史上原是有一国两都之制的),但也可能是哈拉帕继摩亨佐-达罗之后成为京城所在地,因为摩亨佐-达罗不止一次受到大洪水的破坏。两个城市的中心都有一个人工堆成的土墩,用作卫城。在这个土墩上建有大谷仓,对其居民来说,这就好比中央银行,发现了古代城市的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器、青铜器和农作物遗迹,以卫城为中心呈网格状分布,有市政建筑、市场、作坊、储存区、居民和神庙。每座居民都围著一个院子建成,有几个房间、一间厕所和一口水井。建筑用基本材料是从烧木头的窑里制出的土砖。在摩亨佐-达罗的卫城上建造了一个大浴池,有私人浴池、会所等。为了进一步证实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摩亨佐-达罗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摩亨佐-达罗城市面积约260公顷,势力范围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公尺的地基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不过装满大谷仓的谷物是怎样征集来的呢?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它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动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他们建立了发达的废物处理系统,包括有盖板的排水系统和倒垃圾的斜槽。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的社会呢?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准又都一样?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及国王、法老陵密布、贫富悬殊的埃及呢?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这是国内外广泛而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的规划? 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摩亨佐-达罗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武器,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唯一先例。艺术发展印度河文明最著名的工艺品也许是一些图章,通常以块滑石制成,种类有别而独具特色。图案包括各式各样的动物,既有象、虎、犀牛和羚羊这类真实的动物,亦有幻想或拼合而成的动物,有时也雕刻人形。还发现过少量印度河石雕品,通常很小且为人像或神像。此外也发现过很多动物和人的小型赤陶雕像。有以反映繁育动物为主的艺术形式。消失之谜印度河文明何时结束及为何结束仍未能确知,如此广布的文化实在不必假定它有一致的结束时间。不过,摩亨佐-达罗的灭亡是知道的,且带有戏剧性和突发性。它在前2千纪中期遭到入侵者袭击及洗劫而去,在原地留下这座死城。侵入者为谁,仍有待考证。这一段历史似乎在时空上可与古书《梨俱吠陀》(Rigveda)提及的古代雅利安人攻打印度河地区相符。其中描述新来的人攻击原住民的「有围墙的城市」或「堡垒」,雅利安战神因陀罗(Indra)破城「就像时间消蚀一件袍子般」。可以确知的一点是,摩亨佐-达罗在遭受致命一击之前,经济与社会状况已经严重衰敝,大洪水不止一次淹没大部地区,房屋建筑越来越粗劣,而且有过分拥挤的现象。致命一击似乎来得突然,但这个城市确实已在凋零中,有实据可以证明,继该文明之后的印度河流域文化极度贫瘠,小部分汲取次印度河文化的遗产,也汲取来自伊朗与高加索山方面的成分;实际上,总的来说是受到雅利安人入侵的影响。有数百年之久,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城市文化是死寂的。印度河文明衰落的起因和详情尚不清楚。迄今为止,普遍认为主要由于雅利安人入侵才衰落;不过,曾经有人提出,这一文明也许实际上是为泥浆所淹没的。按照这种说法,地下的火山活动使大量的泥浆、淤泥和沙子涌出地面,堵塞河道,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把摩亨佐-达罗全给淹了。几十年后,堵塞河道的堤坝渐渐磨损,河水流过堤坝,大河又恢复原来的水道,不过,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已遭毁灭。从摩亨佐-达罗一层又一层的淤泥判断,这一灾难至少发生过五次以上。最后,给印度河文明的中心带来了无可挽救的损害,使北部的边沿地区十分虚弱,不能抵抗雅利安人的侵略,使南部的边沿地区过于衰弱,不能抵挡本土文化的同化。说法一没有人知道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是什么人,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而来。我们看不懂他们的文字。这一地区与苏美尔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他们与苏美尔城市的居民做生意,也和印度和中亚部落的人做生意。印度河文明持续了800年,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结束,但是有几种说法:河水泛滥;瘟疫;贸易或经济或国内秩序崩溃;被雅利安人所取代等等。有人认为,印度河文明与其它文明是同时堀起并存的。是不是可以说,印度河文明发展之初,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高度文明。说法二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众说纷纭。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成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揭开它的谜底是今人的重任,最终定能揭开。三个猜想:来自伊朗的雅利安人入侵。河水泛滥,淤泥掩埋文明,同时带来瘟疫。在核打击下灭亡。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1.历史上消失的民族——达罗毗荼人与印度河文明 .搜狐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时代。哈拉巴文化上传视约公元前2500-1750年(部分地区从公元前2200年-前1700年),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时代。哈拉巴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期,位于印度河流域。著名城市有摩亨佐达罗以及哈拉巴等,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印章,其中有少量文字,但尚无法解读。公元前1750年后,哈拉巴文化逐渐消亡,至今尚无确切原因。哈拉巴文明是地域上最广阔的古代文明,比当时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总和面积还要大得多。该遗迹西自南俾路支海滨,东到恒河与阎牟那河的河间地,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鲁帕尔,南至纳尔马达河以南。东西横跨1600公里,南北相距1100公里。哈拉巴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城市的建造有精良的规划设计。以摩亨索达罗和哈拉巴为例,摩亨索达罗城面积为2.5平方公里,哈拉巴的面积是1平方公里。两城的基本样式一致,为城堡和城区两个区域。城堡小,位于西边;城区较大,位于东部。目录1 城市2 社会经济3 衰落

  城市编辑根据出土的遗址,哈拉巴文化包括了众多小村落,但城市依然众多。城市包括卫城和下城区两部分。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为主要城市。根据遗址判断,摩亨佐·达罗的西部为砖砌卫城,东部是住宅区和工商业区合成的下城区。由高墙保护。卫城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公共浴池,用砖和沥青铺成,浴池的附近有水井,也有排水沟。浴池附近还有谷仓和行政机构。下城区遗址中,街道笔直,垂直相交。下城区因此被分成各个小街区,每个街区中又有若干小巷。主街道宽达10米,此外街道上还有许多灯柱,下水道。建筑物分化极其细致,有的比较简陋,有的非常豪华,设有浴池和楼梯间以及复杂的下水道和排水系统。印度南方有巨石文化,它与地中海的巨石文化极为相近,或许它是从西亚传入南印度的,倘若此说成立,这是两地区之间最早接触的见证。城堡里有许多大建筑,用烧制的砖建成,有的砖长达57厘米,宽26厘米,厚9厘米。这些建筑主要是集体共有的,如大浴室、粮仓、会议堂、学校(或集体宿舍)。摩亨索达罗的大浴室长55米,宽33米,外墙厚2.4米,中心是一个露天浴池,南北长12米,宽7米.深约2.5米,南北两端各有台阶下到池底。池底及四壁使用涂胶泥板以防漏水,并在四壁涂上沥青。浴池是露天的,柱廊环绕四周,并有通道走向一系列房间。浴池有专用大水井供水,还建有很宽的下水道排泄。浴池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因为水被认为是纯洁的。粮仓排列于浴室西,用砖砌起墩座,共3行,在每行墩座上设9个仓,彼此间有1米宽的过道分隔,使空气流畅,有利于粮食保存。沿北边的墩墙建有平台,平台有坡道缓缓降至地面,显然有利于牛车装卸粮食。粮仓区总长55米,宽37米。会议堂占地750平方米以上,有20个方形柱子托起,柱子也是用砖砌成,分为4排,每排5柱。尽管会议堂十分显眼,但它与城堡内其他建筑物相配合理。大浴室东侧有一座长83米,宽24米的建筑物遗迹。建筑物似“凹”字形,从三面环抱10米见方的庭院。残存的楼梯表明二楼还有一些房间。整个建筑物看来是集体宿舍,所以有学者推断是“神学院”的校舍。城区的总体设计显得舒适和便利。街道成直线,纵横相交为九十度。主街是南北走向,宽达10米。其他平行的街道宽度约为6-7米,而东西走向的街道较窄,一般是3—5米不等。社会经济编辑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部门是农业,栽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豆类等。印度河流域没有种植水稻,除此之外,椰枣,水果也是人们日常饮用的食物,畜牧业有牛、羊、猪、家禽等。同时狗和驴也被驯养。哈拉巴文化已经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当时已有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斧、镰、锯、刀、鱼叉等,人们还学会了冶炼金、银、铜、青铜、锡、铅等金属,但尚无铁器。 [2] 在哈拉巴遗址中,石器占据巨大的数量,但是也有青铜器的农具和武器。此外,哈拉巴文化的民众也掌握了金、银、锡、铅等金属的加工技术。出土了大量的首饰。纺织业和制陶业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纺锤和染缸,可见其已经掌握了染色技术。制陶技术也比较成熟。哈拉巴文化的商业也比较发达,黄金从南印度进口,银则从阿富汗和伊朗输入,铜则来自俾路支。哈拉巴文化也开始与两河流域展开了贸易,在两河流域出土了大量的印度河流域印章 衰落编辑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印度的史学家根据遗址和遗物从中提出了种种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其一是外族入侵说。持此说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明显地表摩亨佐·达罗的毁灭。而且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房屋里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例如,在下城南部的一所房屋里,发现有13个遇害成年男女和儿童的骨骼横躺竖卧,杂乱无序。同时,被杀的人中还有一个头盖骨上有148毫米深的刀痕,大概是被入侵者用剑砍杀而死的。此外,大街头井旁都发现有尸骨,有些尸骨上留有刀痕,有的四肢呈痛苦的挣扎状。在下城北部的街巷中,还发现有另一骨骼群,在他们附近还有两根象牙,这一切似乎表明象牙雕刻匠人一家的不幸遭遇。持此说者认为,摩亨佐·达罗经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居民东奔西逃,从此古城荒凉了。同样地,哈拉巴文化区的其他城镇也遭到了或轻或重的破坏。在哈拉巴卫城上层更有明显的衰落迹象,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这里人们发现有新的陶器类型与哈拉巴文化并存。这一切说明有新的入侵者占据了哈拉巴文化区域。但疑问也随之而来:这些新的入侵者是谁?过去很多学者把他们同吠陀时期的印度——雅利安人联系起来。可是据史书记载,吠陀时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年代要晚得多,他们与哈拉巴文化的毁灭整整相隔有几个世纪。 [1] 其二是地质和生态变化说。持此说的学者主要根据印度河床的改造、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来证明这样一个事实:这一切都会给古城文化带来巨大的破坏。此外,河水的泛滥,沙漠的侵害,海水的后退也都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不过古城文化毁灭的原因,可能因地而异。例如海水的后退对沿海的港口城市会带来很大的破坏。而且有的学者还认为,《百道梵书》所记载的当洪水毁灭世界之时,只有人类的始祖摩奴一人在神鱼的启示和帮助下造船得救,也许,这可能就是对印度河文明毁灭的一个回忆。参考资料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卷》上.北京:高教出版社,2008年5月:84-872.周启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45-146

  比较它比稍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广。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型古城。吠陀时代地位及价值这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吠陀释义吠陀时代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部史诗中,故称作吠陀时代。吠陀,意为明、知识,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梵书(天城体或译为净行书)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梵名 Bra^hmaN!a。音译婆罗门那,解释婆罗门教吠陀圣典之文献。吠陀,狭义指四吠陀之本集(梵 Sam!hita^);广义则合本集及梵书(广义),总称吠陀。梵书为婆罗门教奠定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吠陀本集包括祭仪时读诵之赞歌、祭词、咒词。梵书亦有广义、狭义之分,规定祭仪之实践方法,或解释赞歌、祭词之意义,说明祭祀之起源、秘义者,属广义之梵书,其内容可分为梵书(狭义)、森林书(梵 A^raN!yaka)、奥义书(梵 Upanis!ad)三部分。其中梵书(狭义)又分仪轨(梵 vidhi)与释义(梵 artha-va^da)二部分;仪轨为规定祭祀之顺序方法、赞歌之用途等,释义则解说赞歌之意义及语源、祭祀之起源及其意义等。森林书及奥义书则同为考察祭祀及人生之意义,二者均重理论;其中奥义书尤深探哲理,又特名为吠檀多(梵 Veda^nta)。梵语 Bra^hmi^或 Bra^hmi^-lipi。为古代印度雅利安民族于西元前六世纪以后,所使用最古字体之一。又作梵寐书。阿育王法敕之刻文,以及印度中央州萨迦尔(Sagar)地方出土(西元前三百年顷)之货币,皆书此字体。西元第四世纪之遗物中亦发现不少书此字体者。又此文字虽为印度古来固有者,然据近代研究,与腓尼基文同属闪族(Semitic)语系,经由印度商人之传入,于西元前五百年顷完成四十七字母。此文字最初随闪族语系习惯由右向左横写,于中央州出土货币亦同样由右向左,然阿育王刻文等则由左向右横写。阿育王时代之文字,特称为古代孔雀王朝文字,广行于全印度,亦普及至锡兰。西元一世纪顷,产生北方梵书渐次以方形、南方梵书渐次以圆形书写或刻出之倾向。至第四世纪顷,两者之差异则更明显化。《森林书》梵名 A^raN!yaka。音译阿兰耶迦、阿兰若迦。印度婆罗门教典籍。阿兰若迦,为森林之意,乃取“森林中遁世者所读诵”之义为名。系供婆罗门或刹帝利等上层种姓之婆罗门教徒过隐居生活时学习之用,为梵书之附属部分。此书与奥义书可谓梵书之续编。主要内容在阐述祭祀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神等关系之哲学问题,其说幽微,在性质及形式上与梵书无大差别。现存之森林书有广森林书、鹧鸪氏森林书、他氏森林书、憍尸音jiāo,多基森林书等四种。后一种森林书共分三章,第三章为憍尸多基奥义书。其中《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2—前9世纪,称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于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称晚期吠陀。圣典的名字“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早期吠陀时代分期早期吠陀时代亦称梨俱吠陀时代,雅利安民族正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分布印度河河谷起源前2000年上半叶,居住在里海以及中亚草原的一些游牧民族开始移民,一支向西南进入伊朗高原,旋即又闯入两河流域和意大利地区及埃及。东南的一支则穿过伊朗、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抵达印度河河谷地区。雅利安人进入后,达罗毗荼人向南退入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等地,今天是仅次于雅利安人的第二大民族。还有其他一些人种,比如从西藏进入印度的蒙古人,以及中亚细亚一些人种等,但他们的影响小,仅隅一角。这些人自称为“雅利安人”,意即“高贵之人”,当地居民与雅利安人进行战争后被征服,雅利安人称其为“达休”,意即“贱民”。雅利安人对当地土著居民发动大规模战争,摧毁了先前居民的定居点。经济与发展最初的雅利安人以畜牧业为主,并且利用牲畜粪便做燃料。转入定居生活后,又开始种植大麦等农作物,同时使用畜力耕作和沟渠灌溉以及施肥技术,也使用轮耕休耕法来保养土壤肥力。铁在早期吠陀时代后期开始出现,但是较为稀少。根据考古资料,商品交换也在此时出现,但是仍然是以物易物的阶段。在到达印度后,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生活开始瓦解,雅利安人称村落为“哥罗摩”,由父权制的大家族组成。部落和氏族有着公民大会(雅利安人称其为“维达塔”),全体成员参加,负责军事、祭祀、战利品分配等问题。此外,氏族部落中还有“萨巴”和“萨米提”,是部落长老会议和部落的民众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负责军事的军事首领“罗阇”则是主要的权力机构之一。随着战争不断的增多,“罗阇”luó dū的权力增大,僧侣贵族的权力也增大,社会开始发生分裂,氏族部落正式解体,私有制开始产生,大量穷人开始变为债务奴隶,瓦尔那制度(即种姓制度)开始出现,雅利安人开始步入晚期吠陀时代。宗教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罗、阿耆尼诸神。晚期吠陀时代分期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分布恒河流域经济雅利安人势力扩张到恒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断的融合。同时,在这一时期,铁器在南亚次大陆广泛使用。大面积的森林和沼泽被开垦,农业开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雅利安人此时已经开始使用重犁,并按节令来种植作物。除了麦、豆外,水稻、棉花也开始被种植。手工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专业的工作部门和职业。并且依希腊史籍记载,大流士一世曾向被征服的印度河西部地区居民要求年贡金360塔兰特的金沙,可见当时采矿业和冶炼业的兴盛。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业也开始兴盛起来,牛车、马车和象驮开始成为运输的主要承担者。黄金成为了主要的支付货币,另外高利贷也开始出现。社会发展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一些部落开始过渡为国家,“罗阇”变为世袭君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完全一致,如恒河上游的居楼国和般陀罗在前9世纪-8世纪就过渡到了国家,而更多地区则是在前7世纪以后才完成过渡。在晚期吠陀时代,由于“罗阇”和僧侣贵族的权力扩大,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军事民主制度都相继瓦解,出现了瓦尔那制度,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三个不同的阶级即婆罗门、罗阇尼亚(即后来的刹帝利)、吠舍。再加上首陀罗成为印度四大种姓,种姓之间不允许通婚,不能同餐,此外,四个种姓在宗教仪式和社会权利上也不尽相同。至今仍然对南亚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国家,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宗教婆罗门教也在此时产生。婆罗门教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以梵天为主神,此外有毁灭之神和舞蹈之神湿婆,以及光明之神毗湿奴。婆罗门教还宣扬善恶轮回的观念,主张梵我一致的观念。除此之外,婆罗门教还主张人祭,极其野蛮。 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吠陀》(Veda)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最古经典,用古梵文写成,约成书于公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年公元前1200多年雅利安人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进入印度西北部,带来了“吠陀教”及其“吠陀文化”。婆罗门教 编辑婆罗门教(Brahma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也是现在的印度国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以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崇拜三大主神而得名。中文名婆罗门教外文名Brahmanism盛行于印度起 源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种姓排名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文 献吠陀简介编辑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

  婆罗门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

  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起源编辑【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

  婆罗门教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印度最早的文明是公元前30世纪至前15世纪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当时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经使用青铜器皿,大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已有象形文字,并能制作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其流行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对地母神、动植物(特别是牛)、性器官和祖灵的崇拜,浸浴和土葬是重要的宗教仪式。有些出土的画品上还绘有修行者跌坐和冥想等形象,这些宗教信仰和实践与后世印度民间信仰

  婆罗门教的湿婆崇拜和瑜伽修习等有一定的联系。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和当地的主要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进行长期斗争并征服了他们。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以前原是游牧部落。在他们的氏族公社中,父权占统治地位。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灵,实行火祭和苏摩祭。孩提成年时须举行入门仪式,才是部落的正式成员。死后实行火葬。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形成编辑公元前1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又从印度河上游向东

  婆罗门教推进至朱木那河、恒河流域,史家称这个时期为后吠陀或梵书、奥义书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已开始使用铁器,农业有了重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兴起,并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分化,过去以血缘为纽带的村社,变成以地域联系的、由若干村社组成的农村公社。这些农村公社是印度最初奴隶制国家的基础。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后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以《梨俱吠陀》为中心内容的吠陀宗教为了适应上述变化,开始进行重大的革新,出现了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的婆罗门教。同沙门思潮的斗争公元前6~前5世纪,印度思想界的斗争十分激烈,出现了与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这是当时的自由思想家及其派别的统称,其中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耆那教的大雄符驮摩那,生活派(佛教贬称为邪命外道)的领袖末伽梨.俱舍罗,顺世派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等。他们的主张虽然不一,但否定吠陀的权威和婆罗门的政治、思想统治是一致的。此外,在下层人民中亦掀起了一个抵制婆罗门教的新宗教运动。他们不崇拜吠陀中的神和不接受婆罗门的管理,反对用大量动物作为祭祀的牺牲,建立自己的庙宇,崇拜当地的神灵和动植物──夜叉(鬼)、树木、龙神(蛇神)、林伽(性器官)等。沙门思潮和新宗教运动的出现,标志着婆罗门教在一些地区和群众中已开始动摇。发展编辑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322~前185),婆罗门教因佛教与耆那教等的广

  婆罗门教泛传播曾一度衰落。但孔雀王朝的部将普舍耶密多罗,于公元前180年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后,又得到复兴。据记载,普舍密多罗曾举行过两次规模盛大的婆罗门教的祭祀──马祭。继巽伽王朝的伽罗维拉王朝亦信奉婆罗门教,在印度“南北朝”分立时,南方的刹塔瓦汉王朝(前281)及案达罗王朝都奉婆罗门教为国教。他们编纂法典,推行种姓制度,举行大规模的祭祀。4世纪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空前繁荣。在笈多诸王统治时,编纂了很多经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甚的思想内容,崇拜“三神一体”的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且根据对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教派,建立了寺庙等。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即新婆罗门教的转化。异同编辑一是信仰方面。婆罗门教信奉吠陀思想,与婆罗门的无限权威——透过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人们崇尚自然、歌咏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人们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故最得人们敬仰;湿婆神不但能毁坏宇宙,同时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所以人们只能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底下。二是业报轮回思想。婆罗门教以为,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于业。业,是

  婆罗门教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爱欲”与无始以来的“无明”。于是“以无明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业,由业而受果”的轮回圈子于焉形成。此外,婆罗门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人的身体因“我”而生,人的活动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恒常存在的,现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为招感而来,今生行为的善恶,同样也会连带前世的业缘,影响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罗门教的轮回观和业力说是恒贯三世,建立在“实有”我思想上,与真我论相结合。就持戒而言,婆罗门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为圭臬。二者虽同样奉行“五戒”,但佛教着重生活的实践,令人容易遵行。佛经里面再三强调它不重视种姓差别,一入佛教,就如众流归海,一切差别不复存在。这样一来,又怎样理解沙门和婆罗门的对立呢?不重视种姓差别这件事实本身就是对婆罗门的反抗,因为婆罗门教是十分重视种姓差别而且是只代表婆罗门的利益的。但是,佛教也并不是真对一切种姓一视同仁。它当然首先就会反对婆罗门。在婆罗门教的经典里,四姓的顺序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在佛教的经典里则是: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释迦牟尼自称是刹帝利。释迦族原来不大可能有什么种姓制度,这只是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而模拟出来的。他们自称是刹帝利,据我看,这也是冒牌货。不管怎样,既然自称为刹帝利,就必须为刹帝利辩护,竭力抬高它的地位。《长阿含经·阿摩昼经》就是一个例子。新兴的国王(其中也有一些是冒牌的)也努力抬高刹帝利的地位,于是一拍即合,他们也就信奉起、支持起佛教来了。第一次说法以后,以陈如为首的五人成了佛的弟子。接着是迦尸城富家子耶舍入教。他又带了五十四人入教,此时已有比丘六十人。跟着是苦行仙人迦叶兄弟三个人入教,三人原都是婆罗门。三迦叶有弟子五百人,都受了正法。五百这个数目不可靠,这样整齐的数目是后来捏造出来的。在王舍城竹林,又收舍利弗、大目犍连为弟子。后来成了如来佛的大弟子,二人也都是婆罗门。总之是弟子越受越多。僧伽形成了。而且诸大弟子各有所长,比如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优波离持律第一,罗睺罗持戒第一,大迦叶弟子头陀第一名。经典文献编辑吠陀本集分《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4部。这4部书又可分为两组,第一部是一组,其余三部是另一组。《梨俱吠陀》是吠陀中最古老的本集,约在公元前20世纪末形成,但其中部分可能出现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全书共10卷,收集了对于自然诸神的赞歌和祭祀祷文共1028首。《娑摩吠陀》是把《梨俱吠陀》中的绝大部分赞歌配上曲调的歌曲集或旋律集,在祭祀时用来歌唱,共1549首。《耶柔吠陀》的内容主要是说明在祭祀时如何应用这些诗歌,其中大多数赞歌亦出

  婆罗门教《梨俱吠陀》本集中。《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出现的时间较《梨俱吠陀》为晚,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以后。《阿闼婆吠陀》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前后,是巫术、咒语的汇集,共20卷,收集赞歌730首,记录了各种巫术和咒法;它与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主要记录的是巫术、神话,但亦包含着一些天文学、医学思想的萌芽。吠陀本集的汉译名,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不尽相同如三国的《摩登伽经》译为赞诵、祭祀、歌咏、禳灾;南朝宋的译为忆力、阿他、耶训、三摩;梁陈的《金七十论》分别译四吠陀为娑摩夜集力(第四部名称原缺);隋《百论疏》译为荷力、冶受、三摩、阿闼;唐译为寿、祠、平、术;《金光明经疏》译为颜力(寿明)、耶树、娑摩、阿闼(术明)。这些不同译名,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婆罗门教的理解。梵书说明与吠陀本集有关的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及赞歌、祭词、咒术的意义的文集。4部吠陀本集都有各自的梵书。尚存14~15部,如《爱达罗氏梵书》是《梨俱吠陀》的梵书,《百道梵书》是《耶柔吠陀》的梵书。由于对梵书的解释或流行地区的不同,还形成了众多的派别。梵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宗教仪式、神话、巫术,但也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和自然科学。形成年代约在雅利安人从次大陆西北五河流域渐次向东南迁移,定居在恒河和朱木那河流域以后,年代一般推定为公元前10~前8世纪前后。森林书梵书的附属部分。因在森林中传授而得名。它不仅包括对祭祀的仪式和方法的说明,同时也涉及到祭祀的意义,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人和自然、神的关系等哲学问题。奥义书森林书的附属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后部分。它往往和森林书相混,不易辨别。它的梵文原义是“近坐”、“秘密的相会”,引申而成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奥义书也被称为“吠檀多”(意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最高意义”)流传下来的奥义书有200多种,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7~前5世纪,最晚的是16世纪的作品,内容极为庞杂,且相互矛盾;其中最古的部分据考证为13种,重要的有《广森林奥义》和《唱徒奥义》等。奥义书在很多方面已开始摆脱宗教神话的内容,以探讨人的本质、世界的根源、人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死后的命运等哲学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奥义书的哲学思辨是和吠陀的祭祀仪式主义相对立的。传承经典除吠陀本集、梵书、奥义书等所谓天启圣典外,还有另一种称作经书(契经)的传承(圣人学者所传承)经典。这种经典是婆罗门学者在讲解吠陀时的记述或教科书。经书文体简短,中国唐代高僧曾在中谓其“略诠意明”。内容大致分为:①法经。对四种姓的义务(法)、行为和行事等规定的汇集,后世又有解释法经的法论;②天启经。祭官所司重要祭事的说明;③家庭经。家长所司重要祭事的说明;④祭坛经(准绳经)。对祭场、祭坛、祭火等的设置规定。以上四者总称为祭事经,著作年代大概在奥义书之后,即公元前6~前2世纪之间或更后一些时间,另外还有解释吠陀的吠陀辅助学,即从经书发音、诗韵、语法、字源和天文学等方面解释吠陀的分类著作。信仰编辑多神崇拜雅利安人在次大陆西北地区定居以后,他们崇拜的大都是自然神。公元前5世纪吠陀著名的注释家耶斯迦在其所著《尼禄多》中把神分为天、空、地三界。天界有天神或司法神婆楼那,天神特尤斯,方位不同的太阳神苏里亚、莎维德丽、密多罗,晓神乌莎斯;空界有雷神因陀罗(帝释天),暴风神楼陀罗或摩录多,风神伐由,雨神帕尼耶,水神阿帕斯等;地界有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地母神波利蒂毗,河神或智慧神娑罗室伐底。对地界诸神特别歌颂火神,它被看作是“力量的儿子”和“水的孙子”。此外,还有马神达弟克罗,牛神毗湿奴(遍入天,后在印度教中转化为主神之一),管理死鬼之王阎摩,凶神罗刹,恶神阿修罗(意译非天),语言神伐尸,无限神阿弟蒂等。主神崇拜在较后时期辑成的《梨俱吠陀》特别是梵书、奥义书中可以看出已有向发展的明显趋向,出现了很多统一的、抽象的神,例如诸神天、造一切神、生主、祈祷主、原人等。在梵书、奥义书时代,吠陀万神殿中的一些神开始成为婆罗门教的主神,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梵天是根源神,有人认为他渊源于《梨俱吠陀》中的祈祷主。祈祷主是地上的祭坛之神,在火祭中起着祭官的作用。《百道梵书》称梵天为“世界之主”,在世界形成之际,他创造诸神,护持天地空三界。森林书也宣称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归于梵天。至奥义书时期,印度的思想家们对梵天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婆罗门教的另一主神湿婆的雏形是吠陀万神殿中的暴风神楼陀罗。在《梨俱吠陀》中被称为暴风神之父,全身褐色,颈青发结,千眼多手,持弓箭;有善恶二重性格,发怒时用霹雳之矢,损伤人畜草木;但在人畜受病害时,又以草药治之,使之化险为夷,吉祥如意,成为家畜之主(兽主)或恶魔之主。后来楼陀罗又演化为山区猎人和居民的“万众之主”(群主),其吉祥慈爱的特性也为人们崇拜,在吠陀后期文献中常将楼陀罗和湿婆并称。公元前6世纪前后出现的法经中称楼陀罗-湿婆为大天神或自在主。公元前350年前编纂的《白骡奥义》赞为掌管天地生灭的“唯一神”(世尊)。贵霜王朝国王阎膏珍曾在金币上铸造湿婆神的形象。祭祀礼仪编辑祭祀万能是婆罗门教的重要纲领之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以前,其宗教信仰可能与波斯有很多相同之处,崇拜象征光明的火神,但没有偶像崇拜。在次大陆定居并与土著结合以后,他们发展了祭祀仪式。据《梨俱吠陀》的记述,可以推知当时火祭已很盛行,祭品主要是牛乳、谷物、苏摩酒、肉类等。著名的《原人歌》中虽然已提到“诸神以人为牺牲”,但人祭可能还没有成为固定的仪式。《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以及各种梵书中对祭祀的意义、赞歌、咒术、仪轨、祭官等都有了较系统的规定与说明。在经书中又进一步作了发挥并附以烦琐的注解。祭祀大致可分为家庭祭和天启祭或称火祭两类。家庭祭在家庭中进行,以人事为主。通常有十二种祭仪:⑴受胎。一般在妇女怀孕后进行;⑵成男。祈求胎儿为男性;⑶分发。妇女怀孕3、4个月后,将头发分开,祈求母亲和胎儿安泰;⑷出生。婴儿出生后,祈求涤除胎前的不净,祝将来健康;⑸命名;⑹出游。婴儿初次出行;⑺哺养。最初吃食物;⑻结发。表示已入童年;⑼剃发。表示已成年;⑽入法。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成为婆罗门教徒;⑾归家。学成归家,开始过世俗生活;⑿结婚。此外,还有新月祭、祖先祭等定期举行的祭仪。天启祭奉祀方位不同的“三火”(家主火、供养火、祖先祭火),由祭官主持。祭官分为劝请僧、行祭僧、祈祷僧,祭官属下还有宣词者、赞酒者、引导者、点火者、拂秽者等辅助人员。不同的祭祀要有不同的祭官主持或监督。天启祭大致可分为供养祭和苏摩祭两类。供养祭是以动植物供奉诸神和祖先的祭祀。分七种:①置火礼。即在家宅置三火作为公开的仪礼,一般是新婚满月日举行;②火祭。此祭的目的和意义较为广泛,在梵书中被认为是祈求牧畜(牛)的繁殖,每天早晚两次,把牛酪及其他供物投入祭火;③新满月祭;④初穗祭。向神供奉各种新产谷物或果蔬,祈求丰收,每年三次,秋季献米,春季供麦、稗,夏季供竹笋;⑤四月祭。印度古时根据气候将一年分为三季,每满四个月举行一次,祈求农作物茂盛、丰收;⑥兽祭。祈求丰年,排除各种障害,一般在新满月祭中举行;⑦修陀罗摩尼祭。奉祀因陀罗,献祭者各有其目的:婆罗门想获得名声;刹帝利希望取得胜利;吠舍企求财富。苏摩祭苏摩祭以苏摩酒奉献于神或祖先,名目繁多,凡不属于供养祭的都称为苏摩祭。印度文献中有时称为“七会”。据很多学者的研究,此祭通常有六种:①火神赞。对火神阿耆尼的赞诵。为了实现献祭者重大的愿望而举行,对祭官、祭场、祭仪等都有严格的要求;②力饮祭。以奉献七杯或更多的苏摩酒而得名。国王刹帝利或婆罗门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力而举行;③即位礼。国王即位时举行;④马祭(马祀)。婆罗门教最重要的祭祀。在行祭期间,祭官通过一定的仪式选定一匹健壮的牡马,使之在外游荡一年,在马游荡时伴有国王或由国王代表率领的军队,当马闯入其他国家的领土时,就逼使该国降服,否则就用武力征伐;一旦取胜,被打败的国王要作为扈从列入战胜者的行阵,否则要遭耻笑。在胜利者率马回国后,还要由祭官举行盛大仪式,唱吠陀赞歌,将马宰杀,或用其他动物代替作为牺牲,这种祭礼旷日持久,耗资巨大;⑤人祭。施祭的目的是企求在马祭中所没有获得的东西。很多学者都认为马祭是代替人祭的一种形式,在吠陀文献中屡次提及以人作为牺牲的事实。21世纪初的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种祭祀仪式的存在。如《白耶柔吠陀》中曾列举可作牺牲的184种人,并各有献祭的特定对象,如对阎摩神用石女;对暴风神摩录多用农民;对天神用秃头翁;对地神用跛者;对死神(米利多)用猎人;对眠者用盲人;对舞者用诗人;对歌者用职官;对地狱用杀人犯;对黑暗用盗贼等。作牺牲的方式不一,有的可自投于水;有的在礼拜太阳神后永远隐遁山中等。但吠陀文献中也规定可用牲畜、谷物等替代;⑥全祭。婆罗门出家前举行的祭祀,出家者将其全部财产与眷属都奉献于人和神。伦理原则编辑简介婆罗门教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梵书、奥义书时期,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政治、法律等无不包括在婆罗门教的神学体系之内。其社会思想和伦理原则体种姓制度、教徒修行和生活历程的四行期方面。种姓制度种姓是以血统、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与不准外人参加等为特征的社会等级集团。印度的种姓思想在《原人歌》中已见端倪。吠陀诗人宣称:婆罗门从原人口中生出,刹帝利从臂中生出,吠舍从腿中生出,首陀罗从脚生出。种姓制度的正式确立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之后,即梵书制作和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期。当时的种姓分为四等,即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和首陀罗(奴隶)。四种姓中婆罗门最高贵,首陀罗最卑下,首陀罗一般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此外,在吠陀末期还出现了种姓以外的旃陀罗(贱民)。他们被称为“扫除污物的人”。根据婆罗门法典规定,前三种姓可以诵读吠陀经并参加宗教祭仪,从父母亲那里获得第一生命,通过“入法礼”再获得第二次生命,因此被称为再生族;首陀罗不准读或听吠陀,亦不能参加宗教仪式,被称为一生族。对各个种姓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婆罗门在《梨俱吠陀》时代管理祭祀的祭司或祭官,在社会和宗教生活中没有突出的地位。在梵书时期出现了世袭祭司的婆罗门家族,自诩为吠陀仙人的后裔。种姓制度确立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耶柔吠陀》称之为“人间的神”。他们不单是宗教的指导者,也是当时的知识阶层。他们享受种种特权:接受布施、豁免赋税、犯重大罪行时可以免死,本人连同妻子甚至所有的牛都要受到公众的敬礼。法经列举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是:学习和教授吠陀,为自己和别人祭祀,接受和施放布施。印度奴隶制国家兴起后,刹帝利是国家的统治者,他们与婆罗门经常发生矛盾,因之,婆罗门的权威有时亦受到挑战。四行期为了把世俗生活纳入宗教行事中去,婆罗门教提出了教徒修行和生活历程的四行期:①梵行期。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敬事师长,过苦行生活,一般为12年;②家住期。在家过世俗生活,娶妻生子,经营与婆罗门身份不相违背的社会职业,进行家祭并施舍;③林栖期。家事既毕,本人或携妻隐居丛林,作种种苦行,亲证梵我,严格奉行祭祀的各种规定;④遁世期。弃家云游四方,靠接受施舍为生,把苦乐弃之度外,以期获得最后解脱。在吠陀后期文献中,有的主张把遁世期安排在林栖期之前,也有人认为在梵行期后即可漫游在外,成为行者、头陀或苦行僧,以后,这种制度也为印度教所袭用。基本教义简介婆罗门教乃是外来的雅利安文化与印度西北部的土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雅利安人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进入印度西北部,带来了“吠陀教”及其“吠陀文化”。吠陀教是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古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的一种多神信仰,以《吠陀》为核心经典。《吠陀》(Veda)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最古经典,用古梵文写成,约成书于公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年,最初共有四部,流传于印度西北部,内容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吠陀教属于多神教,既有自然崇拜,也有祖先、英雄崇拜。他们把诸神所在的位置分为天、空、地三界:天界天神伐楼拿、太阳神苏利耶、黎明神乌莎斯,空界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地界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河神娑罗室伐底,等等。公元前7世纪这种雅利安吠陀文化与印度西北部土著文化相结合,约于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仍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且仍属于多神教,但是已经有了三大主神:梵天(Brahmā)、毗湿奴(Visnu)、湿婆(Siva),他们分别代表了宇宙的“创造”、“护持”、“毁灭”。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大致如下:梵天崇拜“梵天”是婆罗门教的创世主,世界万物、人、乃至神都是由他创造出来的。根据《摩奴法典》记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卵壳分成两半,即创造了天和地;然后创造十个生主,再由他们创造一切。梵天是创造之神,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他创造的,可是威力不大,在三大神中地位并不高,崇拜者很少。毗湿拏毗湿拏又称“毗纽天”或“那衍天”,是守护之神,是毗湿奴教派崇拜的最高神袛。据说他三步就能跨过大地,不仅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和降魔。湿婆(Siva)湿婆是战胜毁灭之神、苦行之神和舞蹈之神,代表着生与死、变化、衰亡和再生的力量。湿婆教派奉为最高的神抵。他通常隐藏在阴暗无光、充满灾难的地方,战争、瘟疫、饥荒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印度教认为,破坏之后必然要创造,湿婆额上第三只眼的神火能烧毁一切,而毁灭之后还有再生的能力。所以,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被认为是他的象征,受到教徒的崇拜。湿婆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修苦行,还善於跳舞,是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被称为“舞王”。在印度的石雕中,湿婆通常有四臂,上边两臂或执手鼓,或执牡鹿,两边手臂则作“施与印”和“无畏印”势。在印度教的万神殿里,湿婆的崇拜最多,形象最复杂。其相貌又有四种区分:破坏相,一个常带着兀鹰出没于火葬场所的赤身苦行者;行乞的苦行师相,几乎是裸体的;舞王相(Nataraja),象征着大神的最高活动能力 。四种姓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四种姓”制度。四种姓为:“婆罗门”是第一种姓,是执掌宗教事务的祭司;“刹帝利”是第二种姓,是执掌军政事务的武士;“吠舍”是第三种姓,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农民和工商业者;“首陀罗”是第四种姓,是无技术的劳动者;此外还有“贱民”。前三种姓称“再生族”(意谓婆罗门教使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第四种姓称“一生族”。各种姓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的,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生活方式和习俗。一般来说,古代社会是有等级制度的,但是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有它的特点,是直接与其宗教哲学联系在一起的。三大纲领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其一,吠陀天启:婆罗门教认为,《吠陀》是由古代圣人受神的启示而诵出、最后由广博(Vyāsa)编集而成的,乃是神圣的知识。所以,吠陀文献只有“再生族”才有资格阅读,“一生族”无权问津。“天启”(Sruti)原意为“听”,引申为“神的启示”。人类早期经典文献的这种神圣性,是世界上几大文化传统所共有的一个特征:它们是“天启”或“神的启示”、而后由圣人编定的。这使我们想起中国的“群经之首”《周易》,它也是神的启示,而其编定也是“人更三世”(经过三代圣人)。后来佛教的经典,也具有类似的神圣性。其二,祭祀万能:婆罗门教认为,祭祀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祭司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通过祭祀活动,既代表人向神献祭,又代表神向人传谕。祭祀活动乃是人类早期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祭司充当着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者。在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中,“史巫”便是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者。后来的佛教(后期佛教),也有自己的祭祀活动及其仪轨。其三,婆罗门至上:婆罗门教认为,婆罗门是“最胜种姓”、“人间之神”。“婆罗门”(Brāhmana)意思是“清净”,据说是从“原人”(Purusa)的头生出来的。他们是一切知识的垄断者,《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有六法: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这六法的教义规定也多被后来的佛教吸收了,只是具体的内容有所不同。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是由“梵书”确立的。梵书(Brāhmana)又称“婆罗门书”、“净行书”,是婆罗门教的重要典籍,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其主要内容有:仪轨(祭祀仪式的具体规定);释义(对仪轨的解释);吠檀多(即“奥义书”,是对研究吠陀的最终目的的哲学说明)。现存梵书有十五部,例如附属《梨俱吠陀》的《爱达罗氏梵书》、附属《夜柔吠陀》的《百道梵书》(此书首次提出了灵魂转世的理论很容易与佛教哲学的三世因果相混淆。佛教是否认灵魂实有的)。其它诸重要观念灵魂不灭论:婆罗门教认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灵魂。一般来说,这是宗教观念的基础之一,因为宗教的超越是以超越者(Transcender)这个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这个观念对佛教哲学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后来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非原始佛教)轮回转世论:婆罗门教认为,躯体死后,灵魂可以转入另外一个躯体复活。善恶因果论:婆罗门教认为,一个灵魂转世可有各种可能的形态:为神,或者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者为贱民、畜牲,乃至下地狱。这一切取决于他现世的行为,尤其是奉行婆罗门教的虔诚程度。解脱论:婆罗门教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获得解脱。一般来说,宗教的追求是为了获得解脱;佛教亦然,寻求解脱是其终极的目标。婆罗门教的以上这些观念,都对佛教哲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梵我一如神学家们从梵天(Brahm)一词中概括与抽象出一个形而上学的实体“梵”(Brahman),并将其作为世界的最高实在,一切事物的主宰。他们用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遮诠,即遮其所非),论证梵在本体的意义上是既不具有任何属性也不表现任何形式;既超越于人类感觉经验,又不能用逻辑概念或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把这个梵和作为人的主体的阿特曼(灵魂,我)结合并相等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其意为:作为外在的、宇宙的终极原因的梵和作为内在的、人的本质或灵魂的阿特曼在本性上是同一的。阿特曼终究应该从梵得到证悟,但是由于人的无明(无知),人对尘世的眷恋,受到业报规律的束缚,因而把梵和我看作了两种不同的东西,如果人能摈弃社会生活,抑制五情六欲,实行达磨(法)的规定,那么,他就可以直观阿特曼的睿智本质,亲证梵和我同一,从而获得解脱。业报轮回与“梵我同一”相辅的思想。轮回业报思想在《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现;梵书中间或谈到死后转生的问题,但并不一致;在奥义书中则有系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是:每一个人的灵魂在死后可以在另一个躯壳里复活,一个人重新转世的形态,首先取决于他本人的行为──业(羯磨),即依照人的行为决定那个人将来要成什么样,行善的成善,行恶的成恶。如果崇信神明,奉行吠陀的规定,死后可以投入“天道”(神的地位);次之,可投入“祖道”(人的地位),转生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至于不信奉神明,违逆种姓义务的人,则沉沦于“兽道”,即地狱之中,来世变为旃[zhān]陀罗和动植物等。奥义书据此把有生命的物类(“有情”)分为胎生、卵生、湿生、种生四种。所谓胎生是从母胎生,如人、兽等;卵生是从卵化生,如鸟、鸡等;湿生是从湿气生,如蚊蚋等;种生是从种子生,如草木等。这就是所谓“三道四生”的教义。奥义书也规定了各个种姓断灭轮回的解脱方法,主要是证悟梵我同一和从事艰苦卓绝的修行,即苦行、布施、正行、不杀生(即非暴力)、实语、禁欲、同情等。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关于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传入缅甸和东南亚各国的时间问题,中外学者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中国学者段立生认为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前1、2世纪首先传入柬埔寨然后遍及东南亚各国;中国学者黄心川认为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前后由印度的阿萨姆进入上缅甸,再由缅甸传入湄公河流域;缅甸学者敏悉都认为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3世纪以后首先传入缅甸然后传入东南亚地区;但是根据缅甸最新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来看,认为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前3世纪至少同佛教一起或者公元前3世纪以前早于佛教传入缅甸,然后由缅甸传入东南亚泰国、柬埔寨等其它国家。佛教是缅甸人的国教,自古以来缅甸人虔诚地崇信佛教,把佛教的教义看作为伦理道德的标准和处世行为的准则,佛教深入缅甸人的思想深处,深入到缅甸文化的各个层面,深入到缅甸社会的各个角落,对缅甸人的人生价值、道德标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影响,缅甸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佛教社会,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但是,自古以来,缅甸人就信奉婆罗门教,信奉婆罗门教神明,信奉自然神和民族神,先后发展成为内37神和外37神。内37神中,就有婆罗门教神湿婆、象鼻天和都拉萨迪智慧女神。在外37神中有婆罗门教神天帝释作为第一位神明,也就是众神之主。因此,早期缅甸人信奉的宗教是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混合体。关于婆罗门教在缅甸的传播与发展,缅甸文献记载的很少,我们只能根据缅甸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来判断早期缅甸人的宗教信仰。缅甸考古局发现的太公国时期、毗湿奴时期、汉林时期、室利差旦罗时期的骨灰瓮和古钱币上,有法螺、水波纹、吉祥威萨图案,三叉矛图形,说明缅甸自太公王朝开始婆罗门教就从印度传入缅甸,因为法螺是婆罗门教毗湿奴大神的手持物,水波纹是毗湿奴大神休息时坐骑龙戏水的象征,三叉矛是湿婆的手持物,吉祥威萨图案是毗湿奴大神妻子吉祥天女的象征。婆罗门教自从传入缅甸以后,在缅甸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到公元后骠国的毗湿奴时期、汉林时期、室利差旦罗时期时,婆罗门教在缅甸已经发展到了鼎盛阶段。但是从公元1044年建立的缅甸蒲甘王朝开始,由于佛教被定为国教,婆罗门教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开始逐渐衰退,但至今仍然存在于缅甸现代社会当中。纵观缅甸历史发展的整个时期,缅甸人都信奉过婆罗门教,换句话说,婆罗门教的影响贯穿缅甸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甚至在缅甸当今社会里仍然可以找到婆罗门教影响的影子。缅甸至今仍然有印度教友谊协商会,有斯利斯利湿婆克里斯纳寺和斯利斯利都尔伽寺,人们仍然信奉婆罗门教的神明,婆罗门教占卜术至今盛行于缅甸民间。从婆罗门教在缅甸的发展与传播,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5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传入阶段。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或者更早一些时间由印度伴随雅利安商人到缅甸做生意传入缅甸太公国。第二时期是发展阶段。大约从太公国经过毗湿奴城、汉林城、室利差旦罗城骠国发展的3个城邦国家以后,婆罗门教在缅甸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第三时期是衰落阶段。从蒲甘王朝到贡榜王朝时期,婆罗门教在缅甸开始逐渐衰弱。第四时期是残留阶段,从贡榜王朝到,婆罗门在缅甸只有印度移民还信仰,缅甸人已经不在信仰了,但是婆罗门教在缅甸人中的影响仍然存在。婆罗门教对缅甸文化影响较大。首先婆罗门教是缅甸人最早信奉的宗教,婆罗门教神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而引入佛教的范畴,帝释天作为缅甸至今仍然信仰的37位传统神的第一位大神而备受崇拜;其次,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被广泛吸收和应用在缅甸封建王朝的各种仪式中,缅甸历代封建王朝宫廷中都聘用婆罗门祭司,用婆罗门教礼仪主持宫廷大典和国家大典;再其次,婆罗门教的花纹图案普遍被应用在缅甸的佛教和民用建筑艺术上;第四,婆罗门教的占星术传入缅甸,至今流行于缅甸社会;第五,婆罗门教的神话故事传入缅甸,形成了传统节日;最后,婆罗门教的故事对缅甸文学也有较大的影响,罗摩衍那戏剧至今长盛不衰。十六雄国时期简史年表编辑1、原始公社(公元前1500年) 史前期 (前2500 年前)哈拉帕(印度河谷)文化时期(前2500—1500年)(相当于我国五帝、夏、商)2、奴隶社会(公元前1500—公元4世纪)吠陀时期(前1500—前700年) (商后、西周)恒河流域列国(前700—前400年) (东周)孔雀王朝 (前322—前185年) (东周末、西汉初)鼎盛时代:阿育王统治(前273—前232)外族入侵(前150—公元300)(东汉、三国)外族入侵时期由外族建立贵霜王朝(公园100—公元300)鼎盛时代:迦腻色伽统治(公元120—162年)3、封建社会(公元4世纪—18世纪)笈多王朝(320—600年) (晋、南北朝、隋)鼎盛时代:旖陀罗笈多二世(380—414)戒日王朝(606—647年) (唐初)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 (唐 宋)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 (元、明)鼎盛时期:苏丹王朝(1296—1316)莫卧儿王朝(1526—1757) (明末、清)鼎盛时期:阿克巴统治(1556—1605)奥郎则布统治(1658—1707)4、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57—1947年) 英国统治史料记载编辑印度历史的史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印度史);这段时期的可靠史料

  往世书极度匮乏。相对而言,伊斯兰教时期的史料就非常丰富。各穆斯林王朝都留下了很多官方文件、编年史和邸报,可供历史学家查阅研究;一些统治者的传记也是十分宝贵的文献(如著名的巴卑尔回忆录)。不那么可靠的史料,还包括此一时期到过印度的外国人的游记等等。关于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则有许多政府档案可以利用。搜寻穆斯林征服以前的的史料是印度史料学的主要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印度方面本身不重视对于历史的记载;印度人没有构造起一种有效的保存重大历史事件的制度。11世纪到过印度的穆斯林学者比鲁尼(Biruni)评论说:“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历史次序;他们在述说皇帝的年代系列时是漫不经心的,当要他们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困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总是代之以讲故事。”伯拉尼的话是非常接近于事实的。在印度不存在类似其他国家的相对可靠的官方史书,却存在着大量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许多历史事件就混在这些东西里面流传下来。所以关于古印度历史的史料,必须从各种来源中搜集,有时甚至要到文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去考证古代印度的历史事件。常见的史料包括:印度本地的历史文献各种王朝世系表。这是一种常见体裁,但是大多数印度王表的可靠性与可考性都不高。许多这种表是夹在哲学和文学作品的段落中。往世书和史诗都经常追述古老的印度王朝(如摩诃婆罗多的附篇诃利世系里详细地追述了日种王朝和月种王朝的系谱)。考虑到往世书的实际创作时间及其宗教目的,不能把它里面包含的古代王朝世系当作可靠的历史记载。编年史。最著名的此类作品是完成于12世纪的《诸王流派》(或译为《王河》),这是一本克什米尔的王朝史,以克什米尔地区的历史为中心。此书可能是由作者(迦尔诃那)根据王室档案编辑而成的,对于12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的记载堪称信史;但是它对更古老时期的记载的可靠性很低,比如它竟把克什米尔诸王的世系上溯到前20世纪。一些介于史实和传说之间的历史故事,如吠罗曼伽本行,勇健王九所行赞等等。它们具有演义性质,但是仍然反应了一些历史事件。外国人的著作孔雀王朝时期客居印度的塞琉古帝国使节麦加斯蒂尼留下的记载一直是研究该王朝的重要史料。麦加

  克什米尔斯蒂尼所写的《印度记》早已散佚,现存的部分是在其他希腊作者的引用中流传下来的。希腊和罗马的古典作家,如希罗多德、阿庇安和普卢塔克等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到印度。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这一史实,几乎完全是得自于希腊人的叙述;印度方面没有保留任何记载。  中国佛教求法僧人的著作是考察印度古典时期的关键史料。这里面最著名的有法显的著作(反映了笈多王朝的情况)和玄奘的著作(反映了戒日王时期的情况)。另外,汉书中保存了关于贵霜帝国及其起源的珍贵记载;藏传佛教的藏文译三藏中有一些巴利文经典和中文经典中没有的篇章,对研究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具有巨大价值。宗教和哲学文献婆罗门教的大量典籍是保存印度上古历史事件的宝库。早期吠陀时代的情况几乎完全依赖吠陀本集和梵书中的内容来推断。类似的文献还有森林书、奥义书,尤其是往世书(往世书的典型结构包含一个称为“梵萨奴查里塔”的叙述古代王朝世系的部分)。但是,这类材料里的史实往往和哲学思辩及教派说教杂糅在一起,而且很难分辨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在利用时必须严加批判。婆罗门教佛教的典籍三藏对研究佛陀时代及其后的印度历史具有重大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史实问题

  婆罗门教上,佛教材料提供的说法与婆罗门教材料矛盾。对此类不同来源的史料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构建古代印度史具有重大意义。与此类似的还有耆那教的典籍。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难以归类为任何一种文献,尤其是摩诃婆罗多几乎是一部文献总集。但是在两部史诗中反映了印度上古的一些历史事件是学术界的普遍观点。铭文材料。古代所留下的铭文可能是考察印度历史的最可靠材料。铭文材料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考定历史事件发生的确切日期,而且相对可信。重要的铭文包括阿育王的铭文和笈多王朝的铭文。外国的铭文,如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的著名铭文有时也对构建印度历史的某一部分有所帮助。古钱币是关于印度历史的知识的重要来源。有关大夏希腊人和塞人在印度建立政权的具体情况,几乎完全是通过对古钱币的研究构建而成的。钱币通常印有统治者的头像和名字,这就为建立一份年表提供了基本材料。另外,古钱币的成色、流通地域等情况间接反映了经济和政治情况;某一位王公发行的钱币的出土地域常常是其统治范围的有力证据。古钱币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它可以用来验证文献材料的真实性。早期文化公元前3000年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巴基斯坦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十六雄国公元前六-前四世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家)的历史时期为列国时代(梵语:???????,Mahajanapada,意为大国或雄国),按佛教典籍的记载,共计有十六个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印度河与恒河的平原地带,简称十六大国或十六雄国。十六雄国是16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除此之外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jiāo]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shì(跋耆跋(bá)耆(qí))、末罗、支提、跋蹉[bá cuō]、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槃底、犍[jiān]陀罗和甘菩遮(剑洴读音:[píng]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介绍十六大国的地理位置,经过考证和考古发现,证实其中15个分布在印度河-恒河平原,1个在德干高原。汉传佛教各种典籍记载的十六大国名称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原始记录的语言有梵语、巴利语等,其发音即有不同,再加上汉语的注音也由翻译者的发音和习惯影响,所以出现差异不足为怪。现以佛教典籍《长阿含经》卷五为主干,兼顾其它译名,按照地理位置从东至西自南向北排序如下:(1) 鸯伽(梵语转音:A?ga,英语:Anga)国(鸯掘多罗国)、瞻波国;(2) 摩揭陀国(梵语转音:Magádha,英语:Magadha);(3) 跋阇(dū,shé,阇谓之台)国(梵语转音:V?ji,英语:Vrji),玄奘法师译为弗栗恃(Virijji)国,该国名亦作:拨只(Vajji)国、佛栗[lì] 氏(Vrijji)国等;(4) 迦尸国(梵语转音:Kā?i,英语:Kasi);(5) 摩罗国(Malla);(6) 憍萨罗国(梵语转音:Ko?ala,英语:Kosala),亦作:侨萨罗、居萨罗等;(7) 支提国(Cedi),亦作支提耶Chetiya)国、车底(Cetī)国等;(8) 跋蹉(Vatsa)国,亦作拨沙国(Vansā)、筏蹉国、伐蹉国、憍赏弥国等,意译犊子国;(9) 般阇罗国(梵语转音:Pa?cāla,英语:Panchala或Pancala),亦作般遮罗、半阇国、布罗国等,意译为五国等;(10)阿般提(梵语转音:Avantī,英语:Avanti)国,亦作阿槃提国、阿和提国、頞[è]饭底国、阿槃底国、优禅尼国等;(11) 苏罗娑国(梵语转音:?ūrasena,英语:Surasena或Shurasena)国,亦作苏罗西那国、戍洛西那国、修罗色那国、修罗塞那等;(12)婆蹉(Matsya)国,亦作:摩差国、摩差耶国等;(13) 居楼(Kuru)国,亦作俱卢国等;(14) 乾陀罗(梵语转音:Gandhāra,英语:Gandhara)国,亦作健驮罗国、犍陀罗国等;(15) 剑洴[píng沙(Kamboja)国,亦作剑浮沙、剑跋阇(Camboja)国、绀[gàn蒲遮(Kabojā)国、甘谟惹国、甘菩遮国等:(16) 阿湿波国(梵语转音:A?vaka 或A?maka,英语:Assaka或Ashmaka,),亦作阿湿迦国、阿萨卡国、頞湿缚迦国等。有些典籍,未列:支提国、婆蹉国、乾陀罗国等,列有:叶筏那国、末遮国(Maccha)、苏西噏[xī] 摩国、奔哒罗国等,但这些差异,实际与佛陀生前活动的地点无太大关系,所以从研究佛教史的角度出发,已可不做细究。十六大国的地理位置关系,英国人于19世纪绘制出成了地图(见题图),但根据现有考古发现和论证,该图尚有不准确之处。地理位置1、鸯[yāng]伽(Anga)国鸯伽(鸯掘多罗国),位处十六大国的最东部,恒河中游的平原地区,东、南两面是恒河下游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西部以恒河为界线,西南边与摩揭陀国相接,西北边与跋阇国相接,北至喜马拉雅山脚。都城为瞻波(Campā,Campa)城,位于恒河南岸,在今印度国比哈尔邦帕格尔布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