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天然性

  游客到达的景区属于自然风光,不受工业化污染,游客的体验较为原始。旅游景点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游客可以在这个景区体验到不同于当地的生活状态。给游客足够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景点和人文历史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线路和组织旅游项目,给游客独具一格的旅行感受。

  2、保护性

  和传统的旅游业相比,现代化的生态旅游,更强调保护性。要做日常接待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因素,不能对景区周边或者景区本身做大量的人工建设,从而尽可能地保护景区的原生态环境。

  3、高层次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相对于以前旅游的人来讲,他们的素质和层次更高,更有见识和情怀,而现在大众化的、普遍化的旅游现象,也造成了游客素质,身份等层次不齐的情况。但是相对来讲,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和层次高的人,反而更喜欢生态旅游,更看中这种原始的体验感。

  4、参与性

  对于游客来讲,生态旅游因为更加原始,能亲身体会到当地景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所以游客的参与度相对较高。游客更喜欢亲手做一些纪念品或者跟着当地人去尝美食,做农活,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要做好生态旅游,必须当地政府、景区、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等多方面参与进来,才能有好的旅游体验,因此生态旅游要比传统的旅游景区各部门之间的参与感更强。

  三、生态旅游的分类

  生态旅游是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疫情前几年国内外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30%左右,生态旅游俨然成为一种潮流。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主要分为八类:

  1、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3、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4、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发达国家开展得十分普遍,尤其是欧美地区。人们不再满足于周末逛公园,而是通过旅游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例如骑自行车郊游、上山滑雪、山间旅游、海滨冲浪、游艇出海等,既达到健身目的,又实现了对大自然的回归,使身心彻底放松。

  5、考察/探险旅游

  指旅游者从未见过、听过或者经历过,既标新立异,又使人兴奋或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许多旅游者将获得各种刺激性的探险看作是一种享受,我国的探险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碧绿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巍峨的雪山、茫茫的荒漠,由于偏远与艰险,许多美景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广阔人迹罕至的区域。

  6、观光农业旅游

  观光农业旅游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组合旅游产品,以引起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以及参与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活动、感受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

  7、湖泊湿地旅游

  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单一,景观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开发项目包括鸟、水上体育运动、垂钓、捕鱼等活动。

  8、山(岳)地旅游

  山地是综合型的极具生态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山地系统本身是地球内外应力错综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地质、地貌景观的多样性。山地系统由于土壤、植被、生物、气候系统的垂直带谱分布明显,特别是我国地貌的区域的界山往往具有东西或南北自然环境的过渡性质,不仅出现生态的、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且造就了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气温景象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四、市场规模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3月11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0.9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生态旅游游客量已恢复至2019年游客量的约70%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

  五、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大众旅游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利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不利于公平分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

  2、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3、对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点,仅依靠旅游法规只是奢望,总有旅游者对此置之不理。现今所谓的“生态旅游者”较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而言,大多数几乎没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态意识,具有浅显的环境责任感,旅游行为类似于大众旅游者,这足以证明我国在对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国无论是生态旅游实践还是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实践均晚于并落后于国外,国内迅速大众化的生态旅游多年来日益泛化并不断走向异化,生态旅游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功能,而被陷于“破坏生态”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处理不好社区参与的问题,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开展。而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上面,缺少关于环境教育的导游和标志,致使大部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和大众旅游者无异。

  4、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都还处在初始培育阶段。

  六、生态旅游发展趋势

  1、完善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生态旅游衔接机制,加大对生态旅游扶贫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草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

  2、积极打造多元化生态旅游产品,推动生态与田园、文化、旅游、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体验、生态科研、生态旅游等,并倡导智慧旅游和低碳旅游。

  3、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建立利益联动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分红、合作经营、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4、聚焦文化旅游小镇和乡村社区两大板块,深入贯彻乡村综合体方法论,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和运营。建立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抓手,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运营模式,将为农村郊区发展瓶颈找到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