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新编十万个为什么:2)免费阅读

  第一节 站在风口浪尖的帝王

  华夏祖先——黄帝和炎帝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数学、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都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相传三月初三是黄帝诞生的日子,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是今人祭祀黄帝的日子。

  炎帝是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和黄帝共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其部落最早居住于今陕西岐山东部。他制耒耜,种五谷,开辟市场,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削木为弓,制作陶器等,对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11月为冬至。

  贤者居之——尧和舜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因此也称为唐尧。舜名重华,又称虞舜,建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被称为有虞氏帝舜。相传舜的家世非常寒微。

  尧在位七十年,有德政,常征求四岳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创立多个政权组织,要求荐举贤人,加以任用。传说尧帝还发明了围棋。尧晚年的时候,想找一个贤能的接班人,人们一直推举舜。尧听说舜很贤德,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一番考察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职权让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

  治水英雄——大禹

  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亲是鲧(gǔn),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尧就让禹的父亲去治水。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用堤坝挡水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公元前2070年,帝舜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打破了禅让制度,开创了子继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

  亡国之君——夏桀

  夏桀又名癸(guǐ)、履癸,生卒年不详,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国亡,被放逐而饿死。

  当发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至桀时,延续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迷恋美色,成为夏朝的掘墓人。

  灭夏建商——成汤

  成汤,名履,又称武汤、大乙、天乙、唐,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商汤。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生活在黄河下游。夏末,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君王荒淫无道。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汤看到夏桀的无道,决定推翻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正式建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

  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中华帝国以后的历史变得多采多姿,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荒淫无道——商纣王

  纣(?—约前1046)姓子,名受或受德,号帝辛,史称“纣王”,中国商朝的末代君主,纣是商朝第29位帝王乙的儿子,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资聪颖,不仅体格魁伟,而且能言善辩,但却好酒色、喜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除此之外,商纣王非常残暴,制定了很多严刑峻法。在他的统治下,商朝日益衰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他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明君圣人——周文王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也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灭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

  他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先人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这引起商纣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他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

  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

  一代明君——周武王

  周武王(?—前1043)姓姬名发,是周文王姬昌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他即位后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武王审时度势,将都城扩至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孟津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两年后,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武王灭商后,为了收服人心,巩固新建的政权,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灭商后不久逝世。

  作茧自缚——周幽王

  周幽王(前795—前771)姬姓,名宫湦,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博取褒姒的一笑,烽火戏诸侯。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联合西方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兵临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点燃烽火,但是诸侯们之前上当的次数太多,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杀。后来诸侯们拥立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就是周平王。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以此为标志,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lǚ)、越王勾践。不过以最终结果来看,宋襄公和吴王阖闾都是不能入选五霸的。

  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首。于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在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是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晋文公(前671—前628),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于公元前636年回国继位。他在贤臣的辅佐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增强军队战斗力,国力大增。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由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称霸西戎——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姓嬴,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于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谥号穆,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击败晋国,俘晋惠公,又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之战中败于晋军,转而向西发展,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获得大片土地。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一鸣惊人——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又称熊侣,郢都(今湖北江陵)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选择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庄王初年,楚国发生贵族暴乱,邻近的群蛮等也乘机骚扰。庄王平息乱事,在内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赏罚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勾践(约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465年在位。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所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伐吴。吴亡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后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不甘人下——齐威王

  齐威王(?—前320)妫姓,田氏,名因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356年继位,在位36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因齐初立,见吴越两国俱称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称“齐王”。威王初即位,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韩、魏、鲁、赵等国都来入侵,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但他虚心纳谏,立即振作起来。平民邹忌以鼓琴求见,劝威王用贤臣、除奸佞,恤民养战,经营霸王大业。威王见邹忌是个人才,三个月后就用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改革政治,国力大增。后又重用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魏惠王为了讨好齐国,在徐州尊齐侯为王,齐国也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是为“徐州相王”。齐国代替了魏国的地位,称雄关东。

  求贤如渴——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君。姓嬴,名渠梁,于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是战国时代秦国一位有名的君主。秦孝公一生中干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仅有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后不久就颁布了“求贤令”。卫国人商鞅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并很快受到重用。经过商鞅的两次有力的改革举措,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氏,名政。秦始皇22岁时“亲理朝政”,重用人才,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决定采用一个比“王”更尊崇的称号——皇帝。又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称为“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他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为秦朝的灭亡种下祸根。

  灭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政权:设置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修筑长城等,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莽英雄——汉高祖

  西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字季(一说原名季),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洛阳(之后迁到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共在位八年。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为保存实力,被项羽立为汉王。刘邦晚年还曾返回故乡沛县,与父老子弟饮酒,席间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登基后,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例如:分封天下诸侯、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士兵复员等。这样做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雄才大略——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葬于茂陵。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变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将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他还派张骞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开通了“丝绸之路”。他还设立太学,治理黄河。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

  中兴汉室——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25年,刘秀称帝,国号仍为汉,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是一位贤明的君王。

  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于东汉一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在政治上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在历史上是十分成功的一次,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一代枭雄——魏武帝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权臣,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自官渡之战大破世族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败于赤壁,由此转向巩固北方的统治,封为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其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对家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阀观念,网罗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一直是毁誉参半,但史学界倾向于认为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做出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人物。

  弘毅宽厚——昭烈帝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一心想恢复汉室江山。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军有功,于是被任命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投靠孙权大胜曹操于赤壁,入侵夺取益州与南中,自立为西蜀国王。221年,在成都即位自称汉皇帝,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举贤任能——东吴大帝

  东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直意要取下东吴。孙权有意与曹操一战,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八十万兵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后孙权出战合淝,被魏国大将张辽击败。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命大将徐盛火攻大破曹丕。229年,孙权于武昌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今湖北鄂城),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孙权日益骄奢,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暂结乱世——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皇位,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280年3月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从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势暂时获得统一。

  晋武帝本人是继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基业而称帝的,但本身并非英明之君。他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和按等置军,而且无法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这些都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的祸根。

  气吞万里——宋武帝

  宋武帝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幼年家境贫苦,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不过,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从军,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成为东晋一员虎将。后来刘裕逐渐控制了东晋朝政,权倾天下。420年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宋,改元永初。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刘宋初期,因刘裕在晋朝末期收复北方的青、兖、司三州,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在位三年后去世。

  刘裕当政位时期,吸取了前朝土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并采取了很多措施,巩固帝位,而且他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这也显示了这位创业之君的治国才能。宋代文豪辛弃疾也曾写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的词句来赞扬他的功绩。

  统一北方——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字佛狸,鲜卑族拓跋部人,军事统帅,于423年11月即皇帝位。他重用汉世家大族崔浩等为谋臣,把握作战时机,依靠鲜卑骑兵,先后攻灭北燕、北凉,破柔然,讨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等地,统一了中国北方。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他常从卒伍中选拔将才,用其所长。治军严格,赏不遗贱,罚不避贵,但诛戮过多。

  开皇之治——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41—604)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将门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是为隋文帝。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今南京),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至此结束。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使社会京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毁誉参半——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604—618年在位。581年封晋王,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年立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绝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开国之君——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566—635)字叔德,唐代开国皇帝。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所以受到重用。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迁卫尉少卿、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于617年5月起事。李渊起兵后,一面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7月率师南下。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

  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济世安民——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代皇帝,唐高宗李渊的次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军事家。年轻时策动其父反隋,统一全国。后通过“玄武门事变”,登上太子宝座,于627年继位。

  即位后,他居安思危,任贤用良,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被当时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但其晚年亲征高丽的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

  贞观遗风——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705年退位。中宗复位不久后病死。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加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励精图治——唐玄宗

  唐玄宗姓李隆基(685—762)又称唐明皇,睿宗李旦第三子。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受禅即位,改元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黄袍加身——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代开国皇帝,祖籍涿州,生于河南洛阳,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即帝位,国号宋,都开封。

  他用各个击破、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南唐等诸国,加强对契丹的防御;杯酒释兵权,削弱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财政;分散宰相权力;兴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专政主义集权的统治,基本上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他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对形成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影响。

  契丹英雄——辽太祖

  辽太祖阿保机(872—926)耶律氏,汉名亿,是辽王朝的创建者。出身契丹贵族,901年袭夷离堇职位,907年被推为可汗,统一契丹八部,控制邻近的奚、女真等族。他采纳汉族士大夫建议,推翻选举可汗制度,于916年自立为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建都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在位期间,改革习俗、筑城堡、发展农商,创制契丹文字和成文法典。并先后攻取营、平等州及渤海。对契丹封建化过程的推进及历史发展有重大作用。

  女真英雄——金太祖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1123)汉名旻,因此也称完颜旻,金王朝创建者。1113年任女真族部落联盟酋长都勃极烈。次年率兵反辽取胜。1115年元旦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推行“猛安谋克”制度,命人创制女真文字。1120年与北宋订“海上之盟”,夹攻辽国,夺辽大片土地。对女真族历史发展有重大作用。

  射雕英雄——成吉思汗

  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名铁木真,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1206年被推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建立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改变诸部长期混战的局面。即位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1226年,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灭西夏,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各族交往日益密切的客观趋势,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有为天下——忽必烈

  忽必烈(1215—1294)即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在开平继承蒙古汗位。1264年,迁都大都(今北京)。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他在位期间,任用汉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重视农业,设置司农司,劝课农桑,还设置河渠司,兴修水利,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他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使元代社会矛盾一直都很尖锐。

  平民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至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自幼穷苦,曾为地主放牛,相传还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任吴国公后击败陈友谅为吴王。1368年称帝,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定国号为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一代雄主——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即位后年号永乐,世称永乐皇帝(1402—1424年在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自幼习练兵事,渐通经史兵法。1370年封燕王,十三年就藩,拥有重兵,镇守北平(今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孙朱允炆嗣帝位后削藩,危及燕王。1399年7月,朱棣为夺帝位,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号称“靖难”之师。于1402年6月南渡长江,攻取京师(今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即帝位。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朝臣,并株连亲朋,史称“壬午之难”。同时削藩,加强中央集权。1421年,迁都北京。

  朱棣在位期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戎马生涯——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满族,爱新觉罗氏。生于女真贵族家庭。努尔哈赤花了三十年时间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落,并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但是他不满足偏于一隅之地,逐鹿中原成为他的理想。1618年,他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

  努尔哈赤戎马生涯40多年,创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八旗兵,培养一批统军有方的将领。常躬亲率军征战,指授方略,强调以智取胜,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克众的著名战例。其军事思想对后来兵家有较大影响。

  失意一生——顺治

  清世祖顺治皇帝(1638—1661)名爱新觉罗福临,是皇太极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皇后。1643年承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4年改元顺治。9月自盛京迁都北京。福临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1651年亲政。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政治和爱情的失意,使他英年早逝。历史上关于他的死有多种说法。

  千古一帝——康熙

  清圣祖康熙(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岁丧母,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教导下长大成人。他虽年幼,却年少老成,十六岁便铲除了鳌拜,继而平定三藩叛乱,稳定了西南边陲;重农治河,兴修水利;收复台湾,扩大了大清的版图;北拒沙俄,订《尼部楚条约》;西征蒙古,更加稳定了大清的西北疆土。

  如果说他是我国最出色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康熙大帝好学上进,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

  十全老人——乾隆

  清高宗乾隆(1711—1799),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后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他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作诗多达四万首。乾隆也认为自己在军事上颇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乾隆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平定蒙古、新疆地区的叛乱,并完善治理西藏,修建海塘,并主持编撰《四库全书》。但是其晚年好大喜功,任用大贪官和珅,大兴土木,又六下江南,耗费国家人力物力,整个清王朝也在乾隆末期由盛转衰。

  末代皇帝——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于1908—1912年在位,年号宣统。三岁登基,由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在张勋复辟期间,复位5个月后再次退位。1932年在日本扶持下,执政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自1932年3月9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1945年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1959年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

  第二节将战争艺术化的武将

  兵圣——孙武

  孙武(约前535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齐国贵族、将门之后,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年轻时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古代名相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策略。约公元前517年,孙武因不堪齐国攻争频仍,于是离开故乡千乘,南下吴国,并在吴国结识了因避难而来的伍子胥,自此成为莫逆之交。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不听孙武劝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大败,气愤病死。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夫差成功大败勾践,报仇雪恨。相传孙武晚年退隐江湖,并以其战争经验改良《孙子兵法》,使之成为一代巨著。

  奇谋战圣——伍子胥

  伍子胥(?—前484)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性格刚强,青少年时,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励农商以充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国都的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

  罕见智士——范蠡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虽然有圣人之资,但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不为世人所识。他于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二十多年,终于使勾践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尽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将门之后——孙膑

  孙膑(?—前316),其本名不传,今山东鄄城人,孙武后代,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少时孤苦,年长后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诱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相传他晚年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久已失传。

  身系存亡——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时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李牧、廉颇、王翦)。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为人也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因赵王轻信秦国的“反间计”,被夺走兵权。赵王任用只会空谈的赵括,致使赵军大败。十多年后,赵国亡。

  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袁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兵家奇才——白起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号称“人屠”,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战国四将之一,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但是因其杀戮太多,很多人称之为“杀人魔王”。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公元前294年,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的新城。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因战功显著受封为武安君,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二郡。后又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白起为秦国统一七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也免不了“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战绩赫赫——王翦

  王翦(?—前220),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东乡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秦王政向他学习兵法,尊称为王将军。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公元前221年,王贲、蒙恬率兵自燕南攻齐,突袭临淄,齐人不敢反抗,齐王投降,齐国亡。至此,秦兼并天下。

  赵国“长城”——李牧

  李牧(?—前229),据推算应该出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战国时期赵国良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强秦为主,曾两次大破秦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最杰出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很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让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安边万里——蒙恬

  蒙恬(?—前210)祖籍齐国,山东人。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凭借天险,设制要塞,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钜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自刎而死。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少年英雄,志在天下;定陶之战,初露头角;钜鹿之战,雄霸天下;彭城之战,以弱胜强;垓下之战,英雄末路。

  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韩信曾批评项羽为: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实民心尽失。尽管如此,司马迁仍然把项羽归入“本纪”,以表示对他功绩的认同。

  旷世帅才——韩信

  韩信、萧何、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汉朝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功勋。刘邦曾说: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官拜楚王、上大将军,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年轻时曾受“胯下之辱”。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可是,后来高祖病危,皇后吕氏掌权,因有人告其谋反,被吕后设计害死。后人用“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来概括他的一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西汉名将、军事家。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公元前123年,与卫青各率5万骑兵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病逝时年仅24岁。

  老成持重——霍光

  霍光(?一前68)字子盖,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是名将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保举他入宫,担任宿卫宫廷的郎官。因为霍光为人端正,办事机灵严谨,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他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

  他忠于汉室,老成持重,而又果敢善断,知人善任,实为具有深谋远略的政治家。他击败上官桀等人发动的政变,废刘贺,立汉宣帝,使汉室转危为安,其政治胆略颇可与萧何相比;他改变武帝末年急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不断调整阶级关系,与民休息,使汉代的经济出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霍光也十分注意自身的政治修养,以儒学经术约束自己。

  武勇仁义——关羽

  关羽(162—220)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重许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勇冠三军——张飞

  张飞(167—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中为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郃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

  讨虏将军——黄忠

  黄忠(?—220)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侯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著魏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黄忠次年和刘备伐吴,不幸被乱箭射死,追谥刚侯。

  虎威将军——赵云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官至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谥曰顺平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刚毅谨细,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追求完美——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政权的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和谋略家。据说他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周瑜出生名门,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后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留下“周郎顾曲”的典故,意为对音乐的欣赏赞美。

  勇猛彪悍——秦琼

  秦琼(571—638)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朝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

  刚直猛健——尉迟恭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与秦琼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隋末,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617年,刘武周起病,收罗尉迟敬德为偏将。尉迟敬德破永安王孝基,俘虏孤怀恩、唐俭等。620年,唐太宗征讨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在山西介休抵御。太宗遣人前往劝降。尉迟敬德举城投降。太宗大悦,赐为右一府统军。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出任泾州道行军总管等职。晚年信方术,闭门不出。

  风尘侠士——李靖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朝初期最著名的将领,军事家。李靖少有文武才略,为母舅隋名将韩擒虎所赏识。隋末,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曾谋告发太原留守李渊有反隋意图。李渊入长安时擒之,将行诛杀,李世民力救得释,召为幕府。625年,东突厥入侵太原,京师戒严,李靖为行军总管,率江淮兵北上备御,诸将失利,他一军独全。突厥退后,唐以靖检校安州(今湖北安陆)大都督。

  太宗即位,李靖历任刑部、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629年,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与李绩分道出击东突厥,次年1月,李靖率骁骑三千夜袭颉利可汗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颉利逃走。李靖随即与李绩会师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乘胜追击,突厥部众溃散,颉利西奔被擒。东突厥亡,其部众和所属铁勒诸部都归附唐朝,北方安定。李靖以功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后他深入敌境,平定吐谷浑。还朝后,他长期养病家居,不见宾客。

  李靖一生战功赫赫,以抗御外侮为主要战绩,用兵灵活,著有《李靖兵法》,对兵学推陈出新作出了贡献。

  重整河山——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满门忠烈——杨业

  杨业(?—986)一名继业,本名重贵,北宋抗辽名将,祖上世为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地方势力首领。原为北汉大将,居太原,赐姓刘,归宋后复姓称杨业。任知代州(今山西代县)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因大败辽军,被称为“杨无敌”。986年第二次北伐时任西路军副统帅,东路军兵败后护送云、应等四州百姓内迁,孤军奋战,受伤被俘后绝食而亡,年约60左右。其事迹后被演为“杨家将”故事。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他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只是防御。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

  抗金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绥德(今陕西)人,一说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将。行伍出身,早期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后在河北抗金。1130年以浙西制置使据镇江,兵困金兀术部10万大军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他一生力图恢复中原,曾多次上疏反对奸相秦桧议和。1141年同岳飞等被诏还临安(今浙江杭州),授枢密使职,解除兵权。岳飞下狱死,他面诘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自请解职,居西湖诵佛自娱。孝宗时追封蕲王。

  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北宋末年投军,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坚持抵抗,收复失地,成为宋内部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但由于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岳飞退兵,并解除岳的兵权。1142年,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岳飞去时只有39岁。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岳飞治军严谨,赏罚分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百姓把他带领的部队亲切地称为“岳家军”。

  万里长城——徐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出身农家,少有大志。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徐达一生追随朱元璋征战南北,战功赫赫。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具有优异的军事才能,而且具有许多优秀的品德。他严于律己,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今山东人,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抗击倭寇。他见旧军素质不良,便义务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配以精良战船和机械,精心训练,创造了攻防兼“鸳鸯阵”战术。其军作战灵活,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他领军多次战胜倭寇,时人称之为“足称振古之将,无愧万里长城”。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陈图都有创见。但张居正死后,受到排挤,后谢职回家。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两部军事名著和《止止堂集》。

  农民英雄——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中国陕西米脂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队伍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1641年1月攻克洛阳。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逃往西安。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杀死。

  不卑不亢——史可法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都御史、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兵入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24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可法表示“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著有《史忠正公集》。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郑芝龙之子,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隆武帝赐宋,号“国姓爷”。永历帝时被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清兵入闽,其父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当时台湾被荷兰所侵占,人民不断反抗。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从厦门出发,在台湾禾寮港登陆,在台湾人民的积极支持下,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这也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发展对外贸易和民间贸易,鼓励大陆人民迁台定居,以推广先进农耕技术。郑成功收复台湾四个多月后去世。

  悲苦英雄——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1622年,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同年单骑出关考察关外,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宁远城,受炮伤而死,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终因不附魏忠贤,被其党所劾去职。明思宗即位,魏忠贤被诛。朝臣纷请召袁崇焕还朝。1628年袁崇焕被任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7月,思宗召见崇焕,委以重任。

  1629年10月,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境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戒严。袁崇焕闻讯带兵两日急行三百里,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但当他侦察得知敌兵已经越过蓟州向西进发时,只是率兵跟随,赶到河西务时,又不顾将领反对,率部前往北京,于次日晚抵达广渠门外,大败清军。袁崇焕如此之举,引起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1630年,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磔(zhé)”死。崇焕伏刑之惨情,令人毛骨悚然。1772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

  吴三桂(1612—1678)字长,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明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州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1631年8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于是任命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1644年3月初,李自成逼近北京,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还未到达京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大怒。于是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发兵二十余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吴军初败,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因战功清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清朝功臣——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顺治初皇父摄政王,军事统帅。从青年时代,他就跟随皇太极东征西战,为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皇太极卒后,欲争帝位未成,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旋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1644年率领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大军,占领北京,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1650年病卒于征战途中,年39岁。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为其平反。

  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确立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

  鳌拜(?—1669)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初权臣。初授巴牙喇壮达,后以战功封公爵。历任甲喇额真、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1637年,攻明皮岛,鳌拜为先锋,冒石矢直前搏战,以勇闻名。皇太极赐号巴图鲁(满语:勇士)。1645年,跟从阿济格征湖广,兵至安陆,镇压李自成农民军。次年,又随肃亲王豪格征四川,于西充败张献忠农民军。顺治帝福临亲政后授议政大臣,封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福临病故后,清圣祖玄烨即位,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受顾命辅政。随着职位的高升,鳌拜越来越专擅跋扈。1667年,鳌拜罗织二十四大罪状,诛苏克萨哈。各部院缺出徇情补用,安插亲信,并申禁言官不得上疏,以图闭塞言路。鳌拜结党专权,紊乱国政,严重威胁皇权的集中。1669年,玄烨亲政后,与索额图谋划,智擒鳌拜,宣布其三十条罪状,从宽革职,籍没拘禁。鳌拜终死禁所。

  修身齐家治国——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今湖南双峰人。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1838年,入翰林院,学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战斗力很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都有一定影响。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

  心忧天下——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咸丰初年,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赞襄军务。1860年,太平军连克苏州、杭州等地,经曾国藩等极力保举,清廷特旨任为四品京卿,招募“楚军”五千人,率以援浙。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1864年,攻陷杭州。后在福州设马尾造船厂,制造轮船。出任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后,督办陕甘军务,镇压太平军和西北回民起义,并在兰州创办制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征新疆,消灭入侵的反动政权,收复新疆,对新疆的政治、军事进行整顿和改革,建议改新疆为行省,加强边防,兴办义塾,厘正赋税等,有力地促进了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俄伊犁交涉中,积极备战,挫败了沙俄侵占伊犁的阴谋。1881年,调任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中,赴福州督办海防,积极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法斗争,并选募恪靖军赴两广前线参加抗法战争,后病故于福州。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第三节化腐朽为神奇的文臣

  帝王之师——伊尹

  伊尹(?—1713)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商初大臣,本是商汤岳父家的奴隶。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在商汤灭夏的过程中,伊尹功不可没。汤死后,尽心辅佐卜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商汤之孙太甲即位。伊尹努力教太甲如何做一个好君王,但是太甲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伊尹于公元前1713年卒于亳(今山东曹县南)。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多年,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

  亘古第一忠臣——比干

  比干(前1092—前1029)子姓,名干沫邑人(今河南卫辉),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他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比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股,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认为君王有过错而不指出就不是忠臣,于是强谏三日不离去。纣王非常生气:“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真的是这样吗?”于是杀比干来观察他的心,比干死。民间都把比干尊为文财神。

  百家尊师——姜子牙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后被周文王重用。他尽心辅助文王和武王,为武王建周立下汗马功劳。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都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忠臣典范——周公旦

  周公旦,姓姬,名旦,又称叔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

  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后,过了三年就病死了,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东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他是孔子最为敬佩的古代圣贤。

  春秋第一相——管仲

  管仲(约前723—前645)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使齐国实力大增,为齐国称霸奠定基础。

  智慧化身——晏婴

  晏婴(前595—前500)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头脑机敏,能言善辩。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他的很多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如:二桃杀三士;折冲樽俎;出使狗国,故进狗门;小人出使小国;桔生淮北则为枳等。

  一怒而诸侯惧——张仪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前310年,一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六国封相——苏秦

  苏秦,生卒年代不详,字季子,出生于今洛阳,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苏秦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说而说不行”。凭着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候而一举成名。促成了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荣华富贵。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苏秦的行为惹恼了齐国的大夫门,被齐国所收买的刺客刺杀。典故“刺股悬梁”说的就是苏秦年轻时刻苦学习的故事。

  远交近攻——范雎

  范雎(?—前255),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

  对外,为达到兼并六国,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统一天下。

  对内,昭王又按范雎的谋划,实行“固干削枝”的政策,坚决剥夺亲贵手中之大权。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声名赫赫——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前238)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信陵君(?—前243)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的进攻,有食客三千。被称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

  平原君(?—前251)即赵胜,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平原君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公元前259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赵田派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孟尝君,生卒年代不详,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

  变法图强——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安阳)人,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为商鞅。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商鞅闻秦孝公下令求贤,发愤图强,乃离魏去秦。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法。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国势蒸蒸日上。孝公去世后,太子秦惠王继位。商鞅在变法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他们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逃叛失败后,被带回都城遭惠王车裂,并灭其族。著有《商君书》传世。

  造福万代——李冰

  李冰,生卒年代不详,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它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了当地农业生产。

  经国巨贾——吕不韦

  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秦始皇称其为“仲父”。他还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前280—前208)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被尊称为“千古一相”。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嬴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祸及三族。李斯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对汉字的规范起了很大的作用。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深谋远虑——萧何

  萧何(前257—前193),今江苏沛县人,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初期政治家。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深谋远虑地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zàn)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萧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在法律思想上,坚持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丞相。而他未能像张良那样及时地“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于是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便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

  运筹帷幄——张良

  张良(?—前186)字子房,今安徽亳州人,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狙击秦始皇未遂。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官名),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从此,经学研究在汉代盛行。其后,任江都易王国相10年;公元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都有使者及廷尉去询问。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发奋著书——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青出于蓝——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进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才得以送到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转》、《幽通赋》等。

  鞠躬尽瘁——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中国古代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