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天的诗十篇

  有关秋天的诗篇1

  2、《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关秋天的诗篇2

  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

  In the other gardens

  And all up the vale,

  From the autumn bonfires

  See the smoke trail!

  Pleasant summer over

  And all the summer flowers,

  The red fire blazes,

  The grey smoke towers.

  Sing a song of seasons!

  Something bright in all!

  有关秋天的诗篇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橙黄橘绿,天高气爽,太美了。

  然而,秋天的诗更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把秋色竟写得这般恬淡静谧,好不宜人。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把菊丛盈院,篱边清幽,斜日轻抚的秋光写得多么甜蜜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王维《辋川闲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好一派秋光,好一个秋山秋水。秋景如诗,秋诗似画。秋中的诗,还是诗中的秋?抑或都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旧时代文人墨客大都郁郁不得志,或不被重用,或被贬,或放逐,自然少不了悲愁之作。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这是刘禹锡的惊秋之作。“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更是唐人的惊秋之叹。“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在瑟瑟秋中来到屈原三闾庙,能无怨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秋思之心声。

  “砧柞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思妇魂牵梦萦,心系边人,为做寒衣,泪听寒通宵不眠,催人泪下。

  “南浦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的这首《秋浦别》把离别场面写得揪心裂肺。

  秋诗中边塞秋咏,更是别有滋味,另有神韵:

  “寒星几点雁横塞”――多么雄浑;

  “长风万里送秋雁”――何等悲壮;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好不苍凉。

  这些边塞秋咏,苍凉而又雄壮,读来顿觉神韵飞扬。

  秋色怡人,秋景诗更是醉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多么惬意,多么悠然!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多么美好的秋夜!使人如临其境。这就是诗的魅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这首《山行》,把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景写得多么迷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中营造出的青山吐月意境,多么壮美,何等浪漫!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多么富于诗意啊!秋中的诗,诗中的秋?

  春景诗以艳丽取悦,秋色诗则以风骨见长。“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树在深秋,有红有黄,由红转黄,如诗如画;人上高楼,清澈入骨。

  有关秋天的诗篇4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中学657200〖HJ1.0mm〗

  【摘要】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自从战国时期楚人宋玉《九辩》之后,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情调。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可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之传统,认为秋色宜人,甚至认为秋天比初春还要美好。在他的《秋词》中,他用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景象,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诗作正是诗人事途坎坷、遭遇贬职之时的大作。在如此遭遇的人生道路上,还有这样宽阔的胸怀,豁达的胸襟,刘禹锡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哲学家。他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意境,唱出了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心境喜秋意象精神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构成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常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作者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则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国古代的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诗人对外在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之后,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正如刘禹锡将晴空鹤飞冲天这一动人景象的所见所感,融进自己宽广的胸襟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因被贬职而丧气的伟大诗人,也看到了一个积极进取,凌云壮志的精神领袖形象。

  1.古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只要提到秋,无不与悲、愁、怨、失落、感伤、凄凉拉扯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悲秋之作,留给后人们慢慢咀嚼、品味。这样,我们这些后人只要读到古人作品中的悲秋之作,心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不平的怪味,于是,悲从心起,也跟着古人一道玩味一把悲秋的情结。

  如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所作《秋兴》组诗,就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从整体上看,诗人身在夔州,却想着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在内容上,组诗的第一首首联就用"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来描绘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1]?。

  又如孟郊《秋怀》其二,诗人用饱含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愁,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此句从月写起,既是兴起,又是比喻寄托。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旅伴,"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包含着他毕生奔波的失意遭遇,而一个"单"字,更透露着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此二句,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且着一"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着一"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转侧痛心之状,都是妥帖而形象的字眼??[2]?。

  又如晚唐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整诗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描绘出一副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天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道出了三层意思:一、古人说腐草化萤,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的作用是挥风取凉,而秋天是不象夏天一样的炎热了,所以古诗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天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边的牵牛、织女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看出,她的满怀心事都在这个举目仰望的动作之中了。

  另外,还有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赠少年》中写到:"秋风叶下洞庭波",他化用了《楚辞》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根"。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写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句以塞上秋景作背景,以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思乡之愁。盛唐诗人张籍也曾在《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蓄,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3]?。

  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象这种因"秋"而伤、悲、怨、恨、愁的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这就更能说明"秋"这一文学意象都成了古代文人墨客们倾诉愁绪的最好方法,或者说最常用的方法。他们一旦因个人的遭遇或是说国家的灾难,还是人民的疾苦而产生浓烈的情感,就是大量使用"秋"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把自己的悲秋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于是,便有了众多诗人的悲秋情节。

  2.刘禹锡与众不同的秋感

  诗歌的创作在很多时候,都是诗人用来明志的一种解脱方式。因此有"诗言志"之说。那么对于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伟大诗人刘禹锡来说,也不例外。但是诗歌的创作过程又有别于其他文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创设有效的意境,这种意境又往往借助客观的物象来表达。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或者是"借物抒情"。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以象为寓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的一个载体,其作用便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意象这一手法在诗中体现的作用就有了"言不尽意,立象尽之"的说法,使难抒之情,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多样,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读者可能会难以逐一辨析,于是,诗人索性把一篮子多维的"维生素"奉献给读者,读者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回味。

  诗人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司马时写下了著名的不朽诗篇《秋词》,来作为他对秋的不同感受,是难能可贵的。当时,正是作者参加王叔文改革朝政失败的时候。各种宦官、藩镇、官僚势力把持朝政,他们强烈反对改革,导致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失败。于是,顺宗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虽然遭受严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一反常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力作。赞美秋天胜过春日的早晨,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和斗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便直言千古悲秋之老调,毫不隐讳。

  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一反千古悲秋之反调,盛赞秋天的美好,并采用第一人称手法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作不妥协斗争的韧劲儿。

  接着"晴空一鹤排云上",让我们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的气概,于是诗人便有了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以便有了诗的末句"便引诗情道碧霄"这种妙愁。其中"晴空"一词即描绘了秋高气爽的秋天特色,它是春天多风沙,寒意尤存所不能比拟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搏击长空,作者的用意是可想而知的。这便是这首不朽之作的精华之所在了。

  从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奋力搏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便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面对纷繁复杂的官场唱出"秋日胜春朝"的不朽战歌。

  从诗歌的立意来看,诗人一反古代诗歌"悲秋"传统之主题,,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这恰恰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背景、性格是分不开的。他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于是诗的立意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新颖,而且十分深刻,也就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秋词》(其一),主要借秋气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另外,还有《秋词》(其二),借秋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两首诗都一反过去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在诗人眼中,他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着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了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秋词》诗的主题思想。

  两首《秋词》主题虽有相同之处,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则以风景见长。《秋词》(其二)中,前二句写秋色,诗人只是为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伤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就该诗的艺术手法而论,它属于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总之,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和色素,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便具有愁肠九曲的秋意,诗人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对于《秋词》其一来说,诗人一开头就用常理展开议论,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写出了秋的意境,秋的特色,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潮"。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乐观心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诗的三、四句,便神来一笔,将其转成高亢的秋歌。通过秋天"一鹤凌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而又富有活力的秋景图。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所含的哲理,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而这种气概和情操正是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表现,再次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读此诗,可贵之处在于诗人敢于打破自古悲秋的习俗,尽管字里行间透着仕途的不如意,但毕竟拥有"晴空""碧霄"等亮点,又何必因遭贬谪而沉郁呢?且着一"胜"字,更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一股激情,一份豪迈:仕途坎坷,诗情仍在!在情感中寄托自己的壮志,又何尝不是成功呢?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悲愤尽在这爽朗之中。

  此诗虽是在萧瑟的秋天所写,却没有那种淡淡的哀愁,而是一语道破"秋日胜春朝",诗人的这种表现,折射的是其豪迈自负的心境,被贬后却丝毫没有悲哀、怅惘,在这天高云淡、鹤群南飞的秋日,却把诗情引向碧蓝的天空,表现出诗人那博大豪迈的心境,不为世俗所累的超脱天然,真是令人叹服。

  诗歌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后人们读来是一种励志怡情的美好享受。

  刘禹锡的诗,除《秋词》二首外,还有《始闻秋风》也是一首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从"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的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读到这些,颇有点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着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了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的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地;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赋予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唤起诗人的激情。是诗人对秋的喜爱,也是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体现??[4]?。

  此外,还有如《秋风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诗都是表现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

  ?

  参考文献?

  [1]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2007年?

  [2]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2007年?

  [3]萧涤菲程千帆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1983年?

  [4]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5]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6]王力张万起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版,1998年?

  [7]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版,1992年?

  有关秋天的诗篇5

  寒风骤起,秋叶飘零。怀着一丝丝“斩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和深深的眷恋,我迈过了季节交替的门槛。是啊,走过了秋天,也就走过了一条金叶满地的长长的林间小径,于是,便走进了一首婉转低回、耐人寻味的诗篇里。

  秋韵如诗。有人言道,诗家美景在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诗兴勃发的季节。秋风轻拂,秋阳斜照,林间落叶缤纷,枝头上分明摇曳着诗的韵脚。大地为稿纸,秋风来填词,遍地的秋叶就是那抒情感怀的诗行。才吟“碧云天,黄叶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叹“秋空雁度秋天远,疏树蝉鸣白露寒”。秋天里,天空澄明洁净,天高云淡,远眺层林尽染,近观丹枫如霞,置身此中,融入秋色,内心里自然会流淌起咏秋的浓浓诗韵。不知欧阳修在《秋声赋》里因何如此贬低秋天,在其眼中,似乎秋天只有“其色惨淡,烟霏雨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之凄凉景象,还有那宋代作词的高手柳永,更是以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为秋天贴上了伤感、寂寥的标签。我以为,还是峻青在《秋色赋》里还原了秋的本来面目,他言道:“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人们赞叹秋天也罢,贬损秋天也罢,怀秋和悲秋都不过是人们此时与彼时心境的一种流露,与秋景实无关系。岂不闻”境由心造“之言哉!心情好了,观秋景美如画,但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之谓也。秋韵如诗,犹如水一般的月光倾洒在大地之上,让人们在这个季节里读出了感动,读出了美丽,读出了厚重。抬眼望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是“天凉好个秋”啊!

  秋韵如歌。犹如一首浑厚、高亢的歌曲回荡在天地之间,从夏末唱到冬初。“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时”。韩愈说:“以虫鸣秋”,田园交响曲不就是秋虫的“专利”么?田间,径旁,秋虫率先弹奏起迷人的秋之曲。在草丛里,在屋角里,潜藏着的蛐蛐儿、蝈蝈儿憋足了劲儿地鸣叫,忽高忽低,忽长忽短……于是,秋夜在虫鸣声中被拉长了,秋夜才显得格外静谧,还透出几分神秘。风乍起,吹的秋色如许。秋风也来助兴,金灿灿、红彤彤的叶片在枝头翩翩起舞,沙沙作响,又奏起了深秋的“秋叶独奏曲”。不久,在霜露醉染枫叶的时节,秋风旋起地上的落叶,吟唱着低沉雄浑的晚秋颂歌。

  秋韵如梦。几番心醉赏秋去,金叶浓韵入梦来。金秋,是一个如梦似幻的季节,俨然如同醉后“误入荷花深处”的女词人一样,我也移步林间,踏叶寻秋,快意赏秋,心醉而不思归处。倏忽间,眼前竟有些朦胧,似景非景,似梦非梦,若即若离,物我两忘起来了。秋天,这是一个色调丰富、绚烂多姿的季节,仿佛就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那流淌的秋韵仿佛就是一坛陈年老窖,置身其中,“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醉在心头,梦萦金秋。恍惚之间,不觉走进了一个金黄色的世界里,但见金菊傲放,花香袭人,丹枫似火,落叶缤纷……好像自己也融入了一望无际的秋色之中了。有诗云:北风劲吹满地黄,傲霜金菊吐芳香,胜景畅游人微醺,好蘸秋色写诗章。

  有关秋天的诗篇6

  一、12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诗人____________.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___________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____________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散曲家__________在《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人_________在《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人_________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人_________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诗人________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秋词》中能够表现诗人________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秋词》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诗人__________的《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夜雨寄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诗人_________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潼关》表现作者___________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中强调对学习的热爱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中强调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诫子书》诸葛亮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1.《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的街市》中写作者坚信牛郎织女“定然在天街闲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拓展

  天街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秋夕》

  争将世上无期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七夕》

  有关秋天的诗篇7

  关键词:《诗》;《春秋》;周公;孔子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90?05

  《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对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一命题,前人大多只在字面疏解,也有的试图抉发其奥义,但语焉不详[1](74)。本文认为,孟子这一命题有如下三方面的含义。

  意蕴之一:《诗》《春秋》皆记史

  顾炎武《日知录》云:“《二南》也,《豳》也,《小、大雅》也,皆西周之诗也。至于幽王而止。其余十二《国风》,则东周之诗也。‘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西周之诗亡也。诗亡而列国之事迹不可得而见,于是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出焉。是之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也。”[2](卷三,144)顾炎武道出了孔子《春秋》以史继《诗》之深旨。顾氏之说甚精,但语有未晰之处,钱穆先生指出:“当西周之时,不仅列国无《诗》,即王室亦不见有史。周之有史,殆在宣王之后。其先则雅颂即一代之史也。周之既东,不仅列国有诗,并亦有史。”[3](134)钱穆先生的论见有一定的启发性,西周之时明确的编年记事体还没有成熟起来,所以他说“即王室亦不见有史”,但是编年记事体不成熟,并不代表不去记载这一时期的历史,而是以诗体的形式记载史,所谓“雅颂即一代之史也”。到了东周,不仅各国有自己的编年记事体史书《春秋》,也有自己的《诗》,《诗经》里的《国风》即是代表。

  从《孟子》上下文来看。“《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接着说:“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各国都有叫做“春秋”的史书,晋国的叫《乘》,楚国的叫《梼杌》,鲁国的仍叫做《春秋》,都是一样的。鲁国的《春秋》和孔子的《春秋》都是编年记事体的史书,而且这种史书在春秋时期是很普遍存在的,不仅晋、楚、鲁有,其他各国也都有,所以,《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那么这种编年记事体的《春秋》是何时发展成熟起来的呢?它和《诗经》有关系吗?《春秋》是记事史书,《诗经》是韵文诗歌,孟子为什么把《诗》和《春秋》放在一起呢,而且还是先后相承的关系。

  这要从《诗经》的内容说起。《大雅》其实都是记载历史的诗歌,比如其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从周代始祖后稷到公刘再到文王,反复歌颂。《大明》不仅叙述文王武王之功,还描述了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写得绘声绘色,雄伟壮观。这种以诗记史的方法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各原始民族用英雄诗律来说话,这也是自然本性的必然结果。这里我们也应赞赏天意安排,在共同的书写文字还未发明以前,就安排好各族人民用诗律来说话,使他们的记忆借音步和节奏的帮助能较容易地把他们的家族和城市的历史保存下来。”[4](432)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但以诗记史的传统仍然保留了一段时间。周代的史官早期重在记言,《尚书》中的西周书部分便是例证,《牧誓》、《金滕》、《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多士》、《多方》、《君奭》、《无逸》、《立政》等,以“王曰”、“王若曰”、“周公曰”、“又曰”的形式大量记载了武王、周公的话。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诗经》中的历史叙事比《尚书》中的《西周书》还要系统,还要重要。

  《西周书》虽以记言为主,但亦间或记事,言和事往往是分不开的。比如《牧誓》主要记载武王誓师之言,但开首云:“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又云:“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显然属记事。《金滕》篇开首云:“既克商二年,王有疾。”乃叙事之缘起,并交代时间。所以,《庄子·天下》曰:“《书》以道事。”《荀子·劝学》:“《书》者,政事之纪也。”是把《书》也当成记事之体。朱熹则径以《尚书》为纪事本末体之滥觞。

  记事之体,除《西周书》间或有之以外,甲骨、金文亦多有记事内容。甲骨卜辞反映的是王侯贵族的王家活动,所记内容以农事、兵戎、祭祀方面为多,是以贞卜的结果和极简单的记事相结合,这表明它具有官方文书的性质。而且有些卜辞所记有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在表述形式上已经初具历史记载的萌芽。到了西周金文,其记载的内容更为丰富,其中关于征伐、俘获、赐土田臣仆、赐车马旗服彝器金贝等事的记载较为详细。金文的记时方式在西周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一种规范性的形式。如《牧簋》:“隹王七年十又三月既生霸甲寅。”《颂鼎》:“隹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其记时形式是:年、月、月相、干支。这就直接为后来《春秋》的记时体例提供了范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编年记事的体例在西周中期以后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但“百国春秋”即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国史应该起于何时呢。可惜当时的国史没有一部流传下来,我们依据现有的材料推断可能起于西周晚期厉王、宣王之时。

  首先,史官的职守在宣王时发生了变化,开始从主掌天文历法到以记史为职。《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其祖先“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其次,幽厉之后周王室开始把西周史官分派到各诸侯国去。《史记·历书》云:“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左传》中更是记载了不少流散到诸侯国的西周史官。《左传·昭公十五年》:“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杜预注云:“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太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董狐其后。”其三,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厉宣之前的史实存在严重缺环。文武到成康的历史我们还可以从《诗》、《书》中窥探,但穆王以后直到厉宣却明显没有太多史迹可寻。即拿刚发现的清华简《系年》为例,其中第一至第四章涉及到西周之事,但都是从叙述周初开始,一下子便转到西周晚期。第一章是从周武王径直转写厉王、共伯和、宣王;第二章则直从幽王写起;第三章从武王克殷、成王平叛又直接转到“周室既卑,平王东迁” [5](141);第四章写卫国的历史,但主要还是详述周惠王以后的事。如果不是存在历史记载的缺环,《系年》不会避而不谈的。

  另外,共和元年是我国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开始,共和行政可能是编年记事的一个起点,“推断其时每当朝会议政之际,原负责记录王言、撰拟诏命的史官,此时则列位于朝会,负责专门记录朝政大事,并负责宣示中外。史官此职,是作为诸侯卿士摄位共政体制的监督与见证。……共和时期的史官制度,最后形成共和十四年逐年记录而成的编年大事记。宣王即位之后……共和时期编年纪事之法仍旧不废,并做为史官记事制度一直沿用至后世。”[6](292)这样一来,随着编年记事体史书的发展成熟,以诗记史的形式便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了。

  意蕴之二:《诗》之旨与《春秋》之义一脉相承

  周公创制雅颂,编纂《诗经》,其目的是作为治平之具、政教之本,推行德治、兴旺周邦,乃一代王者之大典。有学者指出:“《诗》是周代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推行宗法礼乐精神的物质载体,集中体现了周代社会的礼乐精神。……《诗》作为周人明教化、宣扬经邦济世的思想工具,正是周代统治者编《诗》的初衷所在。”[7](30?32)而孔子作《春秋》亦是要继承周公之旨,义在拨乱世反诸正。

  所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王者之迹何时熄,而《诗》又何时亡的呢?一般认为是宣王以后至平王东迁这一段时期中。在宣王之前,“王者之迹”是如何体现的呢?钱穆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周王室是天下之共主,……每到冬天,他所封出的四方诸侯都得跑到中央来共朝周天子,而周天子在那时祭其祖先,更主要的是祭文王,许多诸侯一同助祭,就在这庙里举行祭礼时唱诗、舞蹈,唱的便是周文王一生的历史功绩,所谓雅颂,便是如此般的用来作政治表扬。又如周天子有事派军出征,在临出以前……欢迎凯旋,同样再有宴享歌舞,……那时遇礼必有乐,而礼乐中亦必寓有史,这些都是周公制礼作乐精意所在。[8](18?19)

  后来王室衰弱,王者的创业伟迹已经没有了,诸侯也不常到朝廷来朝贡了,王室没有新功德,相应也就没有了歌功颂德的诗歌。所以是“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了。

  那么周王室在祭祀或者燕飨时为什么要唱这些诗歌呢?他们编辑雅颂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应当源于周公的“制礼作乐”精神,《诗》、《书》、礼、乐都是周公的治平之具、王者之典。朱熹《诗集传》云:“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故或欢欣和说,以尽群下之情;或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词气不同,音节亦异,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9](129)从《诗经》的编纂角度来说,即《诗经》的第一次编纂是周公所为,主要是雅颂二体,风仅止二南,其意图是把它作为政教之本。成康之后昭穆共懿孝夷皆无治平之诗。《尚书·周书》的主要部分亦为此时周公所编。第二次编纂当在厉、宣、幽时期,此时已无颂,主要是变雅。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九:“以此二雅,正有文武成,变有厉宣幽,六王皆居在镐丰之地,故曰丰镐之时诗 也。”[10](539)是西周初期是正雅之诗,西周晚期是变雅之诗。第三次当时春秋后期所编,主要是搜集列国之诗。所以我们研读《诗经》一定要注意它的时段性,赵逵夫先生即指出《诗经》的作品“往往集中产生在某一段时间中,这同当时的社会状况及统治者的主导思想有关。周公旦的‘制礼作乐’及成、康时代祭祀乐歌与仪式乐歌基本框架的形成(如《周颂》和《大雅》中的大部分作品),宣王中兴过程中与宣王初年一些卿大夫在恢复周室道统中的创作活动的勃兴(《小雅》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和《大雅》中的少数作品,《周颂》中的个别作品),便是最突出的实例。”[11](1)经过周王室礼乐文化精神的渗透,《诗经》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反映原初先民生存状态和心理愿望的文学文本,而是带有鲜明的伦理道德教化内容的政治性文本。

  《诗大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虽谓政有小大故雅有小大显似牵强,但雅诗系乎王政废兴确实毋庸置疑的。即便从《诗经》的来源角度观察,《诗经》与劝谏、政教之关系亦紧密相关。比如以《国语》为例的献诗之说:

  《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国语·晋语六》:“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韦昭注:列,位也,谓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以讽也。)

  采诗之说: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孔丛子·巡守篇》:“古者天子……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

  上博简《孔子诗论》亦言:“颂,平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绅(引)而逖,其思深而远,至矣!大雅,盛德也……”[12](127)所以,周公所编之诗是为王政而用,所谓“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风”。

  孔子作《春秋》之义又何在呢?《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段话说得非常明确:“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曰:‘周道衰微,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其义甚明,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昌明“周道”,以达王事,与周公精神一脉相承。

  《孟子》:“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这句话前人多解作孔子作《春秋》窃取了《诗经》褒善贬恶的大义,其实这是误解。此句上承“其事”、“其文”,说的都是各国的史书,很明显“其义”当然说的也是各国春秋的“义”,这个“义”又当何解呢?章太炎先生已经明确指出:“义即凡例之谓。窃取其义者,犹云盗其凡例也。”[13](116)是孔子作《春秋》秉承了各国史书的义例。通过借鉴这种义例而达到作《春秋》的目的。

  《左传》昭公二年载韩起聘鲁,见《易》、《象》与《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据此可推测,鲁之《春秋》的记载可能起于伯禽之时,记载了西周盛世的朝觐、会同、征伐之事,所以说“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但孔子所作《春秋》为何起于隐公,当是隐公以上《春秋》已经不存,否则,周初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孔子肯定会存其盛世之事以为典则,以警后世。所谓夏殷之礼,杞宋不足征,夫子况且叹之。

  孔子见不到早期鲁国的《春秋》,只能“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14](509)鲁之《春秋》,主要限于鲁国之史,其于列国之事,或赴告不全,甚或有所隐讳,不能得其实事,孔子作《春秋》则要把各国的历史都写进去,其事则齐桓晋文,用今天的视角来看,孔子的《春秋》可谓是当时的一部世界史了,“其书中所表现的乃是其时诸夏一部大整体的大全史。自然亦可说是人类当时文化一部大整体的大全史了。远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早已有此眼光,早已有此见解,正在全世界人类文化史史学史上有它卓然无比的价值。”[7](22)孔子之所以如此编纂自有其中的道理。但是孔子非周之史官,他把周王室的《史记》和鲁国的《春秋》整合删削。由此一转手,性质发生了变化,政府的官史变成了民间的私家著述。私人著国史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孔子又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原来藏在王宫的国史民间是看不到的,所以也就不能知道“天子之事”,但经过孔子的整理传授,天子诸侯之事便流传于世间了。所以孟子又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周公制作《诗经》是作为政教之本,歌颂王者之丰功伟绩,以开升平之世。孔子作《春秋》则是昌盛周道,拨乱反正,以为东周。

  意蕴之三:孔子是周公之后的又一圣人

  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实际上是指出孔子是继周公之后又一圣人。这在《孟子·滕文公下》也有交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把禹、周公、孔子作为前后相承的三圣,揭示了圣人道统的先后次序。《论语》中还不曾把尧舜与文武(或汤武)放在一起称述,而《孟子》中不但有“尧舜,性之,汤武身之”,还有“尧舜性者,汤武反之”这样的话。又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又极力盛赞孔子,《孟子》一书中孔子被提到八十一次之多。所以后人凡言圣人,皆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孔子又被尊为“至圣先师”。

  而在孔子自己也以追循周公为志,其平生所志所学所尊仰者,独在周公。所以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朱子说:“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15](94)孔子生在鲁国,鲁为周公的封国,可以“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春秋时期,礼坏乐崩,许多国家的礼乐之制已经不完善,但鲁国却完整地保存着周礼。《左传·昭公二年》记载晋大夫韩宣子使于鲁,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是周礼的践行者,上至鲁公,下至卿士,皆循礼而动。所以《礼记·明堂位》说鲁国“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孔子自幼受鲁国礼乐文化的影响,成为其“法则周公”的最根本原因。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太庙”即周公之庙。进了太庙孔子向专职人员请教礼制、礼仪,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孔子还曾西游洛邑,在实地了解了周朝政治文化以后,孔子喟然叹息说:“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之时,夏殷之礼文献已不足征。所以孔子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庸》拼合这两句话说:“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为什么从周呢?刘宝楠《正义》引《汉书·礼乐志》云:“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公借鉴夏商二代之礼,加以损益,制礼作乐大兴文教,所以能成文武之政。孔子称赞周公曰:“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所以《中庸》言:“仲尼祖述尧舜,文武”。朱熹说:“祖述者,远宗其道。者,近守其法。”[15](37)所谓文武之道其实就是周公之道。

  孔子的德治思想亦可追溯到周公那里。《论语·为政》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以道德教化为为政治国的基础,反对单纯依靠行政、法制来治国,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为政》)。又特别强调当政者的道德表率作用,《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些思想和周公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思想一脉相承。周公主张有“天命”的存在,但又强调“惟命不于常”(《康诰》);其“敬德”思想,强调统治者必须修明德行,“以德配天”,不能够贪图享乐,“无康好逸豫”(《康诰》),知“稼穑之艰难”(《无逸》);其“保民”思想,认识到“民心无常,惟惠之怀”《蔡仲之命》),要取得民心,就要施行德政;其“明德慎罚”思想,在提倡“敬德”的同时又主张“敬明乃罚”(《康诰》)。周公的思想言论成为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论语》中还载有周公的言语,《微子篇》:“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可能是孔子引用周公之语来教导弟子。《论语·泰伯》:“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反过来即是说周公既有才能又有美德,既不骄傲也不吝啬。

  综上,孔子尊周礼,行周道,以继承周公之志为尊。有感于周道衰微,而作《春秋》,拨乱反正,以昌明盛世。“《诗》、《春秋》相表里,《诗》之所刺,《春秋》之所贬也。”[16](124)《诗经》的雅颂部分有不少是歌颂文武之治,它虽然是诗歌,却是以韵文记史,周公制作《诗经》以作为政教之本,圣王之典,以开升平之世。孔子《春秋》秉承各国《春秋》义例及书法精神,标志着编年记事体史书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马银琴.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74.

  [2] 顾炎武著, 黄汝成集释.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 钱穆.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9.

  [4] 维柯著, 朱光潜译. 新科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5] 李学勤主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M]. 上海: 中西书局, 2011.

  [6] 葛志毅. 谭史斋论稿五编[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

  [7] 王妍. 经学以前的《诗经》[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

  [8] 钱穆. 中国史学名著[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5.

  [9] 朱熹. 诗集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0] 孔颖达. 毛诗正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1] 赵逵夫. 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J]. 文史, 2009(2): 1.

  [12] 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3] 章太炎. 国学讲演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4]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有关秋天的诗篇8

  关键词:联系生活;了解历史;想象画卷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入了一些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我们在教学诗词的时候,是从语言入手,还是从画面入手,需要拿捏得准,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诗词的语言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如何通过阅读美丽、含蓄抑或隽永的语言,触及诗词的意境、诗词的思想、诗词的灵魂,是我们教师课前要认真思考的,对一些经典的诗词要熟吟成诵,对一些现当代的诗词,特别是一些朦胧的、意蕴悠长的诗词,要静品涵咏,才有可能悟到文字背后律动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我在诗词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联系生活,酝酿真情,走进诗词抒写的氛围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生活也是诗词的源泉。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时,我们要把学生领进秋天,去倾听秋的声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因为此时此刻,时令就是秋天了,我们就在秋天里,秋的声音你听到了吗?使学生真正听到的秋声与诗中的秋声产生碰撞和通感,这样就使学生很快进入对诗的语言的阅读和品味,也即先入境动情,再去玩味诗的语言的优美质朴,饱含着对秋天的情感再去朗读,达到披情入文。

  二、了解历史,跨越时空,走近诗词抒写的人物

  诗词张扬着人性美、情景美,诗词的语言往往是讴歌时代的最强音。诗词中的人、景和情往往交融到一起,彰显出语言的魅力。例如,教学臧克家的《有的人》时,我们就得做好学诗的铺垫,了解鲁迅先生以及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走进鲁迅的小说《故乡》,走近周晔笔下的伯父,走近阿累心中的鲁迅,就这样做一次次心灵的穿越,历史的回溯,做足做好学诗的准备。再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历史背景非常关键。

  三、想象生活画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例如,教学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在初读的基础上,利用大屏幕展现古色古香的田园生活画卷或利用教材呈现给我们的画面,使学生观画入诗。在这幅田园画卷中,放飞想象,激荡诗情。

  总之,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倾听学生的阅读评价,重视学生的阅读思考,进而反复涵咏,达到熟吟成诵、入情入画、赋和成诗。

  有关秋天的诗篇9

  一、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全曲共二十八个字,用多种意象组合成一幅夕阳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在羁旅途中凄凉悲苦的思乡之情。全曲短小精美,“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节奏美

  全曲篇幅短小,共五句,句式上以六言句为主,整齐流畅,朗朗上口。为了营造全文凄凉悲苦的整体基调,作者在句末押“a”韵脚,音调舒缓低沉,更适合传递悲凉之情。

  (二)画面美

  前三句选用九种景物,干枯的藤条,嶙峋的老树,昏暗的乌鸦,荒凉的古道,萧瑟的西风,蹒跚的瘦马,由近到远勾勒出一幅夕阳秋景图。文中使用的“枯”、“老”、“昏”、“瘦”等字眼,为本就萧瑟的秋景更平添一份悲苦之情。

  (三)映衬美

  全曲在营造悲苦的秋景中,又有一点点暖色调,那就是“小桥流水人家”。潺潺流水,小桥人家,本是一幅温情暖意的画面。可是在昏暗惨淡的黄昏中,在孤独漂泊的旅途上,这幅画面恰恰形成了一种对比映衬,用美好的人家更衬托作者在漂泊旅途中的悲苦情怀,更让人体会到作者在文中凝聚的浓浓秋思。

  (四)情感美

  不管是前面凄凉秋景的营造,还是后面直接点出“断肠人在天涯”,都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愁,表达出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之恨。马致远正是用精炼的艺术形式,传达出中国文人传统的情感体验,让《天净沙?秋思》这则小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

  二、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诗中画面,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2,通过再现诗中秋景,感受诗中凄凉、悲苦的意境。3,能从诗中画面去体会诗人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秋景

  四、教学难点,从画面中体会诗人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五、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以写带读

  六、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教师导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杜牧眼里,秋是那片色彩斑斓的傲霜红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在刘禹锡眼里,秋是那片澄净绰约的湖光秋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李商隐眼里,秋是那场萧萧瑟瑟的巴山夜雨。那么,在马致远的眼里,秋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读秋思

  1,介绍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代表杂剧有《汉宫秋》。他的散曲创造也独树一格,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称其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3,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四遍,前两遍认认真真读准字音、停顿,后两遍仔仔细细品味情感。

  4,找学生读诗歌。第一位读,读后纠正字音。第二位读,读后指点停顿。学生总结字音和停顿,全班齐读。

  5,师生共读,融入情感

  (1)教师示范读题目,让学生试着读出味道来。教师范读要表情凝重,声音低沉,语调稍稍拖长。

  (2)请两位同学来展示,总结方法,全班齐读。

  方法总结:整体上音调低沉,语速舒缓,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语调可适当家中,声音拖长,着重抒感。

  (3)说出读诗的感受,融入情感再读。

  请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中,初步感知作者在曲中表达的情感――思乡,让学生试着带上对家的思念,有感情朗读。

  (三)绘秋景

  1,听朗诵,绘秋景

  教师导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用了九种景物的堆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浓浓秋景图。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马致远去看看他眼前的秋景,想象你看到的画面。

  学生闭眼,听教师朗诵《天净沙?秋思》,想象诗中画面。

  学生拿笔,根据诗歌用语言描绘画面,写完后展示。

  示例:“深秋的黄昏,夕阳撒下最后一片余晖。一棵老树在暗黄的光线中静默着,缠绕在它身上的枯藤,在微微的西风中晃动。寻找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久久环绕,给昏暗的天空留下一团团黑影。流水潺潺而过,小桥静静地伫立在溪流上,人家屋顶上袅袅升起淡淡的炊烟。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上,冷冷的西风阵阵吹过,一片瘦弱的老马踽踽而行。”

  2,谈感受,定基调

  在描绘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全曲的感情基调。

  教师导语:夕阳西下,西风冷冷,枯藤老树,寒鸦归巢,这幅画面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学生总结:凄凉、悲苦

  (四)写乡愁

  1,学生想象,感受“人家”温情

  重点抓住“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这户人家现在的情景,为下面的对比环节做准备。

  教师导语:悲凉的秋色中,还是能看到那么一点点人家的温馨。在哪里?“小桥流水人家。”小桥边有一户人家,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想一想,这户人家里现在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这户人家的情景:一家人围着饭桌有说有笑,一家人劳动后在聊天休息……

  2,师带生读,对比凸显悲情

  教师抓住刚才的契机,引导学生把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和作者的孤独旅途作对比,师生合作,用一咏三叹的朗读加深对作者羁旅悲情的理解。

  朗读预设如下:

  教师:曾几何时,诗人也在这样的一个温馨的家里。可是,在这千里之外,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学生齐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在这千里之外,没有和家人团团围坐的温暖,没有和家人窃窃私语的欢乐,这里只有――

  学生齐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在这千里之外,没有经过一天劳累后的放松,没有和家人在一起的安适,这里只有――

  学生齐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学生齐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学生齐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练笔,抒写思乡之愁

  在一咏三叹的朗读蓄势下,学生情感得到迸发,及时引导,让学生用笔书写出诗人心中浓浓的愁思。

  教师导语:前面的多种景物,都是为了这一声长叹来做铺垫,用浓浓的秋景去烘托深深的思乡情。断肠、断肠,多少的思绪,多少的心伤!来,同学们,继续拿起你的笔,写出诗人“断肠”时的万种思绪!

  学生动笔,将心比心,写出诗人当时的种种思绪,着重表达诗人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写完后请学生展示。

  (五)总结全文

  有关秋天的诗篇10

  利用诗来美化语文课堂可以促成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情感的碰撞。那么,如何引来“诗情”到课堂,创建如诗的语文课堂呢?

  引来“诗情”设计导语

  课堂导语是引导学生进人课堂情境的关键。在课堂上运用诗式导语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先声夺人,一开始就能引起注意或掀起高潮。

  例如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这样导入:“一说到离别,我们马上会想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或‘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或‘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或‘青山不作荚,疏林隔送行’或‘举手常劳劳,两青同依依’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而本诗却是‘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两者相比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这样就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离别的比较先让学生感受到本诗告别对象的与众不同,进入本诗与众不同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本诗独有的空灵与飘逸。

  以诗人诗已经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溅起了情感的浪花,学生会带着情感投入到课堂中去。这样的课堂何愁无味?“诗情”已有,“画意”自然扑面丽来。

  引来“诗情”深化内容

  课文内容的深入体会需要学生心灵的共鸣,课堂重点需要我们设境激趣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引用诗歌能深化课堂内容,会为课堂锦上添花。

  , 在讲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项脊轩志》时,引用王建的“中庭月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引用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来辉映文中的“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珊珊可爱”,引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来解释“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所使用的反衬手法,点明此处以动称静,化抽象为具体。

  用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来解释“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抒发的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的感情,体会“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手法,想象睹物思人、黯然销魂的形貌,无疑会锦上添花,既陶醉了学生,又深化了课文。

  以诗释文,化腐朽为神奇,为课堂穿上锦绣的华衣,会让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上流连忘返,语文学习会更加快乐无比,“诗情画意”自然长驻心中。

  以“诗情”促想激情

  诗歌给人留下的情感空间最宽广,也最能激发人的情感填补想象空间。

  譬如,在教授郁达夫的微都的乖嗡时,在学生的情感被“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感染时,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历代文人学士描绘秋的诗句。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秋肃临天下时无尽开阔的意境;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写出了秋的浓烈色彩;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写出了在浓烈的秋龟、秋声烘托下的离别之情。还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诗句的引入,都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在联想中体会到故都的秋的与众不同,深入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热爱。

  用诗歌来装扮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异曲同工的美中感悟作品作者营造的美的境界、美的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样的课堂自然美丽如诗,充满人文色彩。

  当然,这里所说的诗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诗,也包括富有诗意的精思短语。但是,更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引诗只是一种激趣手段,是用诗来完成教学中的起承转合,使课堂始终诗意盎然,而并非教学目的。引用时,要考虑方式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要独具匠心,且不显刻意。就像“故乡月明”一经杜甫稍稍改动为“月是故乡明”就化平板为神奇了一样。

  然而,要想用诗来美化语文课堂还需要一个关键,那就是教师要有大量的诗词积累,饱读才有厚积,才能于“用兵一时”之际,“神思勃发”,名诗佳句“汩汩”然而来。而且,老师口吐莲花,珠落玉盘,自然会赢得学生的钦佩,’从而引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创造学生艺术化的心灵,给学生一笔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人文熏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