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西方哲学史笔记(一):早期希腊哲学

  传送门:cinder:【笔记】西方哲学史笔记(二):鼎盛期的希腊哲学

  内容基本上是课程笔记+对黑的《哲学史讲演录》的摘记。

  1.关于哲学史的普通概念:

  (1)合格的哲学史:哲学史不应成为类似博物学的无意识的展览,需要体现逻辑和历史。

  (2)非理智直观的真理观:我们只有在反省时才能认识真理,真理既不能在直接的知觉、直观里被认识,也不能在外在的感觉直观或理智直观里被认识(每一个直观作为直观就是感性的),只能通过思维的劳作才能认识。

  2.关于哲学史定义的解释:“理念是思想的全体——一个自在自为的范畴,理念的本性就在于发展它自身,并且唯有通过发展才能把握它自身,才能成为理念。”

  (1)发展的概念:

  ①凡是自在的东西必定要成为人的对象、进入人的意识,因而成为“为人”的存在。一个东西是人的对象,这等于说它是人的潜在性;所以人由于有了对象,他才由自在成为自为,这样他就双重化了,他就保持着他自身而没有变成另外一个东西。

  ②一个自在的有理性的人,当他成为自为地有理性时,好像只是依然保持着他固有的潜在理性,并没有什么增加,但其实区别很大。例如近代人和古人的区别,近代人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而古人虽说潜在地也一样是自由的,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因而他们就不是自由地生存着,这一点就构成他们生活情况的重大区别。

  ③在精神里,开端和终结是结合着的。精神的发展是自身超出、分离、回复的过程。精神自己二元化自己,自己乖离自己,却是为了能够发现、回复自己。只有这才是自由。在感觉里,我发现我自己是被决定而不是自由的,但只要我对我的感觉有了意识,那么我便是自由的。

  (2)具体的概念:

  ①自在和自为(潜在和实现)是活动的两个环节。行为就是包含这些不同环节在内的活动,行为本质上是一个整体,而整体的就是具体的,不只行为是具体的,潜在——活动开始的主体、活动的产物也是具体的。

  ②现在好像是有分别的,只不过是从前包含在原始的统一里面的。具体的必须变成自为的,它是自身分化的。这种内在矛盾本身就是促进发展的推动力,因而就产生区别,这区别的应得权力就是扬弃它自身的区别,再回复到统一。理念是运动、过程,但里面也有静止;它也有区别,但这区别只是行将消失的,通过消除区别才能达到充分具体的统一。

  ③关于整全:理智(知性)认为不同的东西摆在一起是不能容忍的。但理性可以认识整体,花的色和香虽然相反,却可在同一个对象里,我们不觉得这矛盾或违反事实。物质是复合的、空间是连续不断的,但我们又可把空间分成点、把物质分割至无穷,这就有了连续性和点积性两种特性的结合……人们通常认为自由和必然是互斥的,但较高的观点是:精神在它的必然性里是自由的,也只有在必然性里才可以寻得它的自由,一如它的必然性只是建筑在它的自由上面。

  3.哲学史的概念产生的后果:哲学史只有作为以理性为基础的现象的连续,本身以理性为内容,并且揭示出这种内容,才能表明它是一个理性的历史,表明它所记载的事实是合理性的。

  (1)哲学史研究中的原则:

  ①全部哲学史是一必然性的有次序的进程,这进程是合理的,被必然性规定,偶然性在这个领域必须排除掉。

  ②每一哲学曾经是而且仍然是必然性的,各派哲学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地保存在哲学里。但必须将这些哲学的特殊原则作为特殊原则,和这原则之通过整个世界观的发挥区别开来。

  ③一方面不可擅自发挥,把近人观念代入古人的思想中;另一方面要意识到前代哲学中的深刻见识往往超出所据以出发的原则之外。

  (2)哲学史和哲学本身的进一步比较:

  ①克服归乡情节:不可在古代哲学里寻找多于应找得到的东西,每一哲学属于它的时代,受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不可能充分发挥出阶段之外的内容,所以不能指望靠从古代哲学那里找到现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时间较晚的进一步发挥出来的哲学乃思维精神的先行工作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它由较早的观点驱迫着前进,不是自己孤立生长出来的。

  ②归乡情节根本上源于精神的无能:已经发展了的精神想回复到淳朴的境界——亦即回复到一种孤寂的、抽象的境界或思想,只能被认作无可奈何的逃避,这表示着精神的无能——无能去享受那摆在面前的高度发展了的丰富的材料(这材料要求我们的思想去克服它,并深入掌握它),因而对它(材料)采取逃避的方式。

  1.历史方面的联系:

  (1)哲学产生的条件:一方面是外在的物质的条件(即普通教材会谈论的希腊城邦制度、地理环境产生的自由闲暇的之类的),另一方面是精神的发展导致的自然与习俗之争:精神超出了它的自然形态,超出了它的伦理风俗,它的生命饱满的力量,而过渡到反省和理解。其结果是它攻击并动摇了现实的生活方式、伦理风俗和传统信仰。精神逃避在思想的空旷领域里,它建立一个思想的王国以反抗现实的世界。(黑对哲学产生原因的阐释直接切中了要害,根据这段内容可以合法地推出“哲学迟早要消灭自身和无产阶级,进而让自己成为现实”)→“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

  (2)时代精神: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对于哲学的关系,在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贯穿着所有文化部门的特定的本质或性格,它表现它自身在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的活动里,把这些方面作为它的不同成分,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焦点。一方面,哲学和时代不可分;另一方面,哲学从形式上看也可说是超出它的时代。

  2.哲学和哲学史的起始:

  (1)思想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自由思想不仅是思维绝对,而是把握住绝对的理念。思想认识思想这样的存在是事物的本质,是绝对的全体,是一切事物的内在本质。

  (2)东方哲学不属于哲学史:因为其目的不具有普遍性,意志还没有从有限性中解放,其特点是对一个超巨大伟力的恐惧,主体作为一种消极毁灭的东西沉浸在客观实体中,只要没有达到那种永恒福祉的最高境界(被表象为沉浸在实体中),主体就被看作没有价值的、无权的、有限的、被自然决定的存在。另外经常被鼓吹的所谓“天人合一”观念也没什么可说的,没经过主客对立的天人合一是假天人合一,大概只是一个尚未充分发展的孤立混融的一。

  黑对早期希腊哲学的评价:“成就不是很多,普遍者只是一个贫乏的规定,没有达到积极的规定性,只是达到了今天一般的见解的地步。精神执着于在外物中寻求本质,思维还是幼稚的,规定还是贫乏、抽象而干燥的,少许的规定还是站不住的。但依旧是不可跳过的阶段。”

  (一)泰勒斯(Thales,624bc-546bc)

  1.“水是万物的本原”:

  (1)原因:①地理环境影响:作为海洋民族,水在生活中非常重要;②神话影响:荷马史诗中强调海洋之神、河流之神的原始性,赫西俄德都混沌酷似海洋;③自然观察:种子在湿润中产生,水则是湿润的本原。

  (2)意义:①第一次实现了从神话到哲学的革命:摆脱了神话宇宙论的传统藩篱,试图在自然界的范围之内,用作为日常自然物质的水来说明万物的根源;②表达了“一切是一”的形而上学信念:存在物的统一→水

  2.万物有灵论:这种“灵”起初并不一定是精神性的,而是与肉体绑定(润湿——精气——灵魂),而且没有区分质料和动力。

  3.宇宙图示:大地平而圆,静止地浮于水面上;地震是水的运动造成的;水蒸发出的湿气滋养世间万物和宇宙星辰。

  4对泰勒斯的评价:(1)试图捕捉到普遍本质,但又不得不采取感性事物的表现形式:“本质是无形式的,客观本质、‘实在’应该提高为自身反映自身的概念,甚至建立为概念(因为任何一个事物的感觉确定性都是在它的个体性中有效准),因此哲学开端就在于把世界认作水——一种有单纯的普遍性或一般的流动性的东西。实际上这之中具有普遍的形式,承认水的这种普遍效力,就会意识到还有他种元素——气、土、火,因此水在这里不是具有感觉的普遍性,而是具有思辨的普遍性,然而思辨的普遍性必然要扬弃掉感觉性而使自己成为概念。要解决这问题,必须确定自然的本质——即把自然认作思想的单纯本质,这种单纯的本质是无形式的本质,这样水就是普遍(无形式的)概念和它的存在的矛盾。”

  (2)其意义:①感性的水不是被当做其他自然元素、自然事物那样的特殊事物,而是被当做融合和包含一切实际事物在内的思想。在面对自然界的繁杂时,泰勒斯不承认这种丰满,把它们还原到一个长存不变的单纯本体。②这里的“普遍”被认定为“实在”,因而“绝对”被认定为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确定了的只有一个普遍。③把自然界中的物体对象化,破除了那种神圣的圆融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但是“我们不必为这种观点的丧失引起悲伤,好像随着这种观点的丧失,那种与自然的合一,美丽的信仰,无邪的纯洁和精神的天真都消失了。这种观点很可能是无邪而天真的;但理性正是从天真和与自然的统一中走出来的。当精神把握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时候,它就必须因此立刻把它自己的对方作为意识的否定物与自己对立起来,——就是说,把对方规定为非精神的、无意识无生命的东西,——然后才由这个对象折回自身”。

  (二)阿那克西曼德(610bc-545bc)

  1.本原学说:

  (1)对泰勒斯的质疑:①水→土→火→气→水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的起点也可以选别的元素。②水如何变成不是水的事物?→具体有限的事物能否充当无限事物的本原?(水本身具有无形的特点和变化性,那么把这个特点加以发展就是无定形者)

  (2)阿派朗的提出:

  ①规定:在涉及事物时,总是先确定这个事物“是什么”;所谓“规定”,就是这个“什么”。同时规定即否定:规定性也意味着对他物的否定:一事物为a,它就不是非a。

  ②阿派朗的不可说:但本原不可规定(不可言说,说出来就被规定了),只能命之为apeiron(无限制,无规定,无定形),这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概念。

  (3)阿派朗的特点:从一中分出一些对立来(把世界分成有形和无形两个范畴),但这些对立都是包含在一中。“它的部分变化着,但它自身是不变的。”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者是绝对连续而非绝对分离的。另外,这里把绝对本质规定为一个否定的东西、普遍性,取消了水这一元素的个别性。

  2.宇宙观:

  (1)生灭观:产生:从阿派朗分离出来,获得某种规定性,成为某物。消灭:重新去掉规定性,回到阿派朗即无规定的状态。

  (2)生灭的契机:阿派朗自身包含着两对相互对立的力量,即冷与热、干与湿,由于它们的不同结合方式,万物从阿派朗中分离出来:干冷为土,冷湿为水,湿热为气,干热为火。

  (3)命运:万物从阿派朗产生又复归于阿派朗,这是命运规定的。联系悲剧中的命运思想,影响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

  3.解释动力:阿派朗内部冷热干湿这两对矛盾的结合后分离产生水火土气,融合则复归于阿派朗。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由于冷与热、干与湿的作用,从“无定形者”中分离出万物。

  4.神秘主义色彩(对立面冲突和最终恢复正义,因果报应和强调命运):朴素进化论(人从鱼进化而来)和命运决定论(因为万物在时间中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罚,并且相互补足)。

  (三)阿那克西美尼(588bc-524bc)

  1.气本原说的提出和作为合题:气在感觉上介乎于定形与无定形之间,是对前两者的综合。既具有稀薄无定形的特点,又可以肯定形式表示。弥补了“阿派朗”不能被直观认知的缺憾。

  (1)这里要结合古希腊的宗教观念,把气理解成灵魂或精神,这样就既具有一种感性存在(不像无定形者)、又比水更加不具形体。气因为不可视,就要求人从运动中去把握。

  (2)另一条路是毕达哥拉斯:本原在感性上无定形,但可以在思想上定形,并以隐蔽方式寓于一切事物中。

  2.宇宙观:

  (1)解释动力——两种性质和两种运动:热与冷,稀散与凝聚。冷热程度不同造成两种作用:凝聚和稀散。量化问题——数量/凝聚稀散的程度决定了性质。

  (2)具体过程:

  ①凝聚(冷)过程:气→云→水→土

  ②稀散(热)过程:土→水→云→气→火

  (3)启示:①按照这种观点,火比气更加稀薄、不定形,火是否更能成为万物本原?→赫拉克利特。②对“背后的东西”的关注(事物的性质由稀薄浓厚程度决定程度→量的规定性决定事物性质,命运,与希腊悲剧的关联)→毕达哥拉斯数本原说

  3.对米利都学派的总结:

  (1)特点:①理解到一切事物中有一个普遍本体。②这普遍本体是无形的,不带有感性观念。

  (2)亚里士多德对其缺陷的评论:①“普遍”被表示在一个特殊形态里:这些哲学家的原则只是物质的,没有把“无形体性”、把对象当成概念建立起来,从而把物质性的东西与非物质性的东西对立起来。②原因(原始本质)只被表现在物质的形式里:只是把绝对本质当成一个固定的本体,“一般地缺乏活动的范畴”,没有提出运动的原则。

  生平:与从狄俄尼索斯崇拜(注重肉体的沉醉)发展出的俄耳甫斯密教(更注重庄重肃穆,用音乐陶醉灵魂)有联系。

  1.数本原说:追求感官不可见的背后的抽象的“有定形”的本原。。

  (1)“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点(1)产生线(2),线(2)产生面(3),面(3)产生体(4),体(4)构成水火土气四元素,四元素结合转化成万物。

  (2)概念化和中介性:作为本原的数是被认作概念的,又用数来表达它本身和存在的统一的运动。亚里士多德:数是感性事物和理念之间的中介(它与感性事物有别,因为它是无限的和不动的;它与理念有别,因为它包含着多,彼此能够相似,而每一个理念——类对于自己都是一)。

  (3)数的含义:事物的最后本质在毕达哥拉斯那里被归结为数字“一”,任何事物都分有“一”,都可称之为“一个事物”。同时,“一”又被认为是兼具奇偶性的(加上奇数就为偶数,加上偶数就为奇数),本身包含着对立的范畴。

  (4)数的局限:“一”只是完全抽象的“自为之存在”,是对于自身的外在性,其他数完全是这个“一”的外在的机械拼合,彼此漠不相关。数字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外在性,含义过于贫乏,被一种僵死的确定性所局限,缺乏运动和演绎的余地。

  (5)关系和对立的区别:①在对立中,其一的发生引起另一的消灭,如运动产生,静止就消灭;在关系中,两方面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如果左没有了,右也就没有了。②在对立中不需要中介,如生和死之间没有第三者;在关系中是存在中介的,如左和右以中为中介。

  2.数的应用:

  (1)数应用于宇宙:追求让宇宙各星球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系统,比如由于认为十是完美的,就规定天上运行的星球有十个。认为星体会发出声音、形成一种和谐的合奏,而我们之所以听不到是因为“我们完全被包括在这个运动之内”。

  (2)具体事物是对数的“摹仿”(数是事物的抽象原则):1是真理,2是意见,5是爱情婚姻(第一个偶数加第一个奇数,他认为1非奇非偶),4、9是公正(第一个偶数的平方和第一个奇数的平方),8是爱情、友谊,10是和谐、完美。→列举了十对范畴(左边的更有褒义色彩),但只是一种简单的列举,缺乏演绎和运动的余地:奇数与偶数 一与多 静与动 善与恶 右与左 直与曲 有限(定形)与无限 阳与阴 明与暗 正方与长方

  3.评价:毕达哥拉斯尝试建立的数形间的联系是不稳定的,其定律已经为加强数(思想上的)形(感官上的)分离观念埋下了伏笔(第一次数学危机),如斜边为根号2的直角三角形,看得见形却找不到数。对于后世影响主要表现在“实在论哲学向理智哲学的过渡”(黑格尔)、“本质先于存在”的思想和开唯灵主义先河(一般希腊宗教观念里灵与肉没有分离,这是发展了非主流的俄耳甫斯密教的灵肉分离倾向)。

  (一)克塞诺芬尼/色诺芬尼(565bc-473bc)

  1.批判多神教:

  (1)多神教赋予神以人的形象,实际是人以自己的形象塑造或想象神。(每个民族的神长的都像本民族的人)→人格化的、感性的形象不是神的形象,神应该是超感性的。

  (2)希腊神话把诸神描绘成不道德的,实际上是把人间的不道德行为赋予虚构的诸神。(神话中神欺诈、奸淫的行为)→神应该是理性的,不单是祭祀的对象,而且是理解的对象。

  (3)希腊神话虚构了诸神之间的统治关系。“认为诸神中有统治者是渎神。无论在哪方面,诸神都不欠缺任何东西。”→这样会导致诸神不完全自由、有所欠缺。神应该是无所不能且自由的。

  2.一神论:真正的神应该是:(1)非人格化的:神自身没有人那样的形体和器官。(2)理性化的:神的本性是思想,以思想支配万物;这种非人格的理性神不是膜拜和祭祀的偶像,应通过人的理性去把握。(3)神是单一、不可分割的全体,不变不动,不生不灭,全知全能。→形而上的宗教原端。

  (二)巴门尼德(540bc-470bc)

  1.认识的三条途径(第一条是真理之路,另外两条是意见之路):第一条,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第二条,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一定存在;第三条,存在和非存在同一又不同一。

  (1)存在者存在,非存在不存在: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是,有),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流变之中的事物则是“非存在”。→常识意义上的“存在”进一步被颠覆,强调背后的思想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也是对赫拉克利特的发展(赫拉克利特已经把逻各斯看做更本质的东西了)。

  (2)针对米利都学派把非存在当成存在的“意见之路”,也批判赫拉克利特寻求统一(认为存在和非存在都存在)。

  2.本原学说:

  (1)真理和意见:只有坚持“存在者”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路,其他的都是意见之路。这种观点构成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影响本体论哲学(ontology)。后世的原子、理念是“砸成碎片的存在”。

  ①感官→现象→感性知识→意见

  ②思想→本质→理性知识→真理

  (2)“存在”概念的提出:

  ①思想的抽象作用:思想能够把仅属于个体的东西抽掉,最后只剩下一类东西共同具有的“共相”,这个共相就是本质。

  ②世界的本质:存在→存在是一种思想的抽象物(类似于数、一、逻各斯,无意中构成了“最后的抽象物”)。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能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思维、存在、语言(概念)之间有同构性。

  ③“存在”(本原)与“非存在”(现象):存在—本原—真理,非存在—现象—意见。虽然非存在不存在,但依然认为有研究“意见”的必要。

  3.作为本原的“存在”:

  (1)“存在”不能做肯定的界说:

  ①普通定义方法:属加种差。但存在就是最大的属。

  ②“存在”不可描述:“存在”把所有的属性都抽掉了;如果说有属性的话,它只有一个属性,就是“存在”;所以要描述,只能说“存在存在”。

  (2)“存在”的否定的界说:

  ①“存在”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部分,不可分割。论证:假设存在之外还有其他存在,则存在不包括该事物,与存在无所不包矛盾;假设存在可分割成a和b,两者间需要用c隔开,若c是存在,这三者是连续一体的,若c是非存在,c有还是无?c若有,c还是存在,abc为连续整体;若c没有,ab实际上就没有分割,还是一个整体。

  ②存在没有运动变化。论证:假设存在能变成非存在,非存在若有,非存在就是存在;若非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变化。

  ③存在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没有时间性)。

  ④存在是有限定的,像个球体(关于空间性的有限)。

  (三)爱利亚的芝诺(490bc-425bc)

  因为巴门尼德的思想已经非常完备,芝诺不能在内容上有所增加,只是用精密的方法进行证明。主要运用逻辑论证的方式说明感性知觉的结论是虚假的,从而将思想的对象确立为唯一真实的东西,运用克塞诺芬尼开创的归谬法系统论证巴门尼德的观点,即存在是不变不动、独一无二的。

  1.反对“变”与“动”的论证(证明存在是静止的,静止是真理,运动是假象,导致矛盾):这些论证的问题很好指出,实际的运动是通过有限度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通过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芝诺在这里大多混淆了概念的运动和实际的运动。但若仅仅把芝诺的这些内容理解成对运动的实在性的反对,那就太肤浅了,“须把它们了解为如何规定运动的必然方式,但同时又须指出规定运动的方法应如何进行,从而使得运动的假定本身进一步向前运动”。

  (1)“二分法”:假如要到某处,必须经过距离的一半;未到达这一半前必须先到达此半之半;而此半之半又有其半,如此推下去,一个人移动不了。

  →这个论证的内容揭示出有限空间内的时间的无穷进程,实际指出了空间的有限性/连续性和时间的无限性/否定性的矛盾,二分点在这里是一种坏无限(没有时间限制的量的无限进行)。而运动本身正是这(时间和空间)对立中的实际的统一。连续性以及点积性均不能被认为是时空的本质,也不能认作是运动的本质,而只是对立统一的运动的环节。

  (2)“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假如先让乌龟跑一步,阿喀琉斯每次都要先到达乌龟先达到的点,永远追不上乌龟。

  →在这个运动开始之前,人和龟所处的时点和空间可以看做是彼此分离并互相限制的,可一旦运动开始,二者所处的时点和空间就是连续的、互相联系的了,它们“二而不二”,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不能再单方面的用龟去限制人。

  (3)“飞矢不动”:一根箭射出去,一个时间里不能在两个地点,所以飞箭的飞乃是在许多时间中静止于某一点的现象积累而成,许多静止加起来还是静止,所以飞矢不动。

  (4)“运动场”: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两队人相对运动可以用一半的时间走一倍的距离)。

  2.反对多的论证(证明存在是独一的):

  (1)“大小的论证”:假定存在“多”→事物可分割,则有两种情况:①可无穷分割→事物有无限个部分,同时每个部分都有大小,则事物加起来是无穷大。②不能无穷分割,有最小单位。→最小单位必须小到0才能不可分割,则事物没有体积。

  →如果存在“多”,事物必然既是大又是小,小则没有体积,大则大致无限,互相矛盾。

  问题:①无限个有大小的加起来未必是无限。②最小单位未必是0。

  (2):假定存在“多”,其多少可用数目来统计→数目和事物的数量相对应,有两种情况:①数目不会多于事物,也不会少于事物→数目是有限的。②事物可无限分割→数目无限。

  →“多”若存在,其数目必然既有限又无限,互相矛盾。问题:①一一对应推不出事物或数量的无限或有限。

  (四)麦里梭(鼎盛年441bc)对巴门尼德思想的修正:

  1.“存在”的空间特性:由有限变为无限(如果存在是有限的,其边界之外就可能存在其他东西,这些东西和存在之间就会产生谁生成谁的问题,就会与存在不生不灭的性质产生矛盾)。

  2.三分法:强调感性事物是不真实的存在,而非非存在,由巴门尼德的二分变为三分:真实的存在(抽象物)、不真实的存在(感性事物)和非存在(虚空)。

  问题:爱利亚学派强调了本质现象的二分后,本质是变还是不变?不变的话,一个本原a;变的话,不知一个本原,至少还有非a。赫拉克利特:本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构,即“a→非a”。

  (一)感性和理性、变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1.与爱利亚学派的共同点:不信感性(现象、特殊),推崇理性(本质、普遍)。

  2.变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本原是动而变的,万物的静与久是虚幻。以“变”为本体的基本性质,可谓在本原与万物之间搭了一个桥梁,不至于像爱利亚派那样本体自为本体、万物自为万物。

  (二)火本原说的提出

  1.火本原说:“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火不是一个物质,而是一个变化反应过程。

  (2)火的基本特征就是“变”(活动):与万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火熄灭——“下降的道路”和万物燃烧——“上升的道路”,实质上是同一条道路(对立统一)。

  →从a到非a,其基本条件是可能性大于现实性,即a中要隐藏、包含着非a,那a是否还能叫做a?矛盾就出现了。所以应强调的是事物包含“a-(变)非a”的结构。总结:变的产生是因为万物有内在的相反的趋势,相反的趋势成为事实就是“变”,承认变就是承认矛盾。

  (2)“变”是“第一个真理”:“有(存在)不比无(非存在)多”,存在和非存在都只是没有真理的抽象物,理智(知性)把两者孤立起来,认为其中一方面是真的;与此相反,理性在他物中认识到此物,认识到在此物中包含着此物的对方,绝对就被规定为变易。

  2.作为本质的过程及其实在形态:

  (1)作为本质的过程——时间:“时间是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时间是对于(变的)过程的抽象的直观,所以说它是第一个感性的本质,在时间中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但现在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不存在,它不会停留,而是马上就消灭过去了。

  (2)作为过程的实在的形态——火:要了解自然,就是要把自然当成过程来阐明,火就是过程,是物理的时间,是绝对的不静止和长存性的绝对消失,它永不停留。这也可以看出火强调的是到别的东西的过渡,是一个没有独立性的变灭过程,还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规定者。

  (三)宇宙论

  1.万物生于火又复归于火:四种元素的下降和上升之路(土→水→气→火)。

  2.宇宙各处遵循逻各斯(logos,原意:话语):

  (1)含义: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神就是)永恒的流转着的火,命运就是那循着相反的途程创生万物的逻各斯。”

  →有意识、自觉地制造了复线:感官世界(变动,杂多,不定形)和理智世界(不变不动,单一,定形)的分野更加明晰(毕达哥拉斯是不自觉的)。

  逻各斯相比“数”的概念更具纯粹的哲学意义,有客观含义(规律或秩序,必然性,命运)和主观含义(理性,智慧)。

  (2)万物根据逻各斯生成:“神是昼与夜,冬与夏,战与和,饱与饥;神化装成各样的形态,正如火因各种的燃料而各异其名。”带有自然主义泛神论的倾向。

  (四)人生观

  1.人的本质为火:

  (1)人分身心两个方面,其本质都是火,火越多生命越丰富、灵魂越活泼。

  (2)万物皆变,人之心身的火也必有往来起伏,因有往来起伏,便有时而竭,竭则需要补充。补充的来源:宇宙普遍的火,五官与呼吸。

  2.人之行为法则当遵从自然的法则:

  (1)主张相反中的协调(服从矛盾原则):万物必然包含两个相反的势力,人生天地间,竞争是其必然的命运。所以应承认善恶、苦乐等永远存在于世上,世界的进化就在于这种相反的势力不断斗争、不断调和。“相反相抗把人们联合起来,最美的和谐起于纷争。万物生于竞斗。”

  (2)智慧为诸德之首、众德之全:智慧是整个的东西,它要了解那运行于一切之间而管理一切的一贯的思虑(就是逻各斯)。

  3.个体伦理(节制和自知之明):在个人人格内在的矛盾之下,两个相反的势力互相竞争,因竞争而起调和,这调和叫节制(temperance)。→一个人先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就其矛盾处设法调和。

  生平:生于西西里的阿格里真托,懂得很多实践技艺,神秘的教学方式。综合元素(不再在时间上追问万物本原(由何转化),而是在空间上从结构上分析构成万物的元素),追问时间上的开端→空间上的最小结构,更加契合当时的朴素观察。受毕达哥拉斯影响(元素按比例构成万物)、巴门尼德宇宙论(而非存在论)影响。也和毕达哥拉斯(被认为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生物”)一样被认为具有神秘力量。

  (一)本原学说

  1.“变”与“不变”的调和:组成万物的元素是不变的,万物则是变化的。(动力因不能单纯用气的聚散解释事物,有限的气过于单调,不能解释无限事物的性质,所以不用气动一元论,用四种元素。但问题在于,四还是解释不了无限的多)

  2.四根说: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排列方式构成万物。

  (1)早期自然哲学的生灭转化→本原与万物间的聚散结构:影响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盖仑的四气质说:火(热)——血液(来自心)——多血质;水(冷)——粘液(来自脑)——粘液质;土(干)——黄胆(来自肝)——急躁质;气(湿)——黑胆(来自脾)——忧郁质。

  (2)四根生万物:①粒子化:四根本身是无限多微小的粒子,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万物。②混合相处:四种元素各有其性质,彼此互不能变,只可混合,不能化合。③孔道结构:元素粒子的结合和分离不是杂乱的混合与分隔,而是有定形的,具有确立确定的孔道形式结构。④数量比例:物体的元素结构有一定的数量比例,比例不同,造成万物在性质和形态上的千差万异。

  (3)意义:爱利亚学派的“一”在与自然哲学的结合中分散为多,自然哲学从单一的本原寻求进展到复杂的结构建构

  3.第一次提出质料因之外的动力因——爱(友好)与恨(争吵)独立地作为动力的本原:四种元素不会自己运动,其分合聚散依赖于外在的力量,爱造成结合,恨造成分离。“在一个时候,一切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恨'中分崩离析。”在恩培多克勒这里的爱与恨仍具有物质性(有长宽),还没有出现完全摆脱肉体的精神(希腊人观念里的灵魂长期以来是一种更稀薄的物质)。

  (二)宇宙观:世界周期循环说

  1.宇宙是球体;

  2.四根为质料,爱恨为动力;

  3.爱极而恨,恨极而爱;合极必分,分极必合;周而复始,永世不竭;

  4.每周期的四个阶段:爱主导-恨崛起-恨主导-爱崛起。

  ①爱的力量占主导地位:宇宙是一个和谐均匀的球体;运行于这一团之中的力只是爱;四大元素是完全混合、互相渗透的,球里任何部分都具有等量的水、火、土、气;恨满布于这一球体的外围。

  ②恨的力量崛起:恨的力量渐渐侵入这个球里,由表面而中心,引起元素的分解;气(按理说火最轻)先分出来而成为天;然后火再分出来,接着是水分出来,浮在土——地的表面上;之后水又蒸发为气,而成为地面的空气;天分为两半,一半是光明灿烂的昼天,一半是黑暗而带火星(众星辰)的夜天。

  ③恨的力量占主导地位:四种元素完全分开,物体解体;爱的力量被挤压到球心。

  ④爱的力量崛起:爱的力量从中心点扩张开来,将恨的力量向外层驱压;各种不同的元素重新结合,形成另一个自然和生命世界。

  (三)认识论:流射说和同类相知

  1.人之四根:固体部分——土,液体部分——水,呼吸——气,血液——火。

  2.流射说和同类相知原则: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我们的认识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我们与客观事物之间有同样的元素在对流。”

  ①流射说:任何物体都有连续不断的、细微不可见的元素粒子放射出来;

  ②感官孔道:感官有孔,流射的粒子通过感官孔道,与身内的同样元素相接,产生感觉。(不同流射物不能随意进入不同感官通道,只有某物适合那些通道时,感觉才会产生)

  ③同类相知:我们以自己的土/水/气/火来看外界的土/水/气/火。

  生平:生于小亚的克拉佐美尼(今伊兹密尔)的富贵家庭,不问政治,四十多岁时移居到雅典,最早把哲学带入雅典,曾是伯利克里和欧里庇得斯的老师,后被控无神论逃到拉姆萨卡斯。客观上构成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利特之间的必要中介(有限多→无限多)。思想渊源主要来自阿那克西美尼。

  (一)本原学说

  1.问题意识:(1)对变与不变的解释:不变——元素(四根/原子/种子)与变——元素的运动(爱与恨/原子重量/努斯)。

  (2)对万物多样性的解释:①恩培多克勒:以四释多;②原子论:以量释多。③阿那克萨戈拉:以多释多。

  2.种子说(万物本原是无限多):

  (1)定义:同类事物的极小(不是最小)事物。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本原就是构成事物的极小微粒,即种子/“同类的部分”。

  (2)种子的特征:

  ①种类无限:每一类事物都有其种子,性质各异,事物无限多样,故种子也无限。

  ②数目无限:世界由种子构成,世界无限大,故种子也无限多。

  这样能够很好地解释事物的相异之处,但缺陷在于难以解释事物的相“通”,弥补之法:种子永远“杂然相处”,没有“纯粹”的事物。

  →还需要以下特征:③混合相处:没有东西是完全纯粹的,事物的本性由在它之中所包含的最多的种子决定。

  ④无限可分:种子是永远可分的无穷小质点,这与原子不同。如果种子不可再分→不同的事物可能会“分清”→难以解释事物的相互转化→“一含一切”的思想。

  原子有量无性,种子有性无量(指无限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

  (3)解释转化:“一物的本性被认为是它所包含的那个最多的成分的本性”,“一切中包含着一切”。宇宙最初处于混沌状态,异质的种子混在一起。通过一种漩涡运动,不同种类的种子分离,同类相聚,但从中分离出的种子并不纯粹,都包含有其他种子的成分,这些其他成分发挥的作用解释了转化。事物的性质由成分最多的种子决定。

  (4)启示:用质料上的多来解释万物本原,似乎什么都没解释,是一种倒退。但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概念已经蕴含着一种“共相”,后续可以通过更改“异质”的性质将这种质料上的多转化成结构上的多,从而追求质料上的一,为原子论作了铺垫。

  3.解释动力:心灵(nous,努斯)

  对元素运动的解释模式:①恩培多克勒:外因,机械性理论;②原子论者:内因,机械性力量;③阿那克萨戈拉:外因,有目的、有计划的精神性力量。相比逻各斯精神(强调规定性、有序性),努斯是强调冲破规范性的意志力量、能动性和超越性的精神。

  (1)什么是努斯:是内在于自然中的客观的思想、普遍者、心智,成为种子运动的原因;它永恒、无限、无形、独立自为、知晓一切、支配一切。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相比(最初混杂着的)物质,努斯是一、同质的、形式的。

  (2)努斯的作用/“意匠论”:①努斯所处的地位是工匠的地位,工匠不能创造材料,只能组织材料,所以努斯不能创造种子,只能整理种子。②它整理种子,就是实现它的意中的计划与条理。③反过来,起初杂乱无章、浑然一团的物种,必须而且唯有经过努斯的整理,才能成为有组织、有条理的宇宙万物。

  (3)意义:①第一次明确而公开地把精神性的东西“努斯”作为本原,为后来的哲学革命(物转向心)奠定基础。心灵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但其本身却与宇宙相分离(第一次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二者的对立分野在这里终于鲜明了起来,摆脱了恩培多克勒的物质性)。

  ②开目的论之先河:将目的(这里也是一种亚里士多德自然主义式的客观目的,而不是主观目的,比如说某个生物的本能欲求)注入客观世界的进程之中,目的因第一次出现了,而且体现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普遍规定性,不过外在的目的性和内在的目的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区分。

  (二)宇宙论

  1.宇宙万物的生成:

  ①漩涡运动:努斯在种子混合体上的某一点激起一种回旋式的运动,然后这种运动的漩涡一圈激起一圈,延到全体。

  ②种子分离:种子动了以后首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太:热的、干的、明的、稀的;另一部分是空气:冷的、湿的、暗的、密的。

  ③继续分离:运动既然开始,便持续不停,物种也就逐步分析下去,那热而干而明而稀的部分便一涡一涡地滚到边上去,那冷而湿而暗而密的部分凝聚在当中。在当中的成了地。

  2.日月星辰及生命:①太阳:太阳比伯罗奔尼撒大好几倍(大概有几万方里),它的光照在月上,也照在其他的星上。②月亮:月亮和地一样,其中也有人类。③星辰:所有的星都是热而发光的石头,是从地上掉出去的,地旋转的速度极高,力量极大,把它们摔到以太里。④地:地本是一个泥团,后来被太阳的热烤干了,成了现在这样。⑤生命:以太和空气里有生命的种子,这种种子落在泥土中,产生生物。生物有生命,从草木鱼虫禽兽到人,都具有努斯,他们的努斯同出一源,是一类的,只是在程度上不同。

  (三)认识论:

  1.感觉的“异类相知”:相同者不被相同者作用,感觉由相反者生成,不能通过同样的东西来认识事物,而应该根据其缺乏的东西来认识事物。由热知冷,由苦知甜。

  2.理性高于感性:世界的真理是种子和努斯,只能靠理性来把握。

  生平: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的富商家庭,游历多地,博学多才,达到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峰。“如果人活着没有快乐,那么他并不是真正地活着,而是漫长地死亡。”

  (一)本原学说(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1.原子论者的问题意识:

  (1)变与不变的矛盾问题: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调和变与不变的矛盾,这一思路被留基波继承。

  (2)性(质)与量的关系问题:

  ①之前的两种路径:阿那克西美尼认为量决定性(性生于量):万物性质的不同源于气的稀密疏散程度之差异,但选择的元素气相比万物毕竟是有限的。恩培多克勒采取以性释性的路径,则会导向无限种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米利都学派的本原都不具备本原的条件,四根说反而会把问题复杂化。

  ②原子论者从另一个方面发展阿那克西美尼,但注意到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要贯彻以量释性的观点,量本身就不能包含性。如果包含性,则一种性能够决定别的性,如气之性可决定万物之性,但万物之性质并不必然还原为一物之性质。

  2.原子(atom,原意:不可分割):每个原子都具有巴门尼德“存在”的性质,但数量从“一”成了“多”,虚空(非存在)的存在为其提供了运动的余地。

  (1)数目无限:是构成万物的最后单位,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无限,故原子无限。

  (2)不可分:严复译atom为“莫破质点”,其有坚性(solidity)或不可入性(impenetrability)。

  (3)动而不变:受因果必然性决定,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原子分合聚散,演化出万物的生灭成毁;但原子本身是不变的。解释运动的原因时,原子论者称这是因为原子有重量。

  (4)除形状与大小外别无性质:形状和大小也可归结为量。①大小:表现为空间上的量。②形状:空间上的界域,界域只包含着广狭、长短、高矮、大小,亦表现为为空间上的量。

  3.虚空:

  (1)原子论逻辑上的必然要求:①原子之间必须用虚空隔开。→但带来一个问题,结构会太松散,事物如何成型?②原子的分合聚散必须以虚空为条件,没有虚空,原子不能动,原子不动则无分合聚散,无分合聚散则不能形成万物。

  (2)“空”与“实”: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只是“实”,虚空只是“空”,所以可以说原子论者的本体观是“空”与“实”的二元论。①原子:没有性质,唯一特征是量,这个量只是在空间上所占的地位大小与界域(形状),所以原子也是空间,只是占满了的实的空间;②虚空:空的空间。

  4..原子论体现了自然之自在性的观念:“在原子论中,存在者是存在于它的作为被思想的对象和与它相反对的被思想的对象的对立中,由此便可以作为自在自为的存在者了。这就排斥了世界的创造和保持来自一个外来本质的说法(如果自然被表象为被另一个东西创造和保持,它就被表象为不自在之物,它的概念在它自身之外。它本身没有本源,而是有一个外在于它的本源,它只能在那个外在于它的东西中才能得到理解,所以就它本身来说,它是偶然的)。”

  (二)宇宙观

  1.原子与万物:①万物的生灭成毁是由于原子的分合聚散。②万物性质上的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有数量、大小、形状、位置、排列等差别。

  2.宇宙的演化:

  ①宇宙有无限个:虚空无限→原子的动不受限制,永无止息。→大小轻重相似的原子聚在一起而形成许多个别的“原子丛”,即所谓宇宙。→宇宙有无限个,我们所居的只是其中之一。

  ②宇宙有生成毁灭:虚空运动→宇宙不会一成不变,而总有生成毁灭。

  ③宇宙万物的变化服从必然性:原子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服从必然性→万事万物受严格必然性的支配。

  3.原子与运动:①原子的能动性(原子本来就运动):无数原子在宇宙中形成漩涡运动,重的凝结成大地,轻的被抛向外层空间。在激烈的碰撞过程中,不同形状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

  ②严格机械决定论的后果: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漩涡运动既然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这种铁的必然性反而构成了一个最大的偶然性,且这种必然性没有被归入原子内部,为之后的“第一推动”提供了余地。

  (三)认识论

  1.灵魂:身体→原子,灵魂→原子。

  ①灵魂是原子:灵魂也是物质,由一种细而圆的火原子构成,这种原子布满全身,形成灵魂的各部分。→别的物体也有灵魂与理性,其灵魂与理性的多寡就看它的体热的高低。

  ②灵魂和心是一回事,有产生运动的能力。

  ③灵魂的散失与补充:火原子散失的时候,用呼吸吸取空气中火的原子来补充,所以他认为空气有灵魂与理性,否则人不能用呼吸吸取其中的火原子来补充自己的灵魂。人死后,身上的火原子散掉,灵魂就消灭了。

  ④灵魂是知觉的中心:灵魂是一切原子中最活跃、最能动者,外物通过感官刺激灵魂而形成认识。

  2.影像说:

  ①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首次明确表达:每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过空气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眼睛里压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

  ②认识论中的唯理主义倾向:感觉的知识是“暗昧的”,理性的知识是“真理性的”,原子和虚空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但并没有像巴门尼德那么极端认为二者完全对立,他认为真理和意见只有精确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