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珍: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融合归一

                 ——读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内有军阀混战争夺政权,外有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中国社会面临着重重困境。中国农村处境则更为艰难,面临着经济凋敝、社会失序、文化失调、教育荒漠化等众多困境。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民间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部分学人把乡村教育作为拯救乡村的关键,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当时比较突出。梁漱溟认为: “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1]所以,他认为唯有教育才是改造社会、拯救民族的良方妙剂。基于此种认识,梁漱溟将目光聚焦在了乡村教育,开始了以乡村教育为主要手段拯救乡村的改良主义道路。一、《乡村建设理论》蕴含的教育思想

  《乡村建设理论》一书致力于重建乡土文化、恢复社会秩序、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并指出,乡村教育是重建乡土文化、恢复社会秩序、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的着力点,乡村教育得以恢复发展,乡土文化才能得以重建、社会秩序才能得以恢复、乡村落后面貌才能得以改变。此书蕴含了梁漱溟丰富的乡村教育思想,具体涵盖五个方面:

  1.乡村教育的重点在于“创造新文化”

  “中国旧社会可说为伦理本位、职业分立”[2]的社会,但在西方集体关系、阶级斗争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伦理本位”开始动摇、“职业分立”开始崩塌,中国旧社会的秩序对民众的约束能力逐渐减弱,梁漱溟认为,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严重失调,而要改变这一切就需创造新文化。因而,他认为,救济乡村的关键是推行乡村教育,创造一种新文化。所谓“创造新文化”,就是要换一种新的生活的样子或过日子的方法,换一种新办法才能去适应一种新的环境。[3]“中国文化表面上顶光华,顶整齐文密,而内里精神空虚,顶糟;外面成了一个僵壳(指礼教),里头已经腐烂。”[4]所以,乡村文化要推陈出新,从旧文化里面催生出新文化,一个完完全全的、新的适应乡村的本土文化,赋予中国文化新活力。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是实现其文化思想的手段,教育与文化自然相连。他强调教育首先立足本国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忽视乡村文化,在结合乡村文化和教育现状基础上,努力创造新文化,进而达到改造整个乡村甚至中国的目的。

  2.农民自觉与知识分子下乡相结合

  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农民自身无法实现,需要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知识分子应加入农村教育建设,只有农民自觉和知识分子结合才能推动乡村教育成功。“我们必须启发乡村人的自觉,因为乡村问题虽然是很严重,能让乡村人很难过。”[5]那何为“农民自觉”? 就是要激发农民自身积极性,催生农民的内生动力,让农民明白自己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梁漱溟在本书中也提到:“乡村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乡村里的人;如果乡村里的人自己不动,等待人家来替他解决问题,是没这回事情的。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6]换言之,只有知识分子与乡民打成一片并汇聚成一股合力,方能破解乡村难题。缘何知识分子会下乡支援乡村建设呢?梁漱溟认为“所以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7]知识分子是由乡村人养育的,他们有责任去为乡村人服务,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后,在帮助建设乡村的同时也能改造自己。为此,梁漱溟在山东、河南都创办过乡治讲习所,其中山东乡建院办院时间长达七年,不但招收大中专学生培养送到农村,再去培训农民人才,而且大办乡学、村学,培训教工人员,举办自卫团和职业训练班,还让他们帮助、带动农民创办农场,推行粮食品种改良,谋求建立一个理想的“新文化社会”。 

  3.注重“理性”教育和人生行谊教育

  中国社会可说为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2]“中国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统治而宁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而宁在社会礼俗。”[8]换言之,中国社会秩序的维持靠的教化礼俗,而非国家法律。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的过程中,主张培养中国传统理想中的理性人格,并在其乡村教育中推崇“理性教育”。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吾人所有平静通达的心理”。[9]而“教化、礼俗皆为理性”[10],所以,在乡村教育中要培养乡里人“理性”思想,加强乡里人“理性”教育。梁漱溟认为当前我们教育的一大问题是“教育将趋重知识技能,抑要着眼人生行谊”。[11]而“知识技能是生活的工具,是死的”,认为中国教育要想复兴,“必自人生行谊教育之重提,而后其它一切知识技能教育乃得著其功;抑必将始终以人生行谊教育为基点而发达于其它知识技能教育焉。”[12]换言之,中国教育要始终以人生行谊教育为基点来发展其他知识技能教育,人生行谊教育是发展其他知识技能教育的基础。注重“理性”教育与推行人生行谊教育能更好的维持社会秩序,让受教育者——乡村人树立“修身立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以饱满热情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 

  4.推行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系统

  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不是孤立的学校教育,而是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社会教育”。当然,梁漱溟强调教育以社会为本位,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乡村社会。他在《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里指出: “今之学校教育,一传统教育也; 今之社会教育,一新兴教育运动也。正唯传统学校教育有所不足,或且日益形见其缺短,乃有今之所谓社会教育 (或民众教育或成人教育) 起为补救。”[13]梁漱溟通过在“乡公所或镇公所设立下列教育机关:一、初级小学;二、国民补习学校;三、国民培训讲堂”[14]来普及教育,并在教育内容方面推崇: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他认为职业教育要打破一切非必要的学校约束形式,如入学资格、年限、师资限制等等,进行职业化学习;“教育非儿童所尽学”,应延及成人,成人也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梁漱溟他还主张终身教育,认为乡农学校的“学生即为本地农民(尤以成年农民为我们主要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从成年农民入手,而不止于成年农民,男女老幼皆在学生之列)”。[15]换言之,乡民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追赶时代之步伐,满足社会发展之要求。

  5.建立“政教合一”的乡村教育

  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人生问题及连带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不过是其二者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他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要把整个乡村都办成一个大的教育机构,村学、乡学为政治、经济、教化三者合一。“表面上我们的乡农学校,很像一个还曾任补习学校——在现行法令中有所谓“国民补习学校”与“国民训练讲堂”两个名词,从表面上看也与我们的乡农学校相近,然而内容完全不同。”[13]然其实质是一种“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行政机关,除办理普通教育外,还负责对各乡、村行政自治与社会改革事项进行辅导。乡学、村学以一乡一村的全体民众为教育对象,引发大家联合团结,形成“自觉”,在乡农学校这个机构的引导下改良进步。乡学、村学的学长为一乡一村的师长,一般由德高望重者担任,不住学校,不拿薪金,有权对该乡、该村中的不孝者进行督教,对乡党、邻里中不睦者进行调解。乡理事、村理事负责执行乡村自治事物,而乡学、村学的学长处于监督地位。总之,乡学和村学起着以教统政的作用。由此可知,乡学和村学既是教育机关,又是行政机构。虽然它们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但不是以知识传承、培养为唯一目的,而是带有社会教育性质的一级行政组织。二、《乡村建设理论》蕴含的教育思想局限之处

  《乡村建设理论》蕴含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发展仍有重要意义,但它仍存在于一定的局限性。

  1.乡村教育异化

  梁漱溟认为,乡农学校其实质是一种“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行政机关,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各乡、各村行政自治与社会改革等事项,辅之办理普通教育,其普通教育内容主要侧重于对乡村建设有利的方面。于此,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教育更像是一种为乡村建设服务的手段,类似于行政机关,而非教育本身,丧失了教育本来的目的,使乡村教育异化。教育主要任务是要育人,使人进步,而非参与行政管理,本末倒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盼望。”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正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乡村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非主要负责乡村建设的行政任务。

  2.过分重视礼俗教化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秩序良好运转,更多靠的是社会礼俗,而不是法律。梁漱溟中国社会可说为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2]“中国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统治而宁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而宁在社会礼俗。”[8]换言之,中国社会秩序的维持靠的教化礼俗,而非国家法律。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主张培养中国传统理想中的道德人格。其在乡村教育中比较推崇礼俗教化,甚至认为礼俗教化高于知识传授。这使教育内容发生偏转,过于重视教育的礼俗教化功能,将知识传授置于末端。这里的礼俗教化主要是儒家的传统礼制,有一些内容是不适于社会发展的,其过度重礼俗教化,而轻法律法制,对于乡村建设而言也是不利的,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三、《乡村建设理论》蕴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启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一时,成为乡村教育思潮中一个重要流派。他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有一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乡村教育发展仍有重要借鉴意义。1.重视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培育梁漱溟认为,“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15]所以,中国的教育制度,无论小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必须从乡村生长起来,逐步形成一整套教育方案。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教育实际上是在农村中进行城市教育,而城市教育又是一种经过“洋化”的教育,没有 反映乡村的文化,而是脱离了乡村社会的现状。梁漱溟试图以中国的儒家文化为 根本,吸收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建设一种新文化、新文明。他认为乡村教育应以农村文化为突破口,这种尝试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众所周知,任何 一种文化都具有承传性。文化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人们身上已经烙下深深印记,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为此,乡村教育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培育,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挖掘其中的“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强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的研发,在教育内容中增添具有乡土特色的内容,使乡村教育更具特色,更具优秀乡土文化的内涵。这样的教育才能符合农民的需要,才能使乡村教育真正找到出路。2.培养高素质“自觉”农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就是革命阶级本身”。[16]换言之,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梁漱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对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他主张通过教育引导农民,尊重农民意愿,逐步发展农村事业。梁漱溟在其乡村建设运动中,在乡村兴办村学、乡学,由社会知识分子深人到广大村教育农民,对农民不仅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传授现代化的农业科学知识,并灌输现代民主的基本观念,使广大农民“自觉”,即让农民明白现在乡村的事情要自己去干,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中去,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民“自觉”,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子女完成学业,配合政府,共同推动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天的乡村教育发展的征途中,要培养高素质“自觉”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有力地推动乡村教育积极发展。

  3.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致力于乡村教育优秀教育人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要实现乡村教育发展仅仅依靠乡村社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优秀教育人才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发展。梁漱溟在其乡村建设过程中,鼓励大批热心教育的知识分子深入乡村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和致力于乡村改造的建设者,为乡村的农业生产和文化生活带来了活力,改良了旧风俗,开发了民智。当前,乡村教育需要一大批扎根于乡村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 教育的重任”,[17]要发展乡村教育,“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担负儿童的正规学校教育,而且要注意到成人的教育。这需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推动优质师资均衡、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支持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质量,让优秀的教师能够下得来、留得住;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引导乡村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破除乡村教师晋升的体制性障碍,在交流学习、培训深造、职称评审、待遇提升等方面有所倾斜,确保乡村教师教得好、得发展、享实惠。与此同时,还要关注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与社会归属感,不再使乡村教师游离于城镇与乡村之间,减轻其心灵上地孤独感;引导乡村教师成为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守者、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专注课本而忽略实践的“教书匠”,不断改变乡村教育面貌,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5.[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 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11.[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8.[5]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01.[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99.[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8]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9.[10]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89.[1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91.[12]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2.[1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09.[1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96.[15]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11.[1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0.[17]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