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精彩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5篇《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05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一。创维勇闯”虎山行”。1

  二、广本:雅阁深陷“婚礼门”。2

  三、肯德基:苏丹红闯祸。4 四.宝洁sk-ii:官司虽胜,市场犹败。5 五.高露洁:有致癌嫌疑?................................................................................................................................6

  六、雀巢“碘超标”:强辞夺理终成空。8 七.光明“回锅奶”:嘴硬不是硬道理。10 八.戴尔“妖魔化营销”: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11 九.“95%啤酒含甲醛”**:官界业界一起唱戏。13

  十、顾雏军被抓:机关算尽太聪明。14

  一。创维勇闯”虎山行”

  案例回顾:

  2004年11月30日,香港廉政公署在代号为“虎山行”的行动中,拘捕了“涉嫌盗取公司资金”的创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

  当日,创维数码在香港被停牌,创维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及公司多名高管当晚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并在深圳创维大厦紧急约见媒体。

  12月1日,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家家电连锁巨头发出声明力挺创维。

  12月2日黄宏生以百万港元保释。

  12月2日北京松下、彩虹、三星等八大国内彩管企业发表声明,表示将优先保证创维的原材料供应。

  12月3日深圳7家银行分行行长聚集深圳创维大厦,表示将鼎力支持创维。而在公司内部,全体员工更是齐心协力共渡危机。

  12月5日创维高管在京召开新闻通报会。创维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两件事:一是创维方面会积极配合香港廉政公署的调查;二是整个集团的各项事务一切运转正常,不会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12月中旬深圳市副市长到创维表态:创维本部发展非常稳定,市政府全力支持。

  2005年1月1日创维ceo王殿甫的“促销”秀也是在京城开演。

  2005年2月4日创维pdp/lcd技改项目正式获得深圳市政府财政贴息,从侧面向公众告知了政府对创维公司的信赖。如此一来,自然说服力强,公众自然信服。

  2005年3月2日, 黄宏生案复审。黄宏生向法院方面提出要求,由于全国政协委员黄宏生要参加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届三中全会,因此希望法院方面能够允许黄宏生短暂离开香港前往北京参会,并获批准。据创维品牌宣传部总监孙伟忠透露,由于两人已经不在创维数码担任行政职务,公司运作正常。

  8月26日,创维数码()在香港发布年报,显示上一个财务年度营业额再创历史性新高,为104.6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6%;纯利为4.03亿港元,增长17.8%,成倍的利润增长远远高过同行。

  黄宏生案件正式确定在明年的1月21日在湾仔法院开堂审理。

  创维不仅实现了销售和回款的双增长,还实现了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黄宏生打破了企业家涉案被捕后企业“树倒猢狲散”的宿命。

  案例点评:

  2004年,家电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金正董事长万平被抓,二是创维董事长黄宏生被抓。危机源头相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2004年7月9日,金正董事长万平被山西检察院以“涉嫌挪用资金罪”批准逮捕。“出事”后,金正方面手足失措,不仅没有进行得力的危机公关,反而因股东的权利之争致使**愈演愈烈。结果,恐慌笼罩了金正集团内部及外部合作单位,经销商终止打款与销售,供应商停止供应原材料,国外客户纷纷提出赔偿损失,银行停止货款甚至上门逼债,结果在半个月内金正资金链断裂,厂房被关闭、资产被查封,员工被遣散,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而创维则环环相扣,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

  一、符合承担责任原则。对于廉政公署的“打虎行动”,创维公司并未去隐瞒或辩解,而是不断强化公众“黄宏生≠创维”的观念,并通过媒体向外传达黄宏生并不参与创维日常管理的信息。而后创维更是果断“丢车保帅”,让黄宏生承担起责任,黄氏家族成员集体撤离创维管理层,聘请有政府背景的王殿甫出任公司ceo。

  二、符合真诚沟通原则。在整个事件中,创维都及时召开媒体见面会或新闻发布会,将真相及事件进展状况告知公众,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谣言。

  三、符合速度第一原则。创维数码在香港被停牌,黄宏生及多名公司高管被捕当日,创维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及公司多名高管当晚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并在深圳创维大厦紧急约见媒体,答疑解惑,稳住大局。

  四、符合系统运行原则。难能可贵的是,创维公司在十面埋伏之中,没有顾此失彼,而是四面出击,争取到了各方的支持。主要的经销商、供应商、银行都力挺创维,而公司内部更是众志成城。

  五.符合权威证实原则。创维不仅积极向政府解释,获得政府支持,出面发话支持的供应商、经销商和银行,也都是业界响当当的。同时,深知北京在全国的影响力,创维的新闻发布会不仅媒体规格颇高,还特意定在北京举行。

  案例评分:100分

  二、广本:雅阁深陷“婚礼门”

  案例回顾:

  2005年1月9日。杭州。一场车祸将喜事变成丧事。一辆迎亲的2004款本田雅阁车因撞击断为两截。事故致使车上一女四男5名乘客中一人当场死亡,另外经抢救医治无效先后死亡。

  由于日本政府一直以来不正视历史,屡屡有伤害中国人的言行举动历来,在这个当口,日本车更加成为众矢之的。理性的、不理性的人都或多或少对广本汽车的质量产生了怀疑。众多网站都以重磅标题作了专题报道。如“广本:岂能不了了之?”,“广本雅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而众多论坛更是开了锅,愤激的评论比比皆是。

  得知消息的当日晚,广州本田销售部售后服务科人员连夜赶到杭州。一周后,广本的技术专家、日本本田的技术专家也相继赶到。但是在面对死者和媒体的质疑,所有人都摆出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纷纷表态:绝对不是我们的质量问题。

  1月11日,面对车主和死者家属提出的对雅阁车安全性问题的质疑,广州本田售后服务科潘先生接受了杭州电视台的采访。潘先生笑容可掬地回答道:“车辆的话,不能简单地看它厚薄。这个在设计上它都有它的要求。这不能这样简单这样评价。我们已经看过现场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不是和我们有关,我们将对车辆进行确认。”

  1月13日车主及死难者家属打算委托渐江省权威机构对事故车进行检测。广本雅阁车的车主打算要求与厂家一起对被撞车委托浙江省的权威机构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检测,但厂家表示应该由厂方自行认定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因此双方没有达成共识。

  1月14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交通巡逻(特)警察大队向浙江省质量鉴定管理办公室提出质量鉴定申请,要求对事故车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及车身断裂原因进行鉴定。1月17日广州本田汽车有关专家到杭州并再次否认是汽车质量问题。1月19日,日本本田公司技术专家到杭州,并配合检测。

  1月24日,广州本田服务双周开始,主要针对冬季用车进行空调系统、冷却系统和制动系统方面的全国免费检测。但按照广本新闻发言人的说法,此举和断车事件无关。

  一个多月的回避和沉默之后,2月28日广本举行第五十万辆轿车下线仪式,在全国各大媒体记者的闪光灯环绕下新奥德赛下线、05款雅阁新价上市、零部件整体降价,广本接连抛出三枚重磅炸弹,而每一枚都足以引发范围甚广的车市地震。

  一直躲着不出面的广本总经理终于正式回应了婚礼门事件。他表示,在杭州雅阁车祸案的调查中,广本厂方一直在配合相关部门的行动。不管最后车祸的鉴定结果会怎样,广本都会给全国消费者一个说法。如果鉴定结果表明广本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厂家肯定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3月27日,广州本田方面宣布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作出了《质量鉴定报告》,报告中的结论是:“转向系统未发现异常情况;制动系统未发现异常情况;安全气囊是在撞击水泥隔离墙端面时弹出,属正常弹出;车身断裂部位的结构、制造工艺符合图纸和有关标准要求。发生断裂的原因是车身右侧与狭窄的刚性隔离墙端面猛烈撞击所致,其碰撞力度超过了车身结构本身的设计强度。”

  在鉴定报告出台的当天,广本发出通报称:“事故发生后,广州本田对事故的罹难者深表痛心,并立即派遣事故处理小组前往杭州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事 故调查工作。鉴定期间,出于尊重车主和鉴定机构的考虑,广州本田一直未向外界发布任何有关事故的评论。”

  “同时广州本田与车主多次沟通,表达了对罹难者家属的慰问,并强调不管鉴定结果如何,广州本田都会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配合事故的调查,并会对事件作出妥善处理。”

  “一直以来,广州本田都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将顾客更高的满意度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这起事故引起了许多媒体、用户的关注,在此,广州本田衷心地感谢媒体、用户对广州本田的关心。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不断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将不遗余力地推进交通安全的宣传,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

  但车主对此提出质疑:“首先,他们在程序上就有失公平,报告描述的9项依据中,有4项都由广本公司提供,甚至一些检测仪器都是由广本提供。作为受害者,我们认为广本这次是非常不恰当地介入到整个事件中去。我们了解到,广本就这个事件已经派了两批日本专家,检测报告中有些部门出现了大幅引用日本专家的结论。”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广本自始至终不承认自已有任何责任,最终的质检报告的多数数据也由广本提供,显然说服力不够。

  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一直到3月份广本才正式对外发布有关事故的评论,结果让媒体和公众对此充满疑问。甚至一直连对受害者的慰问也没有。

  3.符合速度第一原则(speed):技术人员当晚即赶赴现场,日本专家也在一周内赶到。但遗憾的是公关部门和总裁却一个月后才露面,才予以公开表态。

  4.符合系统运行原则:一方面控制媒体,一方面配合质检部门。

  5.符合权威证实原则:广本表现出强大的媒体掌握勇力,在这次婚礼门事件中,除了杭州及周边的媒体作了跟踪报道之外,大多数一向敏感而饶舌的媒体却都选择了沉默。而质检部门的报告作出了有利于广本的结论。

  案例评分:40分

  三、肯德基:苏丹红闯祸

  案例回顾:

  1995年,苏丹红就被确认为致癌物,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已开始禁止其用于食品;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食品中发现含有苏丹红色素,随即发出警示;2005年2月23日,中国质检总局开始通知全国彻查。

  3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广东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辣椒油等被查出含有苏丹红,为此,国家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止使用亨氏生产的辣椒制品,要求广东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对亨氏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苏丹红的来源、添加范围以及产品的流向,对调查发现的线索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

  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从16日开始,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 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月16日下午,百胜发表公开声明,宣布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并向公众致歉。百胜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的责任。

  “我们只有用这种(公开致歉)办法。”面对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百胜相关人士对记者说,“我们决定最短时间消除影响。已经开包销售的调料,马上销毁;没有开包的,已经送回配送中心,也会全部销毁掉。”

  但是,就在肯德基发表声明,“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的第二天,肯德基又有三种食品被亮“红灯”!今天,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紧急宣布,该市有关部门在肯德基的原料辣腌泡粉中检出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这一原料主要用在“香辣鸡腿堡”、“辣鸡翅”和“劲爆鸡米花”三种产品中。

  对此,肯德基的解释是,这是他们自查的结果:3月17日肯德基在记录中发现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苏丹红的辣椒粉也用在了这三种调料中。随后,他们采取紧急措施,用现存经过验证不含苏丹红的调料取代原来的调料。恰恰在这时,3月18日,北京有关部门抽查到了这批问题调料。19日向媒体公布,责令停售。

  这不免让人心生疑问,肯德基既然在17日就发现另3种产品涉红,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公布,而是用新调料替换?如果没有18日北京有关部门的抽检,肯德基是否就能轻易掩盖事实呢?

  案例点评:

  1、符合承担责任原则:事件发生后,积极承担责任,并进行处理。

  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虽然在第一时间与媒体沟通,并向公众发表声明,但过度承诺,在没有100%的把握况下,声称“确保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导致公众开始怀疑肯德基“诚实背后的不诚实”。

  3、符合速度第一原则:在事件发生后,都是在第一时间和媒体沟通。

  4、符合系统运作原则:一方面对媒体作出解释,一方面追究供应方的责任,很自然地转移了公众的部分视线。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肯德基错就错在,应该让权威部门来发话,而不该自已乱表态。

  案例评分:70分

  四.宝洁sk-ii:官司虽胜,市场犹败

  案例回顾:

  3月7日,江西南昌消费者吕女士状告宝洁sk-ii。起诉理由有两点:

  1.虚假广告:sk-ⅱ的广告册上宣称“使用4周后,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然而使用后吕女士不但并未如广告中所说的那样变得年轻12岁,反而出现皮肤搔痒和部分灼痛的情况。广告涉嫌欺诈。

  2.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在吕女士和其委托人唐先生撕去了该款产品瓶身上贴着的不干胶中文说明后,发现瓶身原本印有产品成分的日文说明。日文标示的产品成分表明,这款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的成分包括氢氧化钠等化学材料,其中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由此吕女士和唐先生认为,不在产品包装上用中文予以相关成分警示,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

  3月9日,代言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的香港明星刘嘉玲发电子邮件表示声援,称“我很高兴继续支持sk-ii。”

  随后宝洁公司草草地发布声明,称“自已的产品有双重保险保证其安全性”,并强调“产品手册中对产品的宣传有实验数据支持”,但可笑的是,其数据是来自机器人!同时,宝洁公司指责“此事后面有利益集团在操纵”。

  紧接着,宝洁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公益品牌——“生活、学习和成长”,向中国公益事业第一品牌——希望工程捐献400万元。

  3月21日,河南《今日安报》披露,一郑州消费者由于担心sk-ii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被拒绝,决定起诉宝洁公司。重多媒体转载了这条新闻,并对sk-ii的安全再次质疑。

  3月25日,宝洁公司发布“致媒体公开信”。宝洁公司称,对 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的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不存在质量问题。

  4月1日,宝洁公司到南昌市工商局签字认罚,南昌市工商局依据规定,对宝洁公司作出罚款20万元的决定。但宝洁仍然对外界吱唔其词,含含糊糊。

  4月7日,王海向国家工商总局举报宝洁sk-ii广告欺诈消费者。王海在举报材料中称,宝洁刊登的skii护肤精华露的广告“能放大抗老功效2倍,放大美白功效3倍,放大保湿功效4倍”,所引用的各种数据未表明出处、且明显没有事实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条的规定。

  8月24日下午,北京,宝洁公司临时召开sk-ⅱ媒体沟通会。宝洁公司sk-ⅱ中国区公关经理冯佳路向记者宣读了一份来自南昌的法院判决,该判决驳回了原告吕萍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120元由原告承担。但消费者表示坚决上诉。

  案例点评:

  1、违背了承担责任原则:由于服务人员的傲慢与偏见,使顺风顺水的宝洁公司遭此一劫。而在消费者起诉之后,宝洁的傲慢与偏见似乎更甚。宝洁并没有去安抚消费者,而是将自已表演成一个“阴谋”的受害者,对事件定性为 “恶意炒作”,甚至指称背后有利益集团的指使。

  2、违背了真诚沟通原则:宝洁没有本着诚信的态度与当事人、公众及政府主管部门沟通。甚至被工商局罚款20万都作出掩耳盗铃之举,拒绝证实。

  3、违背速度第一原则:虽然事发两天内,刘嘉玲作为形象代言人即展开声援,但宝洁公司四天后才草草发布声明。显然错过了最佳灭火时机。

  4、符合系统运作原则:在这方面宝洁公司做得还是不错的。又是积极应诉,又是明星代言人声援,又是大搞公益活动,又是抛出实验数据等等。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自始至终都是宝洁公司自已跳独舞,没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帮宝洁说说话,当然,所有的口水就吐向了宝洁公司。

  案例评分:10分

  五.高露洁:有致癌嫌疑?

  案例回顾:

  4月13日,美国某大学教授peter vikesland向新闻界发布研究成果:《太爱干净可能对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该文声称很多抗菌香皂中包含的抗菌化学成分三氯生,会和自来水中的氯发生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三氯甲烷,而三氯甲烷 被美国环保署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4月15日,英国《旗帜晚报》记者马可·普里格根据peter vikeslands的观点写出了《牙膏癌症警告》一文。声称包括高露洁等品牌在内的数十种超市牙膏均含有三氯生,而成为癌症警告的焦点。

  该文在英国并未掀起波澜,但国内媒体纷纷爆炒,均在显著位置发布高露洁可能致癌的消息。

  4月18日,针对一些媒体关于高露洁牙膏可能含有致癌成分的报道,高露洁牙膏的生产商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高露洁全效牙膏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并表态:目前公司不会回收中国市场上的高露洁牙膏,必要的时候会给媒体一个答复。

  4月19日,peter vikesland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许多媒体对他的观点纯属断章取义。

  虽然vikesland对他的观点作了解释,但是高露洁有致癌嫌疑的消息让消费者却步。高露洁牙膏销量明显下降,甚至有人开始退货。

  4月21日,《南方周末》发布《高露洁致癌事件调查: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称所谓“高露洁致癌事件”,其实是由于媒体信息传递失真而制造的一起“公共卫生危机”。vikesland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对《旗帜晚报》的报道表示遗憾:“这是一篇非常差的新闻——如果有人称其为新闻的话,它明显扭曲了我们的研究工作。我讲的也就是使用抗菌洗洁精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怎么和牙膏扯上关系了呢?我的名字竟然出现在这样一篇报道之中,真是让我非常失望。”

  4月27日,高露洁棕榄公司副总裁davidwilcox及亚太区总裁高仕亚等一行紧急赶到中国,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150多家新闻媒体的挎问。在发布会现场,高露洁向记者出示了两大证据:一方面,davidwilcox等带来了vikesland教授的澄清录音;另一方面高露洁展示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近期发表的声明,这两大机构确认:在中国所做的研究发现,高露洁全效牙膏的独特专利配方非常有效。

  尽管如此,但是此前表示关注此事件的国家质检总局并未出席会议进行表态。

  至此,高露洁事件落幕。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在媒体开始爆炒其致毒嫌疑时,高露洁却只是公事公办地发表声明,称“高露洁全效牙膏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让人感觉傲慢,毫无诚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于对于消费者的负责,我们会 慎重对待此事”等等。在高露洁并不能完全排除自已是否会致癌的情况下,却不敢勇于承担责任,只是一个劲地表示“目前公司不会回收中国市场上的高露洁牙膏,必要的时候会给媒体一个答复”。如此言语,会让消费者放心吗?

  2、符合真诚沟通原则:高露洁公司一直积极接受媒体的采访,对公众和媒体保持着积极沟通的姿态。

  3、违背速度第一原则:高露洁除了一个声明外,十天后才召开新闻发布会,错过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只到十天后,高露洁才正式面对媒体和公众,但这时候人们的恐慌早已达到顶峰。

  4、符合系统运行原则:一方面高露洁积极与媒体沟通,一方面获取专家的支持和独立机构的支持,而且全球副总裁亲自参加新闻发布会。

  5、符合权威支持原则: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政经类报经纸《南方周末》发布《高露洁致癌事件调查: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称所谓“高露洁致癌事件”,其实是由于媒体信息传递失真而制造的一起“公共卫生危机”。由于《南方周末》的影响力,重多媒体的报道的风向开始转向。而在新闻发布会上petervikesland的录音及中华预防医学会的代表出席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国家质检部门官员并未出席,还是表明相关部门对此没有十足把握。

  案例评分:40分

  六、雀巢“碘超标”:强辞夺理终成空

  案例回顾:

  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26日,雀巢中国公司迅速反应,给媒体发布声明称,雀巢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并称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的,并且该成分的含量甚微,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27日,雀巢称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因此,上述检测中所提及的碘含量不会带来任何安全和健康问题。但是业内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只是公布了儿童碘每日摄入量的安全上限,这个衡量标准与雀巢奶产品本身应遵守的国家标准,没有直接联系。

  继全国各大超市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全面撤柜后,部分超市开始无条件退货,但雀巢中国公司表示对“问题奶粉”目前尚不实行召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金牌成长3奶粉出事,连带雀巢几乎所有产品都受影响。28日,sohu、sina等网站在所做的调查中,八成网民:暂不买或今后再也不用“雀巢”

  28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才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问题的奶粉批次为:2004.09.21。雀巢公司虽然声 称清楚生产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但拒绝向公众透露具体信息。

  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雀巢早知奶粉有问题》。

  30日,越来越多知情的消费者到超市要求退货,然而大部分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却遭到了拒绝。雀巢方面依然没有就问题奶粉事件给出关于召回或者退货的进一步答复,导致大部分消费者退货无门。

  6月1日,雀巢营养谷物早餐部门联合“心系好儿童组委会”,启动了“儿童营养配餐知识”教育第二阶段活动,向家庭进行均衡营养教育和强调钙质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但雀巢方面否认了这次形象公关与碘危机有关联,称是早先约定行事。

  6月5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就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一事向消费者道歉。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穆立称,“首先就这次碘含量不幸偏离国家标准一事我们向广大消费者道歉。尽管我们一贯承诺全面遵守国家标准,但还是发生了这次偏离。”

  虽然雀巢公司多方游说有关管理部门,6月8日,国家标准委对“婴儿配方乳粉中碘含量”问题公开表态:“碘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婴儿配方奶粉应禁止生产和销售。”。

  6月15日,雀巢宣布:上海市场上的“雀巢成长3+奶粉”已全部收回。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坚持安全说,缺乏诚信,价值观缺失。一会儿说符合国际标准,一会儿说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碘摄入量的上限,推三阻四,没有丝毫的诚信可言,没有表现出任何为消费者负责的价值观。当全国各商超均已撤货时,雀巢还在表示不回收,只是对消费者“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表示道歉。人命关天的事,只是不必要的麻烦?此种胸怀,怎能让消费者去愿谅你和信赖你?

  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可怜天下父母心,雀巢作为婴幼儿的食品质量出了问题,当然让人瞩目和担心。然而雀巢的公关公司和公关人员却动不动摆出公事公办的架子,称“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会再告诉你们”,“采访到此结束”,那种傲慢与冷漠,尽显无遗。

  3、违背速度第一原则:对危机不敏感,对危机的未来走向缺乏判断,没有危机管理体系。15天之前就知道被列为不合格产品,但是心存侥幸,没有做好任何危机的准备。虽然在媒体批露当天,公关公司就代表雀巢公司出来发言,但那时已经火烧眉毛,无济于事了。

  4、违背系统运行原则:内部沟通体系不畅通,公关人员前后矛盾的话语,显然和生产工厂与总部之前,生产部、销售部、市场部及公关部各部门之前沟通不顺畅所致。但是在外部积极和政府沟通,同时开展公关活动,应该是说是下了一点功夫的。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发话,自已一个人做演员,累不累,烦不烦啊。

  评分: 0分

  七.光明“回锅奶”:嘴硬不是硬道理

  案例回顾:

  6月5日,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曝出惊天黑幕:郑州光明山盟乳业乳业过期牛奶回炉再包装后重新进入市场销售。记者按照最低标准估算,仅郑州光明山盟乳业一年就销售200万袋回收奶。

  6月6日,全国媒体迅速转载该节目所报道内容,各门户网站均在首页显眼位置“以光明牛奶,你还敢喝吗”之类的专题进行跟踪和讨论。光明乳业亦迅速反应,立即派高管到郑州进行自查,同时向消费者发布“诚告消费者书”,称“从来没有做过“将变质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的行为,请广大消费者放心。”

  6月8日,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这个事情不存在,光明不可能做这个事情。”

  6月10日,《都市快报》报道称杭州出现光明“早产奶”

  6月13日,《中国经营报》报道称上海市出现光明“早产奶”。

  6月20日, 郑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日前对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有关“光明牛奶利用过期奶再生产”事件发布了书面调查报告。报告称,尚未发现光明山盟回收变质牛奶再利用生产,而存在库存产品在保质期内经检验合格再利用生产。同日,光明发布正式澄清公告承认,“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存在用库存产品在保质期内经检验合格再利用生产”。

  对此,记者与光明新闻发言人龚妍奇联系时,对方先是不接听电话,随后干脆就关机了。

  6月21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波及一位副总均被免职。原因是郑州“回炉奶”**“对光明的品牌和销量都造成了‘影响’”。

  6月24日,光明乳业在其网站上挂出《光明乳业诚致广大消费者》书,首次就郑州事件向消费者表示道歉。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诚告消费者书”称不可能存在有回锅奶一事,并称“诚告消费者书”已经代表了光明乳业公司在对这一事件进行自查后的最终态度。董事长王佳芬更是言之切切,称那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此种表态是莽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不先表态称无论如何,出于对消费者的负责,先停止销售河南光明的产品,并进行回收呢?这才能花多少钱?!但消费者感受到的却是你负责任的态度。

  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由于光明牛奶的极力否认,让媒体感觉到还有很多深挖和跟进的新闻点。结果将媒体炒作推向了更高的热潮。而杭州、上海的失守更令光明雪上加霜。而到这样的时候,光明牛奶的相关人士,却玩起了失踪。这只会让消费者更加相信光明乳业有问题。

  3.符合速度第一原则:正如光明乳业公关部人士称,光明公司早就建立了一套危机处理系统,在河南电视台播出了这个节目当天晚上,危机小组就开始启动。次日,光明立即派高管到郑州进行自查,同时向消费者发布“诚告消费者书”。客观地说,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后,迅速和媒体与公众沟通,这是光明乳业值得赞许的一点。

  4、符合系统运行原则:想办法搞定媒体、对相关责任人撤职查办,从而“丢车保帅”,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等。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没有权威管理机构和权威的媒体发布有利于光明的言论,任凭光明牛奶自已怎么叫嚷也无济于事。

  案例评分:30分

  八.戴尔“妖魔化营销”: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

  案例回顾:

  5月1日,联想正式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从而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及1400万台的pc销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厂商。

  5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一组电子邮件显示,为了争取订单,dell公司的销售人员使用了很不光彩的手段。在这组邮件中,一位名叫chris的戴尔公司的销售人员称,“要知道,联想公司是一家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最近刚刚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联想的收购,大家必须明白一点,现在客户们每买ibm一美元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

  5月30号《第一财经日报》以《戴尔营销“妖魔化”了谁》为题,在第一时间将戴尔伸出幕后黑手之事捅出来,立即成为最热闹的it消息,被称为戴尔“邮件门”事件。面对一个民族品牌遭到如此赤裸裸的攻击,中国的消费者对一个跨国公司使出如此卑劣的招法既感到震惊,又感到愤怒。

  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迅速刊登了这组邮件的原文及翻译版本,以佐证该消息的真实性,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题报道,并进行了网上投票调查。在某网站参加调查的24114人中,84.22%的人认为戴尔此举严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48.62%的人认为,是文化差异导致了此事的发生。

  当日下午2时许,在与记者的电话联络中,戴尔(中国)公关总监张飒英表达了戴尔(中国)对此事件的看法,张飒英告诉记者,戴尔(中国)对此事件高度关注,已经有相关人员搜集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并发往美国总部。因为时差原因,美国本土是周末,并且是深夜,因此尚没有获得反馈。

  张飒英表示,戴尔(中国)希望获得更多关于该戴尔销售人员的信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戴尔一向要求员工以诚信取胜,戴尔公司的立场肯定不鼓励员工的这种行为。

  5月31日下午,戴尔通过代理公司向媒体发来声明称,“戴尔美国销售人员与客户邮件”一事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作了四点正式声明:

  1、“诚信取胜”是公司的行为守则,在戴尔公司的员工行为守则中,对于发表任何有关竞争对手及其产品的评论均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

  2、“我们对该员工发表这样的言论深表遗憾,该言论绝不代表公司的立场”;

  3、对于该员工的行为及此事,公司目前正在严肃认真地处理;

  4、戴尔一贯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投资和发展,与中国政府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戴尔公司对中国政府所给予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

  在该声明的后面,戴尔还列出大量在中国的“功绩”,以表白自己对中国市场的友善。

  6月1日,戴尔通过公关公司表示:戴尔不准备再发表任何声明,对于员工的处理结果也不会对外透露,也不准备以公司名义作出任何道歉。

  戴尔强调最多的是,一贯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投资和发展,与中国政府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大篇幅叙述了戴尔对中国的投资力度。而“邮件门”事件发生后,戴尔公关经理一直不接电话,拒绝与媒体进行任何沟通。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 戴尔在声明中表述了三点意思,一是说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不是公司的一个推销手段。二是说为此表示遗憾,三是说还要进一步调查。这个声明是公众无法接受的。我们无法确认这封邮件与戴尔有关方面的关系到底有多大,但是,作为员工在工作上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戴尔的责任不容推托的,起码也应该为其教育和督导不力承认错误,并进行公开道歉。

  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不与媒体和公众积极沟通。我们来看看事件发生戴尔公司的系列昏招:

  1)仅仅是一纸声明,而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

  2)强调“该邮件内容并没有强有力支持该戴尔公司销售人员上述表现属戴 尔工作行为的证据”。

  3)将电话转接到其公关《虎知道·www.huzhidao.com》公司,说套话,打太极。

  4)发表三不声明称:戴尔不准备再发表任何声明,对于员工的处理结果也不会对外透露,也不准备以公司名义作出任何道歉。

  3、符合速度第一原则: 戴尔公司在第一时间即作出反应,这是很可取的。

  4、违背系统运行原则:实际上戴尔应该明确表态,商业行为就是商业行为,不应该掺杂任何泛政治化的东西,或者政治偏见的逻辑。但很显然,戴尔回避了这个公众最关心的主题。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主流媒体倒向另一边,民意倒和另一边,而戴尔在此时去强调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只会让人觉得可笑。

  案例评分:20分

  九.“95%啤酒含甲醛”**:官界业界一起唱戏

  案例回顾:

  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3年居于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啤酒年出口货值约7600万美元。啤酒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进入炎炎夏天,啤酒业进入黑色的季节。

  7月5日《环球时报?生命周刊》刊登的报道中称,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艺的发展,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禁止在啤酒里使用甲醛,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这篇报道这样写道:“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啤酒绿色标准课题组负责人顾国贤教授指出,现在有些大啤酒厂如燕京等,也已经不用甲醛了。不过,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律君告诉记者,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

  随后啤酒中甲醛超标的消息像传染病一样,在市场上开始流传,恐慌与疑惑在消费者心头蔓延。消息传到国外,日本和韩国政府对从我国进口的啤酒采取紧急措施。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7月11日下令,要求有关方面紧急收回并检测今年进口的中国啤酒。该部门计划对收回的中国啤酒,以及未来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而据日本共同社12日报道,日本卫生部部长已要求从中国进口啤酒的厂商对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日本还要求中国政府对有关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啤酒含有甲醛的报道进行调查。

  受事件影响,国内啤酒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其中燕京啤酒股价在7月13日大跌9%。虽然“甲醛事件”发生不久,尚没有啤酒销量受到影响的数据,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承认,事件“在消费者中引发了对啤酒产品的恐慌”。

  随后,啤酒巨头青岛啤酒发布声明。在声明中,青岛啤酒不但为自己的产品进行澄清,而且还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燕京、华润进行了正名。声明称,青岛啤酒早已在国内率先不在啤酒中添加甲醛。据了解,青啤、燕京等国内几大啤酒厂商都不加甲醛。以2004年为例,青啤的产销量371万千升,燕京280万千升,华润293万千升,三大啤酒商产销量占据到全国啤酒行业产销量的35%,而 “95%的中国啤酒含有甲醛成分比0.2毫克的指标高出6倍”的说法是没有客观依据的。

  国内三大啤酒巨头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啤酒纷纷反驳,称报道严重失实,三家公司早已不用甲醛作为稳定剂,“国产啤酒95%加甲醛”的报道缺乏事实依据。然而,作为利益相关者,三大啤酒巨头的澄清并没有打消市场和媒体的疑虑。在门户网站加入进来转载相关消息后,“甲醛事件”愈炒愈烈。

  7月14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也正式发布了公告。协会认为,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在生产中添加甲醛的啤酒就可以放心饮用。

  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啤酒中甲醛含量专项抽查结果,认为国内生产的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规定,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案例点评:

  由于啤酒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啤酒行业又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危机公关这出戏由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唱开。

  一、违背承担责任原则:各巨头除了否认就是否认,没人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和安抚消费者,结果**激化。

  二、违背真诚沟通原则:各啤酒企业都没有积极地、主动地、深入地和消费者沟通,都只是单纯地否认和抱怨自已所遭受的损失。

  三、违背速度第一原则:“甲醛事件”在7月5日首次被曝出,但国家质检总局15日才公布抽查结果。从危机出现到权威部门公开表态,其间相隔10天时间。

  四、符合系统运行原则;各巨头尽弃前嫌,合力共渡难关。

  五、符合权威证实原则: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发布公告和抽查结果。

  案例评分: 20分

  十、顾雏军被抓:机关算尽太聪明

  案例回顾:

  2004年8月9日,朗咸平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指责顾雏军采取了多种手法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东方早报》和《香港商报》次日刊出发言摘要后,立即为新浪等网站转载。

  8月14日,顾雏军向郎咸平发出律师函,要求其道歉并更正。

  8月16日,郎咸平将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称绝不容许顾雏军践踏学术尊严。

  8月17日顾雏军向香港高等法院正式递交起诉状,以涉嫌诽谤罪起诉郎咸平。称,“我得捍卫实业家的荣誉”。

  当郎咸平质疑顾雏军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顾雏军所控制的四家上市公司科龙电器(000921)、美菱电器(000521)、亚星客车(600213)以及st襄轴(000678)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此后,科龙集团营销总裁严友松频频致电记者,痛斥郎咸平为“无聊、无知、无赖”的“三无书生”。

  面对混战,经济学界在保持一段时间沉默之后,纷纷卷入混战。成为旗帜鲜明的“挺郎派”和“倒郎派”,郎顾之争演变为全民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热点。吴敬琏等著名学者称“国有企业改革不应停止。”

  8月28日郎咸平在北京召开“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发展研讨会”。但成了郎 的独角戏。“该参加的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参加”,郎咸平不无遗憾地说。

  由“郎顾之争”引发的国企改革方向问题,国资委于9月29日首次明确表态,称“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方向不相符合。

  10月21日,科龙在北京华侨大厦二层举行了“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研讨会人员阵容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国务院发改委、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社科院都有官员及学者到会。研讨会上,大家一致同意的核心文件是《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称 “把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使科龙这个个案充满寓意。”

  12月12日,2004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暗批郎咸平,称“要善待企业家”。张维迎的观点引起网友狂批。支持顾雏军的专家学者被批为“走狗”,为无良企业家“抬轿子、吹喇叭”,“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2005年3月,广东、江苏、湖北、安徽等地证券监管部门联合对格林柯尔涉嫌违规挪用其控股的上市公司科龙电器资金,收购美菱电器、襄阳轴承以及亚星客车三家上市公司的事件展开调查。但据科龙高管以及董秘室成员多次向本报记者回应称,“巡查系例行公事,没有问题”。

  2005年4月28日,格林柯尔系科龙突然发布预警公告称,预计2004年度亏损金额约为6000万元人民币。消息传出,科龙a股和h股跌停。面对市场疑惑,包括总裁兼董秘刘从梦、副总裁严友松、财务总监严志成等科龙高管,均婉言谢绝记者采访的要求。

  2005年5月12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表示不再担任格林柯尔科技和科龙电器的审计师。原因是德勤就科龙电器2004年度财务报表发表了保留意见,德勤受在其保留意见中提诉的审计范围限制,所以德勤认为,无法对科龙电器在会计管理方面的承诺表示满意,因而,德勤决定将不再继续接受科龙电器的聘请担任该公司审计师。

  当日,科龙电器紧急召集全国媒体汇集总部顺德进行危机公关,然而,在为时一个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不仅关键人物顾雏军没有露面,科龙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志成也没有出场,科龙电器人员更只字不谈遭中国证监会调查事宜,更要求记者不要对此进行提问。

  在新闻发布会上,科龙电器总裁刘从梦用一个多小时,大讲科龙电器销售的好形势,国美等卖场更表示力挺科龙。对业绩大谈其谈的科龙,会后面对记者关于科龙遭调查的追问,却一律不予回答,进行推托,甚至在回答关于科龙电器为何蹊跷亏损的问题时,科龙电器总经理刘从梦表示,这个问题应该问德勤会计师行。

  此前有消息表示,顾雏军已被监视居住,而科龙电器13名董事被限制离境。刘从梦一律否认,他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机构和组织限制顾雏军的人身自由。而对于13名董事被限制离境的传闻,刘从梦也给予了否认,称目前没有董事接到任何通知,所有董事行动自由。

  2005年8月,有关方面证实,广东格林柯尔董事局主席顾雏军及其在国内的主要助手,包括多位财务主管,因“涉嫌经济犯罪”,已经被公安部门正式拘捕。

  9月9日,被关押在顺德看守所的顾雏军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使海信最 终在众多角逐者中成功购得科龙。

  案例点评:

  顾雏军绝对是2005年最悲情的企业家。顾郎之争引发整个经济学界的争论,成为空前关注的热点,历时一年之后,以郎咸平大获全胜而收场。格林柯尔的危机高潮有两个:一是郎咸平的分析文章,二是德勤宣布与格林柯尔分道扬镳。但是很显然,格林柯尔的两次危机公关都极端失败。

  一、违背承担责任原则:非与郎咸平来个鱼死网破不可,起诉、谩骂、诉苦、召开新闻发布会,挖郎的丑闻,但却弄巧成拙,置企业和自身于风尖浪口,成了人民战争的靶子。

  二、违背真诚沟通原则:对所有事件一味否定,在媒体和研讨会上大谈科龙发展势头如何喜人,而对媒体和公众关心的证监会调查及德勤分手之事,不是推托就是回避。竟不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三、符合速度第一原则:无论是郎咸平的分析文章还是德勤分手,都及时反应。

  四、符合系统运行原则: 一方面起诉,另一方面召开官产学高规格研讨会,可谓十八般武艺都搬出来了。

  五、符合权威证实原则:动用权威媒体,动用权威的经济学家和官员。但可惜机关算尽。

  归根结底,顾雏军最大的问题是过度反应。过度反应,使一条不太引人关注的新闻,变成了多条十分引人关注的新闻,造成了新闻的的增值与衍生,从而引起了管理部门的高度注意。顾雏军实在是应该向另外两行同行学习。就海尔mbo事件,郎咸平“四问海尔管理层”,认为海尔避开地方政府“看管”,海尔在玩mbo猫鼠游戏。对此海尔是除了略微解释一下“持股会”之外,态度非常明确,我做我的企业,把企业搞好了,业绩说明一切。当郎咸平炮轰“tcl创业的22年,李东生由几乎身无分文演变到身价近12亿元,成为tcl改革的最大受益者,tcl发展的过程实际是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的过程”时,tcl集团则向媒体发来6点意见质疑郎咸平的报告。不过,tcl集团明确表示,这些意见是董秘陈华明个人的,不代表公司,公司董事长李东生也不对此回应。与此同时,tcl积极积极与郎咸平、机构投资者、媒体积极地进行沟通,使信息更加充分和透时,甚至tcl的董秘还跟郎咸平在电视上做“秀”——互送书籍,共同做节目。

  案例评分:40分

  文章引用自:《世界商业评论》

  十大危机公关典型案例

  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

  恒源祥商标侵权**

  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2009年8月该商标专用人发现恒源祥擅自在部分t恤、衬衣等服装上印有“羊”商标遂于当年11月将恒源祥起诉至法院索赔上千万元。

  诉对方侵犯著作权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商标异议1月4日恒源祥集团副总陈忠伟就事件做出正面回应称该事件系起诉方恶意注册行为所致公司有权利追回使用权。事件当事双方各执一词交战不断升级据称纠纷索赔已达千万。

  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1月7日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留美中国博士生蒋海松为了给女友拥吻送行没有通过任何安检程序钻过机场安全隔离带结果因为擅闯安全区引发紧张导致一个航站楼关闭6小时;1月8日晚蒋海松在家中以非法闯入罪被拘留8日午夜就获释。据媒体报道称蒋海松最高将面临30天监禁。该事件被媒体称之为“吻别门”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热议

  百度被黑事件

  2010年1月12日早上7能够正常访问。自1100起各地网络开始恢复对百度的正常访问。

  1251对于百度被黑事件ceo李彦宏在百度i贴吧上以“史无前例”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件的震惊。当日下午6点百度发表正式声明称目前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登录问题。对于部分中国网友基于义愤报复性攻击其他外国网站的做法百度称“我们并不鼓励这样的做法请大家保持冷静。”

  谷歌“关闭门”

  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谷歌高管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文表示谷歌集团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据媒体报道谷歌这一决策源于其邮箱账户资料曾遭受黑客攻击。

  由于涉及因素多因此关于谷歌中国“关闭门”原因、动机的说法众说纷纭而事件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与回应14日美国白宫与中国外交部分别就事件做出回应;事件引发了微软、hp等全球知名it企业的关注但各方观点褒贬不一;与此同时事件也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关注质疑与力挺谷歌的两方声音都很激烈。19日下午6点谷歌中国首次就关闭事件做出回应一封由谷歌中国高层的澄清公告在谷歌中国博客发表公告否认谷歌关闭中国办公室等传闻事件趋于平息。

  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1月15日曾引发“贵州茅台”股市多次波动的乔洪事件——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受贿、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案终于宣判乔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法院审理查明乔洪于2000年底至2007年3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一百余次收受贿赂额度高达1千万余元以上。被尊称为“国酒”的贵州茅台在近期被质疑“抬价”的同时再次面临“受贿门”**考验。

  乔洪事件起于2007年当年多家媒体报道称乔洪在4月底被“双规”。之后茅台集团及其上市公司始终保持沉默贵州茅台5月10日被交易所停牌至5月14日贵州茅台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乔洪“因工作原因调任贵州省国资委副主任”。在对事件保持沉默后5月下旬茅台集团当家人、董事长季克良首度回应“乔洪事件”称“这件事情会对茅台短期内有不利影响但最终不会对茅台有影响”。

  雪碧“汞毒门”

  据报道近日在北京市连续出现两次饮用雪碧汞中毒事件。就此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对媒体坚称“提供给消费者的饮料绝对安全可靠”同时表示雪碧“生产过程绝无含汞环节”公司正全力配合警方进行调查核实饮料产品出处。但如此回应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为彻底查清“问题雪碧”的包装安全性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对“问题雪碧”饮料罐进行密封性检测。由于此次汞中毒事件事关重大市场也十分关注报告的最终结果此次检测的最终结果将由北京警方于近日正式发布并公之于众。

  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因旗下系列儿童护肤品存在安全隐患强生公司曾于2009年初面临质疑与危机。谁知眼下的2010新年之初强生再次面临危机。据媒体报道因有消费者反映在药品中嗅到发霉气味且有消费者称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出现恶心、胃痛、呕吐及腹泻症状的症状美国强生公司召回包括畅销药泰诺、布洛芬在内的500批次非处方药。与此同时由于向医药服务商某养老院提供回扣兜售危险药品而遭美国司法部门指控更是将强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针对强生品牌的两危机案例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方面于1月18日声明在美召回的药品未进入中国市场也不涉及在中国的生产及销售。

  丰田汽车召回案

  据报道自1月28日起天津一汽丰田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产的75552辆rav4车辆。基于同样的原因丰田已在美国、欧洲进行了召回召回总量逾800万辆已超过丰田2009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

  丰田公司预计今年年初至3月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带来的成本和销售损失总计将达20亿美元;而另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考虑对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罚款作为对其大规模召回汽车的惩罚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负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无论对企业、行业还是消费者,危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一些企业正是因为危机的发生而加速了衰败和死亡。于是危机、危机管理、危机公关等词语也变成为2004年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引人注意、提及率亦是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案例一:联想“裁员事件”,公司不是我的家

  2004年3月11日上午,联想部分员工被电话陆续叫到会议室,被告之已经被裁掉。随后一篇原联想员工撰写的文章《裁员纪实:公司不是我的家》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文章说,一些部门员工整体被裁,这恐怕是联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领导者战略上犯了错,却要员工承担。不管你如何为公司卖命,当公司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曾经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千万不要把公司当做家。

  文章的流传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大的波澜,使人们重新对联想企业文化、联想战略、甚至整个联想进行重新审视。4月,素有“中国企业教父”之称的柳传志出面向被裁员工作出回应并道歉。

  点评:现实与联想开了一个玩笑。一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文章对联想造成的冲击是其所不曾预料的。通过整个“裁员事件”不难看出,对裁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以及对裁员可能带来的潜在危机估计不足使联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直接的则是联想员工对于企业忠诚度的降低、美誉度因为遭到法律界人士质疑联想裁员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而降低、联想文化的光环退色,等等。

  作为教训,反过来,如果当初联想制定这样两组内部员工沟通计划的话,则可以顺利度过危机:一方面,针对继续留在联想的员工,告诉员工们裁员的战略目的,向现有员工表达公司对已经裁撤员工的歉意,并向公司员工明确联想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将会通过战略调整给他们的美好预期,并再次重申将帮助被裁掉的员工,等等,这些做法可以减少裁员行为对现有员工可能造成的思想波动和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被裁的员工要有一个比较融洽的充分沟通,同样让他们了解公司不得已而为之的背景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对被裁员工为联想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承诺将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提供合理的解职补偿等。如果这两点联想都作了充分准备的话,并辅助对媒体进行公关引导,也许《公司不是我的家》就不会那么轰动了。

  案例二:杜邦“特富龙事件”,疏于沟通步步被动

  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特富龙”不粘锅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情况,引起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关注,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以判断是否对人体有危害。7月20日,杜邦中国公司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三位在杜邦美国总部负责“氟产品“的技术专家携带相关技术资料专程来到北京,以论证和说明杜邦产品及材料的安全性。此后近3个多月,杜邦公司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向媒体表示,杜邦产品没有任何问题,对人体、环境没有任何危害。而与此同时,在国内很多商场,含有特富龙材料的不粘锅或者下架停售,或者是购者了了。点评:危机公关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强调“时效性”,而这恰是杜邦中国公司所忽略的。一开始对该原材料主要使用国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反应速度迟缓,使得多数媒体从国外得到此信息,而在第一时间内却没有杜邦公司的声音出现,从而使整个局面失控。

  面对危机,企业必须时刻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安抚,要营造一个坦诚、负责、友善的沟通氛围,万不可把自己推到舆论的对立面。你可以坚持你的特富龙产品没有毒、是安全的,但至少你应该为因申报程序存在问题而使大家误会致歉,为没有在产品上标注温度说明而使消费者的“知情权”缺失致歉。同时,杜邦更应进一步声明,“杜邦公司尊重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并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检测工作,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杜邦愿承担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当然,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如果杜邦进行这样的技术性处理,也许就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案例三:德隆“财务危机事件”,该来的终究会来

  3月,国内某媒体以德隆资金断裂为题,进行了主题报道。随后,部分银行开始对德隆的贷款紧缩。4月14日,处于市场关注焦点的德隆系股票价格上演惊人一幕,“三驾马车”同时跌停。6月11日,唐万里再次对媒体表示针对德隆的各种传闻对公司“杀伤力”极大。他呼吁舆论要理性地对待德隆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希望能得到客观、公正、准确的报道。要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他希望更多的企业来参与德隆的市场化重组。随后,德隆大厦砰然倒塌,唐万里被迫出走他国,德隆被中国华融资产全面接管。

  点评:德隆高层曾在危机爆发时称是不负责任的报道引发了德隆危机。此种说法显然是荒谬的。德隆危机的根本是德隆内部的管理问题,是其“资本运作+产业整合”模式本身出现的问题。如果跟媒体有关的话,则媒体也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从德隆的真相和结局来看,纵然媒体不予报道,其走向坍塌也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实际上,公众对德隆和复兴的质疑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但是复兴为什么能够挺过来,而德隆则不行呢?其中一点就体现在危机管理和公关关系管理的差异上。如果企业管理过硬、经营稳健,没有见不得人的东西,单凭一篇报道是不能够摧毁一个企业的。难道郎咸平一个教授之力就能够颠覆一个神话?

  长期以来,德隆跟媒体的沟通一直比较缺乏,也因此对德隆的猜疑和负面报道很多。在危机爆发后经历了很长时间,德隆方面才成立了所谓的危机管理小组,但这个时候采取补救措施已经来不及。此刻的德隆面临的是,政府的态度冷淡,银行出现大规模的逼债和停止贷款,可以说又给了德隆当头一棒。作为比较重要的irm(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德隆也一直欠缺。复兴把自身的财务状况请了“四大”进行审计,请了国研专家进行企业诊断,其目的就是给银行信心,使企业透明,给投资者信心,加强和投资者及债券人的关系。案例四:格林柯尔“收购遭质疑”,成长的代价

  8月9日,郎咸平教授在复旦大学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指责民营企业科龙集团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部分媒体进行了报道。随后,顾雏军给郎咸平发出律师函,并在香港起诉郎咸平,并威胁“可能采取法律以外的?必要手段?”。9月30日,国资委称国有大型企业不宜实施mbo。10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和科龙公司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表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写的《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调研报告。该报告对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国资委高管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可以看成是格林科尔的公关反击。

  点评:就危机公关而言,当企业被媒体或专家质疑时,它面临三条路:保持沉默,不做回应,静观事态发展;积极和相关利益者进行沟通,披露更多的信息,与行业分析师进行探讨,增强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性;高压手段,对行业分析师进行攻击,诉诸法律。而巧的是,在郎咸平针对tcl、海尔、格林柯尔进行质疑时,三家企业的反应正好对应了危机公关的三种态度。

  综观整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对行业专家的关系处理上还是很缺位的。像郎咸平、方兴东现象的出现告诉我们,独立的行业专家、行业分析师的出现和崛起已经成为很多行业不可忽视的角色,他们所进行的行业调查研究、提供咨询意见,所发表的报告、与媒体谈话、交流的观点,甚至对某个市场领域进行的未来预测等,都可能影响着一个公司的企业形象、消费者购买导向、甚至资本市场的股价走向。因此,企业如何增强行业分析师关系管理意识,增强管理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有效的沟通和行业专家关系管理能解决不少问题。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充分与专家们进行沟通,使信息更加流畅和透明。对于具有战略眼光的分析师,企业不妨聘请他们做顾问,甚至独立董事,以减少自身决策的失误率。同时,这些专家在某种程度上就有可能充当起新闻代言人的角色。记得当初某战略咨询

  师针对tcl和nokia的对比,格兰仕跟沃尔玛分析研判,就促成了被比较企业干脆聘请该咨询师做了顾问,不失为“双赢”之策。

  案例五:腾讯qq“保钓事件”,伤害了民族感情

  2004年7月26日起,陆续有网友发现在腾讯qq游戏中,当输入“保钓”、“钓鱼岛”等词时就会弹出提示语:“请文明用语”,而输入“尖阁列岛”、“尖阁岛”(日本对钓鱼岛的称呼)竟然可以正常显示。随即中华网论坛贴出了《腾讯公司依然顽固挑战13亿中国人的爱国感情!》的文章。一帖激起千层浪,大量网络与平面媒体也竞相转载,并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愤怒的网民一致声讨腾讯公司,要求腾讯公司尽快做出解释并给予道歉。7月30日,腾讯公司发表《腾讯致网友的信》,对qq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向全国用户道歉,同时开始整改qq游戏存在的问题,并表示尽快推出专门的“保钓”专题。

  点评:腾讯游戏中输入“尖阁列岛”、“尖阁岛”竟然可以正常显示,而“保钓”、“钓鱼岛”却无法显示,此种行为应该不属腾讯公司的主观意愿所为,不过这种结果却导致了危机的产生,并扩大到伤及民族感情的高度。

  面对危机,腾讯没有逃避,而是在充分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之后积极采取措施试图挽救,从而减少了新闻及网络媒体的传播。仅《腾讯致网友的信》中即包含了这样几重含义:1.以腾讯正式道歉开头,并对网友对此问题的指正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够继续对腾讯公司存在的其他问题及时反馈。以弱者或者需要同情的面目面对网友,在无形中就已经部分消解了网友心中的愤慨和不快;2.简要描述就事件发生后腾讯公司所做的系列自检和补救工作,从而给人一种腾讯公司是负责、认真和务实的形象,进一步消除了网友的疑虑;3.与爱国和民族感情联系起来,强调自身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民族公司,始终和网友支持民族事业并坚持爱国立场,同时以此为契机呼吁广大网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腾讯公司的成长。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封信几乎化危机于无形。

  腾讯qq危机公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企业、受害者和社会公众等三方利益协调一致的情况下,企业毫不讳言地坦承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公众批评,并制定积极的挽救或者改进措施,进而达到企业、受害者和社会公众相互沟通和理解,化解彼此间的误解或敌意,并为企业制造舆论、恢复声誉,再建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危机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危机管理传播的成功与否。

  案例六:金龙鱼“虚假广告事件”,树大招风

  8月26日,金龙鱼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和观点在媒体上刊发了文章《您的炒菜油是否健康?》,强调金龙鱼1∶1∶1调和油是最健康、最营养的一种食用油。9月6日,中国粮油学会曾就该文发表郑重声明,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直指金龙鱼。9月10日,因金龙鱼1∶1∶1调和油里3种脂肪酸的真实比例为0.27∶1∶1,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以其涉嫌虚假宣传为名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负责人,要求金龙鱼更改广告内容之后,再重新播放。

  点评:就本次“金龙鱼事件”来看,金龙鱼的做法本身就已经为整个危机事件埋下了隐患。首先,作为企业可以宣扬你的产品好,但万不可贬低对手。毕竟有国家标准的存在,国家都认可和推广的食用油,而你偏偏说不行,显然行不通。其次,明明知道自己“1∶1∶1”是不可能的,却通过各媒体大肆宣扬“1∶1∶1”,还美其名曰“更健康”。当受到质疑时,却敷衍说自己宣扬的只是一种概念,多少有点荒谬。

  当危机真正来到的时候,金龙鱼则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既没有对自身的行为做合理的解释,也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去消除危机。其实,在企业经营中很容易碰到因竞争对手的干预而出现的危机,此时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竞争观,处理好同行之间的关系。比如这次金龙鱼事件,就不妨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预防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产生,及时控制信息,回击谣言。

  而在处理手段上则需要采取“拨乱反正”:尽快拿出事实给始作俑者以迎头痛击。企业领导人、行业协会、政府等及时介入,利用他们的权威消除危机,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法律介入的手段,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彻底揭穿谣言的真相,同时对其他的公众起到一种警告和威慑的力量,防止谣言的肆无忌惮的蔓延。

  案例七:三鹿“阜阳奶粉事件”,蒙冤有因果

  阜阳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中,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别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误,把假冒三鹿婴儿奶粉的检测结果按“三鹿婴儿奶粉为不合格”上报,并公告于当地4月22日的《颖州晚报》。消息甫出,立刻被国内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由此,三鹿奶粉在全国多个市场被强迫撤下柜台、封存。

  事发当日,三鹿总部高管立即带队赶到阜阳,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交涉,并与阜阳市达成“相关人员工作失误”的共识,阜阳市也同意就此事道歉。4月24日,三鹿召开新闻发布会,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地级市以上的媒体都接连进行了纠正报道。4月27日,三鹿与数十家国内知名品牌乳品企业在多个城市召开诚信座谈会,主题为“抵制?杀人奶粉?、倡导诚信经营”,并联合发布全国第一份“乳业诚信宣言”,承诺坚决不生产和销售劣质乳制品。4月28日,在中国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的组织下,三鹿与9家食品安全信用试点企业向阜阳市捐赠了4985箱婴幼儿奶粉,以帮助在伪劣奶粉事件中受害的婴幼儿家庭。

  点评:应该说,在1月份的时候,阜阳毒奶粉危机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却没有引起三鹿方面的足够重视。如果三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借因假三鹿被投诉之机而在当地或者在全国开展打假行动,净化市场,可能后来的因“假三鹿”危机而造成的对三鹿品牌的无形损害和巨大损失也就不会再有了。

  不过,我们也看到,在“阜阳毒奶粉事件”中,三鹿的危机公关意识以及反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当在《颖州晚报》所刊登的劣质奶粉名单中出现真三鹿的名字并被全国各地的媒体报道后,三鹿高层第一时间赶赴当地澄清事实,阜阳市相关职能部门亦向三鹿发布公开的致歉声明,并通过媒体进行全国性告知。同时,三鹿还在各地召开媒体座谈会、发布行业诚信宣言,新闻发言人也适时将最新信息及时向公众传递,等等。这些系列公关活动属于危机公关中的事中引导、事后弥补策略,为三鹿“拨乱反正”,重树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案例八:海南航空“航班延误事件”,旅客下跪为辛酸

  9月8日,海南航空公司hu7435次航班海口转深圳飞徐州延误近4个小时。当时海航向深圳乘客做出的解释是由于海口下大雨导致飞机延误,给海口乘客的解释是深圳在下大雨,而事实上当日晚两地均未下雨。飞机到达深圳后,深圳旅客要求道歉未果而拒绝登机,而机上的海南乘客在飞机中闷等3个小时后被通知下飞机,当日该航班取消。凌晨3点,机场方面将深圳和海口两地的乘客接到机场酒店入住休息。次日9时,突然传来消息,hu7435已经飞走了,上面只有几十名乘客。其余的人,有的知道飞机起飞,但拒绝登机;而有的则是在机场候机大厅,根本就没有得到起飞通知。旅客群情激愤,矛盾进一步升级。滞留深圳机场的30多名乘客有三人发病,被送往医院,其中一人因血压升高,晕厥在机场酒店;一怀孕女子因焦躁疲劳,导致先兆流产。在机场候机楼,乘客们还上演了向海航工作人员下跪,将海航补偿给乘客的1000元挥洒空中等匪夷所思的一幕。直至9月20日,海航公司才以ceo的名义向公众发布以带有自我辩解性质的描述整个事件经过为主导的自查和道歉信。点评:对航空公司而言,由气候原因造成航班不能按时起航是极大的挑战。就本次事件来看,则反映了海航公司内部沟通协调和传达机制的混乱,甚至连向旅客做解释的口径都不能够很好地统一。而当延误发生时,给乘客造成的不便,海南航空并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了乘客群情激愤。在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海航公司甚至没有主要负责人到场去协调和解决此事。同时,海航也没有一个如何应对而且必须要面对媒体报道和指责的策略,任由事态自我发展,处于完全失控状态。

  当事件都过去十多天以后,海航公司一份迟到的公开信如梦方醒般浮出水面。而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报道都已经结束,所有的因事件原因对海航品牌和企业的伤害都成为既定的情况下,海航的公开信无异于在告之人们:还记得我对你们的伤害吗?其实伤害不都是我的原因。

  案例九:杨森“息斯敏事件”,即期利润与长远将来博弈

  3月26日,杨森公司对媒体称,此前西安杨森公司已经进行修改息斯敏说明书的工作,因为药品说明书修改需要一定时间。事后证明,2004年1月12日以后生产的息斯敏,使用的都是新的说明书。西安杨森称,生产企业应根据药品临床使用,对其使用方法进行持续改进。2004年4月7日,西安杨森公司表示,不打算回收旧产品,也不打算对旧产品进行说明书更换。媒体及社会各界对扬森的做法广泛提出质疑。

  点评:西安杨森在这次公关危机的处理过程中,由于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引起了消费者、媒体、公众的普遍质疑。这种强硬的态度可能会使企业一时没有直接的损失,但在无形中却在损害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杨森公司在危机处理上,反应得一直都比较迟缓。一方面息斯敏事件与监管机构监管不力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企业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而导致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也罪责难逃。明明知道有问题,甚至在新说明书上开始更改,但却不让公众知晓,即使在曝光后也依然不对产品进行收回,甚至对旧有的产品说明书也不愿多做更改。这也就意味着依然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继续服用并存在着安全隐患。

  而同样为制药企业的康泰克pda事件,则值得西安杨森好好学习与借鉴。当危机出现后,康泰克公司迅速成立了危机公关小组,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处理。他们一方面耗费巨资从全国市场上回收尚未销售的感冒药,另一方面不断坦诚地向新闻媒体报告事件处理的最新进展。同时,公司还成立了新的研发小组,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了不含ppa的新康泰克投放市场。康泰克此举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和尊敬。杨森公司对于危机公关处理的冷漠导致了一些医院开始抵制其进入医院,患者对于西安杨森其他产品的信心也出现了疑问。

  案例十:肯德基“禽流感事件”,尽显成熟企业公关之道

  从1月份开始,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肆虐,以经营炸鸡和鸡肉汉堡为主的肯德基连锁店生意一落千丈。2月5日,中国肯德基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北京市商务局饮食管理部门领导、农业大学营养专家和畜牧业专家至肯德基店做示范性品尝。2月20日,肯德基宣布,将从21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无锡7个市场同时推出一款非鸡肉类产品“照烧猪排堡“。肯德基还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应急计划。供应商的每一批供货都要求出具由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签发的《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并证明所有的供货“来自非疫区,无禽流”。

  点评:从整个kfc处理危机的过程来看,肯德基已形成了一套危机管理反馈和处理机制。整个企业对于危机的预警、反应、沟通、处理等方面都比较成功。从案例可以看出,肯德基主要分别从产品、供应商、公众、危机预警等多方面进行危机处理,从而保证了肯德基在非常时期的运营正常。当禽流感出现后,肯德基及时汇集了三份文件:《肯德基有关禽流感问题的媒体q&a》、《关于肯德基危机处理的对外答复》、《肯德基有信心有把握为消费者把关》,并及时将其提供给媒体,先入为主从宏观上把握住了主动权。面对危机,肯德基通过官方的文件证明和官员试吃,消除公众的疑问,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宣传和带动作用。在公关危机产生后,必要的细节信息透明化是很重要的。为此,肯德基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权威机构证明食用烹煮过的鸡肉是绝对安全的。在产品方面,kfc及时推出替代的产品。在供货商方面,除了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之外,亦出台了转换预案。肯德鸡在禽流感中的危机处理,可圈可点。对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做了比较充分的信息沟通,保证了在中国业务不受影响。肯德基的危机管理在预备力、缩减力、反应力

  和恢复力方面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再现了一个成熟企业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成功之处。(转载)

  商易网http://大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2003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在2003年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着诸多考验和危机,比如sars、洪水。而作为社会重要的经济体——企业也不能例外,从年头至年尾,公关危机持续不断。面对公关危机,有的企业积极应对体现出大家风范,有的则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其实,危机既包含“危险”也蕴涵着“机遇”。引用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先生的一句话:“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

  鉴于长期浸淫于“危机公关”课题的跟踪和研究,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对2003年发生在中国市场上的包括跨国公司和内资企业具有代表意义的危机公关案例加以汇集和总结。我们试图通过企业与媒体、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因素提炼和分析,并给予评价分值,故而形成本“十大案例”专题。

  案例一:cect手机:“中国种的狗”事件

  2003年2月,南京的个别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中电通信cect928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翻译意思是“你好,中国种的狗”,消费者随即向新闻媒体反映。此事经媒体一曝光,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对民族尊严的伤害,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众多此手机的用户准备向厂家讨个说法。

  事件发生当日,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解决此事,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随即,中电通信公司发表公开声明:

  1、我公司(中电通信)作为国内重要的手机供应商之一,一直以发展民族企业为己任,公司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绝无伤害国内用户民族尊严的想法与行为;

  2、cect 928是我公司2002年8月推出的产品,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强大的功能、时尚的外观、精湛的工艺、合理的价格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hello chow”是该手机产品的问候语,意为“你好,可爱的宠物狗”,是该手机人性化的开机界面;

  3、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购机用户如不喜欢该界面,cect可提供免费软件升级,并公布了售后服务中心的地址和电话。

  公关得分:40分

  理由陈述:

  cect手机“hello chow”事件出来以后,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调节此事,并在第一时间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这一点表现了中电通信对这个公关危机的重视程度和反应及时性。包括中电通信所发表的公开声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一则非常简单的声明是很难解决问题并令人信服的,由此可见中电通信对这起公关危机的处理是不到位不成功的。笔者认为,中电通信这起危机公关不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中电通信似乎对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危机处理过于轻描淡写,过于轻率。当消费者看到自己购买的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即“你好,中国种的狗”时,有过激的反应即使将问题上升到民族和个人人格的高度也不为奇,毕竟人的思维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都按照cect思路理解成“你好,可爱的宠物狗”。如果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消费者,当你打开手机时出现这样的画面,你会做何感想?这毕竟不是消费者自愿或主动下载的,而是供应商强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事态非常严重。而中电通信仅仅和消费者联系后,就草草地出了文章开头的声明。这样以我为中心的声明作用能有多大?能够安抚和平息消费者吗?能够给舆论一个合理的交代吗?第二,外交辞令并没有一种良好的公众态度,以我为中心,暗含危机的原由是消费者的误解,责任在消费者,而不是在厂家,没有给自己商易网http://大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和消费者都留下余地。中电通信在声明中的第二条的意思是说我的手机很好、很受欢迎,开机界面也没有错,是你们理解错了,你们不应该那样理解!声明的第三条中“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言下之意好象消费者是在无理取闹。显然这些声明没有一种良好的公众态度,暗含危机的原由是消费者的误解,责任在消费者,中电信在此解释并没有给自己和公众留有余地,反而进一步将对立面加大。第四,中电信在此次公关危机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危机公关中的互动性、谅解性、真诚性的原则。中电通信市场总监就飞赴南京解决危机,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但并没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主动让消费者和媒体参与到此次危机的处理之中。

  专家点评:

  “hello chow”理解成“你好,中国种的狗”,是消费者“太多心”,还是厂家“缺心眼”,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留给经营者更多的警示是:你的产品,最终是由消费者来使用与感受的,从这点说:经营产品其实就是经营人心。洞悉消费者的纷繁多样的情结,是你产品上市之前就应该考虑的,它是“研发”的一部分,而不是事后的“补救”。——陈宁(左岸纵横营销顾问公司高级咨询顾问)

  案例二:罗氏:“达菲”**

  2月8日,一条令人惊惧的消息在广东以各种形式迅速蔓延——广州出现流行疾病,几家医院有数位患者死亡,而且受感染者多是医生。“死亡”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大为恐慌,谣言四起。2月9日,罗氏制药公司于广州召开媒体见面会,声称广东发生的流行疾病可能是禽流感,并告之其产品“达菲”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罗氏公司的医药代表也以达菲可以治疗该病而敦促各大医院进货。该媒体见面会的直接后果是为正在浪尖上的谣言推波助澜,广东、福建、海南等周边省份的食醋、板蓝根及其它抗毒药品脱销,价格上涨几倍及至十几倍,投机商大发“国难财”,“达菲”在广东省内的销量伴随谣言的传播而扶摇直上。2月8日前广东省内仅1000盒,2月9日后飙升到10万盒。曾有顾客以5900元买下100盒“达菲 ”!

  2月1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质疑“达菲”:“禽流感”恐慌与销量剧增有何关系?》的署名文章,指责罗氏制药蓄意制造谣言以促进其药品的销售,并向广东省公安厅举报。罗氏公司的商业诚信和社会良知受到公众质疑,其形象一落千丈。同时,罗氏制药还将面临严重的市场危机,直接的后果是“达菲”销量的直线下跌。《南方都市报》的消息发出后第二天,广州某医院“达菲”的销量就下降到不到10粒(以前每天要售出100多粒)。更有消费者提出了退货要求。

  公关得分:5分

  理由陈述:

  “非典”是对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一次严峻考验,对于跨国公司更不例外。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同样是中国的“企业公民”,在获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当“非典”危机来临的时候,企业扮演了两种角色,一种是借机公关型,承担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扮演赋有诚信、爱心、有责任感的“本土化”企业;另一种则是利益熏心,无*不商型,最终陷入了社会的诚信危机中。罗氏在这场危机中,无疑扮演的是后者。像罗氏这样一个全球性的集团公司,信誉是其在世界各地扎根的保障。很难想象一个百年企业使用如此短视的营销手段来开拓市场是怎么做出来的。“达菲”事件对罗氏(中国)公司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商易网http://大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罗氏为什么没想到在这种时刻开展公关活动呢?试想,如果罗氏不是开媒体见面会,而是向广大市民赠药呢?危难之中见真情,如果罗氏宣称的是“现在病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请广大市民不用惊慌,达菲对抗病毒有很好的效果,罗氏将免费向广大市民赠药。”而10万盒药的成本充其量最多几十万元而已。对于罗氏这样一个跨国公司来说,诚信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必须谨守;充分依*政府的力量,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应加强社会公益性的公关活动,比如为病人提供一些免费服务,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医药研究、赞助活动,免费向社会提供此类疫情的治疗方案,并得到专家的认可等措施都可以积极改善自身的形象,等等。让公众相信罗氏在以实际行动证明其为公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没有变。

  专家点评:

  起初的“借势营销”,最终成为被公众质疑的“乘火打劫”,这样的事件,因为发生在一个非常时期,一个跨国公司背景的大公司身上,而显得格外的抢眼。所有知道这件事和正在做这类的事的人,请记住这样一句话:never sell our future for short-profit!(决不为短期利益出卖未来。)巧的是,它同样出自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陈宁

  案例三:长虹:海外“受骗”**

  3月5日,《深圳商报》刊载《传长虹在美国遭巨额诈骗,受骗金额可能高达数亿》一文,文章称:长虹在美国遭遇巨额诈骗的消息在业内传播甚盛,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称长虹受骗已惊动了外经贸部。该报记者对此传闻还进行了多方求证,感觉事态确已严重等等。尽管在3月5日晚长虹进行一系列的危机公关,对《深圳商报》的“报道不实”进行了“澄清”。但危机还是来了,让人措手不及。3月6日股市开盘刚一个小时,四川长虹就遭受了突如其来的巨量抛售,股价上演高台跳水,到收盘时股价下跌4.22%,成交2600多万,创出了去年7月以来的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