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VS《冈仁波齐》,哪部电影视角下的西藏更真实?

  

  自《阿拉姜色》播出以来,关于它与《冈仁波齐》的比较就层出不穷。而它之所以广受好评,则是在于导演的以小见大。

  《阿拉姜色》的切入点非常小,从一个家庭展开,讲彼此心存芥蒂的一家人因为一次突然启程的朝圣之旅,走向了彼此灵与肉的不同彼岸的故事。对于《阿拉姜色》而言,朝圣只是一个故事背景。它的重点则是个体在面对世俗伦理时的心理变化和挣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乎夫与妻、父与子,以及她们之间的承诺、谅解、宽容与爱。

  

  

  相较于传统西藏电影以外部视角呈现大众对于西藏异域文化空间的想象,《阿拉姜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当地人的眼睛往外看。

  在这类“内视角”的西藏电影中,那些宗教、民俗并不需要刻意强调,而是着重刻画当代藏族人的日常家庭生活和个体命运,以此来表现人性的冲突与纠葛,呈现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而另一部电影《冈仁波齐》在上映期间也备受关注。这个关于信仰,关于朝圣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影片讲述了在藏历马年,一群普通的藏族人从家乡出发,前往2500公里之外的冈仁波齐的朝圣故事。

  

  电影中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于朝圣途中,并且伴随着许多重复单调的动作:磕长头、搭帐篷、吃饭、念经、睡觉。张杨说:“好电影真的要进入到日常的人、日常的生活,而且它的主题应该更多关注普遍的关于人的问题”。

  在这些日常生活琐碎的不断堆叠下,影片散发出一股缓慢而平静的味道。

  

  

  而平静的表面下是震撼人心。导演以贴近记录的方式完整呈现了朝圣过程本身,通过一系列长镜头将漫长的苦行、磕长头的奇观、以及内在的宗教精神,一一放大展示于观众面前。虽然影片刻意采用了某种相对低调的纪录片式风格,但通过这种展览式的呈现来创造陌生化的文化震撼,还是无法完全避免影片的“局外人”视角,一种自外向里看的好奇心。

  

  

  但不管是从宗教、风光等最为显著的藏式标签出发的外视角,还是聚焦个体内心变化,以小见大的内视角,《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都为观众留下了独具西藏民族审美和文化想象的电影作品。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的故事,可以先从下面这几部电影开始。

  《塔洛》

  

  说到内视角的西藏电影,就不得不提万玛才旦执导的电影《塔洛》。这部影片在摆脱刻板标签,创造文化主体性方面做得更出色。

  《塔洛》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故事,牧羊人塔洛在不断寻找身份的过程中,最终再度迷失。简简单单几个长镜头 —— “草原上耸立的高压电线塔架”、“小城里的卡拉OK歌厅”、“藏族明星演唱会”,便将存在的冲突性表达得恰到好处。

  《喜马拉雅天梯》

  

  天梯的名字来自于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影片讲述了一群西藏登山学校的藏族年轻人,经历培训之后成为高山向导,最终登上喜玛拉雅山顶峰的故事。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皮绳上的魂》

  

  《皮绳上的魂》改编自中国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扎西达娃的两部短篇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影片讲述了一个背负原罪与世仇,死而复生的猎人经活佛点拨,一路降服心魔,最终将圣物天珠护送进入莲花生大师掌纹地的故事。

  《河》

  

  《河》是一部反映牧区生活的纪实电影,以一家三代日常生活为主线,真实描绘了牧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和谐真诚的力量,记录了一个普通藏族牧民家庭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相信观看过这么多部关于西藏的电影后,你对于这片神奇土地的好奇心也一定更大了。

  不如,现在就跟着黑眼睛出发吧!

  

  听说三月是西藏最美的季节。

  林芝的桃花率先唤醒冬天的沉寂,

  雪山之下飘起点点粉色的花瓣雨,

  密密匝匝的野桃花沿路盛放。

  

  

  如果你对西藏的印象只是蓝天、白云、圣湖、雪山。那么林芝,会是一个充满意外的桃源梦境。

  

  

  眼看三月近在眼前。不如和黑眼睛一起出发,一梦桃花源~

  

  

  这是一条打磨了7年的林芝桃花线。我们砍去冗余的行程,保留最精华的7天小众川藏线行程;筛选最能代表黑眼睛审美的轻奢体验;用定制旅行的价格,获得自由行的需求。只为了满足你关于初遇西藏的完美想象。

  

  春天已近,宜邂逅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