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徽州(史上最全黄山深度游攻略)
徽州
我的家乡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古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歙县,前四个县在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安徽一词的由来,安代表安庆,徽代表徽州,徽州的繁盛于明清时期,涌现出灿烂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称三大地域文化。这里作为一个徽州人,不得不提的是,徽文化,徽商,徽菜,徽墨,徽学这些词汇与安徽没有一毛钱关系,徽州只是指老徽州这一块的地域,即如今的黄山全境,宣城的绩溪地区,江西婺源地区。
国庆时有很多朋友向我咨询黄山的旅游攻略,于是我回想青砖黛瓦里的家乡,想起了老家祠堂门口的石鼓,心里萌生了写点什么的想法。大多数人到黄山市只是游玩黄山,而黄山的自然风光却代表不了徽州的魂。有人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属于她的灵魂。我去过南京,南京的魂藏在秦淮的桨声灯影里,像是这个城市曲折又深邃年岁的诉说;我去过海拉尔,海拉尔的魂藏在蒙古包中,热腾腾的奶茶和浓烈马奶酒洋溢着草原人的胸襟与温情;我去过苏州,苏州的魂藏在亭台楼阁掩映的园林,婉转的昆曲中有着姑苏独有的温柔和雅致。徽州的魂不在黄山,而在一个个依山伴水而建的青砖黛瓦里,在连接这每家每户的水道上。徽州每一个不起眼村都是不同的风景,在相似的马头墙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路过一个城市的旅游的感受,远远比不上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感受。虽然伴随这徽州的没落,徽州人历史上曾经的精神品质有些开始在岁月中渐渐湮灭,但还是有一些特质在岁月中传承。
之前简单介绍了一下徽州文化,现在回到正题,黄山深度游除了黄山最值得去的地方。笔者作为一个徽州本地90后,足迹几乎踏过徽州每一个村庄,以下部分照片是我在当地实地拍摄,转载请注明:
宏村月沼
西递村
西递、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两个村庄,因为两个村庄地理相近,保存完好,共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西递、宏村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阳产的土楼
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的深渡镇。阳产,位于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这里由于地势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多种农作物生长,子孙延续。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
塔川秋色 雾中塔川
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黟县宏村镇。位于黟县桃花源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绕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有“溪绕前屋”等绝妙景观,尤其是塔川秋色,是众多画家、摄影家创作的基地。
唐模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原歙县西乡)。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
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
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
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
汪思立率儿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
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村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村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制。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牌坊群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每一个牌坊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如果用现今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看前人的行为,或许会觉得有些迂腐和乏味,可后人或许也会同样的嘲笑我们。历史永运没有对错,它像牌坊一样静静地立在那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历史就是什么。
徽州制墨过程 胡开文墨场
这里提到墨场是因为徽州有重视读书的传统,而自古以来徽州盛产笔墨纸砚中的墨和砚,笔者曾去墨场参观,有感于传统制墨工艺的复杂还有墨场里至今记忆犹新的“墨香”,所以也推荐了制墨场这个景点。
一九一零年胡开文墨曾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章,一九一五年生产的《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屯溪徽州胡开文墨厂的前身即《起首胡开文老店》由徽州各胡开文墨庄、字号和作坊公私合营组成。全厂设有雕模、点烟、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十多个生产工序和一个设备齐全的墨锭理化检测中心。集中了名家制作徽墨的全部技术设备和祖传配方,拥有明清以来历代名家创作雕刻的珍贵墨模七千八百多个品种。
卖花渔村黄山市歙县第一村, 本名洪岭村。位于歙县城东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村形如鱼,村头尖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渔村。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小村庄,村民自古以卖花为生,环境优美,落英缤纷,色彩绚烂。
如画般的新安江
新安江是徽州的母亲河,笔者喝着新安江水长大,记得每次高中上学时经过老桥,都要在新安江驻足一会,欣赏美不胜收的江景
新安江,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
新安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丰乐、新安江两座水库。解放前其航运由屯溪直达杭州,解放后水库截断航线,航运几乎停顿。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千岛湖、梅城、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新安江水库等胜迹。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
清晨的庐村 庐村全貌
庐村的推荐理由除了当地优美的油菜花景致,还有当地的木雕楼,徽州的三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木雕楼是体现了徽州匠人心的经典之作。
卢村,又名雉山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辖村,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镇区以北约1千米,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
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曾经引起很大反响的黄梅剧《徽州女人》就是以木雕楼为场景而搬上舞台。
燕山
燕山的推荐理由是因为其特别适合摄影,适合摄影爱好者取景,但不适合徽州文化游
祁门燕山,位于安徽省最南端,黄山西麓祁门县柏溪乡,东距黄山风景区80公里,靠近画里乡村黟县,西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50公里。
据当地村民介绍,燕山是因为雨后经常云雾弥漫,从远处看山顶犹如一只飞翔的燕子而得名。山势如飞燕,山高十仞(466米),山周面积300公顷,山顶东西总长3公里。山石皆火岩石,地质结构特殊,有奇石、巨石洞及山顶宽阔地(面积十余亩)。奇石有公背媳妇山、猪隔石;古洞有“金牛古洞”;宽阔地有寨基坦。
2011年8月,在祁门县柏溪乡政府领导陪同下,几名摄影爱好者对燕山,进行了一次全程探险拍摄采风。这次探险采风,使得燕山的奇幻云雾美景被人了解,大量的摄影作品在网站发表,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村口的老树与清澈的河水 贞一堂
笔者最后推荐渚口村,因为该村环节优美,徽州建筑保存良好,而且拥有完整的宗祠系统和徽州民俗流传。
渚口位于祁西,距县城30公里。因其溪水潆洄,环映如锦;背靠成峰,障蔽如城,故别号锦城。唐乾符年间,祁门倪氏始祖康民与郑传集众抗黄巢,加封检校兵部尚书,其五世孙三六、社五约于宋中期由伊川迁居渚口。
渚口为倪姓聚居地,后发展为倪、吴、胡三姓融合共居,是徽州人聚族而居又融合发展的典型村落,现有284户1005人。“渚”为万山丛中一小洲,村落一面靠山,三面环水,村人称铜锣形、腰带水。村前平畴轩敞,古树参天;村内粉墙黛瓦,街巷宛若迷宫。
渚口村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名人辈出,旧时书塾众多,古有举人5人,文武科进士5人,七品以上官员16人。明代倪思辉,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明史有传。清代倪望重,历任浙江诸县知县,以府官致仕,其藏书楼“万卷楼”闻名遐迩。胡士著,清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詹事,他与江南诸多名士之往来,拓展了徽州的人文空间。吴书升独穷经史,开祁门一邑文风。明清两代,村人远游淮泗,经商者无数。倪本高,明万历业盐两淮,起业巨万;清末民初粮商倪尚荣,因修县积谷仓而受民国总统黎元洪“泽被乡闾”的匾额嘉奖。
村内“贞一堂”、“一府六县”两处古建筑,极为独特,堪称经典。贞一堂为倪氏宗祠,始建于明初,曾两度遭火灾重建,现存为民国建制。被誉为“徽州民国第一祠”。祠堂座北朝南,前、中、后三进,内置五开间,前后天井,面积1200余平方米。整座祠堂由108根大柱支撑,空间开阔宏大。门前广场两侧18对巨大的旗杆石鼓,规模壮观,是倪氏宗族为子孙考取功名者而立旗杆所留。贞一堂因其历史悠久,体量宏大,用材精良,雕刻精美,规模完备,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