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小白如何学习申论,跪求申论大神经验贴?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来交流。不是大神,但是确实在申论学习中,进步很大。2016年国考申论46,2016年,江苏省考申论71。这中间经历过三个月,我做了这几件事情:

  1、找了个培训班,了解申论小题的答题方法,并且不断练习,保证自己找到小题的答题点

  2、每天看新闻联播和看人民日报app评论,学习人家怎么说话。同样的意思,别人是用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的,即学习语言规范化

  3、在前两个月,每周做两套完整的申论真题,后一个月频率提高,最后一个星期每天做一套申论真题。保证自己不手生

  3、背诵优秀的大作文,并模仿这些作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并且多写几篇。

  4、在这些过程中,多读点经典书籍,试着用一些不常见也不生僻的句子。

  别看申论一套试卷里也就4-5题,学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既然是小白,就应该全面、系统地去学,而不是一开始就东拼西凑、急着掌握各种解题技巧,这样根基不牢,很容易在考试中出现一次不如一次的情况。

  这一阶段需要通过考纲学习申论的考察方向和一些基本作答原则,如标点、格式等的处理,如果自身表达能力极差,还要提前做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训练。其中,考察方向的把握如下:

  【五项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把握,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

  2.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5.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或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五大题型】

  一.概括归纳题(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些要素,再加以概括。如:问题、原因、影响)

  二.综合分析题(将题干中给定的词语/句子/观点等放入原文,深入理解、分析,并将分析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

  三.提出建议题(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四.贯彻执行题(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文种,包括应用文、公文,即用指定的文种形式,根据题干要求对材料做出提炼整合或其他处理)

  五.申发论述题(即通常所说的大作文,申论中主要考察议论文)

  这个阶段就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阶段,进行这一阶段时要把握几点:

  1.选取历年国考、省考真题进行训练。一些“押题包”“模拟题”放在考前、最后再去检验学习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参加一些自主命卷的省市考,选题还需要对症下药。

  2.每个专项练习题目不少于8题。各专项均很重要,不能觉得概括归纳简单就不去练习,相反,作为最基础题型,它关乎到后面所有题型是否有提升的空间。如果复习时间紧凑,作文可以减少到6题。

  3.不断复习、总结做题经验,积累并运用作答技巧。这个阶段,大家就可以多看一些有关提速、提高准确率的解题技巧,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答题能力。而对于做过的题目,还要经常回顾、复习,能学到新的东西。

  4.对每一专项的学习都要检验。由于缺乏经验,最好是学完一个专项,就通过询问老师、或者人工批改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多听取专业的建议。

  学习到这个阶段,就要开始训练自己的综合答题能力、考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作答速度和答题的准确率。在每次整卷练习中出错的地方,要及时解决,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可以选择真题训练,也可以选择市面上的模拟卷,最好是押题包,对于考点预测性更强。

  由于大作文是申论中占比最多、难度最大的题型,所以预备工作要在早期就开始。

  【你需要积累的素材有】

  1.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党建六大领域;

  2.时政、新政策、试点示范;

  3.名言警句、国家领导人讲话、权威论述;

  4.开头、结尾、标题、优美词句、原理效应.....

  【积累渠道】

  1.通过真题材料,最快捷、方便省时的方法之一。

  如:逻辑严密的论述、精彩案例、新颖观点、语句等,是在做题之余可以进一步学习的。

  2.从完整的范文中选取最优部分,是高效、有针对性的积累方法。

  如:文章的布局、如何开头和结尾、标题如何拟定、分论点段落如何论证、有哪些行文逻辑......并且最好是选择一些评析范文去阅读,效率更高。

  3.专业的考点素材类资料,如《申论38篇》

  如: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领域热点话题,从背景、问题分析,到对策、影响、名言佳句等等。适合备考时间较为充足的考生长期使用。《申论38篇》纸质书(2019最新版)-申论课程-申论一点通

  4.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的时评文章+素材积累课程,如:早读微课之类。申论早读微课-申论课程-申论一点通

  【消化素材】

  1.将素材进行分类和定义。

  如:

  【素材】 网红敬汉卿名字被抢注商标

  【归类】 经济类——保护知识产权——典型事例

  2.对素材进行仿写。

  如:

  【素材】标题:做好垃圾分类 推动绿色发展

  【仿写】

  形式:动宾结构的对称式标题

  内容:做法+目标

  话题:文明

  仿写:倡导文明出行 共建素质社会

  通过以上3个阶段+素材积累的学习,方能扎实掌握申论作答要领,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看得再多也不如多实践,所以一定动手去练习去做题去积累素材,好好加油!

  觉得有帮助的记得点个赞哈!

  谢谢你们的支持~

  想进申论学习交流群的,可添加橙橙老师微信:shenlun66,回复“申论交流群”。在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回复“国考”,即可免费领取2020国考备考指导课,专业老师教你如何高效备考国考。

  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如何学习申论:一、申论题型特点有哪些?二、申论误区有哪些?三、申论阅卷规则是怎样的?四、申论如何更加高效学习?(福利)五、申论如何设计自己的备考规划?

  1.归纳概括题:根据题干要求,客观准确的提炼总结出材料中的信息,考查的主要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2.综合分析题:题目要求对材料中某一观点或问题做出综合分析理解和评价,问法灵活多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答题方向一般为问题的本质、原因、影响与应对方法(来源于材料归纳)。

  3.提出对策题:主要考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能够发现材料中的问题,并能够提炼出相应问题的解决之策,原字原词为主,总结概括为辅。

  4.应用文写作:按题干要求写出一份相应类型的公文。主要考察贯彻执行能力、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注意要时刻尊重题干给定的立场,符合材料要求,完成所需要的特定类型材料。

  5.大作文写作:按题干要求切合材料的写出一篇800字的文章。

  1.误认为是主观题

  申论其实主要是考查逻辑分析能力的客观题,几乎所有答案都是要从材料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大作文自由度高一些,但还是要时刻保证切合题干。不明白这一点,无论你多么腹有良策,妙笔生花,都很难有一个理想的成绩。

  2.忽视材料关键词

  考试上来说,申论是一个严谨客观的考试,答题必须准确,切中要点。对阅卷老师来说,他们可没时间看你的文采好不好,眼里只有标准答案的关键词,也就是材料的原词,找不到就没分。所以关键就是找到材料里的得分点,而且别画蛇添足的替换成其他看起来高大上的同义词。

  3.看完材料看题目

  浪费时间的做法,这么做了之后,还要回头再看一遍材料。一定要先看题目,明白问题的方向,带着问题有意识的去读材料。

  4.迷信人民日报等评论文章

  里面的文章确实都是公考范文,但备考时候去看意义真的不大,举个例子,学生时代都买过作文大全啥的,你的作文成绩提了几分?至于积累的素材,确实可以提高大作文,但你考前突击背诵几个常用素材完全足够了,改卷老师也没那么多闲情逸致细细研究作文里的素材,粗略一看就翻过去了。找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析研究写法、思路还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好好思考总结。

  5.重行测忽视申论

  有些人觉得申论分数不稳定,有些人看到申论那么多材料就觉得是主观题,是文科题,所以把时间精力都放到了行测上,指望考前背个模板冲刺一下,结果申论严重拉分。不偏科都不一定能上岸,更何况偏科呢。

  申论阅卷与其他全国性大型考试一样,都是采用网上无纸化阅卷,专人专题、两人阅一题的形式,保证了公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当同一题目的两位老师分数相差在规定以内,取平均值,否则就交由第三位老师再判。

  对于阅卷,同学要知道的是,老师在判卷的时候,眼里是只有得分点的(大作文除外),对于每一道题来说,也就是几个关键词和逻辑分。这么判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严谨,尽量避免主观影响,一把尺子量到底,阅卷也更方便、快速。但对于阅卷老师来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快。想一下阅卷时候在电脑前一下就坐三四个小时,屏幕上都是同一道题,左手输分数,右手点回车,每分钟阅十道题以上。而且整个任务有数十上百万套卷子,日复一日,枯燥之极。这种情况下你又怎么奢望阅卷人好好看你的答案,理解你的奇思妙想呢?

  所以答题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卷面整洁,字体工整。

  2.不能乱涂乱画,答案一次成稿。

  3.逻辑分明,分清段落层次。

  4.摆明要点,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

  对于申论答题来说,需要先认清申论本质上是考查分析、概括、提炼、总结能力的客观题,而不是文科性质的主观题,基于这个特点,申论答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材料,杜绝自说自话。

  2.关键词一目了然。

  3.提炼材料原字原词为主,总结概括为辅。

  另外就是各学科各行业可能有自己的猫尾巴,千万别去踩。比如化学老师看到“爆炸”这个答案绝对不会给你好果子吃,码农刚写完的代码也绝对不想被人说一句有bug吧,在公考里,也有这方面的注意事项:

  1.价值观端正。

  2.不反动(应该没人这么离谱吧)。

  3.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比如说批评“干部不思进取,好逸恶劳”,一定要加上限定词,而不是全图炮)。

  至于字迹这个问题,即使你的字美若天仙,但没有得分点,阅卷老师顶多就是感叹一句可惜了这么好的字,一分都不会多给你;如果字不好看(别看都看不清就行),但有得分点,他也不敢堂而皇之的不给分,毕竟还有另一个老师也判这道题,他犯不着因为你字不好看生气就犯错误。

  1.学习总结审题干的技巧,只有题干是命题人亲手出的,那命题人的意图、陷阱、潜台词都藏在题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里面,审好题干,是申论高分的基础。

  2.小题比大作文重要,因为小题一分是一分,只要有得分点就有分,大作文基本都在平均分左右,不跑题不乱写就得不了低分,想得高分也不容易。

  3.在看视频和刷题中,把遇到的题目类型分类总结起来,熟悉每种类型的特点,掌握每种类型的注意要点和解题方法。答题的各要点之间需要注意运用指定的逻辑结构,需要和题干的主体保持一致,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问A的就不要牵扯B的。

  4.学会运用层次法将材料内容分为基本的层次:原因、问题、危害、目的、现象、意义、对策(对策效果)。

  5.在做完题对照答案的时候,可以配合着用多家机构的软件,在对比分析中理解答案思路,找出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不要盲信一方的答案。

  

  资料准备:

  备考过程中整理了五大方面的资料!

  一、视频系列资料:1、行测高分视频(资料+推理+言语+数量+常识):喜欢看视频打基础的考友,可以通过视频来进行学习,视频学习可能比纸质版书籍更清晰,不过看个人的喜好。2、申论高分视频:通过视频讲解来剖析申论的知识点。

  二、刷题系列资料:1、历年公考真题:各个省份的,国考的都整理了,还附带了参考答案。

  2、答题卡(申论+行测):这个大家可以打印出来平时训练的时候就直接用这种答题卡进行答题,保持和考试一个状态。

  三、基础知识书籍资料(电子书籍):1、申论的GJ:爱看书的小伙伴,申论可以用它来打基础。2、行测的SW:和申论一样哈,都是用来看书打基础的。

  四、学习方法类:1、公考高效复习方法:里面总结了从公考小白到公考大神各个阶段要怎么做的全部流程。 2、行测突破瓶颈实用技巧:涵盖了一些针对目前分数处于瓶颈期的考友如何突破,破圈的方法技巧。

  五、积累类:1、申论作答规范词汇汇总:可以让自己的答案更加规范书面化,让案例性材料的要点有书面性的表达。2、申论必看技巧:包含40范文+20评论+8大高分技巧

  都在下面链接里面了,肯定对你备考帮助!上岸记得来报个喜!七月:上岸必备!公考资料汇总(分享)

  1.入门基础阶段(40天)

  选好申论视频,打印出来随堂讲义课件后,边看视频边划重点,了解申论的答题套路和方向。如果不跟着视频讲解,靠自己做题去悟,那你是很难明白题干是要你回答什么的,结果就是文不对题,南辕北辙。

  前期做题中反复查看笔记,可以更快地熟悉答题思路,知道试题的考点设置与作答方法。这时候做题,答案不需要全写出来,只需要列好框架,明确自己要回答的点,在原文中标出用到的材料,然后和多家机构的答案进行参照、分析,找到不足进行改进,在笔记中记录要点即可。

  2.摸底与总结(6天)

  在看完视频,同步练习完题之后,花两三天时间全真模拟四五套真题,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归纳笔记,把看视频过程中标记的知识点,记录的方法经验,刷题中发现的不足等,按自己的感受系统的提炼归纳到这次的笔记中,这件事情一定要自己用心去做,直接用别人现成的总归不是很适合自己,查阅复习的时候也不如自己的方便(自己的笔记查起来就是快)。

  3.补足与冲刺(22天)

  在清楚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建立知识体系之后,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补充完善,随后进入考前模拟阶段,这个时候需要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完整答题,掌控字数要求,合理设置要点,训练字句间的逻辑连接,并且积累背诵大作文的素材。

  申论与行测要同步复习,上面所设置的时间也是短到不能再短的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合适的阶段适当进行延长,才能比较从容地完成备考。

  如有帮助,点个赞吧,祝早日上岸!

  我把6.5万字国考申论74.5分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小伙伴认为现在申论75遍地都是没资格分享,答主想说2014年前后国考申论75的少之又少,或许不亚于后来年份的80+,加上这些年机关工作经历,让我对申论能力测查体会更深,这有可能是你在全乎看到的内容最全干货最多的申论贴之一)。

  这篇经验贴,非常有希望帮你突破80+。建议一个字一个字读,千万不要跳读,认真看完,我有信心帮你提升200%的申论学习效率。接下来自我介绍下,大白2014年以笔试147面试92+上岸部委,曾在乡镇任职3年,先后参加了8次公考其中5次都是尝试报考,有2次上岸经历,下面附上我上岸部委的笔试和面试截图。2014年国考大白申论成绩大白国考面试成绩

  关于申论我将从以下几部分作分享:

  第一部分 我最初的申论学习状态,和你类似吗?

  第二部分 国考申论斩获75分后,回头看庆幸自己能跳过那些坑!

  第三部分 分享申论学习备考心得,需要底气!

  第四部分 申论复习几大阶段,我是这样总结的!

  第五部分 申论命题改革创新分析

  第六部分 考生心中的痛!申论真题答案到底哪家靠谱?

  第七部分 小题各模块的精华集萃,说到底本质上都是单一层次的归纳概括题!

  第八部分 感悟申论的逻辑美,因为逻辑,让申论考试变得复杂!

  第九部分 大作文如何化整为零高效突破?

  (新增2019年地市级大作文总分论点提炼和作文写作精致解析,附原创范文6篇,涵盖各类型文体结构)

  第十部分 走出“范文”阅读舒适区,深入高效阅读样板示范!

  第十一部分 申论作答中的字怎么写更吃香?(9个实操要点帮我们快速提分)

  以下文字内容较多,可以收藏了慢慢看,双击屏幕点个赞想看的时候能回头方便找到,大白也会偷偷乐哦。

  先送上一份见面礼(8位高分上岸前辈考场作答情况复盘回顾):高分上岸前辈申论考场作答复盘

  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处留言哈。

  说起备考,我们都会下意识打开某宝,尽可能购买更多的公考复习资料,然后指望着这堆参考书带领我们走进高分殿堂,执着的想依靠备考指导书快速提升。这个样纸

  申论备考复习,大白曾经购买的资料有《申论教材全解》《历年国考省考真题解析卷》《XX申论宝典》《申论红宝书》《申论高分秘籍》《高分范文宝典》《最新ZF重要文件汇编》(这些名称不一定准确,大概是那个意思),基本上各类型的书面教辅资料,我都买差不多了。

  可能大家会说网课和视频课资料,一来我们那年代移动互联网没有这么普及,智能手机没这么发达,网课是有但比较少;二来多数机构网课讲解的内容,跟书上也差不多,干货并不多。

  这些资料很繁多,但是归根到底想帮我们解决三个问题:

  1.资料功能1:传授答题思路方法技巧:比如《申论教材全解》《XX申论宝典》《申论红宝书》《申论高分秘籍》。

  2.资料功能2:为练习提供参考解析:比如《历年国考省考真题解析卷》ABCD机构的。

  3.资料功能3:帮助积累提升素养:比如《高分范文宝典》《最新ZF重要文件汇编》《经典范文100篇》《时评网评汇总》。

  原以为掌握这些资料,聚焦三大功能去努力(反复研究宝典秘籍,反复练习把机构答案作为最高标准,沉醉于文字表达训练无法自拔),就可以拿到理想的成绩,然而,现实很骨感,成绩够冷酷,有时候费尽心力分数不升反降,我当年一心想要提高申论,但是绕来绕去搞了两三年,总觉得自己够努力,但是看到成绩冷水浇头,如果你经历过这些,应该知道那种无能为力。

  若仔细回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与其说最后结果不理想,其实在考场答题时,内心深处的信心就已经被笔下的真题动摇:材料还是读不明白、捋不清楚,要点无法取舍,答案不知道如何组织加工,大作文总分论点不明白如何架构,内容扩展跟挤牙膏一样顿笔半天仍旧写不出来、只能看到时间分分钟过去,实在不行就狂抄一通材料……

  (考场上因为紧张忙的没有时间去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认真”备考)

  现在我们冷静的分析一下,为什么考场上遇到真题我们就会被“打回原形”,问题就出在我们信为真经的教辅资料上。

  关于教辅资料功能1传授答题思路方法技巧:

  我们按照教材上的思路方法实践了,考场上拿到真题依然云里雾里无法下笔,题干搞不清是何意图,材料读不懂理不清楚,要点取舍拍脑袋凭感觉,写答案一脚深一脚浅,答案缺乏清晰逻辑层次……考的越多越怀疑自己,有的甚至干脆就不复习了,我有一段时间只在考前做两套申论卷子,平时只刷行测不管申论,因为对我来说那时候复习不复习都是一个样,那阶段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就觉得还不如放弃治疗。

  这里要强调的是,申论平时要认真复习,不能重行测轻申论,要花费跟行测一样乃至更多的时间去突破,备考到后期,申论复习的投入产出比要远高于行测。

  还有一个要提醒的是,临近考试一定要在前两天每天练习2道申论题,注意一定要写!保持材料阅读和手写答案的熟悉感、大脑反应的灵敏度,请切记这一点。算我求求你了!

  关于教辅资料功能2为日常练习提供参考解析:

  我们拿到不同机构、老师的答案,发现居然不一样,这挑战我们的“三观”,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考试,除了类似高考语文大作文的题目外,都是有标答的,那到底应该参考哪一家?哪一家更为靠谱?难道申论真的是见仁见智标准不一吗?

  关于教辅资料功能3帮助积累提升素养:

  积累也好,提升素养也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如果我们深陷其中,会有一种对天扔石头的感觉,积累了不少,但是上了考场发现好像没发挥作用,分数出来涛声依旧。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教辅资料的三大功能,疗效都不怎么好。

  为什么疗效不好?

  我们之所以那么坚定的相信教辅资料,是因为我们还怀着”学生“心态,而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求职类考试,是对能力技能的测查,大家觉得“技能”这个词不合适,事实上,公务员就是办文办会办事,而其中办文更是一门必备技术,工厂是造产品的,机关是造公文的,所以在大白看来,公务员是掌握“公文写作技术技能,能够实现以文辅政”的文字工程师,工程师对特定能力有要求,而这些能力就是申论要考察的,后文会详细说需要哪些能力,我在机关待了9年,现在经常起草一些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经验材料、调研报告,对这一点体会越来越深刻。

  它有别于我们以往所遇到的高考、考研、四六级、托福雅思GRE、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生时代以知识测查为主的考试,那些考试最起码有”官方”解析可以参考,而公务员考试从来不指定任何机构任何教材,不公布官方答案,那么这些关于申论类教辅资料,更多是机构为自己“加冕”,所以我们必须以独立思考质疑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跟毛委员读历史一样,不全信作者的观点,但也不会不信,在对比考证中尽力去接近事物的原貌,而这种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也是申论考察的本质能力所在。

  功能1“传授答题思路方法技巧”作用欠佳的原因:教材上的思路方法与实战脱节,更多是纸上谈兵,不是从一线实战得来的经验总结。老师是培训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老师讲解是逆向思维,我们作答是正向思维,所以可能洋洋洒洒讲下来头头是道,真正拿起题目就歇菜了。

  功能2“为练习提供参考解析”作用不足的原因:老师答案制作带入过多个人主观倾向,不够客观中立,题干材料研究不透,功夫没有下到位,后文会分享如何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功能3“积累提升素养”作用有限的缘由:这些资料过多扮演”范文“”官方文件“的搬运工角色,资料太多太泛滥,精品匮乏,过于强调长期的积累,实操性实战性不够,导致要么太多”消化不良”、要么吃不透“收效甚微”无法灵活迁移使用,后文会呈现如何深入拆解学习一篇时评或者范文,我们不求100篇,我们搞透彻30篇就可以啦,让学习对象和内容真正高效为我所用。

  以上总结一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真经一句话,假经万卷书,经过实战检验过的方法才是备考真经。除了我的帖子,大家也多看下其他高分前辈的分享,对比分析相通之处和差异点,最后通过答题实践总结出自己认可的一套方法论。

  当我学了很久的参考指导书而不见效果之后,我觉得是自己积累不够,储备太少,所以就陷入了第二种状态:过度强调积累储备,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申论考不出理想成绩就以为是肚子没货,然后开始疯狂积累。当时我这样的笔记写了好几十页:大白备考手写笔记1大白备考手写笔记2大白备考手写笔记3

  写起来很嗨,读起来带劲,但是等到上了考场就打回原形。因为可能辛辛苦苦背的东西,一句用不上。如果想试图通过“积累”提升申论,可能真的就走上了弯路,请你速速原路返回!

  申论最主要就是测查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这两大基本能力,答案源于材料就意味着要忠实材料的原词原句原短语,没有那么多额外的戏份,关键就是把要点找对找全写准,把答案逻辑组织加工好,后面我们逐步来分享。

  提升素养、锤炼表达、装潢答案就如同开了一辆保时捷走在乡村小路上。车跑不动不是车不好,而是路不对。

  做这些事情又花工夫又见不到效果,“紧扣题干死磕材料”反倒会有意想不到效果,一辆小小的自行车,也能快过别人的百万豪华跑车。如何紧扣题干,死磕材料将贯穿经验方法分享的全过程。再好的车,也需要找对路

  第一部分我们主要指出了学习备考申论状态中存在的问题,反驳了当前教辅资料的缺陷,重点指出了长时间以来大家过度重视积累忽视对题干材料研究的问题,目的是正本清源,那申论备考博取高分究竟需要哪些资料?

  这里给你准备了一个大礼包!!!包含1套巅峰申论视频,1篇6.5万字申论经验贴,1套真题集,30个精选精彩段落,8位考场实战高手复盘回顾,有了它们,无论小题还是大作文你都将无所畏惧。

  1本入门书,《申论的规矩》这本教材编写水平相对较高——系统学习一遍打基础,除了这本书,都已经为你准备好啦,当然你备考时间紧张,直接跳过这本书进入下一个环节。

  1套巅峰视频(免费赠送),《大白巅峰申论视频》以实战视角忠实题干材料,详细拆解要点如何寻找、挖掘、提炼、整合,具体到答案每个字如何得来,逻辑如何加工——你看了就知道原来申论可以这么简单,视频有配套讲义,目录长这样:

  1篇经验贴,完整版6.5万字申论高分经验贴,就是你现在看的这篇——学习练习真题以后再回头来看,就能更清晰把握我要传达的核心思想观点啦。

  1套真题集,申论在于精做,不提倡题海战术,12套题基本就解决问题,这12套题的构成:如果你参加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自主命题,4年国考+4年省考+4年本省特色命题,如果你参加国考或者联考,那就是6年国考+6年省考。把这些试卷研究透彻,透彻的落脚点就在于你认为你写的每道题答案相对于机构或者老师的更剩一筹。答案如何研究后面有演示,大白为大家搜集了近百套申论真题,无论你考哪里,都能找到你需要的真题。

  30个精选精彩段落,学时评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太低,我长期关注时评文章学习,会把每一篇掰开揉碎了去分析,然后从中挑选精华段落做集萃,平时坚持仿写训练,你将会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在考场上拿来就用。

  8位申论高分前辈考场作答真实复盘回顾,考场第一手参考,资料无比珍贵。

  以上这些资料我打包好了,需要请点击下方获取哦。

  看到这里觉得不错,就请动动手指点个赞啦!后面更加精彩!

  认知一:申论是客观性考试而非主观性科目

  如果我们用过往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经验来应对申论学习,我们往往会“预先失败”。申论虽然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考试,但是它却是一门客观性学科,因为百万考生参加的考试,必须有客观评判的参考标准,统一的尺度把控,才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客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作答要点是客观的。

  观点依据:翻开我们的真题本,在作答要求上,都会有“准确”的要求,请思考何为“准确”?汉语言本身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灵活丰富,如何才能契合这个要求?

  答案就是,忠实材料的原词原短语原句,只有原汁原味的,才是最精准的。作答申论,不要总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拔高材料的内容,把该写的要点都列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阅卷老师是非常机械的,他就是找点赋分,有点得分,没有写到观点点,纵使写的天花乱坠,零分毫不客气。

  大家可能会说,你说的就是让大家学会抄材料,没错,申论高分都是抄出来的,但是如何抄,抄什么内容,则需要通过练习思考总结才能精准把握,后面会分享如何精准锁定要点。

  2. 作答逻辑层次是客观的。

  说到逻辑层次,可能觉得有点玄乎,其实就是题本上关于“条理”“层次”的要求,为什么说逻辑层次是客观的?

  因为答案要点的条理,来自于材料本身,所以逻辑层次是唯一的,而非可选择的。我们直接上申论材料,大家感受下材料的逻辑层次。

  请大家注意:以上“客观背景、具体内涵、引发后果”这三个词语,即能体现出我们答案的逻辑层次,而它们,都是从材料本身挖掘整理出来的,建立在我们精细梳理所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3. 大作文最佳立意之总分论点同样是客观的。

  申论大作文,与以往高考语文作文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考语文是话题作文,围绕一个话题自由发挥即可,而申论大作文则是主题确定的材料作文。

  说主题确定,是因为有大作文题干,题干往往是让我们根据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谈思考体会行文。

  如果是一句话命题,就需要把这句话放在对应材料中,结合上下语境,确定主题。

  如果是一个词命题,当然需要围绕这个词展开,主题词就更加明确。

  主题确定了,我们就可以肆意发挥了吗,并不是!你可以结合主题“随便”写,阅卷人可以根据阅卷参考标准“随便”给分数,阅卷过程中,是有最佳立意的。

  何为最佳立意?就是文章的框架布局,即作文总分论点有优劣之分。

  如何“客观的”判断优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总论点=主题+切入角度。主题不难理解,切入角度,是指阐述主题的哪个方面,文章笔墨重点围绕特点主题是写“是什么”,还是“为什么”,亦或是“怎么办”,主题和切入角度在命题人在题干和材料中实际上都预设好了。

  切入角度=具体角度1+具体角度2+具体角度3。服务支撑总论点的具体思路需要根据材料来挖掘提炼总结,因此说是“材料作文”。比如,文章重点确立在写“是什么”上,那么“是什么1,是什么2,是什么3”就构成了具体角度。

  举个例子,2017年国考”以水为师“这个话题,向水学习,那么我们要向水学习什么精神或什么内容呢,需要从材料中找到具体精神内涵来支撑,水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就是我们构造分论点最核心的关键词。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2011省部级大作文题干: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这是当时非常少见且比较确定的内部阅卷标准:

  阅卷老师已明确规定了黄河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1、孕育生灵、滋养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2、锲而不舍、生生不息的坚定执着精神;

  3、勇敢向前、不畏艰难的开拓进取精神;

  4、自我否定、自我调节的主动适应精神;

  5、胸怀博大、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

  6、也体现了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创新精神。

  阅卷老师将文章分为四类八档。

  一类文:31-40分。对黄河精神的内涵有充分的认知并清楚表述出来;能恰当联系实际充分论证;结构完整合理;行文流畅。结构完整指的是,按照黄河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黄河精神,如何弘扬黄河精神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证。或者每一个黄河精神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论述,形成一个个小分论点也可以。对黄河精神内涵的把握,多多益善。

  二类文:21-30分。对黄河精神的内涵有明确认知并表述出来;结构较完整;论证充分;行文流畅。对黄河精神内涵的认知六个至少有一个。

  请注意加粗文字部分,结合我们“总分论点”客观化的思路,我们这样分析整理:“黄河精神”文章框架结构

  总结:我们要用工科严谨思维、收敛思维去学习申论,而非感性、发散思维。具体大家可以通过学习我们分享的大白巅峰申论课程讲解来体会。

  认知二:申论是一场开卷考试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我们认识到,申论从小题到大作文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客观的,那如果我们在能知道阅卷参考答案的情况下,复盘答案的提炼过程,学习申论的正确方法就定能总结出来。

  然而,官方从不公开发布内部阅卷标准,上面的那个比较确凿的内部阅卷标准,是凤毛麟角,有些所谓的内部信息,真实性待考证。

  更重要的是,不管官方答案是否发布,其实它就公开在大家眼前,因为答案就嵌在题干和材料中!要点从材料中来,逻辑源自材料,只不过,我们缺乏根据题干、忠实材料精准挖掘提炼整理答案的能力。

  大家翻阅近些年国考省考真题卷,明明题本都放在那里,但是老师们在“无限宽裕的时间下”作出的答案差异仍然很大,没有比这个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即使不同老师撰写的答案,百分之七十的思路要点是一致的,那么剩下百分之三十才是我们提高的关键所在,因为一道题目丢失一个要点,4道题可能就丢了10分以上。这一点也是提醒我们注意答题过程中在细节上得狠下功夫。

  如果你在学习一段时间申论之后,仔细去推敲一些答案,会发现居然时间不限的开卷考试,我们还是没有作出理想答案,或者说答案仍然有明显的漏洞。

  申论既然是开卷考试,如何根据题干忠实材料作出理想满意的答案,就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研究的问题,后文会专门分享如何找到一份“完美”的申论答案。

  认知三:经验主义让我们备考陷入困局

  1.盲目学习时评文章、优秀范文

  当我们在网上搜索申论范文,是不是成千上万的优秀范文?这些范文真的对提升申论分数有很大作用吗?答案是作用不大或者很有限。这是因为:第一,我们的过往经验、主观错觉误认为,学习范文会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小题目大作文写作水平,而实际上,先撇开小题不说,申论文章是在特定主题下的材料作文,文章具体的框架布局,已经“埋”在材料中,需要我们花心思挖掘提炼整合提出,力求找到命题人最偏爱的思路框架,不是任由我们天马行空创意发挥,这一步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

  申论考试,文章具体怎么写(如何分析论证、遣词造句)相对于文章写什么(文章框架布局),重要性低很多。想强调的是,作文备考一定要对之前分享的总分论点客观化要求有的放矢,寻找挖掘、总结打磨总分论点才是备考大作文关键。不要把重心放偏了。

  第二,学习范文,如果方法不当,可以说事倍功半,我们只能陷入“自嗨式”学习,感觉看了上百篇,但是自己提笔一段话都写不出来。文字表达需要提升锤炼,但是一方面方法要科学,关于训练方法,后文《如何拆解学习范文、时评文章》会详细讲解。

  另一方面我们目标定位要清晰,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就会过于功利的去迷信一些极其不负责任的“万能语言模板”。

  大家再来想一下,我们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是机关入门工作人员,对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真的那么高吗?其实不会,题本上关于语言表达是“文字流畅”的要求,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年纪轻轻,一小时之内能起草一篇立意精准、思路清晰、文采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几乎没有。不少机关文笔大家都强调,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如果身边有机关的老司机,可以请教下,文字能力的提升,是不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领导的发言稿,不数易其稿,改上个几十遍能否交得上,所以,日常公文起草,跟我们申论一小时完成一篇大作文不是一个路数。不要那么恐惧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差,因为对手也好不了多少。最关键的是,申论得高分,关键看小题。

  申论备考中如何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一是要聚焦,即在考官看的见的地方下功夫;二是要讲方法,我的观点就是,写不出来是想不出来,学习写作逻辑胜过学习表达素材本身,因为写作逻辑可以根据主题灵活迁移应用,学习写作逻辑的效率也是最高的。关于写作逻辑在后文大作文分享中将会介绍到。

  因为我们分享的是纯粹的应试备考方法技巧,所以我跟已经上岸的小伙伴,尤其是进入中央机关的学弟学妹交流,“我们申论在考试中是占了很大的优势,捡了很大的便宜,同事可能会说申论好文笔基础就好(这是错误的认识),但是我们心里要摆正位置,我们所学的,都是一些应试性很强的“技能技巧”,比如,万能思维模板,通用论证逻辑,经典开头结尾等,这些在实际机关工作中,是上不了台面的,机关中的文字,讲求主题鲜明、精练准确、务实严谨、生动出彩,需要我们毕生学习修炼。”

  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我们的基础所学,教学分享中总结写作模式、写作逻辑、借鉴精彩表达的方法论实践论,在工作中值得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让我们进步更快。

  认知四:申论不适用于题海战术

  高考也好,备考行测也好,我们都提倡题海战术,要在量上有一定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但是,申论这门学科却不是,如果你匆匆忙忙练习完5套试卷,最后仅仅是随便对下答案,那还不如把一套试卷反复练习5遍,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对材料的内容信息有更加精准的把握。

  认知五:不要迷信答案解析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从不缺乏各种资料,比如我们的真题答案解析,虽然网上搜索会获取很多,但是,真题答案解析,是申论学习的最大壁垒,更精准的答案才能检验更合理高效的备考方法论。

  我们搜索到的答案,更本质的目的是方便机构宣传推广使用,这些答案的质量大家经过对比分析就能够看出到底水准如何。所以不能简单拿来主义,拿到后要用放大镜去分析对比这些答案构成。关于如何“挖掘靠谱的申论答案”我们在后面做分享。

  这里简单说一下方法:

  一是比要点的有和无,进一步思考,为何产生区别,回到题干和材料上去研判

  二是比对要点的表述,同一个要点,为何表述上有差别,注意具体到某个词,为什么要写?不写行不行,不写能否得分?

  三是比对要点的逻辑层次,揣摩要点之间的逻辑是怎样的,逻辑分类思路经得起推敲?别人分类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样是否合理?

  我们有参加过大机构几万元包过班的学生跟我反馈,包过班的申论解析,和我们花几十元购买的教材或真题卷答案解析不一样。其实,不一样也正常,人家没有义务把那些更加精准更核心的答案提供给咱们。

  认知六:申论小题本质上就两类

  申论的题型,我们一般分为归纳概括、对策提出、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大作文。

  申论小题其实只有两类,一类就是最基础简单的归纳概括题(单一层次),另一类就是带着逻辑梳理的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我们都可以看作是综合性(多逻辑层次)的归纳概括题,综合性就体现在逻辑要素梳理和排布上。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一道题很难,那么我们根据这个思路来看以下到底难在哪里?

  如果大家学习过申论,会遇到这道经典的题目:

  2013年国考省部级真题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20分)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通俗易懂,表达简明;(3)不超过400字。

  题干给出的身份:大学生村官

  任务:撰写政府网站短文,介绍鹤溪缸窑

  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介绍鹤溪缸窑?这道题考场上难度很大。

  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来提问:

  请根据给定资料,从鹤溪缸窑的厚重历史、现存优势、面临问题、现实意义等方面来介绍鹤溪缸窑。

  换成这样我相信百分之九十都会作答,难度立马降低。

  二者区别在哪里呢?

  是因为第二种命题方式,是把我们将要梳理的要点的逻辑层次都呈现出来了。我们的方向很明确,拿到材料,我去找历史、优势、问题、现实意义就可以,一点不糊涂,实际上,这个时候,就是围绕一则材料,给我们出了4道归纳概况题目。

  因此,原始题干看起来是一道很难的贯彻执行题,如果我们火眼金金,看到材料后,就能转化成几道归纳概括题,那么难度在哪里,在于要点逻辑的识别和梳理!

  关于第二种方式的命题,不是我自己拍脑袋想的,是命题人提出来的。比如:【真题示例】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 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20 分)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 400 字。

  这个导言撰写,其实就是三道归纳概括题(围绕材料从”创作宗旨、作品材质、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寻找要点),只不过额外注意层次分明和语言流畅的要求即可。

  再比如: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2012国考申论地市级】要求:(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这个宣传稿撰写,三个方面已经明确,核心就是三道归纳概括题,然后再增加宣传稿的公文外衣,注意标题、称谓、落款、时间等几个要素以及开头和结尾即可,而归纳概括部分的要点,是得分的重点,是主要拉开差距的地方。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申论中”逻辑层次“的重要性,有些题目给你了,这就是简单题目,如果没有给你,就立马成为难题,我们经常说的题干很抽象,主要就是是否为我们明确”逻辑层次”。关于申论逻辑,后面有一个章节,申论的逻辑美,我们可以深入交流。

  第三部分 分享申论学习备考心得,需要底气!

  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如果一个前辈的经验要拿出来分享,需要保证后面提到的两点。否则,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真正搞明白,很容易误导后来人。

  经验分享需要做到的两点:

  第一,自己考过高分。比如国考75以上。国考当中,能够达到这个水准的可以说百万人中寥寥无几。纸上谈兵从未实战的过的引路人,请大家自行绕道。

  第二,自己的经验指导别人得到了高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纵使说的天花乱坠,最终能够让受指导者得分才是王道。

  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够义正言辞的去指导后来人,让他们真正少走弯路。

  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原本没有搞清楚,却误认为弄明白了,还把那些观点见解传递给别人,或许出自于好心,却最终办了坏事。可以说,2014年之前申论教学培训效果总体水平不高,可以从那时候较低的申论平均分作推测,那些年能上70分的,百万考生中都是凤毛菱角。

  申论学习的坑实在太多,大家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我努力把我想表达的说清楚,剩下的留给你自己拿主意。

  第一次上岸之后,再度复习申论有过一段较为漫长的痛苦煎熬,屡次实战分数纹丝不动,苦苦摸索任然不知道着力的方向,特别是大作文。

  (其实申论小题目那时候更垃圾,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犯“自以为是”的错误,就跟不少原本文笔还可以申论考了高分的老师或同学,认为是考得好主要是因为大作文写的很不错一样)

  那时候我在网上学习申论课程,一位“名师”说,如果你真心想要上岸,那就得写100篇申论大作文,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考场上下笔如有神,当时非常迷信权威,就想按照这个思路备考大作文(现在回头看,这种方法并没有抓住大作文提高的要害,要害在哪里后面会讲到)

  可惜,练到10几篇的时候,就已经口吐白沫,最为重要的是,完全是一种低水平重复式的输出,没有见到任何提升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申论不是单纯的语文或者文学或者官方写作考试,语言表达仅仅是一个载体和手段,更重要的测查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大作文写作中就体现为在题干方向的指引下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提炼整合,搭建命题人想看到的“框架结构”(即总分论点)

  更确切的来讲,大作文总分论点已经嵌在材料中,如何能够分析提炼整合出来,就考查咱们的功底能力啦。现在想想,那时候傻啦吧唧的在那里埋头硬憋评论文或命题作文简直可笑!!!

  备考申论大作文,最高效的方法策略就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在我们眼中,一篇文章是由很多要素和部分构成,比如总分论点,标题,开头,主体段落的首句,主体段分析论证部分,主体段对策提出,结尾。

  在备考中,要精准化的去把握需要强化提升的是哪个部分,让他具体化而非抽象化,否则跟老师交流,上来就是一句话我不会写大作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存在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那么以后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要提高哪个要素和部分,大家可以体会下我说的有无道理,只有精准化的备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我们备考不是无限期,时间精力都很有限。我们不是学习写作,而是要考试得分,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复习拿到高分!

  这些年我碰到了各类关于申论学习的“正确观点”,我作了一些梳理,我们可以看一看:

  1.申论老师往往会冠以(实际上也是)机关资深笔杆子,人文社科博士,官媒资深评论员,或者在全国性权威媒体发表多篇著作等。

  真相:老师这么牛,我什么时候才有这个水平,恐怕达到这个水准,已经超过35岁了!于是乎我们还没有开始学,就已经被吓到了!其实申论远没有那么玄乎,不需要那么资深、专业的履历,只需要看的懂题干和材料,具备高考语文理解水平就够了。这些所谓的厉害角色应该去研究遴选,研究写作,研究申论则是走错赛道了。这跟开着保时捷走在乡村小道上是一个道理,车跑不动不是车的原因,而是路不对。大家申论提不上去也不是说自己水平有多差,而是一开始跟的老师就错了!

  2.申论就是要会写,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语文不行,学好申论的希望不大。

  真相:申论是选拔机关工作人员,机关文字有其特定的规范性表达和逻辑要求,跟高考语文不是一回事,文笔不好或者文字基础较差,不影响我们拿到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分数,我们只要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进了机关不怕无法开展工作,也不用担心不能成长进步。当然,如果本身文字基础功底好,再辅以科学的训练方法,会更胜一筹。

  换个角度来说,进了机关我们会发现,文采好有才华的,能写诗作赋的,未必能写出来领导满意的机关文稿,因为“戏路”不同。

  3.申论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素养,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领导讲话,背半月谈、南方周末、人民网评、新华网等时评文章。

  真相:政治理论素养我们有更好,没有也不用担心,我带了近千名申论高分小伙伴,从未教他们去刻意背诵领导讲话、政策理论,也从未力求他们短期内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只会带着大家分析题干阅读材料,以战养战,仅此而已。

  因为素养这东西没有几年时间的沉淀,指望看个几十篇政策理论文章,听几个专题就提高,有些自欺欺人。但是在面试中,是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学习记诵最新最重要的政策理论。

  4.申论分数不高,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写策论文,模式化了,大家写政论文才能得高分。

  真相:这种错误观点巧妙利用了信息差,因为我们长期以来灌输的是尊师重教的思想,不质疑或者尽量少质疑,所以才在信奉权威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头破血流。申论分数不高因为没有抓住关键本质没有搞好小题目,不是因为写了策论文,阅卷中老师不会刻意区分策论文和政论文,阅卷标准上只有符合题意方面的要求。按照这个观点,策论文得分低,政论文本身又不好写不容易驾驭,那是不是说我们活该得分不高?!

  5.申论大作文40分,占比大,决定了申论得分水平。

  真相:大作文分值比重大是事实,但是它是一道题得分大,还有60分是小题,是客观题,总体分值相对更高也更容易把握。

  大作文对绝大多数小伙伴来说,拉不开太大差距,只要写作切合题意,逻辑清晰内容充实就是二类以上得分,反倒是小题,对大家要求更高,有点有分,没有就歇菜了。

  大作文如果准备的较为充分,有竞争力的选手基本上都能拿到了一个差距不大相对不错的分数,40分的大作文起码可以拿到20分以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剩余的20分的空间去争抢天地,这20分相对于小题的60分,哪个更能施展拳脚呢?

  所以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主要精力放在小题目的研究练习上才是王道。

  6.跟着文笔好的老师学习,提升才快。

  真相:老师文笔好,是多年学习积累练习的成果,不要妄想,一朝一夕转化成自己的功力,我们不是来追星的,老师再有才华,不能转化成我们自己的,就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在老师帮助下,这种“功力”越快能转化成你的,方法就越靠谱。举个例子,我们学习写作,最重要的是学会写作思维逻辑,遇到不同话题,结合材料能够快速形成写作思路。学习写作逻辑要比学习那下看似花里胡哨的表达管用太多,因为逻辑是可以贯通使用的,话题本身无穷尽,切入点又很灵活,我们要跟上命题人节奏很难。

  现在给大家分享一种可以快速借鉴的写作逻辑模式,比如我们看了这段文章。

  从劳动法的出台,到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国家对劳动者的关爱从未止步;然而,当前劳动者权益保护却远非尽善尽美。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凸显出农民工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权益缺失;年仅1岁8个月的湖南女孩小梦与奶奶的遗体共度7日之久,才被从长沙赶回家中的父亲发现,揭示出农民工的子女留守、老人空巢之痛;江西农民工熊春根捧着断指黯然离开医院,反映出农民工缺少权益维护渠道的现状。这些虽然是极端化个案,却以其人伦悲情提醒人们,劳动者尤须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节选自《让流汗的劳动者生活的更有尊严》

  我们看这个写作逻辑模式,特别适合申论作文写作:

  从……的出台,到……的制定,国家对……从未止步;然而,……远非尽善尽美。问题1+内涵1;问题2+内涵2;问题3+内涵3。这些虽然是极端化个案,却以其人伦悲情提醒人们……,抛出观点。

  我们围绕《联考真题·动物福利保护》来仿写文章的开头:

  从动物保护法的出台,到动物福利法的制定,国家对动物保护和关爱从未止步;然而,当前动物福利保护远非尽善尽美。M县虐猫事件未平,H区屠狗风波又起,活熊取胆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材料中的例子)……这些极端化个案,以其人伦悲情提醒人们,动物福利保护尤须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注:以上的问题案例均源自材料)

  我们围绕《国考省部级真题·文化遗产》再仿写一个文章的开头:

  从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到专家发出全民保护的呼吁,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从未止步;然而,当前文化遗产保护远非尽善尽美。文化倒卖活动猖獗,长城被毁于一念之间,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逐步消亡……这些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流失,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面临断裂的危险。因此,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基本上这个框架记住了,然后对着真题操练几遍,考试的时候,迅速写出一个段落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觉得上面讲的有道理,烦请动动手指头点个赞。谢谢鼓励啦~~~~~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了解申论的基本知识:全面复习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对策提出、贯彻执行、大作文几大模块解题方法和技巧;大机构当中,我个人认为某笔的思路方法还是不错的可以借助《申论规矩》这本书完成基础理论学习。

  赞同答主观点的,可以认真学习本篇经验的第六部分以后内容。

  第二阶段:模块突破。

  (小题练习)按照模块来认真练习申论真题的小题部分,每个模块练习的时候注意控制时间,并且要书写在申论专用答题纸上,写完对照答案分析,要注重分析总结各类小题的答题方法,形成自己的作答思维;

  (一二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期间,要间断性的进行全套申论真题练习,按时作答整套真题,把精力主要放在大作文上,对照之前的大作文作答方法进行反复的研究分析,比如说:在标题、开头、过渡段、主体段、结尾哪个部分问题比较大,不会写。

  第三阶段:全真演练。在考前选择4套以上最近的真题卷进行全真模拟,保持熟练感觉。

  注意以下几点:

  1.申论在于精炼。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也必须有一定训练量,每一类题型逐个攻破,个人认为精做12套真题,写6篇大作文,就差不多了。刚才已经分享过做哪些真题。

  2.阅读训练是关键。建议大家每天坚持训练一道以上小题,保持阅读思考练题的感觉。申论的阅读训练可以跟言语片段结合起来一起领悟。申论好的同学,言语片段不会差。我们经常关注行测的题目训练感觉,其实申论更需要保持练习感觉。提高申论阅读读什么,当然是申论的真题材料。材料要读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看看这位小伙伴在练习反馈完,所做的材料批注,我们目标就是这样,而不是靠感觉。

  以下材料节选自2015年国考省部级真题,题干是:题目: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材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材料批注一材料批注二

  3. 大作文如何突破:

  a.“范文”很美关键要会用。大作文并非漫天看范文或人民网评,重在学习写作框架思维,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哪里不会补哪里,比如开头不会就去研究开头如何行文,论证不会就研究论证,结尾不会就自己总结灵活好用的模板。后面有具体演示。

  b.提炼总分论点是关键。结合材料反复琢磨大作文最佳立意角度和分论点是核心是关键,立意精准,分论点达标,分数就在二类文以上。

  c.学会驾驭利用材料。大作文同样是以把握材料为基础,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删减、扩写、改写,日常练习要树立这样的意识。但注意不要大段大段抄袭材料,阅卷中明确大段抄袭材料四类文处理。

  d.有目标的进行仿写。不能漫无目的的写作,要事先准备写作逻辑框架和常用句式,然后进行专门训练,步步为营稳步提升,这一块在大作文部分会详细展开,这边举几个例子抛砖引玉。

  我曾经阅读评论文时看到一个开头是这样: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确实,我国社会这些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甚至拖后腿。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我把段落核心逻辑和表达框架抽出来:a 抛出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xx问题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b 列举政府如何重视或作为:c 意义分析:确实,我国这些年的发展实践表明,xx有利于,否则,不利于xx。d 亮明观点:xx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仿写示例:

  结合2020年广东省考申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主题: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课题,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需要引起重视。确实,我国这些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整合等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才能推动改革发展稳步向前,否则社会治理的滞后必将阻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是摆在广东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第五部分 申论命题改革创新分析

  创新的前提一定是延续和传承,首先,要把握申论命题的“三个不变”:

  1. 大纲要求不变。大纲当中对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这些能力要求不变,虽然最新大纲新增了应用新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本质还是在考察贯彻执行能力。

  2. 答案要求不变。我们以国考为例,梳理所有的真题卷,其中:

  ①小题要求主要是: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有针对性(主要是归纳概括题)、表达流畅(主要是贯彻执行题)

  ②大作文要求主要是:见解明确、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明晰,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

  要求需要我们字斟句酌,要求未变说明我命题人想测查的能力未变,我们“标准”答案的样子也未曾改变。

  3. 材料类型不变。纵观这些年的考试,我们只出现过议论性、事例性、说明性三类材料,其中事例性生活化细节性材料越来越受青睐,它早年就有并非新鲜事物,只不过现在比重变大,这类材料特点是逻辑层次定位区分没有那么明显(更多是聚焦“如何做”这一逻辑层次),容易理解但提炼概括要点要绕一些,比如以前锁定以后就可以直接摘抄关键词,现在需要“瞻前顾后”几经分析才能把关键词串联起来清晰表达涵义。

  大家害怕的事例性生活化材料在2012年就出现了:2012年国考省部级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200字以内。材料: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先生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武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当晚,孙先生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先生一家五口全部遇难。第二天早上,弟弟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手机也联系不上。预感不妙的弟弟开车沿途查找,结果在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发现了哥哥及家人的遗体。弟弟撬开撞得扭成一团的轿车后备箱,捆好的26万元现金还在。“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着哥哥辛苦一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沉浸在伤痛中的弟弟含泪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腊月廿九,两天未合眼、没吃饭的弟弟赶回家中,通知民工上门领钱。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弟弟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弟弟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弟弟如释重负。孙先生弟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包工头也要讲诚信,不能赚昧心钱,这是自己的良心账。”大白批注:材料以主人公孙先生坚守诚信的事迹作细节展开。2012年国考地市级三、“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材料: T市晚报刊发了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刘公辅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市民乙:前几天上午,我去石化总公司附近的体检中心体检。事先我从公交网上查询得知,经过我家小区附近的16路公交车可以抵达石化总公司。乘16路车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体检之后,我按惯例走到回程方向的石化总公司站点等车。等了约20分钟,来了一辆16路车,却呼啸而过,并没有靠站。我先是误以为司机甩站,后来无意中看了一下站牌,发现这个站点并不停靠16路公交车。这让我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情也被破坏了,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2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什么让乘客有去有回?市民丙: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向外延伸,远离中心城区的住宅区越来越多。但是,轨道交通只解决大流量,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小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退回去20年,有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那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一是走路,二是骑车。现在为什么没人走路了?过去走是因为经济困难,现在几块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人想走,却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感到特别不安全。为什么现在骑自行车的少了?因为骑车的成本也不低。现在规范的小区里,自行车必须停在车库里,每月要交停车费;你想停在公交车站或者轨道交通站点,也必须交停车费,否则很容易失窃,交了钱也不一定保证不丢。此外还“受气”。现在是汽车社会,不少道路上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即使设有非机动车道,也常常被乱停的机动车占用。于是,原本可以自行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被“黑车”填了空。在公交站点,有不少小轿车、摩托车